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高权重-第2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用意自然是希望伊朗答应他的狮子大开口。
    精明的伊朗人当然没有全盘接受他的要求,特别是采掘面积的扩大坚决不同意。
    双方就此进行了艰苦的谈判,伊朗方面也如郭拙诚一样大谈特谈中伊友谊,试图希望中国看在双方的友谊上做出让步。
    最后因为前线战事紧张。战士急需武器,先天底气不足的伊朗最后被迫将原来商定的面积无奈地扩大了四分一。
    对于采掘时间的延长,伊朗人倒是没有多少反对的意见。在他们看来一块油田的采掘权出让二十年与出让九十九年差不多,因为地下的原油是一定的,无论是二十年采完了还是九十九采完都绝对不会再形成石油,就算形成也不是短短的几十年能形成的。谈判的时候他们只是一次又一次强调这片土地只容许中国人采掘石油。不许将这里的土地用着其他用途,特别是不能用来建设军事基地,不能用于培训反伊朗的武装分子和特工,这块土地上的一切设施都必须定期接受伊朗情报部门的检查,当地的治安由伊朗警察负责。
    对于郭拙诚提出的中国人可能采出多余的油料由中国人自行处理。伊朗人也反对不激烈,只是要求采取对等的原则,也就是如果中国人从这里开采比合同更多的原油,伊朗可以不管;但是,如果中国人在这里开采的石油少于合同所规定的原油,伊朗同样也不管。不再如开始所说的从其他油田采过来送给中国人做补偿。
    这个方案相当于对赌,赚了是自己的,亏了也由自己承担,可以说是一锤子买卖。
    郭拙诚希望的就是这样,可是,伊朗人没有意见了,反而是中国谈判小组内部有了异议,那个跟随郭拙诚来的经济参赞认为这样风险太大。很担心万一所拥有的那块地的下面没有伊朗人报告里所说的那么大石油储量怎么办?国家不亏了吗?
    但他的意见被郭拙诚无视。按照上级的分工和授权。郭拙诚具有这次谈判的主导权和最终决定权,无论是大使馆的经济参赞还是随同来的石油专家,都只有建议权。经济参赞见自己的一次又一次暗示被郭拙诚无视,只好将担忧藏在心里,继续和对方谈判他所负责的方面。
    石油专家也觉得这种方案有点冒险,虽然他根据伊朗提供的资料认为对方没有计算错误,如果勘探的数据正确,地底下应该有这么大的储量——大大超过了支付中国所需的武器款。但石油是埋在地底下的,不到真正开采出来的那一天谁也不敢拍胸口保证里面百分之百地有这么多。
    他也想提醒郭拙诚注意,也想提醒郭拙诚按最稳妥的、不担任何风险的方式来,但见经济参赞的暗示被郭拙诚拒绝,他也就不想再去碰石头,而是静下心来潜心认真研读伊朗提供的地质资料和油田情况描述,努力从里面寻找出相关漏洞,仔细核算原油储量。
    达成了这些共识后,郭拙诚又就治安方面的问题与伊朗一方进行了一轮激烈的争论,最后达成了不少共识:双方保证互不歧视;伊朗承诺如果有中国人触犯了本地的法律,容许中国大使馆的人全程参与对犯罪嫌疑人的审判;中国方面承诺中国的住宅区虽然由中国人自行管理,但容许当地警察巡视,在通过中国管理机构同意后,可以对警察怀疑的地方依法进行搜查。毕竟这里是伊朗的领土,郭拙诚也不准备在这里建设**基地。他需要的只是地底下的黑色黄金。
    可以说谈判很顺利。在郭拙诚来之前,伊朗就和中国方面通了气,做好了相关油田换武器的准备工作。
    达成这些共识后,剩下的都是细节问题,将由双方低级人员谈判。而这些共识则在各自向上级汇报后,争取在三天内签署完毕,以便中国的武器早日起运。
    回到大使馆,经济参赞还是忍不住把自己的担心说了出来。
    中国驻伊朗大使听了他们的汇报后,也神情紧张地询问郭拙诚:伊朗万一给一个虚假油田怎么办?那可是几亿的武器换来的,都是人民的血汗,可不能这么白丢。
    对于忧心忡忡的他们,郭拙诚轻松地说道:“不可能白丢的,伊朗现在还不敢这么做。无论是从政治上还是从军事上,或者从经济上和国际形势上,他们也不可能坑我们,最多是让我们少赚点而已。”
    经济参赞嘴里说未必的时候,大使却点头道:“如果从我们两国的关系和长期交往的情况来看,他们确实没有坑我们的理由。他们现在几乎得罪了全世界的人,无论是苏联集团还是欧美集团,他们都反对,都是他们的敌人,唯一能帮他们说话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就我们中国。而他们的敌手伊拉克却与所有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都有不错的关系,而且伊拉克在阿拉伯国家的声誉也高,伊朗确实没有任何理由来骗我们,可是,万一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这地底下有没有石油呢?”
    旁边的石油专家插话道:“石油肯定有。他们自己已经在这里钻出了油,唯一的就是暂时不能确认到底有多少。”
    大使连忙转过头问道:“依你的估计呢?里面到底有没有这么多?”
    石油专家自信地说道:“如果他们提供的资料不假的话,肯定超过我们需要的量,包括武器款、施工费、资金利息、平均勘探费用、运输费用等等。……,具体是多少,我需要带人到现场勘查才能最后确定。”
    大使这才没有了担心,笑道:“那就好,那就好。……,郭主任,你的胆子真大啊。”
    郭拙诚装逼地笑道:“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结果到底如何现在还不知道呢,我们可不能高兴早了。”
    大使和参赞等人都郑重地点头,但内心没有了刚才的着急。
    大使紧接着问道:“我们就这样向领导汇报?”
    郭拙诚肯定地说道:“就这么汇报。”
    郭拙诚没有告诉他们的是,这次中国又大赚了:第一,无论是伊朗人还是中国大使馆的人,都不知道原油价格将来猛涨。虽然伊朗知道原油价格会涨,但他们并不知道或者无法想象原油价格会从现在的每桶十几美元,几年后涨到每桶一百美元以上,最高的时候达到一百四十五美元。几乎是现在的十倍!
    第二,世界(军)火本来就是高利润,而中国武器的平均成本比世界武器的平均成本低得多,而现在价格却因为伊朗要得急,几乎和欧美国家的武器价格不相上下。利润可以说是惊人的,用高利润的武器换马上就要价格飞涨的原油,中国想不赚钱都难。

第659章 指挥两国
    第三,中国的飞机、坦克、导弹很快就将进行更新换代,卖给伊朗的这些武器都是马上要淘汰的,也就是说它们如果不卖出去就只能当成废钢铁回炉,现在却当成了最新式的武器高价卖出,大爽的同时大赚了。
    第四,最赚便宜的就是油田。先不说油田面积扩大四分之一占了多大的便宜,只说原来给中国的地域里就存在不少的潜在利润。现在伊朗也好,其他国家也好,计算油田开采储量的时候都是按自己能开采出来的石油储藏量来计算的。也就是说,伊朗人是按照这些油田现在由伊朗石油工人开采的话,他们能采出多少原油就算给中国多少原油。
    只要了解石油生产的人都知道,中东地区是最不缺油的,他们采掘原油基本都是只进行一次采油,最多进行二次采油,也就是大部分让地下的原油靠自身的压力喷射出来,或者采取抽油机抽出来,现在根本不会进行三次采油。不说中东地区瞧不起三次采用,不想花费太多的成本,就是欧洲等缺油国家的三次采油技术也不成熟,也没有大规模地运用。
    这两级开采的成本相对很低,利润很高。但是,若只经过一次采油、二次采油的话,只能开采出地质储藏量的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四十,还有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七十没有采出来。这还是在缺油的国家这样,在中东国家没有采出来的油更多。因为二次采油的时候,抽油机从地底下不但抽出油来,还抽出水来。
    在中国或其他缺油的国家,即使抽出的原油里含有百分之八十的水,也不会放弃,抽上来后再进行油水分离。
    可是。伊朗这些中东国家可不会这么干。因为油里含水多了之后势必造成成本太高,抽油的时候耗电,分离的时候耗工时。他们一般看到油里水的含量超过百分之五十、六十就不要了。因为人家不缺油啊。他们宁愿跑到另外一个地方钻一口井,让地下优质的原油喷出来泵进油轮就是大把大把的钱,简单而实惠。
    所以。伊朗的这些油田到了中国石油工人手里,绝对会获得远比伊朗人预计的大得多的利润,绝不会如他们那样轻易浪费。特别是随着石油开采技术的发展,十几年之后,通过注入热蒸汽或化学药品的三次采油技术将大显身手,今后的技术能够把地底下的原油采掘得干干净净,就是藏在岩石里的油珠子都能置换出来。
    一口井在现在的伊朗人看来可能只能一百万吨,但在中国人手里,特别是在十几年后。可能能采出三四百万吨甚至上千万吨。
    另外,油田还有一个能赚钱的宝贝现在没有多少人要,不但没有人要。还把它们当累赘。那就是伴随原油埋藏在地下的“废物”——天然气!
    现在人们还没有重视它,虽然有人将他作为化肥厂的原料来制造氨。但用途还是很窄,大多数的时候把它当废气白白烧掉,原野里到处竖起一个个日夜不熄的大火把。
    用不了多少年,它们就是宝贝了。通过管道,它们能走进千家万户,供人们煮饭、炒菜、烧水。不但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还能为国家节省大量的煤炭、木材,能大大减少人们对环境的破坏。
    正因为想到了这些,郭拙诚才力举将开采年限延长到九十九年,反正人家不怎么在乎是不是?他要把地底下的宝贝全部发挥作用,全部为人类——主要是中国人——做出最大的贡献,把地底下有用的东西一分一毫都榨取出来。
    郭拙诚现在只能一个人暗暗地欢喜,内心的喜悦根本不能跟别人分享,说出来别人也不会相信。这是他唯一的郁闷,很有一种锦衣夜行的感觉。
    未等双方协议签字,早已经装船待命的一批中国轮船就按照上级的命令从中国沿海港口出发了,轮船上装载满满的都是卖给伊朗的武器(军)火:飞机、坦克、枪支、炮弹。
    当天,中国政府宣布半个月后将在新(疆)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代号“狂怒的沙漠”。
    三天后,中国外交部、石油部等部门的领导乘飞机过来签署合的同时,轮船已经从马六甲海峡进入了印度洋。
    看到了中国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的公告,知道了中国的货轮已经出发,伊朗政府内心大定,就如吃了定心丸一般。
    他们立即秘密而全力地集中全国几乎所有飞机,积极储备足量的弹药。而偷袭巴士拉得手的军队假装不敌伊拉克的反击而有条不紊地逐步撤退……
    一切都按郭拙诚建议的在进行。
    当伊朗在悄悄行动的时候,乌代领导的那支伊拉克装甲部队从隐藏的山区全力杀出,他们冲在了所有军队的最前面,将伊朗军队打得节节败退,犹如一支利剑笔直插进世人瞩目的巴士拉。
    在伊拉克官方的全力宣传下,年轻的将领乌代又一次扮演了睿智、英勇、百战百胜的战神形象。当他的坦克师冲入巴士拉的时候,所有担心的伊拉克人一下发出了欢呼:“乌代!英雄!乌代!英雄!”
    与欣喜若狂的伊拉克人民相比,伊朗人却郁闷得多,好不容易打下了对方一个大城市,却被伊拉克军队赶了出来。只不过,因为伊朗舆论控制严格,加上这个时候的信息并不发达,极大多数国民还不知道发生的事,只是隐约猜到前线似乎有点不顺。因为之前广播里一次又一次播放占领巴士拉的消息,现在却再也听不到了。
    但是,伊拉克人没有狂欢多久,伊朗人也没有郁闷多久。
    伊拉克收复巴士拉的第六天凌晨,四百五十多架各式飞机从伊朗十七个飞机场次第起飞,从各个方向扑向了巴士拉。
    虽然经过了预警网改进了的伊拉克军队在伊朗飞机飞机靠近边境的时候就已经发现入侵者,但因为巴士拉离边境实在太近,而巴士拉的防空力量在伊朗前次偷袭的时候就毁坏殆尽,现在能够起作用的都是伊拉克重新夺回巴士拉之后新建的,数量并不多,而且士兵们因为胜利因为疲劳而松懈,他们从指挥官到下面的士兵都根本没有想到伊朗竟然出动这么多飞机,根本想不到伊朗的飞机倾国而来。
    一时间他们被吓呆了,在军官的拳打脚踢之下,他们才慌忙地冲进战位,开始向入侵的敌机开火。
    但是太晚了,伊朗飞机呼啸着穿过了伊拉克的临时组成的火网,虽然有近百架飞机被炮火击中,但大多数飞机还是突破阻拦飞临到了巴士拉上空。
    这些飞机如蝗虫一样朝巴士拉倾泻着威力巨大的炸弹、燃烧弹、火箭弹,将整个巴士拉炸成一片火海,将巴士拉炸成了人间地狱。
    那些刚刚庆祝重新夺回了巴士拉的士兵笑容还留在脸上,大多数官兵还在做着升官发财的美梦,炸弹就从天而降……
    幸运的士兵在第一时间里就被炸成了碎片,几乎没有任何痛苦,或者说痛苦的时间很少很少,而那些不幸的士兵却被炸成重伤,然后被恐怖而灼人的火焰慢慢吞噬着……
    整个巴士拉到处都是惨叫,到处都是弹片、武器的零件、到处都是房屋炸飞后的碎片,到处都是惊恐不已的人群……
    直到二十分钟之后,伊拉克的战斗机才从各个方向飞来,但此时得手的伊朗飞机大部分已经离开,只剩下一些后到的和几十架断后的战斗机。
    四百五十多架飞机安全飞回飞机场的虽然只有二百多架,损失了飞机二百多架,空军的力量削弱了一半,但战果却是辉煌的,不但彻底摧毁了伊拉克的第二城市,将其变成了一片废墟,更主要的是摧毁了伊拉克的装甲部队,打残了伊拉克的有生力量。
    无论是战略还是战术,都是成功的,完全达到了预期目标。
    乌代此时欲哭无泪,他的部队因为全部呆在巴士拉,遭受了灭顶之灾。虽然他被手下拖进地下防空洞里躲过了一劫,但此时的他差不多是光杆司令了。
    暴跳如雷的乌代大怒,听手下军官报告部队损失时,没有听完就怒不可遏地抽出他那支萨达姆送的黄金手枪,一口气毙了身边的四个军官,然后拿起电话对着城防司令破口大骂:骂他完全失职,骂他根本不适合担任如此高的位置,骂他不能提前发现伊朗的阴谋,骂他没有提前布置好防空阵地,骂他没有指挥好士兵反击……,
    挂话筒前,乌代还恶狠狠地骂道:“你是撒旦,我要送你上军事法庭,我要亲手将你砍成碎片!”
    可怜而倒霉的城防司令诚惶诚恐地挂了电话,心里将乌代祖宗十八代都骂遍了:昨天晚上你狗日的乌代还表扬我做得好,还跟我说什么防空阵地没有必要那么重视。前天你还在众军官面前说什么伊朗人已经吓破了胆,不可能再来,唯一能来的就是几架飞机零配件不够的飞机。那几架飞机飞过来唯一的可能只是送死……
    面对乌代将责任全部推到他的头上,城防司令虽有不甘,但骂完之后依然选择了自戕——写完遗书后吞枪自杀。

第660章 惊天大事
    因为这个城防司令知道:只有自己死了才能保全家人的安全。反正自己最终是死,现在不死将来还要受到审判、受到乌代的凌辱,不如这样干脆地离开。
    空袭巴士拉,消灭伊拉克十万精锐部队的消息传出,伊朗举国欢腾。
    谁也没有愚蠢地询问伊拉克十万部队的数字是如何得到的,伊拉克的十万精锐部队怎么能一下就被消灭了?反正大家高兴就行。
    如果从物资价值的损失来计算,伊朗和伊拉克的损失几乎不想上下,但是,伊朗却取得了战略上的主动权,大大消耗了伊拉克陆军的有生力量。经过这番地毯式轰炸,现在的巴士拉几乎成了一片废墟,成了一所空城。如果伊朗愿意的话,完全可以将撤走的部队再调回来,正面进攻并将巴士拉强行拿下。
    但伊朗显然不会这么干,因为他们的战略目的是夺回他们自己的重要城市阿巴丹。如果返回来夺走巴士拉,那么战局又回到了从前,自己的生力军又可能被伊拉克的精锐部队包围,就是最蠢的指挥官也不会做这种无聊事。
    但是,伊拉克却不能掉以轻心,巴士拉不但是伊拉克的第二大工业城市,更是首都巴格达的南方门户,必须守住。他们不得不再次从前线的阿巴丹和后方调集精兵,防备伊朗的军队再次占领巴士拉。
    伊朗见伊拉克果然按照中国说的意图行动。大喜之下将从巴士拉撤出的军队和最近补充的军队悄悄调集到阿巴丹的附近,在弹药到齐后,开始了意义重大的收复阿巴丹行动……
    郭拙诚没有参与油田的谈判,也没有回国,更没有参与指挥伊朗军队的行动,而是应伊朗军方的邀请在他们的几大军事基地参观,每天都有高级军官陪着,吃得好玩得也开心。
    郭拙诚知道这是一种变相地软禁,因为人家心里有疑虑,虽然嘴里没有说出来。但他们心里还是担心他离开伊朗后很可能泄漏相关军事秘密给伊拉克。
    为了显示他们的诚意,为了显示自己对郭拙诚不设防,他们让郭拙诚看了好几所秘密的军事基地,还让他参观美国的f14雄猫战斗机。
    f…14是根据美国海军70年代至80年代舰队防空和护航的要求,由格鲁曼公司研制的双座超音速多用途舰载战斗机,用来替换海军的f…4战斗机。它是世界最受到军机迷喜爱的机种,于1974年服役,2006年正式退役。喜欢它的人昵称其为tomcat雄猫式战斗机。
    此型战斗机之所以受到军事迷喜欢的原因。除了是tomcat超酷绝美的造形外,强大的战斗力更是另一重点,像是f…14雄猫式战斗机所挂载的不死鸟导弹,更是让“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战略名句彻底实现的代表性武器,多用于突击与击毁。
    现在的伊朗政府是在推翻巴列维王朝后成立的。1974年的时候f14战斗机量产因为资金紧张差点夭折,是与美国关系很好的巴列维王朝拿出七千五百万美元采购这款战斗机才使继续生产。
    结果巴列维王朝花费巨资购买的战斗机被伊朗新政府所接收。不过。因为新政府与美国为敌,这款先进的飞机没有了零配件来源,无法保证所有的飞机正常起飞、训练和战斗。他们只能拿出几架来当器官捐献者,把上面的零配件取下来满足其他飞机的飞行。
    但伊朗也没有停止设法购买零配件的努力,前世的时候通过某些人做中介人。向美国政府购买了一部分零部件,美国政府也因为而爆发了“伊朗门事件”,造成里根政府严重政治危机的事件,举世哗然,里根在美国国内受到广泛指责,差点因此而下台。
    可惜郭拙诚不是航空方面的专家。参观考察f14飞机的时候基本上是看热闹的方式,只能凭前世脑海了一点点的航空知识与伊朗飞行员进行交流。
    当然,交流最多的还是航电系统,因为里面涉及较多的计算机控制技术和电子技术,这是郭拙诚所擅长的。
    参观之后,郭拙诚向陪同的伊朗官员一个请求,就是请伊朗派遣几名飞过f14的退役飞行员和维修过这款飞机的地勤人员去中国进行技术交流。
    两方就此进行了谈判,最后终于达成协议:伊朗派两名飞机员、两名技师、两名地勤人员以及部分技术资料前往中国。而中国赠送伊朗十架歼七飞机。
    郭拙诚被“软禁”期间,伊朗陪同官员的态度很是友好和热情,加上又达成了这个额外的协议,对中国研制新的战斗机,汲取美国的先进技术有好处,郭拙诚倒是没有生气。
    他甚至还在他们的指挥部里学到了不少空军的战斗技巧和指挥方法。因为空军指挥的专业性太强,新的伊朗政府不得不留用了不少巴列维王朝的空军指挥员,这些人都曾经在美国学习过,指挥习惯和方法都是美国式的,这让郭拙诚大开眼界,贪婪地学习着,同时利用对方不敢得罪自己,甚至讨好自己的机会不断询问不懂的东西,直到弄清楚为止。
    每次回到寝室,他就拿出纸和笔,将自己在指挥部看到的、学到的都记下来,准备回国后交给国内有关部门研究。
    直到巴士拉的轰炸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伊朗的战略目的达到,郭拙诚才获得自由。
    他反而有点依依不舍了,因为随着自由的获得,他也被伊朗军方拒绝进入那些极密的地方,再也见不到那些空军指挥官,再也学不了空军指挥技巧和知识。
    当他出来的时候,国内来的其他人都已经回国,大使馆里只剩下孙兴国在等着他。
    他在这里休息了一天,然后带着孙兴国乘飞机到了约旦首都安曼的阿莉娅王后国际机场,准备在这里转乘到中国的飞机回国。
    让他们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里竟然发生了一起(劫)机事件:一伙以萨法里尼为首的武装人员劫持了一架飞往纽约的飞机。(劫)机犯要求释放在塞浦路斯关押的巴勒斯坦囚犯。被劫持的人质中大多数是美国人,其次是英国人、德国人、约旦人,还有少数日本人、智利、阿根廷以及澳大利亚人。
    因为(劫)机事件的影响,阿莉娅王后国际机场被迫关闭,所有旅客都滞留下来。
    听到广播里广播的消息,郭拙诚骂了一句:“草!”,然后一屁股坐在座位上,安静地看起书来。
    他这声骂并不表示他有多愤怒。虽然他对(劫)机的恐(怖)很反感,但因为涉及到可怜的巴勒斯坦,他心里又有点同情。他认为这个民族太苦难了,被以色列打压得实在太多,如果这些(劫)机犯不随意残杀无辜的人质,他在一定程度上还愿意站在他们这边。
    当然,他知道自己的心思是邪恶的,不能说出口,他心里道:就当看热闹一样看吧。前世好像没有这种事,最终结果会如何呢?
    没有多久,或许是有关部门看到这个事件短时间内无法解决,或许是担心旅客中还隐藏有其他恐(怖)分子,以至于所有正在等待的旅客们被无数的军警请上大客车送往机场周围不同的旅馆。
    郭拙诚他们和大约五十名乘客被大客车送到了离机场不远的一家酒店里。他们被警告不能离开,等待警察来鉴定身份,说是等警备解除后才能登机离开。
    在宾馆的四周有荷枪实弹的警察守卫着,一派森严,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
    旅客们有的紧张,有的不安,有的焦急,但也有像郭拙诚一样随其自然的。
    郭拙诚两人没有什么急事,心里又不怕,很有一种随遇而安的神态。像他们这种心态的人虽然不多,但也有好几个,这些家伙甚至还笑着说有免费的酒店住,有免费的东西吃,住多久都行。看他们比自己还无心无肺,那些人甚至还如看惊险小说似地注意着事态的变化,不断地找守卫这里的警察和士兵打听情况,郭拙诚心里感到好笑。
    只可惜这些人被封闭在酒店里,什么也看不到,什么也问不到,军警们对他们的问话一概不予回答。这些人只好传播一下别人捏造的谣言,或者自己添油加醋地将情况胡乱描述一番说给其他同样好奇的人听,无奈而无聊地大发时间。
    孙兴国无奈地朝郭拙诚说道:“看他们那副慢吞吞的样子,我们得在这里住好几天。”
    郭拙诚笑道:“外国人都这样,有什么办法。既然运气这么好,我们就安心地在这里住几天免费酒店吧。”
    不得不说中东国家很富裕,很奢侈,也很懂得享受,他们住进的这家酒店只是当地一家普通酒店,但它跟郭拙诚前世在国内住的五星级酒店差不多,设施齐全装修奢华,唯一的缺点就是服务态度不好。
    或许是因为一下涌进这么多人,大大超过了酒店的计划,那些服务员无法一一照顾到。
    孙兴国跃跃欲试地说道:“队长,我想看看他们约旦是如果处理这类事情的。这种机会实在难得,国内根本没有,我们可不能白白放过它,你说呢?”

第661章 神奇的男女
    看着惟恐天下不乱的孙兴国,郭拙诚反对道:“算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一旦引起他们的误会就麻烦大了,无论站在哪一边都不行。就他们处理危机的水平,当我们的学生都不配,你看了也是白看。”
    郭拙诚这话可不是吹牛,自中越战争之后,郭拙诚对特战队的培养就从普通战场上的精兵作战转到了反恐,其中反(劫)机反人质劫持就是训练的重点。因为他知道将来中国遭遇与外敌进行大规模战争的机会不多,更多的是国内某些敌对势力、某些敌对集团闹事,特战部队更多的是针对他们。
    为此,他花了不少的时间,结合前世的记忆和自己这一世的感受,编写了不少有关反恐的资料交给柳援朝、陈垚他们,让他们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柳援朝、陈垚他们在执行郭拙诚制订的训练计划时,把训练中出现的问题、他们的感悟也及时向郭拙诚反馈。
    通过他们的共同努力,中国特战部队的反恐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虽然跟前世的特战部队有所区别,但也相差不大。至于现在没有这方面训练的外**队,自然无法与中国特战部队平起平坐,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
    就(劫)机反恐而言,有关部门就为柳援朝他们提供了一架废旧的大型客机,让他们进行身历其境的训练,相互充当人质、恐(怖)分子或者解救者。每次都是站在扮演角色的立场上绞尽脑汁地思考制伏对方的办法,正是因为这种针对性的训练和演习,使中国特战部队进步日新月异。
    现在约旦还没有专业反恐的概念,这从他们目前调集来的军警就能看出来。以郭拙诚和孙兴国这种专业人士的目光就能看出这些军警根本就是普通的军队和警察。
    孙兴国笑道:“就是因为他们不行,我才想看看。看看我们长处,也找找我们有哪些遗漏。队长,你就批准吧,我保证不让他们知道。”
    看着孙兴国如此坚持,郭拙诚只好说道:“行。只要你能越过他们的封锁线出去,又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回来。我同意你去。”
    孙兴国一脸的兴奋,问道:“那你的安全怎么办?”
    郭拙诚笑骂道:“你这家伙别假惺惺的了,我现在说要你守卫,你会安心呆这里。……,你放心,在这个世界上想害我的人还不存在。倒是你自己小心的,被约旦人识破了没有关系,千万不要让他们把你当成与(劫)机犯一伙。到时候我国在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