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万事如易-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是半哄半讹来的,但比起那个黑心不顾人死活的老道士,她要有操守得多——区别在于,人家是冲着钱财去的,她是冲着救人去的。
易师这个行当,说白了,就是拿人钱财,与人消灾,一点也不错。
。。。。。。
余舒让朱青珏把她送到城北的热闹地段,两人作别。
余舒拿着银票,找到一家钱庄,前是对了票号红戳,确认无误,才将那三千两银票,折合成三份,通通换了崭新的红泥印子,储头人变成是她。
身上揣足了钱,余舒才在这条街上逛起来,先上那家最气派的酒楼吃了一顿好的,出门跟小二打听了一通,寻到一家专门制作高档家具的商铺,跟掌柜的说了具体的要求,找个手工精细的木匠,把金宝那吃喝拉撒的笼子给订做了。
她留下订金,叫人做好了直接送到门上,省的她再跑一趟。
余舒如今衣食住行都有人操心,难得有空出来逛一回,买了不少东西,有给赵慧的描红图纸,给余小修的小人儿画书。给贺芳芝的笔洗,给贺老太太的开胃酸梅子酒,给贺小川的布偶,就连芸豆和白冉,都有一份。
到最后,随手挑了一副金镶玉的耳珠子,是给翠姨娘的。
芙蓉君子宴上,息雯崔芯一干人等给她挖了个大坑,把她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都掏出来说道,只是她们都没说到点子上。比起不仁不义,以怨报德这些罪名,她最大的小辫子。其实是“不孝”。
见过把亲娘关起来不让见人的吗?
就凭这一点,捅了出去,她的名声都要臭到水沟里去。
所幸余舒把翠姨娘看得牢,也就出过一次漏子,被她跑到旧主家中。该是翠姨娘死要面子,没好意思让人知道余舒同她不亲,就这样,还差点给她招了一个酒囊饭袋的纨绔子弟做女婿。
余舒托了薛贵妃的福,把翠姨娘逃家的身份问题给解决了,随之而来的却是一个麻烦——
往后怎么安置翠姨娘。又成了问题。
再把翠姨娘看管在城南的小院子里,是不成了。
接出一起过吧,翠姨娘又是那么个惹是生非的性子。
到底如何是好。余舒觉得,还是回去和余小修商量一下,看看这孩子的意思。
毕竟,这娘是他的。
***
夜落,余舒到余小修房里去。找事支开了白冉,姐弟两个单独说话。
“白天出门。买了几本画册,我听你说在胡天儿那里看过的,你瞧瞧我买的对不对。”
余舒将那一套讲史趣事的小人书拿给余小修,别人家孩子能有的,只要她给得起,绝不会让余小修眼馋别人。
余小修高兴地接过去,翻了几页,便舍不得抬头了,“是这个样子,不过里头故事说的不同,姐,你上哪儿买的,胡天儿跟我了炫耀好几回,问他也不说,尽出些孬点子,让我帮他写功课呢。”
“那你帮他写了?”
“我才不干,”余小修皱了皱鼻子,一本正经道:“他这是不学好,不做完功课就想着玩了,我哪能帮着他哄骗夫子。”
不单这样,他还警告了胡天儿,再敢让别人帮他写作业,就把他往陈夫子书袋里丢虫子的事情说给陈夫子。
陈夫子是一位爱说教的女先生,最怕的就是虫子,平日见个知了都要两腿打软,有一回在书袋里掏出一把屎壳郎和蛐蛐,当场就吓的晕了过去。
为这事,胡天儿胆战心惊了好几天。
“好孩子,”余舒一搂他肩膀,笑嘻嘻地夸奖他,心里直叹气:翠姨娘要有余小修一半让人省心,她也不必犯愁了。
“小修,姐姐问你个事,这书待会儿再看。”
余小修乖乖地将小人书放下。
“前头不是领你去看过城北的大宅子吗,那头马上就要修整好了,我同干爹干娘商量过,最迟这个月底就要搬迁过去,你想不想把娘接过来和我们一块儿住。”
余小修当真是想了一会儿,才回答:
“娘一个人住着,怪孤单的,要是院子大了,房子多了,能一起住当然好了。娘也吃过许多苦头,现在姐姐有了本事,书上都说百善孝为先,夫子也是这么教的,咱们去住大房子,却让娘待在小院子里头,别人知道了,肯定要说姐姐闲话。”
余舒看他说的头头是道,一边欣慰,一边考虑。
余小修停下来,瞅了瞅余舒的脸色,看得出来她还没拿定主意,又想了一下,道:
“姐,你如果是担心娘吵闹,到时候就安排她住的离你远些就是了,反正城北那边的院子大的很,还有干爹干娘,也不是每天都能见到。”
余小修很明白余舒不待见翠姨娘这一回事,他也怕娘惹了姐姐不高兴,不过要他小小年纪就昧着良心说话,为了哄姐姐高兴,就对娘亲不管不顾,他没有那种城府。
余舒是个干脆人,问过了余小修意见,便一拍大腿决定了:
“那就把娘接过来,一起住。”
余小修说的不错,那么大一座宅子呢,她给翠姨娘挑个“好地方”,好吃好喝地养着,只当是家里供着一尊神了。
。。。。。。
余舒从余小修房里出来,就见贺芳芝站在正房门口向她招手。
余舒快走了过去。
“干爹,那香丸儿看出好歹来了吗?”
贺芳芝点点头,他今儿一天都没看什么病人,就专心琢磨余舒给他那两颗香丸了。
“进屋里再说。”
两人进了堂屋,赵慧在房里面哄孩子睡觉,知道他们爷俩在外头说正事,便叫丫鬟悄悄把卧房门关起来了。
灯底下,贺芳芝把油纸包好的香丸碎末拿出来,放在茶几上,对余舒道:
“这里面一部分是香料,一部分是动物油脂,还有一部分药材,我熬了一小锅药汁,拿银针与松黄试过了,不见什么毒性,这是我列出来的单子,你再看一看,有没有问题。”
余舒接过那一张清单,检查了一遍,上面除了薛睿闻出来的几种香料,还有羊脂,鱼油,犀角粉末等物,五花八门,足足有三十余种,真不知是经过多么复杂的工序,才提炼出来一颗丸子。
她之前还有想法,等贺芳芝分析出来这些药材,她能不能找人仿了这醍醐香呢,现在看来,倒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除非是辛家自愿提供药方。
余舒摇摇头,将单子揣起来,心说等薛睿回来,再给他看一看。
“辛苦干爹了。”
“一家人不说外话。”
贺芳芝忍不住,又提醒余舒一句:“我看这香丸中混合之物,多半是有提神健脑的功效,你用时还需谨慎,这薰香是能缓解疲惫,但该休息的时候还是要休息,莫要勉强了身体。”
“晓得了。”这醍醐香得来不易,她想不谨慎也不行啊。
余舒包好了剩余那点碎末,回了房。
***
彼时,就在离京城南方五十里的沛县,薛睿正在连夜审查一宗谋杀朝廷命官的重案。
半个月前,皇帝指派了御史大夫周磬为钦差,到两广去调查私盐贩卖一案,谁知人出了城,第二天就在投宿的酒楼中被人杀害了,死相极惨,整颗头都被砍了下来。
当天夜里还下起了雨,直到第二天早上,随行的侍卫们才发现,周磬死了。
这无疑是一场早有预谋的行凶,并且是在挑战天子的威严。
周磬的死讯秘密传回京城,不过是半日的工夫,皇帝按下消息,传见了大理寺和刑部几名高官,最终这个苦差事落在了最近风头正健的薛睿头顶上。
所以他连夜出了京城,就连当面和余舒说一声的时间都没有。
第五百四十四章聚宝斋
六月十九,余舒到太史书苑上课,一来就听说了一件新闻——
教了不到三个月星术科的景尘,除了太史书苑院士的头衔,暂领司天监右令一职,正三品朝臣,代任。
圣旨是昨日白天,任少监亲自带人到太史书苑宣读的。
景尘的升迁来的突然,太史书苑中一部分女学生十分惋惜,需知十八位院士大多都是垂垂半老,好不容易来了这么一位俊俏养眼的先生,她们人还没有看够呢,这就要走了。
当然也不免一些流言蜚语,有说法当初吕夫人离任,腾出来那右令的位置,就是给景尘准备的,说是暂代,但谁知道代多久,这就让不少男学生为他们风姿绰约的吕院士感到忿忿不平了。
“这真是辛辛苦苦熬出头,不如生个好娘胎。”
余舒在课上听到有人酸话,一笑置之。
景尘走了,教习星术的院士就少了一位,原本拜景尘入门的学生们,平均分配给了司马葵和另外一位崔院士。
所以今天观星台上,格外的热闹。
。。。。。。
放课后,余舒被司马院士叫住了。
“余算子,你且留一留,老夫有事交待。”
辛六朝余舒打了个手势,示意在外头等她。
司马葵走到天台下的日晷前,余舒跟了过去。
“老夫下个月起,初一至十五,每晚亥时至子时要在望星台上观测,卜查记事,暂缺一个学生打下手,你可有想法?”
这是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司马葵显然是有意指点她。相当于给她开了小灶。
余舒却先犹豫了一下:“院士,这星术一科,我才学了不几日,怕到时候给您添麻烦。”
青铮道人是教过她一些观星的小诀窍。但是不成体系,太史书苑书本上所教的,就要全面的多,她现在就好比一个只会煲汤的厨子。有人要带她去正正经经地做一桌菜,她就没什么底气了。
司马葵好脾气地笑了笑,满意地看了她一眼,他就很中意这种有自知之明的学生。不懂装懂,那才叫麻烦。
“无需你多做什么,跟着我录一录笔记便是。”
听话。余舒还有什么不答应的。作揖道:“我一定准时到。”
司马葵没再和她多说别的,至于断死奇术,更是提也没提一句,就让她走了。
。。。。。。
余舒出了草坪院落,就见前面不远处一道照壁底下,辛六被几个人围着,不知在说什么。
辛六时不时扭头张望。见到余舒从门里出来,忙甩脱了眼前几个人,碎步小跑向她。
“怎么了?”余舒问她。
辛六撇嘴道:“还不是向我打听你的事,这些人没能去得了芙蓉君子宴,只听说你懂得断死奇术,竟来问我真假,一个个眼巴巴地等着和你套交情呢,我知道你不耐烦这些个,我们快走,还有正事呢。”
说着,她一拉余舒,赶在那边人凑过来之前,穿进了另一边的花园小路。
路上,辛六就说起她的“正事”。
“月底是祖父的寿宴,我之前淘换了一只八宝多喜长颈瓶子准备拜寿,谁知被外面的野猫钻进来打碎了,真是气死人了。今天去乾元街上逛一逛,你帮我出出主意,看有什么新奇的好买。”
辛府四世同堂,当家做主的是现任司天监左判官的辛雅,他膝下有五子四女,女儿都已出嫁,儿子除了辛老五一个人被逐出家门,还在府里的有四房人口,辛六是二房的嫡姑娘,虽然她一向很受辛雅宠爱,但前后还有不少兄弟姐妹们都虎视眈眈的呢。
辛雅的寿辰,四房人口都卯足了劲儿讨欢喜,哪能落下辛六呢,一个不留神,叫哪个姐姐妹妹比下去了,她爹头一个就不饶她。
是以她心急火燎地拉着余舒上街去,帮她挑选礼物补救。
***
偌大一座安陵城,东城西城二十五里,由南至北二十里,城中百万人口。
百姓常有口头禅:一条乾元道,破分南与北,三教九流汇城南,荣华富贵聚城北。
这乾元大道总长三千来丈,中央街市,最是热闹不过,人来车往,店铺林立,商业十分景气。
余舒问辛六怎么不先去大易馆找找,送个风水挂件也好,辛六就笑了,神气道:
“安陵城哪家大易馆收藏的风水物件儿,有我们辛家珍宝阁里的好,我去买了送给祖父做寿礼,照他老人家的脾气,不拿尺子抽我的手心才怪呢。”
话说的也对,干什么的不缺什么。
余舒和辛六下了马车,步行向东,一路走走看看,礼物还没挑,五花八门的零嘴倒是吃了个半饱。
什么栗子羊羹,驴肉串串儿,雪花糕饼,柿子蜜粉,一样更比一样香,价钱又很实惠,最贵不过一角银子一份儿,寻常百姓都吃得起的。
这头俩人又喋喋分吃了半碗绿豆油皮儿,辛六总算想起正事来,抽出帕子一抹嘴巴,拉着余舒就进了左手一家纸墨店。
。。。。。。
半个时辰下来,一无所获,不是辛六眼光太挑,实在是她不走运,看上好几样儿定制的东西,都是人家拿来装点门面,不肯割爱的。
这时候开门做生意的人也有意思,明摆着一两样精品在外面招揽客人,却不出售,就是放在那里,让你心痒痒。
“咦,前头是出什么事了,好多人啊。”
辛六踮脚望着前头,余舒顺着她手指看去,就见隔着不远,有一家楼阁铺面,刷的是棕漆填的是黄墙,端的是整洁气派,门外面聚着不少人,探头探脑地往里瞧。
“走,过去瞧瞧。”余舒道。
两人一走近。便看见那店铺门外竖的红白旗子,迎风招展,露出“泰亨”两个大大的绣花字体。
再抬头一看招牌——聚宝斋。
余舒脚步顿时缓下来,这不是裴敬和她说起过的那一家精品店吗?
“大娘。这店里怎么了,怎么人都堵在外面,不进去呢?”辛六拉住一位看热闹的妇人打听道。
那妇人回头看她一眼,好心告诉她:“这聚宝斋从前天起就不迎客了。弄了一个什么鉴宝的名目,听说是拿了帖子的才能进去瞧瞧,这不,我在这儿站了半晌。才看见两个人进去,真不知里头有什么好宝贝,还怕人瞧。”
余舒这下肯定。这家店。就是裴敬说来放置她那一套水晶头面的地方。
辛六是个好事的主儿,一听这话,立马就站不住了。
“莲房,我们进去看看,说不定有合适的做寿礼呢。”
“你有邀请帖?”
“我还用得着那玩意儿,你等着。”辛六抛给她一个“包在我身上”的眼神,便一个人大摇大摆地朝门走。
只是她刚上了台阶。就被守门的给拦下了。
“小姐留步。”
“你干什么?”辛六一脸不满道,“大白天的开着门,还不许人进吗?”
守门的是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拔柳条似的瘦高,脸晒的有些黝黑,一张笑脸,十分精神:
“这位小姐有所不知,我们聚宝斋这几日不做生意,只请了一些常客前来鉴宝喝茶,您拿有请帖吗?”
“你说请帖啊,哦,是有张请帖来着,”辛六佯作回想,摸摸左边袖口,摸摸右边袖口,而后一摊手——
“忘了拿了。”
一看她就是在瞎闹,守门的小伙子态度依然良好:“不如您回去一趟去取来,我就在这儿等着。”
“这么大热的天儿,你让我再跑一趟?你知不知道我家里住的多远,万一我路上中暑晕倒了,赖你啊还是赖我?”辛六瞪着眼,坚持要胡搅蛮缠到底。
那守门的小伙子还是笑:“那不如这样,小姐报上家门,我让人去您府上拿来,免得你走动。再给您搬一张椅子,坐个凉快地儿等着,请帖拿来了,您再进去。”
“。。。。。。”这下辛六没了词儿。
余舒憋了半天笑,总算看不下去了,走上去,拍了拍辛六垮下的肩膀,对那尽职尽责的守门人道:
“这位小兄弟,敢问你们裴总管在里头吗?”
“裴总管在的,这位小姐是?”
“我姓余,烦劳你给进去通报一声。”
见余舒和刚才那个小姑娘是一路的,守门的小伙子迟疑了一下,才点点头,招手从门里叫出来一个伙计,先替他看着大门,便进去了。
没多久,便小跑了出来,对余舒道:“我们裴总管让两位进去呢。”
辛六没想到她耍了半天无赖,还没余舒两句话顶用,顿时就郁闷了,瞪着那长相讨厌的守门小子。
余舒轻轻推她肩膀,“行啦,进去吧,知道你眼睛大,就别瞪了。”
守门的小伙子低下头,窃笑。
辛六不情不愿地进了门,一扭头,发现刚才那个守门人就跟在她们身后,忍不住说道:
“你跟着我们做什么。”
守门的小伙子面露无辜:“我怕你们头一回来,不认得路,送你们上楼去。”
辛六没好气道:“不用你送,守你的大门去吧,当心偷懒被你们掌柜的逮住了,扣你的月钱。”
“这位小姐不必替我担心,月钱扣不完的。”
辛六气急,哪个替他担心了,她明明是看他不顺眼好不好?
余舒在一旁扶额,辛六儿是碰见了冤家怎地?
就在这时候,裴敬从楼上下来接人了。
“裴叔,”守门的小伙子看见他,便收起了玩笑的神情,指了指余舒两人,“我把人领进来了。”
裴敬对他点点头,和颜悦色道:“这是我外甥女,我带她们上去瞧瞧稀罕,你快忙去吧,大东家明日查账呢。”
他并没有指明余舒的身份。
“嗯,”扭头又看了辛六一眼,那黑瘦精神的小伙子点点头,背着手向内堂去了。
等他人走开了,裴敬才招呼着余舒上楼。
余舒就与辛六介绍了一番,“这是我干娘家舅舅,泰亨商会的总管。”
“裴舅舅,”辛六嘴甜地喊了一声,继而眼珠子一转,就给人穿起小鞋了,“方才那个守门的小子,好不客气,说是没有请帖,硬不许我们进来,裴舅舅,你们店里怎么招这样的人看门,不怕把客人都撵跑了。”
“守门的?”裴敬脸色一古怪,“你说的是刚才那个人?”
“对,就是他。”
“哈哈,”裴敬大笑,“那是我们东家少主,可不是守大门的。”
“啊?”
。。。。。。
“阿嚏!”
古奇一走进后院,便结结实实地打了个喷嚏,揉了揉鼻子,小声嘀咕:
“又是哪个背后说我坏话,最好别让我知道。”
PS:
—————(今天是教师节吧,不知道果子的读者当中有没有做老师的,道一声节日快乐啦,老师们辛苦了。)
第五百四十五章暴利
聚宝斋这两天不做生意,一楼空荡荡的没人,上了二楼,就是另一派景象了。
宽敞明亮的茶厅,两排窗口整齐摆放着茶座,有香茗果酒,红木地板上铺陈着凉爽的波斯席子,墙面上只三两幅壁挂,但都是名家大作。
在座在立的客人,少说有三十来个,个个穿戴不俗,非富即贵。
然而今天的主角,却是中央合围的二十余台卷足银角小几,大小不同,却是一水儿沁人的黄梨木色,圆圆的桌盘上,每一台都陈列了一只锦盒,打开的盒子中,静躺着各式样的奇珍。
有百年的红须老参,金玉雕成的迷你马车,前朝的马鞍玉枕,嵌满了宝石的长弓。。。。。。
但这当中,最引人注目的,却要数那摆在正中间的一台,正围在四周赏鉴的贵客们,多半儿都伫足在它面前,悄声议论着。
倒也没人留意从刚刚上来的两个女孩子。
辛六也看见了那一台物件儿,愣了下眼,连忙扭头拉扯余舒:
“这不是——”
余舒打断了她,附耳道:“回去再和你说。”
辛六只好按下惊讶,点点头,眼神却离不开那一台小几,因为上头摆着的,正是余舒在芙蓉君子宴上佩带过的一整套水晶物件儿,一网银叶流苏,一条芙蓉坠额,一枚黄晶花盛,一对白晶耳苏,一双彩晶手珠,一件不落,都在上头。
阳光穿射,水晶石上泛出五色波光,光影交辉,端的是荧光四溢,如虚如幻。竟不似凡物。
裴敬和一名刚到的客人寒暄后,就过来招呼余舒。
“怎么找到这儿的。”裴敬眼角虽有一丝疲倦,气色却好的发红发亮。
余舒便把辛六儿要给她祖父挑选寿礼的事情与他说了。
裴敬这才知道同余舒一块儿来的小姑娘,是辛世家的小姐。
“这好办,我帮你们参谋参谋。六姑娘随我来吧,我这里存了几件好东西,可不舍得给外人瞧。”
裴敬年过四十,风度翩翩一个大叔,开口说要帮忙,一点也不显得唐突。辛六高高兴兴地答应了。
。。。。。。
裴敬将她们带到内室,叫了个管事在外头负责,他则拿了一串钥匙下楼去。不一会儿再上来,手中便多了一只托盘,上面摞了三五个盒子。
一盏茶后,辛六便在裴敬的意见下,挑到了合心的礼物——
一柄白玉雕古的“勿求人”。俗称痒痒挠。
说也巧,辛雅肖猴,这痒痒挠的手柄上,正好刻有一只活灵活现的猴儿,怀抱仙桃,仰望月树。十分的讨喜。
“我就要这个了,谢谢裴舅舅帮我挑选,”辛六眉开眼笑地摆弄着手里的勿求人。问裴敬:“这要多少银子?”
裴敬看了一眼余舒,笑道:“八十两银子就使得。”
辛六琢磨了一下,觉得不算贵,她在府里一个月的银用就有二十两,这还不算爹娘另外给的。拿出这八十两给祖父买寿礼,哄得老人家高兴了。回头爹自会补了她。
她也知道裴敬看在余舒的面子上没有多要价,便痛痛快快地掏出荷包,数够了银票。
到最后,裴敬另外还送了她一只漂亮的盒子。
解决了辛六的事,裴敬对余舒使了个眼色。
“菲菲,你先下楼去等我。”余舒对辛六道。
辛六也不问她做什么,便乖乖抱着盒子走了。
裴敬这才同余舒说起这三天鉴宝的情况——
“头一天客人不多,听我说起这水晶石的功效,还有人不信,我便按照你教给我的法子,分别用黄水晶同白水晶让人试验了,等到第二天,便人满为患了,好多不请自来的,都被堵在大门口,我只好临时多发了一倍的帖子。”
除了台面上供人鉴赏的那一整套首饰,裴敬前几天又从余舒那里拿了不少养好的小件儿,手串坠子等。黄水晶很好试验,十八颗珠子一条,戴在腕子上掷骰子,回回都是大点数,足见运气飞涨。
白水晶则要找了那些睡眠不利的客人,带回去睡一晚上,保管你一夜好眠,第二天起来精精神神的。
“我看这势头,昨日便漏了些口风,外面摆的那一整套物件儿是非卖的,散件儿却可以定制。。。。。。只昨天一天,你猜我拿了多少银子的订单?”
裴敬向余舒卖了个官司,眨眨眼让她猜想。
余舒估计了上回裴敬从她那里拿的东西,说了个心理数目。
谁想裴敬摇摇头,给她算了一笔账:“黄晶手串,二百两一条,订走了八件。白晶手串,三百两一条,订走了十件。紫晶和粉晶手串,五百两一条,订走了六件。其余腰坠子,耳珠,发簪,价钱上要便宜一些,但零零总总,不下两千两。现在我手头上,一共接了九千六百两的订单。”
九千六百两!
余舒倒吸一口气,回想她当初通过裴敬搭线,从海商梁老板那里收来那十几块水精石头,原价不过是六百两,她这一转手,就翻了不只十倍。
暴利,简直是暴利!
“徐师傅那儿还有多少东西?”余舒喜的是心惊肉跳,转而关心起存货来了。
裴敬道:“你放心,我都盘算过了,我给徐师傅加了一笔酬劳,请他赶工,半个月后,就能把这一笔订单全做出来,再送到你那里养上一些时日,赶得及。只不过,咱们手头上的水精石头,却不大够数,等做完这一笔生意,就要捉襟见肘了。”
安陵城有多少人口,在城北商街上走着,一竿子砸下来,晕死十个人里头有九个都是腰缠万贯,昨天那一笔将近万两的订单,不过是一个开始。
裴敬目中精光闪动:“所以我今天一早就派人手送信去给梁老板,日夜兼程,一个月便能带着货物往返。那时候,咱们的水晶石早就卖出了名堂,只此一家,奇货可居,再每一个月定量下单子,价钱上只贵不贱。”
看着劲头十足的裴敬,余舒心中唏嘘,这事儿要换成她来操纵,必不会如裴敬考虑的这样周全,她是想借着水晶石捞一笔银子便罢,裴敬却想的更长远——
他要名利兼得。
“我只收了三分之一的订金,你若不急用钱,就暂缓一缓,等到下个月收齐了银子,我再给你看过账目,一并给你结算了。”裴敬道。
余舒想了想,道:“舅舅,你看这样可好。甭管以后这水晶石卖出什么样的价钱,我们两个分利,五五开算,你拿一半,我拿一半。”
不是她有多大方,舍得割肉,实在是这水晶石要她来买卖,恐怕赚的没有裴敬三分之一的多,就拿这五成,她都有些心虚了。
聚宝斋这么大的店面,三天不开张,也是一笔支出,还有待客的茶水点心,都要裴敬来出,只出不进,没这个说法。
做人嘛,要知足,互惠互利,才是长久。
“哈哈哈,你还怕舅舅吃亏么,”裴敬愉快地轻拍着椅子扶手,思索了片刻,道:
“五五就五五,不过往后徐师傅的手工钱,还有买卖原材料的本金,都由我来出,你只要负责养好了这些宝贝们,其余一切,不必你多操心,每个月底就等着数钱吧。”
余舒是信得过裴敬的,何况她也不想花费太多心思在这买卖上头,干脆地点头同意了。
两人商定,裴敬便先出去待客了,余舒后脚出来,径自下了楼,是以没听到身后的交谈声。
“裴老板,这一套水晶头面,当真不愿意割爱吗?王某人愿出一万两买下,你就不肯松口?”
“王大人莫要难为在下,这一套是女算子在芙蓉君子宴上佩戴过的,暂时寄放在我这里,是她心爱之物,我岂能做得了她的主。呵呵,不如您瞧一瞧这一驾玲珑宝马,也是极难得的。”
。。。。。。。
余舒下了楼,辛六就在楼底下等她,眼睛看着门外面,不知在瞧什么。
余舒到她面前,摆摆手:“想什么呢,走吧。”
辛六指着门口:“你看,那个守门的小子不在了。”
余舒一瞧,门外面果然换了个人守着,那个黑瘦精神的小伙子不在了。
“你怎么还叫人家守门的,我舅舅不是说了吗,那是泰亨商会的少公子。”余舒不能理解辛六为何会看不顺眼人家。
“人家不就是拦着没让你进门儿么,我看他做的不错,要是随随便便就给人混进来了,岂不坏了规矩,这么大一座商会,不守规矩能行吗?”
辛六不满地嘟起嘴吧:“你帮谁说话呢。”
“我帮理不帮亲。”余舒笑道,“好了好了,快走吧,你不饿吗,还没吃午饭呢。”
辛六拉拉她:“我这个月的钱都使完了,你请我。”
“行。”想到裴敬那里的订单,余舒就觉得走路轻飘飘的,腰不酸了,腿不疼了,请一顿吃喝算什么。
“去哪里,随便你挑。”
辛六欢呼一声,撒欢儿地拽着她往外走。
两人出去后,古奇方才慢悠悠从后堂屏风绕了出来,细长贼精的目光盯着大门口,自言自语:
“啧,这到底是哪家的小姐?”
第五百四十六章翠姨娘的往事
辛六挑到了满意的寿礼,又剥削了余舒一顿好吃好喝,饭后,人还是兴致冲冲的,想要拉着余舒去城南戏楼里去看花栏子偶戏。
“我还有别的事情,改明儿吧。”
余舒拒了,她和余小修商定了过一阵子要接翠姨娘一起住,就想趁这两天闲着,去看看她人,免得临了接过去,再给她整出些幺蛾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