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万事如易-第3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薛贵妃被他拽了一个踉跄,颂兰急忙挽住她胳膊扶稳了,但见他竟胆敢与她们主子拉扯,怒极一脚便踹到他肩上,厉声骂道:“狗东西!”

这一声不可谓是不响亮,将坐在亭子那边儿的一干妃嫔们都惊了一跳,刚刚薛贵妃一行人走过来,不是没人看到,不过皇后不吱声,她们也就跟着装聋作哑,等着看好戏,谁想会是这么一出开场。

“呀,怎么着这是”孙贵人先是娇呼了一声,瞪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直瞅着南边儿。

瑞皇后笑容一沉,凝望了远处那一抹鲜艳的金色,方起身道:“走,随本宫过去看看。”

一群人跟了过去,待到眼前,就看到素来爱笑的薛贵妃寒着一张脸叫人扶着,栖梧宫的大太监哆哆嗦嗦爬跪在地上,钟粹宫的一行人脸上都是怒气冲冲的。

大概能猜得出是怎么一回事。

瑞皇后蹙眉,看一眼跪地的宁太监,心中有数,再抬头对上薛贵妃,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一个交错,前者先道:“方才是谁在大声喧哗?”

听到瑞皇后质问,颂兰主动承认道:“回皇后的话,是奴婢。”

瑞皇后面露不悦:“御花园内,岂容得你放肆大喊大叫。”

颂兰憋屈,但还是跪了下去:“奴婢知错。”

瑞皇后不理她,直接对薛贵妃道:“妹妹这宫人疏于管教,今日是惊着了本宫是小,他日惊着圣驾该当如何?”

薛贵妃心想,瑞皇后这先发制人的习惯还真是一点没改——

一如当年,她长兄独子风华正茂,未等议婚,皇后便在芙蓉宴上推了个十公主出来,惹得京中一群少年慕艾;一如当年,十公主病危,皇上大怒,未等她以腹中孩儿求情,皇后一招御前解钗痛哭,逼得她带孕跪在殿前谢罪,胎死腹中,而皇上虽没降了她的位份,却让本该当年归京的九皇儿多在山门中待了两年。

从那以后,她默默看着瑞皇后用尽手段掌控六宫,隐忍至今。

就在她皇儿回京不久,这位皇后娘娘又通过忠勇伯爵府与他父亲说和,妄图将她瑞家的女儿嫁到她薛家来,抵过了十公主那桩天折的婚事。

皇后步步为营,算计的很好,吕妃老矣,淑妃不争气,只要压得住她这个贵妃,后宫便由她摆布,若是她一直忍下去,等到那个小贵人怀上了龙种,说不定这位瑞皇后真有法子过继一个嫡皇子让他成功继位。

薛贵妃看着威严十足地朝她兴师问罪的瑞皇后,轻推开了宫人的搀扶,往前走了一步,微微一福身,道:“是这奴婢冒失,请皇后责罚。”

她常在瑞皇后跟前吃亏,众人见怪不怪,就连瑞皇后自己,都不觉得她向自己低头有什么不对,当即缓和了面色,看一眼俯首跪在地上的颂兰,漫声道:“既然规矩没学好,就要重新教起,念在这奴婢伺候妹妹一场,本宫便不重罚她,来人,将她送到清露坊去,好好学一学规矩。”

颂兰瞬间脸白,清露坊,名字叫的好听,但在宫里待了几年的老人都知道,那是最腌臜不过的地方,犯了错的宫女被送过去,不是学规矩,而是任管教的那些老阉货们随便糟蹋的。

颂兰不敢回头,她怕她忍不住会向主子求情,再叫她为难心软,当着这么些宫妃的面,去向皇后低头赔不是,这大概就是皇后的本意。

颂兰咬破了嘴唇,深深低下头去,一声不吭,心里就有一个念头:不能求饶,不能让皇后如愿。

就在这时,听得一声惊呼——“娘娘!”

紧接着身边忽起骚动,人人挤向她身后,颂兰茫然地转过头去看,就见薛贵妃被一群宫人七手八脚地撑着,头垂向一边,晕厥了过去。

“娘娘!”

瑞皇后见这一幕,错愣了片刻,然后就想到薛贵妃是装的,哪里就这么容易气晕了过去。

不禁气笑,暗道曾经一身傲骨的薛良娣也会使这种不入流的对策,瑞皇后心中竟有些难以言喻的得意。

镇定过后,瑞皇后有条不紊地指派起周遭宫人,做出情急的样子,道:“快来人,将薛贵妃送回钟粹宫,再去请太医。”

她哪里料得到,薛贵妃在御花园里这一晕,不是防御,而是反击。

沉寂了三年之久的反击。

。……

泰安殿兆庆帝正在与大提点密谈破命人一事,刚说到太史书苑连发的凶案。

“查到凶手了吗?”兆庆帝问案,不找负责此案的薛睿,而是司天监的主事者,若是不知情的人在这儿,一定会觉得奇怪,可这屋里就只有君臣两人,连个端茶研墨的太监都不见。

“刚有一点眉目”朱慕昭道“据臣留在太史书苑的两个探子回报的情形来推算,那凶手必藏身在书苑当中,嫌疑最大的,正是在书苑里打杂的一个老仆,臣已经派人暗中盯住他,等到查明是谁背后主使,也好一网打尽。”

兆庆帝听这消息,却不见得高兴:“就不能将人抓住言行拷问,紧快将那些乱臣贼子给剿了,也好让祸子破命,《玄女六壬书》才能重见天日。”

“圣上稍安勿躁”朱慕昭劝说道:“此事急不得。”

兆庆帝沉默下来,望着昔年与他共同进退,扶助他登上大宝的最大功臣,联想到日后,心情起伏不定。

室内的气氛刚有些静谧,殿外恰好传来一声通报:“圣上,有急情。”

兆庆帝皱了眉,宣人进来,没有避讳朱慕昭,来传话的太监磕头进了屋,急声道——

“回禀圣上,贵妃娘娘在御花园里晕倒了,太医诊出是娘娘怀了孕,又急火攻心,恐怕龙种不保了。”

最后几个字,是这太监打着颤讲出来,生怕说重一个字,就跟着丢了命似的,兆庆帝坐在上头一个呆怔,猛地站起身,心急火燎地往外走,转眼出了门。

朱慕昭没他忘在殿内,他坐在那儿,没忙起身,而是取出了袖中一块小小的石青色罗盘,拨动了几圈,看着卦象,轻轻摇头,叹道:“祸主东宫。”

第六百二十八章对策

薛贵妃被皇后跟前的太监顶撞,在御huā园里晕倒的风声转眼就传遍了宫中。

兆庆帝赶到钟粹宫的时候,外殿杵着一群妃嫔贵人,一个时辰之前待在御huā园里的女人们一个不少,都被皇后留在这儿了。

要说这会儿最糟心的还要数瑞皇后,原本她是打算要在人前杀一杀薛贵妃的威风,好盖过坤翎局换人的势头,谁想薛贵妃竟是有备而来,故意往她这枪口上撞。

这下可好,薛贵妃不知几时揣了肚子,几个太医诊过之后都苦着脸说是胎息不稳,万一薛贵妃这胎真的掉了,她难辞其咎,有嘴都解释不清。

这节骨眼上,她真不知是该希望薛贵妃肚里的龙种是保住得好,还是保不住的好。

看到兆庆帝风风火火的大步走来,瑞皇后一个激灵,带着一屋子女人上前拜迎。

“陛下——”

话没说完,就被兆庆帝伸手打断了,干晾着她们,径直进了内殿。

兆庆帝看到床榻上昏迷不醒的薛贵妃,叫来太医和宫女一问前因后果,脸色黑的简直可以擦鞋去了。

等到瑞皇后看他冷着脸出来,就心知不好,抢在兆庆帝问罪之前,就先自责道:“陛下息怒,那个冒失冲撞了贵妃的内侍,臣妾已叫人拖去打板子了,这事说来也怪臣妾,当时正和几个妹妹在huā园里聊的起兴,没留神贵妃来了,底下的人又不知贵妃身子娇贵,愣头愣脑地挡了她的道儿,这才把人气狠了,唉。”

瑞皇后说着叹了一声气,身后站的孙贵人便软软地接话道:“是呀陛下,咱们哪里知道贵妃娘娘有喜了呢。”

按说瑞皇后很清楚兆庆帝的脾气,他一来喜新厌旧,二来最恨旁人隐藏,有她这么解释,多少有点薛贵妃明知自己有孕,却瞒住不说,故意跑到御huā园生事的意思。

再有孙贵人帮腔,兆庆帝就算责怪,也不会当众训斥她什么。

谁知兆庆帝听完两人说话,怒气不消反涨,一挥袖拂落了茶几上的瓷杯,冲瑞皇后恼道:“她堂堂贵妃,在后宫品级仅次你之下,竟连逛个huā园都不能随意,还要受你身边的刁奴为难,好不荒唐!来人啊,将皇后身边一干恶奴,通通绑了,每人二十大板,一下不能少!”

瑞皇后万万想不到,薛贵妃不是自作主张要往御huā园里跑的,而是兆庆帝先放了话,现在瑞皇后要说薛贵妃会出事是因为她擅自往御huā园跑,岂不是在打兆庆帝的脸。

兆庆帝一股邪火没有发完,扭头见着孙贵人委委屈屈的模样,不但不怜惜,反而觉得她与瑞皇后是一丘之貉,刚才一唱一和地妄图唬弄他。

“你一个小小贵人,贵妃便是有孕在身,难道竟要提前派人去知会你一声吗?简直是不知礼教,不知所谓,即日起你就给朕搬出希霞宫,那是德妃宫所,怎容你一个无德妇人玷踏!”

孙贵人整个人都懵了,搬出希霞宫,皇上这是要除了她的位份!?

瑞皇后也被兆庆帝这一通发作给吓着了,不等她反应过来挽救,就让人给“请”出钟粹宫了。

而跪地告罪哭求的孙贵人,则是被两个大力的宫女给硬拽下去的。

钟粹宫喧哗了一时,又很快归于安静,兆庆帝回到室内,就在薛贵妃榻前坐下,握着她垂在身侧的柔夷,低头看她失血的脸色,有一阵失神,这情形似曾相识。

三年前那一回,她也是这样,不明不白地失了腹中孩儿,他明知错不在她,却连给她出一口气都不能,只能在夜深人静之时,悄悄来探视她。

身为皇帝,龙椅高座,他也有情非得已的时候。

当年十公主坠楼,意外横死,是谁在背后动的手脚,嫁祸薛家,他查的一清二楚——他那七皇子刘灏胆大包天到算计皇妹,阴毒弑亲。

他却不能惩戒这畜生,反要替他遮掩罪行,让薛家当了替罪羊,这不是因为他喜爱刘灏到不分黑白,而是因为他不能违背的祖训。

除却历任司天监大提点,鲜有人知,每一代新帝登基之日,都会在太庙聆听圣祖遗训。

他记得清晰,十多年前,他人生最风光的一天,华盖龙袍,群臣朝拜,他怀抱着励精图治的满满雄心,踏进太庙,跪在列祖列宗的牌位之前。。。。。。

兆庆帝的思绪不禁飘远。

宫里这一场风波,没有刻意禁言,当天晚上就走漏到了宫外。听闻消息,最忧心的莫过于瑞皇后的亲族,忠勇伯爵府。

瑞伯爵坐立难安,第一时间以伯爵夫人身体不适的名义,派人去少监府找来了他的长女,少监夫人,任瑞氏。

身为嫡长女,瑞红霞比她年纪最小的妹妹瑞紫珠大了十多岁,足足年长了一倍,她不如几个妹妹生得貌美如huā,人到中年,看上去只是个体态端庄的妇人,五官眉眼,与宫中的瑞皇后,倒有几分相似。

“父亲何事急着寻我?”任瑞氏踱步进到斋厅,看见她老父愁眉紧锁,便先猜到:“敢是宫里的娘娘出了什么事吗?”

瑞伯爵便将今天下午宫里发生的事大概给她讲了一遍。

任瑞氏这才知道事态严重,薛贵妃不声不响怀了孕不说,借机将了她那皇后姑姑一军,气的皇帝居然杖责了皇后的宫人,还将那位好不容易得宠的孙贵人给发落了。

这下子,他们原本指望皇后抱养继子的筹备,毁于一盘。

兆庆帝近年多病,皇后膝下无子,在宫中威严一日不如一日,失了这次机会,哪里再找下一次?

“我早说薛家上下包藏祸心,那位贵妃娘娘更是隐忍至今,父亲不以为然,还打算将紫珠妹妹嫁到他们家去,所幸此事没成”任瑞氏不禁念叨了两句,看瑞伯爵脸色不好,才打住话题,转而劝道:“父亲莫急莫慌,咱们赶紧想想对策是真。”

照这样下去,不论兆庆帝册立了哪位皇子做储君,瑞氏只要一天还坐在皇后的位置上,伯爵府就是人家的眼中钉肉中刺。

恐怕新皇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是拿伯爵府开刀,将来京中哪还有他们瑞家立足之地。

瑞伯爵道:“你姑姑让人送信出来,她倒是有了主意应对当务之急,要我定夺,为父只是拿不定好坏,才找你来参合参合。”

“那姑姑她是个什么意思?”

瑞伯爵抬头看着大女儿,说:“今日看圣上对薛贵妃偏颇之意,难保明日朝中没有一些墙头草倒向九皇子,再者九皇子将要大婚,几位皇子之中唯有宁王威望胜过于他,然而宁王被禁足府邸,却使九皇子一枝独秀了——你姑姑的意思,是要咱们想个法子,最好能让宁王提前出府,好压一压九皇子之势。”

任瑞氏顿时明悟,薛家得势,岂只他们瑞家不能忍,这还有个宁王府呢。

“你回去与女婿提一提,单把薛贵妃怀孕一事说给他听,皇后娘娘因此受到牵连,你母亲不安卧病,问他有没有办法疏通一二。”瑞伯爵叮嘱长女。

他这大女婿虽然刻板,但不失为一个聪明人,要他以权谋私或许不容易,但是这种局面下,请他出手帮忙,他一定不会拒绝他这个老丈人。

任奇鸣身为司天监宗正司的副官,有权过问宗室之奖惩,要让宁王提前解禁,不是什么难事。

任瑞氏想想丈夫那张冷脸,再看老父一脸把握,犹豫到了嘴边,还是答应下来。

谈完了正事,瑞伯爵便让大女儿去小女儿闺中探望,颇有些恨恨道:“这丫头,你母亲之前稍微透露了要与薛家结亲的事,她便对薛睿那小子上了心,到如今婚事不成,竟躲在房里不吃不喝,真不成器,你替我去教教她,早日把她拧过来,免得日后再出去给我丢人。”

任瑞氏于是去了后院寻瑞紫珠说话。

姐妹多日不见,任瑞氏一见瑞紫珠就看出她瘦了一圈,两眼发乌,全无精神,好吃了一惊。

“这是怎么弄得,把自己搞成这个样子?”

她嫁出去的时候,妹妹还在襁褓,姐妹之间相处不多,可长姐如母,任瑞氏每得了什么好东西,总不忘给这个小妹妹送到府上一份,平日相见也多温声细语,所以瑞紫珠一见她,便忍不住垂泪。

“姐姐,你去帮我问问爹爹,为什么与薛家的亲事做不成了,是我哪儿不好,叫人家嫌弃了我?”

小姑娘就是死心眼,任瑞氏年轻过,很能体会她的心情,何况那薛家大郎她不是没有见过,着实是个能让女孩子神魂颠倒的俊俏儒生。

任瑞氏使了个眼色,便叫屋里的丫鬟婆子都退出去,关上门哄她:“傻丫头,你人长得美,自小就乖巧懂事,哪里会遭人嫌弃?要我看,是那薛家大郎配不上你才对,莫哭了,好好一张小脸都哭皴了。”

任瑞氏很快就安抚了瑞紫珠,叫了贴身的丫鬟进来打水,亲自替她洗脸匀脂,笑话道:“你才见过那薛睿几回,说过几句话呢,又晓得他到底是个什么人,可没到了非君不可的地步,信不信,你过一阵子不想他这个人,不哭鼻子,用不了多久,就连他长什么样子都记不清了。”

瑞紫珠憋了许日的话有人倾吐,哭过之后脑子清楚不少,听到长姐这么说,没有反驳,只是怅然道:“大姐姐不必说好听的哄我,我知道是我自己一厢情愿,薛家大哥心里早就有人了,我就是觉得不甘心,我哪里比她不如呢。”

任瑞氏听的是糊里糊涂,却没细问,更无从得知,她这一时疏忽,倒是在不久后,给正在准备喜宴的余舒捅了一个大篓子。

第六百二十九章喜讯

薛贵妃腹中龙胎到底是保住了,兆庆帝一喜之下,大堆的赏赐送往钟粹宫,不管宫里多少女人心酸眼红,瑞皇后那里是彻底安静了下来。

贵妃御花园惊胎一事,兆庆帝禁止宫人过多言喙,却特许她传唤家人进宫叙话,不过薛老夫人仙逝,薛相家的人口单薄,女眷也是不多,最后被唤进宫里的,唯有湘王妃与薛二太太辛氏。

薛相中年丧妻未再续弦,育得两儿两女,要旁人来看,两个女儿都是好福气,一个尊为贵妃,一个贵为王妃。

辛氏一头雾水地被人宣进了宫,乍闻喜讯,头重脚轻地从宫里出来,回到家便将贵妃娘娘的话原原本本学了一遍给薛二老爷听。

“娘娘旁的没有特地提起,单就说了府上大公子的婚事不必我们操心的话,我没敢多问,就寻思着,该不是娘娘心里已经有了人选,只等着陛下指婚了?”

薛二老爷大小是个兵部侍郎,今年四十有许,生的面白无须,身体微胖,一眼看上去不像勤武带兵之人,倒像是个乡绅之流,任谁都看不出他十四五岁时候就跟着薛相兵征西南了。

“娘娘说这话的时候,王妃人在跟前吗?”薛二老爷没头没尾地问了一句。

“在呢,”辛氏瞅着她家老爷脸色,忍不住问道:“太老爷先前不是有意为大公子聘瑞家的姑娘吗?”

薛二老爷无所谓地笑笑:“你打哪儿听说的闲话,咱们家怎么会与伯爵府结亲。”

辛氏一愣:“太老爷不是要我打听伯爵府那位紫珠小姐的人品?”

几个月前一次家宴,薛相将二房两口叫到跟前。提了提伯爵府有位待字闺中的小姐,言下之意是要辛氏登门去探一探口风。

薛相府与别家很不一样,主宅那边都是由几个管家老人操持,二房早早就搬了出来自立门户,所以薛家这一支能出门应酬交际的女人,算来算去便只剩辛氏一个了。

尽管侍郎夫人的身份不是很够瞧,辛氏还是老老实实去了两回伯爵府,没见着瑞紫珠本人。意思是带到了,伯爵夫人看上去不是不乐意,谁知这婚事还没正经提呢,就没头没尾地泡汤了。

薛二老爷睨她一眼,道:“谁说打听了就一定要成事,你不是还为匡旭相看了好几家的姑娘,难道都要给你儿子娶进府里?”

辛氏脸一红。嘴上不服道:“老爷说的什么话,旭儿哪里能同他大堂兄比较,将来大公子可是要继承家业的长孙,婚事上岂容的半点随便,万一叫女方家里误会了,岂不落人埋怨。”

这京城别人家或许要为家业兄弟阋墙闹得后院水火不容,薛家早没这个烦恼。薛老太爷素来说一不二,最早两个儿子各自成家,就把小的那个“撵”了出去,分了一笔家财,摆明了要让长子继承祖业,后来长子死了,提都没提让小儿子并回大宅的事,反倒一门心思栽培起大孙子,连让二房生出点多余心思的机会都没给。

这么简单粗暴的治家手段,曾一时让整个安陵城的富贵人家都为之侧目。说法当然是褒贬不一。

“呵呵。”薛二老爷这回光笑了,看着精明有限的妻子,没吱声。

恐怕他那聪明绝顶的大侄儿都会误以为老爷子真的有心让他娶了瑞家的姑娘,好与伯爵府结亲,平了当年十公主坠楼的冤案,好与皇后和睦。

但他一直很清楚,这是不可能的事。

单就一条,他在宫里的贵妃妹妹是绝不会答应这门亲事的。要他们大哥的独子去娶皇后家的外甥女,简直是天方夜谭。

大妹妹的脾气有多犟,他还不清楚么,就好像多年以前。出了那档子意外,二妹妹一时糊涂害的——

“老爷,”辛氏一声唤喊回正在回忆旧事的薛二老爷。

“大公子的事是不必咱们操心,有爹和娘娘打量着呢,该着急的是咱们旭儿,”辛氏一脸发愁道:

“再有两个月孩子都十七了,城碧的婚事就这么耽搁着,他这个做弟弟的哪能抢先一步,我就是相看人家,都得悄悄的,生怕爹知道了会不高兴,要是再等上一两年,只怕我看好的那几家女孩子都被人挑完了。”

薛二老爷想起儿子,同样头疼,只不过他头疼的不是儿子的婚姻大事,这么说吧,他大哥家的城碧孩儿有多争气,他家的混小子就有多不争气!

薛睿年纪轻轻就已经是两榜进士出身的五品职官,可以出入朝堂,声名在外,薛匡旭却文不成武不就,学武他吃不了苦,读书他不是这块料,一天到晚就知道闯祸。

“我薛家的公子,何愁亲事,”这安陵城里想与他们薛家攀亲的人家不知凡几,要着急也是别人,薛二老爷觉得辛氏是白操心。

“你有空去打听这些有的没的,不如好好管教一下你那宝贝儿子,整日跑的不见踪影,连我这当爹的都不知道他在忙活什么。”

辛氏不愿听他数落儿子,站起座儿,嗔他一眼道:“还不是你先前不知搓的什么火,一见到他就板着脸骂他不好,吓得他都不敢往你跟前凑,行啦,我这就让人去外头寻他回来,老爷歇个午觉吧。”

“我骂他才是为了他好,”薛二老爷嘟囔着,见辛氏掀帘子出去了,暗叹一口气,心想他大半辈子只得这么一个儿子,若能有薛睿一半争气聪明,他又哪里舍得骂他。

早些年是几位皇子且都青葱年少,局势不明,老爷子乐见城碧与宁王交好,他也就默许旭儿跟在他们后头跑,谁道后来城碧与宁王翻了脸,那傻小子竟分不清楚,九皇子人都回京来了,他却还是一个劲儿地往宁王跟前凑,叫他怎么不上火。

***

余舒隔天就听闻了薛贵妃的喜讯,倒不是有人特意跑来通知她,这话儿是徐青在司天监“闲逛”的时候打听到的。

余舒自从多了两个侍卫傍身,白天到司天监办公,不令他们干守着门口,而是派他们在署里四处走动,充当耳目。

陆鸿徐青凭着她响亮的名头,司天监除了某些场所,几乎是畅通无阻,哪里都去得,连日下来,各处混了个脸熟,渐渐能给余舒带回些有用或没用的小道消息。

“听会记司的一位常记大人讲说,昨夜宫中传旨,要他们上选千枚童子玉币,用珍珠丝赶织出一幅明月出海图送入宫中,据说是皇上预备在中秋宴上赏给贵妃娘娘的。”

徐青原话学了一遍,余舒琢磨了一晌,觉得蹊跷,这童子玉币与珍珠丝都是取吉之物,在辛家给她的那半部《奇巧珍物谱》上各有记载,前者是将铜币大小的美玉挂于不满百日的男婴颈上,汲赤阳气,九九八十一日才成一枚,后者则是一种罕见的珍珠蚕吐出的丝线,状似银缕而柔韧极佳,乃是御用贡品。

珍珠丝就罢了,皇上高兴用那一两金做一尺丝的宝贝给他喜欢的妃子织个花样,顶多叫她感慨一声贵妃娘娘恩宠不衰,但是用上童子玉币就耐人寻味了,她没记错的话,这东西是历来用给宫中受孕的娘娘们贴身佩带,安抚胎神用的。

这么说的话,是薛贵妃有了身孕了?!

余舒总结过后,当即就觉得这是个好消息。

为了确证此事,下午她批过几份请婚的庚帖,留等明早景尘加盖大印,没等落日钟鸣,就跑去大理寺找薛睿求证去了。

一样都是官署,大理寺距离不远,余舒走过钟楼,陆鸿便牵了她的马来,弓臂扶持衣袍宽大的她跨上鞍,再转身去骑上自己那匹官马,与徐青紧跟在她左右,畅通无阻地出了司天监的大门。

徐青骑在高大的马背上,回头望了眼巨木门下值守的护卫们渐渐渺小的人影,就在两个月前,他与这些匹夫一样,没日没夜地守着门岗站桩子,从这个门头调派到那个门头,被高墙城门遮住眼,仿佛永远都看不见出头之日。

徐青跑了会儿神,发现落后了陆鸿一段,赶紧跟了上去。

。。。。。。

余舒还没走到大理寺,半道上就望见了薛睿的官轿,看上去是刚从官署出来要往别处去,陆鸿上前给她拦了下来。

薛睿拨开布帷看了外头一眼,见是余舒,便让轿夫放下轿子,停在路边与她说话。

“你上哪去?”

“正要回家一趟,”薛睿半臂靠在轿子窗上,她那匹名叫小红的温顺母马低头凑上来讨好地嗅他,他伸手挡了它硕大的脑袋一下,在它腮上揉了揉,小红害羞地扭开脑袋。

一刻前府里来人找到衙门,祖父让他回去,不知出了什么事。

余舒俯就小声问道:“听说宫里贵妃娘娘有喜了?”

薛睿面有一瞬惊讶:“什么?”

“你不知道吗?”余舒有些失望,只当是她听错了风声。

薛睿刚要摇头,又一想到祖父派人找他回去,莫不是为了告诉他此事?顿时多了几分思量,瞅了瞅比他还先一步听到动静的余舒,摇头笑道:

“你先到忘机楼去等我,晚些时候我过去寻你。”

第六百三十章无题

孙记酒馆,桌上放着几碟爽口小菜,一壶好酒,余舒津津有味地听着赵庆辉,就是她卦摊开张那天头一个客人,讲着他的经历,余小修被余舒从外头叫了进来,坐在桌边捏花生吃。

难怪余舒一开始没认出他来,实在是人靠了衣装,他身上穿戴,要比那天来算卦时齐整许多。

话说这赵庆辉原本不是京城人士,家在北方一座镇上,父亲早亡,跟着母亲投靠外祖一家过活,他外祖家三代经营一家镖局,想当时少年气盛,因丧父寄母遭人白眼,他就离家走江湖拜师学武,一去五年,总算不是空无一身,便动身返乡,谁知到了乡里,却不见了母亲和外祖一家。

他打听后方才知晓,原来是前年北方遇旱,乡民愁饿,镖局生意冷淡,他外祖一家遂迁往别处营生,他一问三去,竟不知他们迁去了哪里,落落一人,只好四处流荡,一年前到了京城,凭着一身武力,给一大户人家做护院,养活自己。

因好吃几口酒,日子偶尔拮据,那日主人家差他到秋桂坊办事,正事办完,他就在秋桂坊上游走,才会逛到了余舒的挂摊,谁想就此得了一条明路。

再讲那天赵庆辉求财,余舒给他指了一条财路,赵大壮遵循去走,一直向西南行,遇墙则转,遇街则穿,如此五百步,抬头竟叫他看到结尾上一家镖局,挂的是他外祖家的老字招牌。

“我哪里想到,他们会迁到京城里来,那条街我从没到过,若不是余先生妙算指点,还不知要同他们错过多少回。”

赵庆辉啧了一口酒,红光满面道:万事如易630

余舒因着之前买了一间凶宅,那几日专门整理了青铮教授的宅学,虽缺乏经验,但胜在眼力界独到胆大心细,第二回看宅,许是脸皮够厚,她毫不见怯场,一边走,一边指着院中几处玄机,待那周老板眼神变了,才又恰到好处地指出一处不妥:

“我方才进门时就注意到,这院子墙下摆有不少鼎座,本是取意镇安,但是弄巧成拙,反成滞碍。”

周老板神色一动:“余先生请说。”

余舒指着院内光秃秃的墙壁,问道:“这里原本种有树吗?”。

周老板道:“原来是有两棵,后来总生蛀虫,便伐去了一棵,另一棵前个月不知怎地就枯死了。”

余舒回忆了一下所学,又问:“住在镖局里的人,近日是不是常有口角,或许,还动过手,伤到人。”

周老板惊讶道:“确是,前天有两个镖师打架,有一个摔破头,先生怎么知道?”

说着他扭头去看外甥,眼神询问他是不是告诉余舒,赵庆辉连忙摇头,表示自己没讲过。

余舒瞥见他们动作,一笑置之,就指着的那面墙壁讲解道:

“宅院布置,以补缺为小宜,以周全为上策,这里鼎盛,旺了金,便克死了木气,按照五行说,金生水,水生木,木有火,我刚才看过,你这院中有生火做饭的灶房,有打水吃的井,偏生漏掉木气,只应克,不应生,一环不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