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极品国医-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谢婉婷小姐是骆志远骆总的未婚妻,在此,我正式宣布,由谢婉婷小姐作为骆志远先生的股权代表,随时可以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唐晓岚笑着拉起谢婉婷的手来,声音却严肃起来:“从今天开始,谢副董事长就正式参与公司的任何重大项目的决策,董事会办公室要注意,今后凡集团有关的重大事项的报告,都要提前向谢副董事会汇报请示。”
“婉婷,给大家说两句话吧?”唐晓岚笑眯眯地捏了捏谢婉婷的手。
坐在那里的一干高层和部门主管都目瞪口呆,心里如同响过轰隆隆的惊雷。谢婉婷竟然是骆志远的未婚妻!!!!但……唐董和骆总……很多人心里都猜疑起来。
难怪了。
韩大军长出了一口气,忍不住扫了唐晓岚一眼,心说难怪如此,骆志远的女人,这就可以理解了。
谢婉婷心里暗叹,却还是微笑着向众人点头致意,开口道:“各位康桥集团的高管、朋友们,今天唐董的决定让我感觉很突然……实事求是地讲,在企业管理和资本运作方面,我完全是一个外行,我不会参与公司的运营管理。我希望公司会在唐董的带领下,发展得更好,如果公司有需要我和志远做的事情,我自然尽力而为,谢谢大家。”
谢婉婷虽然很少在公众场合讲话,但她是何等出身,也不会怯场。她的言行举止非常优雅,让在场康桥集团管理层留下深刻的印象。
开完会,短短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里,骆志远未婚妻谢婉婷在集团出任副董事长的消息就震动了整个集团公司上下,成为员工之间最热门的话题。
谢婉婷的来历如何如何、谢婉婷与骆志远如何如何,一时间传出各种小道消息版本来。
谢婉婷在康桥的消息也就是限于公司内部,并没有外传出去。否则的话,谢婉婷可能就消停不了了。以她谢家孙女的尊贵身份,若是让地方官员知道,肯定要出面宴请。况且,谢家在北方省也有自己的人脉,比如谢老的一个老部下就是驻省城的北方军区副司令员,谢国庆的表弟阚谋还是省城市委常委、秘书长,等等。
骆家也是如此,影响力还要大大超过谢家。
唐晓岚显然是想借用骆谢两家的人脉,只是一直没有敢提出来,而骆志远也长期以来回避着这个敏感话题。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政坛上的人脉可以说是极重要的资源。如果能得到相应的借力,唐晓岚有信心在最短的时间里,让康桥集团再上一个新台阶,实现跨越性的发展。
谢婉婷知道唐晓岚的这点心思,也明白,唐晓岚掌控的康桥因为骆志远的缘故其实与骆家、谢家早已分不开关系,双方目标一致,这种锦上添花的助力也在情理之中。
只是谢婉婷自己不敢做主,她开完会就向唐晓岚表明了这层意思:需要向家里汇报,征求谢老和骆老的表态。如果两位老人不同意,那么,骆家和谢家的任何资源都不能付出。
唐晓岚也理解。其实她只是未雨绸缪,为未来做打算。就目前而言,康桥集团的发展已经走上了快车道,她本人也在省城建立起能满足企业发展的人脉关系网,暂时也不需要借力。
当然,有借力是最好不过的了。
谢婉婷就在唐晓岚的办公室里,拨通了父亲的电话。谢国庆闻言,也不敢擅专,立即向父亲谢老报告,让谢婉婷等家里的电话。
一个小时后,谢国庆的电话打回来,向谢婉婷转达了家里和两位老人的表态:家里同意谢婉婷在康桥集团挂个名,但只代表她个人,不代表家族。
挂了电话,谢婉婷向唐晓岚笑道:“晓岚姐姐,家里的态度基本上跟我猜测的差不多,两位老人对家里人要求很严,超过了外界的想象。他们能允许我在康桥挂名,应该还是看在了志远的份上。”
唐晓岚轻笑:“婉婷妹妹,这不要紧。咱们姐妹私下里说话,也不需要遮遮掩掩,这是咱们自己的企业,如果能借力当然是最好的了,但即便是保持现状,企业运营也没有问题。请相信我,我心里有分寸,绝不会打着骆家和谢家的旗号乱来的,绝无可能。你和志远的身份,仅限于我一人知道。”
谢婉婷欣慰地微笑:“晓岚姐姐,志远遇上你,真是幸运。”
“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婉婷妹妹,用句俗话说,我们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是吗?”唐晓岚格格娇笑起来,笑容如若牡丹盛开,让谢婉婷都看得一呆。
“晓岚姐姐,你太漂亮了,笑起来让人着迷。”谢婉婷轻轻道。
唐晓岚格格又笑:“真的吗?”
“当然。晓岚姐姐,现在没有外人,我有句话能不能……”谢婉婷欲言又止。
唐晓岚心里一凝,知道谢婉婷要问什么,却镇定自若地挥挥手:“你说,婉婷妹妹。”
“晓岚姐姐,你和志远……对不起,晓岚姐姐,我是不是有点太过分了?”谢婉婷说着,不好意思地红着脸,垂下头去。她觉得有点汗颜,唐晓岚待她真诚,又是如此的尊重礼遇,她竟然反过头来怀疑她跟骆志远……
实际上,这话憋在她心里很久了。这也是常理,骆志远和唐晓岚合作打拼,创办一家企业,唐晓岚又是如此的绝色红颜,要说两人之间没有点特殊的感情,可能没有人相信。
唐晓岚神色微微变幻,决定坦诚相告。这种情况下,她越是回避和否认,其实更加会加重谢婉婷的猜疑。既然如此,不如报之以诚。
反正,她对骆志远的一往情深,也不是什么秘密。
“婉婷,既然你问起这个,那么,我就说说吧。我跟志远相识,在你之前,那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唐晓岚轻柔道,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之中。
谢婉婷默然点头,心里却并不紧张并不紧张从唐晓岚口中得知一些什么,为什么会如此,她自己也说不清楚。
对于唐晓岚,骆志远之前向她提过。虽然骆志远说得简单,但谢婉婷也能体会到两人超越普通合作者的亲密关系,而骆志远也没有否认这一点。
骆志远甚至向她承认,唐晓岚是他生命当中的一个重要的女人,与唐晓岚的相识在她之前,如果不是她出现,他极有可能跟唐晓岚走到一起。
谢婉婷相信骆志远说的是真心话,没有掺假,也没有必要掺假。更重要的是,她能感知到骆志远对她的爱意,这种心灵上的交融是伪装不出来的。
第492章 我的承诺!
谢婉婷红着脸望着唐晓岚,觉得自己有点不厚道了。她相信骆志远和唐晓岚之间肯定有情,但未必是单纯的男女之情,更无苟且。因为她能体会到骆志远对唐晓岚的尊重,任何苟且都将是对唐晓岚的亵渎和伤害。
“我和志远的过去,他可能没有跟你细说,那么就让我来说吧……”唐晓岚将她跟骆志远从陌生人到合作者的前因后果简单说了说,她凝视着谢婉婷目光清澈道:“婉婷,我不否认,我喜欢志远,而且,心里也容不下其他人了。”
“但我和志远之间,绝无苟且。他待我如姐,我待他如弟,这是我们之间的缘分和宿命。”
“实话说,我现在有点后悔,如果我能在你出现之前,主动一点,说不准现在他就是我的人了。”唐晓岚半开着玩笑,又认认真真地表态道:“婉婷妹妹,我深知志远的心,他对我与对你完全不同,你才是他理想的婚姻对象。请你相信,我绝不会跟你抢夺,志远现在、将来都是你的。”
唐晓岚的声音非常苦涩,但却异常坚决:“婉婷妹妹,你可能也发现了,我们俩不同。你需要的东西与我追求的东西截然不同,对于我来说,只要有公司和事业就足够了,我这一辈子的目标就是把康桥发展成世界一流的大企业,竭我一生,为此奋斗不息!”
见唐晓岚的眸光中充满着淡淡的哀伤和浓烈的火热,谢婉婷感受到她的真诚和落寞,忍不住走过去拥抱着唐晓岚,柔声道:“姐姐,是我不好,我不该这么说,让你伤心了。”
唐晓岚缓缓推开谢婉婷,一把抓住谢婉婷的手来,凝重道:“婉婷妹妹,你要永远记住我今天说的话,我永远不会伤害你和志远,过去、现在亦或者将来,都不会!爱一个人不一定非要占有。只要你们幸福,我心愿已足。”
“婉婷,这是我的承诺,对你的承诺!”
“姐姐!谢谢你!”谢婉婷感动地泪流满面。她紧紧拥抱着唐晓岚,心里也滋生着淡淡的感伤。可爱情是自私的,她不可能将自己的男人拱手相让。
而对于唐晓岚而言,这样的承诺一方面是有感而发,另一方面也是刻意为之。她跟骆志远之间的事情遮遮掩掩反而会更引起谢婉婷的猜忌,不如坦诚以对,反而很好解决。
谢婉婷去康桥集团的时候,骆志远继续坐火车向安北赶。
安北是这趟车的终点站,到安北的时间大概是傍晚时分,如果正点的话。
其实这年头国内的列车很难正点,所以骆志远根本就没打这个谱,把跟副市长李学仁见面的时间定在了晚上8点钟。
离开京城之前,骆志远跟镇里联系上。高欣庆接到他的电话,一通抱怨后也才如释重负,赶紧向县里市里汇报。市长劳力得知消息,立即责成副市长李学仁,市政府秘书长唐雪松和市经贸委主任何县临三人当天就要跟骆志远见面谈当然是为了俄国项目。
尽管市委书记邓宁临对这个项目已经不抱什么希望,因为他觉得骆志远即将被骆家调离安北市。可市长劳力却始终没有真正放弃,得到骆志远要回返的消息,更是再次恢复了对这个项目的运作。
安北市委机关。
劳力脚步轻盈地走进市委书记邓宁临的办公室,笑道:“邓书记,好消息啊。”
邓宁临不动声色:“啥好消息?说来听听。”
“邓书记,小骆同志跟市里联系上了,说他今天就回来上班。我让学仁同志跟他联系上了,今晚争取跟他见一见,再谈谈俄国的这个项目。邓书记,这可是一个大项目,不要说在咱们市,就是放在全省也是数一数二,我们不能轻易就放弃哟。”劳力的情绪明显有点兴奋。
邓宁临早就得到了骆靖宇的通知,对此心知肚明。既然骆志远选择重返安北,那么,他也是乐于见到的。虽然他不久后就将调离安北,但只要他还在北方省任职,在适当的时候,他也是能发挥作用的。
对于骆家和骆志远的决定,作为邓宁临来说,只能尊重和接受。
“也行,既然小骆同志回来,赶紧让他跟俄国人联系,给市里一个明确的答复。这个项目究竟是上、还是不上,我们也必须向省里汇报了。”邓宁临点点头,“另外,让学仁同志跟小骆谈谈,他告公安局的事儿就到此为止吧,总不能真的把市公安局告上法庭吧?这成何体统?跟他说,就说是我的意思,市里已经严惩了有关责任人,我也在全市的干部大会上给他正了名,让他不要揪住不放了。”
邓宁临说的是骆志远状告市公安局的事儿。当时,骆志远一怒之下,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了民事诉讼,控告市局专案组诽谤和侵犯公民权利。不过,这只是一种姿态,他不可能真的与公安机关对簿公堂。
劳力闻言哈哈一笑:“邓书记,这应该没问题,小骆同志顾全大局,当初提起诉讼也就是一时在气头上,过后就好了。”
邓宁临也笑:“看看这事闹的,不过也是教训,深刻的教训,暴露出很多问题。趁着这个时候,把市局班子调整一下吧。”
“也行。”劳力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表面上点头同意,心里却在冷笑:你邓宁临都要调走了,竟然还要接茬调整市里的干部,真是一时一刻都不想撒手权力啊,真他娘的难缠!
劳力对此难免有几分怨气。
最近,邓宁临已经调整了一大批的干部,包括区县,包括市直机关和事业单位,大部分区县的权力格局重新洗牌了,惟独民兴县没有动,也不知邓宁临是何意。
邓宁临之所以没有动民兴县,原因在于即将运转的安北市高新区。高新区运转后,民兴县就会沦为全市最小的一个县区,这个时候,不宜动民兴的干部,以免引发官场震荡而破坏当地的安定团结。邓宁临的大局观很强,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有着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劳力心里清楚,邓宁临借着调整干部的时机,提拔自己想要提拔的人,同时也是给他日后接手掌控安北市人为制造障碍。对此,他心里很不爽,只是无可奈何。只要邓宁临一天不卸任,他仍然都是安北市的市委书记。
更重要的、也是更让劳力暗恨和苦恼的是,如果邓宁临真像传言中的干上了省委常委、秘书长,对于邓宁临在安北的权力布局,他一时间也不好打破。最起码,邓宁临提拔的干部,安排在重要岗位上的干部,他一个都不敢动。
邓宁临威严的目光从劳力的脸上掠过,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
他本无意给劳力设置障碍,但最近一段时间,劳力表现得实在是太急切、太热情了,过早地插手市里的干部人事大权,直接对邓宁临的市委书记权威进行了挑衅。这直接引起了邓宁临的强烈反弹,邓宁临索性就在离任前进行了全市干部调整,反正这也是官场上屡见不鲜的事情。
干部调整不是目的,把劳力一系的人排挤出去才是目的。当然,邓宁临离任后,劳力如果接任市委书记,肯定还会做出调整,但有一个前提只要邓宁临还在省里任要职,劳力要动邓宁临的人就得犯思量。
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是给劳力心里添堵。
“邓书记,要没事,我先回了。”劳力起身。
本来劳力还想继续跟邓宁临谈谈项目建设的事儿,但邓宁临刚才流露出来的意味让劳力心里不满顿时就失去了继续谈的兴趣。
邓宁临淡淡笑着:“这个项目既然还是要上,那就得抓紧,提高办事效率。这个项目立竿见影,今年就能看到成效,对咱们这一届班子来说可是好事啊。”
邓宁临的话意味深长,当然也有些似是而非的嘲讽之意。
“邓书记,我先回了。”劳力装作什么都没听懂,笑着告辞离开。
但一离开邓宁临的办公室,劳力脸上的笑容就一敛,脸色阴沉下来。他恨恨地跺了跺脚,沉着脸拂袖而去。市委副书记夏翔正好出来上卫生间,在走廊上碰上劳力,主动跟劳力打招呼,劳力的反应都迟了半拍,足以看出他内心深处情绪的搅动。
夏翔有些幸灾乐祸地望着劳力上楼去的背影,表面上不动声色,其实心里乐开了花。邓宁临在调离之前,一反常态地跟劳力掐起来了,这样的对掐对他这种第三把手来说无疑是好事,说不准会带来上位的机会从这个角度上看,夏翔恨不能邓劳二人争斗白热化、公开化,最好是闹大,传到省里主要领导耳朵里去。
在邓宁临即将离任和劳力想要接任市委书记的关键时刻,一个重大项目的成功落户安北,无疑将给劳力的政绩增添沉甸甸的砝码。
这是劳力对这个项目无比热衷且不惜亲自操刀上阵的关键所在,也是微妙所在。劳力尽管听出了邓宁临的嘲讽,也只会置若罔闻。
嘲讽算什么,只有政绩才是真的、实的。只要他能干上市委书记,以他的年纪,说不准还有继续向上的空间。因此,这一次的机会,对于劳力来说至关重要,容不得有任何闪失。
第493章 有来有往
劳力走后,邓宁临一个电话把安知儒给喊了过来。
最近,邓宁临和劳力的明争暗斗几近白热化,安知儒夹在其中异常难做,苦不堪言。
“邓书记。”安知儒的态度一如既往,毕恭毕敬。
面对邓宁临这样的领导,他不敢有丝毫的怠慢。越是邓宁临即将调离的时刻,他越加谨慎,因为邓宁临此时会更敏感。
邓宁临笑笑:“知儒啊,今天小骆回来,你抽空跟他见个面,跟他说,让他做好思想准备,市里准备给他压一幅重担。”
压重担?从市委书记的口中说出这种话来,这显然是要提拔了。安知儒有些意外,笑道:“好的,邓书记,我会跟小骆谈的,领导又要给他加担子,这是好事,像他这样的年轻人,就应该多锻炼锻炼呐。”
邓宁临微笑不语。他的打算,包括安知儒在内,暂时都没有人能看透。
其实邓宁临是想要在自己离任之前,给骆志远把路铺好。他想趁着俄国人这个项目,顺势把高新区的设置给推进下去。市里领导都以为他不再管这茬了,组建成立高新区的事儿已经获批,但相关的机构设置和干部配置是一项系统工程,短时间内很难拿出方案来,邓宁临离任在即,没有那么多时间了。
但邓宁临却早已拿定了主意。走之前,高新区的班子和机构要到位,最起码班子要到位。
既然要给骆志远铺路,他当然要让骆志远心中有数,顺便领他的情分。只是这种事他不好亲自说出口,只得通过安知儒的嘴来转达。安知儒似懂非懂,但也不敢不领命。
他摆摆手,安知儒就笑着离开。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安知儒给儿子安国庆打了一个电话:“国庆,志远这小子这两天跟你联系过没有?”
安国庆摇摇头:“没有啊,爸爸,咋,您有事?”
“没事,我听说他今天回来,你抽空跟他联系下,让他来家里吃个饭,我有话跟他谈。”安知儒很快就挂了电话。对于儿子安国庆,他最近是越来越不满意了,也无可奈何。
在他眼里,儿子就是扶不起的刘阿斗。他把安国庆安排在机关序列,但奈何安国庆就不是一个积极上进的主儿,对于权力争斗很排斥,一个副科长干了两年,早就腻歪了。这两天就提出要辞职下海经商,父子俩为此大吵了一次。
这年头下海赚钱的官员不在少数。安知儒也不是死脑筋,但他太了解自己的儿子了,安国庆能吃几碗干饭他心里有数,安国庆在官场上还有自己这个父亲照顾着,要是下了海,凭安国庆的这点本事,铁定要被商海的大潮给淹死。
钱是个好东西,但不是谁都能赚大钱的。安知儒很看得开。倘若安国庆跟骆志远一样有能耐,他非但不会反对还会支持。
想起安国庆的不争气,安知儒顿时心烦意乱起来。
那边,跟父亲通完电话,安国庆用办公室的电话给骆志远发了一个传呼信息,让他速回电话。但他等了一个多小时,也没有电话回过来,未免就有点失望。其实他比安知儒更期待见到骆志远,他再三思量觉得自己不是一个适合从政的人,想要辞职下海干点事业。但他一无本钱,二无经验和人脉资源,下海也是死路一条啊,搞不好钱赚不上反而被淹死。
骆志远就不一样了,在安国庆看来,骆志远就像是上天的宠儿,要什么有什么,干什么成什么。如果骆志远肯帮他想想辙、铺铺路,他就能下定决心辞职不干,哪怕父亲再怎么强烈反对。
骆志远赶回安北正好是下午六点,傍晚时分,火车竟然正点到达。骆志远打车回家洗了个澡,就给安知儒家打了电话,接电话的正是安知儒。
“哪位?”
“安叔叔吧,我是志远啊。”
安知儒长出了一口气:“你小子总算是回来了,你现在哪?如果没别的事,就上家里来,我找你谈点事。”
骆志远笑笑:“安叔叔,我跟李市长约好了晚上八点见面,现在没多少时间了,要不然明天我过去?”
“不,你今晚跟李学仁谈完马上过来,我在家里等着你。”安知儒严肃道,“有重要事。你还找国庆?”
“嗯,安叔叔,你让国庆接电话。”
“哥们,你也太不够意思了,一走这么多天也不打一个电话过来。”安国庆接过电话就抱怨道。
“打什么电话啊,我这不是回来了?你找我啥事?别废话,我还有事要出去。”两人是铁哥们,自然骆志远也没有那么客气。
“哥们,我想下海,你能不能帮我一把?拉兄弟一把吧,我实在不是坐办公室的材料,每天坐在那里,憋得我啊,天天光想拉屎。”安国庆压低声音道。
骆志远啼笑皆非:“天天拉屎?这是什么话?”
“不拉屎不得憋死,我每天跑两趟厕所,得把各种怨气憋屈拉出去……”
骆志远哈哈一笑:“你这厮满口脏话不过,你来真的?真想辞职?想清楚了?”
安国庆苦笑:“哥们,我不跟你开玩笑。”
“行,我给你想想路子,不过,最好别直接辞职,停薪留职吧。现在不少这种情况,你得给自己留条后路是不是?”
“成,我听你的。顺便啊,你来的时候也帮我劝劝我爸,他可是个……”安国庆回头一瞥,见父亲已经去了书房,就压低声音:“他可是个老顽固,一门心思让我走仕途,可我不是那块材料啊?我就搞不懂了,非得当官才叫有出息?这是他娘的什么逻辑?”
骆志远笑了:“官本位的逻辑,好了,不跟你扯了,我要出去,回聊啊。”
“行,你可别忘了我的正事。”
“你放心,咱哥们谁跟谁,你的事我记着。”骆志远扣了电话,开始换衣服。
安国庆的请求他并没有太放在心上,对安国庆他还是有数的,就算是下海,给他铺好了路,他也折腾不起太大的风浪来小富即安吧,既然安国庆不是一个做官的料,留在机关上浪费时间消耗生命,也没有意思。反正对于此刻的骆志远来说,给安国庆铺路也是举手之劳。
过去种种,安国庆父子对自己支持良多、欠下的情分颇多,也是时候回报一二了。人与人相处就是这样,哪怕是至交好友之间,也需要有来有往,这是人际关系社会的基本规则。
穿戴整齐,骆志远抬头看了看表,见已经是七点十分,就出门打车直奔市政府。
副市长大人要见他,当然不会选择其他场所,而肯定是办公室了。
安国庆放下电话听筒,就要往自己的卧房溜,安知儒黑着脸走出书房来,望着他冷冷道:“你小子就没有一天让人省心的时候,没有那个本事,还想学人家下海发财,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是不是那块料!”
安国庆撅着嘴不满反驳:“爸爸,你也不要门缝里敲人把人看扁了,你儿子我……”
“有我在上面,你连个副科长都干不好,何况是下海经商。”安知儒嗤笑一声:“人要有自知之明!”
“那我们就让事实说话吧!”安国庆心里也生出一丝丝的火气,父亲对自己的轻视让他很不以为然。
安知儒摆了摆手:“你要折腾也不是不行,但我只给你两年的时间。两年折腾不出点眉目来,就给我老老实实回来上班!我知道你心里在打什么鬼主意,我可警告你,骆志远不可能无原则地帮你,你要心里有数!”
见安知儒突然同意他下海让了步,安国庆顿时高兴起来,心里一舒畅,也就不再计较父亲的态度了:“爸爸,您放心,志远不会不帮我的,我们是啥关系,铁哥们!”
安知儒长出了一口气:“骆志远如果真肯帮你,你搞一个小公司应该不会有问题。但是,你也不要太依靠人家,尤其是经济方面,你懂我的意思吗?我和你妈也没有多少积蓄,只能支援你十万块当启动资金,其他的要靠你自己想办法。”
安国庆大喜,连连点头应是。
父亲能同意、让步已经算是难得可贵了,不成想还能掏钱作为他创业的本金。十万块在这个年月也不算是一个小数目了,尤其是对于普通家庭而言。
安知儒见儿子兴奋的这样,心里暗叹一声。他能做的也就是这些了,在他看来,这十万块的资金和两年的时间,无非就是给安国庆创造一个机会,能闯出名头当然好,闯不出来也无所谓,回头来继续从零开始罢了。
至于骆志远那一头,安知儒相信骆志远会给安国庆铺路。以目前骆志远的财力和能量,支持儿子创办一家小公司也不是什么难事问题的关键在于,骆志远不可能管安国庆一辈子,铺好了路还需要安国庆自个儿走下去。
可怜天下父母心。安知儒望着安国庆兴奋的背影,眉宇间掠过一丝无奈。
第494章 表态
骆志远离开自家所在的小区,打车直奔市政府大院。
市政府机关大楼里光线暗淡,悄无声息。看门的武警似乎刚换了班,门岗空了人,骆志远就这么大摇大摆地走了进去,也无人阻拦。
骆志远沿着阴沉的走廊一路走过去,见副市长李学仁的办公室灯火通明,里面隐隐传出几个人说话的声音。李学仁的秘书看到骆志远过来,赶紧笑着把他领了过去。
李学仁在,市政府秘书长唐雪松在,经贸委主任何县临也在。这几个人都是抓这个项目的主要人员,其实劳力也在办公室没有离开,等候李学仁汇报跟骆志远会面商谈的结果。
所谓商谈,无非是想从骆志远这里得到一个保证:看看俄方那边是不是还存在变数。如此而已,就这么简单。
骆志远走进去面带笑容问候道:“李市长,唐秘书长,何主任,让领导们久等了,实在是不好意思!”
李学仁身份摆在这里,坐在那里纹丝不动,他微微点头,笑着:“志远,来,终于等到你了,可真是不容易。”
“小骆,来了。”
“志远同志,可算是等到你了。”
唐雪松和何县临尽管身份级别都比骆志远高不少,但还是起身来跟骆志远热情地握手寒暄。何县临本不想起身,但见唐雪松起来了,他也不好坐着摆谱。
其实也不是摆谱,两人都是正处级实职,大权在握,而骆志远不过是一个乡镇党委书记,科级干部,能给几分笑容,已经算是礼遇,何需平等相待?
但骆志远现在的角色有些特殊。他是这个俄国项目的总协调人,离开了骆志远,市里根本无法跟俄国人取得联系。骆志远不在市里这当口,何县临命人往莫斯科打了几个国际长途电话,都对方都表示要等骆志远回来再谈。
如此种种,在劳力对这个项目无比看重的情况下,骆志远的身份岂能不倍增?
“坐。”李学仁指了指沙发,“喝水?”
骆志远知道领导就是客气一句,赶紧婉拒:“不用,李市长,我不渴。”
整整一屋子的领导,就属骆志远的级别官职低。他怎敢让副市长大人为自己端茶倒水。
“好,我们谈正事。志远同志,我受劳力市长的委托,跟你谈两件事。一个是项目的联系问题,当务之急,你必须要马上跟莫斯科方面恢复联系,跟对方说清楚,需要我们这边做的,我们都已经做完,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等她们过来进行实质性的项目运作了。”
“第二件事就是市里牵头组织的项目论证会和选址会马上要召开,劳市长有指示,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项目建设地址并对项目进行技术层面、环保层面的长远规划,提出我方的意见来,征求俄方意见。”
李学仁说完,就望着骆志远,实际上是逼他表态罢了。
骆志远沉吟了片刻,才笑道:“李市长,我明天就跟对方联系,争取尽快促成俄方的投资代表团赶来市里,这一点没有问题。我觉得吧,主要还是项目的专家论证,我们要搞好,不能走形式,一定要充分听取专家的意见、建议,选好建设地址,将这个项目给环境和生态造成的不可逆性破坏降低到最低限度。从而形成项目报告,跟俄方沟通达成共识。”
“好,老何,还是你来负责组织项目论证会,通知下去,后天上午开吧,还是放在鹏程镇,志远同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