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陆权强国-第2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汤化龙话才出口当真把他吓了一跳了,坦白的说,尽管这段时间来他一直都有自己组建一个政党的想法,只是一直以来苦于自己对于组建政党没有半点经验,加上怕自己闹得动静太大了,最后引起袁世凯放弃了先行对付势力较为分散的同盟会党人,反而先把自己当成了生死大敌,这才一直延缓自己的建党计划,只将自己做个寻常军阀,至多手上势力强些。最终袁世凯虽然担心他的实力,但是看到他在地方有所作为,却放弃了在民国政坛上再进一步之后,最终还是选择了先行对付同盟会的分散党人,这几个月来的诸多手段无不显示了他现在的主要目标跟对手是国民党。对于李汉的川鄂,袁世凯虽然忌惮,但是最后还是江防放在了第二位,没有选择立刻便与他真枪实弹的对上。这无疑给他留出了足够的发展时间来。

现在,从汤化龙的口中突然传出张謇欲要推他做那共和党的理事长,李汉也是一呆,这中国近代史上也出现过一个共和党的事情他是知道的,因为当年在培训教授有关美国政党的起源跟共和党派内的几大家族时,教课的教授曾经风趣的提过中国民国时期也出现过的这么个共和党的事情。他记得这共和党初期的确是张謇到处奔走合并了数个小政党组建而成的,不过前期的党魁不是黎元洪吗?黎元洪失势之后共和党更是成为了袁世凯的工具,怎么现在历史被他震动的偏了不少的位置之后,又回到了这条线上,由他取代了历史上的地方第一势力——黎元洪,成为了张謇提议的前期共和党的党魁了?

坐在凉亭之中,他其实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最终他还是从汤化龙那里得到了答复,按照这几日来张謇前后透露的消息,一来他是立宪派出身,对于现在四川湖北两省正在缓步推行的地方自治甚为满意,认为只有放权地方,实行地方自治、推行基层民主才能更好的推动国内的廉洁政治,遍观国内各省势力,便是南方那些同盟会的党人占领的省份,哪个不是都督一言遮天,推行的是百分之百的武夫政治;第二,他张謇虽说有个政客的身份,但是到底这个身份也不过是为了更好的经商罢了,本质上他还是个商人,如今举国各地厘卡繁杂,税收颇多,唯有川鄂两省减税、免税,加上军政府的巨额扫单推进省内经济发展,又有李汉先后投下巨资添购实业重工,让他看到了这里面巨大的商机;最后还有一个很现实的原因,那就是李汉现在掌握的势力足够强。地方上掌握了两个半省份的势力只有李汉一个,那位也被称为西南王的蔡锷跟他的学生唐继尧现在不也因为云南跟贵州的从属问题而闹出了别扭来了吗?掌握的地盘大了,人心杂了就难控制了。立刻这一点做得比袁世凯都好,他还需要地方上的那些将领为他驻守下面的省份呢。而李汉则根本不给下面的将领坐大培养派系的机会,更是将军权跟政权分割的很好,又掌握了管制军队的宪兵队跟廉政公署,可以说整个湖北、四川几乎掌握在他一个人手中也并不为过。有他这么一位地方实权护着,共和党无疑发展起来根基还要比换汤不换料的新国民党要稳得多。

何况张謇也是老狐狸一个,人精明着呢。他就不相信了李汉真得如他表现的那般,对于民国政坛没有任何野心,一心只想维护他在南方的这一亩三分地了!

的确如张謇所想的,李汉其实脑子里也在转这个心思了,以前他是没有这个条件,受限于实力也在担心会引起北京那边的注意。只是现在麾下新军编练成后,他手上的兵力守卫他现在的势力完全绰绰有余。保卫西藏、地方自治跟减税减税也将南方的进步青年学生、地方立宪名流和一些在政治上有野心的人物聚集到了武昌来。自己在政治上的门面和代言势力,也必须要筹备了。参众两院大选将在年底进行,明年初就会发挥国会的功能了。虽然用不了多久就要被袁世凯捻灭掉,只是现在有了他这股势力,袁世凯还能如历史上一样吗?

只是他心中还是有些顾虑的,这共和党原本要在13年黎元洪的势力垮掉之后成为袁世凯的御用党,张謇又跟袁世凯之间有些师生情分,万一这里面要是有什么阴谋呢?

不过思考了一阵之后,这种担忧旋即就被他甩到脑袋后面去了。

看他面前的汤化龙说得眉飞色舞,脸上掩不住的兴奋与喜色,不正是这件事情最合适的负责人吗?汤化龙有能力、有野心,不过这段时间看他在联合议会上的表现,无疑他能把握住自己的野心,人也本分的多,这样的人很难贴心但很好把握,只要有足够的利益就成了!而利益吗?一个全国前三的党派党魁够不够分量?摩擦着下巴,他对有才干的人向来都是放手使用。何况汤化龙在几月,便开始全力全力筹备在两省挑选将要推举进入参议两院议员的事情。这件事情毫无疑问没有人比汤化龙更适合做了,这样他也能隐身幕后操控这个历史上的国会第二大党。虽然可能收到他的控制之后,共和党很难走到历史上的第二位子。不过他相信,在地方实力派当中,也很可以拉拢一些势力。先控制着两省代表的人数,再发展一些,混个国会前三还是完全可以努力达到的。

至于军队,他还是严格控制着,军人不党,这是基本原则。

所以,张謇的提议无论是北方那位的试探还是他的本意,这件事情都大有可为。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三百九十四章 巡检

1912年的夏季注定风云争起,蒙藏战火未息,政坛战云又起。8月中旬,同盟会正式向全国通电改组为中国国民党,举宋教仁为国民党理事长。随后不过数日,章太炎与开封通电宣布统一党退出共和党,仍保留统一党的名号。章太炎的中华民国联合会势力一去,共和党等于被折断了翅膀,实力已经去了大半。就在南北乐得看到声势只比国民党稍差一些的共和党闹分裂而自损根基的时候。不想才不过几日,一直没能选出理事长的共和党宣布推选川鄂联合议会会长汤化龙为理事长,虽然遭到党内理事如伍廷芳、范源濂、庄蕴宽等反对,新任理事熊希龄、章宗元、那彦图甚至不惜以退党威逼,最终还是在张謇亲自致电说服了同样倾向于稳重立宪派的伍廷芳、范源濂、庄蕴宽三位重要理事后,在理事会议上以一票的微弱优势获得通过推选‘汤化龙’为共和党理事长的建议。

9月1日,原共和党理事熊希龄、章宗元、那彦图等通电宣布因政见不同辞去共和党理事席位,与其同批去职的还有数位共和党干事。第二日,汤化龙与武昌宣布就任共和党理事长,同时宣布将自己新组建的‘共和建设讨论会’跟教育大师唐文治为名誉理事长的国民协会并入共和党内,以武昌为本部,苏州、上海、北京为主要支部,接管共和党党内事务。

汤化龙就任共和党党魁之后,虽然不少江浙籍的立宪派成员宣布退党,不过四川、湖北两省的地方知名人士,纷纷宣誓入党,声势一时大振竟比共和党全盛时期还要热闹,并开始筹备年底的国会大选的准备事宜。明眼人都知道,这个党派无非是李汉搞出来的花样,作为参与全国势力角逐的工具。这个年轻南方第一强藩,之前一直在国内政坛上表现的十分低沉,以至于甚至不少民众只听说过‘天堂’一般免税的川鄂,根本不知道李汉这个人是何方神圣。尽管所有人都知道他不可能一直这么沉寂下去,早晚会有爆发而起在那民国政坛之上弄潮,却没想到他果然是‘三年不鸣鸣必大’,这一鸣而惊人也!

李汉知道只要他的势力一天没对袁世凯造成压倒性的优势,这民国政坛之上的声音还是他袁世凯的。因此倒也表现的十分放权,任由汤化龙去折腾共和党,反正按照历史大势,国民议会短时间之内在国内是成功的可能,莫要说袁世凯不会允许成立,便是他入主中枢也要先行把来自参众两院的声音压制一段时间,知道国力已经足够到供他们民主式的协商为止!

暂时扯远了,整个九月初的日子里,因为共和党的强势崛起,国内政坛风起云涌,甚至北京一度传出袁世凯也因为张謇的事情大怒,随后更是传出一些离开了共和党的立宪派成员开始向他靠拢,称袁本人也有意组建属于自己的御用党,以争夺参众两院的控制权。

九月的局势变化的很快,国内铺天盖地的都是国民党的消息,除了举国都在关注的北疆局势之外,很难在报纸上看到其他的消息能够压下来自宋教仁跟他的新国民党的新闻,即便是得到了中国之声报纸全面支持的共和党也不行。只是不少民众稍稍疑惑的是,缘何一直不间断报道西藏战事的‘中国之声’报纸,自从八月中旬之后便再也未见到报道过有关西藏的消息了。至于原因是什么,没有任何人知道。但是要说西藏局势已经平稳下来了吧,为什么川鄂两省军管到现在还没结束,军政府仍然扔出一笔又一笔的分量十足的订单?

这里面的复杂,恐怕不少人便是挠破了头皮也想不明白武昌跟北京之间的龌龊!

九月的天,武昌正当炙热!9日也是一个骄阳四射的天气,一般富贵人家都躲在家中避暑纳凉,喝些冰镇酸梅汤,吃些在冰水里泡过的凉西瓜。然而李汉却不能那么自在,因为今天的他还有要事在身,那便是巡检武昌码头建设跟岸防。

当然,这些都是明面上的介绍,事实上,今天他真正要做却另有其事,并且要会见几位许久不见的老朋友!

武昌新渡口位于槐山不远,远在武昌城繁华地区之外,因为紧挨着军事要地槐山,这附近的地区都属于军管地带,没有军委会准确说是李汉自己的亲笔批文,任何擅自靠近的船只都要比以误入航道的名义暂且扣押审讯,甚至原本武昌薄弱的江防炮舰之中,有近半数都停靠在这里。

军政府如此紧张的作态原因自然无它,因为这里虽然打着新建武昌渡口码头的名义已经开工将近半年,实际上却根本不是要建造什么民用渡口码头,而是……内江舰队的专用码头跟武昌造船厂!

武昌造船厂,李汉规划于自己还在鄂中时期,本是打算建在荆州,后来又准备改到重庆。直到川鄂合并之后,他才挑选上了条件更加优越的武昌,是通过接受一套跟奥匈帝国采购的军方已经封存的二手机械组建的工厂区,这一处地区的负责人被李汉交给了一个人,那便是龚春台。川鄂军政府之中太多的军政府面孔外界关注的视线太多了,他挑选了许久之后,才找到了这么一个能力不错且外界关注不多的人。除了龚春台负责这里之外,还有不少情报司的探员秘密潜伏在军港跟建筑队伍之中,在他们的努力之下,这半年来虽然一直没能彻底的封锁住有关武昌造船厂跟军港的消息,但是至少目前关注这里的国家跟势力并不多!

李汉很早就想来这里看看建设的情况如何了,只是他本人的身份太过敏感了。现在国内盯着他的人太多了,要不是今天传闻那位极有可能是未来奥匈帝国的末代皇帝的叫做卡尔的年轻白人要来,随着而来的还有他同奥匈之间密议之后的贷款跟他用第二批贷款购买的四艘千吨级的驱逐舰,都是奥匈海军淘汰的战舰,四艘姐妹舰分别修建与1902、1903年勉强也算是比较新的战舰了!舰船长264尺、宽27。5尺、吃水12。5尺、排水量1071吨,功率虚数4000匹马力、实数7500匹马力、最大航速23节。四艘还未定名的驱逐舰共花去了李汉57万英镑的贷款,对于这些虽然已经跟不上时代,但是明显却足够让他在跟老邻居李烈钧的长江航线争夺战中夺回一定优势的战舰,李汉心中还是比较在意的。

当然了,今天他来到这里的主要原因却不是为了接受这四艘战舰,他最满意的就是等待了将近大半年之后,去年他便跟奥匈帝国协议请求派遣而来的十数位奥匈国内精通制造‘潜艇’这种上不了台面,被蔑称为‘水下棺材’的潜艇专家,终于来到了!

因为奥匈那边的人是昨夜深夜驶进的码头,李汉一大早又来的比较早,结果到来的时候,奥匈那边不少人都还没倒过来时差,正在休息之中。对此李汉也没有现在去打扰的意思,他在龚春台的陪同下,巡视军港建设。港务负责人是一个曾经东渡日本留学归来的快四十岁的中年人,名字叫刘坤,今天便是由他亲自为李汉等解说。

“经略使大人请看”刘坤用手指点到,“咱们选择的这处地方建设军港,是因为这里有一处山体延伸突入江中,造成这附近有一处天然的较深的积水潭地,适宜日后停住较大的船舶。目前军港已经建成的主体部分可划分为大、小码头。其中小码头居内,可两面靠泊,泊位总长约120米;大码头及防波堤外,共有五个泊位,单面靠泊,码头总长约600米。大码头可同时停靠五艘长50到80米,吃水2。5米到3。5米的船舶,小码头可停泊两艘长度在十米以下。吃水在1。5米以下的船舶。整体来看大码头是弓弦形,但在五、六、七泊位却取直线。既可增加艘数,又可停靠较大吨位轮船。总体来说,整个码头现在一共可同时停靠7艘船,总吨位在八千吨左右,最高可达一万一千吨,单个最大泊位为3000吨。”

“远处动工是在修建什么吗?”李汉连连点头,能够在半年内修建出一处军用码头,虽然现在大部分地区都还没弄好,但是光是这里面积累的经验就是一笔无价之宝。军政府不知道从中要收获多少的熟练工人呢。

“回大人,那里是计划中准备修建的一处中型码头,也是这里原本就有的一个老渡口了!我们在勘探了附近的水文之后,放弃了在原本就有的老渡口处扩建,因为那里由于修建的太早,到了现在码头下面堆积了太多的泥沙、碎石等,导致原本能够成为武昌少有的较深的泊位,升升上抬了两三米。现在港务处正在安排先行清理江底泥沙之后,再大量地修缮一番之后当成中型码头来使用。目前前期的处理已经完成了,现在开始地工程,主要就是在原有的码头基础上扩建修筑第九号泊位,此码头设计总长为500米,新建可停靠2000吨以上船舶的泊位4个,如果工程完成的顺利的话,可以考虑一下向外延伸再修建两个泊位,同时还将对泊位前沿和航道水深进一步加深。等所有工程完工后,总停泊吨位将上升至两万吨。不过咱们这里的机械不足,还用人力的话,工程至少要到明年春才能完成!”

机器不足……李汉叹了口气,国内没有合格的工厂能够生产,而军政府的每一笔宝贵的贷款都要用到更需要的地方去,只能选择用人力的量去代替机器作业,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加派些人手来能不能加快修筑速度?”

“这个恐怕很难再增加了,现有装卸工作都是人工完成,人员上目前来说现在的数目正合适,再多一些就恐怕会出现开小差跟偷懒的人了,人多了甚至还可能导致速度降下去。”

刘坤说得倒是诚恳!

李汉点头,这里面的专业东西他听得并不是很懂,有专业人士在,最好还是放权让他们去做吧!

李汉对他的介绍表示满意,又问道:“扩建工程预计多少时间才能全部完成?”

“根据规划,需要一到一年半时间,不过请经略使放心,我们一定会竭尽全力地加快速度。”刘坤说,“军政府不是新添置了几艘挖泥船吗?有了它们我们至少可以缩减去清理江底淤泥所需的两三个月的时间,赶赶工完全可以提前完工。”

“时间要抓紧,质量也要保证。如果两冲突,宁要质量不要赶进度。”李汉知道自开工以来,码头工人一直都是满打满的工作十个小时,这大热的天在太阳下暴晒,现在出现了数十位中暑昏迷的劳工了,酷热的天气导致现在的工作没办法进行,也不清楚现在下面的情况怎么样了!为了了解码头工人的实际生活,问港务吧,又怕他会掩饰。于是把一直站在旁边的警卫叫了过来,告诉他:“去,把在那里干活的工人请两个过来,我有话要问他们。注意,语气务必要客气点。”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三百九十五章 真正的合作

军港内来来往往的都是忙碌的工人,趁着现在太阳才方升起,天气还不算太热的时候,要尽量把今天的活儿多做一些。

工人两个一组,因为运力的不足,从岸边挖掘的土石却需要他们用人力一点点的运走。

从新堤来到武昌谋生的刘树仁跟他的另外一个同乡就是其中的两个。两人各担一头正在架着一袋土石往远处行去,突然看到一队全副武装的军人走了过来,两人顿时看得一愣,结果脚步慢了下来,被后面还在往前走的工人撞到,结果一担土石全都撒在了地面上!

他们这边一闹起动静来,本来还在想着找谁问话的警卫登时看到了他们两个,于是往这边走了过来。

“喂,你们两个跟我们来一趟!”警卫指向刚刚犯了错的刘树仁跟他的老乡。

谁知这两人慌乱得不知所以,跪在地上连忙磕头:“军爷开恩,军爷开恩,我们不是故意的!”旁边的工人一看似乎出了事,都跟着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帮他们求情,大意就说他们在这里干很久了,这还是第一次犯错,希望几位军爷开恩。

几个警卫面面相觑,旋即噗嗤一笑,道:“好了好了,两位小师傅别搞错了,是咱们经略使大人今天过来寻常,想找两位小师傅过去问问话,看看这工地待遇什么有没有问题,诸位都散了吧!”

警卫的话刚说完,人群“轰”地一声闹了起来。这些老实本分的工人哪里想到了今天自己等人能碰到这样的事情,登时吓呆住了!

“怎么回事?不就是去请几个工人过来吗,怎么耽搁这么久?”

就在人群惊呆了的时候,突然传来一个不悦的声音,几个警卫转过身去一看,原来李汉等了他们一阵还没见到回来,思来这里到底是军方军管的区域,应该不会有什么想要他性命的歹徒潜进来,干脆带着龚春台等一起走过来了。

“小民等参见大人!”一看港务处管事都毕恭毕敬地站在李汉旁边,还有那位好一段时间才来一次寻常的龚大人也跟着候着,机灵点的马上猜出李汉就是西南经略使了,连忙纷纷跪下请安。

“诸位……诸位师傅莫要这样,莫要这样。现在是民国了,人人都平等了,咱们都是爹生娘养的不兴跪拜了,大家都快起来。”这面前少说百余号人同时跪下,李汉着实给吓了一跳,连忙笑着扶起来。

“谢大人!”工人们纷纷站了起来,才发现面前被称之为西南王的西南经略使李汉年轻的可怕,只是却没人敢说话。

李汉笑着刚想问话,突然看到了不远处他的副官急匆匆的从码头放下走过来。刚才蔡庆被他打发去查看奥匈那边的人起来了没,现在回来想必已经起来了,未免不叫奥匈那边久等,他原本准备在军港内多走走逛逛的计划看来是泡汤了!

有些扫兴的他只能匆匆地跟工人谈了一小会,询问了一下这边的待遇跟天热出工的情况之后,便离开了。

“老朋友,我们好久不见了!”

“将军阁下,好久不见!”

许久不见,李汉发现这位年龄比他还要小上几岁的年轻白人起色明显比之前要好了许多,看他张扬的神采,显然回国的这段时间内,他过得很不错!

事实上,正如他所想的那般。因为他在远东期间的表现十分不错,导致这一次归国同帕尔马公主齐塔完婚期间,他不但受到了卡尔·路德维希大公的赞赏,还接到了约瑟夫皇帝陛下的亲自接见,封他为布兰德伯爵,允许他日后从他的爷爷身上继承路德维希大公身份。不仅如此,他还因为从远东获得的大量机械跟军火订单,获得了国内军工跟军方的青睐,以至于新婚之后多次接到皇储费迪南大公的拜访。比起已经年迈精力不足的奥皇约瑟夫,年轻的费迪南大公不但精力旺盛、能力卓越且富有远见,他明显看到了奥匈帝国在欧洲的扩张已经到达了极限。而帝国若想继续往巴尔干地区扩张,势必要同俄国打一场大国战争,到时候很可能引起两个国家之间的全面对抗。这无疑会对奥匈帝国的根本利益造成伤害。

所以,这一次的卡尔虽然是打着同他的新婚妻子帕尔马公主往远东进行蜜月旅行,时间上却肩负着皇储费迪南大公对帝国在远东扩张影响力的野望。背后有着下一任的奥皇支持,这一次的卡尔明显取代了顾钦斯基,成为了现在的奥匈使团在华负责人。

李汉在打量着面前的年轻人,卡尔也一样在打量着他。老实说,他怎么也没想到,大半年前还不过只是个占领了几个县城跟一块土地的军阀头子的李汉,不到一年之后便成为了一个疆土等同于帝国,拥有数千万人口的远东势力的领袖,而他现在还在西藏跟英国人硬碰硬的正在打着一场大仗,虽然到目前为止,西藏的局势不甚明朗。西征军虽然扫清了拉萨周围的所有据点,但是一直没能攻破重兵把守的拉萨,不过任谁都看出来了,面前这位年轻的远东将军也在压抑着不叫西藏战事扩大化,因此没有再行动员兵力赴藏,但是却在紧挨着西藏的四川驻扎了一个师的兵力,是否还隐藏着其他的暗手就没人知道了。总之,因为他在西藏问题上的强硬态度,前段时间还传出他欲驱赶英人、收复租界区,甚至不惜与英人打一场举国之战的决议,彻底震惊了至今还未能从‘布尔战争’的阴影中走出来的英国。英国国内对于很可能再被拉入一场布尔战争十分不安,尽管英国举国都认为,一旦选择惩罚民国,最后胜利者肯定会是英国。只是,民国的势力还在布尔人的两个小共和国之上,怎么说也是远东第一大国。地方强权军阀李汉并不畏惧来自英人的威胁,导致英国在中国问题上一贯使用的威慑手段不起作用了,那么剩下的就只剩下战争的手段了。

卡尔已经听到了风声,拉萨一战将是决定西藏局势的关键性战役。英国国内已经警告过印度那边跟驻华公使馆,不许在国内分不开精力的这个时候在远东分散了国内的精力。不出意外,已经没有英军会再被从印度派遣过来了。

李汉的势力现在发展的太快了,卡尔抵达汉口之后第一时间顾钦斯基便将这几个月来奥匈收集到的有关李汉大动作的情报权交给了他,很明显的他已经看到了这个年轻人的野心了。在举国国内都在政治上兴风作浪的时候,唯有他这个地方军阀在不惜高息举债发现工业,尤其是钢铁跟军事工业,一旦给他留出了几年的发展时间之后,等到地方上在建设的铁路建成,川鄂两省的军事跟重工业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后,这个国家的未来主人已经确定了!

国内或许大多数人在重型工业之上只晓得很耗钱,一般势力根本折腾不起。但是从小便在王室家庭长大的卡尔却明白,衡量一个国家强弱的正是这个国家的工业与军事力量,只要这两大支柱力量强大,即便是你国民经济贫瘠,也没有一个列强国家敢打你的主意。这也是他这一次来见李汉之后,不但态度上真正将他摆在了可以合作的准盟友的位子上,而且,明显给予了他足够的尊敬!

“将军阁下,对于前段时间我国方面单方面暂时中止继续提供贷款的事情,我方表示十分抱歉,希望您能理解!”

这一次卡尔完全是有备而来,所以一上来便直奔主题,就李汉可能的不满道歉,“为了表示我方在这件事情上的失误,我方愿意购买贵国三百万元的公债,全当赔偿!并且,在这里我保证,日后这样的事情将不会再发生,第三笔贷款将跟随第二笔贷款一同,提前五个月交付阁下!”

李汉心中有些诧异,不过却笑道:“阁下,我代表军政府十分感谢贵国政府的支持!”

日本的要价在他预料之中,问题是如何说服政府各成员答应,搞不好这将是一枚大炸弹,会将政府的威信和团结炸成粉碎。正思考间,何峰已陪伴格尔夫走了进来。

“先生,请坐!”

“请!”

卡尔对李汉的热情亦一清二楚,他微笑地说:“许久不见贵国局势变化不小,尤其是湖北、四川两省变化之大更是令帝国国内十分惊诧,将军阁下的能力无须质疑,我国国内对于将军的年轻更感到佩服。希望日后帝国能跟将军在更多封面上达成合作!”

“正有此意。”李汉笑着应答。

进入了主题之后,卡尔顿时变得一本正经,“帝国国内对于跟阁下之间的合作十分重视,我来之前我国皇储斐迪南殿下曾经亲自请示外交部,将汉口新建的领事馆升级为仅次于天津、上海的第三处馆区,将由顾钦斯基先生负责同将军阁下之间的合作。这是我国方面提交的任命书,今天由我逾越代替顾钦斯基先生交给将军阁下审阅!”

李汉看也不看,笑着说:“感谢贵国的支持,皇储殿下近来可好?”

卡尔微笑:“皇储殿下一切都好,谢谢将军阁下地关心!”

“卡尔先生有什么要求尽管直说,我们两家一贯有良好地合作关系,相信这一次也不会让我失望。”

“鉴于一直以来和贵方的良好关系,我国决定自今日起重新开启对华贸易业务,其中包括原本限制出售的军火,重型武器包括火炮机枪等都在销售之列中,除此外如果阁下又需要的话,帝国国内还有一艘将要退役的轻巡洋舰,也可以挂单出售!不过……”

李汉眼睛跟着眯了起来,“不过什么?需要我们付出什么代价吗?”

“将军阁下先生真是坦率,不需要付出什么代价。”卡尔狡黠一笑,“我们只希望能继续保持并扩大合作。”

“具体怎么说?”

“比如,我国听说贵方答应德国资本入股,同贵国合办兵工企业。我国国内不少银行资本跟工业巨头对此十分感兴趣,希望能够也能够获得跟德国人一样的待遇……不知道将军阁下以为如何?”

轻笑一声,李汉没有点头也没有拒绝,反倒是反问道:“阁下可知道在几个月前,我的军队跟英国人交火的时候,站出来支持我的国家只有德国一个……德国的诚意很足,而且在军政府最需要的时候,向我提供了数十门可以封锁长江的要塞重炮,并且购买了我军政府数百万的战争公债,至于贵国政府……呵呵……”

言下之意就是贵国现在在军政府心中的分量已经完全没有德国那么重了!

卡尔也不生气,道:“我方的诚意,将军阁下很快就能感觉到了。请阁下放心,虽然在海军上我国比之德国要差不少,不过陆军方面,帝国的士兵自信并不输与德国。这一次,我还记得阁下曾经提到过,有跟我方订购一批最新造船机器的想法。所以,恕我自作主张,从贷款之中拨出214万英镑,为阁下在国内采购了一全套的生产机械。预计十一月初将能抵达贵国,一旦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