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从政-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郭亮自己也不是当厂长的料,哪里知道这个聂世宏是不是合适,既然梁倩英这个大老总已经认可他,郭亮当然没有意见。为了减少将来的麻烦,他将这个不知道内情的聂世宏介绍给了镇党委书记郑严庆。
    聂世宏并不知道面前这个年轻人是自己最大的后台老板,他只从王丹的嘴里知道郭亮和梁倩英非常要好,如果不是王丹后来知道梁倩英比郭亮大好几岁,他还真以为梁倩英是郭亮的女朋友。毕竟那天在迎源大酒店的那一幕太让他震撼了。
    所以聂世宏对郭亮保持了应有的客气,但没有作为下属对老板的尊敬。
    听郭亮说有人来梅山镇投资建厂。郑严庆非常高兴,他放下手头的一切来陪同聂世宏。在看了聂世宏拿来的金凤集团有关证明材料,听了聂世宏的有关投资建厂的介绍后,欣喜的郑严庆向聂世宏许诺了不少的优惠条件。他担心投资商不乐意而抽身走掉的心思昭然若揭。郭亮看到郑严庆那副谨慎小心巴结讨好的样子,心里都感到不好意思。
    郑严庆亲自将聂世宏和司机王丹送到镇招待所,然后命令招待所的张经理尽心接待,千万不能怠慢,之后立即回到镇里召集镇党委班子召开会议,讨论如何接待这个老板的问题。按郑严庆的话说,聂世宏来梅山镇投资可是梅山镇破天荒的第一次,这件事只许成功不能失败。
    他要求全镇各单位必须对这个竹艺加工厂——这是梁倩英临时想出的一个工厂名称——在各方面开绿灯,必须做到有求必应,要政策给政策要土地给土地。要人给人要电给电。
    总之一句话就是要在梅山镇树立起一家投资企业来,要让全县那些眼红梅山镇投资多的人知道:梅山镇不只是拉上级的拨款厉害,拉外面的投资同样厉害。
    在郑严庆的特别要求下,郭亮这个分管招商引资的副镇长成了接待聂世宏和王丹一行的组长。还当着各党委的面表态自己尽心尽力接待好聂世宏他们。
    说话表态的时候,郭亮心里感到滑稽而别扭:做老板的必须客客气气地接待自己的雇员。
    他带着党政办的罗向阳、薛黎一起陪了聂世宏一天。然后就将他交给了薛黎和楠竹坳村的村委主任丁条石,让他在那里了解他想要了解的,而他自己则继续忙各建设工地的事情。对于罗向阳的担心,郭亮神秘地对他说了一声没事,这次投资办厂绝对会成功,就算梅山镇的招待不怎么样。
    罗向阳对此半信半疑,但也不再劝郭亮不管其他方面的事。专心陪同。
    为了给郭亮更多更好的政绩,聂世宏出门时,梁倩英交待给他的最大任务只是查勘地形寻找合适建设工厂的地点,其余什么政策优惠、土地优惠都是次要的。
    金凤集团不在乎什么投资常有的“三免两半”,土地低价提供。因为这个工厂从筹备到建成到投产,可能就要一二年。在前面的几年中,工厂的销售额并不会很大,即使政策免交相关税费也免不了多少钱。至于工厂所需要的土地更是不在乎,因为双清县县城的土地都不贵,那么穷山沟沟里的土地又能花多少钱?与其找那些领导请他们开后门搞优惠。还不如花点钱自己解决,将来真要是有心人举报,完全经得起各种检查。
    三个股东,除了郭亮经济稍微困难,梁倩英、吴卉都是不在乎小钱的主,哪里会在这种事上精打细算。
    因此围绕这个竹产品加工的工厂演出了一场奇怪的戏:聂世宏对优惠政策不感冒,只求早点定下地方,而梅山镇的郑严庆等人却一次又一次提出各种优惠条件。形成了一方要给一方不要的奇观。直到聂世宏带着王丹、丁条石钻入山沟沟里考察原材料之后,镇里才停止拍“马屁”。
    就在聂世宏筹备工厂建设、郭亮在工地忙碌检查督促公路建设、水利建设的时候,湖心洲的野菜开始收获了。为了保密更是为了垄断省城酒店的野菜市场,郭亮的叔叔郭毅专门从外地租了两艘吃水浅的快艇,每天在湖心洲和省城之间穿梭。每天都是一艘船晚上从省城出发,另一艘船在第二天凌晨归来。装卸野菜的这两艘快艇都是停靠在一个企业的专用码头上,周围没有其他船只。以至于周围的人谁也不知道快艇里装的是什么东西,更不知道它们是从哪里来的。
    因为野菜稀缺而吃的人又多,野菜的价格竟然让郭毅抬得二十多元一斤,而且还供不应求,很多人专门跑到郭毅所在的九州大酒店来订货。迎源大酒店的田老板知道郭毅是郭亮的叔叔后,马上给郭亮打了电话,还亲自找到梁倩英帮忙,请他们两人出面劝说郭毅将野菜大部分卖给他。同时他答应今后也提供一部分外地的稀有食材给九州大酒店,两家酒店共通有无。
    虽然正月初二田老板找郭亮的事郭亮没有马上答应,但公安系统并没有借故扩大打击面,他们的重点集中在处理公安系统里面上,特别是劳动路派出所的领导几乎全部换了一遍,现在这个派出所的民警再也不敢接受周围老板的贿赂来为非作歹了。
    (感谢各位的订阅)(未完待续,)

第152章 (赚了一笔巨款)
    东城大超市的那个林老板虽然是那件事的始作俑者,是他出钱贿赂派出所干警,也是他雇佣了流氓地痞到云海超市闹事,但仅仅被公安机关拘留了十五天,东城大超市只被罚款十万元。公安机关没有再往后面深挖什么后台老板。
    田老板认为这是因为郭亮的额外开恩,如果当时吃了亏的郭亮像一般吃不亏的小青年一样穷追猛打猛打、鼓动公安机关继续追究的话,结局肯定不会这么乐观。所以田老板很承郭亮的情,直接把郭亮视为可以结交的朋友。
    另外一件事就是那个和郭亮一起打架的庞大海真的被特招进特警部队,现在正在部队接受正规训练。陶翔还为此专门打电话给郭亮,感谢他为部队输送了一名很有特长的人才。
    现在的郭毅看着一船船野菜变成了银行里猛涨的数字,整天笑得合不拢嘴。几乎每天都要打电话和郭亮吹嘘一番,“吹嘘”他这个当叔叔的多么有能耐。
    当野菜真的卖出黄金价格时,郭亮还真是高兴了好久,很谦虚地听着叔叔吹牛,有时还拍一拍马屁恭维这个叔叔几句。之所以恭维他,是因为有了他的安排运作,郭亮什么事都不用理什么都不用做,说几句好话就省了这么多麻烦,何乐而不为呢。而且在郭亮、郭毅、皮林他们三人中,做事最少的郭亮赚的最多,态度自然放低调点好,呵呵。
    操心最多、被芦苇改造忙得昏头转向的皮林赚得最少。当然,这个最少也是相对的,他赚的钱远远超过他的预想。当规划好的野菜采摘完之后,他差不多分了十万元。他和他老婆躲在家里傻笑了好久,他老婆还鼓动他将洲子上的野菜全采光卖掉。
    这次皮林倒是没有再听她的,反而将她骂了一通。老婆也一反常态地默默听着没有反驳,因为不是她出骚主意说在湖心洲承包中占小股份,那他皮林赚的钱肯定更多。真是占小便宜吃大亏。郭亮赚了四十多万。这里面不但是股份赚了钱,赚的钱是皮林的二倍多,还有按协议与郭毅共同瓜分野菜高于市场平均价的利润分红。
    外公的工资也由郭毅分配好了,虽然外公没有参与分红。但他是作为高级雇员来发工资的,这个工资还是郭毅专门抽时间到舅舅家里,将一个崭新的存折交给他。外公推脱几次后笑呵呵地接受了一个大大的红包——存折。
    采摘野菜的同时,县科委的技术人员已经按照郭亮的要求上岛了,他们完成了野菜采摘规划,也进行了相关的移栽试验。不过单株移栽的试验基本上失败了,移栽不到十几个小时它们就开始脱水枯萎,成块移栽的目前还不知道能不能成功。现在看来野菜的移植还真不是那么简单。
    皮林主持改造的那些芦苇目前长势不错,从外地引进的优质芦苇都开始发芽生长。按技术人员的预计,正在上涨的水位不会对改造的芦苇造成大的影响。
    听到叔叔郭毅打电话来说他已经将四十五万元存折交给了自己的妈妈。郭亮得意了好久,然后继续忙他的事情。
    这天,郭亮正在水利建设工地和县水利局的技术人员督促检查工程质量,县水利局的一名干部陪着一个男子笑容满面地走了过来。县水利局的干部稍微介绍了一下就退到一边了。
    那名男子伸出双手,笑着说道:“郭镇长。你好。你真是年轻有为啊。”
    郭亮伸出手跟他握了一下,狐疑地打量着他,不知道这个从省城来的人找自己干什么。
    他笑着自我介绍道:“我是青鹏电力技术有限公司的业务经理,我们公司属于省电力局的三产业。我姓王,这是我的名片,我有点事想找郭镇长通融一下。”
    郭亮看了来人一眼,低头看了一下手里的卡片。问道:“王经理,我的工作和你你的业务相距十万八千里吧,有什么事需要我通融的?”来人的名字叫王继生,青鹏电力技术有限公司的业务经理。
    王继生朝人少的地方做了一个请的手势。郭亮狐疑地走到一边,问道:“现在可以说了吧?”
    “我是给当地农民送福利,给郭镇长送项目来了。”王继生笑着说道。“我是光明使者,你说我和你能没关系吗?”
    郭亮说道:“直接说吧。是不是想在哪里找一个水库建一个水电站。”
    王继生夸张的说道:“还在郭镇长的眼力高,一下就把我的目的看透了。对,我就来给这些穷困山区送电的。”
    “呵呵,既然你们是光明的使者。我代表农民兄弟欢迎你们。”现在有不少的地方有这种小型发电站,能解决不少农村的用电问题,报纸上还有这方面的介绍,所以郭亮一下就知道了这个王继生要干什么,“不过,这事你先找镇的相关部门或者县水利局,拿出一个技术可行性方案,然后我们再谈。”
    王继生笑道:“这事就没有必要通过县里了吧,我们公司与镇里谈一下今后的分成就可以了。我们公司的技术很成熟,也有丰富的建设经验。”
    郭亮不动声色地问道:“我们总要知道技术上是不是可行,将来是不是有利润可言,还有双方的责权利分配。”
    王继生不以为然地说道:“技术上没有什么不可行的。利润肯定有,虽然不是很高,但为了解决农民的用电问题,我们就是利润最少也要做。郭镇长,你是领导干部,你说这是不是一件大好事,能够为农民谋利益没事?”
    郭亮心里早就觉得这是一件大好事,可是听了这个王经理的话,反而觉得不靠谱。他说道:“我还是坚持认为必须有主管部门、特别是技术部门的权威性文件,还有当地村委会的意见。如果你们公司觉得麻烦,你可以和我们一起共同来完成这个工作,等相关资料齐全了,再视情况进行下一步的合作。”
    王继生说道:“郭镇长,我已经和你们镇的郑书记说好了,他说只要你点一下头。这个事情就可以进行。搞那些事情都是花架子,太官僚了。只有对农民有利的,我们就应该做,对不?”
    “磨刀不误砍柴工。该走的程序还是要走,这不是打官腔。”郭亮看了他一眼,问道,“你们与其他地方是采取何种合作方式?”
    王继生意味深长的看了郭亮一眼,说道:“我们采取承包的方式。就是把这个这个大坝承包下来,你们镇里将每年的维修整治费用交给我们。考虑到你们镇里的经济不强,只要你们镇里出一部分项目建设费,其余的事情交给我们就行。我们自行筹资自行购置设备,今后负责维修、负责发电,还负责把电送到各家各户。”
    郭亮一听。心想这也不错,如果真的对农民有好处,特事特办也行。他问道:“是不是给农民的电免费?”
    王继生如看傻子似地瞥了郭亮一眼,然后笑道:“郭镇长真是说笑话了,现在这个社会哪里有免费的电?电可是一个宝。哪里都缺少。我们公司能解决农民的用电就是善事一件了,他们当然还需要出一点成本钱,今后还需要镇里给我们补贴一点呢。”
    郭亮对这个情况确实不是很了解,继续问道:“你们还要我们补贴一点?这一点是多少?”
    王继生说道:“就看我们的成本和对农民收取的电价了。如果你们镇里体恤农民,就补贴我们多一点,如果你们镇里实在没钱,就让电价高一点。你们镇里少补贴一点。”
    郭亮又问道:“像我们这种情况,镇里没有任何补贴的话,给农民的电价大致是多少?”
    “郭镇长还真是农民的好干部,首先就想到农民,生怕农民的负担重了。”王继生一边看着大坝,一边言不由衷地拍了一下马屁。然后故着思考了一会,说道:“完全没补贴不行,如果将大坝维修费全部交给我们,给他们的电价……,说不死。有高有低,有可能高到一元五,也有可能低到八毛。要到查勘设计、合同签字后,我们才能具体计算出来。”
    郭亮大惊,脱口说道:“你们也真是敢狮子口大开啊。现在农民用电的电价一度电才四毛八到六毛,你这里开口最低都是八毛,还说要我们镇里补贴。你以为农村的农民都是唐僧肉,张开口就大咬一口?”
    王继生又笑道:“郭镇长,你是明白人。这好比农村农户装电话一样,这些偏远山区杆线成本太高,不得不提高一点费用,否则我们就要亏本。当然,如果杆线的架设由镇里负担的话,我们可以把价格降到六毛。”
    郭亮皱着眉头问道:“这个价格应该根据什么来算吧?就你这么开口说多少就是多少?”
    王继生尴尬地说道:“当然不是开口乱说,郭镇长刚才不是说让我估计一个大致的电价吗?我这么说也只是给郭镇长留下一个初步的印象。……,其实,在其他地方,我们一般都邀请镇里的领导入股的。有福同享嘛,只有你们给我们提供便利条件,我们才能更好的为农民服务。”
    为了避免自己难堪,王继生很直接地说出实质内容——送股!之后又马上说起了其他的话。他说道:“你看现在这里一带的农民,晚上说是说点电灯,但实际上电灯都是黄色的,还一闪一闪,孩子们看书都看坏眼睛。有时候因为电压低电视还打不开。不知你听他们说过没有,他们开电视叫冲电视,如果电压低开不了电视,他们说是冲不开。而且三天二头停电,夏天的时候热得要死,农民从田地里回家想吹吹电风扇都不行,我们为他们解决这么多问题,出点钱也是应该吧?”
    对于农村电压低的事,郭亮知道得很清楚,在楠竹坳的时候,只有离煤矿近的一些农户,因为靠变压器近,所以电压比较稳定。而离煤矿远的地方,白炽灯发出光都是黄光,停电的时候也比较多,特别是城市用电紧张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停农村的电。
    郭亮问道:“有福同享?呵呵。实际说的是有难同当吧?让我们为你们打前锋,你们在后面赚钱。”他玩笑问道,“你准备给我们镇里多少股份?”
    王继生微笑道:“我们这种小公司,家小盘子小。哪能跟你们镇里合作?你们镇里也肯定看不起我们这种小公司。不瞒郭镇长说,我们在其他地方,给镇里主要干部包括村里干部,一共大约给五到六个点的干股。不是很多,也就是感谢一下,意思意思,能让大家过年的时候买点年货买几条好烟买几瓶好酒而已。不过,我觉得郭镇长是爽快人,做事又认真,将来前途不可限量。我可以单独给你二个点。不,三个点。怎么样?”
    郭亮冷笑道:“把这么多点给我,你还真看得起我。我告诉你,除非你们不要镇里的任何补贴,不要镇里的建设资金。将来电的价格不超过现在的电价,我就考虑让你们上,否则免谈。”
    王继生一下愣住了,想不到自己抛出的诱饵钓上来的不是可以吃的鱼而是咬人的蛇,他摇头道:“郭镇长,这很难,你也知道我们的设备需要很多的投入。还有。我们总要感谢一些其他领导吧?现在是这个社会,人际关系方面不花钱是不可能的,郭镇长年轻有为,不在乎这点灰色收入,其他人未必就不在乎,是不?这是正常的人情往来。也是给他们操心这事的一点回报。”
    说着,他又说起了他公司的优势:“郭镇长,在同行业中,现在我们省就我们这家公司的实力最强。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技术实力都无人能比。而且我们有省电力局的许可证,将来组网什么的不存在问题。如果你们请其他公司,电力系统肯定不会容许他们建网。”
    郭亮说道:“我的要求就是那些,至于你们的钱想送谁我不管,我也不想知道。”
    “这……”王继生陪笑道,“那我们今后再谈。郭镇长,今晚有空没有?我请你一起吃饭。”
    郭亮马上说道:“没时间。如果你真的想建发电站,你让你的一个技术员来跟我们谈就可以了,你王经理没有必要亲自出马,我们只要实实在在的资料。如果你们觉得忙不过来,我自己找上级部门救助,发电站是要建,但必须互惠互利。”
    王继生说道:“那是当地,互惠互利。那好,郭镇长,下次有空的时候我们再谈。再见!”
    看着王继生在县水利局的人陪同下离开,郭亮转身看着高大的水坝,心里倒是想到了一条为民办事的好门路,心道:“利用这些水坝来发电确实是一个好办法,让电厂赚的钱来维护水坝的安全,不但可以减少了镇里的财政负担而且为农民解决了用电难的问题。既然有公司这么做,肯定他们有钱赚,那我们镇里自己能不能办一个这样的公司?如果镇里的技术能力不足,县里也行啊。我们发的电又不必并入现有电网,我在农村组网,只要我当地政府同意,你电力局能奈何我什么?回去好好开一个会找技术专家论证一下。”
    郭亮心动后他就开始行动起来。为了掌握建立小型水电站相关资料、关键要点,他带着刘伟开始到外地那些已经建了小型水电站的地方去调查。
    让郭亮想不到的是,当调查建有发电站的水库周围农民时,那里的农民竟然没有几个说建的小型水电站对他们好的,大部分人都是一脸的愤慨。当郭亮问起他们的时候,有的人还大声骂娘,那激烈的言行似乎和那些建水电站的老板们有不共戴天之仇。
    看到这种情景,郭亮很是不解。他开始以为是农民联合起来故意这么说,为的是让发电站方面降低电价。他不相信农民有了电还真的有怒火。为此,他专门选了一家看起来家庭情况不错的农户走了进去。可农户的主人听了郭亮的问话后,还是忿忿不平。
    郭亮奇怪地问道:“这水电站不是帮你们解决了用电的问题吗?有电总比没有电好吧?没有电,你看不成电视,点不了电灯。”
    农民请郭亮、刘伟坐下后说道:“都是他妈的一群吃人不吐骨头的狼。有电当然好,可是电费也太贵了。我们以前用公家的电,才五毛钱一度,现在是九毛钱一度的电,谁用得起?他们纯粹是骗子,开始说什么用我们的水坝用我们的水,将来交电费只要三毛钱一度就可以了。我们当时还真是高兴了好久,心想不说三毛,只要能保证经常有,五毛钱一度我们也接受。可是一开始输电就要六毛,我们心里虽然不舒服,也就忍了,不就是多一毛吗?可是没有过一年就涨价,从六毛涨到七毛,从七毛再涨八毛,很快就到了现在的九毛,几乎半年涨一次,而且我们还不能不交,不能拖欠。”
    (感谢订阅)(未完待续,)

第153章 (郭亮的崛起)
    郭亮心道:电费当然不能不交。
    农民说道:“以前我们用公家的电用了就用了,欠的电费还可以用政府打的白条来付账。现在可不行了,今天欠了他们的电费他们今天就来拨我们的保险,今天就上门来收我们的钱。……,政府开的白纸条坚决不收,如果我们不交现金,他们还派流氓来我们家里抢粮食、抓鸡捉鸭,就像过去打了败仗的国民党军队一样。他们简直就是强盗,不,比强盗还不如。”他说得咬牙切齿,口沫横飞。
    郭亮问道:“那水坝的维修情况怎么样?”
    农民冷笑道:“水坝维修?哼,他们才不管呢。不到垮坝他们理都不理。他们眼里就只有钱,没有其他。以前我们的水库没有被他们承包的时候,还能在那里抓几条鱼吃。现在是不想了,看得死死的,连钓鱼都不行。”农民忿忿不平。
    郭亮问道:“那用水管理呢?”
    农民更是气愤,说道:“提起用水这个事就更有气。本来这个水库建了几十年了,当时就是为了灌溉农田用的,我们以前一直都是免费用水。以前这里全是荒地,有了这个水库后,这里才变成良田。下大雨的时候,这个水库应该蓄水,避免下游的田地遭涝,天旱的时候水库就放水,把水送到的稻田里,基本能实现旱涝保收。
    可现在不是这样了,他们只管发电,不管天是下大雨还是长期干旱,他们一直都是看怎么样才能发更多的电、赚更多的钱。我们遭水涝的时候他们放水发电,我们遭干旱的时候他们还是一样发电。
    你想想,水涝的时候还放水那不是我们更加遭涝,干旱的时候他们只放发电的那点水又怎么能解决所有田的旱情?现在涝的时候更涝,旱的时候更应不了急。几次我们到大坝那里要水,还被他们雇佣的混混打了几架,打伤了好几个人。反正。看见他们我们就生气,我们宁愿不要他们承包,不要他们的电。”
    郭亮问道:“那你们从电费里有没有分红?发了电赚了钱,你们应该也得点实惠吧?”
    农民讥笑道:“你这个小青年还真是不懂事啊。我们种田的。谁会给我们分红?人家都说村干部、乡里的干部才有钱拿。每次乡里的干部到发电站去检查,发电站的老板给他们不是送红包就是送一麻袋的鱼或者是一大包一大包的土特产。拖欠的电费如果收不上来,村里、乡里的干部还帮他们收钱呢,有时还有警察拿着手铐来,说是不交的铐上去。我们上交粮食给粮库,所得的钱没有跟我们见面的机会,都是政府先把钱直接划到发电站,剩下的给我白纸条。那些干部一个个吃得满嘴流油,那群王八蛋。”
    ……
    听了农民的倾诉,郭亮第一次感觉到村镇干部竟然也可以进行官商勾结赚农民、赚上级政府的钱。也是第一次感觉到商人是如此地无赖卑劣。这种事如果上级领导不下来调查,哪里会知道里面还有这种猫腻,估计他们都想当然地认为建设水力发电站就是为农民办实事,还是一件可以值得炫耀的政绩吧。也怪不得那天那个王继生离开的时候脸上充满的是自信和讥笑。
    郭亮利用三天的时间走访了双清县和周围一个县的小型水力发电站和周围的居民,结果除了一个在建的小型水力发电站周围的农民对这个电站充满期待外。其他水力发电站周围的农民都是一脸的愤慨,说的都是水里发电站带来的危害和给农民生活带来的不便。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承包水里发电站的商人唯利是图,赚钱是他们唯一的出发点和目的地。他们不管也不考虑当地农民的利益,而且几个水力发电站都从当地政府捞取大坝维修费、检修费,赚的钱却没有农民的份。
    在调查的时候,他们还听说有一个地方因为水库水面的承包和大坝电站的承包不是同一家企业,导致二方长期闹矛盾。承包水面养鱼的是电站放水不考虑养鱼的条件,承包电站的则说养鱼的在水里放了太多的氨水腐蚀他的设备,就因为这些事双方还打了起来,各自邀了帮手最后打死一人打伤三人才罢休。
    这个调查结果不但随郭亮来调查的刘伟想不通,就是有心理准备的郭亮也有点想不通。他来之前虽然想到了将一个大坝承包给私人企业不好,将来电价、维修容易引出企业和当地农民之间的矛盾。但没有想到矛盾这么尖锐,涉及的矛盾还这么广。
    在去省城找发电设备厂家调查的路上,刘伟问道:“郭镇长,这水坝还真不能承包出去啊。谁负责将它们包出去,将来农民还不将他骂死?”
    郭亮问道:“如果是你。你准备怎么办好?”
    刘伟说道:“要么干脆不承包,就让水坝拦水,旱时供水涝时蓄水。最多就是在水库里养点鱼,承包水库养鱼的矛盾不是很大。”
    郭亮说道:“你这是回避矛盾的做法。水电站毕竟能给当地农民带来电力,给大家的生活带来方便,而且也能赚钱。……,我认为最主要的找出一个好的办法,既让农民得利又让电站也有利可图才好。不能由商家说了算,应该还有当地农民监督。”
    刘伟摇头道:“这个办法我是想不出来。只要是企业,没有不想赚钱的。只要想赚钱,肯定与当地农民闹矛盾。就看政府能不能摆平,让那些农民不闹事。”
    考察回来后的第二天,青鹏电力技术有限公司的业务经理王继生又来了。再次劝说郭亮接受他的好意,让他们的公司承包水库大坝安装水力发电机。心里有底的郭亮还是拒绝了王继生的诱饵将他请出了办公室。
    不过,王继生并没有就此罢休,他很顺利的请出了郑严庆。
    听了王继生对电站建成之后的描述,得到了王继生的许诺,郑严庆内心很烦躁也很不理解,实在不明白郭亮为什么不同意让青鹏电力技术有限公司建设水电站,按他的想法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虽然有可能将大坝的维修资金侵吞一部分。但只要跟对方签了合同,规定承包者必须维护好大坝不就行了?现在镇里的经济这么困难,即使私人不从中得什么好处,镇里的经济包袱也会减少很多。
    通知党政办的人带王继生到招待所休息后。郑严庆将郭亮喊到自己的办公室直截了当地问道:“小郭,修建水力发电站是一件好事啊,不但为农民带来电力而且还为我们镇里增加收入,你为什么不同意他们修呢?是不是你有更好的承包单位?”
    郭亮耐心地将自己调查来的情况跟郑严庆说了一下。郑严庆听完之后笑道:“你考虑太多,听了你的调查结论,好像他们是南霸天,是土匪似的。你应该知道强龙压不过地头蛇,一个小小的公司能在水坝那里做什么?能翻起多大的浪来?我们对付他们的办法有很多嘛,比如我们在电价方面可以限定一个最高价,在水坝方面要求他们按质按量检修。这样的话,他们就跳不出我们的手掌心。你也知道我们镇里的财政收入太少了,其他乡镇都能这么干,我们也一样能这么干。至于什么水啊、旱啊,我们不管。自有当地农民在那里协调。要不这样,我们也摸着石头过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