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万事如易-第2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翼四仰八叉地躺在地上,缓过痛劲儿,睁眼就看见那罪魁祸首背对着他,正搂着余舒,俩人好不亲密,半点儿没把他放在眼里,当即吐出一口血沫子,大嚷大叫道:
“哪儿来的狗贼,来人,给我抓住他,快来人啊!”
可是他喊破了嗓子,都不见来人救驾。
薛睿转过身,将余舒推到背后,冷眼看着地上坦胸露背的十一皇子,道:“刘翼,你派人暗杀钦差,圣上已然逐你离京,你竟不思悔过,抗旨进京。”
屋里灯暗,刘翼这才认出薛睿,先是一惊,而后怪叫道:“怎么是你!你不是畏罪潜逃了吗?”
薛家出事,紧接着薛睿失踪,京城里都在流传,薛大公子是望风而逃,避难去了。
刘翼信以为真,眼下薛睿出现在这里,他喊了半天外面都无人应答,想必他那些手下是让人收拾掉了,他不免就想歪了。转眼间变了脸色,指着薛睿结结巴巴道:
“你、你这逆贼,莫非是想挟持我?”
一声嗤笑,余舒看着又惊又怕的刘翼。可恨他居然妄想着玷污她,冷冷道:“挟持你有什么用,直接杀了岂不更痛快。”
薛睿面无表情地点头附和:“他既然看见我了,不如就杀他灭口吧。”
刘翼瞪直了眼珠子,就像被人掐住脖子的肉鸡,面目发青,竟把他们的玩笑当了真,吓个半死,皇子的威风荡然无存。
余舒正要再吓唬他两句,就见薛睿走上前去。一把将刘翼从地上揪了起来,修长有力的五指一张,狠狠地掐住了他的脖子。
她唬了一跳,赶忙上前:“大哥你作甚?”
薛睿没有说话,却更缩紧了手指。刘翼的脸色霎时间变得紫青,他试图挣扎,但因迅猛而来的窒息感浑身无力,头脑发晕,面对两洞幽黑的眼眸,铺天盖地的恐惧袭来。
“救。。。救。。。”
余舒眼见刘翼被薛睿掐得翻起白眼,慌忙拽住他的手。“别啊,松开松开,快松开,你先别急啊!”
薛睿扭头看她一眼,松开手,刘翼瘫软在地上。嗝地一声,捂着脖子大口喘气,然后就是咳咳咳,整个人佝偻作一团。
余舒看他如此,不由解恨。待到他喘过气,又在他腰眼上踹了一脚,骂道:“卑鄙下流的东西,杀了你都活该。”
趁着薛睿离京跑到忘机楼敲诈勒索,使了几个流氓当众侮辱她,之前她忍气吞声为了全身而退,现在薛睿回来了,她自然不必再忍下去。
刘翼则是被薛睿那一掐惊破了胆,以为他真要杀他,于是再没逞强,哆哆嗦嗦道:“别。。。别杀我,咳咳,求你们。。。”
薛睿冷声道:“我今日不杀你,好让你来日找我寻仇吗?”
“不会不会,”刘翼憋着嗓子猛摇头,一开口就是刺辣辣的痛,偏又不能不说:“我可以发誓,绝不找你寻仇。”
薛睿转头看向余舒:“杀不杀他,你说的算。”
余舒没把他这话当真,只当他还在吓唬刘翼,她是解了恨,却有些发愁,今晚薛睿没来就罢了,可是他来了,刘翼胡乱猜测,别等他们一扭头,他又作怪,诬赖薛睿要谋害他这个皇子性命。
她想了想,还是有些事要弄清楚,就问刘翼:“你先告诉我,你今儿个到忘机楼来闹事,一开始张口就要二十万两银子,怎么殿下您很缺钱吗?”
“我。。。我说。”刘翼自觉命悬一线,为了活命,面子里子都顾不得了,先前还是一条大灰狼,这会儿乖得跟只兔子似的。
正如余舒猜测,刘翼是真的缺钱了,几个月前他被一道圣旨赶出京城,安分不到几天,就受不了道观的清寡日子,偷偷摸摸进京,逍遥几日,再回道观老实几天。
起初他还害怕有人到御前告他,但一次两次之后,胆子就肥了,出入青楼楚馆,寻花问柳,重新过起快活日子。
两个月前,他溜达到一家刚开不久的青楼,恰逢当家的花魁要选恩主,他一眼就相中了那花魁娘子,与人竞价,一口气飙到了十万两银子,结果到了掏钱的时候,他身上只有一千两银票,被人当成是捣乱的,就要绑了他算账。
刘翼不得已搬出他的名号,打算息事宁人,谁想人家以为他是个骗子,冒名皇子,就要扭送他去官府,这下可坏了,他要见官,事儿就闹大了,说不得有御史到皇上面前告状,他就全完了。
万幸那位花魁娘子帮他说了几句好话,央求青楼的老鸨,叫人放过他。
刘翼毕竟是个男人,就少不了男人的通病,爱面子,何况他从出生到现在十几年顺风顺水,哪儿有过被一个女人搭救的经历。他咽不下这口气,当天回去,第二天就打点足了银票上门,指明要见花魁。
可是青楼的老鸨告诉他,今天一早来了位金主,听说昨晚上花魁没被人摘去,就高高兴兴地拿了一万两银子做订金,说是晚上再来领人。
刘翼让人截胡,岂会善罢甘休,等到晚上见到那位金主,大手一挥,给了对方一万两银子,让人拿着订金滚蛋,对方不肯,又吵吵起来,这回刘翼没敢亮出皇子的身份,对方也不怕他,僵持不下,老鸨给出了个主意——还是双方竞价,价高者得。
刘翼就揣了十万两银票,哪儿有多的,那位金主就阔气了,一把手甩出来十万两,再加上之前交的那一万两订钱,轻轻松松赢了场子。
刘翼气急败坏,这个时候,花魁娘子出面了,她说了,比起肥头大耳的金主,她宁愿跟着刘翼,就出了五万银子私房,添给他,交给老鸨,就要跟他走。
那金主再没多的银两,败兴走了,按说刘翼抱得美人归应该是圆满了,可他偏不,他哪儿能拿女人的钱做脸,又是个风尘女子攒的私房钱,于是他留下那十万两银票做订金,夸下海口,说是明天拿够了钱,再来带她离开。
问题就出在这儿了,刘翼被撵出京城,身上哪儿来的那么多钱,就那十万两还是他出事之前,吕妃娘娘交给他,让他在外面置办家当,预备他出宫建府用的。
于是他就打主意到了外家身上,到吕氏大易馆,找到他大舅舅,寻了个由头,连哄带骗地要走了五万两银票,再回到青楼,拿钱赎了那花魁。
刘翼讲到这里,嗓子都哑地都不成调了,他可怜巴巴地要求喝水,余舒就指着桌子让他自己去倒,趁这空当,就点评道:
“所以你拿十五万两银子,就赎了个花魁?然后你没钱了,就跑到我们酒楼来讹诈?”
要不是薛睿在这儿,她真想戳着刘翼脑门子骂他一句败家子儿!那可是十五万两,换成真金白银,能堆出一座小山来。
刘翼灌了一口水,扭头露出一张酱菜脸,凄凄惨惨道:“你知道什么,爷让人给坑了,坑惨了!”
原来他赎了花魁,花魁娘子说是要留一天收拾细软,刘翼答应了,当天并没有把人带走,而是回了道观,过了两天他再进京,来到那间青楼,竟然人去楼空,哪里还有花魁的影子。
“哈,哈哈哈,活该,你真活该。”余舒不客气地大笑起来,不经意回头,却见薛睿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是谁给你出的主意,让你到忘机楼索财。”薛睿突然出声。
刘翼愣愣重复道:“谁啊,给我出主意?”
“我是问你,谁教你到我的地盘上弄死人的。”薛睿追问。
刘翼怕他,回忆了一下,就道:“是我跟前一个太监出的主意。”
“他今天也跟着你一起去忘机楼了吗?”
“没有,”刘翼想起来了:“那小子出门前闹肚子,我就没带他。”
薛睿皱眉,他敢肯定,这个给刘翼戳点子的太监,这会儿早跑得没影儿了。
余舒看出来点儿什么,当着刘翼的面没有说破,问清楚他到底怎么一回事,心中有谱,便没了顾虑,抬腿踢了刘翼一脚,道:“不杀你也行,但你得交给我个把柄,让我们信了你以后不敢再来找麻烦。”
刘翼瞅瞅一旁虎视眈眈的薛睿,气弱道:“你说吧,你要什么把柄。”
余舒贼贼地一笑。
第七百一十三章那个人就是我
“给你,我都写好了。。。。”
刘翼好不憋屈地将一张供状交给站在他身后监督的余舒,没裁开的罗纹纸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小字,是他亲笔将自己在青楼被人骗去大笔银两,缺钱了跑到忘机楼敲诈勒索,在酒里下毒毒死了一个小混混的经过,前前后后交待了一遍。
最后,又附上一张债条,写明他今晚带走余舒,从她手上“借”走了十万两银,日后归还。
一张供状,一张债条,上头都有他咬破了自己手指,按的七八个血指印,算是签字画押,无法抵赖。
余舒检查过没什么问题,就将供状交给薛睿,债条她自己收起来,冷笑着警告刘翼:“今天晚上的事,我就当揭过去了,回头要让我在外头听见半句谣言,对我大哥和我不利,我就全算在你头上,先让我大哥到宗正司举告你,我再拿着条子去御前找皇上讨债,你听见没有?”
“听见了。”刘翼闷声道,几时这样窝囊过,明知他今日写了这样的东西,回头再不能向两人寻仇,心里恨得不行,可他别无他法,只求尽快送走两个瘟神,保住性命,别的都是后话了。
余舒与薛睿对视一眼,两人都觉得差不多了,这才放过刘翼,踩着门口的碎木离开这鬼地方。
至于善后,刘翼自会想方设法掩盖。
。。。。。。
余舒见到了金柯,才知道薛睿怎么能静悄悄地进了刘翼的别馆,要不是一路出门,看见不少东倒西歪躺在地上的护卫,她真难想象,这个相貌老实的男人,会是一个武功绝顶的高手。
三人在花园一角会和,金柯同样额外观察了余舒几眼,也有些出乎意料,原是薛睿冲冠一怒为红颜,直闯皇子府邸救人,他想着怎么得是个貌美如花的小女子,不妨见到的却是个假小子。
不怪他眼拙,实在是余舒日常里不爱裙钗,往往穿戴爽利,梳着巾帼髻,只描眉不画眼,高挑挺拔的个头乍一看确像个白净俊秀的少年郎。
“这位是金柯,金兄。”薛睿简短对余舒作了介绍,他没避着金柯,握着余舒一只手,带她走夜路。
到了前庭,看见正在门口把风的陆鸿徐青,这才松开了她,改为虚护肩头,两个侍卫见到余舒完好无损,放下一颗高悬的心,一脸惭愧地向她告罪:
“是属下无能,保护大人不力。”
余舒摆手道:“先回去再说。”
便与薛睿共乘一匹马,一行人匆匆离开,赶回忘机楼。
这厢忘机楼一众正是愁云惨淡,却见薛睿带回了余舒,庆幸欢欣暂且不提,大家伙熬了半宿,腹内空空,厨娘秀青张罗着煮了一大锅鸡丝汤面,佐上几个凉拌的小菜,先给余舒盛了一大碗,端到后院楼上。
薛睿在楼下换洗,辛沥山趁乱从厨房顺了一坛好酒钻进余舒屋里,见她正捧着海碗吸溜面条,香气扑鼻,馋的他肚子咕噜噜地叫,酸溜溜地道:
“折腾一晚上,又是死人又是绑架的,你倒还有胃口,啧啧,好吃吗?”
傍晚出事那会儿,前头闹得厉害,他正在后院关门烧丹,两耳不闻窗外事,等到他饿了出来找吃的,才发现整个后院空了,到前头一看,大家伙儿都在呢,哭的哭,急的急,他一问之下,才听说前因后果。
“我就知道你丫头胆儿大心细,不会有事,来,喝口酒,压压惊。”辛沥山倒了一杯酒给她,然后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袋,巴掌大点儿,搁在桌上,推给余舒。
“喏,这是你要的醍醐香,里头有十枚,你回头试试,和辛家给你的是不是一个味儿。”
余舒喜道:“真让你捣鼓出来了,我看看。”
说着放下酒杯,抽开袋子捏了一枚香丸查看,颜色表香都与辛雅给她的那些相同,只除了形状大小不甚精细,别的都没问题。
看来辛沥山没有说大话,辛世家秘制的醍醐香,最早是他炮制出来的。
“谢谢五叔,”她宝贝地将这布袋收起来,今日罢了,明天她试试,果真能让仿太清鼎发挥效用,使她可以驾驭六爻奇术,那就谢天谢地了。
“别谢,我也得了你的好处,没有白送你,”辛沥山瞅着余舒:“你之前管我借了诸葛瞳,这都好些天了,该还给我了吧。”
余舒干笑,若不是他提起,她真想忘了这一茬,当日她让景尘去探大提点的口风,怕他露馅,就向辛沥山借了诸葛瞳给他,景尘知道这是云华遗物,开口索要,她不忍心拒绝,就转手给了他。
“那个,五叔,我和你商量个事儿呗。”
辛沥山警惕道:“商量什么,你别是想昧了我的宝贝吧。”
“哪里,你听我解释嘛,”余舒苦着脸道:“我借了诸葛瞳,原是给景尘应急,怪我嘴快,告诉他这是云华易子的遗物,你也知道他们父子缘薄,这个东西嘛,就是个念想,他开口要了,我就对他说了不行,这是你爹送给辛五叔的,我做不了主啊,他就求我帮他问问你,不论你有什么要求,只要能把诸葛瞳赠予他,让他干什么都行。”
后头的话当然是她胡诌的,她已经做好了要替景尘大出血的准备,怎想辛沥山听了他一番话,沉默下来,抱着酒坛子发了一会儿呆。
“哎。”他忽然叹了一声,“是我对不住云大哥,这宝贝本来就不归我,应是——罢了罢了,就给他吧。”
他端着坛子灌了几口酒,摇头晃脑地走了,竟然没有借机对余舒狮子大开口,余舒一面暗幸,一面又有些堵心。
辛沥山那半句没说出口的话,她心知肚明,诸葛瞳应是留给他原配长子的保命之物,却被辛雅私自占为己有。
当日景尘向她索要时,她并未发觉薛睿身世可疑,现在知道了,难免可惜。
“做什么愁眉苦脸的?”薛睿梳洗干净,上来找余舒说话,进门就见她心事重重的样子。
余舒深深看他一眼,见他头发湿漉漉地披在肩头,一语不发地进屋拿了棉布,站到他身后,包着他头发,一缕一缕拧干。
不见他时万分想念,见到又不知从何说起,千头万绪,想问他到底是不是云华失散多年的儿子,又怕他有苦不能言。
“你。。。。。。你这些日子哪里去了?让我好担心。”
薛睿看不见她神情纠结,稍作犹豫,便告诉了她:“有人使计将我骗走,带到偏远地方关了起来,不让我回京。”
和余舒猜测的差不离,好奇道:“是谁?”
“是云华。”
余舒一怔,不容她多想,薛睿便按住了她的手,抽出棉布放到一旁,将她拉到身边坐下,四目交接,凝望里,渐渐坦然。
“阿舒,我不该瞒着你,你要找的云华长子,正是我。”
先时隐瞒,不过是他害怕面对,他希望在她心里,他一直都是那个风光霁月的薛大公子,而不是一个藏头露尾的可怜虫。
然而真的对她坦白之后,竟是说不出地轻松。
余舒听到他突如其来的实话,有些傻眼,她以为他不会说,可他就是这么直白地说了出来。
“其实,我早就猜到了。”
这下轮到薛睿紧张:“你猜到了?什么时候?”
余舒感到他手掌冰凉,看着他这些日子消瘦许多的面容,纵有一些埋怨,也烟消云散了,她扁了扁嘴,说出他失踪之后,她为了请云华出手帮忙,就找冯兆苗帮她打听苏州令其人,无意中得知那人竟是薛父,就引起了她的猜测。
薛睿失笑:“真是歪打正着。”
余舒不悦道:“还说呢,我让你帮我找人,你嘴上答应的好,骗我说你派了人到义阳城去打听消息,我就傻乎乎地信了你。”
一提起就来气,她自己爱说谎,偏偏最讨厌别人骗她,当即伸手去拧他的腰,薛睿刚刚洗澡出来穿的单薄,被她使劲儿揪住了一块皮肉,疼地他直抽冷气。
“嘶,我不是故意瞒你,我也是听你说了云华要找他的长子,叫你去寻二十几年前的苏州令,由此知情,我真的派人去了义阳城,查询我亲生父母当年留下的踪迹。”
“查到什么了吗?”余舒被他分了心,丢开手问他。
薛睿眼神黯淡:“云华原名刘雁,我生母姓韩。”
余舒读得懂他眼神,安慰道:“相信她老人家在天有灵,看得见你平平安安长大成人,便可含笑九泉了。”
薛睿闻言,展开双臂将她拥在怀里,心间有了暖意,便有勇气低声倾诉:
“三年前,因十公主之死,薛家大乱,祖父一时失言,让我知晓我并非薛家的骨血,而是我爹外任时候从外面抱回来的,充作亲生儿子养在我娘名下,我不愿相信,跑去询问我娘,惹得她犯病,骂我害死了我爹不够,又来害全家,我倍受打击,祖父不肯说出我生身父母的下落,我就离家出走,几经辗转,去到义阳城,并在那里遇见了你。”
他尽量平淡地讲述了这段过往,余舒却听得心酸,伸手合抱住他的腰,无声地给他安慰,没设防他接下来又揭露了一件让她匪夷所思的往事——
“说到这儿,我还有件事要对你坦白,你可记得当**寄住在纪家祖宅,有一天晚上宅中闹贼,你在花园里解救了一个被暗器所伤的蒙面者,那个人就是我。”
缘因他曾欠下她一份人情,才有了后来的纠缠不清。
第七百一十四章所谓佞臣
昨日下雨,今晨就格外冷了几分,薛睿睡下不到一个时辰,就醒了过来,昨晚他和余舒谈了一夜,直到东方泛白,才各自安眠。
从余舒口中,他悉知薛家眼下困境,始因那一张皇榜通缉令,追本溯源,居然是景尘记起他遭人暗害的始末,画出了薛府二总管徐力的人像,才使薛家受到皇上猜忌,一发不可收拾。
莫说是皇上起了疑心,要对薛家一查到底,就连薛睿思前想后都觉得太过巧合,景尘遇险之时,恰是徐力奉命到义阳与纪家议亲不成,在他们回京途中。”小说“小说章节更新最快
徐力被捕入狱,紧接着太史书苑那个疑凶就消失无踪。
还有,他早先就对祖父相中一个右判府上的小姐感到奇怪,哪怕他曾因与十公主有过婚约不好婚配,就凭他是薛家长子嫡孙这一身份,多得是门当户对的人选。
结果这婚事刚起个头就泡汤了,倒是他跟着徐力白跑了一趟南方,待没几日就动身回程。
现在回想,说不得这就是个幌子,祖父让徐力到义阳议亲是为了掩人耳目,另有使命而未可知。
如果真是祖父派出徐力阻拦景尘进京,那么他所图所求就发人深省了。
“阿弟,你睡醒了么?”金柯在外面敲门,惊醒了陷入沉思的薛睿,他压了压额鬓,到外间给他开门。
“昨日来回奔波,你怎地不多睡一会儿,这么早就起来。”金柯看着衣衫整洁的薛睿,顿了顿,是问:
“阿弟这是要出门吗?”
自打薛睿猜出了金柯的来路,云华允许他陪同薛睿进京,他就改了口,过去半个月都喊薛大人,现在一口一个阿弟,毫不生疏。
薛睿不管他怎么套近乎,对他态度从前一样,不冷不热。他爱跟着就让他跟着。却不向他打听云华半个字。
“我要回相府报平安,你要跟着我吗?”薛睿说。就算不让他同行,他也会偷偷跟在他后头。
“要的要的,义父让我寸步不离地保护你。阿弟。咱们吃了早饭再去吧?”
薛睿点头。叫人进来摆桌子上早点,吃饭时询问金柯:“京城里有人认得你吗?”
他此次回京,身边突然多出来一个人。有心人肯定会打听,万一查出金柯什么底细,唯恐节外生枝。
金柯瞅着他喝完了一碗羹露,忙拿大勺再给他添上一碗,嘴上道:“不怕,我每回进京办事,都乔装打扮过,没人认得我这张脸。有人问起来,你就说我是个游侠儿,你在凤华府遭人劫持,为我所救便是。”
薛睿无故失踪,必要有个交待,这番解释勉强可信。
他们吃过早点,余舒还在楼上睡觉,薛睿不许人吵醒她,叫来林福吩咐了一通,昨晚死了人,虽没闹到官府,但纸包不住火,酒楼最好是暂时闭门谢客,避免事端。
这一关门,就不知到几时了。
薛睿一走,林福就召集了忘机楼众人,将薛睿的意思传达下去,于是大家分头收拾,贵六带着几个伙计将前头楼上楼下打扫了一通,林福带着小晴小蝶把贵重的摆设都收拢到一起,锁进库房,秀青使唤杂工将厨房的鸡鸭鱼肉山珍海味分门别类,能存放的存放,不能久置的都清点出来,这一核算,少说赔进去几百两银子。
所幸距离下次采买的日子还有几天,不然要浪费更多。
外面忙的热火朝天,愣是轻手轻脚,没弄出多大动静来,余舒在房里蒙着被子睡得昏天暗地,没有丁点醒来的迹象。
***
三日前,薛凌南进宫劝谏气昏了兆庆帝,被悄悄遣送出宫,就在府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论谁上门劝说打探,一概不予理会。
这天听到下人慌慌张张跑来禀报,说是大公子回家了,他不见惊喜,只从容吩咐身边管事将人带到他书房来。
一炷香后,祖孙两人相见,时隔十多天,历经波折,却没有半点激动的情绪表露出来,薛凌南听完薛睿讲述他在凤华府遭人劫持,受困多日才得脱身的说辞,表现的相当冷淡。
“既然回来了,就尽快到大理寺销报一声,好叫人zhidao,你不是畏罪逃脱,官丢了不要紧,别为你一个人败坏了薛家门风。”
薛睿已从余舒那里得知他被停职查办,再是淡薄名利,也有些不是滋味,他是两榜进士出身,这个大理寺少卿当得问心无愧,查案办案虽累,他却从未懈怠,不愿别人背后指点,说他全凭家世,举凡分内之事,无不尽心尽力。
“我会去找郭大人说明此事。”薛睿看不出薛凌南是对他被人劫持一事不以为然,亦或是根本不信他的编造,于是就主动提及:
“我一回到京城,就听说徐总管被人认成是通缉犯抓进大理寺了,而我失踪一事被人宣扬成私逃在外,究竟何人居心叵测,借题发挥,以我失踪之事构陷薛家。”
薛凌南打量着他,道:“依你看会是谁呢?”
薛睿迎着他的目光:“那要看徐总管到底犯了什么事。”
徐力是否冤枉,没有人比薛凌南更清楚,到底是景尘有所误会,还是薛凌南真的在暗中计划着什么?
听出他话里一丝质疑,薛凌南板起脸来,义正辞严道:“我们薛家世代忠良,一心维护大统,又岂会有忤逆犯上之心,徐力被抓事有蹊跷,尚无盖棺定论,但老夫以为清者自清,就算圣上一时受人蒙蔽,早晚都有真相大白的一日,无需惊恐忧患。”
单从神情和反应上来看,老人家并无不妥。倒真像是受了不白之冤。
薛睿低头道:“话虽如此,可是这京里多得是见风使舵的墙头草,眼见我家受到猜忌,就有那趁机会落井下石,无中生有的小人,不得不防。我既已回京,还请祖父带我进宫面见圣上,禀明实情,外面的谣言便可不攻自破。”
薛凌南皱起眉头,面有难色:“理当如此。只是前日老夫入宫进谏。口不择言惹恼了圣上,短日内,是不指望再进宫面圣了。”
“这又是何故?”
薛睿佯作惊讶,实则昨晚听过余舒汇报。zhidao事实比薛凌南所讲严重得多。兆庆帝被气晕过去。皇后大怒,发作了以薛凌南为首的一干老臣,后来皇上醒来。便将他们撵出宫。
“你这些日子不在京城,有所不知,圣上下旨派东菁王姜怀赢出兵东瀛,此举大大不妥,近年来蒙古人屡次骚扰边城,蠢蠢欲动,正是迫于东菁王威慑,不敢进犯,倘使姜怀赢领兵出征,蒙古人此时挥兵入关,一旦宁冬城失守,后果不堪设想,这是其一。”
“其二,姜家常年镇守东北,劳苦功高,圣上早先听信谗言,误会姜家有不臣之心,便将其母妹接来安陵,以此掣肘,而今又命姜怀赢冬月出兵渡海,个中原由,虽不足为外人道,但那姜怀赢岂会甘愿,你与他曾结拜兄弟,当知他为人,老夫且问你,接到圣旨任命,他是从,还是不从?”
薛凌南情绪激动,神态凌人,最后竟问到薛睿头上,让他答也不是,不答更不是。
“孙儿不知。”
“哼,”薛凌南冷哼他一声,道:“你心中有数,不说也罢。总之任命东菁王为东征大元帅,有无穷后患,为求圣上回心转意,我才会与郑阁老、褚阁老入宫陈情,说明厉害。奈何圣上执意如此,偏听佞臣,不肯收回成命,唉。”
薛睿留意到他话尾余音,抬眼道:“您说的佞臣是?”
虽然薛凌南在朝为官一丝不苟,不似尹相长袖善舞,但他从不轻易树敌,会用“佞臣”来形容别人,实在罕见。
“还能是谁,先前为讨论派谁出兵攻打倭国,朝堂上众说纷纭,竟是趁着老夫被责令归家不得早朝那几日,司天监任奇鸣上书,摆出一堆玄理,说是他们夜观天象,盘卜凶吉,指名道姓推举东菁王领兵东征,任奇鸣不过一个副官,哪来这么大的主意,无非是朱慕昭在背后推波助澜,其心可诛!”
眼见薛凌南怒不可遏,薛睿脑中一转,便有所了然,刚才老人嘴上说着清者自清,恐怕心里是把徐力被抓,薛家受到皇上猜忌的账都一股脑算到了司天监大提点头上。
徐力表面上是被关进了大理寺,实则皇上交给大提点私下审问,现在人就被关在司天监密室,这事儿余舒这个局外人都能打听到,薛凌南又怎么keneng全不知情。
薛凌南之所以叹息,为只为大提点乃是名副其实的御前第一人。
“圣上的确是倚重大提点,祖父则是忠言逆耳。”薛睿一句话,道尽了现状。
忠言逆耳,皇上听不进去,有大提点在旁,薛凌南就别想阻止皇上派东菁王出兵。
“你先去大理寺一趟吧,”薛凌南道,“至于进宫的事就罢了,我会尽快安排你二婶进宫探望你姑母,说清你被人劫持一事,等到她见了圣驾,再做解释。”
祖孙二人再无话可说,薛睿这就懂事地离开了。
他离家这些时日,府里最担心的就是薛夫人和薛瑾寻,一出正房,就先去看了薛瑾寻,确认他不在家的时候她没有受人怠慢,再回到他的院子,叫来小厮宝德,仔细询问了薛夫人的近况。
薛夫人的身体还是那样子,时好时坏,药不能断,医能不停,所幸薛家家大业大,不至于供养不起。
金柯就跟在他身边,等到宝德出去了,他才一脸纳罕地问薛睿:“你担心薛夫人,怎么不去看看她,叫人来问一问就能放心了吗?”
薛睿道:“祖父不喜我亲近母亲,不经他同意,我是不能到后院去看她的。”
没有薛凌南许可,他不能擅自到后院去探望母亲,只能派人过去问候关心。
闻言,金柯眉心打了个结,心道:看来这薛家对待阿弟,并不如他以为的那样亲善。
“不怕,你要想见她,我有办法帮你瞒天过海。”金柯拍着胸脯保证。
薛睿却摇摇头,拒绝了。他不见薛夫人,不只因为薛凌南不许,亦是他自己害怕面对她。
有些事,三言两语解释不清,说来无用,倒不如不说地好。
回府转了一圈,薛睿换上一身常服,就到大理寺请罪去了
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