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资源帝国-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是平时没事儿,刘东是绝对不会打扰大伯。但这次的事情,关系到公司以后的布局,刘东也就只有打扰一下大伯,让大伯给自己出出主意。
在和宋军喝酒后的第二天,刘东在晚上的时候,就找到了大伯家,上门和大伯讨论问题。对于刘东上门,刘长征倒没有多少诧异,因为在昨天,刘东就打电话给他说了。要不然,刘东能不能在这个时候找到刘长征,都还是个问题。
看到刘东进了自己的书房,刘长征并没有多少理会,而是在继续看自己手上还没弄完的资料。等到他弄完以后,才抬起头来,对着刘东说道:“你小子,这次可真是做了不得了的大事了。我之前还以为,你要解决那个麻烦,起码会花不少的时间,哪里能想到,你小子一回来就是拿钱把事情给砸平了。这手头,还真是阔气。你在国内弄那么大的产业,就不怕到时候收不回来?”
虽然刘长征是刘东的大伯,按理说一家人之间的了解,应该会很深。但做为政治家族,却并不像平常老百姓一样,有事儿没事儿可以随便串门。就拿刘长征来说,虽然他知道刘东回来了,但要不是刘东主动找上门来,他们两人要见面,那也得等到过年的时候去了,串门什么的,对于政治家族来说,实在是太过遥远。
所以,要说道对刘东近况的了解,刘长征还不一定能比胡力他们,了解的更多。
听到大伯一开口就说他投资的事情,刘东笑着回答到:“大伯,这也是没办法,我手中能动用的资源,除了钱,就是钱。既然这件事情能用钱解决,那我为什么不用?反正我原本就打算要投资的,解决麻烦,不过是顺带的事情。”
“年纪小,口气倒不小。二十亿美金的投资,说拿出来就拿得出来。你看你大伯都没有你这么阔气,什么时候,也支援你大伯一点啊?”刘长征打趣道。
“大伯你还缺这个?开什么玩笑,你就不要拿我寻开心了。”刘东投降了。
“我是不缺,但我们刘家的人,有些却是很缺啊。你既然都能够给你那些朋友们找事情做,那对我们刘家的人,也不能太过苛刻。毕竟,自家人,总比外人要好用。你那些叔叔伯伯们,你也适当的照顾一下。”刘长征轻言细语的对着刘东说道。
听到刘长征这么说,刘东就知道,自己的大伯又要老调重弹,说家里的那些人的事情了。本来要说给这些人一些利益,刘东倒无所谓,而之前他也不是没有照顾那些人。那些人得到好处的时候,绝对比刘东那些朋友得到好处的时候早。
但是呢,刘东把那些旁系的人当成是自家人,那些旁系的人,可并没多少领情。钱拿了也就算了,居然还想要控制刘东的公司,把刘东自己打拼起来的公司,当成是刘家共同的财富。这样的手段,一次两次刘东还能忍下去,但次数多了,刘东要还继续忍,谁知道几年之后,自己建立起来的这些企业,还有几个企业知道刘东是老板的?
所以,在去年的时候,刘东就清理了一些有心思的人,除了老老实实干事的那些刘家的人,其他的人,刘东就直接扫地出门,你们爱去哪儿去哪儿,我刘东这小庙,容不下你们这些大佛。而被清理出去的人,自然不会甘心,没少在老爷子和家里面别人面前闹。
老爷子之前也提过几次,但当刘东说出了公司的重要性以后,老爷子也就不再多说。但刘东没想到,大伯居然又开始老调重弹了。
第三百一十一章 刘家旁系的问题
虽然刘东也知道,大伯对自己说这些话,肯定也是受到了那些人的压力。毕竟大家都算是一个家族的,能帮衬就帮衬,做为刘家第二代的领军人物,大伯需要考虑的东西,更加的全面。
但是,有些事情,是绝对不能谈的。如果刘东把口子开大一些,刘家那些人,是能够得利,并且还能相当的滋润。但是,对于刘家整个家族实力来说,不但不是提升,反而是下降。
虽然不能说,被刘东踢出去的那些叔伯辈,或者是同辈的人,都是酒囊饭袋,但是他们只顾着自己的小算盘,那是不争的事实。刘东之前也是想着用刘家的人比较方便,但是这几年来的成绩,并不是那么令人满意。
别看刘东去了香港以后,好像在大陆建设的东西,就仅仅只是刀具厂还有研究院,包括后面建立起来的环亚特钢。但实际上,刘东不单单是建设了这么些部门,还有另外一些资金,是抽调给刘家那些没能力在官场上混下去的旁支力量,希望他们能够撑起一些局面。
但是呢,这么几年的时间过去了,除了有限的几个人,能把公司打理好以外,其他的人,基本上是全军覆灭。要知道,刘东当初拿出来的资金,可是有一千多万人民币啊,环亚刀具厂最开始的那些盈利,基本上都是费在这上面去了。
可到后面,这笔在八十年代算是很庞大的一笔资金,产出是多少,外人根本就不知道。就连刘东在去年查账的时候,都差点被气晕过去。一千多接近一千四百万的人民币,在那些人建立起来的公司当中,剩下的仅仅不到四百万,而这四百万剩余当中,其中三百万还是刘家姻亲余家二叔一家做出来的成绩。而余家二叔一家,最开始的时候,获得的资金仅仅是一百万。
也就是说,那些建立起来的公司当中,真正发挥作用的,仅仅只有一两百万的资金。而剩下的那些钱,在几年的时间当中,已经消失无踪了。
如果说那些人是不适合做生意,大家都亏本了,刘东也没有那么生气,但是,事实却并不是如此。那些高达上千万人民币的资金,也不能说是消失无踪,反正据刘东了解,那些拿着刘东钱做生意的人,虽然把刘东公司的钱亏得只剩下一个空壳,但他们自己的生意,却是风生水起。
根据刘东调查得到的消息,那些或多或少拿着刘东钱开公司的亲戚们,他们的总资产这些年来可不少,去年的时候,就突破到了三千万左右,虽然细分起来人比较多,但是基本上个个人都在赚钱,那绝对是事实。
要知道,在拿刘东的钱之前,这些人的手头,可从来都没有说宽裕过,虽然吃喝不愁,但要说有多少钱买车,多少钱挥霍,那就是扯淡。但刘东出资建设的那些公司剩下一个空壳后,这些人个个都抖起来了,要说这里面没有猫腻,傻子都不相信。
好吧,那些所谓的亲戚拿刘东的钱去做自己的生意,这刘东都不多说了。谁叫咱们是亲戚呢?谁叫咱们都是刘家的人呢?你们做了也就做了。
但千不该,万不该,这些家伙贪得无厌。在把刘东公司弄成空壳以后,居然还不满足,还想要进入刘东香港的公司去做事,或者是在国内那些工厂做事,也不错。打的旗号也不错,说是自家人要帮自家人,外人总归有些不方便。
也就正是因为他们那些人把主意打到自己核心公司上面后,刘东才开始注意到这些人,然后开始查账。这一查账,就让刘东差点没气死。
这尼玛还是自己人啊?把给他们发展公司的钱都给吞了还觉得不够,还想祸害自己的基业。这样的人都能算是自己人,那刘东就真不知道,什么人才能定义成外人!
所以,刘东一气之下,直接和那些人说拜拜。除了公司还在正常运营的那几个有限的人,就比如余二叔一家,其他人,刘东压根就不再理会,你们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刘东也不追究他之前那笔投资钱都去哪里了,而那些人也别在烦刘东,说什么要进公司。这样的大爷,刘东还请不起。
至于做得好的余二叔一家,刘东也没亏他们。把他们原本的股份,调高了一倍,又追加了一笔资金,让他们好好发展。这样做了之后,那些人是不再烦刘东了,反而开始在刘家里面传,说刘东是怎么忘恩负义,当年又怎么怎么滴。
刘东就没想明白了,他当年和这些人难道有多大的关系?那些旁系家族也就算了,那些成为自己家人还没两年的人,就比如说才有人嫁进刘家,或者说是取了刘家闺女的人,居然也能开这样的口,不得不让刘东觉得这世界太过奇葩。
当然,这样的论调他们自然不会当面说,大范围的传播。那样不是在给刘东施加压力,而是给自己找麻烦。明眼人都知道,这事儿到底是谁做得不地道,真深究下去,吃亏的还不定是谁。所以,那些人,扭曲一些事实,然后在小范围传播,还有向刘老爷子,或者是刘长征这些主事人诉苦,反正就是扇阴风点鬼火,不让刘东自在。
刘东常年在国外,自然不会受到这样的影响,但大伯这些人,被烦腻味了,当然是会要说一说的。虽然大伯肯定也能明白这里面的门道,但是做为主事人,肯定还是觉得刘东做得有些过了。那些人好歹也都是刘家的人,不能一棒子全给打死了,多给点机会,也是可以理解的。
刘东理解大伯的难处,但并不代表他就要妥协。这些人要真进了自己的核心企业,还不知道会搞出什么事情来呢,一两千万的钱都想要贪,就更别说更加庞大的资产。真要让他们都进公司了,离刘东公司废掉,也就时间不远了。
“大伯,别的事情可以谈,但这件事情。您就不要再说了,我的公司要真让这些人进去,那不是让刘家好,而是让刘家更加离心。一两千万的钱他们都敢吃成这幅模样,我国外公司那规模,他们不惦记才有鬼了。到时候为了钱做出一些事情,我们刘家就更难办,还不如现在就让他们断了心思,总比以后出大麻烦好。”刘东斩钉截铁的说道。
听到刘东这么坚决的回绝他,刘长征的脸色也不太好看。但想想刘东说的也有道理,要真因为钱的事情闹起来,不但对刘家没有好处,还让外人看了笑话。那些人的秉性,刘长征可是很清楚的。
但要就这么把路给断了,一点机会都不给,那也有失公允。于是,刘长征对着刘东说道:“那些人我就不替他们说话了,但小东啊,你也不能一棒子把人都打死完了。有些人,做事能力还是可以的。其实之前你让那些人弄公司的时候,就应该好好考察一下,直接扔钱,连秉性都没有了解清楚,说起来,你也有责任。”
听到大伯这样说,刘东也知道前几年自己给家里人投资建公司的事情,的确没有考虑周到。就想着那些在家族当中,经济不宽裕的人需要扶持,却没有想到,以刘家在国内的地位,真有家族的人过得不舒心,那肯定是有问题的。
刘家在国内虽然不说是一言九鼎,但也能算得上是比较有力量的家族。这样的家族,族人只要自己没什么问题,怎么都能过得比一般人要舒服,这是总体实力决定的。再差的人,能差到哪里去?
余二叔那一家,对刘家来说,本就是攀了高枝,余惠安在娶刘东表姐之前,他们一家基本上算是平民。也就是这样,才进入了刘东的眼,给他们一个机会。而他们也确实做得很好,至少比起刘家那些亲戚来,绝对是一个天,一个地。
想到这,刘东也不好意思的对着刘长征说道:“大伯,看来我之前是有些以偏概全了。下次让刘家的人进入商界,我会好好考察一番,绝对不能再出现上次那样的情况。大伯你不知道,当时我听了这个消息,我的心情有多难受么?那还是一家人啊,比起我请的员工来,还要不如。让这样的人进入我的公司,那就是个灾难!”
“不说这些了,你就当买个教训。不是什么人都能随便帮的,我之前那话,也不是为那些家伙求情,他们还犯不上我给你说。我那意思是说,我们家能用得上的人,你该用还得用。不能因为那些人,而觉得整个刘家的人都不行。这样做,影响不好。”刘长征对着刘东认真的嘱咐到。
“知道了,大伯。我以后会注意的,只要合格的人,我绝对不会拒绝。正好我们公司现在的重心转移到了国内来,需要的人也不少。等到什么时候有时间,我就看看,能用的人,我肯定会用。”大伯那话里的意思,刘东算是彻底的明白了。
知道大伯并不是要刘东必须接纳那些差点让刘东气得吐血的人,刘东的心情也就好了很多。能用的人,用外人是用,用自家人也是用,当然可以给他们一个机会。
第三百一十二章 有故事的宋部长
听到刘东并没有再拒绝他的话,刘长征也松了一口气。要是以前,刘东敢拒绝他,他一个眼神就瞪过去了,大伯发话,你小子敢不答应?
但现在嘛,刘东的事业红火了,他这个大伯,也不太好以长辈的身份压制他。有什么实力,就能得到什么地位。尤其是在政治家族,这些东西是非常讲究的。刘长征也不希望因为一些家族里面的败类,而让自己和侄子的关系闹僵。
谈完了关于用人的问题以后,刘长征又说道:“你这次过来,是要向我了解宋部长的情况,是么?”
“是的,大伯。最近我们公司有个项目,投资至少在五亿美元以上,但现在我们却卡在邮电部门前,这个项目能不能弄出来,还是一个未知数。根据我的消息,邮电部那边拖着的主要原因,就在宋部长的身上。所以,我就想向你了解一下关于宋部长的事情。”刘东坦诚的说道。
对于自家人,当然不能像对外人那样云里雾里。老老实实把想要知道的东西都说出来,还节约大家的时间。想必大伯也没有心思和刘东绕圈子。
听到刘东这话,刘长征沉吟了一下,才说道:“你想要了解宋部长关于哪方面的情况?还有,你打算如何处理和宋部长之间的关系,这些,你都给我老老实实说出来。”
刘长征之所以这样说,那是因为他想要知道刘东对宋部长,准备动用什么样的心思。是用怀柔政策,还是准备要挟,只有知道了刘东到底打算干什么,刘长征才好做一个针对性的指点。
“怎么处理关系?还能怎么处理,就想要了解一下宋部长的性格,还有他的做事风格。从这方面入手,相信还是会有一定收获的,到时候如果他实在不愿意,我们也没办法。只有放弃移动通讯市场这块肥肉。”刘东心疼的说道。
刘东这话,让刘长征有些失望。他还以为,刘东是无论如何也要把宋部长给拿下,没想到刘东仅仅是想要来软的,并没有想要硬来。而且如果软来都不行,居然就要这么放弃。这倒是出乎刘长征的预料,他最开始还以为,刘东打听宋部长的情况,是准备在必要的时候,让他妥协,却没想到刘东居然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努力都不行的情况下,那就直接放弃。
于是,刘长征有些不满的对着刘东说道:“小东啊,大伯虽然不是做生意的料,但我也知道,做生意和搞政治,其实都差不多。不进则退,你遇到这样小小的情况,就要放弃,那以后碰壁的时候更多,那你难道个个都放弃?什么都放弃了,你手里还剩下什么东西?有句话不是说得好么,有困难要上,没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你这才遇到困难,就要打退堂鼓,以后岂不是还会放弃更多的东西?”
对于自己大伯这话,刘东却是不怎么赞同。商场上虽然风波诡秘,但是相比起政治,还是稍微柔情一些。政治虽然说大部分基调都是妥协,但实际上,真开始斗争,那都是你死我活的局面,尤其是在双方实力不对等的情况下,那绝对是家破人亡的结局,就想前世的刘家一样。
刘家因为站错队,再加上一些家族,比如说王家这样的家族的打压,到最后,刘家的人进去的进去,没进去的人也调离闲职,就连刘东这个小人物,当年也就只有在科研界混混。相对于刘家当年的鼎盛,那时候的刘家绝对是非常惨淡。尤其是这其中待遇的差距,活着的人,比死了更难受。
但如果是商场,虽然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但大多数并不会涉及到其他的问题,公司垮掉,也最多是生活待遇差一些。而不会背负什么不好的名声,你死我活的那种局面,毕竟是少数。就算双方实力差距太大,那最后的结局不过是生活不那么好,而不会出现活着比死了更难受的局面。
而自己的大伯,明显的就是把政治的理念,套进了商场里面,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和和气气,但实际上却是往死里整,非要达到既定目标,并且为了这个目标,可以做些必要的手段。
在大伯看来,即便是宋部长不答应刘东进入移动通讯领域,那也得逼着他答应。半途而废的事情,是绝对不能做。而这样的理念,实际上就是政治的理念。如果刘东真那样做了,以后谁还敢和刘东合作?不合作就打击,他的公司真要做得这么霸道,那离公司被群殴也就不远了。
“大伯,商业上的运作,和政治虽然有相同点。但在做事的风格上,却也有着不同的地方。在商场上做事,不能做得像政治那样激烈,买卖不成仁义在嘛,太过激烈的手段,用了就不是那么好了。尤其是我们公司这次的事情,老首长也很关注,要是我们动用了特别的手段,肯定会惹得很多人不快,那样太得不偿失了。这无关于我们公司是否能够迎难而上。”刘东对着刘长征解释到。
“但是你们公司既然花费了那么大一番功夫,要单单就因为宋怀德的原因,就这么放弃了,你不觉得可惜么?其实宋怀德也就那么回事儿,我们老刘家,也不用怕他。他一个大人,却欺负你这个小孩,本身就有毛病,难道还不准我们刘家发威啊?没这个道理!”刘长征理直气壮的说道。
这也就是现在,要是前世这个时候,刘家已经出现危局,刘长征无论如何,也不会有这样的底气。而现在,他都快要正位计委主任一职,气场,也就比前世要强大。一个邮电部的部长,现在还真不怎么放在他的眼里。
“大伯,这是两码事。我们公司既然是做商业的,就得守规矩,虽然我们刘家政治上是不怕他们宋家,但过多的用行政的手段,对于我们公司在国内的发展,并没有多大的好处。商业,只有用商业的手段解决,才是长久的方法。”刘东虽然对自己大伯力挺自己的公司感到高兴。
但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他还是分得清楚的。现在国内应对这样的事情,可能还没多少的经验,刘家是可以趁着现在混乱的时候,谋取一些好处。但是毕竟坏规矩的事情,以后总归是会留下一些麻烦。用单纯的商业手段解决这个问题,比起政治干预来,以后的底子会干净很多,就算有人想要秋后算帐,那也没有把柄留给他们。
“商业?那你们公司商业上能够做好这件事情么?如果不能做好?那你们公司又打算怎么干?”刘长征问到。
“能不能做好,我现在并不知道。就算这件事情做不好,那也不能用政治手腕来做。我宁愿不做这个项目,也不宁愿因为这个项目的遗留问题,让别人有机会攻击我们刘家。做商业,最怕的就是底子不干净。现在没有人会算这个帐,但以后肯定会有人来算。毕竟,我们国家现在,已经从计划经济,转变成为了市场经济,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待问题。”刘东对着刘长征说道。
“既然你都这样说了,我也就不多管这件事情了。但是宋怀德这次做的事情,我们刘家会记着,他们做事不讲究,也别怪我们刘家做事不讲究。”刘长征意味深长的说道。
虽然刘东拒绝了自己的好意,但不代表刘长征不会记着宋部长这次的行为。宋部长这次,摆明了就是在欺负人,要是刘长征不把这个面子找回来,以后刘家的威严,谁还会看重?
看到自己的大伯依旧念念不忘要对付宋部长,刘东捏了一把冷汗的同时,也对大伯的照顾感到暖心。这才是自家人,这才是真正的长辈。有什么风雨,都为自己这些晚辈担着。
“大伯,这些事情我们就不多说了。我现在就想知道,宋部长他的性格到底是怎么样的。还有,他有什么比较明显的弱点,或者说是喜好。”刘东问到。
“宋怀德那家伙,怎么说呢,性格虽然不至于像王家那些家伙那么阴狠,但也焉坏,算是有奶就是娘的那种人。这次他这么对付你,想必王家那边,出了不少好处。要不然,就算是他和王家的人关系再好,这样的头,他也是不会出的。只有利益,才是能让他办事的动力。”说起宋怀德,刘长征摆明了不怎么看得起。这种人,的确不怎么合刘家的胃口。
听到自己的大伯这样评价宋部长,刘东明显的一愣。他之前怎么设想,也没想到过宋部长居然是这样的人,有奶便是娘,这个评价,在政界当中,可不是什么好话。比起阴狠来,更加让人不齿。
“大伯,您这话是不是有点过了?你怎么会认为,宋部长就是那样的人?难道你和宋部长有很深的接触?”刘东问到。
“过了?一点都不过。我给你说,那家伙的故事可不少,也就是这两年他当了部长以后,才没多少人说,早个十年,我们这一辈的人,谁不知道他是什么货色?”刘长征不屑的说道。
第三百一十三章 王家付出的代价
对于老一辈人的恩恩怨怨,刘东并不了解。听到自己大伯这样说,刘东却觉得,好像和邮电部谈判的事情,并不是想象当中的那么困难。
因为从大伯的口中流露出的只言片语,好像这个宋部长,并不是他想象当中的那样完美无缺。刘东最怕遇到的事情,就是这个宋部长非常顽强,毫无破绽。那样,他的事情就难办了,越是完美的人,和他打交道就越不容易。因为那样的人,有着自己的原则,也有着自己的意志。
但很明显,这个宋部长,应该不在此列。能让自己大伯评价为有奶便是娘的人,那肯定就不是什么坚定的人。这样的人,对于刘东来说,实在是太好应付了。刘东都不由得有一种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之前他听到宋军说,邮电部的事情是他老爸搞出的,然后又有了那么多的缘由,都不由得十分沮丧。有了那么多的理由,想要说服宋部长,让他开这个口子,难度不是一般的大。但如果宋部长是大伯说的那一类人,刘东的把握就大很多了。既然宋部长是一个可以讲条件的人,那么刘东不介意利用自己的优势,把宋部长的意志给扭转过来。
“宋怀德这家伙,在以前那是出了名的,他的那个性格,在当年可没少害人。但他们家老爷子利害,最后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所以他们宋家算是走运,没被边缘化。而宋怀德也靠着当年积累下来的政绩,沉寂了几年后,又让他老头子给推了出来,一步步的走到了现在的位置。但是,他做的事情,可没有人忘记,所以,这几年虽然正位了部长的位置,但做人做事,还是很低调,就怕有人翻旧账。”刘长征含糊的对刘东解释到。
虽然刘长征并没有说得太过明确,但刘东也不是傻子,不知道自己大伯指的是什么,所以大概的东西,也算是听得明白。但听明白了大伯想要表达的意思以后,刘东又觉得奇怪了。
因为如果是这样,宋部长不至于为了一点点利益,就把自己给推到了门外啊?现在这世道,那可是投资最重要。刘东那么大一笔投资下去,他能得到的东西,难道还会少?刘东就不相信,王家给宋部长的利益,比他的投资都还要大。现在的王家,可没有那么大的底气动用这么庞大的资源。
既然宋部长是一个注重利益的人,他就不可能舍弃大利益,而去换王家给的小利益,这明显的是不符合逻辑。而且现在国内的政治局势,刘家的能量比起王家来,肯定是要大。就算宋部长不从经济角度上来考虑,从政治上考虑,也不能是宁愿选择王家,也不选择刘家。
如果说以前宋家和刘家有恩怨,这样选择还说得过去。但刘东就从来没有听说过,他们刘家什么时候和宋家有恩怨。就算是在前世,两家虽然不是十分要好,但也是平淡,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那种,根本就牵扯不上!既然没有恩怨,宋部长又凭什么把事情做得那么坚决,宁愿彻底的得罪自己。
别说宋部长认为拒绝了刘东,并不代表他就拒绝了刘家。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五个亿往上的美元投资,足以说明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刘家为这件事情发飙,那是绝对正常的事。刘东就不相信宋部长会不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刘东真的很纳闷,这其中的说道,肯定不会是表面上那么简单。
看到刘东疑惑,刘长征说道:“是不是感觉,像宋怀德这样的人,没有理由拒绝你,宁愿得罪我们刘家,都要去捧王家的臭脚?感到很奇怪,是么?”
“是啊,大伯,我是怎么也没想明白。”刘东很坦白的说道。
“要是站在我的角度上,我就不觉得奇怪。宋怀德这家伙,做出的选择虽然对他自己没有多大的好处,但是对于他们宋家,却有好处。虽然他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不可否认,关系到家族的利益,舍弃一些他自己的利益,这样的事情,他还是会做的。”刘长征解释到。
“这是怎么个说法?”刘东好奇的问到。
“这还是要从宋怀德自己说起。虽然前几年宋怀德运气好,被推上了现在这个位置,但是宋家所有的人都知道,宋怀德想要再进一步,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他的终点,也就是现在这个位置。等到了点,他就得下来。而且离他到点的日子,也没剩多少年了。这样的情况下,他就不得不为宋家考虑考虑了。”刘长征慢条斯理的说道。
虽然刘长征和宋怀德之间的关系,最多就能算是同事,并且还不是同一个部门的同事,要谈到多么深入的交流,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国内的情况很奇怪,虽然对下面的人来说,上层人士的变动可谓是云山雾罩,模糊不清。不到最后公布结果的时候,谁都不知道上面的王旗到底是如何变换的。可是到了刘长征这个位置,就很少有东西不知道的了。
这个层次的人,他们大多数都是直来直去,谁上谁下,几年前就能有个定论。尤其是现在刘长征坐这个位置,能够知道的东西就更多了。实权部门,尤其是像计委这样的实权部门,对于消息的渠道把握,就更多。这就导致虽然刘长征是八百年不见得能够见宋怀德一面,但对于宋家的动向,那绝对是非常清楚。
“宋家老爷子现在年纪也不小了,还能顶多久,那是只有天知道,他能够影响的人,在他走了以后,还能不能影响得到,这就说不清。原本宋家二代是早就应该确立接班人,而且他们也的确确立了接班人,那就是宋怀德。但当年宋怀德做的事情不少,别人怨言也不少,这样的人推出来,没几个人买账,这个问题就麻烦了。宋怀德上不去,等到他们家老爷子走了以后,那宋家就得没落。那么多年大权在握,要他们就这样放弃,肯定舍不得。所以,为了宋家,他们就得重新选出一个人来。而这个,就是宋怀德为什么宁愿得罪我们刘家,也要把王家的关系拉好的原因。”刘长征对着刘东说道。
听到自己大伯这样说,刘东要是还不明白,那就是傻子了。于是,刘东问到:“那这次王家帮宋家运作什么位置,才让宋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