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万事如易-第2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薛贵妃摇头道:“陛下厚待臣妾,臣妾没什么好求的。”
兆庆帝却不答应,非要她讲一个心愿,替她完成了。
两人推来推去,眼见兆庆帝就要没了耐性,薛贵妃适时松口,揉着脑门想了一会儿,对他道:“皇儿的婚期都要近了,可是陛下晓得,我那城碧侄儿已是弱冠之年,婚事一直拖到现在都没个着落,兄嫂早逝,我做人家姑姑的,总不能不管不问,所以臣妾想求您一个恩典,容臣妾好好给他挑一挑,将来选好了哪家小姐,还请陛下亲自指婚。”
兆庆帝没想到她会提起这一出,不为她自己也不为刘昙,却为薛睿。
他目中有些思索,却只是想了片刻,见薛贵妃脸上的期待,便缓声答应了:“朕依了你就是。”
“臣妾谢过陛下。”
薛贵妃当即欢喜地站起来谢恩,默默吐了口气,这件事叫她憋屈了三年,这下子皇上开了口,她总不必再为十公主的死让皇后膈应她了。
至于那瑞家的小姐,呵,凭他忠勇伯当成眼珠子宝贝,她还看不上眼呢。
第六百二十六章奇园
八月初六,余舒在宝昌街上的大宅子正式挂上了门匾,开门揖客,这标志着她这位最近红得发紫的女易师,从女算子到女御官再到淼灵女使,总算是自立门户了。
其实在挂门头之前,余舒有犹豫过匾上该题什么字,是通俗些以她的姓氏立足,或是相仿时兴取个雅致好听的宅名,比如湘王的定波馆什么的,不过在参考过的薛睿的意见后,还是老老实实取了“余府”两个字,字是她硬拽着薛睿提笔写的,没费那劲去求什么名家墨宝。
挂门头这天,少不了点炮竹烧香拜门神,噼里啪啦好大动静,街上有许多看热闹的人,把大门口一段路围的水泄不通,都见门阶上摆了供桌,桌子上满当当的贡品和香烛,一个穿着明绿色长袍大袖的年轻人面朝北,背对着众人,正举着三炷香磕头烧拜。
人群里议论纷纷,有过路者不明底细地嘀咕:“多大点岁数就做了户主,买下这么大一座宅院,真不知是哪家惯出来的小爷。”
这话被旁边的人听见,嘿嘿笑两声,就有嘴快的人拍着他肩膀道:“这位兄台切莫乱说,那正在烧香的主人家可不是你能随便编排的,皇帝老爷亲口封的淼灵使者听说过吗,别看年纪不大,人家那是仙家弟子,能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呢!”
该人惊奇道:“淼灵使者不是个女子吗?这——”
再望门前烧香者,这才看出对方身条比较男子纤细,确是个女人。
。……
余舒在大门前揭了红,交待了一声周虎带着几个下人给门口看热闹的邻里街坊发喜饼,拳头大小的饼子包足了豆蓉和花生两种馅,装了满满两大篮子,拿到手的,咬一口都是给新宅添了人气儿。
挂门头当天没打算请外人,余舒只派人到尚书府吱了一声。到这天,薛睿还是来了。
前头热闹,大门洞开人声嘈杂,女眷们都留在后院儿没出来,倒是贺芳芝与裴敬留在前面客厅里作陪,与薛睿说话。
余舒如今是五品易官,品级上不比薛睿差,是以贺芳芝这个民间郎中与裴敬这个商人坐在相府的大公子面前。总不至于拘谨了,加上薛睿刻意放低姿态,以晚辈自居,三人倒是有的聊。
“一开始我遇着小余这孩子,就料想她是个能成器的,后来知道她是个姑娘家。不止一次可惜了,谁知道她硬是争气,如今功名也有了,官也做了,连我这个舅舅也托了她的福气,最近是愈发地顺风顺水了。”
裴敬一提起余舒便觉得与有荣焉,毫不吝啬地当着贺芳芝和薛睿的面狠狠地夸赞自己这个白捡的外甥女。
他确也因着余舒除掉了毕青,取代他的位置做了泰亨商会的总管,又因余舒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水晶生意。赚了个衣钵满体不说,更是一夕之间就在京城商联扎稳了脚跟,便是那号称京城第一家的通济商会大总管,也要笑称他一声裴先生。
薛睿闻言一笑,转头望着正从大门方向走过来的人影,心有戚戚。
见余舒来了,贺芳芝留她招待薛睿,领着大舅哥到后头看儿子去了,早先他还曾让赵慧提醒余舒一些男女之嫌。现下她官都当得。出入朝堂,这些小节便不拘如此。
余舒这府邸落成以后。薛睿这是头一回到家,两人忙起来,有些日子没见,她头一件事就是带他去游园。
“费了好些工夫,才把两处花园并作一处,整成我想的样子,为这多耗了半个月,不然早就搬过来了,上个月就想请你过来瞧瞧,可总也找不见你人,走,这就带你逛逛景。”
薛睿听着她自吹自擂,好像她的花园子比之皇上御赐给湘王的定波馆也不差了,暗笑她夸张,没说出来。
一脚踏进花园里,没觉出什么出奇之处,倒是空气似乎格外清新,但他跟着她在那连环花园里兜了半圈下来,待到耳边传来一声清唳,扭头望见一对丹顶白羽的仙鹤立在不远处的小河塘边上采食,总算忍不住露出惊讶来:“你怎么养得住这样的东西?”
鹤是祥物,先不说这东西不好弄来,京都不少权贵富人家里都尝试圈养,可一过了夏天,这鸟就该迁徙过冬,若是关在笼子里就会不吃不喝直到饿死,若是放它们出来乱走,一不留神就会飞去。
可是余舒这对鸟儿搁在外头,任凭它们乱走,羽毛光洁,看起来精神还不错的样子。
余舒反过来疑惑地瞅他一眼:“怎么养不住,这一双白鹤虽说饲料贵些,但是挺温顺的。”
薛睿闻言,脸色怪异,“你就这么放它们在外头?到了夜里都不关进笼子里?”
“做什么关起来,它们又不乱飞。”
薛睿追问了两句,才知道她这鸟打从半个月前放进园子里,就不曾关起来过,饲养人只要每天按时往小河塘里投放新鲜的鱼虾,它们就只在花园里走动,偶尔在宅子上空飞一飞,到顿儿就回来采食,根本就不远走。
薛睿心下惊奇,看余舒一脸“这鸟很好养啊有什么好奇怪”的神情,话到嘴边,又噎了回去。
接下来他便留意起园中布置,不知是否心理作用,总觉得她这花园里的树绿的太荫,花开的太盛,处处鲜活,明明到了秋季,却没有丝毫凋零的迹象,这感觉就好像、好像隔了一堵院墙,不管外面是冬是夏,进到这花园里,就是一个春天。
想到这里,薛睿不禁笑了,再看走在前头兴致勃勃给他带路的余舒,心道是他想多了,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神奇的地方呢。
“…告诉你,这园子是我参照了我师父教的奇门阵法摆布的,地底下我埋了几重阵眼,这里的一花一木都有讲究,别的不敢说,这一块地的风水,整个安陵城都找不出几处比它更好的来。”
余舒是受了养水晶的风水池启发,把青铮教给她的八门生死决套用在了这连环花园中,也只有她这种半路出家的易师才敢如此胆大妄为,就不怕一个不小心冲煞了气运,害人害命。
两人逛了一遍花园,选在临着池塘的小轩厅坐下,丫鬟听到余舒吩咐,飞快跑走去端茶点。
“你看我这园子收拾的如何?”两人临着窗栏坐下,不远处又见那一对仙鹤,池塘里还游了几只鸳鸯,成双成对。
“极好。”薛睿本来可以有一大堆夸词,可是说出来,就觉得把她这园子比俗了。
“就是许多地方空着,缺个好听的名堂,”他身在鸟语花香中,人都清爽了,情致上来,便自荐为她这园子里的景致取几个名字。
余舒高兴不说,趁着丫鬟来送茶点,就叫人取来文房笔墨,让薛睿乘兴给写了好些个字。
薛睿的书法师承上一任的陶文馆大学士宋孝先,这是当世名家,却不受声名束缚,兆庆九年便卸甲归田去了。
“我看你那小河塘引的是活水,池边立有一块方石,回头找工匠来凿了字。”薛睿提笔,记下“九皋”二字。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
“方才路过一条回廊,廊下雀声盈耳,有一对金丝雀动听的很。”薛睿又提笔,记下“时闻”二字。
绿林野屋落日气清,脱巾独步时闻鸟声。
接着薛睿一口气给花园里的阁楼,凉亭,洞门,山石,还有他们现在坐的小轩厅全都取了名字,余舒这半拉文盲品不出好坏,知道很有内涵就是了。
“多谢大哥。”余舒喜滋滋地数了数薛睿给写的一沓字,吹干了墨,整整齐齐叠放在木盘中,叫林儿拿去她书房收着。
“明儿我便托人去寻工匠,等挂好了字,再请你来赏光。”
薛睿身上揣着她宴客的烫金请帖,是今天上门她亲手给的,算算日子,不剩几天,想了想,于是道:“到那天人来得多,免得有那些不讲究的随便乱闯,糟蹋了你这园子里的花花草草,惊吓了鸟兽,怕你人手不够用,我拨几个人给你守园子?”
余府新宅的情况他再清楚不过,她大手大脚从供人院买人的事,前几天刘炯在他面前提过,是个省心的法子。
但是供人院出来的,老实是老实了,却不够厉害,万一遇见胡搅蛮缠之辈,怕不能应付。
她宴客的名单早就拿给他看过,来的什么人都有,他今天上门本来就是为了给她提个醒。
余舒却是担心来客里混了小人,若懂些奇门诀窍,在她的花园子里动什么手脚,坏她风水,听到薛睿愿意帮忙,不多想便应了。
“那最好不过,我正愁少人使唤呢。”
说到这儿,余舒收起了玩性,想到正事上面,望了望走远的丫鬟,回头问薛睿:“太史书苑的案子查到何处,有着落了吗?”
死了一个曹幼龄,又死了一个湛雪元,凶手疑是同一人所为,却深藏不露。
薛睿方才脸上还挂着笑,这一下便敛起嘴角,看着她,幽声道:“凶手就在书苑中,我已认准了那个人,只是找不出实在的证据,不想打草惊蛇。”
第六百二十七章祸主东宫
兆庆帝在薛贵妃宫里用了午膳,歇过晌午,就听到宫人来报说大提点在泰安殿外等候。
兆庆帝这一顿午觉睡得舒坦,刚刚醒过来,正侧枕在榻上瞧薛贵妃素着里衣坐在妆镜前梳发,听说朱慕昭求见,又眯着眼睛养了会儿神,才坐起来,对薛贵妃道:“朕过去看看,你若闲着无事,不妨到御花园走走,别闷在宫里候着,晚膳朕再过来。”
这宫里的女人,轮到谁侍寝不是一整天都待在寝殿里不敢往外挪半步,就怕耽搁了圣驾,失了恩宠,皇帝几时要来,几时要走,不会照着她们的意思,她们又哪儿敢多问。
兆庆帝发了话,就是心疼薛贵妃不叫她干等着,搁以前,她许就说两句他爱听的,婉拒了,然后规规矩矩地在宫里候驾。
薛贵妃笑笑放下梳子,走过去帮他更衣“听陛下的。”
可她规矩了这么些年,早就累了,再忍下去,她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
兆庆帝走后,伺候在薛贵妃跟前的大宫女颂兰端了铜盆进来,见到她家主子娘娘一个人坐在软榻上面发笑,不知想的什么事,看上去心情极好的样子,暗暗放了心,方才皇上走得急,还以为出了什么事,晚上来不了了呢。
薛贵妃见她进来,回过神,拢了拢兆庆帝临走前披到她身上的罩衣,朝她摆手:“去,将今季新备好的衣裳都拿过来,本宫挑一挑,待会儿咱们御花园去散散心。”
颂兰听话出去交待,不到一盏茶的工夫,便将各色各料的衣裙都摆到主子眼前。
梳洗妆扮后,一袭金罗云摆曳地,满鬓海珠宝蓝的薛贵妃美的让一室宫婢都垂着头不敢抬眼,生怕看呆了去。
颂兰早就带着几个得力的宫女太监,提好了茶果软垫与器具,前面派了个腿脚快的小黄门去开道儿,前簇后拥着薛贵妃出了钟粹宫。
钟粹宫离御花园有一段距离,薛贵妃乘了一顶四人抬的辇舆走在路上,遇见两拨出来串门的小嫔妃,靠在路边行礼,等她车走远了,才敢走开。
这动静,不过一刻,就传到了各个宫里。
将到御花园的岔口,那开路的小太监飞快地跑了回来,颂兰见人影,皱了下眉,快走几步上去,拉了人到一边,小声问道:“慌慌张张个什么,花园里可有谁?”
“姐姐”小太监喘口气道:“小人瞅见皇后娘娘的玉辇车停在花园外呢。”
她脸色微变,就听主子娘娘一句话问了过来:“何事?”
颂兰走上前,凑到薛贵妃腿边踮脚轻声道:“皇后娘娘正在呢,主子,咱们是往前走,还是掉回头?”
她从一个懵懂的小丫头起,在钟粹宫待了十年,能被薛贵妃当成心腹使唤,眼力价必然是一等一的,这样小心翼翼是有她的原因——自打三年前出了那回事,十公主一死,她们主子逢见皇后的驾,总会退避三舍,除了初一和十五早晨到栖梧宫去省视,平日能不碰面,就不碰面。
可是难得主子这样好心情,都走到花园门口了,难道要退回去?
颂兰心里叫苦,真掉头走了,等明儿宫里不知传成什么样子,又该老调重弹,搬扯十公主坠楼那件无头公案,说是他们薛家小姐害死了十公主,所以贵妃到现在都没脸见皇后。
“往前走。”
诶?
颂兰一时没反应过来,抬眼窥见薛贵妃美艳的脸庞,蜒长的黛眉斜飞入鬓,睫羽扑朔下映着一汪眼泉,明媚的耀人。
颂兰心头一颤,有些慌乱,又隐隐有些〖兴〗奋,低下头去。
“是。”
御花园中,瑞皇后正在千秋亭附近看红叶,最近正得宠的孙贵人陪坐在一旁,底下还有三两个美人和小常在,乖乖巧巧地听着她们两个说话,时不时逢迎一声,掩唇娇笑。
薛贵妃扶着颂兰的手进到花园里,老远便望到这妻妾融洽的一幕,嘴角微浮冷笑,脚下顿也不顿。
沿路把守的宫人起先没敢阻拦,眼睁睁瞄着薛贵妃这一行浩浩荡荡往亭子那边去了,直到前头的栖梧宫大太监哈着腰站出来,堪堪将薛贵妃挡在了亭子不远处。
“奴婢给贵妃娘娘请安,您这是出来游园子呐?”
薛贵妃睬都不睬他一眼,颂兰自觉出声道:“宁公公这话可笑,我们娘娘出来作甚还要与你这奴才打招呼不成?”
不提两位主子的恩怨,颂兰对这宁太监也全是厌恨,当年她还是个小宫女的时候,曾在丰庆宫做事,有一回同期的宫女打坏了一支宝瓶,就因为认了这宁太监做干爹,找来宁太监做主,结果把错赖到她头上,若不是过路的桃嬷嬷为她说情,她这会儿指不定埋哪儿了。
“小人哪儿敢”宁太监嘴上叫苦,心里却不以为然,谁不晓得薛贵妃娘娘见了皇后跟躲猫似的。
“只是皇后娘娘正在前处观景,怕闲杂人等进来打搅了,所以叫奴婢守在这儿,贵妃娘娘若要过去,还请在这儿稍等,容奴婢前去通报一声。”
颂兰听到他话里那一句“闲杂人等”俏脸瞬间给气了个红,一个下三滥的阉人,也敢拐弯抹角地埋汰她们主子!
真想刮他两个耳光!
不及她怒斥出声,薛贵妃竟先开了尊口:“不必了,既然皇后娘娘也在,本宫亲自过去问候便是。”
说着,便挥手要那宁太监退下。
宁太监哪里敢听她的话,半刻前薛贵妃的辇舆到了御花园外面,就有人来耳报,他留了个心眼,悄悄让近侍的宫女去禀报了瑞皇后,却只得瑞皇后一声“知道了”没个明确的指示下来,这意思就是叫他想法设法拦着,不叫过去。
宁太监侍奉皇后多年,这点心思总有的,坤翎局换任了两位大人,八月的坤册一批下来,后宫里人心浮动,没有什么依仗的宫女子就跟没头苍蝇似的,也不知要往哪边撞运气才好,今儿皇后娘娘要给薛贵妃难堪,定是为了安抚那些个妃嫔,要她们明白一个道理——甭管坤翎局怎么招,后宫里说话最算数的还是她这个六宫之主。
“娘娘,您别为难小人。”宁太监杵在那儿没动,旁边不是没有路,要过去绕道也行,但是堂堂一个贵妃,又怎么会绕他这个太监的道儿。
可他没料到,下一刻薛贵妃居然真往旁边挪了一步,就从他身边绕过去了。
宁太监愣了一下子,满心想着是不能坏了皇后的事,竟没脑子地转了个身,跪下去拉住了薛贵妃的衣摆。
薛贵妃被他拽了一个踉跄,颂兰急忙挽住她胳膊扶稳了,但见他竟胆敢与她们主子拉扯,怒极一脚便踹到他肩上,厉声骂道:“狗东西!”
这一声不可谓是不响亮,将坐在亭子那边儿的一干妃嫔们都惊了一跳,刚刚薛贵妃一行人走过来,不是没人看到,不过皇后不吱声,她们也就跟着装聋作哑,等着看好戏,谁想会是这么一出开场。
“呀,怎么着这是”孙贵人先是娇呼了一声,瞪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直瞅着南边儿。
瑞皇后笑容一沉,凝望了远处那一抹鲜艳的金色,方起身道:“走,随本宫过去看看。”
一群人跟了过去,待到眼前,就看到素来爱笑的薛贵妃寒着一张脸叫人扶着,栖梧宫的大太监哆哆嗦嗦爬跪在地上,钟粹宫的一行人脸上都是怒气冲冲的。
大概能猜得出是怎么一回事。
瑞皇后蹙眉,看一眼跪地的宁太监,心中有数,再抬头对上薛贵妃,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一个交错,前者先道:“方才是谁在大声喧哗?”
听到瑞皇后质问,颂兰主动承认道:“回皇后的话,是奴婢。”
瑞皇后面露不悦:“御花园内,岂容得你放肆大喊大叫。”
颂兰憋屈,但还是跪了下去:“奴婢知错。”
瑞皇后不理她,直接对薛贵妃道:“妹妹这宫人疏于管教,今日是惊着了本宫是小,他日惊着圣驾该当如何?”
薛贵妃心想,瑞皇后这先发制人的习惯还真是一点没改——
一如当年,她长兄独子风华正茂,未等议婚,皇后便在芙蓉宴上推了个十公主出来,惹得京中一群少年慕艾;一如当年,十公主病危,皇上大怒,未等她以腹中孩儿求情,皇后一招御前解钗痛哭,逼得她带孕跪在殿前谢罪,胎死腹中,而皇上虽没降了她的位份,却让本该当年归京的九皇儿多在山门中待了两年。
从那以后,她默默看着瑞皇后用尽手段掌控六宫,隐忍至今。
就在她皇儿回京不久,这位皇后娘娘又通过忠勇伯爵府与他父亲说和,妄图将她瑞家的女儿嫁到她薛家来,抵过了十公主那桩天折的婚事。
皇后步步为营,算计的很好,吕妃老矣,淑妃不争气,只要压得住她这个贵妃,后宫便由她摆布,若是她一直忍下去,等到那个小贵人怀上了龙种,说不定这位瑞皇后真有法子过继一个嫡皇子让他成功继位。
薛贵妃看着威严十足地朝她兴师问罪的瑞皇后,轻推开了宫人的搀扶,往前走了一步,微微一福身,道:“是这奴婢冒失,请皇后责罚。”
她常在瑞皇后跟前吃亏,众人见怪不怪,就连瑞皇后自己,都不觉得她向自己低头有什么不对,当即缓和了面色,看一眼俯首跪在地上的颂兰,漫声道:“既然规矩没学好,就要重新教起,念在这奴婢伺候妹妹一场,本宫便不重罚她,来人,将她送到清露坊去,好好学一学规矩。”
颂兰瞬间脸白,清露坊,名字叫的好听,但在宫里待了几年的老人都知道,那是最腌臜不过的地方,犯了错的宫女被送过去,不是学规矩,而是任管教的那些老阉货们随便糟蹋的。
颂兰不敢回头,她怕她忍不住会向主子求情,再叫她为难心软,当着这么些宫妃的面,去向皇后低头赔不是,这大概就是皇后的本意。
颂兰咬破了嘴唇,深深低下头去,一声不吭,心里就有一个念头:不能求饶,不能让皇后如愿。
就在这时,听得一声惊呼——“娘娘!”
紧接着身边忽起骚动,人人挤向她身后,颂兰茫然地转过头去看,就见薛贵妃被一群宫人七手八脚地撑着,头垂向一边,晕厥了过去。
“娘娘!”
瑞皇后见这一幕,错愣了片刻,然后就想到薛贵妃是装的,哪里就这么容易气晕了过去。
不禁气笑,暗道曾经一身傲骨的薛良娣也会使这种不入流的对策,瑞皇后心中竟有些难以言喻的得意。
镇定过后,瑞皇后有条不紊地指派起周遭宫人,做出情急的样子,道:“快来人,将薛贵妃送回钟粹宫,再去请太医。”
她哪里料得到,薛贵妃在御花园里这一晕,不是防御,而是反击。
沉寂了三年之久的反击。
。……
泰安殿兆庆帝正在与大提点密谈破命人一事,刚说到太史书苑连发的凶案。
“查到凶手了吗?”兆庆帝问案,不找负责此案的薛睿,而是司天监的主事者,若是不知情的人在这儿,一定会觉得奇怪,可这屋里就只有君臣两人,连个端茶研墨的太监都不见。
“刚有一点眉目”朱慕昭道“据臣留在太史书苑的两个探子回报的情形来推算,那凶手必藏身在书苑当中,嫌疑最大的,正是在书苑里打杂的一个老仆,臣已经派人暗中盯住他,等到查明是谁背后主使,也好一网打尽。”
兆庆帝听这消息,却不见得高兴:“就不能将人抓住言行拷问,紧快将那些乱臣贼子给剿了,也好让祸子破命,《玄女六壬书》才能重见天日。”
“圣上稍安勿躁”朱慕昭劝说道:“此事急不得。”
兆庆帝沉默下来,望着昔年与他共同进退,扶助他登上大宝的最大功臣,联想到日后,心情起伏不定。
室内的气氛刚有些静谧,殿外恰好传来一声通报:“圣上,有急情。”
兆庆帝皱了眉,宣人进来,没有避讳朱慕昭,来传话的太监磕头进了屋,急声道——
“回禀圣上,贵妃娘娘在御花园里晕倒了,太医诊出是娘娘怀了孕,又急火攻心,恐怕龙种不保了。”
最后几个字,是这太监打着颤讲出来,生怕说重一个字,就跟着丢了命似的,兆庆帝坐在上头一个呆怔,猛地站起身,心急火燎地往外走,转眼出了门。
朱慕昭没他忘在殿内,他坐在那儿,没忙起身,而是取出了袖中一块小小的石青色罗盘,拨动了几圈,看着卦象,轻轻摇头,叹道:“祸主东宫。”
第六百二十八章对策
薛贵妃被皇后跟前的太监顶撞,在御huā园里晕倒的风声转眼就传遍了宫中。
兆庆帝赶到钟粹宫的时候,外殿杵着一群妃嫔贵人,一个时辰之前待在御huā园里的女人们一个不少,都被皇后留在这儿了。
要说这会儿最糟心的还要数瑞皇后,原本她是打算要在人前杀一杀薛贵妃的威风,好盖过坤翎局换人的势头,谁想薛贵妃竟是有备而来,故意往她这枪口上撞。
这下可好,薛贵妃不知几时揣了肚子,几个太医诊过之后都苦着脸说是胎息不稳,万一薛贵妃这胎真的掉了,她难辞其咎,有嘴都解释不清。
这节骨眼上,她真不知是该希望薛贵妃肚里的龙种是保住得好,还是保不住的好。
看到兆庆帝风风火火的大步走来,瑞皇后一个激灵,带着一屋子女人上前拜迎。
“陛下——”
话没说完,就被兆庆帝伸手打断了,干晾着她们,径直进了内殿。
兆庆帝看到床榻上昏迷不醒的薛贵妃,叫来太医和宫女一问前因后果,脸色黑的简直可以擦鞋去了。
等到瑞皇后看他冷着脸出来,就心知不好,抢在兆庆帝问罪之前,就先自责道:“陛下息怒,那个冒失冲撞了贵妃的内侍,臣妾已叫人拖去打板子了,这事说来也怪臣妾,当时正和几个妹妹在huā园里聊的起兴,没留神贵妃来了,底下的人又不知贵妃身子娇贵,愣头愣脑地挡了她的道儿,这才把人气狠了,唉。”
瑞皇后说着叹了一声气,身后站的孙贵人便软软地接话道:“是呀陛下,咱们哪里知道贵妃娘娘有喜了呢。”
按说瑞皇后很清楚兆庆帝的脾气,他一来喜新厌旧,二来最恨旁人隐藏,有她这么解释,多少有点薛贵妃明知自己有孕,却瞒住不说,故意跑到御huā园生事的意思。
再有孙贵人帮腔,兆庆帝就算责怪,也不会当众训斥她什么。
谁知兆庆帝听完两人说话,怒气不消反涨,一挥袖拂落了茶几上的瓷杯,冲瑞皇后恼道:“她堂堂贵妃,在后宫品级仅次你之下,竟连逛个huā园都不能随意,还要受你身边的刁奴为难,好不荒唐!来人啊,将皇后身边一干恶奴,通通绑了,每人二十大板,一下不能少!”
瑞皇后万万想不到,薛贵妃不是自作主张要往御huā园里跑的,而是兆庆帝先放了话,现在瑞皇后要说薛贵妃会出事是因为她擅自往御huā园跑,岂不是在打兆庆帝的脸。
兆庆帝一股邪火没有发完,扭头见着孙贵人委委屈屈的模样,不但不怜惜,反而觉得她与瑞皇后是一丘之貉,刚才一唱一和地妄图唬弄他。
“你一个小小贵人,贵妃便是有孕在身,难道竟要提前派人去知会你一声吗?简直是不知礼教,不知所谓,即日起你就给朕搬出希霞宫,那是德妃宫所,怎容你一个无德妇人玷踏!”
孙贵人整个人都懵了,搬出希霞宫,皇上这是要除了她的位份!?
瑞皇后也被兆庆帝这一通发作给吓着了,不等她反应过来挽救,就让人给“请”出钟粹宫了。
而跪地告罪哭求的孙贵人,则是被两个大力的宫女给硬拽下去的。
钟粹宫喧哗了一时,又很快归于安静,兆庆帝回到室内,就在薛贵妃榻前坐下,握着她垂在身侧的柔夷,低头看她失血的脸色,有一阵失神,这情形似曾相识。
三年前那一回,她也是这样,不明不白地失了腹中孩儿,他明知错不在她,却连给她出一口气都不能,只能在夜深人静之时,悄悄来探视她。
身为皇帝,龙椅高座,他也有情非得已的时候。
当年十公主坠楼,意外横死,是谁在背后动的手脚,嫁祸薛家,他查的一清二楚——他那七皇子刘灏胆大包天到算计皇妹,阴毒弑亲。
他却不能惩戒这畜生,反要替他遮掩罪行,让薛家当了替罪羊,这不是因为他喜爱刘灏到不分黑白,而是因为他不能违背的祖训。
除却历任司天监大提点,鲜有人知,每一代新帝登基之日,都会在太庙聆听圣祖遗训。
他记得清晰,十多年前,他人生最风光的一天,华盖龙袍,群臣朝拜,他怀抱着励精图治的满满雄心,踏进太庙,跪在列祖列宗的牌位之前。。。。。。
兆庆帝的思绪不禁飘远。
宫里这一场风波,没有刻意禁言,当天晚上就走漏到了宫外。听闻消息,最忧心的莫过于瑞皇后的亲族,忠勇伯爵府。
瑞伯爵坐立难安,第一时间以伯爵夫人身体不适的名义,派人去少监府找来了他的长女,少监夫人,任瑞氏。
身为嫡长女,瑞红霞比她年纪最小的妹妹瑞紫珠大了十多岁,足足年长了一倍,她不如几个妹妹生得貌美如huā,人到中年,看上去只是个体态端庄的妇人,五官眉眼,与宫中的瑞皇后,倒有几分相似。
“父亲何事急着寻我?”任瑞氏踱步进到斋厅,看见她老父愁眉紧锁,便先猜到:“敢是宫里的娘娘出了什么事吗?”
瑞伯爵便将今天下午宫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