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万事如易-第3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懂个屁。”金柯嘴上骂他,心里直叹气,他是不看好薛睿和余舒这一对小情侣,这个时候难分难舍,等到他们天各一方,时间久了,也就淡了,终归不过是一场露水姻缘。

余舒吃过早饭,靠在床头和薛睿聊了一会儿,就开始犯困,薛睿守着她睡着了,轻手轻脚地退出去,关好房门,去找云华。

云华和衣坐在床铺,手中拿着一张羊皮画的地图,皱着眉头,见到薛睿走进来,便散去面上愁容,抬头对他笑笑,一脸和蔼地问道:“吃过早饭了?”

薛睿点点头,走了过去。

“你来的正好,看看这张地图,我们接下来要出发到戎城,但是河面上冻,抄进路有些风险,绕道的话,就要连行半个月不能歇脚,你看我们怎么走?”

薛睿推开他递过来的图纸,道:“我们不去戎城,继续往北走,我们到东北去投奔东菁王。”

云华眼中飞快地闪过一丝了悟,挑起眉毛,等他解释。

薛睿娓娓道来:“东菁王姜怀赢与我乃是结拜兄弟,三年前我游历在外,因缘巧合救过他一命。后来今上召唤姜家母女进京,将人扣留不放,借此胁迫姜怀赢出兵东瀛,要他自斩羽翼,也是我安排姜家母女逃出生天。姜怀赢为人仗义,又对朝廷心怀不满,迟早会反,此番我带你们前去投奔,他定当扫榻相迎。”

云华神色复杂地望着他,试探着问道:“你走这条路,是要助东菁王谋反吗?”

薛睿冷笑回应:“难道我还有别的路可走?你用一部假的《玄女六壬书》瞒过了我们所有人,骗过了大提点,只换来我一条命,我岂能辜负你一片苦心。”

云华哑口无言。他大概是没有想到,他的精心安排,会被薛睿毫不留情地拆穿。不错,他从一开始就没有对余舒和薛睿说实话,让他们以为他贴身携带的就是真的《玄女六壬书》,先将余舒骗出城外,再引来朱慕昭,不是为了换取纯钧剑,而是为了薛睿。

他早就猜到朱慕昭可能得知了薛睿的身世,因为忌惮大洞明术,他不敢冒然和薛睿相认。蛰伏多年,好不容易等到景尘进京,破命人现身,他才有了机会和薛睿相见。

适逢薛家犯事,薛睿离京在外办案,他让金柯将人掳了回来,却没能动摇薛睿跟他离开,最后还是放人回京,因为薛睿放不下对他有养育之恩的薛家,更放不下余舒这个心上人。

于是云华设下连环计,用一部他耗费十年伪造而成的玄晶书骗过他们,借由朱慕昭之手,逼得薛睿放下一切,跟着他离开。

“你是怎么发现的?”云华问,想不到他是哪里露出了破绽,毕竟就连朱慕昭都上当,以为得到了真的《玄女六壬书》。

薛睿自嘲:“从你肯用《玄女六壬书》换我一命,我就猜到那书多半是假的。大提点会上当,那是因为他误以为在你心中,我这个儿子的性命会比玄女书重要,我却不这样认为。后来我们逃命路上,我冷眼看着,不见你郁郁寡欢,不像是担心玄女书落在大提点手中的后果,还有金柯和赵小竹两个人,也都是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就更让我怀疑了,想来想去,真的玄女书应该还在你手上,所以你有恃无恐。”

云华苦笑,有这样一个聪明过人的儿子,他是羞愧胜过于骄傲的。

薛睿不管他神情,自顾自地说下去:“我想不通的是,你这样冒险行事,不为纯钧剑,只为逼我离开京城,究竟有何图谋?莫非你知道我同姜怀赢的关系,一早打着主意,要我带着你去投奔他,助他谋反?”

云华张了张嘴,想要说话,却因喉咙干涩,难以出声。薛睿见状,便将那张地图反过来放在他手边,示意他用手指在空白处写字。

云华于是一笔一划地写到——“你猜对一半。”

薛睿问:“那另一半呢?”

——“我不知你与东菁王有旧,而是算到天下大势,夜观星辰,北方将有战乱,成王败寇,有左辅星出,能助困蛟升龙。”

薛睿盯着他的手指尖,眉眼一跳,心说这困蛟无非是指东菁王,那这左辅星是?

“你的意思是说,我是能助姜怀赢夺天下的左辅星?”

云华点头,正如朱慕昭的大洞明术至臻,他有一门相面绝学,亦是修到圆满,他曾远远见过姜怀赢一面,确有九五之相,再观薛睿面相,不难断定他就是东北王命定中的贵人。

薛睿吃惊之余,再生疑窦:“你的目的不是毁掉《玄女六壬书》,而是要推翻朝廷?”

云华只写了四个字——“殊途同归。”

大安盛世能够延续三百年,凭的正是《玄女六壬书》,一副天命太骨,万事皆在掌握中,明是弘扬易学,暗则操纵民心,世人盲目迷信命理之说,愚心愚志,不思进取。大安皇帝平庸无能,固步自封;朝中百官麻木不仁,为国为民者寡,牟取私利者众;道家横行,湮灭诸子,太平盛世的皮子底下,藏的是千疮百孔的江山社稷。

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若失《玄女六壬书》,怎不亡国?

薛睿盯着云华手指的空白处,从他的一笔一划,仿佛看见二十年前,雄心壮志的云华奔赴京城,恍然中明白,他盗取《玄女六壬书》,不只是为奉行师命,亦是他站在了一个凡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俯瞰世间,对天下苍生的怜悯之情。

薛睿心中层层颤栗,一腔热血奔涌而出,他知道,那是共鸣。

“不破不立。”

闻言,云华眼中乍现了欣喜,抓起薛睿的手掌,激动地晃了晃,知己难得,何况这是他的亲生儿子呢。

薛睿看着这样的云华,再大的怨气都不见了,也许是父子天性,他越是理解云华,就越是恨不起他。

两个人之间那层隔阂不知不觉地消失了,云华神色明朗了许多,便又写到——“余姑娘知道玄女书是假的吗?”

薛睿摇头道:“我没有告诉她。”

云华小心翼翼地看着他脸色,问——“为何不告诉她。”

薛睿冷着脸道:“大提点何其敏觉,你不也是费尽周折才能蒙蔽他,阿舒道行尚浅,若让她知道玄女书是假的,难免会被大提点察觉,唯恐他一怒之下拿她泄愤。倒不如让他多做几日美梦,景尘和阿舒的婚事才有缓解的余地。”

云华一面感慨他用心良苦,一面又在意起另一个儿子——“景尘毕竟是你弟弟,你们兄弟二人,万万不可因为一个女子反目成仇。”

薛睿眼神闪烁,不置可否。

云华知道他与景尘并无多少手足之情,凡事不能强求,暗叹一声,不再尝试劝说他,免得弄巧成拙,招来他逆反之心。

父子一场深谈,确定了去向,再下来,就到了分道扬镳的时候。

。。。。。。

余舒一觉睡醒,就见薛睿坐在她床边,静静地不知看了她多久,她冲他笑了笑,胸口却隐隐作痛。

“阿舒,我们要去宁冬城投奔东菁王,明日一早上路,我们就在这里分开吧。”

至于为何不是边城,而是东北,她与他心意相通,怎会不懂。

“好。”

“我在京城有两处产业,不归薛家所有,一是忘机楼,一是城西的南林木材行,连同一干对我忠心耿耿的奴仆,一并交给你了。”薛睿摘下他从不离身的紫玉蝙蝠,仔细叮咛她:

“这是信物,你回京之后,先到南林木材行去找贵大,向他说明情况,他会尽心尽力帮你打点清楚。另我在忘机楼藏酒的地窖地下,埋了五万两黄金,乃我私产,除了林福再无人得知,你可任意取用。”

余舒惊呼:“你哪儿来这么多金子!”五万两黄金,相当于五十万两白银还多,这么大一笔现钱,光是听着就让人晕头转向了。

“我游历在外,偶然在辽东一带发现当地贪官污吏私掘金矿,正是那时遇见姜怀赢,救过他一回,他脱险之后,带兵缴获了矿山,为了答谢我,便将从贪官抄家所得的黄金赠送与我。”

姜家是藩王,在他封地上发现的金矿,自然归他所有,只要上报朝廷,每年上缴税金与收成,就算是过了明路。

薛睿将紫玉蝙蝠放进她手心,正经道:“这是我的聘礼,你收下了,就不能再反悔。”

玉质冰凉,余舒却觉得手心发烫,就从被窝里坐了起来,伸长手搂住他的脖子,两眼通红地说道:“你把什么都给了我,我却没什么好给你的。”

薛睿轻笑,扯过被子披在她肩上,低头在她耳边说了一句话:“你已经把最好的给我了。”

他指的不仅仅是那一块落红,而是她全心全意地交付,以身相许,最是珍重。

。。。。。。

天不亮,金柯就套好了马车,将水囊和干粮通通检查了一遍,才让赵小竹去扶云华出门。

薛睿在余舒房门外站了许久,金柯看不下去,走到他身后拍了拍他的肩膀,低声道:“要不我们迟会儿再走,你好歹和余姑娘道别一声。”

薛睿沉吸一口气,缓缓地吐出来,荡尽了心头不舍,转过身:“不必了,上路吧。”

***

云华他们离去后,余舒一个人在客栈住了两日,等到雪融天晴,她在镇上雇了一辆骡车,送她到临近的县城,找到一间镖局,趁着运镖的车马回京。

刚过了十五十六上元节,安陵城里到处张灯结彩的喜庆样子,年气儿未褪,余舒进城之后,就不声不响地离开了押镖的队伍。

她没有这样灰头土脸地回府,而是先找到南林木材行,见了薛睿的心腹贵大一面。贵大看到她手上的紫玉蝙蝠,什么话也没说,便将她请到楼上,奉上热茶热水,叫来一个小丫鬟伺候她梳洗,换上一身干净的衣裳。

等到余舒收拾妥当,稍事休息,才与贵大说起薛睿的去向。

“薛大哥和他的生父离开京城,为了躲避朝廷的追杀令,到别处避难去了,他临走之前,将他京中产业托付于我,让我来寻你打点。”

因为余舒手持紫玉蝙蝠,贵大毫不怀疑她的话,只是忧心忡忡地问道:“那我家公子现在岂不是很危险?”

闻言,余舒觉着这老奴的确忠心,便出言安慰:“放心吧,他去了一个很安全的地方,不过一时半会儿回不来了。”

一顿又问贵大:“我们离开京城这些天,京城里有什么不同寻常的动静吗?”

她和薛睿双双失踪,至今已有七八日了,大提点肯定是会想办法替他们遮掩,她那一家子倒好糊弄,可是薛家那里是瞒不过去的,就怕大提点和薛相已经撕破脸了。

贵大脸色有些不好,实话实说:“公子是初十那天晚上不见的,府里相爷隔天就派人到宁王府上要人,说是有人看见宁王的侍卫抓走了公子。”

余舒皱起眉头,薛凌南老谋深算,他怎么会想不到薛睿为何不见了。正如薛睿所料,薛凌南察觉到薛睿的身份暴露,不等大提点发难,就先发制人了。

“那后来怎么样了?”

贵大倒是打听地清楚:“宁王尚在宗正司监禁,王府乱作一团,交不出人来,相爷便到司天监要人。”

想当然宁王是交不出人来,正好给了薛凌南发作的借口,揪住宁王,要与他一同前往华珍园面圣。这个时候,大提点只能出面阻拦,声明皇上养病期间,不见外臣。

然而,这事皇上不能管,还有谁能管,无人监国,便无人做得了主,眼看这件事越闹越大,朝中人心惶惶,朝政耽搁不前,终于有一种不满地声音爆发出来——为何不立储呢!?

第七百五十六章畸形

兆庆帝从年前病到年后,说是去了华珍园养病,可是心眼通透的人都瞧出来了,皇上这是快不行了。

本来宁王监国,就有许多人心存忐忑,只怕兆庆帝突然驾崩,宁王顺理成章就是下一位皇帝,所以当日大提点宣布由宁王监国,会招来众多反对声。

孰料宁王被人揭发与当年十公主横死有关,落得一个戕害手足的罪名,风光没几天就栽了个大跟头,丢掉了唾手可得的大位。

于是朝中就出现群龙无首的局面,余下几位皇子蠢蠢欲动,党派之争,一触即发。在这节骨眼上,曝出薛家大公子被宁王府的人抓去,薛凌南到司天监找宁王要人不成,便要揪着宁王去面圣,被大提点一句“圣上养病期间不见外臣”挡了回去。

这下子可就捅了马蜂窝了,国不可一日无君,既然皇上不管事,那就赶紧立太子吧!

朝中立储的呼声一日高过一日,作为兆庆帝离京之前钦点的辅政大臣,大提点,尹相和靖国公三人府上的门槛都快被踏破了,尤其是在立储之事上拥有一票否决权的大提点,简直是被人搅地焦头烂额,不胜其烦。

这一日下午,朱慕昭刚刚劝走了几位结伴而来的老臣,就听底下人禀报说,有探子看见余舒回府了。

朱慕昭眉头一松,对着下座的任奇鸣笑道:“还好她没有犯糊涂,不然我就为难了。”

任奇鸣起身为他添茶:“既然人回来了,就尽快安排婚事吧,再耽搁下去,又不知会惹出什么事端。”

“正该如此。”

朱慕昭转头便派人去请余舒过来一叙。

***

余舒回到宝昌街府邸,才知道她失踪的头天晚上,大提点就派人来送信,家里人只当她是因为公事出了一趟远门,等她回来,赵慧嘴上直发牢骚:“你这个女官儿当得好不辛苦,大过年的没个安生。”

余舒没有解释,赵慧心疼她劳碌,没再多问,就张罗着给她准备吃喝,让她先回房去躺着。

过了十五十六,贺芳芝的医馆重新开张,余小修白天就跟着他去学抓药,半晌听说余舒回来了,便有些坐不住,向贺芳芝告了假,一溜儿跑回了家。

余舒屋里烧了地龙,刚刚洗完澡出来,穿着一件薄棉袄躺在罗汉榻上,半闭着眼睛想事情,安倍葵安安静静地站在身后给她擦头发。

余小修到了外间,便有守门的丫鬟递话:“姑娘,小少爷来了。”

“小修啊,进来吧。”余舒收了收脸色,对着刚进门的余小修笑笑,指着旁边的椅子让他坐。

余小修这些时日学医,略懂皮毛,看着余舒气色不好,便知她离家在外这几天没有休息好,有些气血亏空的样子。

“姐,我看你这回是累坏了,在家休息几天吧,让干爹开个补身的方子,我煎药给你喝。”

余舒摇头道:“没病喝什么药,我身体好着呢,歇几日就缓过来了。”

余小修扁扁嘴:“你少哄我,干爹说了,正因我们年纪小,才要格外注意保养身骨,不然等到我们年纪大些,就有一身病痛,治都治不好。尤其是你们女人家,更是禁不得劳累,你现在不听我的,将来肯定后悔。”

余舒伸长手在他脑门上戳了一下,“你才学了几天本事,就来教训我,明知道我不耐烦喝药,回头多吃几顿好的,补回来就是了。”

余小修见她不听劝,沮丧地耷拉下脑袋,心想着到底是他年纪小不牢靠,又没学成医术,余舒才不把他的话当一回事,这便卯了一股劲儿,总有一天要做个师祖公那样的神医,让他姐听他的话。

姐弟俩闲谈了一会儿,外面有人通报,是司天监那边来了人,说是大提点找她过去叙事。

余舒脸色阴了下来,明知道大提点这么急着找她是为了什么,却不能违抗。

余小修见状,担心地问道:“姐,出什么事了吗?”

余舒摇摇头,坐了起来,“我得出门一趟,你们先吃晚饭,不要等我。”说着,就让安倍葵进屋去把装在竹笼里的金宝拎出来,小东西陪着她死里逃生,这回却没能在关键时刻展现它的神奇之处,好歹没在逃命路上弄丢了,她把它塞给余小修,打发他走了。

然后梳头更衣,坐在妆台前,让丫鬟掌了灯,给她脸上傅了一层薄粉,颧骨腮上淡淡扫了胭脂,沾了口脂,好让她的气色看起来好上一些。

余小修的话给她提了个醒,连他都看得出她血气不足,遑论是精通各种易术的大提点了,若是被他瞧出她已非完璧之身,只怕她拖不到三个月后。

妆点完毕,余舒仔细照了照镜子,确认她面色上看不出破绽,这才换上女御官的常服,只带了葵子一个丫鬟出门。

。。。。。。

再次见到大提点,余舒的心情就像是一锅热油,表面平静,但只要掉进一滴水,就能噼里啪啦地炸开花。

朱慕昭先是端详了她一会儿,因为她身上带着七星子指环,倒是瞧不出什么不妥之处,便露出笑意,说道:

“你知道回来,想必是同意与景尘的亲事了吧?”

余舒讽刺地勾起嘴角:“我不同意又有什么办法,我身后一家连着十几条人命,只怕您一个不顺意,就全没了。”

十几年前他刚刚坐上司天监大提点,就敢对身为相府嫡长的薛皂痛下杀手,何况是她那一家老小。

朱慕昭并不在意她的态度不好,甚至于安抚她道:“只要你安分守己,我可保你quan家荣华富贵,享用不尽。”

听到他的承许,余舒丝毫不觉高兴,板着脸孔,不冷不热地说道:“我答应和景尘成亲,但是三书六礼,采纳取吉,该有的一样不能少,我要嫁,就要风风光光地嫁了。”

“你放心,景尘是大安道子,皇亲贵戚,婚事上绝不会让你受一点委屈。”朱慕昭只要她肯答应就一切好说,况且天命太骨乃是造化之物,必要余舒和景尘正式拜堂做了夫妻,在月老薄上添了一笔,才可孕育。

余舒闻言,便知他心中早有安排,便询问:“婚期已经定下了?”

朱慕昭道:“你们两个人的八字,是我亲自合的,正乃天作之合,儿孙满堂的好姻缘,婚期就定在三月初六,你觉得呢?”

余舒内心嗤笑,她的八字根本就与命不符,亏得他能睁着眼睛说瞎话,还儿孙满堂呢,她看是断子绝孙才对。

“就这样吧。”她机灵地没有当即提出延后婚期,未免一时心急,被大提点看出来她的目的是为拖延,实则无意嫁娶。距离三月初六还有一个多月,比她预计的要好多了。

谈完了婚事,余舒胆大地问了他一个问题:“你拿到了《玄女六壬书》,可最快也要一年之后,天命太骨才能问世,倘若这期间皇上有个万一,你又该如何是好?”

皇上和大提点都坚持要凭《玄女六壬书》选出继位人选,所以迟迟不肯册立太子,但是兆庆帝的身体每况愈下,活不活得到天命太骨问世都是个问题。

朱慕昭冷静自若,望着余舒年轻气盛的脸孔,意外地坦白道:“告诉你也无妨,圣上有言,假如他等不到那个时候,我便先拥立一位皇子登基,待到天命太骨到手,再问卜此事,若是选对了人自然省去许多麻烦,若是不对——”

他只说到这里便打住了,后面的话,余舒可想而知,她心中惊愕,只觉得兆庆帝和大提点一样都是疯了,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一国之君,岂是说换就能换的?

疯了,简直是疯了。

余舒心慌气短道:“你告诉我这等大事,就不怕我泄露出去?”

“你已经知道得太多,不差这一件。”朱慕昭一副对她十拿九稳的样子。

余舒抿紧了嘴巴,朝着他躬身一拜,倒退出去。朱慕昭没有叫住她,冷眼看着她离开,随后便派人到公主府上通知景尘。

。。。。。。

余舒心事重重地离开了司天监,回家的路上,突然想明白了一件事——云华执意毁掉《玄女六壬书》,不单是因为遵从师命,或是报仇泄愤。

《玄女六壬书》的存在,让司天监位列六部之上,大提点手中的权力,凌驾于文武百官,甚至皇权都要受其限制,竟连立储的权力都丧失于无形,这是一种畸形。

试想历代皇帝登基之后,发现自己得以继位的真相,会心甘情愿地受司天监摆布吗?余舒觉得他们肯定是不甘心的,但再不甘心,又有什么办法,这种畸形已经延续了上百年,为何就没有一任皇帝提出抗议?

想来是他们无可奈何,因为罢黜大提点,就等于是否认了他们继承皇位的正统性,所以这些由《玄女六壬书》选出的皇帝们,不得已屈从。

而司天监凭借这样惊人的权力,大兴易学,扶植世家,与其利益勾结,渐渐地拥有了不可动摇的地位。

于是皇帝愈加不能自主,终有一日,会沦为傀儡。

这是一个简单的恶性循环。

第七百五十七章订亲

余舒回京的第二天早上,景尘就寻了过来。大提点特许她休息两天,不必到司天监去点卯,她哪儿也没去,就待在家里等着景尘上门,因为她欠他一个解释。

不过十日,景尘居然消瘦了一圈,似是大病了一场,稍厚的衣服穿在身上都有些撑不起来,余舒心中有愧,两人照面后,便好声好气地把他领到北大厢的小书房,关起门来说话。

景尘刚刚坐下,便压低了声音询问她:“我爹和。。。和薛睿逃走了吗?”

听到他先问这一句,余舒便知道在他心里是关心云华和薛睿多过于怨愤,于是肯定地告诉他:“他们已经逃远了,大提点就是派人去追,也追不上他们。”

“薛睿他、他真是我的兄长吗?”景尘语带晦涩,是迟疑却不是质疑,可见他并非难以接受这个事实。

云华带着薛睿拍拍屁股跑了,丢下这个烂摊子,还得余舒替她收拾,她不得不硬着头皮对他说实话:“当年云华进京赶考时,家乡已有一位原配夫人韩氏,薛大哥正是韩夫人的儿子,他比你虚长一岁。因为云华在京城受敌,他们母子遭人追杀,韩夫人不幸遇害,薛大哥侥幸逃过一劫,被当时外放苏州做官的薛伯父救下,为了掩人耳目充作亲生儿子养大成人。”

她缓了一口气,不愿这对兄弟心生间隙,便为薛睿开脱:“我和薛大哥都是前不久才得知他和云华是父子关系,这么大的事,瞒着你是我们不对,薛大哥原是打算等我们毁掉《玄女六壬书》就亲口告诉你。怎奈计划赶不上变化,我们都被云华给骗了,更加没想到大提点早就查明了他的身份,逼得他们仓促间逃离,来不及向你说明实情。”

景尘听完前因后果。慢慢拧起了眉毛,颇为自嘲地说道:“原来我爹不止辜负了我母亲。”

余舒张了张嘴,想为云华辩解一二,却发现她无话可说。尽管是麓月公主横刀夺爱,云华被逼无奈才做了负心汉,但这不能说明他就没有错。毕竟一开始他明知道麓月公主女扮男装接近他是芳心暗许,他却没有同她保持距离,最终酿成一段孽缘。

景尘的确是对云华有些失望,可他心性淡泊,或喜或怒都不会持续太久。现在知道了真相,心中郁结一解,便不再纠结于此。况且他眼下更在意的是另外一件事——

“大提点告诉我,你答应要和我成亲,是真的吗?”

余舒点头道:“没错,我是答应了他。”

景尘不觉丝毫惊喜,反倒是露出了苦笑,略显酸涩道:“你曾说过的那个心上人。就是薛兄对不对?我看他对你情深意重,难怪你愿意托付终身。”

在升云观中,大提点和云华剑拔弩张之际。薛睿亲口说要与余舒同生共死,那时景尘才有所察觉,他们两个不单单是兄妹之情。

余舒这次回来就没想过继续隐瞒他,经他说穿,就坦然承认了:“是,我说的人就是他。”

“那你为何还要回来?”景尘尚存一丝希望。问地小心翼翼。

余舒暗叹一声,起身走到窗边背对着他。狠狠心道:“我回来是因为我的家人都在这里,我不能抛下他们不管。我答应大提点和你成亲。是因为我别无选择,不是我回心转意想要嫁给你。景尘,我还是那句话,你就死了这条心吧,不要落得和麓月公主一样的下场。”

她和云华的遭遇何其相似,一样是被逼无奈,另许他人,这个时候她方能体味到云华所说的情非得已。然而,她不想景尘步上麓月公主的后尘,求而不得,含恨终身。

景尘黯然失色,望着她的背影,坐了一会儿便告辞去了。

他走后不久,门上又有来人,竟是薛相派人来请余舒过府问话。对于是否去见薛凌南,余舒有些踟蹰,她一方面怀疑薛凌南就是那个居心叵测要除掉破命人的逆臣贼子,不愿与他私下接触,一方面她又觉得薛睿失踪她应该给薛家一个交待,至少要让他们知道薛睿平安无事。

她思来想去,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于是就收拾了一番,前往薛府。

***

算起来余舒见过薛凌南好几回,不论是在朝堂上,还是在水陆大会上,都不如现在和他正面相对来得坐如针毡。

一进门,薛凌南还算客气地让她坐下了,然后便端起茶盏毫不掩饰地打量起她,他的眼神沉稳中带着少许凌厉,她起初还能强作镇定,渐渐便觉得不自在,好像自己成了犯人,上堂受审来了。

“老夫不想和你绕弯子,你说实话,城碧现在何处?”

余舒提了一口气,试探地说道:“不是说他被宁王的人抓去了吗?您心中有数,何必问我呢?”

薛凌南得知薛睿失踪,第一时间就嫁祸到了宁王头上,他利用此事大做文章,煽动人心,是为逼皇上册立太子,以便扶植敬王刘昙夺位。薛睿的性命安危,在他心中又有几斤几两?

薛凌南不满她这样模棱两可的回答,瞬间沉下脸孔:“薛家养了他二十年,倒不如养一条狗。”

余舒闻言,已知他对薛睿并无多少子孙情,就不再装乖,反唇相讥他:“就算养一条狗,也不是说丢就丢,主人家总要掉几滴眼泪,若是不觉伤心,那人才真叫不如狗。”

薛家两父子,同样是对薛睿有养育之恩,薛皂的侠义心肠让人敬重,薛凌南的挟恩以报却令人心寒。她对薛凌南本身就不报好感,就凭他对薛睿这一副“养狗”的态度,她便没必要向他报平安了。

薛凌南何曾被一个小辈这样当面顶撞过,看着她的眼神愈发阴沉,不怒自威:“小儿猖狂。你以为有了靠山,老夫就动弹不了你吗?薛睿失踪与你有关,今日你不一五一十地交待清楚,就别想从这里出去。”

余舒一贯是吃软不吃硬,报以冷笑。道:“我能有什么靠山,我的靠山就是我自己。我要是怕了您,今天就、不敢来,您要是想收拾我,我说再多都没用。”

升云观那一晚大提点摆出那么大的阵仗,薛凌南肯定知道出了什么事。他和大提点一样是老奸巨猾之人,要说他关心薛睿的去向是假,想从她嘴里套话才是真的。

甭管他到底想打探什么,她是一个字儿都不会多说。

薛凌南川眉拢起,他大概没想到余舒是这么个臭脾气。没能诈唬得了她,他也拉不下脸再说软话,这便歇了心思,板着脸警告她:“看你这般神情,那逆子想必是安然无恙,老夫有言在先,今后不论是谁问起他的去向,你且都说不知。若叫老夫听到你对旁人说三道四,饶不了你。”

说罢他一甩衣袖,无声下了逐客令。余舒正巴不得走人。草草朝他一拜全了礼数,撩着裙角就跨门走了。到了书房外面的走廊上,有下人上前接应,引着她出了院落,向西走了一段路,前头就是花园。余舒突然停下脚步,问道:

“三小姐现在府上吗?”

那下人不明所以。老实点头。却见余舒转了个弯,走进花园里。连忙跟上去阻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