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高权重-第2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到有二十几个官员说完了自己的意见,最高首长发话让几个部门的一把手留下,其他的官员离开,因为郭拙诚现在实际上掌管三机部,大家又知道他是经济方面的能手,听到最高首长点名让他留下,没有任何人惊讶。
    一时间会议室空旷起来,只有了七八个人在座。
    最高首长看了郭拙诚一眼,又对虞罡秋说道:“小虞,你是负责计委这一摊子的,听了这么多发言,对于物价方面的改革你准备如何动手?给大家说一说,我们一起来议一议。”
    虞罡秋点了一下头,说道:“好的。刚才我仔细听了各位同志的发言,虽然大家说的各不相同,虽然有的同志还是有一些顾虑,不敢敞开说出心里话,这个我本人还是理解的。从同志们的发言来看,大家都一致赞成改革,赞成将经济体制改革深入下去,只是在改革的深度和广度上有所区别。
    在开会之前,我找郭拙诚同志商谈了一下,他的观点和我们几个领导的观点基本相同,他也认为在目前的形势下,大多数老百姓和大多数企业对物价的提升还具有一点的容忍度,能够在短时间内容许一定程度的物价上涨。这样一来,我们所受的束缚就小了许多,我们的胆子也大了许多,在改革的时候,我们的步子就可以迈开一些。
    所以,我在这里说一下我们计委方面的意见,就是全面放开原材料的价格,全面放开非民用工业品的价格,部分放开农产品价格。对于民用工业品的价格暂时不放开,等大多数老百姓享受到了改革开发的成果,大部分老百姓真正富裕了,再放开。
    当然,所有的一切价格都必须在国家政策容许的情况下,绝对不能发生价格突然飙升的情况出现,对于趁机涨价的单位、企业,必须严肃处理。我们在此之前,可以加强各地物价部门的力量,给予他们更多的处置权。对于这个大方针,同志们有什么意见,都可以发表,我们计委肯定会虚心接受。”
    程蕴看了最高首长一眼,又看了郭拙诚一眼,这才说道:“对于全面放开原材料价格,我完全同意,但也要注意避免导致采矿企业滥采地下资源,必须在尽可能保护好资源的情况下才鼓励竞争,鼓励更多的企业加入竞争。对于这些,我们是可以控制的,我并不担心。我唯一担心的就是粮食问题,现在我国的粮食保障体系依然脆弱。
    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逐步实施,我国的粮食产量确实增加了,但依然还有很多老边穷地区的粮食不够,还有很多农民生活在温饱线以下,如果我们对粮食价格放开过大的话,粮食就会在富裕地区截留下来,流向老边穷地区的粮食就更少了,很可能出现饿死人的现象。我不反对放开这个价格,但我们必须拿出一个保障方法来,绝对保障不能饿死人。
    除了粮食,还有肉类,特别是猪肉,不能因为价格放开,猪肉一窝蜂地流向富裕地区,对于这一点,我们从三机部的职工食堂就能看出来,呵呵。三机部的食堂那是富得流油啊,餐餐都能吃到肉。如果按照市场价格敞开让他们买,他们一个人要吃掉我们十个人的份额。”
    说到最后,程蕴副总理开了一个玩笑。
    不过,虽然他说的是一个玩笑话,但也说明了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在物资缺乏的情况下,并不能完全按市场规律办事,还需要一定的行政措施,否则会造成另外一种形势上的不平衡,不平等。
    中国虽然是一个有几千年历史的农业大国,但长期以来并没有解决粮食问题。由于人口众多、产量不高、耕地太少,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仅达到温饱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即使到2004年全国的粮食总产量也不过9380亿斤,而消费量却达9978亿斤,依然需要进口粮食,粮食问题仍然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不过,在2000年以前中国虽然缺粮,但中国依然是粮食尽出口国,为了换取宝贵的外汇,城镇居民都是按计划购粮,都必须拿着粮本才能购买到粮食,节省下来的粮食都由国家卖到国外去了。现在因为外汇没有前世的紧张,粮食基本不再出口,但国家也不敢敞开供应。
    最高首长点头道:“这个意见好。粮食问题是一条红线,不能触犯,只有有了稳妥的办法,我们才能放开。对于这个问题,各位有什么建议?”
    因为大大缩小了范围,讨论的又是大家都清楚的粮食问题,与会的领导都活跃起来,一个个献计献策。
    经过了大家的讨论和商议后,由最高首长拍板:粮食改革也要进行,但为了不出现饿死人,决定在改革粮价之前囤积一批粮食备用。而囤积的粮食在国际市场上解决,也就是进口大批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在中国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粮食实实在在是一个大问题,是触及人们敏感神经的物资,只要解决了粮食问题,保证老百姓不饿肚子,则麻烦就解决了一半以上。现在的老百姓还没有前世那么多要求,在吃穿住行等方面要求都简单。
    至于工业品因为物价改革而出现的动荡,远远不上粮食造成的影响。
    最高首长就粮食问题做结论,他断然地说道:“不管我们的改革如何进行,绝对不能以饿死人为代价,绝对不能以造成社会动荡为代价,也不能以大多数人不满意为代价。我们可以容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不能让更多的人贫穷下去。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我们也要强调法制建设,强调保持干部队伍的廉洁xing……”
    不知为何,郭拙诚总有一种奇怪的感觉,感觉几个领导总是有意无意地看向自己,刚才最高首长都看了他好几眼。他心道:“你们看我干什么?我可是全力拥护改革的,我也没有过分地表现自己啊。今天说的几句话,也不过是一种很多人都能想到的话,并没有太激进?可你们怎么如此注意我呢?难道又有什么陷阱在等我……”

第770章 首长,我要说话
    郭拙诚现在真的有点敏感了,因为他被大佬们坑过好几次,让他当过一次又一次救火队员,每次都是棘手问题让他去解决。他心里道:这次又是什么难事?
    就在这时,最高首长说道:“我们现在虽然粮食不充足,但也应该完善以前的战略储备措施,不但是粮食、肉类要储备,石油、钢铁等等也要进行必要的储备。有关在粮食、肉类方面的储备,小郭,你有什么看法?”
    “啊——”走神的郭拙诚一愣,抬起头看着最高首长,随即他明白了,为什么自己如此被领导看来看去,为什么最高首长亲自点名让自己留下,因为人家根本是在算计自己,要自己出钱出力呢。
    想明白这点,郭拙诚笑了一下,说道:“我现在是各位领导眼里的肥猪,是该被宰一次了,呵呵。”
    见郭拙诚把话题挑明,所有的大佬都笑了起来。
    虞罡秋笑着说道:“呵呵,你小子又在装疯卖傻,你真要出了力,国家和上级组织会忘记你吗?别说废话了,快点回答首长的话,你准备怎么做?”
    想明白了这些,郭拙诚说道:“很简单,现在南半球正是粮食收割的时候,由我控制的公司出面大量采购粮食充实国库,尽量保持国内粮价的平稳过渡。”想到这些领导不想听这种虚的,听这种喊口号似的话,知道大佬们心思的他只得苦笑着说道,“我可以让他们挤出五亿美元资金购买粮食,按目前市场价也就是一百万吨左右。不过,这个时间和具体行动由我说的定。嗨,你们真是……,我这下可是亏老鼻子了。”
    目前国际粮食市场的粮食价格大约为fob500美元吨,主要是因为前两年即1979年和1980年连续减产,各国的粮食库存不多,推动了价格上涨。不过,今后随着美元的贬值和苏联对粮食需求增加,粮食的价格还要上涨。
    五亿美元这个数字吓住了几个不熟悉郭拙诚情况的人,如果不是郭拙诚当着最高首长和zhong yang大佬说出来,其他人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骂郭拙诚说谎、吹牛。
    五亿美元?五亿美元就是写数字也要写完之后再数好几个零,美元什么时候这么不值钱了,竟然由一个小年轻随口说出来?要知道一个万人的大厂一年想赚一百万美元都难啊,前几年国家整个外汇收入加起来也不到五十亿美元。
    现在不说动用五亿美元就是动用一亿美元,银行行长也无权批准,也需要zhong yang下令才行。他却说出来轻飘飘的。
    惊讶地确定郭拙诚不可能说谎后,有人心里就嘀咕开了:“他哪里来这么多钱?他私人赚的?绝对不可能,一个人就算再有本事也赚不了这么多钱。难道他是利用三机部的出口权拿国家生产的军倒买倒卖?从中赚取差价?那这也太不应该了?这不是明显地犯罪吗?最高首长怎么能放任这种犯罪呢?”
    有人则在嘀咕:“是不是说三机部存有这么多外汇?他们的钱现在他们自己管理,五亿美元应该有,甚至超过这个数字。不过,他这也太跋扈了,国家的钱又不是你私人的,你摆出一副不甘不愿的表情干什么?好像我们欠你十吊八吊的,年纪不大,贪权的心可不小啊,哼!”
    看到其他人狐疑的目光,郭拙诚无奈地看着最高首长、虞罡秋副总理、程蕴副总理,那意思显然是:“大佬,你们给我引来了无数怀疑的目光,你们得给我灭火啊。”
    大佬们显然没有给他正名的意思,最高首长还冷笑了一下,用目光示意程蕴副总理说话。
    程蕴副总理却不是冷笑而是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说道:“不行!你提出的这个数字太小了,至少得是这个数字的五倍,得购买大约五百万吨的粮食。”
    五百万吨折合为一百亿斤,数字看起来很大,但只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百分之一点二左右,其比例并不大。但是这些粮食作为应急还是勉强可以,足以应对几大城市可能出现的抢购 fu会全力打击囤货、投机的违法商人,有了这些额外运来的粮食,因改革出现的波折就会很小,至少可以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郭拙诚如被踩中了尾巴的猫,立即出言道:“怎么可能?你以为我的钱是天下掉下来随手捡的啊。我拿五亿出来都是要从我几家企业中挤出来,肯定对我的那几家企业的资金流造成不好的影响。如果拿二十五亿美元,那我的企业怎么办?难道让它们都关闭?你们会出钱养我手下的员工吗?……,”
    说到这里,他嘴里嘀咕道:“你们不是不知道,我吃的食物、穿的衣服、坐的汽车都和你们一样,哪有亿万富翁的样子?我够节省了,你们还这么压榨,真是不厚道。”
    刚才怀疑的人无不目瞪口呆,一副不可置信的目光看着他。
    没办法,郭拙诚见大佬不为自己辩解,只好赤膊上阵,先给这些人打一个预防针再说。既然最高首长留下这些官员,又在这些官员面前讨论这些问题,肯定是有计划地向他们宣布一些自己的事。
    虞罡秋哈哈大笑道:“怎么样?露出狐狸尾巴了?敢情你心里还很委屈啊,没有比我们更搞特殊化,你就不心甘。是不是那三辆防弹汽车送人送得很不愿意?是不是又要收回去?”
    郭拙诚低声嘀咕道:“那又不是我的,我还不至于这么小气。”
    程蕴副总理说道:“根据我们掌握的信息,好像你的公司融资并不困难。现在好多国际大银行都愿意向你私人控股的公司注资、贷款。只要你松口,不说融资二十五亿美元,融资五十六十亿美元应该不难?”
    郭拙诚不满地看了程蕴一眼,说道:“你们就知道看表面现象。他们之所以愿意向我的公司注资、贷款,最终目的还不是为了赚钱?还不是想从我这里赚一大笔利润回去,让我为他们打工。……,嗨,谁叫我是国家干部呢,请问有什么优惠条件给我?”
    最高首长、虞罡秋、程蕴听郭拙诚如此说,都笑了:有戏!
    程蕴说道:“除了答应你刚才说的具体行动计划由你制订,具体的行动执行由你指挥外,我们还免费给你提供海洋货轮运输,提供免费的仓库。在国内运输方面,这个业务可以交给你的天华集团。此外,相关保险费用由国家垫付,进口关税和这次采购行动的营业税免收。只要你能保证粮食质量,国家容许你们赚取合法的利润。”
    程蕴副总理的话刚刚说完,几个人不约而同地啊了一声,觉得国家给郭拙诚的优惠太多了,免了这么多,这哪里是做生意,不是送钱吗?
    郭拙诚冷笑道:“程副总理,您这不是一句空话吗?现在国际粮食价格远远高于我们国内的粮价,我采购来的粮食能以购入价卖出去就已经破天荒了,还能有差价赚?如果加上运费、管理费、运输和仓储耗损,我能将损失控制在百分之五十以内就不错了。”
    接着,他笑了一下,说道:“算了。我这也太斤斤计较了,或许现在的粮价会随着物价的改革而飙升呢,那我就能赚钱了不是?”
    他相信这些大佬不会平白无故让自己损失利益的,肯定后面还有其他优惠什么的。
    程蕴不满地瞪了他一眼,气呼呼地说道:“你还真是一个jian商啊,为了你赚钱,你宁愿咱们老百姓吃高价粮?我告诉你,我们绝不会让粮食涨得太高!”
    郭拙诚也“回敬”道:“你们还好意思说我呢,我某些时候是jian商不错,但有时候我很善良的。而你们呢?这么多年来委屈农民太多了?国家一直都是牺牲农民的利益来进行资本积累,农民实在太苦了。我倒是认为,如果这次能趁这个物价改革的机会把粮食价格涨上去,对农民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对我国的农业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对我们的国家也是一件好事。……,各位首长,能否让我借题发挥一下吗?我只说五分钟就行。”
    几个领导不解地看着他,不知道这个家伙是不是又要行侠仗义,为农民撑腰。其实,在座的领导都知道农民兄弟一直是受委屈,一直在为国家的发展默默着牺牲着,默默地奉献着。可是,这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中国的底子太薄太差,如果在政策上不向工业倾斜,那么中国的工业想发展,绝对是一句空话。让工人、农民齐头并进的后果就是谁也进不了,只有将工业发展起来了,中国的家底子厚了,这才有能力帮助农业发展,这才有能力让农民富裕。
    “难道他以为我们不知道这个情况?想给我们上一堂农民ri子过得苦的课,想劝我们一下改变原来的方针政策?”大佬们一个个在思考,一个个把目光投向最高首长。

第771章 雄心勃勃
    最高首长不急不慢地说道:“给你五分钟,你说,我看看你有什么好办法。”
    最高首长的话说得很隐晦:在这里你就不要代替农民诉苦了,我们都知道,但也没办法一下子解决。现在你就说说你的解决办法就行,我们看看你有什么高招。
    重生而来的郭拙诚前世就是高官,自然不会傻乎乎地说目前和以前的政策都不行,他在这里肯定不会去抨击目前的政策,而是提醒一下zhong yang大佬多注意这方面的问题,争取比前世更快的解决它们。
    前世解决农民受委屈的问题直到2005年以后才真正开始,慢慢取消了农业税,大幅度提高了农业方面的相关补贴,加大了水利设施投资,……通过这些改革,社会上慢慢出现了农民比城镇居民还富裕的情况。与过去相反,到2010年以后,老百姓想取得农村户口比想取得城镇户口还难,想获得城镇户口只需凑钱在城市里买一套商品房就行,可要取得农村户口就难了。
    见最高首长同意,郭拙诚说道:“我们,包括在座的各位领导肯定都知道,目前我国国内的粮食平均价格只有国际粮价的一半左右,农民在家种田一年到头除了吃饱肚子,基本上没有钱赚,农民的积极xing自然不高。我相信随着我国的政策鼓励私人开办公司、开办企业,将来的工厂、企业等会如雨后笋般出现,这就势必导致这些工厂、企业需要大量的工人和员工。这些非农业人口从哪里来?一方面从现有效益不好的工厂、企业分流出来,一方面从待业的青年那里来,但这些分流的和待业的满足不了这个需求,更大部分只能从农村来。
    这是一件大好事,也是我们所追求的效果。农民进工厂、进企业肯定能大大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能大大提高老百姓的收入,能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可是,这么一来也带来一个隐患,那就是进城进工厂、企业的农民都是青壮劳力,都是农村的骨干力量,他们的转移势必大大削弱农村的力量,对农业生产产生消极影响。本来我国的粮食就短缺,如果他们离开了土地,农业形势就更不容乐观了,也许粮食会更加短缺。
    有人也许会说现在城市里很多企业的效益都不好,工人的收入很低,农民未必会离开家,未必背井离乡。实际上,即使当工人的工资只有十几元、二十几元,只要除了吃之外能积余几元、十几元,他们都会出来的。因为这笔钱在他们看来可是难以企盼的巨款,能解决家里不少问题,买盐、买油,为孩子买衣服,供孩子读书。”
    这是前世人人都知道的民工chao,所以郭拙诚说起来的语气很肯定。
    众位高官显然被郭拙诚的自信所感染,都在思考:这种情况一旦出现,农村该怎么办?
    郭拙诚继续说道:“我国人口众多,而人平耕地面积太少,现在就已经缺粮,一旦农村jing壮劳力遗失,缺粮的问题就更大。怎么办?第一,我们采取行政措施,不容许农民离开,采取围追堵截的办法,采取严格的户口控制,逼迫农民不许动弹。这个方法好不好?显然不好!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如果我们真的这样做,真的用武力逼迫农民不许离开,那就是逆民心所想,施农民所恶,不但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反而容易激起社会矛盾,容易造成社会的剧烈动荡,还会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费,会严重阻滞我们的改革进程,特别是阻碍工业的发展。
    那我们怎么办才好呢?俗话说堵不如疏。我本人建议是全面放开,农民愿意留的留下,不愿意留的就进工厂、进企业,让大家都高高兴兴快快乐乐。
    如此一来,我们就要多在‘留’字上下功夫,那就是怎么留住农民,怎么留得住他们?城乡之间的人才流动,实际上这也是一种竞争,一种城市和乡村对人才的竞争。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增加农村的竞争力。
    要留住大部分农民,一方面我们要加大化肥、优良种子、农药、农业机械的发展,尽快提高农业产量。另一方面就是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让农民感到种地有利可为、有利可图。加上人们普遍有一种故土难离的心态,有一种对陌生地方畏惧的心态,加上亲情的影响,就能大大减缓他们离开农村的步伐,能留下更多的人在农村。”
    郭拙诚没有说“取消农业税”、“取消农民的迁徙限制”等激进措施,只说了“减轻农民的负担”这个中xing而模糊的说法。
    他继续说道:“减轻农民的负担还好说,对于提高农产品价格的问题则涉及几个问题:那就是城镇居民特别是家庭困难的居民、效益不好的企业职工能不能接受粮食、肉类、蔬菜的价格变化?会不会给国家的经济建设带来严重损害,会不会给国家财政带来沉重负担?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我们能接受高粮价吗?高粮价的后果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
    我认为执行高粮价利大于弊。如果真的这样,我们就要采取相关的应对措施:首先就是工人和企业职工的最低工资或者说标准工资要改变、要提高,或者国家财政对生活贫困的城镇居民进行粮食补贴,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应付这个变化。才能尽可能地减少他们的怨言。
    这是一个明显的弊端,显然会增加国家财政负担。
    但这个负担是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减轻甚至从其他方面来消除的,我等下再做详细的解说。我现在要说的是高粮价对其他国家的影响以及在我国有可能产生的好处。
    我们现在最担心的是高粮价会压垮经济。但是ri本、英国和欧洲很多国家都是执行的高粮价政策,结果他们的经济一样高速发展。现在南朝鲜也是开始执行高粮价,其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迅速增加,这些国家都没有因为高粮价而出现经济崩溃。
    回过头来再说我国,我认为高粮价的好处其实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我国执行高粮价,那么农村的很多问题迎刃而解,特别是农民的收入会极大提高。广大农民的收入增加了,他们就会产生巨大的购买力,就势必促进企业、工厂的发展,因为工厂的产品有了无限的农村市场。到时候,我们无须完全依靠外贸来拉动的经济,而仅仅靠农村新增的内需就能产生巨大的拉动力。有了商品流通,有了市场发展,我们zheng fu的收入特别是税收收入就会大增,财政收入大增,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弥补给那些贫困城镇居民的粮价补贴,也能减轻我们zheng fu的支出压力,改变国内各阶层之间的财富分配。
    可以说,我们的市场是相互联系的,不是简单割裂的,不是说农民得到的钱多了,国家财政的收入就少了,工人就会因为支付高的粮价而变得贫困。古代有人说天下财富是定数,有的人获得的财富多,另一部分人获得的财富就少。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财富是大家创造的,只会越创造越多,总数会越变越大,农民富裕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反而会大大增加。
    其实,让农民富裕也是我们的目标和努力方向,只有让农民富裕了才能减少贫富差距,如果我们故意压低粮价不涨,可让化肥、农药、柴油、种子、农机等等这些必须由工厂、企业生产的产品的价格怎么办?也压住它们不让涨吗?
    如果压住了这些商品的价格,势必损害了生产这些产品的企业利益,他们的生产积极xing就不高,他们生产的产品质量和数量就更加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也让我们缺粮的问题就永远无法解决。
    可是,如果我们不压住这些商品的价格而让它们跟着其他工业商品的价格一起升,那农民就更加买不起农业生产必须的化肥、农药、种子、农机,他们就会更绝望,他们就更会一窝蜂地涌向城市,宁愿去赚一个月几元、十几元的低微工资,就不会给土壤施肥,不会购买农机,对兴修水利的兴趣也没有。
    长久以往,我们的农业会越来越糟糕,会越来越退步,此次形成恶xing循环。
    可以说,如果农民的收入不提供,对供应农村生产的商品涨价不好,不涨价也不好。假设现在我们执行高粮价呢?这个问题也就不成问题了,因为农民有了钱,他们能容忍价格上涨,能容忍这些企业获得合理的利润。到时候放开它们的价格就是,我们zheng fu根本不必要cao更多的心。
    现在假设zheng fu对低收入的城镇人口进行补贴,我们的财政能负担得起吗?这就有必要算一算账,那就是我们该补贴多少钱给城镇贫困者,我们财政有能力帮助他们吗?”
    说到这里,郭拙诚微笑着看着眼前的大佬们。

第772章 最高首长的杀气
    郭拙诚镇定自若地说道:“首先我们算一算城镇人口。现在全国城镇人口大约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十九点八,也就是近两亿城镇人口。我们按有百分之五的城镇人口属于贫困者,这些人需要高价粮补贴,也就是需要补贴的城镇人口高达一千万。
    很多吗?似乎是很多,但这个庞大的数字补贴起来并不是那么吓人。如果按每人每月补贴三十元,国家财政每年需要拿出三十六亿元人民币。实际上,三十六亿人民币并不大,按一比一点五的汇率,也就是相当于二十四亿美元而已,国家财政并非拿不出这笔钱来,而是可以轻松地承担得起。”
    郭拙诚的话让不熟悉郭拙诚xing格的人大抽了一口冷气,就是程蕴副总理也有点怪怪地看着他,眼里饱含着不满:二十四亿美元还不多?你要多大的数字才是大?这可是平白无故增加的预算,我到哪里找钱补这个窟窿?
    有一个官员忍不住想反驳,甚至想叱责郭拙诚在这里胡说八道:你三机部卖了这么多武器,到底赚了多少个三十六亿?
    没有等他开口,郭拙诚又笑道:“我还有一句话没有说,我有一个办法让国家财政不需要额外掏出一分钱就能解决这三十六个亿。”
    这个官员实在忍不住了,说道:“郭拙诚同志,请你严肃点!这里是国家领导人在召开会议,不是私下闲谈。……,你说三十六个亿不需要国家财政掏一分钱,那这钱从哪里来?从天上来吗?由你私人填补吗?”
    郭拙诚无奈地看了程蕴一眼。
    程蕴心里也感到一股怒火,但见郭拙诚的目光,不知为何,他的怒火一下熄了,反而对那个气愤的官员说道:“你先别发火,先让郭拙诚同志说一说他的办法。他虽然年轻,但从来不妄言的。我们是开会不错,但也没有必要搞得那么严肃嘛。”
    最高首长也微笑道:“让他说,说的不好大家再批评他。小郭,你好好说说你的办法。”
    郭拙诚说道:“我可没有说不需要国家财政掏一分钱,而是说不需要国家财政不额外掏钱,不但不额外掏钱,还能赚钱。我的办法就是其实就是通过提高粮价来提高税收,国家将新增的税收拿出三十六亿来补助给贫困人口。
    我们可以这么计算一下,现在我国每年产粮九千三百多亿斤粮食,按百分之六十留给农民自己吃,余下的百分之四十则进入流通领域,则有三千七百多亿斤粮食能给国家产生税收,用三千七百亿斤去除三十六亿元,相当于从在市场流通的每斤粮食里多收一分钱的税收就行。注意,我说的是提高税收收入,而不是提高税率。税率是否调整,我不管。”
    说到这里,郭拙诚笑着说道:“我的演讲结束了。我希望各位领导认真考虑粮食提价问题。”
    所有领导都沉默了。
    在座的都是人jing,郭拙诚的话他们听的很明白,也很快理解了,以前只是没有这么想过而已,当时大家的心思都是让农民吃点苦,给城镇居民吃低价粮,然后给工人发低工资,省下来的钱都用于工业建设、国防建设。现在国家富裕了,物资丰富了,似乎确实可以执行高粮价了。
    即使郭拙诚现在不说,用不了几年国家就会放开粮食价格的限制。
    可他提前几年说出来,足以让大家震惊。
    而且他所说的提高税收的办法根本不是办法,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粮食价格提高一倍,在税率不变的情况下,国家的税收就会增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