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资源帝国-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大伯可能会因为这个事情遇**烦,刘东哪里还有心思吃饭,于是对着老爸:“这事儿怪我,早有注意这个问题,却没有想过会对我们刘家造成麻烦。还好现在还不算晚,老爸,我们现在去给大伯,务必让这个麻烦消弭于无形之中。不能让麻烦的事情出现。”
“现在急了?早干嘛去了?这事儿再急也没用,反正听你那口气,算要出事儿也不是一时半会儿。我们现在该干嘛干嘛。明天不是聚会么?了那个时候再把这事儿出来,不但告诉你大伯,还要告诉所有刘家的人,千万要注意这个问题。”刘胜利这个时候,反而镇定了下来。
如果这事儿立马要发生,算现在急也没用。而且那份文件他也看了,基本上没太大的影响,除非后续动作加大力度,并且持续下去,要不然,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虽然目前为止,刘胜利也不明白,这个麻烦底会是以什么形式出现。但看刘东囤积料,他大概知道出问题应该是会出现在物价这一块。
而物价这玩意,也不是一两天能涨起来的,除非有什么硬xìng的文件,那这个东西基本上不会太大的波动。而现在这样的文件并没有出现,目前来,大哥还是安全的。
(PS:昨天蒹葭无耻的断更了,在这给大家道歉。本来想个理由的,但想想之前蒹葭扯过的理由已经够多了,那还是不扯了。一个月总有那么一两天不想码字的时候,而昨天这样的感觉特别利害,所以那啥了。欠的章节,大概是能补上的。)


 第三百九十一章 春节聚会

除夕,老爷子的院变得格外的热闹。孩子在老爷子的院子里面堆雪人,稍微大一些的在准备放鞭炮,再大一些的犹如刘东这个年纪的,基本上是成双成对。
虽然是家宴,但老爷子的勤务员也并没有放手,依旧在认真的做着准备工作,把各式各样的原料准备妥当。刘东老妈张彩霞这一类的人,一边在厨房打下手,一边和姑嫂聊天。一年也难得有这么一次聚集齐的时候。
如果前些年,张彩霞是不怎么喜欢参加这样的活动,因为大伯家的,会表现得非常优秀,不断的抛出一些不是那么让人开心的话语。虽然这些话语,对大伯家的人来,很开心让大家分享。而现在嘛,张彩霞算矜持着不话,其他人话的时候也不会把她给遗忘掉,因为她不但有个好老公,更有个好儿子。
刘东这个时候,自然是不能和那些同辈的人在外面闲聊。做为三代当中的风云人物,刘东和刘宇民两个三代的人,在为家里的大人们添茶水。等弄完一些事以后,刘东和刘宇民两个人才了个不太显眼的地方坐了下来。
这两年,刘宇民的风头基本上是被刘东抢完了。虽然他依旧是刘家的长子长孙。但地位上,比起之前来,有了一些差别。至少,以前刘宇民是所有人的希望,刘宇民做出任何出格的事情来,都免不了大人们的唠叨。
而现在,刘宇民如果再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来,大人们虽然也会唠叨,但也不至于太过严厉。本来这事情算是好事儿,可刘宇民明白啊。越是在乎你才会对你严格,越是不在乎你越放纵你。而现在虽然没人放纵自己,但也没有了之前那么严格的要求。很明显,大家不用把他做为刘家三代当中唯一的希望。
以前最厌烦的严格,现在刘宇民却觉得十分亲切,他恨不得家里人继续对他严格下。所以,人都是贱骨头,之前千辛万苦想要摆脱的东西,了真摆脱的时候,反倒是不太乐意了。
刘东自然是不会知道刘宇民心中的纠结,实话,现在的刘宇民他还没有看在眼里。虽然顶着一个刘家三代长子长孙的名头,但在刘东这样的成功人士面前,这个名头并不会给他带来任何的优势。好似王家长子长孙王政一样,如果那一次他不拉着周青龙顶缸,要他自己一个人面对刘东,他绝对是有多远滚多远,压根不会往前靠。
实力带来的东西,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刘宇民什么时候真做出成绩来,刘东才会正眼看他。
老爷子依旧坐在主位上,喝着茶水,看着眼前刘家的一群人。由于现在老爷子差不多算是彻底的退下来了,所以官方的一些过年活动,他也可以不参加。
照例,刘家二代的人,开始汇报起工作来,对于八七年的一些得失,都开始探讨。对于大家来,过年聚会,可不仅仅是吃吃喝喝,最重要的部分,是这样的讨论。每一个政治家族,在这个时候,都不会有例外。
刘家现在,可不止刘东在商业上混得风生水起,刘家的政治力量,动作也不会慢。方向上没有错误,自然会得回报。工作变得顺利,政绩变得多了起来,那是常理。
等二代的人汇报完工作,差不多过去了两个时。如果仅仅是刘家直系二代汇报,自然不会花费那么多的时间。但这是在过年的时候,刘家旁系,加上一些关联的家族人物,都会在这个时候老爷子的院来,所以汇报工作,要花费不少的时间。
如果以前两年老爷子的jīng力,自然不能听完那么多的东西。但这两年老爷子淡出政界,修身养xìng,反而比以前的身体要好很多。所以尽管汇报的时间长,但老爷子也没有觉得多么的难受。
如果是以前,二代的人汇报完工作,也算差不多了。但今天,老爷子却没有觉得满意,于是开口:“东,你的叔叔伯伯们都把他们这一年的工作给汇报完了,你也来两句。”
对于老爷子的点名,刘东显得很淡然。反正又不是一次两次了,自从他有幸列席这样的聚会以后,他的汇报也成了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
对于这点,刘宇民都有些淡淡的嫉妒。但没办法,刘东做出了成绩,而他没有,待遇上,自然是有些差别的。好在刘东无意于政界上的事情,所以即便刘东再出sè,刘宇民除了有些纠结之外,并不认为刘东和自己会变成敌人,商业政界,可不是一回事儿。以后刘家政治上的大旗,还需要他刘宇民来抗。
看所有的人都望向自己,刘东也不怯场,开口讲述起他的环亚这一年来的布局。环亚的摊子很大,这点大家都知道,但当刘东开始详细述以后,大家对环亚才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当听刘东在美国股灾的时候,仅仅花了几个时的时间,狂卷了二十多个亿美元之后,除了一开始知道的人之外。别的人脑子都快转不过来了。
二十多个亿美元代表着什么,大家很清楚,如果换chéng rén民币,那至少也是仈jiǔ十亿人民币。而现在国内有多少省份,一年的财政收入都还达不这样的水平。但刘东却轻轻松松的从美国人手里抢了过来。怪不得前些rì子,刘东那么大气魄,在国内一下投资了二十亿美元。
有这笔从美国人手里拿过来的钱打底,刘东不会缺钱。而且这还是美元,能发挥的作用将比人民币还大。反正对于大多数刘家的人来,这样的手段,他们是玩不了的。但现在刘东这个三代的人,却轻轻松松的完成了,实在是让他们有些丢脸。
如果刘家二代当中,谁对经济问题最为敏感,那是王卫红,刘东的四姑丈。虽然他是外姓,但以他和刘家的关系,他也算是刘家的核心成员,所以今天他也有份坐在这里面。
听完刘东的汇报以后,还没等老爷子开口,王卫红:“东啊,你看你也那么有钱了,是不是准备支援你四姑丈一些啊。我可是穷得叮当响啊,你是不是也投资一点啊?”
听王卫红这么,刘东奇怪的问:“四姑丈你还需要什么投资?京城这边我也投资不少,不都是和你在谈的么?”
在这样的场合下,王卫红自然不会谈一些私人借款上面的事情。所以他投资,肯定是工作上面的问题。如果刘家谁最先受益刘东投资带来的政绩,不是刘东的老爸,也不是刘东的大伯,而是王卫红这个四姑丈。当年刘东还没开刀具厂的时候,是和王卫红谈的,所以他算是最先受益的人。
“你四姑丈最近工作上可能有些调动,以后未必会呆在京城。现在这里的水太浑了,我们刘家无依无靠,得把人给摘出来。你四姑丈那个位置,有些招人恨。既然我们不趟这混水,那要把位置让出来。他们弄他们的,我们弄我们的。”老爷子这个时候开口。
听老爷子这么一解释,刘东笑着对王卫红:“恭喜四姑丈,这次又要往上提一下了吧?不付出点代价,您能挪位置?准备去哪儿?”
虽然家庭会议上要保持严肃的气氛,但是刘东现在也不是什么都没有的刘家三代,这样话,其他的人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刘东虽然是三代,但他有成绩放在那里,真要算起来,刘东在刘家真正的地位远远比很多二代的人高。
“去荆北省,位置大概会是常务副省长。”既然是家庭会议,王卫红自然不会遮遮掩掩,没那么必要,于是很爽快的出了自己将要去的地方。
“荆北省?四姑丈你干嘛不早,我们公司的计划都做好了,未来几年的时间,基本上都不会涉足那个地方,你要是早,我还好安排,但现在这是个问题啊。”听是荆北省,刘东的眉头皱了起来,他的工业王国大部分布局,都没有牵扯这个地方,如果早,还能有些调整,但现在位置和规划都已经尘埃落定了,哪里那么容易更改?
听刘东抱怨,王卫红无奈的:“你当初投资的时候,我也不知道会调荆北省去,这次的事情实在是太突然了。老爷子知道,半个月前我才得消息,再早我也不知道啊。”
“怎么会那么急?”刘东算政治上再不敏感,也能想这里面的猫腻。又不换届,也不是正常调动的时候,从京城的副市长升为荆北省的常务副省长,这里面需要动用的力量,可不。
刘东倒不是觉得刘家舍不得一个京城副市长的位置,因为刘东也知道,京城市的市长市委书记这样的位置,自家不可能能染指。四姑丈如果一直在京城待着,最好的结果也是常务副市长,那还不知道要等多少年。
而现在四姑丈如果调荆北省去当常务副省长,很明显是在高升。虽然京城的位置重要,但一个不挂常务的副市长,远远没有一个常务副省长来的实惠。


 第三百九十二章 水开始浑浊了

要知道,四姑丈王卫红虽然也是副部级,但在京城这地方,正部级的大员都不知道有多少,四姑丈一个既不挂常务,排名又没那么靠前的副市长,权利真心不是太大。虽然不至于分管教科文卫,宗教事务这一类的冷板凳职务,但分管工作也好不到哪里去。
而如果从京城跳到荆北省的常务副省长的位置,虽然同样是副部级,但意义可不一样,权利也不一样。荆北省总共才多少副部级和以上的官员?四姑丈在那边,能发挥的余地绝对比在京城大。再加上荆北省刘家也有不小的势力,而四姑丈那边也有一些势力在那里。如果四姑丈去了,基本上就相当于回到自己的老家。这比起在京城受累,实在好太多了。
但刘东相信,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如果和刘家交换位置的那些人没有别的目的,绝对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别看京城的一个副市长好像很风光,但真正像刘家这样的家族,其实并不是太过在意,主要是这里大佬太多,别说副部级,就算正部级,副国级的人物也不少,想要依靠一个副市长耍威风,那纯粹就是脑残。没有别的意义,傻子才会拿实惠的位置来换这么一个鸡肋。
刘东这样的政治半文盲都能看得清楚的事情,刘家其他人又怎么会看不到?老爷子这个时候也放下了之前的悠闲,开口说到:“水要混了,所以就算一个无关紧要的位置,有些人也会开大价钱。虽然我们刘家不准备过多掺合这些事情,但也不能不防备。毕竟,我们现在的头上,可清清楚楚的写着名字,抹都抹不掉。想要两边讨好,根本不可能。”
“难道那些人就按耐不住了?”刘大为担忧的问到。
刘大为并不是老爷子的儿子,但关系也不远,老爷子当年六个兄弟姐妹,到如今剩下的就他老人家一个,但二代还剩下的却不少,刘大为就是其中一个。现在在西北省一个地级市做市委书记,算是刘家的旁系。
做为一个远离政治漩涡的西北省地级市的市委书记,刘大为是很少来京城的,除了必要的时间,大多数时候他都老老实实在西北省待着,甚至就连西北省,都很少有人知道他和刘家的关系。毕竟,西北省那地方,机工部的力量非常薄弱,借不了力,说了也白说。
虽然地处偏远地带,但即便是现在这个通讯条件不发达的时候,官员们能得到的信息速度,也远远不是老百姓能想像的。就好似刘大为,他虽然隔着京城十万八千里,但京城这边的消息,他也没少知道。
所以,他自然就会明白,目前的形势可以算是乱麻,双方出手的时候越来越多,动作也越来越大。虽然这些事情和他的关系不是很大,但他也依旧担忧。毕竟,刘家虽然不在漩涡中心,但也远远算不上是隔岸观火。
当初和南巡长见面以后,就注定了一荣皆荣,一陨皆陨的格局。南巡长要是这个时候输了,刘家也不会好过。所以,争斗到最为激烈的时候,刘家也不得不赤胳膊上阵,拼出一个前途来。
“按耐不住?你想得太简单了,双方现在都是开弓没有回头箭,谁要是泄了气,哪边就兵败如山倒。没看到我们刘家前段时间,也得发出自己的声音么?”老爷子对于刘大为的话,不以为然。
至于老爷子说发出声音的事情,就是刘东之前搞的产学研。看起来产学研好像和政治没多大的联系,但真正的有心人,又有谁不会明白,刘家搞产学研,是为了支持改革。改革嘛,就要接受新的先进思想,新的先进技术,要不然,改革的目的岂不是达不到?
“那我们现在该干嘛?”刘大为继续问到。虽然做为一个市委书记,在他们那个地方绝对是说一不二的角色。但现在这地方,他一个小小的市委书记,还没有能力决断一些事情。实际上,刘东的地位都要比他高出不少。不论是在刘家内部,还是在外界。
至少,刘东要正大光明的去西北省,西北省最少也得派一个副省长接待。而刘大为这个市委书记,那是绝对没有这样的殊荣。
“能干嘛?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等。等到有好机会的时候,我们就得拼命往前冲。”老爷子开口说到。
现在这个时候,虽然水开始浑浊,但大家也在互相试探,并没有动用多少力量。如果现在刘家就赤胳膊上阵,实在是有些丢人,所以,现在只有积蓄力量,等到真正该上场的时候。
原本老爷子这样的做法,那是非常合适目前的刘家。毕竟,说到政治力量,刘家虽然不弱,但也达不到任意挥霍的程度。这次的事情,是两个大派系之间的争斗,比刘家个子高的,虽然达不到比比皆是的程度,但也不算少。刘家要是早早的卷入进去,多半就得吃亏。好不容易把刘家发展到现在的高度,就算损失一点,老爷子也会头疼。
可惜,刘胜利的一句话,让老爷子想要隔岸观火都做不到。
“老爷子,现在我们就算想要袖手旁观,也不行啊。大哥现在,多半已经卷进去了。”刘胜利汇报完工作以后,第一次开口说到。
“什么?长征卷进去了?什么时候的事情?”听到刘胜利的话,老爷子一阵错愕。
就连刘长征自己,也被三弟这话,弄得有些莫名其妙。
看到这样的情况,刘胜利反过头来,对着刘东说到:“把你的猜想说出来吧。今天人那么齐,正好把这事情解决了。”
“好的。大伯,你们计委现在是不是在做物资价格改革方面的计划?”听到自己老爸叫自己说,刘东对着大伯问到。
“是啊,改革就必定要关注这一块。既然我们有心要做一个开放成熟的市场,那就不能再用计划经济那一套。必须要把现目前的主流计划经济,转变成为市场经济。”刘长征谈到工作上的事情,很自然的回答到。
“但是大伯,你们就没有想过,如果你们的规划,脚步放得太大,会出现问题么?”刘东又问到。
“出现问题?什么问题?”刘长征有些不解的问到。
看到自己的大伯还是一头雾水的样子,刘东无奈的问到:“大伯,不知道你对苏联那边的事情有没有什么了解。要知道,他们现在也在搞改革,但是他们的改革,在我看来,是非常失败的。尤其是在物价上面的改革,更是失败当中的失败,步子走得太大,物资供应不上,导致改革不仅没有把物价变得规范,反而是变得更加糟糕,想要买东西的人买不到东西,想要卖东西的人成本变得难以让人接受。”
“你说的这个,我们也有考虑。但是我们华夏,不会和他们变得一样。因为我们的物资,尤其是民用物资,远远比他们的充足,不至于会变得供应不上。”听到刘东拿苏联的事情来说事儿,刘长征笑着解释到。
“是啊,我们的物资比他们准备的充分,但是大伯你有没有想过,物资准备得充分,不代表这些物资就可以利用。如果步子太大,弄的原材料市场成本上涨,那么这些物资准备得再充分也没有丝毫意义,因为他们将会卖出远远高于实际价值的价钱。商人,可不是个个都像我这样,都是良好市民。马克思的资本论,也不是随便拿来看看的。只要你们把物资价格快速的放开,就会出现严重的后果。”刘东斩钉截铁的说到。
“这怎么可能?只要我们保证国有企业的物资价格不浮动,实行双轨制,就算有些商人想要借着这样的机会扰乱市场,也根本就没有机会。有着国企源源不断的物资供应,他们的高价商品就卖不出去,到最后,物价一样的就会降下来。”刘长征开口说到。
听到自己的大伯居然把国企当作杀手锏,刘东笑了。国企固然是国家的,但是国企里面的员工,可不都跟国家是一条心的。前世造成那么大的混乱,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国企造成的。
“国企?大伯,你们的后手就是这个?太天真了。双轨制固然是能保证国企的生产资料成本不上浮,但是你觉得那个时候的国企,还有心思搞生产么?直接卖原材料配额,岂不是比自己生产东西更加赚钱?廉价的资源,转转手就能卖高价,而且还不用麻烦自己,这样的好买卖,国企凭什么不做?”刘东冷笑道。
听到刘东这话,刘长征的脸色就是一变。虽然到现在,计委这边的文件也仅仅是开始试探,但如果按照之前的计划走。逐步开放市场,把现有的计划经济,过度到市场经济,那就是必然的情况。
什么叫做市场经济?那就是不能用行政手段来控制商业行为,至少是不能过度的干预。这个东西大家也是第一次搞,所以难免会有纰漏,就像刘东说的那样。如果真的物价按照市场经济浮动,那么就难免有人会打物价的主意,而如果国企跟不上步伐,物价上涨就成为必定的事情。国企都没心思搞生产,只要卖资源指标就成,到时候市场上没有商品,凭什么能把价格降下来?


 第三百九十三章 有些麻烦啊

市场经济,决定其关键的一点必然会有商品这一条。如果商品都没有,你凭什么做市场?没有市场,你又哪里来的经济?刘东刚才那话,并不是不能做。虽然国企是国家的,但既然是企业,那必定是要赚钱的。如果真像刘东的那样,国企未必干不出来。
刘长征一脸头疼的问:“那我们可不可以硬xìng规定,必须要国企拿多少料出多少产品?这样一来,他们想要转卖指标也不行。”
刘长征不算是新派干部,当然也算不得多么的守旧,但他对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这两方面,都没有太好的研究。毕竟,计委的事情,可不仅仅是牵扯经济问题,虽然体制改革不属于计委管理,而是属于体改委,但体制改革方面,计委这边也有插手。
国务院的称号,可不是白给的。如果不是管理多样,计委又凭什么能有这样的称号?所以,刘长征一般都是主抓大局,下面的事情都交给专业的人来做。这样的做法,也确实符合他的身份。
“大伯,您觉得这样做有意义么?国企这一块,可不是归你们管的,算是归你们管。在利益的面前,你们计委这边又有多大的效力?别你们计委,算是国务院那边想要挡着国企的财路,都不可能。所以啊,你这方法根本行不通。而且你这样做,也是在治标不治本,关键xìng的东西没有把握,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事倍功半。”刘东无奈的。
这个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价格,而是在于市场。只要市场上有涨价的空间,别人看利益会上。只有把市场控制住,才不会出现那样的问题。可这样一来,想要从计划经济转变成市场经济,又成了一个空话。所以,这个事情,很是麻烦。
刘东和刘长征之间的话,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尤其是老爷子,听自己的大儿子可能惹**烦,也不由得关注起来。当他们两人的话音刚落下,老爷子忍不住开口问:“长征啊,这件事情,你掺合了多少进去?”
老爷子并不是在问这事情底该如何处理,反而是问起了刘长征在里面底参与了多少,这才是关键。如果这件事情从头尾都是刘长征主持的,那么只要是出现问题,刘长征必定会受影响。但如果这件事情并不是刘长征主要负责的,那还有回转的余地。
“老爷子,这事情我虽然没掺合多少,但毕竟是一个大的项目,做为目前计委实际上的负责人,如果出现问题,所有的板子都会打在我的身上,而不是在那一位身上。毕竟,别人现在仅仅是个挂名,并且身体也不是很好,要不是我的影响力不够大,他早彻底的退下去了,也不用像现在这样。眼看要功德圆满了,他肯定不会喜欢有什么麻烦的事情他头上。”刘长征开口。
现在的正印计委书记底是不是身体不好,这点无从考证。但他是马上退的人,这是不争的事实。而最近两年,计委的工作基本上都是刘长征在做,他压根没有插手过,如果出事儿了想把他推出去,显然是不可能的。毕竟,能做计委主任这个位置上的人,算要退了,也不是善茬儿。谁要打他的主意,肯定会引起疯狂反扑。
听刘长征这话,老爷子的眉头一皱,对着刘东问:“如果计委这边制定的规则出现漏洞,那么最有可能引发的,是什么后果。”
虽然刘东和刘长征了这么久,但大家都对这事儿会造成什么影响感迷惑。毕竟,这样的问题很难预计得。物价上涨导致出现问题,可能会是很多工厂因为成本控制不了,亏本经营,进而倒闭,也可能会是商品供应不足导致群众不满。虽然出事儿以后肯定会马上调整过来,但只要是出事儿了,算是弥补过失,也掩盖不了出错的问题。
虽然改革开放允许摸着石头过河,但如果是出现大的问题,这个条例肯定不能完全照搬,总会是拿出几个人来顶缸。而刘长征这个计委的掌门人,刚刚合适。
“会出现什么后果我不太清楚,但如果计委那边的计划太过激进,那么有可能出现大规模倒卖物资的情况,肥了私人。而因为物资都被拿去囤积,而没有实际转换成商品,那么有可能导致市场商品供应不足,而人民群众看商品必然上涨的趋势,肯定会大规模的囤积生活物资,避免因为物价上涨而导致财产损失。而大规模的囤积风波,会进一步导致市场商品流通的紧缺,进而引起更多的人疯抢,而这样循环下去,会出现更加恶劣的事情。”虽然不能太过明白的一年后的情况,但仅仅推理一下,刘东也大致能够描述一下那样的景象。
刘东这话得并不复杂,大家一想能很容易的想那样的后果,于是不但老爷子和刘长征皱眉头,大家的眉头都皱了起来。能在今天这个时候,出现在这个地方的人,都是和刘家关系最为紧密的那一群。
他们和刘家的关系是一荣皆荣,一陨皆陨的格局,如果刘长征摊上事儿了,也相当于他们也摊上事儿了。在这个关键的时刻,要是刘长征出事儿了,不定会成为一个导火索。时候,什么妖魔鬼怪都得跳出来。
好一会儿,老爷子才问:“长征啊,这事儿你们那边能不能缓缓?等过了这一阵子再?”
既然看了凶险,老爷子打算把这事儿拖一拖。等目前的局势明朗以后,再做出实际的行动,即便是最后出问题了,也不至于把刘家卷入漩涡的中心,不得不奋力抗争。
“这事儿缓不了,从计划经济体制走向市场经济体制的事情,并不是我们计委能够控制进度的,连总理也很关心。要是我们自己不动,不得上面的人会让我们动。”刘长征苦笑。
当他听刘东起这事情里面的风险时,刘长征有想过要把事情缓一下,至少要把目前的情况给度过,不至于成为风暴的中心。但想想这事情也并不是他一个的计委常务副主任能够撼动的,也熄灭了这样的想法。国家大事上面,他一个计委常务副主任,真没太大的发言权。
算知道了这其中的风险,那也得往前冲,毕竟,大局上,必须要保持步调一致。算出了问题,也不能是大局的问题,只不过是局部的毛病,改一改好了。至于为这问题付出什么代价,上面的人可不会考虑这些事情。
看一家人因为自己的一番话,都陷入了纠结的情绪当中,刘东又开口:“大伯,既然你现在没有解决的方法,那由我来给你出一下主意,你看行么?”
听刘东这话,大家才想,这件事情既然是刘东提出来的,那他肯定对这事情有所研究。既然这样,不定有办法,他们这群外行人想不出办法来,难道刘东这个在国外搞经济都风生水起的人还不行?
连老爷子也拍着自己的额头:“我还真是老糊涂了,这不是骑驴驴是什么?东既然提出了这件事情,肯定是有一些想法,我们却偏偏忽略了他,实在是不够理智啊。东,你,你对这事情的看法底怎么样?”
看老爷子问自己,刘东把昨天晚上想的主意给了出来。其实是想主意,不过是总结一下后世的经验,毕竟,那事情在后世算不得什么秘密,无数圈外人都能研究出解决方法,他只要挑一个比较稳妥的办法,可以把这事情解决了。
“其实市场经济,我对这个是有些了解的。毕竟在国外待了那么几年,而且还在金融市场上混了不短的时间。国外的一些方式方法,对我来并不是什么秘密。既然我们改革有可能遇问题,那么他们实行了那么久的市场经济,没有理由从来都不会出现问题。他们遇的问题对我们来不是关键,关键的在于他们的解决方法。虽然实际情况可能有些区别,但是大体上,还是有些共同之处的。拿这次物价市场化的事情吧,国外处理这个问题很有经验。”刘东侃侃而谈的。
“有经验你出来,看看顶不顶用。虽然目前还没有出现什么问题,但真等出现问题晚了,我们早一点把这个问题解决了,那风浪不会出现。”听刘东有好的解决方法,刘长征坐不住了,连忙。
看自己大伯一副迫不及待的样子,刘东也不打马虎眼,:“其实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