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陆权强国-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汉很有风度的点了点头,给女孩斟了一杯红酒,“尝一尝,欧洲名酒,虽然我品不出什么味道来。”他自嘲的笑了笑,让他喝红酒的确跟牛嚼牡丹没什么区别。不过对于女孩的疑惑,他却很耐心的回答了起来:“没错,大洋洲澳大利亚,嗯,就是你所说的大西洲,那里有一种动物,它的名字叫做‘袋鼠’,母袋鼠的小腹处有一个口袋,袋鼠宝宝在长大前,一直待在口袋中,直到它能独自生存为止。”
澳大利亚前世李汉在外面任务的时候去过一次,不过对于袋鼠他却没亲眼看到过,所知道还是小时候在人与自然栏目里看到的,现在不过拿出来吸引女孩注意力的!
女孩明显很感兴趣,连连追问:“这么神奇?”
她接过李汉递过去的红酒,学着他用红唇小饮了一口。许是第一次喝红酒不太习惯,或者干脆不胜酒力,她的眉头因为甘苦微微一皱,面颊没多久便浮起两抹红晕,一双水眸更是秋波涌动,看得李汉没有来的一阵心跳,深吸了一口气,心中念了句‘祸水’,方才强压下冲动。
“没错。除此之外,大洋洲还有一种熊也有肚袋!”
“熊也有?”
赵诗嫣瞪着一对大眼睛,表情说不出的惊讶与诱惑。她实在想不到,这个世界上竟然有那么多不可思议额的存在。
“是,不过跟我们熟知的熊可不一样,这是一种体积很小的熊,生长在树上,叫做考拉,又叫树袋熊……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我等也不过仅仅只知道一点皮毛罢了!”
他笑了笑,举起酒杯微微晃动,眼神却不自觉的猛地一紧,因为他看到了张世膺往这边走了过来。
举杯跟同样端着一杯红酒的博德曼中校虚空一点,这个拥有着日耳曼血统的中年男人面上多出了几分笑意,虚空与他一碰,小饮了一口。
“一个可爱的美丽女士,将军阁下”走到他的身边,博德曼微微摇曳着手中的酒杯,“但愿我没有打扰到你们,阁下。顾钦斯基先生让我跟您带个口信,最迟月中,他将会回来与您协商下一步的合作计划!”
他用的是德语,因此一旁的赵诗嫣跟侧耳倾听这边的张世膺都没搞明白他说得是什么!
李汉眼睛一亮,听懂了他话里的意思了!他点头,用德语回答道:“我很期待跟公使的再一次碰面,阁下这段时间来似乎收获不下?相信只要贵方愿意,我们的交易完全可以再增加一些,比如几条铁路,十几组机车?或者……呵呵……几个兵工厂……远东的秩序需要重新被建立,我们跟贵国之间不但有着共同的利益,还有着共同的敌人……在北边……相信以这个国家四亿的人口,如果在西部、北部的边界布置百万驻军……”
说道这里他便停住了,博德曼会意,举起酒杯微笑同他碰了一杯,“您的提议我会转告公使先生……”
他走近了几步,像是要往别的地方走去一般,不过路过李汉身边的时候,却突然低声道了一句:“听说将军阁下前几天曾经接待过礼和洋行的人?请阁下放心,帝国制造并不比德国货差多少……价格上我们有优势!”
说罢,便摇晃着酒杯,往别处走去。背后,只留下嘴角笑意又浓了几分的李汉。
瞧见两人交谈完了,吴禄贞的参谋长张世膺这才微笑着走近了一步。他显然受过极好的教育,说道:“倒是在下打扰大帅跟这位小姐交流了,还望多多包涵……”
李汉耸了耸肩,侧头跟赵家小姐歉意一笑,还没等他开口,何其聪慧的赵诗嫣便像是猜透了他的意思一样,美眸一动,仍旧温温柔柔的先他开了口:“诗嫣刚巧有事,便趁机跟先生请辞!赵家纺织厂内,军政府上一次要求订制的军装已经全部制造完毕了,若是需要,可以随时派人来取!至于方才追加的这一批,怕不是要等上一段时间了。有些布料最近汉口租界也很难弄到,诗嫣已经派人联系了早年家父的一位故友,预计要半月才能从上海送来!”
“无妨”李汉点头,唤来一个警卫道:“带一队人护送小姐回去!”
“是!”
赵诗嫣冲两人盈盈一笑,方才在那警卫的引导下离开了。
女孩走远了,张世膺方才笑道:“大帅跟绥卿倒是很有些相似,日后倒是要多多联系才是!”
李汉被他呛了一口气,脸上苦笑。比起吴禄贞的才华跟他的桀骜不驯,他的风流韵事国内也没少流传,感情面前这位主儿已经把他跟吴禄贞划到一类人中去了,这叫到目前为止都没谈过一次恋爱的李汉情何以堪。
摇了摇头,却避开了这个尴尬的问题,他笑道:“张参谋长南下,只怕不是为了取消兄弟一句吧?对于吴大都督,兄弟心中十分敬佩,清廷经营了多年的直隶被他一乱,短时间之内不可收拾,那袁世凯经营多年的北洋第三镇如今已经基本在他手上覆灭,听闻京城可是不少人闹了心火,要把统制曹锟拿下砍头。当真是燕晋子弟多雄哉!”
好话人人爱听,张世膺见他不似传闻中那般狂放、桀骜,顿时多了几分好感,道:“这里人多口杂,可否借一步说话?”
“自然,旁边就有雅室,请!”
“请!”
两人离开了略有些喧杂的会场,进了旁边的雅室之中。
“方才多有不便,请大帅勿怪育和!”
李汉点了点头,他方才继续说道:“育和南下拜访大帅,是带着大都督的嘱咐来的。对于大帅指挥的‘武胜关大捷’如今早已名扬天下,大帅能以一军之力当下南下清军。大都督对您也是佩服异常,时常提到您时都感慨未能与您一见!”
这事标准的客套话,李汉不为所动,道:“指挥战事的是军政府第六协跟河南混成协,我不过从中调度,运送了些物资罢了。吴大都督严重了。”
张世膺道:“大帅谦虚了,育和此次南下,却是肩负着大都督的嘱咐,希望大帅能够趁机出兵河南,牵制住河南清军,不叫其北上。燕晋联军一旦落入腹背受敌的不利局面,则大都督三路合击京师的计划必要毁于一旦。我南下前,听闻大都督提到,那清廷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有意先从河南调兵北上平乱,却是需要湖北的同志帮助!”
果然如他所想,李汉点了点头,“阁下但请放心,我正有计划组建北伐军出兵河南,只是一来之前战事,军政府损耗弹药武器甚巨,而我鄂中一直得不到武昌的武器补给,都是军政府自行筹备捐款,从洋人手中买来的……如今从洋人那里买武器已经越来越困难了,却是要耽搁段时间。不过阁下但请放心,我已经发电武昌,跟大都督申请从武昌调一批军火过来援助。并且知会宜昌,唐司令处尚有近万士兵,可责令他先调一部北上,出兵河南!”
众所周知鄂中刚刚经过一场惨烈的战事,这是众多皆知的事情。李汉有这个借口哪里会不用,自然拿在手上当做大旗使用。
张世膺面上一滞,没想到他竟然拿出这借口。南下之前吴禄贞其实也曾提到过湖北革命军反攻河南的可能性不大,不过他还是要尽力拉拢一番,好为北边减轻一些负担。他方刚要开口,却听到李汉那边口风一转,道:“不过阁下也不需要太过担心,如今河南省内除了已经从开封北上的第六镇第十二协外,我有把握叫清廷再难调动一兵一卒北上!”
张世膺一动,“计将安出?”
“河南,军政府已经派人联系了不少河南同盟会的同志,预计就在这几天,就在河南发动举义!”
张世膺脸色顿时好了几分,“这的确是个好消息!”
又想起李汉方才提到宜昌唐部,眉头微微皱起:“若能说动宜昌出兵河南也是好事,这事还要大帅多多放在心上。”
“这是自然,我本有意让他唐司令就任北伐军总司令,我自各部抽调一协随他一同前往河南迎战清军。不过电报准备了许久,却苦无门路,不好仓促发去与他。不过那唐司令乃是你们同盟会的同志,若是阁下出面恳请武昌那边效果自然要好的多。”
“哦?”
得知那唐牺支乃是同盟会的同志之后,张世膺才算放下心来。他跟同盟会巨头之一的林森关系不错,身上更是带着他的亲笔书信。而那林森又跟谭人凤同属一派,交情还算莫逆,由他开口想必定能调动唐牺支北上。想到这里,他不自禁的点了点头,这事基本上算是成了。
却没注意到一旁李汉盯着他兴奋的面庞,眼中闪过一丝得意。
第四卷 帝国东升 第346章 贡品
上海港,此时一幅繁忙的景象,数十艘巨大的海船停靠在码头上,码头上货物堆积如山,瓷器、生丝、丝绸、棉布、茶砖等物品分门别类,列得整整齐齐,无数的码头工人如同蚂蚁一样从手推车将一堆堆货物从码头往商船上搬运。
另一些商船却相反,码头工人正将船上的货物一车车御下,象牙、香料、胡木、硝石、硫磺……各种西洋、南洋、东洋出产的物品应有尽有,它们被堆在码头上后,很快被四轮马车拉走,这种四轮马车是最近两年才出现,专为码头便用,一辆四轮马车可以拉数千斤货物,远比两轮马车拉得多。
在海船的中间,更有一些小的船只穿梭其中,为商船补充淡水、疏菜、粮食等物,等到装满了货物的商船下沉到吃水线时,船员们迅速到位,在数名身穿天蓝色衣服的海关人员检验过后,扬起风帆出海,空出的仓位很快被后面等得不耐烦的商船填满。
在这里,每天都有十数万甚至数十万两银子的货物发出,同样有十数万两银子的货物进入,单是海关税收就达万两之多,遇到季风时,有时一整队从西洋,南洋过来的船队,上面载着的物品价值就有可能达百万两白两之多,很难想象,在三四年前,海关总督衙门没有成立前,这里只是一片小渔村,偶尔有一些打鱼的渔民驻扎。又一艘海船在小船的引导下从海上靠了过来,比起周围的海船,这艘海船显得有点小,差不多只有其他海船三分之二大,不过,上面雕梁画栋,极尽奢侈,远看倒象是秦淮河上的花船,当然,能出海的船只远不是花船可以相比。
船只在码头停稳后,刚用木板与岸上相连,四名身穿蓝色衣服的海关人员已经登上了海船,向船员询向道:“你们的货主是谁?”
几名身穿短襟的船员有点茫然的抬头,其中机灵一点的一人向船中间一指,四名海关人员只好向船中间走去,刚走几步,一名身穿大明一样官服的中年人在十余名随众的簇拥下,从船中间走了出来,从官服上所绣的仙鹤来看,竟然是一名一品大臣。
四名海关人员连忙主动行礼:“拜见大人。”
“不敢当,不敢当,四位大人请起,小臣李世绪,是来自朝鲜的使臣,奉国王命令前来恭贺大明皇帝御驾凯旋归来。”那名官员连忙用流利的官话道。
听到原来是朝鲜过来的使节,四名海关人员脸上有一种哭笑不得的情形,朝鲜被明太祖列为不征之国,受大明影响太深,他们的官职,官服都和大明一样,也难怪四人会认错。
“原来是使节大人,还请大人出示这次随船的货物清单,也好让我等估税。”包宝春道,他是海关的货物评估员,每艘海船进入码头,都需要三名以上货物评估员对其查验,估出货物的实际价值,确认应缴纳的税款。
“几位官爷搞错了,船上所有货物都是贡物。”李世绪满脸堆笑的道。
李世绪是朝鲜皇族,他早就听说为了抗击满人,大明皇帝几年前新开了海关,对海上来往的货物都要征税。
此举在朝鲜君臣之间还引起过一次争议,有人认为大明皇帝违背祖宗家法,开海收税是贪财之举,必定会引得大海周边的居民抛荒去地,争相下海,久之,便得朝廷不稳,仍是饮鸠止渴。
有人却认为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举,大明皇帝此举可以解朝廷燃眉之急,当时朝鲜虽然被满人征服,成为满人属国,只是相比大明对属国的大方,满人却索取无度,让朝鲜君臣颇为不满,加上如今的朝鲜国王李淏在丙子虏乱与哥哥昭显世子李溰、弟弟麟坪大君李浚都被清军掳到沈阳,当了十年之久的人质,直到清军入关,多尔衮认为朝鲜已无大忌才放他们兄弟几人回去,期间几人受尽了艰险,李淏对满人恨之入骨,时刻想摆脱满人对朝鲜的压榨,积极组建军队,可是朝鲜国疲民穷,一些大臣认为可以效大明之举,在平壤也设海关收税养军。
两种意见争执不下,最终李淏还是没有勇气打破以前的祖宗家法,学大明开海,只是谁知没过几年,大明就重新崛起,将昔日的对手打得一败涂地,满人精锐尽灭,消息传到平壤,朝鲜君臣狂喜不已,举城欢庆,若不知道之人看了,还以为朝鲜人打了胜仗。
既然满人已经败了,朝鲜人当然不愿意再做满人的属国,可是别看满人现在充其量是一只病猫,与满人相比,朝鲜却只能算一只老鼠,没有大明的支持,朝鲜绝不敢与满人翻脸,这次李世绪来大明,祝贺只是一个方面,事实上带着两个使命,一就是要向大明借兵,只有大明的军队驻扎在进平壤,朝鲜上下才有勇气与满人翻脸,二便是看能不能效仿大明一样开海建海关。
这船上的东西当然有一部分是呈给大明皇帝的贡物,大部分却是李世绪从朝鲜带来准备出售的各种特产,从朝鲜过来的高丽参、上等皮毛运到大明常常可以获利数倍仍至十数倍,借着送贡品的机会,以前是可以避开大明的禁海之策,现在则可以避开税收。
本来李世绪以为自己说了贡物之后,这几名大明海关人员就会离开,在他想来就是要收税也不可能向皇帝的贡物收税,没想到四名海关人员互相看了一眼,脸上都笑了起来,包宝春道:“使者大人,实在抱歉,大明海关有规定,所有物品一律交纳税收后才能上岸。”
“什么,岂有此理?”李世绪脸上一片怒色,这大明还是礼仪之邦吗,李世绪愤愤的想,道:“四位大人,你们是不是弄错了,本官从没有听说过送礼还需要交税的道理。”
“使者大人稍安务燥,若是真正送给皇上的礼品自然不用交税,就是交了税也会返还,只是船上的其他物品,一概不能免税。”
“那好,这船上除了贡品外就是我等日用之物,四位大人就不用耽搁时间。”李世绪强忍怒火,他在朝鲜是青林郡公,清贵无比,这次带着贡品兴冲冲的乘船来大明,本以为即可以向大明借得兵马,摆脱满人的统治,立下大功,又可以发上一大笔财,没想到还没有踏上地面就受到刁难。
“使者大人,是不是供品?还需要查验之后才算,就算全是贡品,还需要经过我等查验完毕,办完手续,大人手里有海关衙门的凭条,方可御货,否则大人的货物出不了码头。”
李世绪无奈,只得向一名随众道:“把贡品清单给他们。”
“是。”那名随众应了一声,连忙小跑着进入船仓,不一会拿出一个紫色的木盒过来,将木盒打开,里面是一块卷起来的丝帛,丝帛打开,上面写满了字迹。包宝春查看了一下,确实是一份贡品目录,上面琳琅满目的写满了各种贡品,为了能借到兵,这次朝鲜人下了很大的本钱,光是种马就达一百匹,上等人参一百斤、豹皮,獭皮各五十张、另外以往的贡物如满花席、黄花席、彩花席、厚白纸都是以往的数倍,少女十名,价值最大的还是四对海东青。
海东青是最好的猎鹰,成年的海东青体长超过半米,双翅展开更是达二米以上,除了满洲出产外,朝鲜北部也有出产,不过,捕捉海东青的难度极大,成年的海东青很难驯养,相对来说,幼鸟更容易驯养一些,可是海东青的巢穴一般建在悬崖峭壁上,要捕捉海东青的幼鸟,只能从悬崖下往上攀爬,数百米的高空,一个不小心摔下就会死于非命,本来单是攀爬就危险之极,在空中还要防备成年的海东青袭击,捕捉一窝海东青的幼鸟,往往要死伤七八条人命也不一定能得到,因此有一鸟数命之说。
用海东青狩猎是辽国贵族的最爱,在辽国时期,契丹人每年都要命女真人捕抓大量的海东青进贡,直到把女真人境内的海东青差点捕绝依然不能满足,终于激起了女真人的怒火,完颜阿骨打一声令下,女真人四下呼应,最终立国百年的辽国因此灭亡,说辽国亡在海冬青上,虽然不能说全对,可是至少也是一个大的因素。
朝鲜向大明进贡海东青并非第一次,不过,次数很少,从永乐年间以来,每年朝鲜都要大明进贡一次仍于几次,直到崇祯九年,朝鲜君臣认为的“丙子虏乱”中,向满人投降,成为满清属国,朝鲜才停止向大明进贡,在数百次的进贡当中,只有宣德年间进贡过数次海东青,不过,每次只有一对,后来再也没有进贡过。朝鲜愿意每年进贡,自然是有利益在内,从永乐年间朱棣向朝鲜君臣赏赐数倍价值进贡之物以来,大明的赏赐就从没有低过进贡之物的价值,海东青太过贵重,大明皇帝也很少打猎,进贡海东青并不划算,朝鲜君臣自然就把这项进贡去除,如今一次进贡四对,可谓洒下血本,盖因朝鲜君臣认为如今的弘光帝数次亲征,战功赫赫,必然喜欢打猎,才咬牙送来了这四对海冬青。
第四卷 黑幕下的南北议和 第二百九十四章 变局
“……燕晋合兵北上,京师震动,……吴禄贞、张绍曾、蓝天蔚三叛逆勾结山西匪党阎锡山等,于今日上午七时率所部新军第十七混成协、第二十四协,第二十镇,第二混成协官兵举兵作乱,僭称燕晋联军等,据悉,内除少数估恶不俊之人外,其余大部或被蒙蔽、或被胁迫,今电告各省督抚,除绥靖地方外,迅速组织勤王之师,入京拱卫!内有遭蒙蔽、胁迫者但凡重归王师,则一切责任朝廷既往不咎!”
是夜,军政府截获清廷广发天下之通电。
往后几日当真是喜讯频频传来!
十一月七日合兵一处的燕晋联军约一万五千人,在装备了吴截获自清军的武器之后,北上强攻保定府,至午时先后拿下定州、祁州,全歼丝毫没有防备的清军巡防营三个,并重创驻守保定的被杨新军第三镇步队第十二标,标统张殿如带残兵狼狈自定州逃回保定府。
同一日上午八时,没有给清廷留下足够的反应时间,第二十镇统制张昭曾在滦州通电称因未看到清廷立宪之决心,宣布第二十镇向京师进军。不过他随后却在电文中称,此举只是为督促清廷宣布立宪,并无有武力兵谏之举动。随后又在同盟会会员彭家珍的建议下宣布沿途若有抵挡、反抗,一律武力回击。
上午十时,原本同张绍曾、蓝天蔚一同兵谏的第三镇第五协协统卢永祥在接到第三镇统制曹锟的电令之后,迅速出兵阻挡第二十镇向京城进军,于此同时,陆军第二镇三十九协统领官伍祥桢纷纷倒戈清廷,领兵围堵第二十镇。据传迁安已经有零星交火,料来大战在即。
于此同时,蓝天蔚的第二混成协强攻承德,不似摇摆在离线与革命之间不定的张绍曾,蓝天蔚在昨夜接到吴禄贞的电报之后便连夜秘密安排,今晨一部已经潜伏至承德附近。宣布进军京师之后,他迅速命令大军强攻承德,至午时很快击溃了完全没有防备的清军守军,成功拿下承德!
面对滦州由兵谏展为兵变,清廷中枢乱作一团,禁卫军龟缩京城,第一镇则游走于京师和天津之间,主力在廊坊、东安、武清一线展开。
承德失守当真震惊了龙庭,索性一群觉罗氏大乱,还有一位领兵多年的新人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临危不乱。他虽然愤怒自己才刚从信阳前线赶回京城,便得到直隶大乱的消息,不过却在请示了朝廷之后,连连调兵遣将。他先是抽调奉天左路巡防营冯麟阁率军出关,同时调吉林第二十三镇孟恩远部一个协南下,欲要夺过承德。随后电令山东第五镇一协迅速赶往直隶保定,并下令第三镇统制曹锟,不惜一切代价,死守保定。
于此同时,他还不感觉保险,只是刚想自河南调兵北上,就发现河南清军如今只剩下不足两万人,几乎只比对面的鄂中军队多出区区两三千人,一旦再行调兵,湖北乱军极有可能自河南北上,同直隶乱党回合。正是因为如此,无论清廷如何督促,他都强压下去,绝不动用河南之兵。
七日傍晚,李汉才方弄好了他的‘随军教导员行动纲领’草稿,就听到传来了广西独立的消息。原来前一日桂林革命党联络了新军2000多人和部分会党,正准备起义却突降暴雨而不得不改期。巡抚沈秉和布政使王芝祥十分害怕新旧军冲突。设法通过关系和革命党谈判。经过反复陈述利害,加上湖南独立后,在财政上依附湖南的广西难以维持,沈、王二人见无力回天,又不愿广西动荡,只得接受独立主张。谘议局连夜赶做黄旗数十面,上书“大汉广西全省国民军恭请沈都督宣布独立”字样于次日遍插城头。同时通电全国宣布独立。沈秉做了都督,王芝祥和提督陆荣廷为副都督,前两人由于不是广西本省籍出身,很难立足,大权全部落在陆荣廷手中。
晚上,传来第二十镇青年军官王金铭、施从云、冯玉祥等领军一部猛地出现在京东开平镇外,驻守本地的才新上任的通永镇总兵王怀庆为官贪婪,军事政治才能甚低,见用人唯蠢笨老实,结果导致麾下一协庸者扎堆,又因经常克扣军饷导致军中多有怨声,结果战事一起一面而倒,至晚饭前已被冯玉祥亲率一军攻破防线,被迫狼狈带领一部残兵逃往唐山。据传小恭王听闻其弃军而走、狼狈逃窜的消息后气得吐血,连夜入宫进见太后,欲要请旨拿办了他。最后还是徐世昌出面拜访了袁世凯之后,才保下了他。不过他那通永镇总兵之位徐世昌却没能为他保住。
七日深夜,驻扎在南京秣陵关的新军第九镇部队原定于11月8日举义,因奸人告密,为张勋所悉,杀卫队营管带。全营官兵见事危急,即于11月7日深夜举行起义,准备开南门接应新军入城。张勋立调大兵围攻,卫队营寡不敌众,大半战死。而驻扎秣陵关之九镇新军,得悉卫队惨败之讯,义愤填膺。11月8日清晨,第九镇在秣陵关举行誓师,分三路进攻江宁,由参谋长沈同午统一指挥。第三十三标进攻雨花台、聚宝门;三十四标和辎重、炮营等分别进攻太平门、朝阳门和汉西门。但在出征时,每人仅有实弹三颗,炮兵一发炮弹也没有,只好拿刺刀参加作战。
八日,镇江、安徽举义,汉口清军未免腹背受敌,暂停进攻汉阳,待京城指示。黄兴趁机布置刘铁、汉川梁氏兄弟领军赶赴汉阳驻守于蔡甸一侧,深夜率军强渡汉水,重新攻陷汉口一处。
同日,燕晋联军同曹锟第三镇一协恶战于保定府,日中,燕晋联军几次攻破保定城防,曹锟亲自坐镇城中直隶总督府内指挥,经过一日残酷巷战,城南失守,燕晋联军攻入保定城中。承德城中,蓝天蔚接管城中藩库,得银六十余万系数奖励下属,第二混成协士气大振,连夜派兵强攻京师北大门——滦平镇。于此同时,第三镇第五协协统卢永祥递书劝勉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无果后,命令第五协炮轰第二十镇,张绍曾命军队反击。第二十镇麾下四十协协统潘榘楹秘不发兵,私自写信联系卢永祥,表示愿意继续服从朝廷指挥。
同日,南京第九镇起义军第三十三标、三十四标久攻太平门,朝阳门、汉西门等各路战事均无进展,起义总指挥沈同午下令:集中兵力总攻雨花台。猛攻数小时,新军死伤三百左右,而城内留守官兵、学生、百姓,被张勋屠杀了七百余人。第九镇攻势逐渐受挫。
同日,鄂中分军政府宣誓北伐,命原第三协统制何进晋升北伐军总司令,荆襄五府巡检使知会武昌大都督府后,督令宜昌分军政府派兵北上襄阳与鄂中北伐革命军会合!是夜,黎元洪电令唐:“直隶战起,正当大有所为之时,若君派军一部北上则革命择日期成,君在鄂西素有功劳,如今荆襄五府巡检使图谋北伐,望君以国事为重、以革命为重!”第二日,唐牺支通电服从湖北军政府大都督令,亲率两协六千民军北上襄阳。
九日凌晨,第九镇久攻南京不下、余部损失惨重后在大雾掩护之下,向镇江退却。张勋大喜,下令马队追击,一直追到秣陵关,缴获了新军遗下的不少辎重。其中第三十三、三十四两标也退往镇江,因伤亡甚多,乃合编为镇军第三标,李玉昆任标统。原第九镇统制徐绍桢基本丧失第九镇指挥权。
同日,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电令汉口《'文'》冯国璋,命其不《'人'》许收兵,继续强《'书'》攻湖北民军,争取《'屋'》早日攻克武昌三镇。中午,冯国璋命王占元部调重炮炮击蔡甸民军,民军损失惨重,协统刘铁因炮击流弹而伤,晚些时候失血过多不治而亡,成为汉口民军之中阵亡军衔最高将官。梁氏兄弟被迫带兵撤回汉阳。下午,王占元委任麾下辎重第二营营长孙传芳为先锋官,调集重炮强攻蔡甸,黄兴调湖南援鄂军甘兴典部守,双方恶战至午夜,王占元部损失惨重,被迫暂时停滞攻势。战中,孙传芳率部强行渡过汉水占领甘兴典部一处阵地,坚守一个时辰后,直至民军调集炮轰轰击,损失惨重之后方才后撤。战后,孙传芳被调离损失惨重之辎重第二营,被王占元调到身边任参谋官。
日中,燕晋联军攻克付出近三千惨重伤亡后,击溃曹锟第三镇占领保定城。不想,第五镇一协绕道京汉铁路,强攻石家庄,石家庄无险可守,吴禄贞麾下将领何遂领军坚守至天黑后,被迫放弃石家庄撤往保定府。于此同时,蓝天蔚部强攻滦平镇而不克,损失物资甚重,不得不撤回承德防守。是夜,奉天左路巡防营冯麟阁率兵偷袭承德,恶战半夜后退。同日,张绍曾见麾下三十九协迟不发兵,命新建大功之青年军官王金铭去见四十协协统潘榘楹。王金铭知潘榘楹一直不赞同兵谏,于是秘密联络好友施从云,借口大帅药犒赏四十协,得见协统潘榘楹之后突然发难,施从云以枪指潘榘楹头,命其写下响应革命书。潘榘楹无奈写下后,王金铭担心他事后再行变节,让好友施从云调一队士兵入第三十九协,然后命潘榘楹召集心腹,瓦选出不赞同革命之人后,将其等软禁,趁机掌握了第四十协。是夜,第四十协突然袭击毫无防备之三十九协伍祥桢部,伍祥桢损失过半、丢弃大量辎重逃往京畿方向。
同日,荆襄五府巡检使李汉致电唐牺支,表示愿改唐牺支为北伐军总司令,襄阳镇守使马荣成为北伐军副司令,物资将由鄂中分军政府供应,责成北伐。
中午,宜昌回电表示,唐牺支愿意就任北伐军总司令,下午,北伐军总司令唐牺支率两协民军北上。
同日,鄂中第三协统制何进协所部第三协共2700余人抵达荆门休整。
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