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从政-第1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郭亮问道:“你准备怎么做?”
康美霞见郭亮语言还算配合,更加高兴了。她走到郭亮身边,小声地说道:“公安局的马局长、许局长都是我们一边的,流氓地痞的情况掌握最多,还有不少的案例,你和他们打一个招呼,让你的黄秘书按照《绍城日报》上这些文章的写法,完全可以写出一篇更好的文章来,可以大大渲染社会恶势力的得意和疯狂,为薛书记清除阻力摇旗呐喊。如果黄秘书忙不过来,我让我的秦秘书小秦来帮他。小秦是写文章的高手,她的字也写得漂亮,不像女孩子的事。”
说到这里,她开玩笑道:“小秦比你小三个月,对你可崇拜了。要不要我给你们介绍一下?呵呵。”
郭亮道:“我们都很熟了,还用你介绍?……,这事还是不妥。康县长,我的意思是说《绍城日报》上的文章反映的也许不是你所想的意思。我相信薛书记也不想在这个时候搞这么一层运动。”
康美霞恨铁不成钢地说道:“你怎么还没看出来?这不是很明显的信号吗?你啊你,这叫行动不是运动,你怎么就给它上纲上线呢?这只是市委开展的一项行动,只是清除社会上的毒瘤和少数害群之马。你知道薛书记这么做是一箭双雕不?”
郭亮看她认真的样子,也不好意思强行反驳,何况人家这是好意。而且他自己心里也不是很确定《绍城日报》的文章为什么这样,其背后隐藏了多少事情更不清楚。听了康美霞所说的一箭双雕,他也想从康美霞这里得到一些不同于自己思维的想法,就衷心地请教道:“一箭双雕怎么说?”
康美霞说道:“你只有从政治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你就能明白薛书记的用意。其次大的行动,不但可以清除那些闹事的流氓地痞。还社会一个安宁的环境,让老百姓记得新来的市委书记的好处,为他取得民心,有利于将来工作的发展。而且还可以借这次行动威慑那些闹事的农民。警告他们不要因为茶林被毁、农地被征而闹什么事。这是第一个用处。第二个用处当然就是开始说的清除马春华的势力,金丰县之所以有如此多的流氓,这次还打伤了堂堂的市公安局局长,这在全国也不能不说是一个笑话。这由谁来负责?在县里当然由县公安局领导、县委一把手、县政府一把手来负责,市里由市领导来承担责任。这不是能打击马春华的势力,打击马春华的威信动摇马春华的根基吗?呵呵,这一招真是太绝了。我就欣赏薛书记雷厉风行的性格,到底是年轻人,动手快而准。”
似乎她真的猜中了薛华鼎的意思似的,此时的她现在如才生下一枚鸡蛋的小母鸡。很是兴奋。
郭亮一听她说的还是老一套,没有什么新意,看到的想到原来还是表面上的东西。他心里感到好笑:自己还真以为这个女人想得很深很远呢,让我心动不已。
见郭亮脸上的神色不以为然,康美霞有点生气地问道:“你不认同我的观点?”
郭亮说道:“不太可能。你说的都是表面上的东西。只要是读者就能明白。我想一个市委书记是不会这么快就开始赤膊上阵,自己的根基都没站稳就开始和人家决斗。他不会这么浅白。”
康美霞脸一下变得通红:说薛书记不会这么浅白,那意思就是说她康美霞浅白得很。如果事实真的不如康美霞所想象的这样,那就充分说明她太单纯、太沉不住气、太想表现自己了。
她怎么可能承认这一点?她盯着郭亮不满地问道:“他玩的是一箭双雕之计,你怎么可能说他是浅白呢?官场如战场,你还没有深刻体会到。那可是真正的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战斗,薛书记背后有大的后台。他又年轻顾忌少,你怎么就不相信他现在开始发力?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既然是火就是要烧起来,烧得耀眼烧得有人痛。你以为薛书记是你……是你我这样的小人物?人家才不怕什么马春华呢,一个快要退居二线的老家伙能翻出什么名堂?早赶走早清净。……,你想想。为什么薛书记一到金丰县去调研就出事,为什么一出事就有这么多文章发表?你还真以为在此之前金丰县一切都是黑暗的?广大的人民群众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只有薛书记才是他们的大救星?哼!”
激动的康美霞说话有点不顾忌自己的身份了。她好心好意来提醒郭亮,一方面确实是想和郭亮进一步加深私人之间的感情,结成一种政治上的同盟关系,将来一起升迁。但另一方面也确实是想帮郭亮一把。可现在自己的好心变成了驴肝肺,他不但不接受自己的意见,还被这个小子间接地说成很浅白,真是气死了。
郭亮笑道:“康县长,别生气嘛。”
康美霞见自己确实太冲动了一点,突然笑了一下,说道:“你看我,嗨,不是想让你郭县长早一点当我们县的领导吗?看形势这么变化,我能不急了,过了这村未必就有那一个店。现在不趁其他人还没明白过来先下手为强,将来就难找到这种机会了。”
郭亮见她是一片好心,就提醒道:“里面有些情况你我都不是很了解,这次放火的不一定是薛书记。我们现在如果急不可耐地走在最前面,顺着这个风向添油加薪也许烧的不是对方,反而是我们自己。再说,我们在双清县闹起来,谁负这个责任?如果我们在文章里说我们双清县乱成一团,你说上级领导怎么看?全县的老百姓怎么看?是批评我们新来的县委书记、县长,还是批评我们的老领导肖国华,或者和我们关系好的马小奎、许金鹏?”
这下康美霞没话可说了:即使自己猜测正确,顺应了上级领导的意图,得罪的确实自己一边的几个盟友。马小奎等人可是郭亮这边举足轻重的人物,一个公安局局长的影响力比她这个副县长的影响力只大不小。他们谁也不想这个人物出事。能不能取悦上级领导还在两可之间,得罪盟友却是实实在在的,这么一算,真正是得不偿失。
而且康美霞一深想更有一件不好的事:一旦大家看了文章认为双清县治安非常不好,社会恶势力愈演愈烈,不但马小奎、许金鹏等人受非议,而主管政法的县委常委姜鹏也首当其冲,他要找康美霞、郭亮这两个始作俑者的麻烦,还真让人难以承受。
康美霞心里叫了一声万幸,得心情稍微平静一下后问道:“你是不是知道里面有一些特殊情况?肯定是,你和薛书记的关系那么好,他怎么可能不透露一点信息给你呢。呵呵,你看我,为了帮你就跑郭亮出洋相,在你这个知道幕后信息的人面前指手画脚,真是好笑。谢谢你的提醒。”
她这话完全是自己找台阶下,为自己刚才的冲动找理由。
郭亮自然不会和她一般见识,说道:“我也不知道什么内幕,我只是觉得什么事还是慢一拍为好,一动不如一静。更何况我的文章又写的不好,黄秘书最近要到外地去出差,所以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刚才的想法。”
郭亮的话有解释也有提醒,或者有敲打的意思。
康美霞能够听出他话里的意思,也为郭亮不乘胜显摆炫耀而感动。她说道:“郭县长,这事还真亏了你,如果按我的来还真可能捅出大乱子。我要好好向你学习。”
(感谢franzhang的打赏,感谢各位的订阅支持)(未完待续,)
第295章 (逼迫贪官悔改)
看她如学生向老师说话一样,郭亮有点不好意思,说道:“你太谦虚了,也高看我了。你这完全是关心则乱。如果你不是为了关心我,哪里会这么着急。我谢谢你。将来我有什么不懂的,或者做的不好的,你可要多多帮助我。”
对于自己一方的人当然得鼓励,郭亮不好意思吹牛。实际上他也知道他比康美霞并不聪明到哪里去,如果不是因为从许昆山那里知道:金丰县农民死伤事件是由于某些警察粗心大意、现场某些领导因为负伤而意气用事造成的,并不是什么社会黑势力猖獗的结果。
报纸上的文章则把矛头对准了那些地痞流氓,显然有推卸责任、转移视线的嫌疑。有了这些康美霞所不知道的信息,郭亮才显得比康美霞聪明不少。
二人谈了一些其他方面的工作后,康美霞就拿着报纸离开了。
没有多久,林业局局长邹松奇来找郭亮汇报工作,郭亮知道很少来找自己的邹松奇这次为什么来找自己,他不冷不热地站起来,向邹松奇指了一下沙发,说道:“邹局长请坐。”
按他的本意,他是准备看完自己手头的这个文件之后再过去和他交谈,但想了想还是算了,人家是一个重要机关的一把手,给一点暗示就行,没有必要给他一个下马威,再说现在林业局所属的茶叶厂的稳定还需要面前这个人出力。
邹松奇走到沙发边没有立即坐下,而是说道:“郭县长,我是来向你做检讨的。”
郭亮装着惊讶的样子问道:“向我做检讨?这从何说起,现在你们的工作很不错,茶叶厂的茶农也安心地在工作,你做哪门子检讨?”
邹松奇连忙说道:“茶叶厂干部职工的稳定说到底还是郭县长的功劳,没有你的高瞻远瞩,我们那里还不知闹出什么事来。看了报纸读了文件,才知道金丰县的闹的事太严重了。想到这里。我还真是出了一身冷汗啊。这不,今天我们林业局就把所有领导干部派下去了,让他们做好茶农的安抚工作。我向郭县长保证,我们茶叶厂的干部职工和周围的那些茶农绝对不会闹事。”
郭亮说道:“这不是好事吗?那你刚才还说向我检讨。做了好事的人怎么能检讨呢?”郭亮将文件稍微整理了下。这才从办公桌后面走了出来。
邹松奇尴尬地笑了笑,说道:“这是我们份内之事,不值得表扬,更不是什么功劳。郭县长,我……”因为黄秘书进来为邹松奇送茶,邹松奇就收住了嘴巴。
等黄秘书走后,邹松奇说道:“郭县长,那件事是我这个当领导的监管不严,被奸商钻了空子,我们班子人员开会研究之后。已经成了专门的整改小组,坚决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
郭亮在邹松奇身边的另一张沙发上坐下来,说道:“邹局长,今天你既然来了,又主动提出这件事情。这很好。说明你们已经意识到了以前的错误。”
邹松奇连连点头说道:“是,是,我们已经意识到了,意识到了,我们以前放松了政治思想教育。我们的班子总想为干部职工改善一点生活……”
郭亮冷笑了一声:“你们真的是这么想的?”
邹松奇惊讶地看了郭亮一眼,问道:“是啊。郭县长,我们真的是这么想的。你知道。我们林业局在别人眼里是一个好单位,但你知道,真正了解我们的才知道我们的情况有多窘迫。没钱啊,现在很多青年人连结婚的房子都没有,有的结婚几年有小孩了还住集体宿舍。好的有一间单独的房子,差的和几个人混住一起。说一句不好听的话。他们两口子亲热都要到丈母娘家或者父母家才行。”
郭亮不满地看了邹松奇一眼,说道:“你还在跟我打马虎眼?我知道你们林业局的领导班子团结,但不能这么无原则地庇护吧?你以为你们以班子的名义承担下这个责任,那些违法乱纪的人就没有事了?你这个好好先生还真是当得好,你还真是讲义气有侠义啊。那我问你。这些年来你们利用这种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方法赚了多少钱?又为多少青年人解决了几套房子,或者说拿出了多少钱帮助了你们的干部职工?这么说吧?只要那些人拿出了三分之一的钱用在公共事业上,用在你们林业局的工作上,我就按你的意思来不与追究他们的责任。只要你们把那些毁坏树木的地方栽上树,今后不再犯同样的事情,我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你说说,他们用了多少钱在公家的事上?”
见邹松奇沉默不语,脸上红一阵白一阵,郭亮又说道:“你这么庇护他们,让你的班子团结如一人,可你们想没有想过国家的政策法规?想没有想过我们的山林我们的资源,更有没有想过当地的人民群众怎么看我们?你不要以为他们做的天衣无缝,其他人都发现不了。俗话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己没为,你手下那些人的所做所为不但你们单位的干部职工知道,当地的农民更是知道得一清二楚!你想想,如果你们真的做的隐蔽,我在短短的几天内怎么可能知道这些?”
邹松奇惭愧地低下头,过了好一会才说道:“这事牵涉面……牵涉面有点大。这么一来,那我们……”
郭亮心道:主要是你自己在这件事上也不干净吧?他盯着邹松奇问道:“你说你在这事上得了多少好处?”
邹松奇如被蛇咬似地跳了起来,说道:“没有!我没有!绝对没有!”
郭亮又好气又好笑,说道:“你先坐下。我的用意你应该明白,如果有你就把收的好处费早点退出来,如果没有,那更好。我实话告诉你,对于这件假借农民盗伐林木再将没收的树木拍卖给园艺公司的事,我会追查到底的。个别人赚了钱,可毁坏的是整个林业局的名声,毁坏的是我们政府的威信,毁坏的是我们宝贵的山林资源。既然组织上让我管你们林业局。我就要尽我的责任,也许我做不到防微杜渐,做不到杜绝毁林毁坏资源的事情发生,但当我看到这件事知道这类事之后。我就应该追查到底,做一做亡羊补牢的事。同样的,你们坐在林业局领导的位置上,也应该不容许这类事情发生。说一句觉悟不高的话,如果你们这么做,还不如不要什么狗屁林业局。没有这个林业局也许也会有盗伐林木的事情发生,但绝对不会有你们这种明目张胆的专业保护。你好好想想吧。”
邹松奇抬起头,看了看郭亮,目光中有胆怯、惊慌、不安和乞求。
看着欲言又止的邹松奇,郭亮说道:“如果我不是刚坐在副县长的位置。如果我不是看你们都是老同志,年纪都比我大,我懒得跟你说这些话,更不会给你们网开一面。按我内心的想法,只要是违法乱纪的。全给我抓起来,触犯哪一条就按哪一条来法办,该撤职的撤职该坐牢的坐牢。现在我的意思你已经知道,你回去好好思考一下,何去何从你怎么把握,你可以赌我下不了手,赌有的领导会帮你们渡过难关。那么你就可以把我今天说的当成耳边风。邹局长,你知道我年轻,心里没有城府,说话直来直去,是一个愣头青。那是不是意味着我这个人认定了的事会不顾一切做下去?不会顾忌任何事情,直到把这事完全了结了才罢休?”
听郭亮这么说。他又知道郭亮这个小年轻又不错的后台,他真怕这家伙横下心来真的拿他邹松奇和局里的人开刀,那结局就悲惨了。但他心里还是有一丝侥幸:也许这小年轻在咋呼,他也许并不知道他们交易的内幕,时间那么长。就是当事人也未必知道那么清楚,他相信郭亮不知道他们一起得了多少钱。以前这事也不是没有被领导发现过,最后还不是用钱给摆平了?这事真要追究,他邹松奇就是卖了房子也未必还得清,好多钱不是平时花掉了就是送给某些人了,自己退回去谈何容易?再说,我就是咬牙把钱交给了上级组织,保证了这个局长的位置,其他人会怎么看我,会不会说我是告密的人,说我是叛徒?那些人还不联合起来整我?那些有关联的领导还不会给我小鞋穿?到时候林业局局长的位置能坐几天,最后还不是被打发到无人理睬的位置或者提前退居二线?
他说道:“郭县长,我是林业局的局长,不瞒你说,我也多多少少知道这件事情。当时我认为这件事影响不大,又是为了解决当地农民和局里一些干部职工的生活,所以也就没有理它。郭县长,我邹松奇真要赚钱,途径还不是多得很?我们局里下属的那个木材厂里木头那么多,很多木头在外面日晒雨淋,那些数字有什么准头?一年内多出来几百方木头少了几百方木头谁知道?现在木头的价格高,愿意高价买的老板又多,来的钱比搞这些没有用的树木树兜多多了。老实说,过年过节我收点钱还是有,这我承认,但那都是正常的人情往来。他们来给我拜年,送红包给我小孩,等我到他们家拜年的时候,我也一样要打红包给他们的小孩。……,我恳求郭县长能对他们网开一面,我保证类似的事情绝对不会再发生,林区里的相关损失我们一定尽快弥补。”
见郭亮的脸色没有任何缓和的迹象,邹松奇又劝道:“郭县长,现在我们县我们市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是维持社会大局的稳定,如果将那些干部职工得罪多了,这不与上级的指示精神背道而驰吗?金丰县的例子已经摆在我们面前,连市委书记、市长都不怕。这股风已经吹到了我们这里,很多人的心思都乱了。我们林业局虽然不是什么大单位,但人数也不少。一旦……”
说到这里,邹松奇就止话不说了。
郭亮怒了,说道:“邹局长,我看你到现在都没有转变你的思想。你这话是在威胁我,你以为我真下决心抓几匹害群之马就会翻天?说严重一点是在威胁上级,是与组织对抗!你自己说说我会怕吗?你说金丰县为什么会发生这类事?还不是我们某些基层领导没有按上级的政策来,还不是因为那些农民对我们某些领导的工作方式、工作态度有很多不满?如果我们能提前消除这些不好的因素,农民会闹事吗?追求安定首先得从我们自己做起。我还真不信,如果上级组织抓了几个中饱私囊的官员,社会就会乱。我再重申一次,这个事情我已经下了决心要抓,就会抓到底,我倒是想看看是我郭亮坚持的时间长还是他们那些顽固不化、拿了钱不想吞出来的人坚持的时间长。”
听了郭亮的话,邹松奇的心里又虚了,刚才想拖延的心思立马在消失,正准备表态说自己努力凑钱交出那些贿赂,但话到嘴边又停住了,心脏如打鼓似地跳动着,脸上沁出了一层汗珠,矛盾的他左右为难。
郭亮说道:“你先回去好好考虑吧。你当领导多年,很多事情比我更清楚。你应该也明白,我现在跟你说这些话是不是为了你好,我的所作所为也提醒了很多心里有鬼的人。我之所以这么做,也是为了不想把这事闹大,想尽量在组织内部解决。如果你们因此而认为我郭亮好哄骗,好对付,以为我是经验不足所以提前让那些人知道,那他们就错了。我虽然官场经验不足,但打草惊蛇这个成语还是知道的。”
邹松奇不由又吃了一惊,实际上之前他心里也以为郭亮经验不足,还没有采取限制有些人的行动就让很多人知道了他正在指示公安局的人在调查林木被毁坏的事,那些盗伐林木的农民都知道现在公安局已经注意上他们了。
(感谢妮霓的月票,感谢各位的订阅支持)(未完待续,)
第296章 (杀气腾腾的文章)
现在看来这不是郭亮经验不足,也不是郭亮在向上级表功,而是郭亮有意让那些人知道,他也是实实在在地想阻拦这件事再度发生,是在保护这些出轨了的干部,逼他们早日回归。
相对应的是他也给那些心里有鬼的人留了充足的时间:只要不是傻子就知道,在现在这个社会,消息的传播速度是惊人的,只要有人知道上级有人在抓某件事,不要几分钟相关当事人就知道了,那些心里有鬼的人或者会收敛平时的嚣张,或者暂时躲避起来,或者几个人搞什么攻守同盟准备应付接下来有可能有的追查……
只不过,往往先打“招呼”的行动很多时候是雷声大雨点小,十有*都是不了了之。可是,现在郭亮的意思似乎并不是这样,他的雷声大雨点也大,他似乎没有就此住手的意思。
想到这里,邹松奇不由又看了郭亮一眼:这小子搞的这一套怎么和其他人的不同?你要抓人就突然猛扑出来,给当事人一个措手不及。你要只是警告,派几个人稍微调查一下,惊动那些人就行。现在怎么把人给惊醒了还要穷追猛打?怪!
郭亮说道:“你别看我,我脸上没花。我的意思就是抓大放小,那些小干部、那些农民做的事我可以放过,甚至有些主要干部做的一些事情我也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那些吞下了巨款,造成了林业资源巨大破坏,或者那些积极组织盗伐林木的国家工作人员,对不起,他们就要为此付出代价。我相信这些事实他们是抹杀不了的,基本情况我也已经掌握,现在就看他们是不是主动,是不是主动找组织坦白交代。你可以告诉他们,今后的一切都由他们自己的行为决定。……。你可以回去了。”
邹松奇耸拉这脑袋哀怨地走了出去,脸上的表情丰富极了。他现在对那个拖他下水的副局长陆建元恨死了。今天从局里出发的时候,陆建元还拍胸口说郭亮这只是做一个样子,他不可能对他所管辖的唯一一个大单位下狠手的。郭亮所管辖的其他单位。如畜牧局、水产局、科委,在县领导和一般官员眼里都是无关轻重的,只有林业局在县里有点影响,他要将林业局搞乱了,他还管什么?谁会理他这个排名最后的副县长?
当然他也深以为然,加上郭亮事先将信息通过多种方式传了出来,不说明郭亮不想追究吗?怎么到了这里就变了呢?
郭亮屁股还没有坐下,桌上的电话机就响了起来,郭亮拿起话筒,里面说道:“小郭。有事没有?到我这里来一下,有点事和你唠叨唠叨。”
话很随和,也有点客气,甚至有一丝尊重的味道。对于县委书记张远新的变化,郭亮有种怪怪的感觉。当然他知道张远新的目的是什么:作为新来的县委书记。他不但需要树立权威,更需要盟友或者助手,尤其不喜欢原有的班子人员与他对着干。他知道现在双清县的官员主要分为三个阵营:一部分属于原县委书记肖国华的一帮子人、一部分属于原县长张春秋的一帮子、还有一部分是中间派。自然属于原县委书记肖国华的那帮子人实力最强,里面不但包括组织部长、县委办主任、宣传部长等常委巨头,还包括几个副县长、几个重要委、局、办的一把手。
如果他们积极配合张远新的工作,张远新就能很快适应这里的环境,能够一呼百应。相反。如果他们与他对着干,那问题就大条了。张远新不但想把肖国华留下的那帮子人抓到手,还想把张春秋留下的把帮子人整合进来,因为那些人现在基本也是无头苍蝇,正需要强势的人收编。
可是,张远新观察一段时间后。发现想将肖国华留下的人顺利抓到手几乎不可能,邱霖阳、滕青海、郭玉田这三大常委都不愿束手就擒,他们虽然没有联合在一起一致对外,但都想利用这股力量成为与他张远新、县长刘昱分庭抗礼的本钱,为今后仕途的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张远新一来就付出了很多精力。但都无法让他们三人改变主意。后来他隐隐约约发现竟然有一个特殊的人物在这帮人中间非常超然,除了这三大巨头,其他的官员都隐约以他为首。他是联系普通官员和三大巨头的桥梁,只要他愿意,似乎可以带着那班子人“叛逃”,让那三大巨头成为光棍一个。那三大巨头也看出了这个风险,现在对这个人又怕又防,更多是拉拢利诱。但从这段时间看来,他们所作所为的效果并不大,那个人似乎保持着“中立”,或者说在坐看风云变化。
这个人就是郭亮!
他成了各方势力努力争取的香饽饽。
从知道了郭亮作用的那一刻起,张远新就开始了行动,其中最突出的一次是薛华鼎前来调研的时候。可惜郭亮这小子不知是不明白还是装糊涂,一直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示,还是和以前一样。
放下电话,张远新叹了一口气,又拿起桌上的这张《绍城日报》,陷入深思。今天喊郭亮来不仅仅是显示自己的亲切和对他的关照,更主要的是想从他这里得到一点信息,他虽然怀疑郭亮是不是和薛华鼎的关系真如外面所传言的那么好,但他与薛华鼎岳父的关系不错却是实实在在的事实。另外也有考究郭亮眼力的因素在里面,看他是不是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思维。
张远新作为县委书记,其眼界和思维是副县长康美霞不可比拟的。敏锐的他早已经从中发现了一些端倪,也看出了现在的市委书记薛华鼎和市长马春华之间的关系微妙。他虽然明明知道报纸上那些文章的本意不是出于薛华鼎的安排,但作为市级党委政府的下一级县委书记,他应该站在党报党刊这一边,至少是在表面上如此表现,以显示上下一心。
郭亮与张远新的谈话比跟康美霞谈话明确多了,他几乎将自己想到的告诉了张远新。他说报纸上的舆论导向肯定不是一个新来的市委书记的本意。同时他还认为上级并没有严打的意向,根据他的估计,报纸上暗示出市里领导之间有不和谐的声音。
但他没有说出他怀疑薛华鼎是在利用报纸在引蛇出洞,因为他担心这是马春华一伙人避开薛华鼎所做的事。薛华鼎现在立足未稳。不太可能搞出如此大的动静。引蛇出洞必须建立在能够打死那条出来的蛇基础上,如果不能把引出来的蛇打死,那么其结果反而是被蛇给吞没。
张远新颇为赞赏地看了郭亮一眼,不但赞赏他的分析能力。坚定了自己坐观其变的决心,更赞赏他对自己的坦诚,这让他心里更加热切起来,认为将郭亮拉拢到自己的旗下,进而将肖国华留下的势力揽到手。
他很和蔼地询问了郭亮近来的工作,以过来人的身份帮他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因为张远新从政多年又长期在一把手的位置上独当一面,其能力无可置疑。半个多小时的交谈让郭亮受益匪浅。张远新还邀请郭亮有空的时候到他家里去玩,他的理由是他才过来朋友少,加上又和郭亮谈得来,想找一个能陪他喝酒的人。
“跟你们年轻人谈话就是好。好像我自己也年轻了好多岁。”张远新送郭亮出门的时候,握着郭亮的手笑道,“你可不要撮我,等下我让你嫂子多烧几个菜,如果不去的话。她肯定骂我,到时候我就骂你。总不能让我这个请客的人吃亏,是不?呵呵。”
在张远新那里,郭亮的话说得很肯定,但出了门后心里有点惴惴,不知道自己猜测的是否真的正确。
当郭亮朝办公室走去的时候,市里的薛华鼎也刚办好其他事回答自己的办公室。他批阅完手头的急件。一边喝着茶休息一边随手翻阅着《绍城日报》,当他看到第二版的时候脸色就开始变得铁青,越往后看脸上的怒气更浓:除头版头条是转载新华社的新闻通稿以外,其他内容都是杀气腾腾的。看了这些文章,让人真以为“文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