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资源帝国-第2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要让轻工部这么大一个部门按照你的意志来运转,那么你们这个所谓的大项目,就必须真的非常大。我不否认你们环亚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有很深厚的本钱。在国内投资那二十亿美元,想必对于你们环亚来说,也不算很大的数目。”陈忠华说到。
“可以这么说,虽然在国内看起来,二十亿美元的确很多,效果上也比我们环亚直接投资一百亿人民币都还要好上很多。但实际上,无论是对于国内,还是对于我们环亚来说,二十亿美元也并不是想象当中的那么巨额。
在国内之所以引起那么大的轰动,不在于这个钱本身购买力的体现,而是在于这个钱是美元,国家缺乏的就是外汇。真正这笔钱相对于整个国家来说,并不算什么庞大的数目,仅仅因为它是美元。
而对于我们环亚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环亚很有钱,远远比别人看到想到当中的更加有钱。二十亿美元就算放到世界市场上,都是一笔庞大的资金流,但这仅仅限于个人,如果是财团,尤其是那些大型的财团,二十亿美元的投资,他们会很轻易的就拿出来。
虽然我们环亚现在还达不到那样的高度,但二十亿美元本身对于我们环亚来说,并不算一个庞大的数字,单单我们环亚在日本的投资,差不多就能够达到这笔钱的五倍,而我们环亚在日本的投资,相对于整个日本来说,也不过是沧海一粟。所以,我们环亚也并不是很盲目的那种。”刘东很坦然的说到。
但刘东的坦然,却把陈忠华吓了一大跳。虽然他早就知道,能够在全世界都混得风生水起的环亚,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在国内投资二十亿美元那么简单。但亲耳听到刘东说他们环亚在日本的投资价值就比国内的投资多五倍,也把他吓得够呛。
二十亿美元的五倍是多少,就算是算术再不好的人,也能够知道那是一百亿美元。而且这还不是环亚的所有资产,就他刚才听到的话里面,陈洁就说环亚矿业的投资,也是十亿美元,而且环亚在苏联还有投资,甚至环亚是否还有其他投资都还是一个未知数。
虽然陈忠华从来都没有把环亚想得太过简单,即便是他从来没有主动问起过自己的女儿环亚到底有多少资产,但从环亚能够很轻易的就拿出二十亿美元投资国内市场,他也知道环亚的身价绝对不仅仅是二十亿美元。
可就算他再怎么高看,也确实没有想到环亚的实力会有那么大。一百多个亿美元,要换成人民币那就是四五百亿人民币,而这还是在高估人民币的实际价值下产生的答案,实际上,这个数额,还能再翻上一倍。也就是差不多一千亿人民币左右的价值。
如果环亚是国企,他的价值有一千亿人民币,或许陈忠华还不会有太大的感觉。可环亚仅仅是民企,而且这个民企的发展时间,仅仅只有不到六年。六年的时间,环亚从无到有,发展成为这样的庞然大物,这一刻,陈忠华的世界观都差点被颠覆了。
“真的有那么多?你们环亚的资产,至少都有一百亿美元以上?”陈忠华有些敬畏的问道。
不怪他敬畏,即便是他这么一个副部级的干部,陡然听到一百亿美元资产,确实除了敬畏没有别的想法。要知道,即便是国内高层很看重的那些南洋华商家族,能够达到这样高度的,也是凤毛麟角,而那些华商家族的掌门人,在国内的待遇是能够直接和最高层,也就是南巡首长直接对话的。
如果他们要回国,国内给他们一个全国政协委员,都不算是什么出格的待遇。那样的人物,对于陈忠华来说,都是他高攀不起的。但现在,自己的女儿和可能成为自己女婿的人,却大大方方在他的面前说环亚的资产,至少有一百亿美元。这样的事情,足够让他感到窒息。
看到自己的父亲好像被吓到了,为了更好的达到自己和刘东的目的。陈洁也没有特别的遮掩,继续说到:“父亲,你也不算外人,所以我就给你透露一个底,环亚的资产,不算上那些还没有投产的项目,还有一些未来将会升值的东西,再加上一些产业价值很难估计,就按照现在的算法,环亚的实际资产,也绝对超过一百五十亿美元。
等到我们环亚从日本房地产市场撤资以后,我们环亚手上的流动资金,绝对会超过八十亿美元。这还不算上在国内还没有花完的那些投资,还有国内那些企业产生的利润。”
“我的个老天,你们环亚到底是怎么发展的?难道去国外抢了银行?那么多的钱,你们就这几年的功夫,就赚了起来?国外的那些钱,也实在是太好赚了吧?”陈洁的母亲左锦惠,这个时候也张大着嘴巴插嘴到。
“伯母,国外的钱也没有想象当中的那么好赚。我们环亚之所以能够发展得那么快,完全是坐了顺风车,要不是前几年日本的广场协定,还有前年的美国股市崩盘,我们环亚想要赚到那么多钱,根本就不可能。这样的赚钱速度,基本上没有任何可以参照的价值。
如果您以为国外的钱都那么好赚,那国家派出去学习的那些人,都不用学习了。真要说起来,国外的钱甚至比国内的更难赚,风险更大。如果当初我们环亚不是一穷二白,光棍的赌上大部分身家,也绝对不会博来那么多的钱。
事实上,到了现在,我们环亚再想想那个时候那么快速的增加财富,已经不太可能了。几十亿赚上一百多亿,都很困难,就更别说一百多亿增加到几百亿,除非天大的机遇,基本上不可能。”刘东解释到。
他可不希望自己未来的丈母娘,觉得外国的钱非常好赚,然后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来,那样可就真的悲剧了。国外的市场,那可是要吃人的,国内好歹有些保障,不至于一下输光老底,但在国外,可没有任何这样的保障。
“国外的事情我们不了解,但也知道在外面混不太容易,小刘他们这也算是特例,所以你就别多想。小刘啊,你们环亚有这样的实力,真的很出乎我的意料。如果说之前我理智上觉得你们环亚并不能弄出太大的风浪,但现在知道了你们环亚的底子以后,我觉得你们环亚还真有很大的可能,弄出你们这个大项目。
当然,前提是你们环亚在日本的那些投资,要把现金给抽出来。单单靠你们环亚现在手上的那些现金,想要完成这样的计划,也是比较困难的。”陈忠华说到。
“这么说,伯父您相信我们的话了?”刘东听到陈忠华的建议以后,趁热打铁的问道。
“相信了。有这么大的底气,真把计划弄出来了,也算不上什么大事儿。我之前以为你们环亚就算再怎么厉害,资产能有个五十亿美元,已经是相当了不起的事情了。
没想到你们环亚掌握的底牌,居然比我想象当中的还要巨大,有这么大的底牌,做出那样的大项目,成功的几率非常大。再加上你们在苏联本就有很大的人脉关系,到时候那边运转起来,你们手里面就算没有太多的资金,其实也能够把这个项目运作好。只不过那样你们的贸易速度,就不会太快。”陈忠华说到。
“没想到伯父您对于经济方面的东西也比较了解啊?事实上,真把这个项目运转起来以后,我们环亚并不需要付出太多的资金来保证交易的运行。甚至不用钱都可以把这个事情办好,以交保证金的模式,就可以把这个大项目给带动起来,并且还不用多少麻烦。”刘东有些佩服的说到。
要说陈忠华的见识,对于刘东来说,其实也就相当于小学生的水平,但问题是现在国内官场上,这样的经济见识,都已经算是相当的不错了。尤其是在陈忠华这样的年纪阶段,能够了解经济的,并不算多。陈忠华在国务院那边,也不是专程搞这个方向的,所以有这样小学生水平见识,都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人才。
听到刘东的恭维,陈忠华摆摆手说到:“也算不上什么见识,虽然我专业并不对口,但你也知道国务院这个地方,上面的人想要了解什么,他们的观点方向是什么,在国务院那边,绝对要比在地方更加的消息灵通。
我那点见识,也就只能算是有些钻营,比起真正擅长这方面的同志来说,那就是小巫见大巫。而他们那些在我看来很专业的人,对上你们这样的商人,也是小巫见大巫。所以在这方面的知识问题上,我这个做长辈的,完全比不上你们这些晚辈。也就别再我的脸上贴金了,自己是怎么回事儿,自己了解。”
第六百四十八章 深入交谈
陈忠华这话,倒也算不上在说谎。因为现如今国内的高层,无论是改革派还是保守派,甚至于是中立派别,想要在国内发挥更大的作用,那就必须要对经济有所了解。经过了十年的改革开放,即便是再怎么顽固的人,也不会对经济问题还是一问三不知,因为现如今国内的重点,就是在经济上面。
这样一来,即便是没有任何派别,勉强能算得上是中立派的陈忠华,为了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自然而然的就需要多多的了解一些关于经济方面的知识。要不然,上面的人万一问起一些关于经济方面的问题,答不上来那就糟糕了。
毕竟部委不是地方,在地方上,一个副部级大员,即便是省委书记省长的话答不上来,都算不上多么严重的问题。但是在国务院那边,别说副部级,就算正部级的大佬,也算不得多有优势,别说总理,就算是那些副总理,国务委员这些大佬,都不是他们能够随便忽悠的。
上行下效,即便陈忠华自己本身并不是搞经济工作的,但了解一些皮毛的东西,他还是需要的。有了这样的基础,刘东对于接下来的谈话,已经有了很大的底气。他最怕的就是自己这个老丈人对于经济工作完全没有任何了解,那样即便是他再怎么解释,也未必能够让自家老丈人明白这里面的东西。老丈人对他不了解,刘东又何尝很了解自己这个老丈人?
“其实以我们环亚自己的能力,想要推动这个大项目,差不多已经够了。但是为了让这个项目变得更加庞大,别人也没有办法效仿。所以在这个大项目当中,我们环亚将会从绝对的主力,慢慢的变成引导的公司。在未来,这个项目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以后,环亚虽然依旧会成为最赚钱的公司,但也绝对不会妨碍别的势力一起赚钱。
只要在环亚构建起来的规则下运行,那么即便是他们发展得再大,我们环亚也不会过多的干预。伯父,这么说吧,我们环亚将会在这个项目当中,引导更多的家族和势力来参与到这个项目当中来。
这个引导的方向,不仅仅是限于华夏这边的势力,包括苏联那边的势力,同样也会是我们环亚引导的一部分。这个项目的最终效果,在我们环亚的设计当中,将会变成一个不是国家级项目,胜是国家级项目的东西。
如果到了那个阶段,伯父您觉得,这个轻工部的任务,会轻松么?而有了这么多政绩后,伯父您不但自己可以获得实际的政治资本,甚至还能让你们陈家更多的人,从这里面获得人脉。”刘东在陈忠华面前,画了一个好大的画饼。
刘东这番话,对于一直在大陆,并没有出国考察过的陈忠华来说,算得上是一种颠覆。当然,今天和刘东谈话,陈忠华的观念一直都在被颠覆。
当陈忠华还在猜测环亚的资本有没有五十亿美元的时候,自己的女儿却毫不犹豫的说环亚现在的资本,至少都有一百五十亿美元,是他猜测当中的三倍。
而当他以为环亚的大项目仅仅是依靠环亚自己的努力,并且他也认可环亚确实有这样的实力的时候。刘东却对他说这个大项目当中,环亚将会起到引导的作用。
这个大项目是否会赚钱,陈忠华并不悲观,即便是他到现在也不知道来自华夏的轻工业产品,是否能够在苏联立足。但他相信刘东这个环亚掌门人在确定这个大项目的时候,就肯定完全的有把握。要不然,刘东也不至于说在这个项目当中,环亚需要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
环亚的资本大不大?在这个项目当中,环亚能够动用的资本,至少也能达到八十亿美元还要多,这还是保守的估计。这么大一笔钱,比起国内的任何投资,都还要耀眼。
但这么耀眼的一笔投资,在刘东他们的规划当中,却仅仅能够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引导更多的势力,参加到这个大项目当中。而以环亚的起点来看,能够让环亚看得上眼,并且主动牵线搭桥的家族或者势力,他们要投入的成本,至少都得是上亿人民币,甚至是上十亿人民币。
这样的项目,已经完全颠覆了陈忠华对于资本市场的观念。他是知道国外的那些资本家,资产很雄厚。几十亿美元的收购并购草案,并不算是很少见。
但那些报道,离着他陈忠华实在是太遥远了,完全不是在一个世界当中的。但现在这样的事情,却发生在自己最亲密的亲人身边,甚至自己在未来,或许也将会成为这个大项目当中的一个环节,这就让陈忠华感觉到了窒息的味道。
因为这个舞台,实在是太大。大得他这个在国内也算得上是人物的副部级大员,在这个舞台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他相信,如果不是因为自己的女儿和刘东的关系,陈家这样的家族,完全不可能知晓这样的大计划。甚至可以说,他们陈家,或许是唯一一家仅仅是副部级当老大的家族参与到这个计划。
从这个大项目的规模上来看,甚至就算是一般的正部级家族,都未必有资格知道这样的事情。至少也得是副国级或者是出过副国级人物的那个级别才能迈进这个计划的门槛。
有了这样的认知,陈忠华再也不敢把刘东仅仅当成或许会成为自己未来女婿的年轻人。
“这么庞大的计划,你们有把握弄好么?而且我去那个位置,到时候是否会有人反对?你就这么轻易的把这么一个位置交给我,即便是外人不说,那你们陈家自己内部,难道不会有别的想法?”陈忠华声音有些沉闷的问道。
如果不知道这样的计划,或许陈忠华还不会有这样的担心。但越是知道这个计划,就越知道这个计划将会掀起多大的风浪。即便是现在陈忠华也仅仅算是知道这个计划的皮毛。
但仅仅是皮毛,他就知道如果这个计划实现了原有的目标以后,他将会去到的那个位置,能够获得多大的政治利益。那个位置坐上个三五年,能够获得的政绩,或许不仅仅是能够得到一个正部级的位置,甚至就算是副国级的位置,也算不上多离谱。
陈家不是什么有底蕴的家族,他陈忠华就算是上到正部级这个级别,陈家的根基都不是那么稳固,就更何况是副国级那个级别,即便到时候仅仅是一个国务委员的位置,那也不是他们陈家能够随便想念的。
如果这个位置是给的刘家人,那刘家吃到嘴里面,并不会让人多么眼红,以刘家的底蕴,副国级这个门槛,无论是刘东的老爸刘胜利,还是刘东的大伯刘长征,都有很大的机会上去,只不过这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说成是囊中之物也不算过分。
但陈家,可就没有刘家那么大的底气了。陈忠华现在虽然是副部级的高位,但只要对陈家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陈忠华这个位置,都算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如果到时候陈忠华因为那个位置像是坐火箭一样的从副部级到正部级,然后成为副国级,多少人会眼红得跳脚?到时候随便给陈家耍点手段,陈家都未必能够挡得住,毕竟底蕴不行,陈家也没有多少有能力的帮手。
更何况,任何一个那样的位置,在国内都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刘家的人或许不会在意一个正部级的位置,但刘家的人绝对不会不在意一个副国级的位置,现在环亚的大计划还没有出现,也没有让人看到这里面的效益,刘家的人或许不会那么在意。但如果真正实现了刘东的愿望以后,刘家的那些人,会眼睁睁的看着一个副国级的位置,落到一个并不算强势的亲家手里面么?
外面的人会争,刘家自己内部的人,未必不会争。为了一个看得见,但摸不着的位置,却惹来一堆的能够直接覆灭陈家的麻烦,陈忠华即便是再想到那个位置上去,也不得不考虑自己是否真能够坐得稳。
“这个计划,其实已经到了是否执行的阶段了,只要我们环亚启动这个项目,等到做出成绩以后,即便是我们环亚自己想要停下来,其他的人也未必愿意让我们环亚停下来。而所有的麻烦,都将会由大家分担。
您觉得这么大一个项目,在那么多的既得利益者面前,会有人乐意让人破坏掉这么一个稳固的交流通道么?别说我们华夏不愿意,即便是苏联那边的人,也未必会愿意。要知道,在回来之前,我们就曾经和叶利钦先生讨论过这个问题,他当时虽然没有答应我们的条件,但也没有反对,仅仅是说看情况。他都是这样的态度,您觉得在苏联那边,会有谁会反对这样的计划?”刘东对着陈忠华发问到。
第六百四十九章 指点江山
“叶利钦?就是那个最近在苏联搞风搞雨的政治人物?”陈忠华有些诧异的问道。
很显然,对于他来说,并不太明白叶利钦现在在苏联到底代表着什么。当然,这也是现在国内很大一部分人对于叶利钦的感官。他们并不了解叶利钦在苏联有多大的能量,甚至认为叶利钦在苏联,就相当于是闹剧的存在。只要是戈尔巴乔夫还有一些理智,那么他就不可能允许叶利钦再次上位。
这样的观点,就是现在国内绝大多数华夏政治人物对叶利钦的观念。即便是贵为副部级的大员也是一样,而他们对于苏联政治的认知,其实就是参照国内来的。毕竟苏联和华夏,现在的政治体制都是差不多的,华夏在这样的问题上会做出怎么样的选择,那么苏联肯定也会如此。但苏联的情况却偏偏有意外,并且将一直意外下去,直到苏联的终结。
“看来伯父您对他的评价不是很高啊?如果我告诉您,他在未来几个月的选举当中,有很大几率当选人民代表这个头衔,您会不会很意外?”刘东笑眯眯的问道。
“怎么可能?我记得他之前的职务,就是被戈尔巴乔夫给弄下去的,他想要再上去,戈尔巴乔夫能答应么?”陈忠华感觉这事情有些诡异。
“呵呵,到了这个时候,已经不是戈尔巴乔夫答应不答应的事情了,事实上,在这个问题上,戈尔巴乔夫根本就没有任何阻止的手段,只要叶利钦自己不出什么意外,他就绝对能够再次的成为苏联高层。苏联那边的情况,和我们现在这边的情况,其实并不太一样,所以只要有了叶利钦的保证,我们在苏联的计划,就相当于有了一个强硬的后台。”刘东很认真的说到。
虽然刘东这话,又一次颠覆了陈忠华的思想,但他也没有多打听这些问题。毕竟刘东他们对于苏联的了解,肯定比他这个在国内消息并不算灵通的副部要多,再说了,其实苏联那边的事情,和他自己也没有多大的交集,犯不上考虑这些问题。
“不了解的东西,我就不多说了,还是说说如果我去了那个位置,你们刘家的意思到底是什么样的?别到时候你把我弄上去,然后你们刘家的人又把我弄下来,那就真的没意思了。”陈忠华说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只不过这个解决的方法,我还没有给我们家里面的人说,但我相信这样的解决方式,应该对于我们双方都后好处。至于政绩这方面的问题,我也有解决的办法。”刘东说到。
“看来你的心还不小啊,现在就想着该怎么安排你们家上一辈的职位问题了。”陈忠华有些好笑的说到。
听到陈忠华这不知是讽刺还是赞扬的话语,刘东头也不抬的回答到:“反正又不是第一次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当年我爸去苏省的时候,我就出过力气,现在再安排一下,也算不上什么。您去了那个位置,上到正部级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但您想必也了解,如果我们公司的计划成功了,那里能获得的政绩绝对不仅仅只是一个副部到正部的能量,即便是副国级,也有很大的把握。
这么烫手的一个位置,即便我说我能做主给您拿下,想必您也不会相信。所以,我也就不给您做一些没有把握的包票。更多的政绩,其实我是打算给我大伯。您也知道,我大伯现在是计委的主任,轻工部这边的事情,要说他也能够沾上手。正好改革国企这一块的事情,就可以交给他来做,到时候多出的那些政绩,就可以算在我的大伯头上。
所以您也就不必为多出的那些政绩着急,到时候什么问题我们老刘家扛下来就行了,伯父您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把轻工部还有那些能够交流的企业或者那些企业管理人员抓到手,就算抓不到手,也要打好关系。只要做成功这一点,那么陈家的根基,就算能彻底的稳固下来了。”
听到刘东这番话,陈忠华即高兴,又有些失落。高兴的事情就是他上到正部级的位置,那些麻烦都由刘家给接过去了。失落的是一个或许会出现的副国级位置,他却没有资格坐上去。虽然能够上到正部级,他就已经非常高兴了,但有一个副国级的位置在他的眼前诱惑他,想要就这么简简单单的放弃,确实有些舍不得,这也算是贪心不足的表现吧。
但总的来说,刘东的做法,对于他来说,也确实有很大的好处。陈家本就算不上兴旺。能够上到正部级的位置,对于他来说就已经很不错了,再想什么副国级,那基本上是不可能。就算他有希望,依照陈家的底子,到最后那个位置他也不可能能够拿下来。反而是刘家拿下来却没有多少问题。刘家能够抗得住打击,他们陈家可不行。
看到自己老丈人那眼神的变化,刘东也觉得自己有些残忍。给了一个大画饼,但最终自己老丈人却只能吃到画饼当中的一部分,大头他却看得见,摸不着、
但刘东却没有动摇自己这样的想法,毕竟那个副国级的位置看起来是很美好,但对于陈家来说,就相当于是一颗毒药,别说吃不到,就算是他们敢露出一些想法,或许都会被某些人看不顺眼给抹去。陈家的底蕴根本就不足以支撑那么庞大的位置。那个位置,对于能够吃到嘴里面的刘家来说,就是一道美味佳肴,但对于不能吃到嘴里面的陈家来说,那就是穿肠毒药。
就好像做河豚一样,刘家就是那个有手艺做河豚的大厨,做出来的河豚就是享受。而陈家就是不入流的厨子,虽然知道河豚做好了会很好吃,但他们却没有做河豚的方法,贸贸然的做了,吃了之后,除了死亡,没有另外一条路可以走。
对于那份政绩,刘东在规划当中,是让自己的大伯早早的就上副国级的位置,以接替老爷子的权利真空。之前刘东并没有想到这一点,但和自家的老丈人谈了以后,尤其是刚才老丈人问刘家的想法时,刘东的感觉最为强烈。
如果没有这份政绩,自己的大伯有机会上去,但那时间就不知道会是多久以后了,再蹉跎几年,大伯的年纪也就差不多了,即便是到时候上去,也最多就仅仅只能做上一届,对于刘家的政治延续,并不能起到太过关键的作用。
但如果大伯能够借助这份政绩,在最短的时间里面上去,那么大伯就能干上两届。这比起老爷子来,都还要更加的威风。毕竟老爷子虽然是以副国级退休的,但实际上老爷子掌握实权的时候,也仅仅是一个正部级的位置,上到副国级的时候,老爷子已经算是退二线了。
但如果大伯在最短的时间上去,那大伯就不会像老爷子这样,是以二线副国级的身份上去,而是真正的一线领导。尤其是在刘东的记忆里面,顾委这个单位,也会在几年以后正式取消。到了那个时候,也压根就不会有什么二线副国级领导干预政治的问题,毕竟二线副国级领导这个东西,本就是临时性的单位,长久的运转下去,对于华夏的政坛,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好处。
而大伯越是早上去,那么自己的老爸能够担任的职位也就会越高。因为等到自己老爸能够担任那个级别领导人的时候,大伯的年纪也差不多到点了,到时候,大伯以彻底的退下去为条件,换取自己老爸真正上位,对于其他人来说,也是一个能够接受的建议。
大伯和自己老爸的年纪,差不多刚好是差上那么一轮,大伯越是早上位,就越是不会和自己的老爸有冲突。但如果大伯越晚上位,那么自己的老爸或许就会被压上那么几年,毕竟副国级的领导,在国内本就没有几个,要是自己的大伯和自己的老爸都是一届的,国内外都不太好交代。那样在一起的希望,基本上很小。但大伯如果早早的就上去了,接下来很多问题都将不会存在。
大伯和老爸相互接力,基本上就能够保证刘家二十年的政治稳定。二十年后的事情,那就到时候再说。即便到时候刘家没有合格的政治人物,那时候的环亚也不知道发展成为什么样的存在,安排一下刘家的人,根本就没有任何问题。
刘东这样的想法如果说出来,对于外人来说,或许感觉有些狂妄。因为刘东一个还不到三十岁的小年轻,就敢安排家里面的大人未来的出路,简直就像是在乱弹琴。
但刘东自己却觉得,这样的安排对于刘家来说,绝对是有很大可能可以实现的目标。比起其他的安排,或许这样的安排会更加的合理,也更加的容易得到别人的支持。
毕竟这个大项目即便是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了,刘东的环亚作为主导的地位,也依旧不会有什么变化,大家赚钱,再让刘家获得一些政治上的利益,也算是一个合理的交换条件。
第六百五十章 人生大事
当刘东和陈洁从自己老丈人的别墅出来以后,刘东对着走在自己身旁的陈洁说到:“看来我们两人的事情,我未来的老丈人,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了,就连我丈母娘,对我的感觉都有了很大的改观,这还真是可喜可贺。”
“改观是改观,但今天我爸妈那个脑子,恐怕会好久都很迷糊,也不知道这样的改变对于他们来说,到底是好还是坏。”陈洁有些苦恼的说到。
要是以前自己爸妈对她工作不怎么感兴趣的时候,陈洁在家里并不会有什么不自在。但现在当自己的爸妈知道了环亚的规模以后,那以后她在家里面,肯定避免不了来自家里的唠叨。对于他们来说,自己的女儿那么年轻就能掌控那么庞大的产业,即便这个产业是陈洁刘东这些人自己打拼出来的,他们也会对陈洁是否能够工作好感到担忧。
这个担忧或许在今天陈忠华和左锦惠并没有提出来,但那是因为刚才他们被刘东和陈洁两人扔包袱似的甩出那么多机密给吓到了,等他们回过神来以后,肯定会对自己的女儿是否能够做好这样的工作感到担忧。
不知道环亚到底有多大底蕴的时候,他们或许还会冷眼旁观,反正那个产业是刘东弄出来的,就算是亏了,以陈洁和刘东的关系,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知道了环亚的规模以后,即便陈洁未来有很大可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