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极品国医-第1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骆志远点点头,拥抱着谢婉婷,心情变得温暖而宁静。
楼梯上,谢老回头扫了小两口一眼,嘴角浮起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骆志远表现得越完美、越像妖孽般的天才、彗星一般耀眼夺目,谢老和骆老就暗暗生出了几分警惕。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鹤立鸡群固然荣光,但要掌握住一个合适的度,过度对己不利。
某种意义上说,这是谢老和骆老同意骆志远在基层工作锻炼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是一种雪藏,也是一种保护。因为骆志远这么优秀的人放在京城,注定要大放光芒,引起世人关注,也就处在了某种风口浪尖上。
试想一下,如果骆志远成为京城世家圈子里的“年轻第一人”,这未必就是什么好事。
谢老刻意的点拨,让骆志远心里暗暗拿定了主意。在适当的时候,他还是要流露出几分年轻人的血性和幼稚冲动来,就算是演戏,也要演得真实完整。
露出自己缺陷的一面,冲抵个人耀眼的光环,从而起到收敛锋芒的效果。
第597章 赵家的答谢宴
下午五点半,骆志远和谢婉婷准时赶到赵家。
其实赵家和谢家离得很近,在同一个小区里。
骆志远和谢婉婷来到赵家别墅门口,见赵家竟然张灯结彩,拿出了过年一般的喜庆气氛,不禁相视一笑。
骆志远心里很清楚,到了赵家或者谢家这种层次,看重的首先是家族的团结兴旺和开枝散叶。人丁兴旺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家族的传承兴旺,有人才会有未来,才会有无限的可能。
因此,宋颖怀孕对赵家而言,如同节庆,也在情理之中了。
宋颖和赵凯按照赵老的安排,在门口迎接,以示尊重和礼遇。
这让骆志远和谢婉婷多少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因为两人毕竟是晚辈。赵凯是赵家的幼子,跟谢婉婷的父亲谢国庆一辈。
“志远,婉婷,你们可算是来了,快请进。”赵凯热情地招呼道。
宋颖则上前去拉住谢婉婷的手来:“婉婷,快请进你们来就来了,还带什么礼物,真是太见外了!”
骆志远将手里提着的两包礼物递了上去,笑道:“赵叔,宋姨,这是我和婉婷的一点心意,您不要嫌弃。同时,恭喜宋姨了!”
赵凯哈哈笑着接过去,宋颖则眉开眼笑地冲骆志远感激道:“志远,真是太感谢你了,要是没有你,姨哪有今天!”
“宋姨,你太客气了。”骆志远跟宋颖寒暄着,见宋颖的一只手下意识地护在自己的小腹部位处,忍不住笑道:“宋姨,你也不要太紧张了,把心态放平和一些,这有利于胎儿的发育。你要是过于紧张,反而不好。”
宋颖红着脸转过身去:“快请进吧,你赵爷爷等你多时了。”
骆志远和谢婉婷在赵凯夫妻的陪同下进了赵家别墅。
餐厅里,一脸威严的赵老端坐在主座上,分列两边的正是赵家的第二代和少数第三代。见骆志远进门,赵老仔细打量着他,突然微笑着欠了欠身:“小骆,来,坐我边上。婉婷你也过来坐。”
以赵老这种身份和辈分,能向骆志远一个晚辈欠身致意,算是一种天大的礼遇了。
骆志远赶紧谦卑地走上前去问安,稍加客气,还是落座在贵宾的位置上。这是赵老专门为他留出来的位置,别人不敢坐。他是赵家举办答谢晚宴的主要客人,今天的主角啊。
赵老扫了骆志远一眼,见骆志远表现得落落大方,毫无局促紧张,举止谈吐得体,忍不住暗赞了一声:谢家老头果然有眼光,替他孙女儿选了一个人中之龙!看他的器度,将来必然前途无量!
有些东西,比如器度和潜力,那是骨子里透出来的无形的东西,不是伪装而出的,也同样是伪装遮掩不掉的。
赵老微微一笑,举杯道:“今天我请来了两位客人,那就是小骆和婉婷。同时,我也召集了你们这些后辈。我们今天坐在一起,庆贺小四媳妇怀了孩子!这是我们赵家第四个下一代,不管是孙女还是孙子,对于咱们赵家来说,都是一件大喜事,可喜可贺!”
“现在,我们举杯庆贺!”赵老率先干了一杯。当然,他的是小杯,而其他人则是大杯。
饮完,赵老又朗声道:“小骆妙手回春,针灸奇术,堪称世所罕见,就算是华佗在世也不过如此了。我代表赵家感谢你给小四媳妇的治疗小四,你替我敬小骆一杯!”
赵老的话音一落,骆志远不得不恭谨地起身谢绝道:“赵爷爷,您太过奖了,我实在是不敢当。我给宋姨治疗,只不过是举手之劳。况且,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宋姨的事实事求是地讲,是长期调治的结果,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
赵老笑了起来,挥挥手:“你不必自谦,小四两口子这几年到处求医问药,出国治疗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但是都没有疗效……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你虽然是晚辈,但有恩于赵家,你当得起这杯酒,小四!”
赵凯赶紧起身来笑着举杯邀饮道:“志远,来,我敬你一杯,感谢你给你宋姨的治疗!”
骆志远无奈,知道自己不能再推辞,再推辞就显得虚伪和矫情了。
他举杯一饮而尽,谢婉婷也起身相陪,浅尝辄止沾了沾唇。
……
宴会的气氛友好而热烈。不过,与赵老和赵凯这些长辈们不同的是,赵家的年轻一代,更感兴趣的不是骆志远的医术,而是他创业并拥有一家财势雄厚企业集团的经历背景。至于骆志远机关干部的身份,则无形中被无形忽视了。
赵家老大赵志远的儿子赵经纬今年27岁,刚结婚,在央企华夏石化集团总部工作。他的新婚妻子孙蕾,则是京城一家财经杂志的记者。
酒宴中途,赵老退场。
见爷爷离席,赵经纬这些后辈这才如释重负开始放松起来。
赵经纬笑着冲骆志远道:“志远老弟,你名下的康桥集团实力很强,我知道这家企业,前不久刚在香港借壳上市了吧?”
骆志远嗯了一声,微笑回答:“是的,经纬大哥,但具体是怎么运作的,我也不是很清楚,我目前已经退出了公司的经营管理。”
实际上,康桥集团能够成功登陆香港资本市场并站稳脚跟,完全是骆志远一手促成的事情。但这一点,除了唐晓岚等少数几个集团高层之外,也就是谢婉婷知晓了,就连骆家和谢家的亲眷包括骆志远的父母在内,都不知情。
赵经纬眨了眨眼,他的新婚妻子孙蕾突然插话道:“志远,我想采访一下康桥集团的董事长唐晓岚小姐,给康桥集团做一个专访和宣传专版,你能帮我联系一下吗?”
骆志远一怔,旋即明白过来。孙蕾这哪里是要采访唐晓岚,而是试图通过骆志远拉康桥集团这个大客户,做一期专访也好,形象宣传专版也罢,广告费不菲,作为联系人和促成人,孙蕾能获得不少的业绩提成。
而她所服务的财经杂志,就是靠企业的赞助费和广告费活着的。
不避讳的说,孙蕾的这番要求有些过了。
本来,骆志远有恩于赵家,他对宋颖的治疗有了效果,一分钱的诊金都没有收,赵家还没有表示物质上的感谢,赵家是孙媳妇却就开口跟骆志远索要“好处”,这不仅过分而且失礼。
宋颖柳眉一皱,向自己的丈夫赵凯使了一个眼色。
赵凯不高兴地瞪了侄子侄媳妇一眼,笑着插进去打断了孙蕾的话:“今天是家宴,不谈工作,志远,我们喝酒!”
孙蕾撅了撅嘴,垂下头去。
骆志远扫了她一眼,盘算了一下,还是觉得如果能巩固跟赵家的友好关系,适当地给予一些东西也未尝不可。而未来康桥集团的发展,还需要借力和塑造更高层更广泛的人脉关系网络。这是他要求薛萍暂时留京重整皇朝俱乐部的关键所在。
一念及此,骆志远跟赵凯碰了碰杯,喝了酒,这才扭头望向孙蕾笑道:“嫂子,如果你们有意,我倒是可以帮你们杂志联系一下。不过,我现在不能干预公司的运营,接受不接受采访,还需要看唐董事长的个人意愿。”
说着,骆志远就取过谢婉婷的移动电话来,拨通了唐晓岚的电话。
电话接通,那边的唐晓岚以为是谢婉婷,笑道:“婉婷妹妹,今天怎么有空给我打电话了?”
“唐董,是我,我是骆志远。”
电话听筒中传来骆志远沉稳熟悉的男中音,而且称呼上也很官方很正式,唐晓岚一怔,旋即明白骆志远处在某种特殊的场合中说话不是很方便,就笑着回了一句:“志远,啥事?”
“唐董,有个事跟你商量一下”骆志远抬头向孙蕾一笑:“嫂子,你们杂志叫什么来着?”
孙蕾高兴地回答:“就叫财经杂志,国家级的专业杂志哟。”
骆志远故意没有捂住电话听筒,所以这一问一答就同时传进了唐晓岚的耳朵。唐晓岚是何等聪慧心机之人,闻言就知道了骆志远定有深意。而能让骆志远称呼嫂子的人,显然也不是普通人。
“是这样,唐董,京城财经杂志想要采访你并给公司做一个专访,不知你方便不方便?”
唐晓岚笑了:“小滑头,你说呢?”
骆志远不动声色地继续道:“那好,唐董你若是方便的话,我把你的电话留给财经杂志的孙蕾记者,让她跟你单线联系?”
“好吧,这是何方神圣?”唐晓岚笑眯眯地问。
骆志远轻笑一声:“也不是外人就这样吧,回聊,唐董。”
骆志远说着就挂了电话。
孙蕾欢喜地望着骆志远:“志远,真是太谢谢你了,我过后马上向领导申报专题,然后就去北方采访唐董事长!相信有了我们杂志的宣传推广,康桥集团的知名度会更高的。”
骆志远笑笑:“嫂子你太客气了,这又不是什么大事,我把唐董事长的电话和联系方式留给你,你们联系吧。”
第598章 访问学者
赵家的答谢宴尽欢而散。骆志远和谢婉婷去赵家走了这么一遭,表现可圈可点,得到了赵家人的赞赏和认可,进一步拉近了谢骆两家与赵家的关系。
晚上七点半,骆志远和谢婉婷离开。
赵凯和宋颖亲自送两人离开别墅大院,宋颖的神色微微有些尴尬她觉得自己欠了骆志远天大的一个人情,可这份人情非但没有偿还半分,反而又让自家的晚辈从骆志远那里捞了好处,这让她心里很是过意不去。
“志远,你看今天这事闹的,经纬和孙蕾这两孩子不懂事,给你添麻烦了。”赵凯也客气了两句。
骆志远笑着摇摇头:“赵叔,别太见外了,都不是外人,何必分得这么清楚!将来,说不准我还要有求于经纬大哥大嫂那边!”
骆志远的话让赵凯听了很舒服。他拍了拍骆志远的肩膀,赞赏道:“好,志远,你说的好,我们两家来日方长,以后你和婉婷常来家里坐坐,也顺便帮你宋姨看看身体状况。”
骆志远笑着点了点头,就与谢婉婷相携离去。
望着两人渐渐隐入沉沉夜幕中的背影,赵凯感慨地长出了一口气:“颖,骆志远这小子绝对是人中之龙,一旦时机成熟了,百分百会一飞冲天!”
宋颖则撅了撅嘴,嘟囔道:“看看你们家这些孩子的嘴脸,真恶心!也不分场合,逮住机会就捞好处。我们请人家过来是表示感谢的,结果反倒是让人家吃了亏!”
赵凯尴尬地搓了搓手:“你小点声,让大哥听到,脸上不好看。”
宋颖呸了一声,赌气返回,进了赵家别墅,回自己房间休息去了。
赵凯郁闷地返回,正好遇上散步回来的父亲赵老。赵老虽然不在场,但家里发生的一举一动,怎么能瞒过他的眼睛。
他静静地凝望着自己的幼子,淡淡道:“送走了他们?”
“嗯,爸,他们走了。”
“这小子不错,很不错。宠辱不惊,不计较一时之得失,说话严丝合缝不露一分破绽,家里这些孩子没有一个能比上他一半。骆家和谢家有此子,注定要继续兴旺数十年了,与之相比,我们家这些孩子就差得太远了。”赵老的话音里微有感慨,他挥了挥手:“你去休息吧,照顾好宋颖,别出问题。”
其实赵老方才散步的时候正好遇上了同样出来散步的谢老,两老交谈了一会,而话题无非还是骆志远。赵老的夸赞,没有引起谢老的感同身受,反而让他觉得警惕万分骆志远不能继续留在京城了,此次去印国的外交任务结束之后,还是让他抓紧回北方省去继续雪藏,在京城“招摇过市”,容易引起越来越多人的觊觎。
人吃五谷杂粮,就没有不生病的。不论贫富,也不论贵贱和职位高低。
骆志远妙手回春针灸神奇专治疑难杂症的名声再次传出,京城上流社会中很多人蜂拥而至,找上骆志远,要求骆志远出诊。这让骆志远多少有些苦不堪言,只得悄然与谢婉婷离开京城,去了父母在燕郊山里的一幢农家小院“隐居”起来。
但尽管如此,骆志远还是在骆老的推荐安排下,专程秘密去了大红墙之内,去给在任的一位国家级领导人针灸。这位首长其实就是过度劳累产生的腰肌劳损,西医重在消除病灶,而只有中医才标本兼治具有有病治病没病保健的功效。
骆志远先后去大红墙内为这位首长针灸了三次,取得了奇妙的疗效。以至于这位老首长当场拍板,要求将骆志远留在大红墙内,做一名专职为国家领导人服务保健的御用名医。经过骆老的斡旋,兼之骆志远本身就是保健局的医疗专家组成员,此事才算作罢。
就在此时,骆志远接到了赶赴印国履行重大外交任务的通知。
谢婉婷见接完电话的骆志远眉头轻皱,忍不住问道:“志远,怎么了?是不是有什么意外?”
“婉婷,意外倒是没有,不过,组织上这一次安排,时间夸大恐怕是比较长啊。”骆志远苦笑一声:“让我以华夏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和中医专家的身份去印国一所大学担任访问学者和客座教授,中间再接受外交部的安排为拉吉夫治病,我担心这一去,怕是起码要几个月。”
谢婉婷也有些意外,惊讶道:“这么久?”
“外交部和文化部一起安排的,估计还有其他的安排,只是暂时让我等候组织上的指令。”骆志远轻叹一声,“这个国家,对我来说,非常陌生,去那边呆这么久,也不知道能不能适应。”
骆志远对印国的印象和了解,仅仅局限于历史文献上的某些片段,以及玄奘西天取经的传奇故事。对他来说,这是一个相对更加陌生和神秘的国度。
谢婉婷笑了起来:“志远,你去打打前站,等我过去,我也想过去看看。”
骆志远嘿嘿笑了起来:“别的都好说,只是我估摸着饮食过去肯定不适应,我听说印国人吃饭是用手抓的?饮食里无咖喱不欢,而且卫生条件很有限。”
“咖喱啊,其实味道还不错呢。”谢婉婷笑着,“就当是旅游了,我相信你会适应的。”
骆志远心里暗暗苦笑,真要适应就没有不适应的,但时间跨度太久也没有必要嘛。
去印国的行程就这么定了下来。
听说骆志远要远赴印国访问,董亦菲和马治明几个人商量着要给骆志远搞一个送行聚会,但被骆志远婉言谢绝了。经过“黄赫风波”后,骆志远对京城世家小圈子里的某些人印象不良,本着敬而远之的原则,能不接触还是不接触的。
当然,马治明和董亦菲这种还是例外的。
临走前的晚上,骆志远和谢婉婷从外边散步回来,见母亲穆青使劲往自己的行李箱里装真空包装的各种吃食,比如牛肉干和烧鸡,忍不住啼笑皆非道:“妈,可不能再装了,再装我就过不了关,人家那边肯定会认为我是跨国的食品贩子,要检查检疫的。”
穆青一瞪眼:“不多装点,你过去那边吃什么?那边的伙食你肯定不习惯,有这些你起码能对付一个礼拜!”
“还有啊,你要再加一个行李箱,多带衣服。天渐渐凉了,我给你织了两件毛衣,都带上。”
骆志远无奈地摊摊手:“妈,我不用带那么多东西,行李箱太多,我也不方便。不要说那边什么都不缺,如果缺,我再打电话让家里给我邮寄过去,也成嘛。”
“是啊,妈妈,带东西多了也不方便,志远到了那边缺什么可以买,咱们这边有的,那边也都会有的,尤其是衣服什么的。”谢婉婷也在一旁笑着劝解,穆青听了,迟疑斟酌了半响,这才勉强同意下来。
10月23日上午,骆志远乘坐10点整的航班飞往印国首都d城。
d城是印国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印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印国北方最大的商业中心之一。恒河支流亚穆纳河从城东缓缓流过,河对岸是广阔的恒河平原。这是一座既古老又年轻的城市,原是一片荒凉的坡地。1911年开始动工兴建城市,1929年初具规模。1947年印国独立后成为首都。
d城是一座典型的放射型城市,城市以姆拉斯广场为中心,城市街道成辐射状、蛛网式地伸向四面八方。宏伟的建筑群大多集中于市中心,骆志远印国时间下午一时许飞抵,在华夏国驻印大使馆工作人员的安排下,赶去市区预定的下榻酒店。
根据大使馆的安排,骆志远在d城休整一天,然后后天下午乘坐印国国内航班飞往印国的第二大城市蒙麦,也就是他此行的目的地。
来接站的是大使馆的文化参赞张雪丽。张雪丽特意安排司机和车辆从城市最繁华的中心区域行驶而过,让骆志远浏览一下印国首都特有的城市风貌。
骆志远紧盯着车窗之外,但车速着实不快。一则因为d城的城市交通实在是不敢恭维,二则车辆和行人有些乱哄哄地一窝蜂,很难跑快。不过正是这样,倒是方便了骆志远的浏览。
城市中的建筑还是颇有特色的,典型中亚细亚式的建筑,屋檐和柱头的雕饰又极具有宗教文化色彩。
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文化参赞张雪丽回头笑道:“骆教授,感觉如何?”
骆志远的真实身份,是保密的,大使馆方面恐怕也只有高层才知悉,张雪丽只知道骆志远是组织上安排过来的访问学者,中医名师,来印国还有特殊的外交任务,其他就不甚了了了。
骆志远笑了笑:“感觉很不错,就是有点乱,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很落后,比我们的京城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张雪丽在印国已经工作生活了两三年,闻言就笑了起来:“是有点乱,不过,习惯了也就好了。”
张雪丽递给骆志远一本小册子,这是大使馆编制出来专门给工作人员使用的“工具书”,上面除了有基本的语言解释外,还有一些必要的文化、宗教和民俗方面的忌讳。比如不能用左手吃饭,等等。
第599章 拉杰夫妻
骆志远接过,随意翻阅着。
张雪丽又笑道:“骆教授,你要长期在这里工作生活,那么,一些必要的忌讳和民俗习惯还是要注意一下的,免得出现意外。”
骆志远笑了起来:“我出国之前,外交部和文化部的同志专程给我上了两堂课,我大概心中有数了。你放心,我一定会注意的。”
张雪丽点点头:“还有个事,需要跟骆教授解释一下。我们事先预定的酒店出了点问题,不能入住了,根据大使馆方面的安排,只能委屈你住到拉杰的家里了。”
张雪丽指了指认真开车的肤色略呈现棕褐色的典型印国青年司机,“这就是拉杰,拉杰在大使馆呆了五六年了,中文有些底子,也可以给你当翻译。他妻子也在大使馆工作,你住在他们家里,大使馆也能放心。”
竟然不住酒店住印国人家里,骆志远微微皱了皱眉。不过,既来之则安之,他也只能接受大使馆方面的安排了。
拉杰善意地回头向骆志远笑着打了一个招呼:“您好,我是拉杰,欢迎您到我家做客。”
拉杰的中文虽然生硬,但却很流畅,骆志远点头微笑向他致意。
骆志远大概知道印国是一个种姓等级制度森严的国度,从拉杰的肤色来判断,应该也不是很“下等”的种姓。后来骆志远才清楚,拉杰夫妻其实出身高种姓,之所以来大使馆工作,主要是仰慕华夏文化,夫妻俩最大的愿望就是去华夏留学,但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成行。
换言之,拉杰其实是大使馆的翻译,而不是司机。这一趟出来接骆志远,是他自告奋勇充作司机了,而且,也因为骆志远要住进他的家里,他有必要出面了。
拉杰开着车进入d城的居住区,街道变得越来越窄,两旁的店铺也布局凌乱,行人、小贩、车辆、黄牛以及神色肃穆的僧侣混杂一起,车走走停停,骆志远心里暗暗苦笑。
大概一个多小时后,才到了拉杰家。
拉杰家位于一条商业街的后面,是一幢古色古香充满典型印国风情的三层小楼,还有敞开式的开放天台,天台上搭着凉棚,晾晒着一竿子的五彩纱丽。
一个穿着粉色纱丽身材婀娜五官精致薄施脂粉的印国少妇,面带笑容迎候在门口,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乖巧地拉着少妇的纱丽,用奇怪地眼神望着从父亲拉杰车上下来的这位异国青年男子。
这就是拉杰的妻子贾娜和女儿纳斯。
骆志远感觉有些惊讶,因为他看拉杰的年纪也不大,但孩子竟然已经会打酱油了。
贾娜肤色极白,面容秀美,这才符合骆志远心目中的印国美女标准。与他这一路行来所看到的肤色黝黑身材矮小一脸菜色的印国女人相比,贾娜绝对是“鹤立鸡群”了。
拉杰笑着为骆志远介绍:“骆教授,这是我的妻子贾娜,我女儿纳斯。”
贾娜笑着向骆志远行了一个印国的礼节,骆志远有些手忙脚乱地模仿着印国礼节进行回礼,引得小女孩纳斯一阵格格娇笑起来。
不过,尴尬沉闷的气氛也因此变得放松下来。
骆志远在拉杰家安顿下来,张雪丽返回大使馆。
拉杰的家非常干净整洁,这大大出乎了骆志远的意料之外。因为担心骆志远水土不服,贾娜在骆志远的客房里摆了一箱成瓶的矿泉水,另外还有两盘印式的甜点。
骆志远勉强在拉杰家在他看来有些古怪的浴室里洗了澡,换上了一身休闲的牛仔装。此刻正处在印国的凉季,气温维持在十三四度,微有凉意,衬衣加一件外套正好。
骆志远尝试着向贾娜送过来的甜点伸出手去,犹豫了半天,鼓足了勇气,才品尝了一块,感觉还不错。除了太甜之外,倒也没有太大的异味。
听到院中有喧闹的人声,骆志远就走出房门来,一眼望去,吃了一惊。
拉杰家的院中,突然聚集起了几十个衣着整洁光鲜的印国男女,有老有少,都一起用好奇的目光投射在骆志远的身上,上上下下地打量着他。
印国的华人本就不多,住到印国人家里的就更罕见了。显而易见,这都是拉杰夫妻的亲戚,听说拉杰家里来了外国客人,都一窝蜂跑来看热闹的。
再者,按照印国待客的风俗,拉杰夫妻今晚要设宴款待骆志远,而拉杰家的亲戚们则是受邀而来,一起参加宴席,以表隆重和尊重。
贾娜笑吟吟地走过来一一为骆志远介绍,骆志远动作生硬地与拉杰家的亲戚们见礼,面上带着微笑,其实心里苦不堪言。人家是盛情款待,他尽管厌烦,却也不能表现出来,否则这就是对主人的极大不尊重。
贾娜带着几个女亲戚去准备晚上的饮食,骆志远则被一群男亲戚围拢着,听着耳边传进来的听不懂的印国说笑声,他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僵硬,神色也显出了一丝疲倦。
本来就是,他刚下飞机,还没有调整过来,就要应酬这一群印国人,岂能不疲倦?
好在送张雪丽回大使馆的拉杰开车回来,才算是帮骆志远解了围。
骆志远回房休息,但他还没有安静下来,房间里又闯进几个好奇的小孩来,眼睛滴溜溜只转,瞄着骆志远房间里的几盘甜点。
骆志远将甜点给几个小孩分光,然后才躺在硬邦邦的印式床榻上迷糊了起来。
拉杰夫妻准备好了晚宴,女主人亲自来邀请骆志远入席,还送给骆志远一身印式的男士传统服饰。骆志远咬了咬牙,本着入乡随俗的原则,别扭地换上了这身在他看来有些古怪的服装,穿着袜子没有穿鞋,在拉杰的引领下,走入了拉杰家位于二楼的大餐厅。
拉杰家的亲戚们在地毯上席地而坐,而尊贵的客位则给骆志远留着。骆志远用印式的礼仪不断向起身向他问候的人还礼,正慢慢走向属于他的位置处,突然听到了一个清脆的中文呼唤声,这声音让他感觉无比的亲切。
“骆,骆!骆志远,是你吗?”
不远处,一个五官精细姿容秀美的高鼻梁长发女孩,穿着传统的浅色纱丽站起身来向他挥舞着粉嫩光洁的手臂。
骆志远一眼望去,觉得眼前这女孩似曾相识,但一时间也想不起是谁来。
女孩兴冲冲地分开人群盈盈走了过来,身材曼妙,摇曳多姿。
她站在骆志远身前比划着,用流利的中文解释着。骆志远这才恍然大悟,记起了她当日那个在香港留学去安北独自背包旅行的印国女孩,名字好像叫……叫卡特里娜。
“卡特里娜?”骆志远试探着问。
卡特里娜连连点头,笑着:“是我啊,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你……”
见自己妻子的远房亲戚竟然与骆志远相识,拉杰自然是将卡特里娜安排在了相邻的位置上。经过交谈,骆志远这才明白,卡特里娜从香港留学回国后在首都一所大学工作,是拉杰妻子贾娜在外地的亲戚,平时也没有多少来往,只是听说拉杰家里来了华夏国的客人,她就主动跑来看个热闹,不成想却是骆志远。
按照国内的分析,卡特里娜就是贾娜的远房的、关系比较远的堂表妹,中间不知道绕了多少个弯,因为卡特里娜在这里工作,勉强有了接触。大概就是这样。
尽管与卡特里娜只有一面之缘,但却给骆志远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亲切感。
卡特里娜遗憾地望着骆志远笑道:“骆,可惜我后天就要离开,去蒙麦工作,否则的话,我可以为你当向导,游览一下这里的风光和名胜古迹。”
“对了,你来我国是旅游还是……”
骆志远讶然:“你也要去蒙麦?真是巧了,我也是后天下午的航班,要去蒙麦。”
卡特里娜更加惊讶:“你去蒙麦?你这是……”
骆志远笑了笑:“我是作为访问学者去蒙麦大学医学院担任客座教授,可能要停留几个月的时间。”
卡特里娜惊呼一声:“蒙麦大学医学院?我这次去蒙麦,就是在蒙麦大学工作,这么巧啊!你是下午几点的航班?”
贾娜在一旁笑着接过话茬,不过她用的是印语。
卡特里娜嘻嘻笑了起来,向骆志远道:“我们竟然还是一趟航班,看来啊,骆,我们真是有缘呢。正好,你既然去蒙麦大学,那么,就由我来充当你的向导和翻译吧。放心,我不会向你收费的。”
卡特里娜半开了一个玩笑。
骆志远笑了起来。
他也不曾想到,人生的际遇竟然是这般的奇妙,在印国遇上旧识,而人生的轨迹也渐渐重合在了一起,这不能不说是上天冥冥中的某种安排,不是人力所能左右的。
尽管拉杰夫妻准备的晚宴食品非常丰盛,但实际上,骆志远几乎没有吃什么东西。而满场浓烈的香水味和咖喱味混杂在一起的气息,也让他感觉受不了,就谈不上什么食欲了。
好在晚宴只是一种形式,拉杰夫妻也没有勉强他,大概等宴会进行了半个小时,基本的程序结束,拉杰夫妻就让卡特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