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功高权重-第2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显然,他不认为在阿根廷试验的那一批次反舰导弹能强过法国的飞鱼导弹。
钱雪森肯定地说道:“是的。你还记得我跟你说过我们在跟瑞典那个小国家进行技术合作的事吗?他们的材料制造技术,传感器制造技术,包括雷达制造技术都很先进。很多技术都超过我们很多,我们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现在我们用在导弹上的传感器已经更新换代了,反应将比之前的更加灵敏,性能更加稳定。”
郭拙诚怀疑地问道:“进度怎么可能这么快?”
钱老笑道:“什么快不快,我们又不是重新开发,只是改变一些材料配方和加工工艺而已。再说,我们在改进前已经从瑞典购买了相关的元器件,相关的配件。我们只要将以前质量不高的部分元器件更换下来就行,其性能就改善了不少。现在我们一边对旧的导弹继续更新换代,一边利用用的元器件进行整体优化,设计一套全新型号的导弹,这就需要很长的时间,至少得有两年以上才行。”
郭拙诚高兴地说道:“如果是这样,那就太好了。我们这次不但要在阿根廷和英国的战争中大出风头,还要让军(火)界的大佬们看看到底谁的导弹才是最好的。我们要让那个在幕后操纵这件事的人打落牙齿往肚子吞,让他们有苦说不出来。钱老,你估计这个幕后操纵的公司是哪一个?”
钱老思考了一下,说道:“这个我就不清楚。反正就这么几家,不是美国的就是法国的,或者是德国,一个巴掌能数过来。德国可能不会做这种事,他们的反舰导弹比法国和美国的低一个档次。”
郭拙诚说道:“如果联系航太公司的股票,我认为航太公司的可能性最大。当然,也不能说绝对是航太公司,很可能是几个公司联合起来对付我们。也可能是美国人拿法国人当枪使。”
钱雪森笑道:“管他是谁,反正我们以不变应万变,咱们战场上瞧!哈哈……”
“哈哈……”
两人同时大笑起来,感觉这件事真的有趣:郭拙诚利用股价吸引众人的目光在前,法国航太公司将计就计在后,郭拙诚再来一个顺势而为,至于最后鹿死谁手就看各自的本事了。
当法国佩雷克等人大手笔布局如何让中国人偷鸡不着反蚀把米,并借此从股市上大赚一笔时,美国一家导弹制造商也中国在阿根廷试验反舰导弹召开专门的董事会。
会议的议题在如何应对因为媒体的大量宣传导致公司股票下跌的问题。
现在不但公司的股票下跌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更为不妙的是几个正在谈判购买导弹的客户也因此流露出迟疑观望的心思,一个已经完成谈判只剩签字的合同被客户叫停。
虽然这些对公司的业务和信誉影响不大,但涉及的合同金额也有几千万美元,更为主要的是担心这次开了口子,今后会出现大量的类似事件,那问题就严重了。
董事长看着周围的手下,对着主管信息的副总经理问道:“中国人的导弹怎么可能一下子变得如此优异?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对于这个问题,董事长在心里自己问自己都问了好多遍了,他很是怀疑这事的真实性,认为是中国人在吹牛,一定是媒体收了中国人大笔大笔的钱。
虽然中国人的计算机技术也是突然受了上帝的帮助一样来了一个质的飞跃,但上帝不可能又一次眷顾中国人吧?
面对董事长的询问,副总经理说道:“我认为是阿根廷在威慑英国。利用世人对中国导弹的不了解,故意夸大事实,试图吓住英国人,让他们不要企望利用海军威胁阿根廷,他们阿根廷有的是办法对付。现在我正在让人调查那些刊登这个消息的人是不是收了阿根廷政府的大笔广告费。”
另一个董事问道:“难道不是中国人贿赂了媒体吗?”
副总经理摇头道:“中国人一般不会做这种事。他们还没有开放到想到利用媒体为产品造势的程度。”
听了他的话,几个人都笑了。
他们商量讨论了很久,最后还是没有想出什么好办法,达成的一致意见是:派人到中国和阿根廷了解事情的真相;准备一批护盘的资金,在股票下跌到一定程度时救市;等待法国航太公司的反应,不让航太公司趁机抢占市场。
郭拙诚对这些都没有反应,也用不着他反应,现在世界军(火)市场已经大大出乎他意料的好,原以为难以吸引到众人的目光,会遭到包括法国航太公司在内的导弹制造巨头的打压,会遭到西方媒体的封杀或讥笑,想不到人家竟然免费帮自己宣传。
至于那些人断定中国的导弹不好,断定将来在战场上被美国、法国的导弹打得毫无还手之力,郭拙诚一点也不担心。这不仅仅是他相信钱雪森他们的能力,还有就是他知道中国在前世就是一个导弹大国、强国,自从脱离了苏联模式后,中国的导弹技术只是沉寂了一段时间,随即开始腾飞。
这一世有这么好的条件下,有了钱雪森的全力以赴,有了计算机技术的助力,有了合金材料的助力,再加上瑞典、美国、法国甚至日本的技术交流,武器发展想不突飞猛进都难。
“呵呵,到时候就看谁笑得最后吧?”郭拙诚心情舒畅地想,“捧起来再摔下去,可不是你们想摔就能摔的。到时候你们的股票还得大降,别指望想抄底赚大钱了。……,要不要通知iic公司,让他们在期货市场上买看空股票呢?算了,让她们自己去判断吧,我可不能什么事都指手划脚一番。”
郭拙诚想把精力集中到工作中来,但他显然天生是一个劳碌命,刚静下来没有一天,一个特殊的人就出现在他的办公室。
郭拙诚看了来人递上来的特殊证件,不解地问道:“请问有什么事吗?”
(感谢aman2511的打赏,感谢白马王子只有处……的月票,感谢各位的订阅)
第824章 总统被炸死
来人从贴身的腰间拿出一个软金属丝编织成的信封,郑重其事地将它递给郭拙诚,说道:“请首长过目看完之后如果你有不同意义,请另纸写上请看完之后销毁这份文件我将回复相关的同志”
郭拙诚想到了什么,一点也不吃惊地接过铅封了的文件袋,先查看了袋子的外形情况,然后从抽屉里拿出一把小剪刀将封口的铜丝剪断,抽出里面的纸张,认真看了起来
两分钟后,郭拙诚说道:“没有异议,就这么进行吧”
来人上前一步,拿出汽油打火机打燃,递到郭拙诚跟前,郭拙诚将纸张放在火焰上
很快,纸张就燃烧起来,发出一丛青烟,办公室里立即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香气和烟雾味,笼罩在烟雾中的来人显得有点阴森而神秘
等到纸张全部变成了雪白色的灰烬,来人这才拿起空空如也的文件袋转身离开
郭拙诚看着对方离去的背影,笑了笑
接着,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移到了对面墙上那副巨大的地图,焦点落在伊拉克那个位置上:“萨达姆啊萨达姆,你能逃脱这次暗杀吗?但愿你没有痛苦地离开”
……
乌代陈鹏等人没有让郭拙诚失望,因为第二天晚上就有一个奇怪的电话打到了他的办公室座机上
郭拙诚显然在等着这个电话电话铃声刚刚响了一下,他就拿起了保密电话的话筒
对方确认了是郭拙诚本人接的电话后只说了一句:“一切顺利”随即话筒里传来嘟嘟嘟的忙音
郭拙诚大大地松了一口气,身子朝后一倒,仰躺在椅子上,目光静静地落在雪白的天花板上
“世界因我而改变了啊”想起前世和今生,郭拙诚不由不感慨万千:
无数的人因为自己的重生而过上了比前世好得到多的生活,也取得了比前世大得多的成绩,这些人如自己的父母和亲人自己认识的如柳援朝孙兴国等人还有成千上万的军工厂工人,至于其他老百姓,郭拙诚相信他们也会比前世活得好就是钱老等人不也比前世或的精彩而轻松?他们至少不会为资金短缺砍掉项目而沮丧……
当然,也有很多人因为自己的重生而变得难受甚至提前死亡,如才被儿子乌代炸死的萨达姆如在中越边境中被消灭的越南人等等
还有就是这一世的两伊战争比前世的惨烈得多战场上死伤的人肯定也比前世多得多即将爆发的阿根廷与英国马岛的战争,想必英国人想赢得这场战争肯定不会比前世容易
前世的时候因为阿根廷太弱,当英国大军开到阿根廷的家门口之后,阿根廷军方基本就软了,投降的投降,撤退的撤退
如果这一世他们在中国人的帮助下而奋起后,英国人就不会太轻松赢得战斗,他们的死伤就会很大,对阿根廷的打击力度就大阿根廷因为受到战果的鼓舞,他们也会比前世打的顽强勇敢其打击力度绝对是几何倍数地增加……
如此良性循环或者说恶性循环下去,这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自然比前世“精彩”得多
郭拙诚不在乎国外那些人的生死,觉得他们消耗得越多越好创伤越重越好,此消彼长,中国不就可以早一点脱颖而出了吗?不就早一点登上三极之一而享受大国带来的好处吗?虽然太腹黑了但世界本来就是这样
郭拙诚心道:伊拉克从现在开始完全不同于前世的伊拉克了,那么整个世界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因为重生,这个世界变得太多,郭拙诚知道自己将来对前途的“预测”会越来越不靠谱但他觉得不管这个世界将如何变化,他都应该可以做一些事情例如环保,这件事即使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依然可以先入为主地提醒中央大佬,可以提前预测如果不重视环保的恶果只有坚持环保理念,就可以减少土地沙漠化减少环境污染减少沙尘暴和雾霾植树造林保护珍稀物种等等
这种事情做的越多越好,绝不会出现什么物极变反的情况,可以为后人创造一个山清水秀的世界
既然自己将来无法再预测世界的变化,那就沉下心来认真做一些真正利国利民的事吧想到这里,他决心在这一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来扭转或者抑制前世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发展的思路
他相信只要自己努力,一定能取得巨大的成果因为这一世的条件比前一世好得多,目前人们的思想还算是单纯的,老百姓对政府还是很信任的,经济情况是相对乐观的
只要在宣传中大力提倡环境保护大力提倡精神文明建设,坚决打击污染环境遏制滥采滥伐减少农药化肥的滥用,同时减少官方媒体对财富的崇拜,不再大肆表彰和宣传万元户什么的,不再人为地公开地崇拜富人歧视穷人,……,不但环境不会变得如前世那么糟糕,社会的风气也不会如前世那么快速堕落
思考了一会儿自己将来的事情,郭拙诚的思路又回到现在,又想起了刚刚死亡的萨达姆,不由替这个枭雄感到可怜:“前世的萨达姆躲避了无数次的暗杀,直到美国大军完全占领了伊拉克,才将他从一个地窖里抓出来,最后被判处绞刑想不到这一世却被自己的儿子给灭了他真是逃脱不了死于非命的结局啊如果没有乌代,现在谁想炸死他这个枭雄还真是不可能”
这次乌代之所以得手,是因为他早就接到了萨达姆要去两伊边境地区某一个要地视察的消息他安排人员通知了伊拉克地下反抗组织,并暗地里送给了这个组织不少从伊朗战场上缴获的大威力药,在萨达姆可能要经过的三条要道上提前埋设
虽然萨达姆很狡猾,在动身前也没有通知其他人他最终选择走哪一条路,而且他将要走的路也提前一天士兵被封闭,相关人员沿途进行了检查,而且他的卫队前后警戒
不说一般人根本无法得知他的具体行动路线,就是知道了也只能远远看着不能近身,但是,这只是针对一般人而言的,有了中国特种兵帮忙的乌代很容易地指挥那些抵抗组织提前三天就准备好了一切,不但在每一条路上埋设了足够多的大威力药,而且还有人分别潜伏在三条路附近,他们只需要看到豪华车队过来的时候按下一个无线电遥控按钮就行
只要按下按钮,进入伏击圈的车队就会飞上高空,无论是车辆还是车辆里的人都会变成碎片后散落地面
因为乌代给抵抗组织的时间很充裕,他们埋设下来的药很隐蔽,一般简单的巡路式检查根本无法查出来,更何况有乌代派出的人会“好心地帮助”那些检查者呢,很容易地蒙哄过关了
事情正如乌代等人计划的那样,当萨达姆的车队进入其中一路马路所设下的伏击地段时,埋伏在山腰间的抵抗组织人员激动地按下了按钮
大地一阵抖动,接着那些豪华小汽车连同前后满载士兵的军车被一只巨手甩向高空,然后变成碎片落下,只有那些车辆所携带的油料才会变成火焰和浓烟……
等到萨达姆的车队飞上了天,那些潜伏在周围的抵抗组织的萨达姆未死,也激动于自己战果的辉煌,都纷纷从潜伏之地跃出,对着那些残兵败将进行火力覆盖,同时无线电通知埋伏了另外地方的同伴紧急过来增援
不得不说这些抵抗组织都是一群置生死于度外的人,明知道事情发生后伊拉克军方会派出大量的军队前来围剿,但他们却不管不顾,前赴后继地冲上去对着那些残兵败将倾泻着子弹,力求将视野里看到的任何人射杀
直到有人确认萨达姆已经变成了碎片,随车队而来的高官全都成了尸体,他们才兴奋地聚集一起,提着萨达姆的脑袋欢呼
等到听到远处传来枪声后,这才意犹未尽地逃跑,跑向两伊边境……
他们一边逃跑,一边还击,很多人特别是受伤的抵抗者都纷纷要求自己留下来阻击军队,有几个伤员还笑着将手榴弹或者手雷绑在自己身上,他们要用自己的身体来阻挡追兵
但是,寡不敌众的抵抗者再英勇顽强也挡不知道伊拉克军队的全力追剿,大部分抵抗组织都被打成了蜂窝,有的与追兵同归于尽只有少数几个身体健壮而跑得快的人冲到了两伊边境,在听到枪声而前来察看情况的伊朗士兵接应下逃到了伊朗境内
当然,这些人能逃出生天并非真的是因为他们跳脚利索跑得快,其实是陈鹏等人有意放过去的,或者说逼过去的
这些能生存下来的幸运儿都是不知道内情的喽啰
第825章 又发生骇人的大事
他们只有兴奋,只有拼命为自己或自己组织贴金,一定会自豪地把炸死萨达姆说成是自己和自己组织的功劳。
其实,不说他们不知道,就是他们的领导者也不知道,只有最最上层的人稍微知道一点点痕迹,或者说有一点点怀疑。但他们现在都死了,就算他们跑得再快,也会被陈鹏等人jing准的子弹进行**消灭,因为陈鹏等人是不容许这些有一丝曝光的可能。
萨达姆就这样在或明或暗的多个势力联合推动下死亡了,除了少数个别的人知道内情,这件事将永远成为一个待解的谜。
郭拙诚知道乌代接下来就是宣布接管权力,然后打着为父亲报仇的旗号清除那些对自己不服的高官们。借口也是现成的,而且是冠冕堂皇的,那就是处置内jiān,处置隐藏在总统身边的间谍:没有内jiān或间谍出卖总统的行程,敌人怎么可能炸死总统?
虽然这是真正的贼喊捉贼,但不妨碍乌代借此办法清除异己。
世界被伊拉克发生的大事震惊了,众人都目瞪口呆地注视着伊拉克的动静。
虽然苏联和美国在此之前都发现了一些异常。但他们现在去拿不出确凿的证据,得知萨达姆死亡而乌代宣布接管总统权力后,他们都很官方地表态:我们将密切关注伊拉克的事态变化,希望伊拉克新的zhèng
fu能顺利过渡。
中国zhèng
fu的表态则显得有点耐人寻味:我们对萨达姆总统的不幸去世表示哀悼,对萨达姆家属表示亲切的慰问。希望伊拉克人民在新领导人的带领下团结起来,为中东的和平和安宁做出新的贡献。中国继续按照“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与伊拉克的关系,努力将中伊关系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表面上中国也是官方语言,几乎没有什么新意,跟以前对其他国家发生大事后的表态没有什么两样,但如果仔细分析的话。你会发现中国显然已经认可了乌代作为伊拉克的新的领导人,愿意和他领导的zhèng
fu进行交往。
如果没有美国和苏联的那种表态,中国的申明没什么特别。可是,当苏联和美国都在静观其变,都在注视伊拉克的局势进一步发展的时候,中国这么做就有点出头的意味。要知道中国一贯以来都是很少出风头的,特别是1976年以后就开始韬光养晦了。
但是,人们还没有弄明白中国为什么这样的时候。所有人的目光又被吸引到阿根廷的马岛上去了,真可谓大事一件接着一件。
1982年3月21
i,一群阿根廷当局雇佣的五金商人强行登陆了南乔治亚岛,他们在那里建立了营地,并升起了阿根廷的国旗。英国为此强烈抗议,敦促阿根廷zhèng
fu召回这些人员。并向英国道歉。但阿根廷置之不理。
几天之后,阿根廷海军少校吉耶额摩?桑切斯率领他指挥的的特种部队在鲱鱼湾雷克岬登陆。他们在夜视镜的帮助下依靠漆黑夜sè的掩护率领84个士兵向前推进,攻下英**队的兵营、总督府以及斯坦利港,英国驻马岛zhèng
fu投降。这一场仗有一名阿军士兵阵亡,英军有一名官兵受伤。
这场发展过程与前世一样。只是时间稍有差别的战争就以这种方式开始了。
仅仅死伤两人的冲突算不上大事件,有时候一些年轻人喝醉了酒而引起纠纷时也许还不止这点点伤亡,根本称不上一场战斗。
但这件事的意义却不同寻常,这不仅仅是两个国家的军事冲突,更主要的是其冲突的一方中有一个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战斗爆发之后不久,不但英国就将抗议文件提交给了联合国。请求常任理事国开会讨论对阿根廷的制裁问题,要求阿根廷立即撤出侵占的岛屿并向英国道歉和赔偿,而且几个大国也发表了自己看法,以美国为首的国家措辞严厉地要求阿根廷立即退兵,否则将采取相关制裁措施。
中国、苏联当然依然是一如既往地发表了敦促冲突双方在联合国框架内谈判解决相关争端,两方都必须冷静下来认真磋商,不要使矛盾激化。苏联还在申明中暗示英国占领马岛是不应该的,秉承了过去大英帝国的做法。应该坐下来与阿根廷好好谈判。
从这些大国的反应可以看出,美国和法国zhèng
fu是站在英国一边的,而中国则是坐山观虎斗,苏联暗地里希望双方打得越激烈越好。
当然,中国其实也是和苏联一样的心思,只是中国人不说而已。
当大国的目光都移到小小的马岛上时,对伊拉克政局变化的关注度自然减少了许多,很多人甚至都忘记了还有这么一回事。
乌代因此而顺利上位,国内主要媒体开始不断刊登各个高官效忠乌代的文章,也刊登了不少普通民众对乌代的良好印象和希望他带领伊拉克人民走出困境的期盼。
当然,媒体也恢复了对乌代战神的吹捧,那些说腻了的英雄事迹再一次在媒体上铺天盖地,乌代的大幅相片开始在全国各大城市悬挂起来。
看到局势一步步朝着自己理想的方向迈进,乌代高兴极了,心里对郭拙诚的安排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特别是发动政变的时间拿捏得如此准确,几乎与马岛战争爆发同时进行,从而大大转移了人们的注意力,实在太神奇、太美妙了!
乌代坐上总统宝座,虽然法理上不是很能占住脚,但情理却很名正言顺。因为在中东国家里,极大多数国家都是王室控制的,他们的权力交接不是父传于子就是兄传给弟。
伊拉克虽然早就推翻了王室统治,但伊拉克人心里还是认为这种事理所当然。特别是现在萨达姆总统死于非命,人们的同情心泛滥,认为萨达姆很可怜,其权力不交给他的儿子实在说不过去。
不知道乌代就是幕后凶手的老百姓们在一瞬间就忘记了萨达姆的劣迹,与中国人一样,他们奉行的是死者为大的思维。萨达姆生前做了再多的坏事也不足为奇,人们之前将伊拉克从富裕带向贫穷认为是萨达姆穷兵黩武引起的,如果不跟伊朗死磕,伊拉克肯定不会这么贫困。但现在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将罪责全部归罪于伊朗,是伊朗惹火了伊拉克,侵犯了伊拉克的利益,这才导致萨达姆总统指挥军队杀向那边,萨达姆行的是正义之举,是伊拉克的英雄。
在郭拙诚的建议下,乌代也只好顺着民意开始大肆吹嘘萨达姆生前的英雄事迹,述说萨达姆总统发动两伊战争的无奈,同时刊登出许多萨达姆为了伊拉克人民而忍辱负重的事迹,以此证明萨达姆是一位英雄的总统,一位值得怀念的总统。
当然,在文字里也不时夹杂一些他是如何器重乌代,对某些违法乱纪的官员是如何教诲的,是如何挽救的。这些文章不时在暗示人们:新的zhèng
fu要对那些不听萨达姆总统规劝的官员追究责任,会让他们尽快下台。
但是,伊拉克的事情并非真的一帆风顺,就在乌代坐上总统宝座不久,英国正在为收复马岛而进行全国动员的时候,巴格达又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一件郭拙诚都没有“预计”到的、前世所没有的大事:
4月8
i上午,“奥西拉克”原子反应堆巨大建筑群的前面大门口驶来一队送物资和给养的大卡车队。这五六辆大卡车载重量巨大、体型魁梧,体积是常规卡车体积的十倍以上。动力更是强劲,发动机一发动,即使是怠速运转,水泥地面也不住地颤抖。
近一人高的轮胎就足以让人惊叹,悬在半空中的驾驶室更给人一种压迫的感觉。
这些大型卡车都是专门为了“奥西拉克”原子反应堆项目而从德国进口来的,无论是轮胎还是驾驶室的挡风玻璃都是防弹的,油箱也是内藏,从外面看不到油箱在哪里。它们全身防护得如此严密,一般轻步枪根本无法对它们产生损伤,至于手枪,更是只能在车身上打出一个斑点而已,除非是重机枪才可以shè杀驾驶员或者对卡车的某些部位造成损害。
能够担当这些卡车驾驶员的可不是一般人,他们都是从军队层层选拔出来的优秀汽车兵,驾驶技术一流,还专门在德国培训过。一辆车上上坐着正副驾驶员两个人,这些留过洋的驾驶员都是军官,正驾驶员至少是中尉级别,最高的竟然是少校。而副驾驶员的级别也不低,至少都是少尉军官。
;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826章 潜入(狂呼求月票)
正因为如此,这些人一个个趾高气扬,目空一切。
才来“奥西拉克”原子反应堆工作的时候,这些驾驶员还严格按照内部制订的规章制度执行:运送的物资进来时,每到一个关卡他们都会主动接受哨兵的仔细检查,认真而细致地申报卡车上装运的设备、给养,并配合检查站的士兵仔细核对这些物品。
但随着时间的延长,随着大家对“奥西拉克”原子反应堆的敬畏感、庄严感和使命感慢慢消失,特别是他们与那些检查站的士兵熟悉后,这些驾驶员的脾气慢慢涨了起来,而那些哨卡上的士兵也开始慢慢变得敷衍。
当哨位上的士兵检查放松的时候,驾驶员很高兴,还不时施舍一些好的小玩意给他们,因为不用下车开门关门,不用核对,不用申报。而当士兵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检查时,驾驶员们就大声谩骂这些士兵,说他们动作太慢手续太繁琐,有的甚至还仗着军官的身份对士兵拳打脚踢。
这样导致这些士兵对驾驶员们又爱又恨,加上士兵的长官们对此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长时间没有出过什么事情后,士兵们对卡车的检查也就开始流于形式了。
从开始时的仔细停车核对。到后来的放缓车速看一看清单就放行,到现在则变成了哨位上的士兵看见大卡车一来就打开栏杆,唯恐影响了大卡车畅通无阻。
那些司机也不时从上面扔下一下小玩意,鼓励他们识相。
检查者和被检查者之间变得非常地和谐。
这种行为在世界各国都很普遍,都是开始的时候严厉,后来放松。出事后严厉,长久不出事就放松,因为人类都具有惰xing,很少有长期在心里绷紧一根弦的人。
这天早上,卡车队又在规定的时间开来了。
看到卡车过来。检查哨所的士兵如以前一样迅速打开了路障和栏杆,几个小兵还笑呵呵地站在旁边仰望着大卡车轰隆隆地驶过。他们唯一郁闷的是今天竟然没有驾驶员扔下什么好东西奖励他们的殷勤,只看到卡车没有降速地驶向第二道关卡,更没有士兵看到几个司机脸上的悲哀和眼里的乞求,无法体会那些驾驶员在内心对这些不严格检查的士兵的怒骂。
殊不知这些士兵这么敷衍完全是这些驾驶员自己平时“培养”出来的,以前为了图方便,为了避免上下车、避免开关车厢、避免打开包装,对仔细检查的士兵谩骂、刁难。现在他们遇到了危险。自己也就没有人来搭救他们。
是的,他们现在被一群不明身份的人劫持了!
直到现在,这些司机也不知道那些人是什么人,从哪里窜出来的。他们的卡车从火车站装上物资后按预定路线朝原子反应堆开过来。走了没有多远,前面的司机就看见路上出了一起车祸,一辆小汽车和一辆皮卡车撞在一起。而且还是横着摆的。
一个男子坐在马路边上低着头,一声不吭,两个年轻女人背靠背坐在马路中间哭泣。因为身上的衣服被撕破,露出了雪白的大腿和胳膊,但她们显然没有在乎身体的裸露。只是哭泣着。
执行特种任务的这种大卡车完全可以一路碾压过去,压的过程中最多司机稍微颠簸一下而已,即使压死了人也没有人会来找他们的麻烦,因为这种马路是不容许民用车辆经过的。何况这种大卡车的声音和动静都很大,这两个女人明知道来了大卡车而不避免,就是该死。
但大卡车的司机们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停下车来看热闹。毕竟长年累月在这里跑,每天跑上三四趟,实在无趣透了,今天能在这里看看热闹也好。长期的安宁让他们的jing惕心消失殆尽。
就在他们停下车,纷纷下车前来观看的时候,突然从马路旁边冲出一大群人,一个个拿着枪支朝他们逼过来,一下将这些措手不及的司机给包围了。
这些司机虽然属于军官。但他们并没有带枪,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