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资源帝国-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们刘家以后的走向,所以特别的重要。老大,你在计委,过了年就要跨一大步,自己用心点。”
听到老爷子谈到自己,刘长征很稳重的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接着老爷子又看向了刘东北,说到:“东北啊,隋安东同志这段时间工作还顺利么?老首长最近还向我提起他了。是个不错的年轻人,需要好好的锻炼一下。”
老爷子这话一出口,刘东北的脸色当场就变了。前两天刘东就提起了隋安东,当时他虽然觉得刘东可能知道些内幕,但也没觉得怎么样。毕竟之前老爷子都没有对他说起过隋安东同志的事情,但没想到今天这个时候,老爷子居然专门提起了隋安东,并且说是老首长说的。
能从老爷子口中说出的老首长,除了南巡首长,他还真不知道能是哪位。这么重要的消息,他以前居然都不知道,之前还一直和隋安东同志有矛盾,这事儿弄的,实在是太过突然了。
但既然是老爷子发问,他当然只能实话实说。这可不是能够打马虎眼的时候,要是因为自己的话,让老爷子有了错误的判断,那可就不妙了。
于是,刘东北一脸尴尬的说到:“安东同志最近的工作不太顺利,主要是我们不太理解他的工作,所以有些分歧。但是,老爷子您放心,关于安东同志的事情,我一定会妥善处理。”
“什么?这是怎么回事儿?”老爷子一听老二刘东北和安东同志居然有矛盾,愣了一下开口问到。
要说这个消息他也是才知道不久,之前隋安东担任四机部的第一副部长,他也没怎么放在眼里,毕竟,隋安东虽然是四机部的第一副部长,但他头上还有王部长,而王部长却也能算是他们刘家的人,这样算来,隋安东这个第一副部长的含金量,确实没多重要。但就在前几天老爷子和南巡首长聊天的时候,南巡首长才无意当中点出,隋安东是他的安排的人。
当时老爷子还在庆幸,好在之前就听过刘东的建议,向老首长提出关于刘家从机工部分散出来的意思。表示他们刘家没有山头主义的倾向,并且这个提议一出来,南巡首长都暗暗表示赞同,还给予了一些提示。
没想到今天老二却说,他和隋安东同志有些矛盾。虽然算起来,大家都是老首长这一线的人,但毕竟有个亲疏。刘老爷子本来就树大,可谓自己就是一个派系的标杆,虽然也是老首长的人,但算不得是那种嫡系当中的嫡系。
可隋安东同志就不同了,要是关系远了,老首长会在闲谈的时候提起他么?他们这些老家伙们之间的谈话,可是很少有废话的,毕竟大家都忙,哪里有那么多时间说废话?谈重点的事情,也就是几句话的时间,而那个时候,老首长不提其他人,却偏偏提起了隋安东,这可就有讲究了。要不是特别看好的人,老首长会说么?
就算是以前,老首长也不会和刘老爷子谈这样的问题。毕竟,走得近并不代表就没有分歧。刘老爷子虽然算不得是保守派,但也能算得上是中间派,对于改革开放这样的问题,他也有着自己的看法,有着自己的保留意见。这样的情况下,老首长怎么会和刘老爷子谈关于人员的问题。
好在这半年来,刘东弄出几件事情,并且和老爷子长谈了几次,让老爷子的思想有了改变,老首长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才想刘老爷子谈起了隋安东同志的事情。
可现在当老爷子听到自家老二和隋安东同志有矛盾后,就知道,这件事情必须要解决。隋安东同志还年轻,尤其是老首长还有把他调到明珠去的意思,这其中的思考就更多了。年轻,就意味着以后的舞台更为广阔,老爷子的身份是不必太过在意他,但刘家可不行。
尤其是现在刘家要转型的时候,就更需要有个助力。别从机械部散出去就真成了一盘散沙,那对刘家可就是一场灾难了。现在国内,各种力量可是斗争非常激烈,一个不慎,可就是烟消云散的结果。
想到这,老爷子又问到:“工作嘛,有时候是会有些分歧,但这些分歧如果能够弥补,那就尽量弥补。隋安东同志,也不是一个听不进意见的领导,东北啊,以后还是要多多向安东同志汇报汇报工作,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为共产主义理想添砖加瓦嘛。”
刘老爷子这话的意思,可是说得相当明白。多向隋安东同志汇报工作,那不就是要刘东北靠向隋安东么?老爷子都是这样的意思,那就更不要说是刘东北了。
于是,刘东北一脸冷汗的对着老爷子点头,回头的时候又快速的看了一眼刘东。这小子,不单在经济方面有所成就,居然连自己都不知道的隐秘都知道。要不是刘东之前提到过隋安东同志,让刘东北的心里有了一些底,刚才老爷子说话,他就得难看了。老三这下发达了,有这么一个儿子,以后会轻松很多啊。
说完了刘东北的事情,老爷子又看向了刘胜利,说到:“老三啊,你今后除了本职工作之外,还要多学习学习经济建设方面的知识。毕竟改革开放,是需要这方面的人才的。要是不懂经济建设,以后会吃大亏的,你要好好学习学习,指不定过两年,就有更加重要的岗位需要你去锻炼,别到时候慌了手脚。”
“知道了,父亲,我会注意这方面的问题的。”刘胜利连忙回答到。
说完了刘家自己这三兄弟,老爷子才把目光看向了刘东的四姨夫杨云章。杨云章的父亲也是老革命,和老爷子交情很好,解放后曾任西北局委员,但由于之后受到迫害,没能挺过来,就留下杨云章一个儿子,两个女儿。
当时老爷子由于和杨云章的父亲有过约定,要结个儿女亲家。所以,杨云章父母死后,刘老爷子就把杨云章家剩下的人全都接过京城来,躲过了批斗。之后杨云章就和刘东的四姨刘晓梅结婚。
然后杨云章从政,到现在已经坐到了京城市副市长,虽然不带常务,排名也比较靠后,但毕竟是京城的副市长,要是外放,只要不出意外,就要向前跨一大步,就算级别暂时上不去,但权利肯定会授予实职。
说杨云章是刘家的女婿,但关系可比一般的女婿近多了。由于早年曾在刘家生活过好些年,杨云章就像是刘家的儿子一样。由于这样的关系,他这个作为女婿的人,也能够进入刘家最核心的会议。
当老爷子看到杨云章的时候,却是露出了一个笑脸,说到:“云章啊,最近做得不错,听老古说,你对工作认真负责,条理明晰,善于思考,工作很到位。能让老古夸你,你也算是不错,没有丢你们老杨家的脸面。”
老爷子口中的老古,就是现任的ZZJ委员,京城市市委书记,古晓亮。他能这样说杨云章,肯定不是卖刘老爷子的面子,而是杨云章的的确确做得不错,古晓亮的为人,可一直都是说一是一,说二是二,基本上没什么太大的出入,说你好,那就真的是好。
第二十九章 刘家未来的走向(下)
在刘东的记忆里,自己这个四姨夫的确是个能人。前世刘家全军覆灭,能够继续在官场上混的,也就自己的这个四姨夫杨云章,不仅仅是他手腕好,而且他除了刘家的帮衬,以前杨老爷子任职西北局的时候,也有很多交好。
而那些人,就有一些后面又站了起来。既然是老杨家的后代,那不能不照顾一下,就这样,刘东的四姨夫算是后刘家时代最辉煌的一个人,到了零几年的时候,自己这个四姨夫还出任过西蜀省的省委书记,端是官运亨通。
当然,杨云章不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后世虽然他做了省委书记,依旧没有忘记刘家的人,刘家要是有个什么困难,他也都出了手。刘家覆灭他帮不了忙,那毕竟牵扯得太多。而且还有最高层的意思,那绝对是翻不了案的。但刘家其他的事情,他都是能帮则帮,所以,刘东对自己这个四姨夫还是很有好感的。
刘老爷子赞赏,杨云章依旧谦虚的回答到:“这是我的本职工作,要是本职工作做不好,老爷子你可就要发脾气了。我可不敢让您发脾气,要不然晓梅可就要对我发脾气了。”
杨云章这话,让大家都笑了。在外面,杨云章是领导,但在家里,刘东的四姨刘晓梅,那可就是最高领导了。他们夫妻,是从那个年月一起过来的,感情那是相当好。
老爷子谈完了二代的事情,就把目光看向了三代,长子长孙刘宇民。
开口说到:“宇民,你的工作可能要调整一下,我准备把你放到明珠去,去下面的县里面,做做具体工作。不知道你有没有信心啊?”
听到自己的职务要变动,刘宇民先是一愣,接着赶紧回答到:“我听爷爷的,您怎么安排我就怎么做。”
“你下去,第一个要做的就是要多看、多做、少说。你一直都是在部委里面上班的,所以对于下面的一些情况,肯定不了解。到时候,一定要注意听取别人的建议,但是不可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思路。现在国家正在改革开放,这路该怎么走,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所以,你做事情就必须要留个心眼,不要假大空,要实际,更加要实践。我对你的要求不高,只要你能把那个位置坐稳了,能够展开工作,小心谨慎,就不错了。”
对于刘宇民,老爷子是寄予了厚望。他是第一个刘家下去的人,但绝对不是最后一个。刘宇民的表现如何,对于后面的人要有个参考的作用,所以,老爷子才破例给他讲了这么多。
刘宇民现在的级别是正处级,放到部委里面,绝对不起眼,但要下放到地方去,那可就很扎眼了,要知道,就今年,刘宇民的年纪都还没有三十岁,堪堪二十八岁的年纪,放到下面去,一群县处级干部,基本上四十岁都算是年轻干部,刘宇民这个不到三十岁的小年轻,要多扎眼就有多扎眼。
但没办法,刘家必须要到了走出去的时候了,既然向老首长说起了这件事情,就必须要有行动。有什么行动要比长子长孙都放下去更让人明白的呢?这可是老刘家最重要的一个后代啊。这样的行动,绝对能让老首长放心了。
说完了刘宇民,老爷子又对着刘平说到:“刘平啊,你大哥下去了,你也不能闲着,也要多看看书。说不定你也什么时候就跟着下去了。我们老刘家在地方上的实力比较薄弱,所以就更要你们这些后辈努力,只要你们肯努力,我们老刘家就有希望。你的能力比不上你大哥,这点你要明白,所以更加需要你勤奋。所谓勤能补拙,这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刘平听到了老爷子对自己的评价,并没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他的聪明的确比不过宇民大哥,这是事实。但他有韧性,有吃苦的精神,所以,老爷子给他勤能补拙的论断,不是没有道理。老爷子就希望他,能够坚持自己的韧性,不论到了哪里,只要扎根下去,有韧性,总会出成绩,至少,不会犯错误。
说完刘平,老爷子就把目光看向刘辉,刘东的亲大哥。既然今天开的是关系到家族未来走向的会议,那刘辉肯定有资格旁听的。
“小辉,你现在也在机工部工作了好几年了,觉得现在的工作如何?”老爷子很平和的问到。
作为刘东的大哥,刘辉说起来比刘东还闷葫芦。要按照后世的说法,那就是宅,而且还是个技术宅。要是刘东没有重生,可能和刘辉一模一样,前世刘辉和刘东的命运都相差不大,刘东是做了教授,而刘辉却成为了机械方面的理论学家。
对于刘辉的志向,老爷子也比较清楚,所以老爷子根本就不问刘辉其他,仅仅是问一下刘辉的工作如何。反正刘辉的工作也是在实验室做研究什么的,对于官场,老爷子都不相信刘辉会有成就,这么一个闷葫芦,还是搞研究来得好点。
刘辉的回答果然不出老爷子的意料:“现在工作还好,就是最近搞一个课题很头痛。原本想把小东弄过来的,谁知道他却去开什么公司,我就没想通,搞公司能和搞研究相比。老爷子你也真是的,小东既然在材料科学这方面有研究,那就应该让他好好搞,再多弄出几个好项目,那就对国家有大贡献了。”
在整个三代当中,也就只有刘辉才敢这样说老爷子的不是。但老爷子拿他也是毫无办法,就像后世说的那样,你能把一个技术宅怎么样?他又不贪钱,又不贪权,老老实实弄技术,你招惹他根本就没有成就感。刘辉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他又不想升官,也不想发财,老爷子的威严,也压不到他身上去。
所以,听到刘辉的回答,老爷子直接就把话题转到刘东身上:“小东啊,你现在弄的东西,爷爷我也搞不明白。所以不和你说太多,但是,爷爷还是要劝你,小心谨慎点。那些外国人的钱也不是白刮来的,想要吃他们的肉,你就要做好被他们啃掉骨头的心理准备。反正对于你,我是放心的。要是你的钱给弄没了,可就要听老首长的话,乖乖的去计委上班。要说起来,老首长对你还是相当的看好。整个三代里面,能让老首长上心的人,可没几个啊。你以后要好好的把握。”
刘东这个时候也很正经的说到:“请爷爷放心,我一定吃掉那些外国人的肉,而不是让他们把我自己的骨头给啃掉。再说了,我现在的资本虽然比不了那些大拿,但好歹也是两百多接近三百亿日元,想要一口气把我吞下,可不是什么人都有这样的好胃口。我既然决定做这行了,那肯定不会莽撞行事。”
老爷子听到刘东这样说,也知道刘东的决心了。要说起刘东,这半年的时间可是给了老爷子好大一份惊喜。刘东原本和刘辉是一个模子出来的,却没想到刘东去学校学习了四年,回来之后居然就变了一副模样。
不但学业有成,而且还很有主见,最主要的是,他居然还异想天开的要开公司,并且还真就让他给办成了。这还仅仅是个开始,之后一个技术专利的授权,刘东却硬生生的从那些外国人的口袋里面,掏出了一个多亿的美元。
别说自己了,就是老首长当时听到这个消息后,也是非常不信。这专利技术什么的,国内不是没有,而是有很多。中科院成立了这么多年,就算底子再薄,那也是有着相当的积蓄的。之前虽然在报纸上常常报道,我国在哪些领域又领先于国际,哪些领域又有了新的辉煌,谁谁谁又高度重视,予以表彰。
但那些都是场面话,刘老爷子自然清楚这其中的内涵,反正国外的没有的我们要搞,有的我们一样也要有,基于这样攀比的前提下,那些重大的科研成果才会出现。
但等到科研成果出现后,除非有着非常实际的意义,别人就需要这项技术搞建设,那才会把这项技术发挥出来。要是没有部门需要,那对不起,再先进的技术也都只有束之高阁。这其中,不乏领先国际多少多少年的技术。
要说之前,根本就没有谁会真正的在意这些技术,就是刘老爷子这样机械工业方面的大拿,也没多少在乎的。但刘东却用一个大家原本不怎么在意,国家还有很多这种程度的专利,去弄了那些外国人一亿多美元。这事情发生后,可着实跌碎了很多人的眼镜。
就连首长,也曾经为此,专程召集过中科院的院长,问他是否有些不需要保密的技术,可以拿出来换取外汇。毕竟,这年月外汇是真的缺乏。只要谁能够搞到外汇,他就肯定能得到表彰,而且还是实质性的表彰。现在有那么多的技术能够换取外汇,老首长打这些专利的主意,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刘东这一弄不要紧,居然让上面的人,想出了国内最早的产学研体系,并且,为此节省了大量的外汇资源。因为很多东西大家把资料翻开,原本只能用宝贵外汇去换取的资源,居然我们自己早就搞出来过,但就因为没有实践生产,所以被人给忽略了。不仅这样,由于国内劳动成本便宜,这些弄出来的东西相比于国际上的市场价格,还要少了许多,进而促进了出口产业。
某些原本需要进口的东西,现在却成为了出口产品。而且由于不是卖初级原料,产品的附加值也提升了许多。在国际市场上居然有了异常的活力。这样的情况,别说老首长想不到,就是刘东这个始作俑者,都绝对没有想到。
当然,这样的情况还要过个几年,但是就在最近,中科院已经开始实行了这些东西,出成绩也用不了两年。到时候,还不知道南巡首长会如何看待刘东,是把他当成福将呢?还是感觉哭笑不得。
第三十章 拜年
老爷子的话,算是为刘家的未来定了一个方向。刘家既然要退出机工部的范围,那就必须得要下到地方去。可能这个年月很多老家伙们还没有意识到,在地方工作的经验对于以后的升迁有多么的重要,所以,刘家这个决定,算是抢占了无数的先机。
尤其是第三代的刘宇民,他下放到了明珠市,再加上刘家和南巡首长的关系,可谓是有了一些联系。到时候要是能搭上隋安东同志这条快船,对于刘家三代的崛起,也有着一个风向标。
到时候,虽然刘家不可避免的会打上隋安东同志的标签。但对于现在的刘家来说,完全是利大于弊。因为刘家在这四九城,算不上最为顶尖的那群豪门,刘家要想发展,就必须依靠一棵大树,在未来的十多年当中,谁的肩膀又能比隋安东同志的肩膀粗?要榜,就要榜上最大的潜力股。
老爷子的态度有了根本性的逆转,也需要大家努力消化。毕竟,要真下到地方去,那可不是在部委里面能够比拟的。有些凶险,可以完全了解自己的政治生命。
在部委的勾心斗角,是很少以命搏命的,最多是调到闲散部门去,但要是在地方,可就没那么多的讲究。要真的有人想不开,想要同归于尽,那绝对是让人非常头痛的事情。
反正现在刘家的三代地位本就不高,就是刘宇民这个长子长孙,级别也就是一个处级,要是真的遇上对手,损失一个处级来换取刘家三代长孙的前程,绝对是要多划算就有多划算。
所以,虽然老爷子已经做了决定,但这其中要思量的东西,却绝对不能少。一时间,书房的气氛开始沉闷起来。刘东这个没有打算在官场上混的人,遇到这样沉闷的气氛,明显感到很不适应,虽然人坐在椅子上,但眼睛却在骨碌碌的转着,不知道在打什么样的主意。
就在这时,老爷子的秘书在门外轻轻敲了两下门,然后开口说到:“刘委员,四机部第一副部长隋安东同志来给您拜年了,现在正在楼下。”
刘文理刘老爷子现在正经的职务就是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所以他的秘书叫他刘委员。对于他们这样的领导干部来说,每一个称谓都有着慎重的考虑,绝对不能够弄错,要不然,说小了是素质问题,要说大了那可就是政治问题。
本来过年来向老爷子拜年,那是再正常不过了。很多同志都会在这个时候借过年的时间,拜访一下,然后拉拉关系什么的。这很正常。但是谁都没有想到,第一个过来拜年的却是隋安东同志,除了老爷子。
老爷子站起身来,对着大伙儿说到:“走吧,我们下去,别让隋安东同志久等了。”
当一行人到了楼下,正看到隋安东在向老太太拜年。老太太端坐在椅子上,也笑眯眯的在和隋安东聊天。当隋安东看到老爷子的时候,上前走了两步,对着老爷子说到:“老领导,我来给您拜年了。”
隋安东同志这声老领导,并没有说错,他本就是机械工业类的出身,而刘老爷子以前可是一直是机工部的领导,隋安东同志这声老领导,算是拉近了彼此的关系。
老爷子也没托大,笑眯眯的拉着隋安东同志的手,亲切的说到:“安东同志,你可是我们机工部的高材生啊。现在更是走到了领导的岗位,不错,很不错,以后要继续努力,为我们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刘老爷子不是国家领导人,当然不能说为我党什么的事情,那样就越权了。为我们国家,这话就恰到好处。
隋安东很谦虚的回答到:“不敢当,老领导这话,可是太过夸奖了。我一定会继续努力,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接着,刘老爷子就开始介绍起刘家的后辈来。至于二代,那就不用刘老爷子介绍,别说二小子就在隋安东的手下做事,老大和老三隋安东虽然不怎么熟悉,但工作上也肯定有交集,所以,老爷子介绍的就是三代。
隋安东现在好歹也是副部级的,尤其是南巡首长也很欣赏,老爷子自然是要为自家子弟出出头,介绍一下三代,也算是混个脸熟,有着老首长的看重,隋安东有着巨大的上升空间,和他介绍一下自己的三代子弟,也是让隋安东方便的时候有个照应的意思。
老爷子指着刘宇民开口说到:“安东同志,这是宇民。”
隋安东看到刘宇民,笑着点了点头,说到:“刘局长家的长子,气度果然不一样。宇民同志,要好好向你父亲学习,以后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隋安东果然不是白来,做足了功课,他口中说的刘局长,自然就是刘长征,他现在正在国家计委下属三局担任局长(副部级)。至于他为什么不赞扬刘宇民的工作,那是因为刘宇民可当不起他的赞扬。隋安东同志现在好歹也是副部级干部,去赞扬刘家的一个小辈的工作,有拍马屁的嫌疑。更何况,刘宇民现在这个处级是怎么来的,大家都是明白人,就不多说了。要隋安东开口赞扬刘宇民工作好什么的,有些打脸的意思。今天他是来拜年的,不是来搅局的。
所以,隋安东干脆就说刘宇民的气度不凡,以后为国家做贡献一类云云,这样宽泛的,没有实际意义的称赞,才是最为合理的。
接着,刘老爷子又指向,刘平,说这是刘东北的儿子。
隋安东依旧是一番空泛的赞扬。
直到老爷子把手指向刘东的时候,隋安东不等老爷子开口,抢先说到:“老领导,这个我可认识,刘东,刘经理嘛。刘经理这半年来的表现,很是非凡啊。不但为国防建设做出了贡献,还在商业上有着很大的斩获。要不是刘经理你卖专利一下就弄了一个多亿美元,恐怕到现在还没有人注意到我们自己所拥有的专利也是能拿出来创造利益的。尤其是现在外汇紧张的时候,我们也有了不用出卖资源才能得到外汇的出路。对于我国外汇引进渠道多样化,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啊。刘东同志今年才二十岁出头吧?英雄出少年,好啊。我们国家就需要更多你这样的人才。”
隋安东同志这话的评价,可是相当的高啊。就算刘东看着那熟悉的面庞有些走神,也知道隋安东同志这翻夸奖着实不一般。要么这就是隋安东同志自己的意思,要么就是南巡首长有在他面前提过。要不然,隋安东同志可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某些场合,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什么话,都有着一定的套路。像隋安东同志这样的话,那肯定也是有着某种意义在里面,要不然,他也不会在这样的场合下说出这样的话来,这话,可是带着肯定的态度。
面对着以后的一号人物的夸奖,刘东再是根正苗红的红三代,那心情也是非常的激动。在后世,像刘家这样没落下去的家族,哪里能有隋安东同志这样的人物当面夸赞?
所以,刘东有些激动的回答到:“隋叔叔您过奖了,我也就是运气好一点,当不得您这样的夸奖。相比起您的工作来说,我这点东西完全是小打小闹,当不得您的夸奖。我以后一定好好工作,以实际行动来回报国家对我的支持与厚爱。”
刘东之所以不叫隋安东为部长,那是因为他并不算是体制中人,他本来就是一个白身,虽然出身在红色家庭里面,但既然不是在体制里面,那就没有那么多的讲究,叫一声叔叔,那就是拉近关系的表现。这其中还夹杂着马屁,相信隋安东同志肯定是明白了一些情况。
二伯和隋安东同志的矛盾,原本就不大。但要当面说一些事情,那就比较扫兴了。要是由刘东这个三代来开口,那缓和的意味就很大,也不会令自己的二伯太过尴尬。并且,该表示出来的东西已经表示出来了,相信之后只要二伯配合隋安东同志的工作,之前的那点小矛盾绝对能够化开。
要是二伯自己再积极一些,未必不能搭上隋安东同志这条船。自己二伯好歹也是个副部级,权限也不小。要是能隋安东同志能够争取到二伯的支持,这以后的路也会好走很多。这是个双赢的局面,像隋安东同志这样经验丰富的人,哪里会想不到其中的好处。
所以,当刘东的话说完,隋安东同志脸上的笑容也越发的真诚起来。对于刘家的意思,他现在也明白了。这次过来拜年的目的,算是超额完成了。
他之前过来,根本就没有想到会有这么的顺利。自己的来头虽然不小,但是在机工部里面,他的影响力哪里比得过刘家的人,原本还在头痛这关系该如何处理,没想到刘家居然是这样的态度,他之前准备的工作完全就白费了。
当然,隋安东同志倒宁愿这样白费工作的时候多一点,那以后的路可就好走许多。既然达到了自己的目的,隋安东同志也就告辞了。
老爷子看到隋安东要走,也没有挽留,拍了拍隋安东的肩膀说到:“安东啊,以后东北的工作,你要多关心关心。我相信,你们之间的配合肯定会很融洽,东北以后,可要你多照顾照顾了。”
随着老爷子这话说完,就代表了隋安东真正彻底的把握住了局势,相信有着刘家在机工部的能量,他以后的工作会顺利很多。
(红票惨淡啊,收藏更惨淡啊。兄弟们啊,要是有什么意见,请提出来,蒹葭改正啊。不要不给红票和收藏嘛,这是不对的。)
第三十一章 准备工作
八四年这会儿,过年的气氛还是很浓烈的。尤其是京城,赶庙会的人特别多,人挤人,肩并肩,你站在路上不用走,都是在向前进的。
在琉璃厂的一个店面内,一个二十岁出头,英气蓬勃的年轻人,正拿着一方砚台在看着。而他的旁边,却站着一位穿着时髦,身段婀娜的年轻女子。不用说,这么惹眼的两个人物,除了刘东和陈洁外,没别人。
现在是大年初三,正是走亲访友的时候。刘东也不能免俗,现在好歹身家亿万,送东西也要弄些拿手的不是?但他对这年月的街道,着实不太熟悉,想要买个东西,都不知道该去哪里买。
所以,不得以的情况下,刘东也只有打电话把陈洁教出来,让她带路。至于为什么不叫其他人,那是因为刘东觉得,既然有个女下属,何必叫男人出来,他又不是好基友,两个男人逛商店的事情,他还没那个兴致。
虽然是在大年里面,陈洁接到刘东的电话,也没有拒绝。本来她拿了刘东给的钱,就觉得有些不好意思,现在老板要出来买东西,正好还上一些人情。于是,陈洁带着刘东径直来到了琉璃厂。
选古玩一类的东西,现在京城除了琉璃厂,还真没有别的地方。至于说潘家园什么的,那地方还不上档次,连鬼市都还没有成型,就别说其他什么玩意了。
刘东现在又不差钱,要选好东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