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陆权强国-第3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从革命以来,这北京城里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人还是那些人,官还是那些官,就连男人们头上的辫子也没见着少多少。唯一让人感慨的是,那些衣装破烂的旗人们是愈发多了起来,至于他们以前提在手里的鸟笼子、大烟筒子也几乎看不见了,完全一副落魄的模样。

人都活不下去了,还养什么鸟、抽什么烟啊。这些个旗人搁在以前仗着天下是他满人的祖先从汉人手里抢来的,于是作威作福,当初耍横。吃的是皇粮,少不了的是旗产,除了玩泼耍横哪有什么活命技能。可倒好,结果没有了大清皇室的拨款继续供养之后,一个个倒好,祖上几十上百年的积蓄都给他们短时间内全掏了出来往外面换银子花,这几年来来京城淘宝的玩家可都要赚大发了。

琉璃厂那边,这几年来不知道经手买卖了多少件前场的宝贝,什么唐宋的绝本、元明的宝贝,一转手的几百、几千的就卖出去了。这还有不得你不卖,因为这出货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据说一件汉朝皇室的宝贝玉碗,给荣宝斋那边才不过两万银元就买了下来。谁叫那苏哈达拉家的后辈不争气,七个混账全染上了烟瘾,祖上虽说出过五任封疆大吏,但捞得再多也禁不起他们花天酒地的折腾,估摸着再两年就连棺材都买不起了。

以前的茶馆里,总是旗人嗓门最高。但是革命之后,这旗人大爷们个个如同霜打了的茄子,不要说吹牛打屁了,就连跟人说话的嗓门都提不起来,至于那些以往靠除帐喝茶的旗人,压根就进不了茶馆了,哪怕你是个前清的贝勒、贝子,没有钱,也休想再拿出旗人大爷的架子!世道确实变了,旗人的江山覆灭了,两百余年的铁杆庄稼也倒了,一朝天子一朝臣,旗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并不是所有的旗人都赖在京城里,旗饷停发之后,一些旗人结伴去了关外,说是要去闯关东,不过他们到底是去东北挖山参,还是去参加那什么“关外八旗”却是没人清楚了,这年头,人人都只顾着自己的前程,哪里会关心其他人,至于这个国家的前途么,自有总统府、陆军部的那帮大人物操心小民百姓,还是独善其身为妙。

本来,以为满清倒了,这百姓的日子可以好过点了,可是没想到,这满清一倒,世道反而更乱了,相比乱哄哄的南方各省,京城这几年一直都比较平静,除了去年跟南疆巡阅使打得狠了,京津有段时间缺棉少布的过了段苦日子,可平日里还是一如往常的平静。只不过最近先是传来北军丢了河南、失了山西,护国军眼看着就要杀进北京城来了。随后,还没等升斗小民们心中的担忧散去,这京城又随着一声爆炸,北京的主心骨袁总统都给歹人炸死了,这北京未来在哪里,大家现在都想知道。于是,这茶馆又成了百姓们获取各种消息的地方,而且也多出了不少旗人。

“我听说了,这次北洋军可丢了大脸了。在河南给人护国军一路撵得上天无门、下地无路,三师、十二师那是惨败,第五师给围在洛阳断了补给,一围就是小半个月,听说那第五师也在前几天投降了护国军。乖乖,那南疆巡阅使真是了不得,听说护国军装备的不是飞机就是铁甲车,可都是洋人国家生产的玩意,老厉害了!”

“那飞机俺知道是能在天上飞的,可那铁甲车是啥子啊?大兄弟你给说一下?”

“真的假的?这位兄台是从哪里听说的?”

“嘿,我有一表弟以前是往返湖北、北京做买卖的,这开战的时候他人刚走到许昌,后来开战后铁路给军队使用,他只好跟着队伍走陆路,在河南耽搁了不少时间,甚至还亲眼目睹了第一师倒戈,乖乖,想想都吓人!”

茶馆里叨叨嚷嚷的都是声音,一个穿着还不算多衰败的旗人也跟着接了话。

“听说这袁总统是给那南疆巡阅使的人炸的,满城现在都在抓间谍呢,可到现在连个鬼影子都没抓到,要我看这北京八成是要换主人了!”

他一开口顿时茶馆里声音就小了,不过诸位看到了茶博士一直站在门口把风,也没敲响国事牌,知道附近没有巡警路过,顿时有人接过了话茬子。

“紫贝勒说得可都是老黄历了,您老八成是没看今天的报纸。报纸上说洋人缴获的雷击炮给洋技师看了,说看技术可能是几年前日俄战争时的俄国造,老旧老旧的。前天报纸上不也发表了南疆巡阅使的通电了吗,他表示强烈谴责行刺者。同时表示此番兴兵之举尽是为了叫大总统认识到错误并改正,现在据说河南、山西都停了兵了,直隶的王大帅该松口气,看来护国军是不打算打进北京来了!”

“啥?”

那紫贝勒还真没看今天的报纸,闻听也是一愣。

旁边一人咳嗽一声,也跟着接过话茬,“我从江苏过来,听说冯将军拒绝了派兵增援北京,这袁总统一走,段冯之间矛盾开始露出来了。也是,袁总统在的时候,他俩一北京一地方,手上各握着几万雄兵。可袁总统没了,依附段冯的第三师跟第五师皆有损失,现在这天下还是那些将军们说了算,可不都在管着手上的兵,哪愿意让给别人!”

紫贝勒不服气,道:“哼,那段冯也不过奴才相,就算是袁总统走了,也轮不到他们来争北京城。要我说现在眼馋北京的多着了,可最后谁能争到,我说还是那李易之。他手下的兵据说都过三十万了,指哪打哪,可比袁总统更有威势!”

眨巴眨巴嘴,他想起来远方一亲戚传回来的消息,不确定的道:“再说了相争北京城的人多了去了,我可是听说前朝老盛大人去了青岛见徐世昌,袁总统一走,谁都想跳出来争这北京城了!”

“紫贝勒说的也是!这一仗打下来,北洋死伤几万人,被活捉了几万人,连袁总统都跟着去了,现在局势这么乱,哪个有能耐的不站起来争夺!”

“难说,难说。”

“嘘!列位小声点!你没听说么,现在便衣队正在满城搜捕乱党呢!不想被抓去,你呀,就把嘴闭紧些。不该说的话就别乱说。”

茶馆里人声鼎沸,茶客们最关心的话题就是南北之间的那场豫南之战,不过现在各种消息、传言满天飞,百姓们多少有些无所适从。

就在茶客们议论南北大战的时候,一辆染漆黑木马车缓缓从使馆区驶了出来,前导是一队背负马枪的英国骑兵,马车的车厢上纹着英国国旗,茶馆里有靠近门口的一眼就瞧出了这是属于英国驻华公使馆的车队,这两天来英领事馆的车队频繁进出,倒也好认。

一些有见识的茶客认出了那辆马车,交头接耳一番。

“那是英使馆的马车吧??”

“没错,是英使馆的马车,这车我认得,是新公使的座车,你看那周围的护兵,错不了的。”

“这车是要往哪去?外务部?还是总统府?”

“谁知道呢,兴许只是出来溜溜吧!”

正议论间,茶博士突然敲响了茶馆里的国事牌,上面书着‘莫谈国事’四个大字的铁牌一响,除了几个压低了声音的旗人还不肯闭嘴之外,所有人都端起了面前的茶杯喝了起来。果然没多久,一队巡警吆喝着喊着口号走了过来,掌柜的面上堆满了笑容迎上去,将一小兜银元跟一些点心送过去,那队长掂量了一下,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小声的交代了几句也没往茶馆里进,吆喝了一声安全之后,一队人就往其他街道继续巡逻了过去。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五百二十三章 走向和谈(中)

自从袁大总统在东交民巷英使馆区门外被炸死后,使馆区就加强了戒备,各国借口保护使馆,纷纷增兵使馆区,使这里的外国军队数量增加了一倍。对于洋人的借势扩军的举动,目前掌握了北京局势的段祺瑞睁一只眼闭一睁眼,没有就此事进行表态。因为大总统府等一众政府机关距离使馆区只有一段短短的距离,至此国内局势糜烂的时候,与其说一众北京高官相信陆军部跟拱卫军能够保护他们的安全,倒不如说他们更相信洋人的实力。

茶馆里的人猜测着马车里乘客的身份,但是实际上他们并没有完全猜对,因为那马车车厢内仅坐着三个人,中华民国内阁总理孙宝琦跟英国驻华新公使巴尔特以及公使馆翻译。

当然翻泽只走出于外交上的繁文缛节的需要,先不提新公使巴尔特曾在就任上海领事期间认真学习过一番中国话,根本就不需要翻泽。那中华民国内阁总理孙宝琦也曾经出任驻法公使,后还兼任驻西班牙公使、就任驻德公使,也是精通数国语言。因此两人之间的交流其实完全不需要用到翻译。

此刻,两人正在使用英语直接交谈着。

“总理阁下,贵国当前的局势已经到了什么糜烂的地步,尚且需要一位强权人物才能收拾这般局面。无论如何,我认为阁下理应该与段将军商议一番。贵国南疆巡阅使已经明确表达了诚意,他也一样认为不应该继续打下去。我国前公使朱尔典阁下现在汉口就任汉口英领事馆领事,他向朱尔典委婉转达了和谈的诚意。并且已经督促前线停止了进军。不过段将军单方面要求对方退出河南、山西,将控制区域维持在战前我们认为可能性并不大。”

巴尔特喜好古巴雪茄,他从随身携带的银质烟盒中拿出一根雪茄,向前递了递但孙宝琦礼貌的拒绝了。

“如果您不介意的话……”巴尔特拿出了火柴,微笑着摇晃了一下。

“公使阁下请便!”孙宝琦微笑着说道。

巴尔特点燃了那根雪茄,深深的吸了一口烟,然后缓缓吐出。闻着空气中弥漫的烟草香,他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总理阁下,目前,是贵方没有和谈诚意!”

巴尔特在护国之战开始前便有了充当中间人为南北双方调解的意思,本来他都以为这一次最大的困难是如何说服李汉选择和谈了,甚至为此已经考虑要不要就缴获的雷击炮作势,以暗杀袁总统的幕后黑手逼迫他走上谈判桌上了。却没想到他还没做足准备,武昌那边已经向朱尔典委婉转达了和谈诚意,随后单方面下令已经攻陷了邯郸、开始囤积娘子关的军队停止动作。当然,被困于洛阳的第五师最终还是没能逃脱惨败的命运,在靳云鹏第三次拒绝投降之后,马荣成接到了武昌的指示下令航空中队对洛阳第五师进行轮番轰炸,在轰炸持续了两天之后,靳云鹏最终还是在手下军官的威胁下不得不宣布投降。而此时,第五师已经在持续了数十次的轰炸下只余不足三千人了。山西省内也是一样,三日前太原陷落,山西第四师、十一师狼狈逃窜各处,熊秉坤的第五师攻陷了太原之后,一样下令清缴各部溃军,山西省内北军不死既降,山西省内的北军也遭到了覆灭式的打击。

不过虽说护国军还是有诸多的小动作,但到底已经停止了兵锋,没有再对直隶发动进攻,民国国内本来因为大总统的被炸而进入临界点的危局也暂时平衡了下来。全国都在等,在等新的政府跟新的最高层尽快决出,在国内局势彻底糜烂之前。

巴尔特说得没错,李汉的和谈诚意足够了。作为战场上的胜利者,主动停止了进攻接受和谈已经是一种少见的施舍了。尽管他本人跟英国都不希望那个年轻人的势力获得进一步的扩充,但眼下英国十分不希望因为最高统治者被炸加民国国内局势的复杂变局,导致英国彻底失去了对远东这个面积最大的国家高层的影响力。所以,现在是不是李汉派人炸死的袁世凯已经不重要了,现在这个国家必须要重新洗牌重组,在英国的那位对手们没有下定决心干涉并争夺这个国家的影响力之前。

“总理阁下,请恕我直言,贵国的前途现在已经到了一个岔路口,以后的政局将向何处发展,或许就看此次南北谈判了。在我看来,如果能够利用这个谈判机会将真正的宪政制度确立起来的话,那么,贵国将彻底结束强人政治局面,实现真正的议会政治!这对贵国未尝不是一个机会!”巴尔特说道。

孙宝琦皱眉点了点头,说道:“公使阁下所言我也知道,只是我国国内现今局势已经失控,现在这北京城……说话的还是段总长,倘若他不点头,我这个萝卜印章就算是通电接受了和谈,兴许晚上就要被赶下台了!”

巴尔特也知道北京的局势,“那贵国副总统呢?可否让贵国副总统先暂行接任大总统?”

欧洲各国,元首意外身亡临时之间都是由副职接替的。只是民国局势与国外不同,孙宝琦迟疑一下,道:“这……恐怕我还要跟段总长询问一句,公使阁下,我国自辛亥年兵变之后,武夫的权力已经远远超过了文人。这事我还要跟段总长协商一番!”

黎元洪虽说以前也有些权势,但在北京城内,他终归不过一个应声虫,虽说有资格暂行接任大总统,但绝对不能叫各方势力满意。

当然孙宝琦之所以这么一再将责任推卸到段祺瑞身上,却也是有原因的。最近北京城内段祺瑞一个军管令下几乎掌握了全部北京政府大权,他现在与其说是内阁总理,到不如说是外交部长更合适一些。除了帮助段祺瑞传达一下他的意思跟指令外,他根本没有任何权利。是的,还不如袁世凯被刺之前。

权力受到限制,孙宝琦说不恼怒是不可能的。他最近甚至因为段祺瑞的强硬干涉内阁的事情,已经跟段祺瑞之间闹得十分不开心了。尤其现在段祺瑞对内阁的事情表现的过分‘关心’,似乎对于控制内阁表现的十分感兴趣!以孙宝琦袁世凯亲家的身份,他最近却准备给段祺瑞这个武夫一点还击,比如……在北京这个混乱的当口,他跟几位同样不忿段祺瑞过分干涉内阁的其他总长、次长一同宣布辞职。

不过,在那之前他还需要做一桩事情!

他抬起头,坦言的看向巴尔特,“公使阁下想必应该知道,目前北京城里一切都是段总长说得算,他是武夫出身,不但掌握陆军部也掌握了拱卫军跟京津附近的军队控制权。昨日段总长已经派人接管了造币局,财政部跟中国银行、国库都在段总长的控制下。孙某虽然名为中华民国内阁总理,实际已经没有了任何权利。所以,眼下最好的方案一是寻找一位北洋元老顶替孙某任这内阁总理,又或者您亲自去跟段总长谈!”

巴尔特皱眉,段祺瑞是北洋军中少有的几位对一众洋人极其不待见的将领之一。袁世凯尚在的时候,他便强硬的拒绝了几次英国向北洋军中派遣观察员,更是曾经多次向袁世凯提议驱赶、削减东交民巷的列强驻军,对列强表现的极为强硬。跟这样的人很难打招呼,至少巴尔特便认为段祺瑞并不符合英国的需要,从一开始他便没有考虑过扶持这位同样对英表现强硬的将军。

他将雪茄塞进嘴里吸了一口,方才吐出一个烟圈,“总理阁下的意思是?”

孙宝琦显然已经有了主意,他压低了声音,“我认为当前要收拾北京的乱局,还应该请几位在老北洋里有威望的人出山,我看段总长似乎对内阁总理十分感兴趣,只是和谈在即,他若就任了内阁总理,难免会对和谈造成一定的不利,而黎副总统又不能约束北京的局势。不如现在就请两位曾经的北洋旧臣出山,也好对段、冯几人有些约束!”

他知道北京之所以还能维持现在的局势,多半都是面前这人跟他背后的英国在努力,因此也把英国当成了主心骨,没有隐瞒自己想法的意思。

“你的意思是……”巴尔特已经反应过来了,朱尔典那边盛宣怀已经拜访过了他,并且双方之间还达成了一些默契。朱尔典在华多年,盛宣怀这位早年的北洋元老,他如何不认识,虽然关系没有袁世凯那么好,但终归不是一次都没合作过。比起段祺瑞,很显然英国对推盛宣怀上位更感兴趣。

“我认为可以请徐世昌徐老大人跟盛宣怀盛大人出山,他二人皆是北洋元老,若能出山必然能够约束北洋如今的局势!只是盛大人现在的名声多少有些不美,不如先请他二人负责南北和谈,日后由徐大人就任内阁总理,想必段冯等诸将军也不能说什么了……如此我们有了缓冲的时间,也好从容应对,收拾当前局面!”

孙宝琦到底不是北洋系出身,官宦世家出身的他天生就跟草根出身的北洋不对路,袁世凯尚在的时候,他有袁世凯亲家跟外交部长两重身份,内阁总理倒也勉强能坐。只是现在袁世凯一去,北洋系争权的过程中,他很明显是最大的几个目标之一。

“当前……尽快和谈才是关键!”

一句话,结束了短暂的会商。

车子内顿时沉寂了下去,两人都在思考!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五百二十四章 走向和谈(下)

武昌总参谋部灯火通明,这里作为护国战争的总指挥部,在开战以来,一直忙碌着。虽然前线的战事一度停歇,但由于前线战局进展顺利,每个人工作起来都是热情十足,今天李汉也在总参,他是前来部署一些最新的作战计划。

“汤芗铭还没有表态?”

蒋方震搁下一封电报,“莫不是我们开出的筹码太低了?”

政治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之说,蒋方震跟着李汉这么久,对于这句话已经了解的十分透彻了。

“海军总长筹码还低,难道要我把民国大总统给他!”李汉哼哼一声,自从他的情报总长自作主张炸死了袁世凯,他便匆忙从湖南回到了武昌,他知道现在南方已经打不起来了,索性便坐镇武昌应付现在国内的糜烂局面。

“我已经把汤化龙放出来了,让他过去跟汤芗铭碰面是最好的选择。这汤家兄弟不会看不清楚当前国内的局势,除了我之外还有谁能养得起海军!”

“就担心汤化龙现在生有怨心!”

李汉不说话了,微皱眉头慢走了两步,笑了起来,“政治上没有永远的敌人,汤化龙此人我还是比较看好的。他是个聪明人,可惜曾经太过急功近利,让他冷静一年对他而言未尝不是好事。他能明白最好,何况便是那汤芗铭不愿意降又如何,名义上他这个海军次长指挥此次的海军南下舰队。可咱们对海军有心理优势,去年一半的战舰都被我们俘获,若不是看在国家大义上,这海军早就改了姓名了。他识趣还好,不然就从下面开始剔骨,相信总会有些明白事理的海军将领的!”

他不想在这个话题上继续聊下去,突然想起了什么,询问道:“河南、山西准备的怎么样了?前线要的物资跟进了没有?那段祺瑞是个硬骨头的军人,可惜在政治上不知道变通。我本还担心主动向英国转达和谈的意思之后不好再动手,结果他反而给我留下了借口。前线的物资也准备的差不多了,他不是让我们退出河南、山西吗,让李济深、马荣成、熊秉坤、张国荃是时候动一动了,何宗莲的第一师暂时留守河南。江苏方面,命令季雨霖的给我打掉镇江的王占元部,令滁州第十五师强攻南京,扫平南京城外全部据点。命令王安澜的第三师进攻徐州,不要求尽全功,但起码要重创第七师……我们要让全国都清楚一件事,我们接受和谈不是恳请,是……施舍!”

“是,我军目前所处地方位如下:李师长的第十师目前28、29旅已在邯郸停留多日,30旅留在河南,负责守卫京汉铁路沿途的安全。马师长的第八师、张师长的十四师主力正在洛阳一线休整补给,其中十四师已派遣四十旅进入山西接管太原,如果有需要我们完全可以经铁路、河运,两天内全部调往直隶省内。熊师长的第五师主力已经抵达大同,十四旅也在娘子关方向做出佯攻架势,目前已经吸引了直隶第十五师汤玉麟部。如果有需要随时可以从娘子关、大同方向对直隶发动进攻……”

蒋方震简短的将直隶、江苏附近的兵力布置简述了一边,李汉沉吟了一阵,“告诉前线这一战打的是击溃战,尽可能的击溃北军以壮声势而不是歼灭,要掌握住度既要把北军打痛了,还不能让其伤筋动骨。仅靠咱们二十个师要守住民国还是有些困难了,若和谈之后,免不了我们的国防军是要吸收一些北军士兵的。这一仗说到底只是为了逼迫北军立刻走到谈判桌上!”

“是!”

“河南跟山西省内被俘的士兵情况如何?”

“河南省内被俘虏的十二师、第五师、第三师士兵中年过四十者,有不良嗜好者,身残体弱者已经基本遣散完毕。军官方面也按照您的指示,尽可能的排除了靠关系进去的跟思想老旧者,其余军官全都登记在案。目前通过水陆两路,已经先后押解了一万四千余人往陕南、鄂北接受改造,预计三到五个月将能成为我军主力。”

李汉满意,“北军有不少老兵都是接受过数年苦训的精兵,或许装备跟意识上比我们差了不少,但单兵素质还是冠绝国内的。现在袁世凯这个北军主心骨一走,我们大可以趁机多吸收一些北军精锐。我还是那句话,注意严格把关,决不能让北军的一些不良风俗跟毛病也跟着吸收了进来。教导队还要多辛苦一点!”

“是!”

“另外传令,以我的名义让海军发布明文通电。内容如下……记录!”

“第一,有鉴于国内局势的糜烂,国防空虚之下可能导致外地趁机劫掠我海疆。因此海军各船舰还应尽快恢复正常巡航,以庇护我国上万里的辽阔海疆。立刻命令全体海军改变航向,即可前往上海港接受补给,那里已经有完善的海军设施了,可以方便舰队停泊;第二,从即日起,舰队名义上暂时归属护国军指挥,实际上维持着自己的超然地位,等待国内局势明朗之后,重新划归新政府;第三,海军各舰队在上海期间,要对舰艇进行保养、维护、修缮,所有费用由护国军承担,所有海军官兵的军饷、物资供应也由护国军承担,包括以前拖欠的军饷,都可以在此期间得到补发;第四,这次与海军同行的陆军部队,要保证安全带到港口下船,由护国军方面解除武装,统一安置,有一点请大家放心,护国军绝不会为难他们,所有北京政府拖欠的军饷,一律由武昌代为补上;第五,命令海军南下舰队总司令汤芗铭暂代海军归降舰队指挥,同上海方面进行交涉。若汤芗铭不愿,可由海军军内自行决出合适人选,同上海方面进行更为细致的待遇协商。再次重申,护国军保证所有归降海军军官、士兵安全!”

他要求的这个通电可谓狠毒,以至于蒋方震微微抽吸了一口冷气。先不提他将同汤芗铭跟海军之间的秘密接触直接提到人前定然要打碎某些人‘等等看’的侥幸心理,逼迫汤芗铭尽快做出决定。单只是其中第五点,若汤芗铭不愿可由海军军内自行决出合适人选便可为恶毒之极,这完全是怂恿海军发动军变,囚禁了汤芗铭接受护国军的收编,难怪蒋方震要抽吸冷气了。

李汉不以为然,“我瞧得起汤化龙不代表瞧得起他汤芗铭,他这人官气十足,十足的一个官场老狐。他汤芗铭若不是现在管着海军,我都懒得与他多纠缠,这海军我要定了。他汤芗铭若是还不识趣,那就让他逝去吧!”

言下杀气腾腾叫人不寒而栗。

四月五日,李汉借口北京没有谈判诚意,向前往武昌拜访他的英汉口领事朱尔典表达了自己的愤怒,并措辞强硬的发表宣战口号,拒绝了继续接收其调停,下令护国军进入全线进攻。当天,武昌通电海军五条,号召滞留江苏一带的海军舰艇向上海靠拢接受护国军整编。同一日,武昌财政部发表公告,宣布将向上海建设银行拨发五百万银元,用于支付海军及归降各部北军所欠军饷。

四月六日,护国军于直隶、江苏发动全面强攻,集中了麾下全部的四个航空中队跟两个战车团以及近十二万军队,累日强攻之下至八日晚,短短两日夜之间,镇江王占元第二师遭受猛烈炮火轰击溃败,狼狈丢弃镇江退往扬州,南京雨花台炮台、富贵山炮台惨遭犁地,南京城外阵地十不存一,冯国璋大惊之下下令收束阵线,死守南京城。在北线,徐州第七师遭遇王安澜第三师强攻,虽徐州城未破,但大运河却遭遇第三师截断,江苏省内之兵已被拦腰截成了南北两端,失去了联系。

最惨烈的还要数直隶的北军第一军,王士珍虽然下令沿途炸毁京汉铁路阻止第十师的推进速度,但李济深早就考虑到了这一点,利用直隶省内密集的水道两昼夜快速最近至冀州,沿途击溃俘虏北军一个旅,当然,他之所以能够推进的如此快速,还是因为山西第五师下属十四旅出娘子关对驻守石家庄的第三师发动佯攻。保定方向大惊之下只能收束兵力,妄图阻止十四旅的推进速度。因为情报收集的不到位,第一军显然无法做到首尾相顾,结果给第十师组成的兵锋线快速的攻陷了整个直隶西南地区。同时大同府一线,熊秉坤亲率第五师主力对盘卧察哈尔特别区的北军第四师、十一师残部发动强大攻势,累一昼夜攻陷张垣,将兵锋推进到距离北京城只有不足四百里。

不仅如此,为了贯彻李汉壮大声势的要求,总参趁山东此时兵防空虚,于是下令第十四师轻军一旅,借水运快速兵围济南,包围了山东首府!

军政府不但在军事上有所行动,还从其他方面继续壮大声势,逼迫北京政府尽快接受和谈。四月七日李汉通电全国,口称有鉴于国内有国无防,下令拨发两千四百万陆军扩张军费用于扩充新军,根据通电,其麾下国防军将在年底前完成五十个师的总扩张,并将在一年完成整训使其拥有战斗力。他同时向全国各省年轻人发动召集令,鼓励年轻人抵达麾下控制省份内参军。

第二日,武昌发布公告,宣布将对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为首的破坏国内和平局势的极端好战派份子在内的四十七人予以悬赏,公告活捉段祺瑞等三首犯将获得高达百万银元奖励,无论全国任何人杀死三人均可携三人首级获得高达八十万元的巨额悬赏。下午,悬赏名额扩大至北京政府内阁各部长官公一百二十七人,因悬赏金额总计高达上千万元而震惊全国。

北京城中一片惶恐不安之中,无不为枭雄之资尽显的李汉的手段而胆寒。

这自然不可能立刻便令北军陷入崩溃,但军心动摇已成定军。无论是直隶省内的第一军还是北京城内对于段祺瑞跟内阁的不满之声越来越大,王士珍、冯国璋亲自通电北京要求立刻接受调停和谈,冯国璋更是怒责段祺瑞至北洋基业于不顾。当天晚,第一军十七位将领效仿当初冯国璋等逼迫清廷退位一般,逼迫段祺瑞立刻宣布和谈。十日凌晨京城拱卫军发动动乱,尽管起义的两个营被随之而来的其他拱卫军各部跟张作霖的十六师镇压下去,但是,种种危局之下……短短几天内像是苍老了十数岁的段祺瑞最终还是低下了头,十日一大早亲自乘坐马车抵达东交民巷英使馆,恳求英国公使巴尔特代为从中周旋,协调南北和谈。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五百二十五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