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资源帝国-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名声就能够说明问题。”听到刘东并不是想要外汇,而仅仅是要那个还没有影子的品牌,老爷子算是松了一口气。
这玩意,国内现在还真没多少人在乎,有的厂子,卖机器直接就是锻压机、钻井机一类的。连个品牌的名字都不像取,最多也就是在这些机器前面加个厂名,就算是完事儿了。说白了,要刘东仅仅要的是这个,那还真不是大事儿,打个招呼就搞定的事情,只要外汇能落在石油工业部的口袋里,你想取什么名字都可以。
听到老爷子算是同意了自己的建议,刘东在心中暗自乐到,有石油工业部哭的时候。别看现在品牌的价值还没有在华夏流行起来,但只要再过十年,他们就会知道品牌到底是什么玩意。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后世的王老吉和加多宝。分家了以后,为了让自己的凉茶卖得更好,加多宝直接就在央视打广告说隐射王老吉改名字了,改成加多宝。
但实际上,王老吉这个牌子,依旧是存在的,只不过广药的反应慢了半拍,结果就让大多数以为这件事情是真的。弄得王老吉后面也不得不在央视打广告,说王老吉并未改名。
弄得有一段时间,两个公司的广告在央视十分欢乐,加多宝在一分钟之前说王老吉改名了,然后一分钟以后的广告王老吉又在那里坚持说王老吉从未改名。到后面,两个公司的饮料算是共同的瓜分了之前王老吉的市场,原本只属于王老吉的利益,现在还要多个加多宝来分。这就是很现实的品牌价值。
只要刘东现在能把品牌拽在自己的手中,等到消费者的思维已经固定。就算以后石油工业部想要抛开刘东单干,都没有任何的希望,到时候,刘东想要让那些企业听话,挥动一下自己手里的品牌就能让他们老老实实的。
谈完了这个事情后,老爷子就挥手示意刘东可以出去了。他还有很多人需要接见,忙得很。要不是刘东这次过来谈的也是正事儿,他才不会在工作时间和刘东见面。
但老爷子的挥手毫无异议,刘东依旧站在那。这下老爷子纳闷了,问到:“这事情不是谈妥了么?你还站在这干嘛?不知道别的同志都在外面等了很久了么?”
“老爷子,其实这次去苏联,第三代钻井技术只是我的收获之一,大头并不是这个。我现在要说的,就是我在苏联真正的收获。”刘东开口说到。
“真正的收获?你小子又搞了什么东西?怎么苏联那边没和我们说呢?”老爷子奇怪的问到。
“这事情,苏联官方都不知道,他们怎么能告诉你们。要真让他们知道了,我能不能这么顺利的回来,都还是个问题。”刘东坏笑到。
听到刘东这话,老爷子就知道,刘东肯定是在暗地里搞了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出来。要不然,刘东也不会说苏联知道了,连他都不能顺利回来。想到这,老爷子的心里就打了一个突。
压低了声音问到:“你小子难道把苏联的军事技术给弄回来了?”
不怪老爷子一听到刘东的话就联想到苏联的军工,实在是苏联的军工在世界上的名气太响亮了。而华夏就是其中受害最深的几个国家之一,东北那块,现在都还大兵压境着呢。要是刘东把军工的技术弄来,的确是能让苏联跳脚的事情,不能回来也不是不可能。
看到老爷子说话都这幅模样,刘东觉得,还是赶快老老实实的把自己的收获说出来。要不然,指不定老爷子会想成什么样子。虽然他的确是有能力弄到那些玩意,而列夫捷特也的确是想要卖。但这些东西实在是太过敏感了。他现在小胳膊小腿的,还不敢参合到这些事情当中去。
“没有,我可没那么大胆子。要我真的撬了苏联军工的技术,苏联和我国的关系肯定又要下降温度了。这么大的事情,我怎么担负得起,我仅仅是从他们那边弄到了一点特种钢技术,虽然算不上多全面,但至少也应该是三五个科学院里面的精髓。主要是价格便宜,我就忍不住动了心。”刘东说到。
刘东的解释让老爷子算是松了一口气,现在国内和苏联的关系已经开始解冻。要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刘东却去触摸苏联的敏感神经,那绝对是要人命的事情。到时候,刘家都有可能因为这个事情损失惨重。还好,刘东仅仅弄的是特种钢技术。虽然这个技术也一样是限制的东西,但毕竟没有军工那么敏感。要真能弄到好东西,刘东还能得到一份功劳。
毕竟,华夏的工业底子薄弱,真正的重工业发展,也就是建国后才开始的。就这么二三十年的时间,就算国内科学家个个都是爱因斯坦那样的大拿,也弄不出来多少好东西。更何况,全世界爱因斯坦也就只有那么一个,更多的科研工作者,都是无名的存在,默默的奉献。
这些科技底蕴的问题,很多地方都没有得到好的解决方法。就像后世,华夏的钢铁产量已经是世界第一位,但那仅仅是粗钢产量。特种钢材,大部分依旧是需要进口。小日本因为技术好,可没少在这方面占华夏便宜。
老爷子现在也算是统筹全局的人,自然是知道华夏在特种钢技术方面的落后。而刘东又是学这个专业的,对这些东西敏感就很正常。再加上他现在也有钱,如果真的能够把这些技术弄到手,老爷子相信刘东是绝对不会手软的。
既然东西已经弄到了,再批评也没有任何的意义,现在最主要的问题就在于,刘东到底从苏联弄来了多少这方面的资料。没个底,他也不好给其他人说去啊!
想到这,老爷子面色一紧,对着刘东说到:“你这个错误可是犯得不小。我们国家的政策你也知道,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你现在就老老实实告诉我,你到底弄了多少东西回来。”
看到老爷子这幅模样,刘东忙不迭的举起双手,装作可怜巴巴的说到:“我坦白,请求宽大处理。求政府给我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第一百三十章 眼花缭乱

刘东这一耍宝,把老爷子给逗乐了。原本严肃的脸,是再也保持不住。于是没好气的说到:“好吧,接受你的坦白!你好好说说,你这次到底是淘到了什么宝贝?”
刘东拿出自己带来的包,然后从包里面拿出一叠文件,递到了老爷子的办公桌上。用手指着那些文件,一一解释了起来。第一项技术自然就是低温钢技术,这项技术花了五百万美金买来,并不是毫无道理的。
首先,苏联在研究低温钢材料上面有着先天性的优势,在他们国内,再冷的自然条件都能够找得到。而其他国家如果想要在这方面上研究,就必须模拟环境,先不说模拟的环境到底能有几分真实性,单单建造这样的模拟环境就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
而且这样的试验并不是短期就能完成的,而这样一来,想要在这方面出成绩,资金就会源源不断流入到试验当中去。等到一个成果出现了,天知道成本需要多少?
但苏联却不用,说句不太严谨的话,他们想要试验新型的低温钢材,把这样的钢材直接丢在靠近北极圈的国土上,然后放他几年,大把的试验数据就能够出来,这样的先天条件。也就只有加拿大,或者冰岛、格林兰岛这样的地方才能和苏联一样。但是,他们的国力却也不允许他们这样做。所以,苏联得天独厚的环境,还真不是其他国家比得了的。
老爷子懂的技术虽然没有刘东那样专业,但看到那些资料的种类,就知道刘东这次的确是挖到了好东西。单单刘东现在开始解释的低温钢技术,他就看到了有好几个类型,铁元素体低温钢,和奥氏体低温钢的技术目录都在老爷子的眼前晃动。
本来一开始准备好好打压一下刘东,让他以后做事别那么莽撞,但看到刘东给予的目录后,他就没这个想法了。还亲自把那文件上的目录拿来观看,但看了一会儿,老爷子的眉头就皱了起来。
开口问到:“资料呢?具体的资料呢?你不会就弄了个目录就拿回来了吧?”
看到老爷子感兴趣,刘东连忙说到:“苏联人在这方面的积累是非常多的,您要看详细的资料,根本就看不完。我现在仅仅是给您拿来了目录,具体的东西还是要我这样的专业人士来做,您需要的,仅仅是一个报告。”
“专业人士?我好歹也是老机械了,难道这些材料能拿来干嘛我都还不知道?你当你爷爷真的是老糊涂了?”刘老爷子听到刘东诽谤他不专业,马上就不乐意了。
“没有,老爷子您这话说得。咱们国家多少好东西都是您弄出来的,这难道还不够专业?我刚才就是个口误,您别介意。其实这些资料,现在还在苏联呢,还要等一段时间,他们才能把东西拿过来。再说了,他们那些东西,还需要我们这边的人来翻译,才能弄成。如果不翻译,您就只有看原文了,这多费劲啊。”刘东说到。
“这样的啊?东西还在苏联?你那条线到底保险不?万一东西没有弄回来,岂不是白高兴了一场?”听到东西还没有回来,老爷子坐不住了。这玩意虽然不像军品那样敏感,但如果苏联方面知道了,肯定会扣留。到时候,羊肉没吃到,反到惹来一身骚,那才叫悲剧。
“应该没问题,那个列夫捷特的关系还是非常到位的。如果没有他的帮助,那个第三代钻井技术我们也不一定能够拿得下来。虽然这第三代钻井技术是国际领先技术,但在苏联这样研究出第四代技术的强国面前,算不得什么。但如果没有人操作,这玩意是肯定不会卖给我们的。有了这样良好的开端,相信列夫捷特他们为了我的美元,也会把这件事情办得妥妥的。”这个时候,刘东也没有把话说满。
要是到时候真的没有把东西弄回来,却在老爷子这里把话说死了,那就会闹乌龙了。
“为了美元?你买资料给了他们多少好处?”老爷子好奇的问到。
“不多,才两千万美元。很划算的买卖。”刘东兴奋的说到。
听到刘东这话,老爷子差点没骂出口来。两千万美元还不多,那什么东西才叫多?这两年,刘东老是有些大手笔出来,弄得老爷子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这两千万和刘东之前的手段比起来,是不多。但这买的可是资料。
想来刘东买资料的手段也不是那么光明,那样价格应该会下降很多。但就这样,刘东依旧花了两千万美元,谁知道他说的那些资料,到底得有多少。
抱着这样的心理,老爷子又问到:“两千万美元花出去,你是弄了多少资料回来?”
刘东想了想,有点不确定的开口到:“听列夫捷特说,那些资料大概有三个火车皮。主要是打包买的,价格优惠很多。这两千万其实真正用在资料上的,也就一千七百万美元,还有三百万美元是拿来购买第三代钻井技术生产设备的。”
“你确定你买的是资料,而不是白纸?什么时候,这样的科研资料是能以火车皮来算的?”老爷子被刘东那算法给彻底打败了,真亏得刘东想得出来,用火车皮来算资料,全世界和平年代可能就只有这么一份。
刘东心想,这才哪儿到哪儿啊。等到苏联解体之后,刘东这些东西只能算是小买卖,当年华夏官方私底下的手笔,比他还大。直接是几十火车皮的拉资料,就这样的行动,还不是一次两次的事情。
要不然,华夏九十年代那些科技技术快速加强,是怎么来的?没有老毛子的东西,花费的时间哪里会这么短?刘东要不是顾忌着现在还不到大挖墙角的时候,都准备专程包一列火车,就在华夏和苏联的边境线上来回倒腾。现在这些,仅仅只能算是开胃小菜。
但面对着老爷子,刘东自然不能这么神棍,于是委屈的说到:“这些东西不是便宜么?打包还有折扣,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要不然,您老以为,我那两千万美元是白花的?我可没那么傻。”
“行了,行了。你也别再说了。你就给我透个底,这些东西什么时候能够到我们这边来,还需不需要我们帮忙作些什么。”老爷子直接打断刘东的话,说到。
“这还真就要老爷子您出面,这些东西半个月之后就应该能够到边界,在苏联那边基本上是没有任何的问题。我怕的就是,我们这边到时候出问题,这个东西就要老爷子您出面了。还有,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这些资料的翻译工作,需要您抽调人过来。三个火车皮的资料,要是让我自己的人去翻译,可能资料翻译出来后,再先进的技术也得成了落后技术。所以,这个方面老爷子您也要考虑一下。”刘东把自己最后的要求给提了出来。
听到刘东的要求,再看看刘东拿出来的那些资料目录,老爷子一时间也是觉得眼花缭乱,这么多的资料,翻译工作可不是一个短时间问题。而且这样涉及到专业性质的资料,一般的翻译有泄密的危险,再说了,不是这一行的人也根本就翻译不了。
但要抽调专业人士来弄这些资料,那就不是老爷子一个人开口就能够解决的问题。这些工业界的宝贝们,可是有各自的任务在身上,偶尔开一下小差那是没什么问题。但这次刘东弄回来的东西太多了,三个火车皮的资料。
别说开小差能解决问题,就算是召集一群人全力来做这个事情,也不是一两个月能够搞定的事,至少也得一两年,才能把这些资料给翻译出来。就这都还是加快进度的情况下,本来国内这样的专家相对来说就不多,大学也才开始办了没几届,想要找到大批这样的专业人才,真是一件麻烦无比的事情。
那些人才,现在个个手里面都有一堆的事情,要是想要私下里面把这些人聚集起来,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如果上报,那这批资料的归属权又是一个难题。
刘东虽然有钱,也愿意做出贡献。但花了两千万美元的资料,要是就这样交出去,也不是个办法。华夏官场和光同尘,并不会因为你做贡献太耀眼而对你另眼相看,还会在某些人的眼中更显得高调,这样对于刘家来说,是很不利的。
所以,刘东这些东西虽然都是好东西,是值得全力保护下来的。但是,也是一个烫手的山芋。要是没有一个好的解决办法,这些东西宁愿烂在那里,也不能拿出来。华夏有一句俗话:“出头的椽子先烂。”说的就是刘东这样的。
这两年,刘家在政治上也是频频出手,人员调动也是比较频繁。虽然这都是在南巡首长的支持下完成的,但刘家高调是不争的事实。虽然现在只有老爷子一个人在副国级领导位置上面,而且还是退二线的。但刘家二代现在的位置也是坐得很稳,尤其是老大刘东北,更上一步的趋势明显。
这样的家族,本就够惹眼了。要是再弄出这么多科技方面的资料,没有一个好理由,那还真是让人眼红。万一刘家的仇家联合起来打压,对于刘家不见得是好事儿。这样方方面面考虑下来,这资料还真的是很烫手。


 第一百三十一章 资料共享

怎么处理这些资料,老爷子一时半会儿也理不出个头绪,于是无奈的对着刘东说到:“资料这东西是好,但就这么大大咧咧的拿出来,也不见得是好事儿,你原本的打算是什么?”
胸中早有计划的刘东,这个时候开始说到:“老爷子,这个忙您帮了对咱们家也有好处。虽然这东西是我花了一千七百万美元弄来的,但我并没有打算独享。之前不是和您说了么?叫您调集一批人手来专程处理这些资料,我的打算就是,资料共享!这样一来,资料既不会白白的放在那里浪费,也可以分摊许多好处给其他人。有了这点,调集人手并不是难事儿,而且那些人还会承我们刘家的情。”
“资料共享?这事儿还真新鲜。”老爷子脑子有些糊涂了。
要说这资料共享,在华夏根本就是常理的事情。那些国企当中,谁要是弄出了新的技术,上报给科工委后,科工委可以自行分配,把这些资料交给能用得上的国企,这样的事情并不少。
老爷子说新鲜,那是因为刘东这些资料可不是属于国家,也不是属于国企的,而是属于个人。通俗的说,就是属于刘东这个大资本家的。对于资本家的看法,老爷子一直很直观。只要是自己的东西,想要拿出来分享,那绝对是比登天还困难。
就算分享,也得加上无数的条件,保证自己不吃亏。刘东虽然是自己的孙子,但他用的其实就是资本家的那一套,而且做事的标准也像国外的那些资本家们看齐。就这样的人,居然能够主动提出来要分享这些资料,这样的事情当然新鲜。
看到老爷子迷糊,刘东连忙解释到:“当然,我说的这个资料共享并不是无偿的,而是有条件的。毕竟,我可是花了一千七百万美元买下这些资料,要是就这样分享出去,那我岂不是白白的亏了这么多钱?这不科学嘛!”
“我就说嘛,你这小子,就没有吃亏的时候。和资本家那一套是一模一样。你倒是说说,这资料共享你打算如何弄?”老爷子这下算是明白过来,刘东的觉悟也没那么高尚,原来是在这等着他呢。
“首先,这些资料共享的单位,必须要签订一个协议,组织一个联盟型的管理组织。而且这个共享的单位不宜过多,技术力量要相对雄厚,对于自身的控制力要非常好,能够以联盟的利益为己任。”刘东说出了第一条。
老爷子听到刘东这话,也点头表示同意。毕竟这些资料不是大路货,想要怎么来就怎么来。要是共享的单位多了,这些东西就不值钱了,还有泄密的可能。到时候要是国外的那些人知道了这些资料的存在,苏联肯定会第一个来找麻烦。毕竟这些东西都是苏联流出来的,他们那边的东西都还保密着,你华夏这边却大方的公布出来,这不是摆明了打脸么?没事儿偷着乐不行?还要到处炫耀,真当苏联是泥捏的?
“第二,研究和翻译这些资料的单位,不能有一家生产企业。必须是由科学院或者学校这样的非营利性机构,并且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不得擅自把这些技术泄密或者授予那些未被批准的企业。”这个时候,刘东又说出了第二条。
听到这一条,老爷子不满了:“你这叫什么话?这些东西翻译研究出来了,不给那些企业用,难道还能放在那里?那样就算把这些东西研究出来了,有什么意义?”
“这就要说到第三条了,也是最重要的一条,而联盟存在的意义就在这里。我并没有说不可以把这些资料给企业。我之前可是说的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不得擅自把这些技术泄密或者授予那些未被批准的企业。但如果我们联盟授权以后,那些企业当然就能生产。”刘东笑眯眯的说到。
到这个时候,老爷子已经算是明白了刘东的意图,这样的做法,和那些欧洲企业搞的什么专利授权基本上就是一个道理。搞了半天才知道,刘东的胃口居然那么大。
华夏需要高速发展,就离不开钢铁的支撑。什么东西能够叫脊梁?钢铁这东西绝对能算得上。你没有钢铁,你就弄不出工业,就不能实现现代化,就不能脱掉贫穷这个帽子。想当年大炼钢铁,虽然最终证明这条路是错误的。在没有技术的支撑下,炼出来的仅仅只能是废铁。
但不可否认,当时弄这个东西的时候,就是为了让华夏钢铁行业快速发展。出发点是好的,但就是违背了科学的原则。能让一个国家如此重视的东西,必定有他的道理。
而现在,刘东却想凭着先进的技术,插足华夏钢铁的制高点。这个胃口大得,让老爷子都觉得目瞪口呆。华夏是钢铁大国,在后世钢铁产量甚至超过了美国。但是,华夏并不算是钢铁强国,因为华夏炼出来的钢铁,大部分都是粗钢,而特种钢的产量,抵得惊人。
后世华夏发展,还需要大量的引进国外的特种钢。而那些钢铁强国,就能在这个上面掐住华夏的脖子。难道华夏就不想弄出自己的特种钢?那肯定不是。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因为科技实力的薄弱,在特种钢研究上面,比起欧美,甚至日本,都差得太远。再加上那些国家,时不时的还要断掉特种钢的专利授权,甚至提高专利价格。让华夏的钢铁企业是苦不堪言。
这些东西,都是由于华夏在这方面的科技实力薄弱造成的。可能有人会问。火箭都能送上天,那些火箭上面的钢铁,难道就不是华夏自己制造的?
那些钢铁,是华夏制造的没错,但是要说到产量和成本,就只能呵呵呵了。那些东西能说明什么?只能说明华夏有这玩意,但是由于成本的问题,并不适合于大规模量产,只能供应有限的行业。所以后世粗钢的价格低得能让钢铁行业吐血,但特种钢却有价无市,能弄到大批的特种钢,绝对证明你这人有本事。造成这样奇怪局面的,其实就是技术问题。
而现在,刘东却能够拿出资料共享,想要弄一个技术联盟。目的很明确,那就是凭借他的资料,把华夏现有的钢铁技术实力整合到一起,三个火车皮的资料,绝对能让刘家在这规划当中的特种钢技术联盟,占据一个有利的位置。
而有了这个联盟,就可以对那些钢铁企业指手画脚。像宝钢、鞍钢、首钢这些特大型国企,虽然有自己的研发团队,也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但要说到真实实力,对上联合起来的技术联盟,还真不能占据什么优势。即便那些国企的大佬,身后有着各种各样的背景和势力,但技术联盟的势力也差不了多少。
更何况,技术联盟这样的组织,并不会有求到钢铁企业的时候,相反,那些钢铁企业想要更新技术,让产品更上一个档次,在国内就绝对绕不开技术联盟。这样先天性占据优势地位的组织,要真的成立了,那想要捏钢铁企业的鼻子实在是太容易不过了。
想到这,饶是老爷子经历过大风大浪,也对刘东这样的大手笔感到震惊。刘东以前虽然被老爷子高看一眼,那不过是因为刘东的赚钱能力高,更何况刘东赚钱的主要场地,不过是金融行业。
老爷子虽然没和金融行业打过交到,但并不是说他对这一行毫无认知。刘东赚钱,那是很投机的行为。虽然也需要一些分析,但如果没有恰好赶上这样的好时候,刘东亏得血本无归都不稀奇。这些东西,在老爷子的眼中,仅仅只是小道。
但现在刘东提出来的这个联盟,老爷子却是格外的上心。虽然表面上那些特大型钢铁企业是要受到冶金部管理的,但是像宝钢、首钢、鞍钢这些特大型国企,自由度是很高的。要说到冶金部能管理这些企业,基本上就是个玩笑。要不然,后世冶金部也不会多次改组,最后沦落成冶金工业局。
别看仅仅是部改为局,那权利范围的缩小不是一星半点。最简单的证明就是,冶金部的大佬是正部级,而冶金局的大佬只能是正局级,也就是正厅级,最多是能享受副部级待遇。这也能从侧面反应,那些直属钢铁企业的强势。既然正部级的部门的管理不了这些企业,那何必又弄这么个大部门来?
但现在,刘东却是要在这些强势的企业头上动刀子,单单就是这份魄力,也没有几个人能做到。虽然刘东的提议即便是通过了,特种钢技术联盟最多也是半官方性质的组织。但耐不住别人有技术,你这些特大型企业钢铁企业想要升级技术,那也得求到技术联盟头上。
这样的事情要是发生了,那技术联盟的影响力得多大?能在这个组织里面工作,其实并不比一般的部委差。要是能在里面有着核心的地位,那能调动的能量能有多大。就算这个人身上没有一官半职,但等闲的官员想要见到这样的人,也不容易。这就等于生生的制造出一个强势的非官方部门。
这样的手腕,这样的魄力,出现在刘东身上。老爷子又怎么能不开心?这比起刘东赚多少钱,更加让老爷子看重。这个时候老爷子就在想:刘东不当官,太可惜了。白白的浪费了刘家的人才。


 第一百三十二章 谋划好处

看到老爷子沉默,刘东心中也是忐忑。这个联盟虽然他之前就有想过,但那都是在没有去苏联之前。他之前想的这个联盟,所凭的仅仅是自己在金属材料方面的研究。虽然他有着多出这个年代二十年的科技底蕴,但就凭这个就想要弄出个联盟,纯粹就是天方夜谭。
他就算再有本事,一个人能知道的配方能有多少?华夏大大小小的钢铁企业有多少。要他真的就敢凭着自己那点小东西来弄出这么个联盟,那是贻笑大方。就算把他所有的知识都贡献出来,能有多少?
要撒胡椒面,每个企业能分到什么?一个企业一个技术都不能够。到时候就算他是这个联盟的倡导者,在那些专业学院和教授面前,实力也是薄弱得可怜。想要在这么一个组织里面有所作为,根本就不可能。那样一来,由刘东一力发起的联盟,也不过是为别人做嫁衣,白白的浪费了自己的精力和物力,得不偿失。
而到了苏联后,有了列夫捷特这样的魂蛋,正好他又能弄到这方面的技术,原本沉寂下去的心思,又突然冒了出来。苏联的底蕴可不是华夏能够比拟的,两极世界当中的一极,并不是苏联自封的。
他们的科研成就,不但有自己的,还有从当年的德国掠夺来的。德国的材料科学本来就是世界先进水平,再加上苏联这么多年来的研究,随便露出一点来,对于华夏来说,都是宝贵的财富。而刘东这次在苏联,更是把特种钢技术的资料给打包了。虽然不可能是苏联的全部,但也应该不是一个小数目。
三个火车皮的资料,就算再少,也少不到哪里去。就凭借这些资料,再加上刘东原本就有的技术,再对上那些研究特种钢的技术大拿,也有足够的底气。刘东相信,以他现在的资本,除了中科院能和他以较长短之外,其他的学院或者那些企业,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
这样优势的实力,要是发起一个联盟,还不能拿到一些好位置,那就真的是可以找一块豆腐去撞死了。而且,联合了这些学术界的大拿,也可以间接的控制那些大拿手下的学生。如果自己钢铁厂开办以后,频频的把课题发到联盟里面去,然后标明这些课题是有偿服务的。
那么,刘东相信,现在在学校那些过得清淡的教授们,是绝对不会介意有这么好的机会。即有课题来锻炼他们和学生们的实力,还有额外的收入可以拿,天底下哪里有那么好的事情?教授们就算再清高,也得吃饭不是?人不可能一直生活在自己的梦幻当中,教授们也有自己的七情六欲,也有自己需要的东西。
这年月的教授,学问那绝对是一等一,但由于国家财力有限,生活上也绝对是一等一的差。造原子弹的比不过卖茶叶蛋的,这句话,就是这个年月形成的。在没有违背原则的情况下,有这么一笔意外收入,那些教授都不可能拒绝。
教授们都不能拒绝,那教授们手下的学生难道还能跑掉。现在的学生们,可不像后世,尊师重道这句话,还是执行得很到位的,越是有学问的教授,越是看重这一点。老师学生们在学校里面都是弄的刘东钢铁厂的项目,等到那些学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