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陆权强国-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年成,坐下。怎么跟爹说话的,快坐下!”

“大哥,怎么你也!真是,一个个都傻了吗?这么好的机会,都叫那帮四川佬跟那死老鬼抢走了!”

黝黑大汉想不明白,当下气得面色发紫,不过这屋内一众都知道他是个混人,倒是没人与他较真。

“呵呵,你这混小子,多动动脑子吧!”

良久,听那县城方向隆隆的炮声一直没有断下来过。那杜家老太爷似乎终于拿定了主意一般,口中对那黑大汉轻斥了一句,方才将手中的紫砂小壶放在了一旁的桌子上!

“你呀,也学学你大哥多动动脑子,我老了,怕是没几年活头了,日后杜家这么大的产业还都要靠你们这些小字辈打拼呢!”

他摇了摇头,面上难掩失望的神色。

对于鬼头六,不仅是他、一样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四爷同样瞧不起他口中的那个马贼出身的老财主,他太贪婪了、手段也太恶毒了。

“咱们这位四爷可不是一般的人物,官督矿井他要一半,他也真敢夸下海口,也不怕吞下后伤了胃。你们两兄弟我可跟你们说清楚了,小矿井你随便吞,哪怕跟彭水社甚至老鬼对上了也没关系。但是官盐一个也别碰,否则别怪我交代了。湖北一旦乱起来,朝廷势必要有动作,到时候盯着这里的眼睛会有很多……而且,两个老狐狸也太高看自己了,就他们还想跟新军出身的乱军斗,谁给他们吃的熊心豹子胆,都混了吗?”

老太爷端起茶杯,淡饮了一口,“鬼头六这老东西这次可是掏了家底了,尤老四城南那边的那处宅子动静闹得有点大,据说集合一千多号袍哥,不过,他们也就只能欺负欺负过往的商号,想跟拥有大炮、机关枪的新军动手,有他们好看的!老三家的牙子今天上午不是才从汉川回来吗?一个个都没听清楚吗?”

“哼~~”

那黑壮汉嗤笑一声,“三叔家的小鬼怕是吓疯了吧,数十门火炮轰城,新军入川的时候我可是刚巧在武昌的,那个时候怎么没看到多少火炮,就连机关炮也只有一些。他还真敢吹了……”

“你这小混蛋还说呢,老三家的牙子我看着长大的,什么时候说过一句谎话。就算是他自己说了谎,那为什么一同回来的其他人都这么说?你赵六叔跟了我多少年了,什么时候出过慌乱,刀口舔血的日子他过的比你可多得多了,连他就面色苍白的点头,难道还有假吗?我看那,这应城以后是姓‘朝廷’还是归军政府还说不定呢,都给我放老实一点了,最近别给我闹事!”

老太爷真是气愤了,手嘭得一声轻响,将刚刚旁边小厮给填满了水的紫砂小壶又放在了旁边。

那黑汉子的脸上闪过一丝不以为然,先不说老三家的孩子是不是吹了牛,就是又如何,他手上有八百武装家丁,哪里轮到他一个小小的乱军在这里跳动。

国人无论何时,地域观念永远高于国家跟民族观念,杜南一也不例外,要不是人老思定、加上担心这举义真要是成功了之后被革命党秋后算账,他会不会加入尤老四跟鬼头六的行列中还是个位置数!

“都下去吧,把我的安排吩咐下去,都记住了,最近都别给我闹事……”

“是……”

第二卷 血战中原 第85章 试枪

“很好,朕要你去山东靖国公手下任军法官,明天出发,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山东”

“军法官。”杨林呆了呆,他当然听说过军法官,作为一名武将,知道军法官的职责后,绝没有谁会去喜欢军法官的道理,毕竟那是用来对付自己人的,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却要做军法官。

“怎么,有问题吗?”

“没有。”纵使心中不愿,杨林也没有勇气当面拒绝,他想通了,军法官就军法官罢,反正只要到了战场,军法官也可以上战场。

“对了,这次除了你的五百手下外,那队佛郎机雇佣军你也带着,到时他们负责靖国公的安全。”王福嘱咐道。

“是,微臣遵旨。”杨林回道。

田成雇用回来的葡萄牙人总共有四百二十六人,除了二十五名技术员,二十一名军队出身的人外,其余人的职业五花八门,这二十五名技术员当然安排在军器局,另外二十一名军队则做了教官,其余三百八十人暂时用不上,则干脆让他们都和近卫军一起训练军事技术,这些人虽然不是军人出身,却基本都有射击的底子在,只要队列训练好了,倒是有几分强军的模样。

这队葡萄牙雇佣军本来是王福准备用来逃跑时保护自己的,只是计划没有变化快,王福已经不准备跑路了,这队葡萄牙雇佣军也就用不上,总不能让这些人白白拿着高薪不干事,干脆将他们送到山东战场。

不过,为了提高这群雇佣兵的作战积极性,王福会以悬赏的方式对那些雇佣兵进行奖励,以一颗鞑子人头十两银子计算,八旗上下加起来也不过数十万人,若是能花数百万两银子就将所有清军干掉,那简直太划算了。

对于这些佛郎机人,杨林已经不象在船上时排斥,无论从射击和冷兵器格斗的角度,这些佛郎机人都表现得非常好,射击精准,力气极大,虽然只有三百多人,但杨林相信,哪怕是遇到同样人数的满洲白甲兵,这队佛郎机人也有很大的可能取胜。

军队里总是靠实力说话的,这样一支强军交给自己,哪怕人数不多,杨林也不会嫌弃,对这次到山东与鞑子的交手也更加期待起来。

听完皇帝的吩咐,杨林正想着是不是该告退时,王福沉吟了一下还是道:“这次你去山东,朕还要你特别注意两个人,一个总兵田雄,一个是总兵马得功,若是发现他们有投敌的迹象,马上拿下,如果反抗太过激烈,朕许你便宜行事?”

“啊。”杨林嘴吧顿时大张,差点合不拢来,自己竟然要对付两名总兵,而且还可以便宜行事。杨林震惊了一会儿才回过神来:“微臣遵臣!”

王福满意的点了点头,田马两人到底会不会叛变,只是自己根据历史来猜测,并不能作准,杨林能忍住不问,起码不是毛燥之人,自己将此事交给他,略可以放心几分。

“爱卿告退吧,对了,等下爱卿可以带人到军器局重领火器。”

“是,微臣尊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杨林走出皇宫后,还有点模不到头脑,到军器局重领火器干吗,他的五百人不是有三百支火枪吗,怎么还要重领火器。

“将军。”数名随同杨林一起过来的亲兵见杨林低头沉思,忍不住叫了一句,他们很想知道皇帝召自家将军前去到底有什么事,只是却不好开口询问。

杨林回过神来,想这么多干吗,到军器局走一场不就行了,他调转马头:“走,咱们到军器局。”

杨林带着数人到军器局时,军器局早已有人等在门口,一名三十多岁中年人含笑道:“杨将军,请跟我来。”

杨林忍住好奇,跟在那名中年人后面走进一个大厅,厅中堆放着一排整整齐齐的木箱,箱子上木头簇新,还散发出树木的清香,显然是刚刚才做成不久。

“杨将军,你们要的火器都在这里了。”领路的中年人指着箱子道。

杨林向一名亲兵用眼色示意了一下:“把箱子打开。”

那名亲兵上前,掀起箱盖,上面露出四支用油纸包着的火枪,并排躺在一起,从箱子的厚度来看,大约有三排,杨林有点失望,他的部下火枪数量已经够了,再多他也用不了。

“杨大人,不妨试试枪。”中年人含笑的道。

杨林正要说不用了,只是中年人神色仿佛带着一种说不出的骄傲,杨林心中一动,莫非这火枪另有古怪,他随手拿起一支,马上发现这支火枪的与众不同,他没有找到放火绳的地方。

“杨将军,这是燧发枪,到目前为止,整个军器局只造出了一千支,全部在这里,皇上吩咐,所有的枪支都交给杨将军使用。”

“燧发枪,这怎么使用?”杨林看着这支枪,有点不知所措的道。

“杨将军,只要试试就知道了。”中年人笑道:“将军跟我来。”

杨林等人跟着中年人走到院外,中年人向后喊了一声:“把子弹拿来。”

一名年轻人双手捧上一个布袋,中年人在布袋中掏了一下,掏出一个圆圆的纸壳,杨林正在想这个纸壳是什么东西时,中年人已经将纸壳放在嘴里一咬,纸壳顿时被咬破,露出一颗尖弹头,将尖弹头用嘴咬住,他左手取下纸壳,纸壳中剩下的是黑色的药粉,将一部分药粉小心的倒入火药池,重新合上后,其余火药倒入枪管,用完了的纸壳随手丢在地上,刚才的年轻人又递上了另一个袋子,中年人用手一模,里面是一小块涂满油脂的亚麻布,将嘴里含着的尖弹吐到亚麻布上,随手包好,然后塞到枪管中,用捅条轻轻一捅,被浸了油脂的亚麻布包着的尖弹顺利的滑向枪管底部。

将捅条取下,中年人马上端起火枪向前瞄准,只听“砰!”的一声大响,子弹尖啸着向前方飞去,数十米远的靶子上顿时出现一个大洞。

第二卷 虎踞鄂中 第九十一章 虎踞鄂中(1)

土丘之上,一队人宛如岩石一般笔直站于哪里,一道道的视线好似要将那逐渐变得阴沉起来的天空看破一般,可惜……依旧等不到他们期待的视线。

“不能再等了!”

看了一眼时间,已经四点一刻了,等待了近半个钟头之后,没想到就连李东来也失去了音信,更重要的是,此时因为阴天的缘故,天色已经提前开始黑去了,若在耽搁些时间,晚上再下起雨来,他这队伍之中的诸多弹药都有受潮之危险。

“县内必是出了事情!”

抓起土丘之上的一缕细土,李汉仔细放在鼻尖闻了一下,他的化学一般、地质学只知道这个名字,但是任谁有能够想到,这一片不过一个寻常县城大小的土地下竟然埋藏着那样多的,几乎高达数百亿吨的宝藏,果不负其后世‘膏都盐海’的美誉,最难得的,这块还未开发的土地还是国内不多的拥有优质温泉资源的宝地,用富饶根本无法形容其富庶。

压下脑海中有关这座城市的信息,李汉淡淡的说道,“这里将是中国现代工业之始”,强压下心中的兴奋,一种改写历史、指点江山的豪情在他胸中激荡,他收起了手中的望远镜,平静的说道:“我们不能再等了,荣成,吩咐下去,二营列前、一营殿后,咱们出发!”

“是,大帅!”

命令被下下去了不久之后,停下休息了半个多小时的队伍重又动了起来,一行行军的速度不慢,先锋队骑上营中的最后几匹快马先行探了几分钟的路后,没多久就回来报听到有激烈的枪声,初步估计至少要有数百人的规模,可能还要更多一些。

一应、二营当下加快了速度,马车上一门门小口径的60mm速射炮以及狙击炮被解了炮衣推下了马车,经过了两日的激战之后,技术已经纯属了许多的一营炮兵当下就各自找到了隶属自己炮队的火炮,隶属炮队的测绘标师在二营一队士兵的护送之下立刻赶往前方,寻找炮击目标。

随着离目的地越来越近,那应城放下过的枪声也逐渐的更加密集了起来,初始还不好分辨,离近了之后就有参谋计算了一下,初步估计交战双方人数至少能在千人左右,考虑到三营满编才不过四百八十多人,很明显的三营乃是处于劣势的一方!

先锋队探查到城墙上守卫的士兵并不是已经剪了辫子的三营之后,各队队官便纷纷下令士兵子弹上膛,一营也推出了共计四十二门方便推着移动的小口径火炮高昂着炮口,黑洞洞的炮口直指城墙之上,与此同时,城墙上的辫子兵们显然也发现了这只庞大的队伍,离得老远便听到城墙上吵杂成了一片,在李汉下令进攻之后,四十二门火炮同时炮轰城墙之上的守军,近两轮合击便彻底击垮了城墙之上的守军,对方留下了一地的死尸之后狼狈逃窜,显然没有人愿意在那丝毫没有防御功能的矮土墙之上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抵抗大炮。

“大帅,情况有点不对!”

马荣成率先瞧出了不对的地方,李汉点了点头,他也发现了不对了,举起望远镜一看,顿时明白了几分,“奇怪了,不是清兵……”

方才他还奇怪呢,这应城虽说乃是膏都,但毕竟石膏这东西在工业并不发达的满清使用的不是太多,虽然这些年来因为盐的发现令应城县的发展提速了不少,但是比起汉川跟旁边的京山那样的百年大县还是差了不少,近看这县城就明白了,与其说是县城,倒不如说起是个稍微大些的建了土石护城墙的乡镇也不为过。

根据目前得到的情报,据守应城县的清军并不多,名义上应城县隶属德安府,府内需在应城驻扎一营清军,不过这应城因为现发现的膏矿跟盐井太分散了一些,导致本就不多的清兵被分散到了几个镇上,加上清末吃空饷严重,四百多人编制的一营能有三百人就算是满编了,哪里来的那么多人呢。

现在一瞧见那城头把守的辫子兵,哦不,应该说是私人兵丁才对,瞧见其低劣的素质,他低头沉吟了一阵便心中已经明白了几分了,脸上更显阴沉。

看来有人耐不住要跳出来捋他的虎须了!

“直接轰开城门,命令二营准备入城,发现有持枪抵抗或妄图抵抗者格杀勿论!”

闷哼一声,李汉抽出手中那把没怎么用过的指挥刀,刀尖直指县城方向。几分钟之后,伴随着隆隆的炮声,本就并不牢固的县城土墙纷纷倒塌,露出了一个长达四五米的缺口,就有二营组织冲锋队高举着步枪齐唱革命军冲了进去,县城内顿时响起了更加激烈的枪声!

风更凛冽了,夹杂着细小的雨滴扑面而来,天更黑了。城中原本还能坚持住的抵抗在几门大炮被推进去之后顿时烟消云散,城中数十声炮响之后,倒是具是哭爹喊娘的怒骂声、讨饶声,拒接了马荣成递过来的斗笠,一点小雨对他没有什么影响。

“大帅,城门附近的敌兵已经清剿完毕,目前枪声主要集中在城北方向!”

有参谋接到军报之后回来告诉与他,李汉点了点头,“继续进攻,除非有敌人躲藏与民居,否则不得扰民,命二营加快清理速度,我倒要看看,是谁胆敢阻我革命军之脚步!”

他已收起指挥军刀将其挎在腰间,一手按于军刀之上,脸上表情严肃,配上他那一副虎背熊腰的健硕身躯,当下便显得格外英武不凡,看得身边参谋个个目露佩服,暗道大帅果然非是一般人物,否则也不能再短短几天之内转战小半个湖北,一手打下了如今这一副有利的局面。

“三营跟东来他们还没联系上吗?”

“回大帅的话,目前尚未联系上!”

炮声渐渐又密集起来,前面的攻击部队已经遭遇到了城南的敌军,李汉等人虽然方才入城,不过他却心中并不担心,若是装备了大炮机枪的手下新军还打不过这一帮连清兵都不如的未知势力,他也真该好生掂量一下是不是要放弃自己心中的那一点小小梦想了!

可以说,他的计划能否顺利实施,就看能不能拿下这应城了,目前看来,起码已经实现了了一半。

“报告!”一名参谋匆匆奔来。

“说!”李汉没有回头,他正盯着手上撑开的一副湖北地图,心中寻思着下一步该步向何方。

“有几个城中富商求见。”参谋来到他身边,将一张名帖递给了他身边的马荣成,由他递给李汉,然后站在一边等候答复。

李汉瞧了一眼,“刘伟元、陈子栋……不认识……等等,这是李东来?”

脸上一愣之后顿时反应了过来,立刻命令下面将人带过来。

参谋领着几个中年富商过来只是却没有李东来的身影,其中为首一人生的倒是白净,像教书书生多过商人。

“鄙人刘伟元,这几位乃是我的同伴,拜见大帅。”几人来到他的面前之后就要行礼,不过被他挥了挥手,“免了吧,咱们革命军不兴鞑子的那一套,说吧,名帖上的李东来人在哪里?”

为首一人当下便冲他抱拳一礼,“大帅,我等乃是路过应城的盐商,昨夜城中枪声不断,今早才知道城中已被贵军政府接管,原本我等采购完了货物就要离开的,不想这时城中又闹腾了起来,有青皮裹扎着村民围攻兵营,一打听才知原来一个时辰前贵军一部已经出了城去,城中有与那知事交好的江湖哥佬之流便兴了歹意。不久前我等被困在客栈中等待的时候,突闻敲门之声,原来有几人背负着一受伤之人跑来,某不忍其丢了性命,便将其藏在了货物堆中,这才躲过了青皮搜捕。之前听闻那为首一人言道自己名叫‘李东来’乃是大帅麾下的先锋官,因为腿上受了些伤,虽然已止住了血,不过暂时行动不得。这才做主将他名讳写在了名帖之上,还望大帅勿怪!”

他倒是健谈之人,不似齐来的几人一般在这众军环绕之中畏手畏脚的,几句不但交代了缘由,也为他解释了一番城中的局势!

“三营出了城?”

李汉百思不解,难道这其中还有变故。不过他也对这刘伟元的善举做了一番肯定,“有劳刘掌柜了,日后李某必有回报!”

李东来那是他手下如今最为倚重之人,尤其是情报方面的才华不可限量,所以他这话说得倒是诚恳。

第二卷 血战中原 第86章 训练

“这,这……”杨林看得几乎说不出话来,火绳枪的威力虽然大,但是射击起来无比麻烦,因为装药时怕火绳将火药点燃,每射击完一次还要将火绳灭了,装完弹药才能重新吹燃火绳。

眼前的火枪比起火绳枪至少进行了三处重大的改进,最大的改进自然是不用火绳,火绳枪装填时因为一手要掌握火绳的缘故,只有一支手能动作,还必须给火绳枪一个支架,如今这燧发枪根本不用支架,光是这两处,差不多就可以节省一半的时间。

第二个改进自然是纸壳弹,里面的药量恰好可以完成点火和射击,省了士兵分药的时间,子弹和火药装在一起,又省了重复取的时间。

第三则是那快浸了油脂的亚麻布,没有这块亚麻布时,装药时还要带个一个锤子,用捅条将火药锤实,将子弹锤到枪管底部,如今多了一个亚麻布,因为油脂滑润的缘故,只要用捅条轻轻一捅子弹就能滑到底部,而且亚麻布还有密闭的效果,不但省了锤实弹药的时间,而且还省了锤子,减轻了士兵携带的重量。

“我来试试。”杨林忍不住了道。

“杨将军,请!”中年人将火枪交到了杨林手上。

杨林接过火枪,马上按接中年人刚才的步骤照做了一遍,尽管生疏,但杨林在射出子弹后,默算了一下,至少比他用火绳枪时快了一倍。

杨林顿时骇然,这还是他第一次使用的缘故,如果稍加训练,相信速度再加快没有问题,若是用上这种火枪,一人岂不是可以当以前的二三个人使用,那他的五百部下完全可以全部换成这种火枪,以前的二百长矛手根本不用。

“这位大人如何称呼?”

中年人身上穿着粗布衣服,上面还有点点污渍,杨林原先以为这名中年人只是一名普通工匠,只是普通工匠绝没有那么大的权利,负责将如此先进的火枪交给他,听他的口气好象这还是军器局的全部库存。

“本官陈瑞。”中年人淡淡的道。

“陈瑞,羽林卫陈瑞陈将军。”杨林惊叫道,他加入羽林卫之前就听说羽林卫有位陈将军专门喜欢研发火器,每天不在军营而往军器局跑,杨林听到过后还不以然,认为这位陈将军不务正业,可是若这支枪是陈将军研究出来的,那简直可以说凭空为朝廷增加十万大军,他连忙敬了一礼:“末将参见陈大人。”

“杨将军不必多礼,这些东西你点一下吧,听说你们明天就要起程,可惜没时间训练了,你们只能在路上边走边训。”

“陈大人放心,有路上的时间足够了,这么好的枪若是不能发威出它的威力,末将都要羞愧死了。”他随口向身边一名亲兵吩咐:“快,传我的命令,所有人马上到军器局来。”

“是!”

亲兵匆匆下去,杨林忍不住问道:“陈大人,这种枪支不知军器局每月能生产多少?”

陈瑞摇了摇头,笑着不语,杨林反应过来,这种枪支的生产数量必定也是朝廷的机密,不会轻易泄露。

“立正。”

“啪”的一声响,三列站的齐整的士兵双腿并立,目不转眼的望着前面的陈瑞。

“枪上肩!”陈瑞连吼边将火枪端起来,靠在肩头,枪管笔直的对着天空。

“哗啦。”站在陈瑞前面的数十名士兵也连忙学样,只是却有一点手忙脚乱,只有几人小声的跟着吼了出来。

“怎么,哑吧了,叫你们吼出来知道么。再来。”陈瑞生气的重新将火枪放下,其余人脸上一片赧然。

杨林的部下都已经全到了,他才听陈瑞讲这种新式的火枪训练与火绳枪完全不同,必须以另一套训练方式才能发挥出新式火枪的威力,只是他们没有时间了,只能由陈瑞在此选上数十人匆匆教上数遍,以后就要靠他们自己刻苦训练。

这种火枪另有训练方式,杨林又是喜欢又是惊讶,惊讶的是明明火枪才刚刚发明出来不久,为何就会有新的训练方式,问到陈瑞时,陈瑞却不肯透露,杨林只得挑出了二十九人和他一想组成三列,每列十人的纵队,趁着其他人搬运东西时,抓紧多练习几遍。

对这些人详细解释完火枪的构件和射击的分列步骤后,陈瑞开始带着他们练习。

这燧发枪果然与火绳枪有很大的不同,光从列队来看,为了射击的连续性,火绳枪需要六列,燧发枪只需要三列,火绳枪需要一个支架,而燧发枪不需要,为了防止火绳点燃时,不小心碰到同伴的火枪酿成事故,支架还必须间隔一段距离,这样造成队列稀疏,而使用燧发枪的士兵完全可以做到肩并肩,射击的密度就大为加大,敌人很难冲过来。

“再来一次,听我的,枪上肩!”

“枪上肩!”这次三十人总算一起大吼起来,同时将整个动作做完。

陈瑞满意的点了点头:“很好,将枪放下,再来一次,枪上肩!”

“枪上肩!”

“打开击铁,半开击发!”

“打开击铁,半开击发!”

这次众人都做的很好,他们毕竟用火绳枪训练过一段时间,燧发枪虽然与火绳枪有很大不同,但击发的部位基本差不多,只是少了一根火绳,大家不会弄错。

“掏子弹!”

“掏子弹!”这一步也没有问题,众人都很快从腰间的袋子里掏出子弹。

“把子弹咬开!”

“把子弹咬开!”

“卟,哇。”一阵怪叫传来,却原来一小半人将子弹壳咬反了,明明要咬尾部,却咬到头部,他们嘴里咬到的不是子弹,而是火药,黑色的火药落到嘴里又苦又涩,这颗子弹算是浪费了,当然,只是火药浪费。

“再来,我重申一遍,你们要咬的是弹壳尖部。”陈瑞面无表情,这只是第一次,有人犯错也是必然,关键是在战场上不能犯错。

那些咬错之人连忙将口中苦涩的火药吐掉,重新掏出了子弹。

“把子弹咬开!”

“把子弹咬开!”

这次总算没有人弄错了顺序,其实弹壳尾部特意弄成了一段尖形,即使是不用眼睛也能辨认,只要不是太紧张就不会弄错。

“倒引火药!”

这次大家都不能说话了,因为所有人嘴里都含着一颗子弹,陈瑞也同样如此,由他身边的一名助手代替下达命令。

这次又有人弄错,有人手指一紧张,把火药全部倒了下去,作为击发的火药,只需要一小部分就行了,大部分必须作为发射药,陈瑞却没有让人重来一遍,继续着下面的动作。

“关闭引火池!”

“火药倒入枪管!”

“取出亚麻布!”

“包裹子弹,注意尖部朝上,圆部朝下!”

“装弹!”

将子弹装进枪管,众人的嘴吧才重新解放出来。

“捅条下压!”

“捅条下压!”

“取出捅条!”

“取出捅条!”

“瞄准!”

“瞄准!”

“射击!”

“射击!”

“砰。”的一声大响,整个院中硝烟弥漫,陈瑞早已躲开,否则非被全身变成筛子不可,数十米外的靶子全是密密麻麻的洞眼。

“清理枪管!”

“清理枪管!”

好了,所有动作都已完成,现在进行第二遍:“枪上肩!”

“枪上肩!”

……

杨林等人的嗓子都快要吼哑了,只是心中却是非常兴奋,这一套动作下来,确实是发挥出这种新式火枪的最佳威力,人员排列的密度大了一倍,发射的速度快了二至三倍,子弹的射程远了二十至三十步。

教了他们三遍后,陈瑞已经丢下他们自行走了,杨林等人余味未就,马上把枪支弹药发了下去,就在军器局一直训练,直到天黑,众人才拖着疲惫的身影,带着弹药枪支回到营房。

十数艘大船张满风帆,吃力的行驶在长江上,杨林站在船头,他的身边则是一名高大的葡萄牙人,正是这支雇佣军的首领,有点唐僧潜质的布加路,布加路此时非但没有象原先一样在杨林面前一直吹嘘,反而是用巴结的目光看着杨林,那种目光,就象是一只可怜的小狗向主人讨要食物。

“枪上肩!”

“枪上肩!”

“打开击铁,半开击发!”

“打开击铁,半开击发!”

……

明军站在船舷,一遍遍的重复着昨天学到的动作,而那些同船的葡萄牙人则双目发光的看着明军的训练,他们眼中毫不掩视强烈想拥有这种枪支的目光,以前的高傲全然不见。

“杨大人,杨将军,剩余的火枪给我的手下配上吧,我保证,只要配上了这种火枪,我的手下一定会努力杀敌,就是那个野蛮人的头领剁耳棍的脑袋也能拿下,天啊,那可是整整一千两白银。”

自从见到燧发枪,了解了威力后,布加路就缠着杨林不放,尤其是看到杨林的部下已经拿着新枪训练时更是眼热起来。

“天啊,不可思议的东方人,他们不亏是发明火药的祖宗,才会发明出这样不用火绳的枪支。”布加路已经想到了自己部下一人一支燧发枪,站在城头对野蛮人进行点射的样子,一名野蛮人十两银子,普通军官加倍,如果是贝勒,将军则是数百两,一人一天杀十人,至少也有一百两银子,布加路甚至想到自己被埋在银子堆里的情景。

在布加路看来,这些野蛮人和非洲的黑奴没有什么区别,甚至黑奴更强壮,可是依然被他们用火绳枪杀的尸横遍地,一天杀十人是小意思,这钱简直太好赚了,当然,前题是他的部下都换上这种燧发枪。

作为雇佣军,他们的头一支火器是自带的,当然,大明负责他们的弹药和粮草补给,如果火枪坏了,也会负责更换,使他们的弹药不至于缺泛,可是他们的火器虽然差不多是最好的火绳枪,与燧发枪的威力一比,简直是渣,三倍的射速,想想就觉得可怕,换上尖弹头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