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高权重-第3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有多久,潜艇就开始有点摇晃起来,如巨鲸般冲向海面。有核潜艇在这一带出现,说明这一带的情况是安全的,虽然他们依然要小心翼翼注意海面上和空中的情况,但肯定没有敌情。
    随着潜艇的上浮,很多表盘、指示灯、信号灯都在发生变化,很多信息也从各单位传到了指挥室。
    “声呐室报告:由于温跃层影响,目前已失去我国核潜艇的踪迹。”
    “雷达室报告:目前空中、海面情况正常!没有任何船只和飞机。”
    “通信室报告:我们收到上级情况通报和命令:我国0010号核潜艇目前位于东经xxx度xx分xx秒,北纬xx度xx分xx秒。命令‘0021’号与它会合,接受新的命令。”
    (感谢各位的订阅)

第1124章 杀向黄金场所
    四十五分钟后,双方先是通过声呐进行了身份确认,然后都上浮到水面用无线电进行联系。
    周涛对着已经调试好的通信器大声说道:“我是0010号核潜艇艇长周涛,我很高兴地看到0021号潜艇在这里和我们相会。我们0010号潜艇向你们致敬!”
    当周涛的声音出现在0021号潜艇的喇叭中时,潜艇里的官兵一下欢呼起来。
    很快,江海涛也通过无线电给核潜艇也发来了敬语:“0021号全体官兵向0010号核潜艇的全体官兵致敬!”
    然后双方通信室利用保密通信系统相互交换收集的情报。
    周涛和江海涛则通过高频通信系统相互聊起天来。
    “江海涛,你这家伙怪不得不去总…参当领导,原来有这个宝贝呀。你们这潜艇的声音也太悬呼了吧。你们是从哪里钻出来的,我们开始一直没有发现你们。要不是基地通知我们你们的大致方位,我还真的难以找到你们。”周涛口气中似乎有点羡慕。
    “那是当然,这可是我国最新式的潜艇。我们从小山沟沟里钻出来,你们当然找不到。”江海涛得意地笑着说道,“而且上级已经给了我们灵活处置权,关键时刻我们可是可以揍那些不长眼的家伙。”
    “江海涛,你可要小心点。不要黄鼠狼没有打着,反惹一身臊。”周淘好心地说道。但话语里却包含一丝羡慕:军人最盼望的不是就是立功吗?
    “那是一定的,不过能与我们斗的人,现在还没有出生。对了,哥儿们,附近有没有黄鼠狼?给我提示提示。”江海涛说道。
    “怎么没有,我们给你的数据中就包含了这些情报。有一艘不明国籍的潜艇近段时间一直在c紊流区活动,不知他们在干什么事。你们可以偷偷地看看,反正你们的潜深和噪音都优于它。据声纹分析,它可能是最近两年才出现的新东西,就是不知道是日本的、苏联的还是哪个国家的,但一定不是美国的。”周淘看来也是一个惟恐天下不乱的主。
    “哈哈,谢谢!到底是哥儿门,等我们把它玩傻了,我请你喝酒!”江海涛高兴地说道。然后转身对马延蜀吩咐道,“马上把0010号收集到的信息进口进行整理,看我们能不能赶过去找到它。”
    “是!”马延蜀激动地回答道。
    周涛估计也知道江海涛在干什么小动作,说道:“你也不要急,他们好象每周都到那一带活动。估计也在调查水文资料,他们似乎也想在这黄金场所喝上一口汤。对了,我还告诉你一个事,在你们来的这条海沟附近,两百米深度下有很多大一点的峡谷,我们交给你的资料上有,我们核潜艇虽然通不过。但你们应该行,你们可以去探探,肯定能找出几条更便捷的通道来。
    我估计你们这次探查出来的路对我们核潜艇而言只能备用,最多是危急时刻逃命。因为它太窄了,敌人几颗水雷就可以封锁我们,那时候进不能进退不能退就麻烦了。请你们帮我们探深一点的退路,我们有了新的任务。不得不暂时离开。江艇长,我们先走了。祝你们一路顺风。”
    “你这家伙,好,谢谢!再见!”江海涛摇了摇头,把头上的耳机取了下来。
    江海涛对马延蜀勾了勾手指,示意马延蜀把指挥权交给他。马延蜀惊讶地看了他一眼,问道:“你这家伙连续工作了这么久,还要不要命?”不过他还是把指挥权交给了江海涛。
    江海涛在指定位置输入密码后,对着通信器大声说道:“同志们好,我是0021号艇长江海涛!我现在已经接过指挥权,我命令:航向二百七十三度,潜深二百,航速二十节!”
    “什么?我们又回去那里?还以这么大的潜深?”马延蜀瞪大眼睛看着江海涛,刚才出来的那条道想起就紧张,让他出了几身冷汗。幸亏他还有理智,先将通话器关了才低声说的话。
    江海涛摇头道:“回去?不,我问你,刚才我们走的那条华容道你怕不怕?摇头,嘿,不是不怕那条道,而是不怕死吧!刚才周艇长说的对,那条路如此险要,只能危急时刻有点用场。我们刚才走的那条道,危急时刻走一次两次也许能侥幸通过,但夜路走多了总有碰鬼的时候。就算每次不出事,但象我们这种潜艇没有援助船,没有掩护的军舰,一旦被发现,就只有猛逃,如果被敌人追到那道上,反潜飞机一发现我们,就等于宣判了我们的死刑。刚才周艇长告诉我们,他们在五百米深度发现了一些大一些的峡谷,让我们探一探,我觉得这才是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
    说到这里,他对郭拙诚说道:“郭政委,麻烦你和马参谋长以前把周艇长刚才通过无线电传送给我们的资料仔细查一查,看从哪里开始探查好。”江海涛认真地说道。
    “是!”马延蜀认真回答完,又笑着对郭拙诚说道,“郭政委,现在江艇长亲自下令了,你就不用再藏着掖着了吧?我知道你现在指挥潜艇的水平不会比我低多少。”
    郭拙诚一阵苦笑,只得放下外语学习,开始以军事官员的心态来分析周涛他们传送过来的资料。马延蜀说的没错,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观察,天资聪颖的他加上脑海里有不少前世有关潜艇的记忆,所以他的进步非常神速,虽然还不能说达到了资深潜艇军事主官的水平,但也可以胜任一般参谋的工作,所以他开始和江海涛、马延蜀他们一起讨论真正而具体的军事问题,开始和他们一起制订相关训练计划,处理一些训练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几天时间的仔细探查,江海涛他们按照周涛他们提供的线索终于在二百米海水下找到了几条非常适合0021潜艇秘密通行的通道。这些通道的峡谷都不是很长,但有几个关卡阻止了核潜艇的通过。
    特别是有一个被他们编号a11的通道要经过一段海底天然隧道,核潜艇过不去以外,里面的向外流的水流速度也很大,不适合布雷,而且里面有几个六十度以上的大弯,似乎是上天故意安排给0021号潜艇撤退用的,隧道一端接紊流区,另一头接礁石区,有多条海沟与它相连,一旦进去了,就很难被找到。
    找到了这些通道,江海涛在晚上通过长波通信系统向国内发出了一个简短的信息,很自豪地声称:“从现在起,太平洋黄金场所是我们0021号潜艇的了,是我们中国人的了!”
    为此,全体官兵还趁潜艇露出水面与前来输送补给的轮船汇合完成补给后,大家一起召开了一个庆祝会。经过十多天的连续训练,那些刚上艇的潜艇官兵已经成了这里的老鸟,更加喜欢上了这个巨无霸,工作起来不但得心应手,而且精神饱满兴趣很高。
    郭拙诚原以为这些人连续工作了这么久,精神会萎靡,心态会烦躁,有人会因此开始厌烦,但现在的情况却相反,他们反而是越来越精神,情绪越来越高昂,大家脸上还露出一丝惊喜。
    郭拙诚很快就明白了,是因为他们都知道自己成了0021号潜艇中真正的一员,完全不用担心被这里辞退,不用回去被塞进矮小而拥塞的旧潜艇,不会被同事讥笑了,而且就私心而言,他们的工资收入也比过去高了很多。
    工资高了、工作条件好了、说出去有威风了……,这么多有利条件,傻瓜才不高兴呢。
    郭拙诚看着意气风发的江海涛,笑问道:“江艇长,我们是开始回家还是前往黄金场所转悠一遍再回去?我看你心里还在想那艘不明身份的潜艇吧?”
    江海涛一口气喝完杯里的香槟,笑着说道:“总不能就这么回去吧?不管怎么说,我们也得在那里逛一逛才好,否则的话,艇上这批兄弟还不骂死我,说我们好不容易探查出了一条通道,自己都没有享受就给了别人。你不会真的要我按照原计划明天就返航吧?”
    潜艇里是不容许喝酒的,也不容许吃辣椒、洋葱等有刺激气味的东西,香槟算是难得的饮料,多少能满足一下官兵的心理。
    郭拙诚笑道:“你的理由可不少,你是艇长,有权宜行事的权力。如果我坚持说要回去,所有的官兵包括你还不在心里骂我?这种纯粹得罪人的事情我可不干,也不敢干。”
    江海涛哈哈大笑起来,然后大手一挥,说道:“谢谢你啊郭政委。我们先休息一会,等战士们都休息好了就出发。”
    十五分钟后,潜艇里响起了警铃声,包括郭拙诚在内的所有官兵都雷厉风行,迅速冲向自己的岗位。虽然江海涛还没有宣布下一步去黄金场所,但官兵都知道这次一定会去,所以大家的心里充满了企盼,充满了激情。
    果然,等各单位汇报人员到位、相关准备工作已经做好、发动机已经启动后,江海涛下令道:“潜深五十米,航向五十一,航速十八节,前进!”
    没有人知道前面等待他们的是什么。
    (感谢ingdesh的月票,感谢各位订阅)

第1125章 出乎意料的国家
    即使轮机兵听了这条命令,他们也知道潜艇是驶往黄金场所,所有的人相互对视一眼,交流了一个惊喜的眼神。
    甚至连郭拙诚都在想在那一片场所里,自己的这条潜艇能遇到什么国家、什么类型的军舰,特别是能遇到什么潜艇,能不能与对手交手之后确定自己国家的潜艇水平。如果0021潜艇在交手中失败,那就意味着中国的潜艇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很多一段差距,毕竟0021好潜艇可是中国的最高水准,用上了很多最新出现的高科技,也用上了与其他国家交流来的新技术。
    可是,如果胜利了却不能说明我们的潜艇技术就世界一流,毕竟你无法知道对方就代表了世界最高水准,只能证明自己潜艇的性能比对方这一艘的性能好一些,只能是个案,还需要其他材料佐证,或者需要寻找下一艘潜艇来证明,等到你征服了一切能找到的潜艇了,或者别的国家自认比不过你0021号潜艇了,你才能树立起,你的性能第一的丰碑。
    证明自己不行只需一次,证明自己第一却需要无数次。
    所以,所有的官兵都跃跃欲试,都要证明自己是行的,让“不行”的标签贴在别人身上。
    男人不能说自己不行,但还是乐意看到对手不行。
    潜艇一会儿上浮更换空气并加电,一会儿又潜入海下机动,但它矢志不渝地朝那片表面平静的大洋驶去。
    第三天的上午八点三十分,航海长大声报告道:“报告!我们已经进入c紊流区,已经进入太平洋黄金场所,已经进入暖流活动区。”
    江海涛看了一下表盘上的氧气压力、蓄电池的电量,与已经初步具有指挥能力的郭拙诚对视一眼后。沉着地命令道:“潜深、航向不变,航速降至八节,开启两套被动声呐,仔细搜索周围!全艇禁止喧哗!”
    随着他的命令通过作战参谋传达下去,潜艇一下安静下来,只剩下一片轻微的嗡嗡声,声音是如此地轻,如果不仔细听的话根本听不到,但潜艇在默默前行。就如一匹狡猾的狼。
    潜艇偷偷地在海面下行驶了两个多个小时。
    突然,指挥台前面一盏红灯在闪烁,江海涛拿起那台与红灯对应的电话,只听声呐室军官激动而低声地说道:“报告!我们发现不明舰艇。目标距离我艇约五十海里,航速十二节。潜深三十米,其他资料正在分析中。”
    江海涛脑海里马上想到周涛说起的那艘不明国籍的潜艇,他先提醒声呐军官注意收集对方发出的声音,并将之与核潜艇0010号收集的不明潜艇的声纹进行比较,然后下令道:“下潜到二百四十米,航向不变,航速降至五节。发二级战斗警报!”
    郭拙诚没有惊讶江海涛为什么发战斗警报,因为他还没有经历过潜艇遭遇其他国家潜艇的事情,上次他们遇到核潜艇的时候,海军官兵一下就发现了对方是自己人。自然没有必要提防,先对方的身份不知道,发战斗警报也很正常。
    两个庞然大物在悄悄地接近,只不过对方不知道而中国潜艇却知道对方。
    之所以出现这种单向透明的情况。得益于两个条件:第一,采取了多种高科技降噪措施的中国潜艇的噪音非常低。几乎跟海洋的背景噪音差不多大小,加上对方本来就没有预计到会有潜艇出现,所以一时没有发现中国潜艇。
    第二,是因为这里有一个温跃层存在,能够将声波改变方向,除非在开始的时候就能知道对方的存在,就如中国潜艇开始就会幸运的捕捉到了对方的声影,而且对方一直保持航向和速度不变,即使中途因为温跃层的影响而失去踪迹,但只要按照其航向和速度时刻注意相关海域,只要有一个小小的区域没有温跃层的存在,那么就在这个小小地区域里就能捕捉到它,就能进一步修正之前的数据,从而将对手牢牢抓在手里。
    中国潜艇正是这种幸运儿。
    对方潜艇因为开始就没有侦测到中国潜艇,加上温跃层的干扰,他们自然完全没有意识到有人在窥视它。
    这时,声呐官报告这艘潜艇发出的声纹和核潜艇收集的声纹一样,证明它就是核潜艇所关注的那艘潜艇。
    随着两艘潜艇的接近,江海涛干脆命令自己的军舰关机坐底,只让被动声呐收集相关信息。当这艘潜艇慢悠悠从0021号潜艇的上方通过并逐渐远离的时候,它的很多资料已经记录在中国官兵的纸上。
    潜艇里的官兵喜形于色,第一次跟别人的潜艇过招完胜!如果是战时,上面那艘潜艇这么大模大样地航行,只要一枚鱼雷,它就瞬间成了一堆废铁。
    该不明国籍的潜艇长80米、宽10。8米;动力装置有两台柴油机、两台发电机、一台主推进电机;装备有艇壳声呐;拥有六具533鱼雷发射管;潜艇采用双壳体结构,艇型为水滴型。外形光顺,除指挥台围壳外没有任何凸出的壳罩。
    虽然没有还不能确定它的机动性能、潜深指标,但江海涛、马延蜀等人还是肯定这艘潜艇的性能不错,虽然比不上自己的这艘,但比中国其他的潜艇都要优异得多。怪不得周涛对这艘潜艇很重视,要他们注意收集它的信息。
    就在这艘潜艇离开中国潜艇坐底的区域时,声呐官突然报告说这艘潜艇是日本的。
    “日本的?日本人怎么有这么先进的潜艇?”江海涛不相信的问道。
    声呐军官说道:“肯定是日本的潜艇,我们监听到了潜艇里军官的谈话声,他们的艇长叫山田春一,说是苏联的降噪技术太差了,仪表太粗陋,如果能够将这些进行改进,那这潜艇的性能就更棒了,连美国都比不上。这些海试回去后一定请求上级部门根据海试结果对这些进行改装。到时候就是美国也会大吃一斤的,想不到日本也有如此先进的、能够比他们性能更好的潜艇。”
    江海涛不由更加惊讶,问道:“怎么又与苏联扯到一起了?难道苏联帮助日本建造潜艇?不可能吧?”
    说着,他抬头看了旁边的郭拙诚一眼。郭拙诚开始也是很惊讶,但他随即想到了什么,不由点了点头,说道:“很可能是苏联帮了他们,他们也帮了苏联。”
    就在郭拙诚利用前世听到的和这一世了解的情况进行分析的时候,那艘潜艇已经慢慢远处。
    声呐官监听到的和他所判断的非常不错,这艘潜艇确实是日本的,它的最高指挥官确实叫山田春一。此时的他依然没有发现在他的下方有一艘潜艇一直盯着。他正在欣赏着一张购自美国的唱片,刚刚与手下讨论完相关技术问题,他就回到了自己的艇长室。
    虽然他喜欢坐潜艇出海,喜欢到处遨游,因为他觉得潜艇就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但他不喜欢这种无聊的数据收集。特别是这一带是南北洋流对冲区,洋流变化大,数据收集要求多,本来上级要求航速最好是四节,不超过八节,他感到四节的速度太慢,因此他让潜艇以数据收集最高限速前进。
    即使如此,他依然感到有点无聊,很不喜欢苏联设备的傻大粗,但为了不给手下造成自己不喜欢潜艇的感觉,他干脆将指挥权交给副艇长,自己回房间休息。
    他最珍爱的是潜艇安装的被动式磁波探测器,因为这是在他的要求并亲自参与下设计制造的。这个设备能探测到同一深度下五十海里远的任何带磁物体,虽然目前还是试验品,但出海试用几个月来,它发挥了惊人的作用。它和声呐组成了远近反潜体系,三十海里以内的潜艇由声呐和磁波探测器共同承担,三十海里以外的则可以依靠磁波探测器。
    通过这次海试,充分证明这套设备是有用的,虽然离最理想的指标还有距离,但只要改进一下其性能就能提高不少。山田春一决定回去之后一定督促有关部门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研究,将其进行定型生产。
    正因为艇上安装了这一套探测器,参与研制、发明、制造这套设备的六名专家也在艇上做调试和验收工作。
    山田春一是日本二战时潜艇指挥学院的高才生,曾经报名参加神风潜艇的勇士,可惜因为日本投降太快,他还没有来得及自杀就被解散了。
    战后,他在日本某些高官的帮助下,在美国某些军官的怂恿下进入美国潜艇学院学习。因为他爱好潜艇事业,加上有一定的天赋,所有成绩不错。
    在毕业之前,他写的一篇《论美军潜艇在国际中的地位》的论文惊动了世界潜艇界,在他论文里详细分析了美国、苏联、法国、英国、中国的潜艇,他对那些国家的潜艇不屑一顾,言之凿凿地说除美国外其他国家海军的探测设备、武器装备、噪音抑制……等等技术都落伍了。他认为日本虽然现在不是潜艇大国,但一旦投入足够的资金进行研制,那么日本就能很快超越这些国家。
    (感谢漠孤烟的打赏,感谢书友090422142642561、benhe的月票,感谢各位订阅)

第1126章 功勋艇长
    山田春一的这篇论文出奇之处不在他如何吹捧美国潜艇的先进和巨大的战斗力,也不在于他狂妄地宣称日本如果制造潜艇的话会一举超越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潜艇大国,而在于他对苏联、英国、法国以及中国潜艇的了解。◎◎
    论文封存了好几年才公开发表,但足以让这些国家动容,都以为自己国内有了日本间谍,弄得人心惶惶,鸡飞狗跳……
    山田春一回国之后立即被委以重任,四十多岁的他成了最后上升最快的将领之一,当上了“川崎号”潜艇的艇长。
    当然,他之所以占据这个位置,不仅仅是因为那篇文章,而是他后来提出了一系列的观点和战术,如潜艇潜伏战术、科学利用潜艇模拟器、发挥磁波探测器的优势等等,其思路都有其独到之处。
    担任川崎号潜艇的最高指挥官之后,他不孚众望,多次出色完成了潜艇的值勤人任务。今年年初在日本与中国中间海域——东海——对峙中,他的潜艇凭就凭借他优秀的素质和运气首先发现了水底下的二艘中国潜艇,并用声呐发射了主动攻击波。两艘中国潜艇还没有收集到这艘潜艇的任何资料就不得不按惯例撤退了。
    在和平时期,即使是敌对国家,潜艇相遇的时候很少有真正开火的,除非你有十足十的把握消灭对方且不留下任何把柄,不让对方怀疑或者将疑点引向别的国家,否则都不会开火,都会玩一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尽可能地收集对方的性能参数,然后分开各奔东西。
    如果不是不能开火,他绝对有把握干掉中国至少一艘常规潜艇而全身退出。
    因为这次事件的表现出色而获得了上级的表彰。
    事后同事说他祝贺时。他说道:“抓住中国常规潜艇,那只是小菜一碟。他们在水下一百一十多分贝的噪音,象打锣巡街似的,我要我们的探测设备不发现它们都难。你们之所以没有发现他们,仅仅是我站的位置比你们好一点点。”
    这话让那些同事只有干瞪眼的份。
    川崎号陈军没有多久,山田春一就把黄金场所变成了他的立功宝地::一次优先发现苏联潜艇;几乎与中国一艘核潜艇同时相互发现对方,而他却轻松逃逸;三次摆脱美国核潜艇的追踪,美国人一直没弄明白这潜艇的身份。至于各国的常规潜艇,被他“抓住”更是家常便饭。特别是有一次澳大利亚的两艘潜艇也来这里瞧热闹,被他一艘潜艇双双逼出水面,还没有弄清楚对手是谁就不得不逃回去了。
    “呦西,我这里是我建功立业的场所,你们来的潜艇越多。我的功劳就越大。”山田春一得意地说了一声,然后背部笔直地坐在椅子上,有点自恋地看着镜子里的那个男人。虽然在其他人看来这个男人实在有点猥琐,但他自己却认为是最帅的。
    不知道是因为他自恋还是因为他过于专执于潜艇,这家伙都四十多岁了竟然还是单身,没有结婚,甚至都没有谈过恋爱。他唯一的爱好就是钻研潜艇技术和战术。
    除了他和日本军界少数几个人。没有人知道日本竟然和西方国家的死敌——苏联——秘密地进行了军事合作,合作研制潜艇。这艘川崎号潜艇就是苏日合作的结晶。只不过日本官兵认为潜艇的技术大部分是日本人提供的,苏联人虽然有技术,最多就是外壳材料的技术。而他们提高的那些仪器仪表简直就是垃圾,跟日本的仪器仪表相比根本不是一个档次,差了好几个数量级。
    而苏联则认为日本人虽然提供了技术,但提供的太少。每次提供技术都偷偷摸摸地,都要打着企业的幌子进行。而且每次都要苏联掏钱,让苏联欲罢不能的同时也郁闷不已。
    即使是重生的郭拙诚,也不知道苏联和日本在潜艇方面的合作。他只知道东芝事件,知道日本著名企业东芝公司为了金钱(35亿日元,折合美元不到一千八百万)而悄悄地卖出巴统限制的五轴联动机床给苏联。
    实际上情况远非人们表面上所看到的,虽然一千八百万美元是不少,相对一些私人或小型企业而言是一笔巨款,但对东芝这种世界级大公司而言可不是那么难以想象。但他们敢于冒着得罪所有西方国家的风险而将这些高级尖端设备卖给苏联,显然有其他原因,肯定得到了日本政府的首肯、默许甚至鼓励。日本军界自然也悄悄地从苏联获得了好处。
    同时,东芝公司与苏联的“合作”也一定不是个案,日本政府肯定也安排了其他企业进行,最后只不过是东芝公司被世人发现而已。
    实际上东芝公司被发现也是偶然的,是因为美国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失去了苏联潜艇的踪影,一个个变得神出鬼没起来。而且西欧不少国家也纷纷反映苏联潜艇和军舰螺旋桨的噪声明显下降,跟踪难度加大。这才使得西方国家怀疑苏联是否获得了什么先进的技术,这才在1985年之后开始调查。
    调查之后人们还是怀疑日本人会因为区区不到两千万美元而让苏联的潜艇技术实现脱胎换骨。但怀疑是怀疑,却找不到任何证据证明日本还有其他目的,最后只能不了了之,处罚东芝公司了事。
    除了少数日本军方、政界人员,没有人知道川崎号就是日本、苏联合作生产的潜艇。这艘潜艇不但避开了美国的监督,驻扎在日本的美军太平洋舰队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一艘潜艇的存在,就是日本一些高级军官也不知道它的存在。它通身漆黑,没有任何舷号,也没有什么名称,只有一个内部代号0007,所谓的川崎号是山田春一自己定义的,因为他是川崎人。
    “报告!刚才我们的磁波探测器发现后方一片阴影,但很快消失!我们无法得知是不是仪器的原因。”突然一名参谋走到他的房间门口,立正后大声地说道。
    “方位?距离?”一听有消息,山田春一立即兴奋起来,连忙将录音机关了,大步走向指挥塔,他想第一时间回到自己的岗位。
    副艇长回答道:“方位不确定,距离大约两海里!”
    “两海里?”山田春一的脚步放缓了,有点恼怒地看了这个参谋一眼,问道,“我们之前发现这一带异常没有?”
    “报告!没有!”参谋自己心里也一阵郁闷,“这破仪器是你要求按上来的,一会儿好一会儿糟糕,你怎么责备我?”
    不过,上下级森严的军方是不容许他把怒气发泄出来的,只能容忍。
    山田春一思考了几秒钟,很快就发出了一道指令:“停止水文地质测量!航向不变,航速两节,下潜到一百米!多次扫描该处,如果半个小时没有异常则继续进行刚才的行动。”
    “是!”参谋大声回答,转身离开。
    山田春一看了参谋背影一下,然后转身又回到了自己房间,没有去剥夺副艇长的指挥权。
    当川崎号放缓速度的时候,中国0021号潜艇依然坐底没有动,大家都在默默地收集着川崎号的资料,只有郭拙诚在快速地思考,没有人知道郭拙诚在想什么,甚至连江海涛都怀疑有什么值得如此长时间思考的。
    半个小时后,日本的那台磁波探测器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因为坐底的中国潜艇有了周围山体的掩护,又悄悄地喷射粘液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消磁处理,使得这台并不成熟的探测器劳而无功。
    很快,日本潜艇按计划加快了速度,并开始浮出水面进行换气和充电。
    中国0021号潜艇也在江海涛的指挥下冲海底浮起来,以巡航速度向着与日本潜艇相反的方向脱离接触:今天能够收集到对方潜艇的信息,能够判明对方的身份,就已经是大功一件,更何况还从对方眼皮底下躲过。
    又是半个小时后,等到中国潜艇上浮到五十米,日本川崎号潜艇的磁波探测仪这次一下发现了它,也第一时间里报告给了山田春一:“未知物体长大于五十米,上下宽最大约十三米,运动速度约六节,探测不到它的噪音,距离约十八海里。”
    “大于六十米?声呐探测怎么可能探测不到?是不是它刚才在仪器上形成的那片磁波阴影?”山田春一得到消息后很快回到了指挥塔,皱着眉头询问代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