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极品国医-第1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欣庆笑了笑,接过话筒朗声道:“同志们,高新区党工委委员、鹏程镇党委书记高斯恺同志调离镇里,市委另有任命。高新区党工委坚决拥护市委的决策和干部调整决定。经过高新区党工委党委会讨论研究,并经分管市领导林市长批准,决定由黄秀兰同志主持鹏程镇党政全面工作!宣布完毕,请骆书记作指示。”
更加热烈的掌声响起,因为掌声太热烈经久不息,骆志远不得不起身向台下致意。完了,他抓起话筒来开始了他强势回归后第一次在鹏程镇的公开讲话:“在座的同志们实际上都是老熟人了,我们包括欣庆主任在内,我们曾经一起并肩战斗了很长时间。直到现在,我仍然会说,在鹏程镇工作的这一段时间,是我人生当中最重要也是最不可磨灭的阶段!可以说,毕生难忘!”
“之前是鹏程镇,现在是高新区,其实我们还是一家人。鹏程镇是高新区的一部分,我们还是同事和战友,今后和未来一段时期内,恐怕我们还是要在一起并肩战斗。所以,我不希望听到大家的掌声,我更希望看到大家的信心和勇气!”
“高新区刚刚筹建成立,目前正在初步运转,工作千头万绪,困难越来越多。但是,我从来都是充满了信心,我认为,只要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我骆志远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但我们大家汇合起来的力量就是无穷大!”
骆志远的声音慢慢变得慷慨起来,场上鹏程镇的干部们都屏住了呼吸,认真听着骆志远的演讲。
赵寒匆匆忙忙走进会议室里,趁骆志远喝水暂时中止讲话的当口,一个箭步窜上主席台,伏在骆志远耳边小声说了几句。骆志远闻言面上露出了笑容,他放下手里的茶杯,大声道:“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经过跟俄商的认真协商和交流沟通,对方同意重新过来,恢复远东医药公司的运转和远东医药项目的建设!就是现在,俄商的工作组已经抵达市里,住进了宾馆。我这就得马上返回市里,去向林市长和滕市长汇报!”
“这个项目建在我们鹏程镇,建成投产之后,将会极大地带动乡镇就业和推动全镇的经济建设再上新台阶!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也是一个全新的起点。好了,同志们,我今天罗里嗦就讲这么多,不再耽误大家过多时间了,希望大家能紧密团结在以黄秀兰同志为班长的镇党委政府班子周围,继续艰苦奋斗继续努力拼搏,开创鹏程镇的新辉煌新未来!”
骆志远挥了挥手,起身离开,掌声雷动,全体干部都起身鼓掌相送。
第650章 “逼宫”
时间飞逝,转眼间就是1994年的初夏。
从1月25日开始主持高新区的全面工作,骆志远如今在高新区的任上已经有4月有余。四个月来,汇商集团的项目稳步推进,俄商霍尔金娜方面派出的工作组也正式到位,安北西伯利亚制药有限公司恢复运转,资金到位后,位于鹏程镇的医药项目建设正式启动。
市委书记劳力和市长滕铭都非常高兴,按照市长滕铭的安排,无论是汇商集团的地产项目亦或者是俄商的医药项目,都想要搞一个仪式来进行广而告之,展开对外宣传。但后来,副市长林明仁暗示下来,仪式取消了,大概领导的意思是暂时不需要,等项目投产竣工时再大张旗鼓宣传吧。
骆志远估摸着,这是市委书记劳力的主意。当初,远东医药项目兴师动众搞得规模很大,省市媒体铺天盖地予以报道,但过后不久,项目突然中断,这让劳力很没有面子。出于政治上的稳妥考虑,劳力不赞成宣传过多,免得出现问题后不好收场。
劳力的思路看上去正统而全面稳健。但滕铭心里却很清楚,劳力之所以不同意搞项目建设的启动仪式,所谓“稳妥考虑”只是一个幌子,真正的目的是对自己的起势进行压制,相当于是在滕铭前进的道路上设置了两块巨石障碍。
这是一种非常微妙的博弈。
滕铭当然不能公开跟市委书记劳力拧着干,但他也不愿意就此“坐以待毙”。仪式可以不搞,但宣传却不能缺位,这是滕铭坚持的地方。
“劳书记,这是咱们市里第一个大型的商业地产项目,投资超过数亿人民币,尤其对方又是港商、身份比较特殊,对于项目的启动,我们应该给予应有的宣传舆论鼓动,营造良好投资氛围,同时也是为了下一步的招商引资鸣锣开道嘛。”滕铭挥了挥手,笑着。
副市长林明仁在一旁笑着也附和道:“是啊,劳书记,仪式就不搞了,咱们不搞这种形式主义,意义不大。但这么大的一个项目,配合项目建设的舆论发动还是要推进的,否则,也会让港商感觉咱们没有诚意。另外,我觉得,俄商那个医药项目因为种种原因中断了这么久,现在恢复建设也应该宣传一下,消除一些对咱们市里不利的负面影响,让老百姓明白这一点。”
劳力听了两人的话,心里很不高兴。
滕铭在常委会上提出要搞项目建设的启动仪式,被他给当面扎住了。滕铭和林明仁当面没有说什么,但过后却又专程并肩跑过来向自己“逼宫”来了。不搞仪式还宣传个鸟毛?!什么配合项目建设,无非是给自己的脸上涂脂抹粉!
但劳力也不能公开捅破这层窗户纸。
想了想,劳力淡淡道:“滕市长,老林,你们的想法很好,很有道理,我看很有必要。但是,这两个项目有其特殊情况,我看我们也不要关起门来讨论了,把一些相关的同志喊来,听听他们的意见!”
说完,劳力立即抓起电话拨通了唐雪松的电话:“老唐,你马上通知高新区的骆志远,让他到我办公室来一趟,就说我和滕市长、明仁同志找他谈话。你也过来。”
滕铭和林明仁皱了皱眉,对视了一眼,交换了一个隐晦的眼神。
要是别的事,说不定滕铭就让步了,但这个事,事关自己的根本政治利益,滕铭不能让步,只能据理力争下去了。
接到唐雪松的电话通知,骆志远不敢怠慢,立即开车往市里赶。路上,他斟酌再三,觉得这事有些不同寻常的味道。而等他赶到市委大院见上了唐雪松,听说了一个大概缘由,心里就更加沉重起来。
这哪里是征求他的意见,而是逼迫他站队选择了。
骆志远的本意是谁的队也不站,但事实证明,他不作出自己的选择是不可能的。劳力不会放过他,市长滕铭也不会松手。
跟着唐雪松进了劳力的办公室,察觉到室内的气氛微微有些沉闷,骆志远的心情就更加凝重。
劳力扫了他一眼,微笑:“小骆,来,坐。这么急把你喊过来,没有耽误你的正常工作吧?”
骆志远陪笑回答:“劳书记,没有耽误什么工作,领导安排工作就是最大的工作。”
市长滕铭向林明仁使了一个眼色。林明仁也笑笑,摆摆手道:“志远同志,让你过来,主要还是谈谈高新区这两个项目的事儿。本来呢,滕市长和我考虑着搞个项目启动的仪式,劳书记高瞻远瞩站在全市大局的通盘考虑,觉得搞活动除了劳民伤财之外还有形式主义的嫌疑。劳书记的指示,让滕市长和我警醒。是啊,我们不要搞这种形式主义的东西,对项目建设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会让老百姓在背后戳我们的脊梁骨。”
“必须要坚决贯彻落实劳书记的指示精神。”林明仁神色严肃地强调道,他这番话听起来没有问题,但实际上却隐含了暗示,把劳力和滕铭的态度以及分歧都揭示得一清二楚,表现出极高的说话水平。
骆志远闻言,面不改色,心里的凝重感却骤然又加强了几分。
看看,果然是如此。有分歧有争斗,把自己喊来当道具的。不管他怎么表态,都会得罪一方。
林明仁的这点“讲话艺术”其意若何,劳力心知肚明。不过,他好整以暇地坐在那里,神色威严而放松。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就是要让骆志远选择一下,逼他亮明态度。
想要左右逢源、左右摇摆,那是不可能的。要么戴上自己市委书记的标签,要么就跟滕铭这个新来的市长跟自己站在对立面。二选一,必须要有结果。
劳力靠在椅子背上,眯缝着眼,嘴角翘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容。
他是安北市的最高掌舵者,尽管滕铭是市长,二把手,但要想跟自己划界而治,也都是痴人说梦。其实劳力有些瞧不起滕铭,觉得此人太沉不住气,才刚来几天啊,根基都不稳,就想跟自己争什么,岂不是很可笑吗?
想起自己在邓宁临强势时代的忍辱负重,刚掌握全市大局就有人冒出来挑战权威,劳力心里的火气就慢慢滋生出来。
“志远同志,有没有必要对两个项目进行宣传包装和对外推介,营造全市招商引资的新氛围?”林明仁结束了自己的演讲,同时也把一个烫手的山芋扔给了骆志远。
劳力淡淡笑着,凝望着骆志远,且看他怎么回答。
滕铭则眸光光彩闪动,游弋在骆志远的身上及其周边位置上,虽然面带微笑,但眼角的锋芒却是遮掩都遮掩不住。
骆志远心里苦笑,搓了搓手,故作思考状低下头去。
这个时候,骆志远忍不住暗暗骂娘。这本是就事论事的话题,怎么就扯到了站队的政治路线上了?这哪里是征求自己的意见,而是逼着自己做出选择啊。
“志远同志,不要有顾虑,敞开来说说,劳书记和滕市长会认真考虑你的意见,这是领导对你的信任。”林明仁适时催促道。
劳力和滕铭微笑不语。这个时候,两人都不合适再说什么,说什么都掉自己市里党政主要领导的架。
骆志远心里轻叹一声,咬了咬牙,抬起头来目光清澈声音不疾不徐地道:“劳书记,滕市长,就事论事,我个人认为,基本的项目宣传包装和对外推介展示是非常必要的。而就算是我们不搞,企业也会想办法提出来。怎么说呢?比如说港商这个商业地产项目,他们要运作项目要售卖房产,没有市场宣传推广,就不会产生经济效益。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抛开各种因素来说,骆志远的话非常中肯实在。诚如斯言,就算是安北市政府官方不搞宣传,港商也会自己搞,开玩笑,他不炒作不宣传不打广告,怎么运作这个商业地产项目?房子盖起来,没有商户入驻,没有老百姓来买,他们情何以堪?
这是一个小学生都能明白的浅显道理。但奈何劳力和滕铭醉翁之意不在酒。
滕铭听了骆志远的话,心里那个舒畅,眼角都在微笑。
而劳力则身形暗暗一震,脸上就有了些意外和阴沉。他深深凝望着骆志远,目光如刀。
骆志远面带苦笑,虽然无奈却还是没有回避劳力的凝视。他既然已经做出了选择,也就无所谓担心不担心了。他相信,劳力这种层次的领导干部,绝不可能有任何外在不满的表现,尽管他此刻心里愤怒地几乎要咆哮出来。
劳力突然笑了:“好,我看小骆的话很实在。小骆,你是项目的主要牵头人,你去跟市委宣传部联系沟通一下,就说是我的意思,让他们做好相关的宣传发动,配合你们的工作。”
第651章 退一步海阔天空
万般无奈之下,骆志远竟然选择了看起来相对比较弱势的市长滕铭。滕铭新任,根基不稳。种种迹象都表明,骆志远选错了靠山。
官场上的事情,纸里包不住火,消息很快就传开。很多市里的官员背后都在议论纷纷,认为骆志远这回犯了傻,跟市委书记劳力拧上,哪里可能会有好果子吃?
在农工委履新的高斯恺闻讯,兴奋地下班后在家里喝了一斤酒,就等着看骆志远的悲惨下场。
安北区区长安知儒心里也担忧,直接一个电话把骆志远喊了出来,约在一起吃午饭。
某种意义上说,骆志远在高新区主持工作,也是正处级,与安知儒这个安北区区长在明面上平起平坐了。不过,安北区是中心区,安知儒在市里的地位当然要比骆志远重要一些。但不论如何,总是基本上到了一个层面上。
安知儒放下手里的筷子,皱眉道:“志远,不是叔叔说你,你这回的选择不合适。好在也不是没有补救的办法,以后找机会给劳书记解释一下吧。”
有些话是没法明说的,哪怕是私下里说。
滕铭虽然是市长,但根基太浅薄了,在市里的地位很尴尬。骆志远选择追随滕铭,明摆着是一时头脑发热,或者是受了滕铭和林明仁的蛊惑。这是安知儒的真实心态。
骆志远轻叹一声:“安叔叔,没有什么对与错的问题。如果有选择,我也不愿意做出这种表态,不想牵扯进高层的纷争漩涡中去,一个搞不好就会成为悲剧的牺牲品。”
安知儒目光一凝:“这话对头,既然你知道是这样,还这么草率?”
骆志远苦笑起来:“安叔叔,我根本就没得选择。就工作而来说,我赞同滕市长的观点,我总不能违背自己的本心去说违心的话吧?再说……”
骆志远欲言又止。
有些话,他不想说,也不能说,全凭个人的政治判断了。
劳力虽然强势,也是大权独揽、一手遮天,但是,他的年纪摆在这里,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这个市委书记只能干一届,也就是说,还有三年多,他就要离岗。而滕铭则年轻得多,空降下来的干部往往背景深厚,在省里的人脉充足。换言之,滕铭接任市委书记几乎是必然的,为了日后和长远,骆志远选择了滕铭。
当然,也还存在一定的变数。
官场上风云变幻莫测,谁又敢说绝对的话呢?
而骆志远自己心里也有数,只要有项目在,且他日后还能引进重大项目,只要他还有一定的政治利用价值,劳力就算是心里不满也不会打压他。
非但不会打压,还会支持。
安知儒见劝了半天,骆志远也听不进去坚持自己的主见,他无可奈何地叹息一声:“算了,志远,你有你的想法,或许你是对的。先这样吧,不过你日后做事要更加小心谨慎,不要让劳力和一些人抓住你的把柄,否则的话,就不太好了。”
骆志远笑笑耸耸肩:“安叔叔,我明白。从现在开始,我已经在谨小慎微如履薄冰了。不过,在我这种位置上,想要不得罪人、当老好人,也是不现实的。我也不可能为了这些上不了台面的东西,违背自己的良知,影响正常工作。”
安知儒深深望着骆志远,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你的头脑很清醒。你还年轻,与你相比,可能是我年纪大了过于保守。志远,我劝你一句,既然已经有了选择,那就不要左右摇摆,坚持下去,不要让滕铭那边感觉你不坚定,这是最重要的。”
安知儒的意思很明确。既然你选择了滕铭,那就对滕铭忠诚一些。别得罪了劳力,又让滕铭觉得你这个年轻人三心二意不可靠。那可就真的是危险了。
安知儒的话意味深长,当然是拳拳看顾他的热忱。
但骆志远的心情却是很放松,自打去京城挂职并在国外走了好几趟之后,他的心态也在悄然之中有了微妙的变化。有些事情之所以瞻前顾后,就是因为太看重、太计较、太执着了,就比如说这个事吧,最坏的结果顶多是骆志远离开安北官场另谋高就,仅此而已。
骆志远心里早就拿定了主意。
他重返官场的首要目的是做事,不是为了当多大的官。争权和立威的目的是为了不受掣肘的做事,实现自己的施政理想。如果做不得事,反而陷于官场蝇营狗苟的争斗中不可自拔,那也就失去了他流连官场的最大初衷,倒不如挂冠而去,或者重新掌控康桥集团经略他布局已久的商业帝国,或利用自身所学医术游走世界,在悬壶济世的同时逍遥自在,也不枉重生这一遭了。
退一步海阔天空,骆志远如今的选择太宽了。
后面几个月的事实证明,劳力那头没有太大的动静。对于高新区的工作以及如火如荼的项目建设,他非但没有打压反而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先后两次去汇商集团的工地上去调研视察,在上月召开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他还点名高度肯定了骆志远在高新区的工作,表示高新区的招商引资和经济建设走在了全市各大区县的前头,号召各区县向高新区学习。
而在随后的七一建党纪念大会上,骆志远还被市委表彰为“优秀党务工作者”。
各区县去高新区参观项目建设的人越来越多,这让高新区的人应接不暇,多少有些厌倦。这一段时间,高欣庆几乎成了专职的“接待专员”,只要有外区县的领导带队来参观,她就要带人陪同下到两个工地上去。
9月11日。上午。
林明仁一个电话把骆志远召唤了过去,市委空降了一个干部下来。此人名叫黄关荣,市委的任命是“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副主任”,排名竟然在高欣庆之上。也就是说,现在黄关荣取代了高欣庆的位置。
听完林明仁的交代,骆志远迟疑了一下:“林市长,突然下派干部,排在了欣庆同志的前面,这有点不太合适,也违背组织原则吧?”
林明仁的脸色也有些难看。在市委常委会上,劳力力荐黄关荣去高新区,林明仁尽管提了不同意见,但还是无济于事。市委管干部,劳力铁了心要将黄关荣安排下去,不要说林明仁,就算是市长滕铭也是无可奈何。好在劳力没有动骆志远的岗位,区区一个副职,在林明仁看来也无关大局。
只要高新区还在他这个分管副市长和骆志远这个亲滕铭系的主官牢牢控制在手里,一个外来的干部也翻不起什么太大的风浪来。
林明仁淡淡道:“这是市委的决定。劳书记认为,黄关荣能力很强,高新区现在班子力量严重不足,派一个同志下去协助你工作,也是一件好事。”
骆志远哦了一声,没再提反对意见。
高新区班子成员的配置,这是市委的权力。他固然主持高新区的党政日常工作,但也不能开口反对市委的决策,这是他无法左右的事情,只能被动的接受。
“这个人是个挂职干部,省里下来的,据说很有背景。”林明仁意味深长地压低声音道:“这个事,不要外传,你自己心里有数就好。”
骆志远轻笑一声,省里来的挂职干部,背景深厚,其实对他来说这算得了什么呢?以他京城骆家和谢家第三代掌门人的身份,如果真要拼身份,黄关荣连给他提鞋都没有资格。
林明仁本来是暗示他,让骆志远去省里打探一下黄关荣的来历,但不成想,骆志远根本就懒得这么做,也没有把黄关荣的所谓背景当回事。
“我明白了,林市长。”骆志远点点头。
林明仁嗯了一声,“你回去做做准备,下午,我和组织部的曹部长一起送黄关荣下去。”
一个区县副职,副处级干部,竟然要由市委组织部部长曹瑾和市委常委、分管副市长林明仁两个重量级领导一起送下去,足见黄关荣的非同凡响之处了。会议室里,高新区的干部们起身鼓着掌,望着跟随在两个常委领导身后的那个年纪也不是很大的年轻男子,目光都非常复杂。
黄关荣身材并不高,身形也比较瘦,五官面容没有特殊的地方,只是普通人而已。但此人穿着极为考究,举手投足间气场很足,一看就是自视甚高的了。
这是高新区的人对黄关荣的第一印象。
骆志远陪着走上了主席台。待曹瑾和林明仁以及黄关荣坐好,骆志远这才抓过话筒朗声道:“下面,请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曹部长宣布市委最新的干部任命。”
曹瑾清了清嗓子,径自道:“好了,就不说废话了。根据市委常委会的研究决定,任命黄关荣同志为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协助骆志远同志工作。黄关荣同志工作能力很强,政治素质过硬,曾经有过在省委机关要害部门任职的经历,又熟悉经济工作,市委相信,黄关荣同志来高新区是对高新区工作的一个极大促进……”
曹瑾简单而套路性地介绍着黄关荣。黄关荣面带微笑、矜持地略微起身向台下点头,而清亮的目光却是有意无意地落在了一旁的骆志远身上。
第652章 骄纵
对于骆志远,黄关荣在省里就听说了这个名字。在整个北方省的官场上,骆志远是声名鹊起的县处级实职干部,省委机关上对他也不陌生。
但正如林明仁所言,黄关荣来历不凡,也算是能力很强,同为年轻人,就有跟骆志远一争风头的心思。更重要的是,在他下来之前,市委书记劳力私下与他的一番谈话,让他心里充满了底气。
说白了,黄关荣此刻的目标很明确,下放在安北市高新区锻炼,其目的就是一把手的位置,他是不甘心屈居人下的。副主任、副书记只是一个过渡,等他站稳脚跟,就要取代骆志远的位置。
再说的直白一些,黄关荣本就不是一个甘局人下的主儿,让他处处受比他更年轻的骆志远的管理,他从本心里就接受不了。
所谓心态决定行动,接下来的几天内,高新区上下都对黄关荣的骄矜傲慢有了深刻的了解。
对普通干部架子大也就罢了,关键是对骆志远、高欣庆、欧良军、邓泰然这些高新区的领导,他也不放在眼里,骨子里的那种优越感让高欣庆几个人心里很不舒服。
只是黄关荣是省里的,又有市委书记劳力的强力支持,邓泰然这些人也只能忍下去,处处让黄关荣一头,这就更助长了黄关荣的气焰。
高欣庆背后再三说起这个,骆志远都不置可否一笑置之,没有跟黄关荣计较什么,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抓项目建设上。在他看来,黄关荣这种骄纵的干部子弟,就是这种习气,或许他也不是故意要看不起谁,但那种天生的优越感是自然而然的。
他懒得跟黄关荣去争什么,这会牵扯太大的精力。只要黄关荣不是太过分,他就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很多干部看来,这是骆志远怵头黄关荣的背景,实际上不过是不屑一顾罢了。
但凡事都有个底线和原则。
上午开会,骆志远走进会议室,见其他人都到了,惟独黄关荣不在。就皱了皱眉,挥挥手让赵寒去喊人:“老赵,你去看看黄主任在干嘛,让他抓紧过来开会。”
赵寒领命去找黄关荣。黄关荣的办公室门敞开着,里面传来哈哈的说笑声,他正不知跟谁通着电话。赵寒忍着不满,站在门口等了大概有五六分钟的样子,见黄关荣放下了手里的电话听筒,这才陪着笑走进去道:“黄主任,到点开会了,骆书记让您过去开会!”
“开什么会?我怎么不知道呐?”黄关荣淡淡道,瞥了赵寒一眼。
赵寒心里骂娘,却面上恭谨道:“黄主任,昨天下午不是通知了嘛,这是骆书记召集的办公会,研究决定区里最近的重点工作。”
黄关荣嘴角一挑,挥挥手:“既然是例行会议,我参加不参加意义不大。我跟市委劳书记约好谈工作,你跟骆书记说一声,我先去市里了,区里有什么事回头跟我说一声就成了。”
黄关荣竟然起身夹起自己的黑色公文包,扬长而去,撩了赵寒一个没脸。
班子成员的例会,所有成员都在等着,黄关荣竟敢公开不参加。这种蔑视和无礼,直接触怒了骆志远和其他几个班子成员。
高欣庆脸色沉了下去,大声道:“太过分了,骆书记,还有没有起码的做人素质和组织原则了?班子会议公开不参加,也不请假,这算什么?”
邓泰然和欧良军对视一眼,叹了口气,阴阳怪气地添了一把火:“人家有后台,又是市里主要领导面前的红人,哪里把我们几个放在眼里?算了,算了,别跟他治气了。”
骆志远猛然一拍桌案,声音冷厉而严肃:“赵寒,你记住,既然他不想参加办公会,那么,今后区里的任何会议都不要再通知他!好了,同志们,我们继续开会,不要让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骆志远一锤定音,赵寒贯彻落实,从这一次会议开始,每周一次的办公会乃至不定期召开的班子例会和党委会,办公室都不再通知黄关荣。一开始,黄关荣并没有放在心上,但后面就吃不住了,不参加会就没有知情权,被整个高新区排斥出来,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过了国庆节,还是正常的办公会。骆志远前脚走进会议室,黄关荣后脚就跟进来了。骆志远扫了他一眼,也懒得例会他,径自开始主持会议。
“好,同志们,我们开会。在同志们分头汇报各自分管工作之前,我有个事情要跟大家通通气。”骆志远的话刚说到这里,就被黄关荣打断了。
正式开会场合上,副职打断一把手讲话,这是非常忌讳的事。不过,在黄关荣看来,骆志远也不过是副书记、副主任,号称主持高新区工作,但也不知真正的一把手。骨子里,让他承认骆志远的领导地位,真是很勉强。
骆志远心里不高兴,但却不动声色地停下话,转头望着黄关荣,示意他继续讲。
黄关荣傲慢地笑了笑:“我也有个事提前跟大家通通气。过节期间,我回了省里一趟,跟省里的一个大企业接上了头,初步谈了谈,对方同意来区里投资,上一个精细化工项目。这个项目如果运作得好,产能、经济效益都非常可观,我看,基本上能超过房地产和医药这两个项目。”
骆志远哦了一声,问了一句:“哪家企业?”
黄关荣身子后倾,沉稳道:“省里的云龙集团,实力雄厚,不要说在全省,就是在全国,也名声响亮。我跟云龙集团的老板宋云龙关系很铁,他们同意投资。”
骆志远点了点头。云龙集团的确是北方省的知名大企业,据说也有官方背景。在省城,云龙集团是唯一能够对康桥集团构成威胁和竞争的企业。黄关荣跟宋云龙私交不错,这大概与他们背后的背景有关。
黄关荣也不是傻子,他傲慢固然傲慢,却也知道,自己要想在安北市打开局面,需要靠项目和招商引资来展现自己的身价地位。否则,市委书记劳力也好,高新区骆志远这些人也罢,都不会认可他的存在。
过节期间,黄关荣跟宋云龙谈了两次,宋云龙看在世交的面上,同意来安北市投资。正好宋云龙手里有一个精细化工项目,是跟京城的央企华夏石化集团合作的,索性就准备放在安北市高新区,也算是给黄关荣长长面子。
骆志远倒也乐见其成,招商引资是大事,光靠他一个人忙活也不好,如果黄关荣真能引进投资,那对高新区的发展也是好事,为什么要反对呢?
骆志远微笑着道:“黄主任,精细化工项目很有市场前景,现在初级的化工加工业已经没落,而真正有潜力的还是深加工、精细加工。企业方面有没有说这个项目总投资框架多少呢?”
黄关荣瞥了骆志远一眼,淡淡回答:“怎么也得上亿吧?云龙集团财力雄厚,资金肯定没有问题!”
骆志远轻笑一声;“一般而言,这种项目都是银行融资,企业很少动用自己的现金流来上项目。精细化工项目产业链比较长,不要说一个亿,就是几个亿的资金投进来也只能打水漂!”
骆志远说的这是行内话,也是实在话。可这些话就引起了黄关荣的反弹,就针锋相对地反驳道:“我听骆书记的意思是看不起这一个亿的项目了?我看汇商集团的投资也没有多大嘛,说是几个亿的项目,其实一期投资也就是几千万港币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