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高权重-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以说这个导弹花费了钱老无数的心血,花费了国家巨额的资金。郭拙诚原以为不会这么早就出成果,以为如历史上一样需要年多的时间,即使不算耽误的时间,也要四年多。
    可是,在他和钱雪森等人的共同努力下,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实现了。郭拙诚自己不知道自己的贡献其实有多大:他提出的外形图案、导弹发动机叶片的材料配方、利用前世的计算机控制技术帮助科研小组进行控制程序设计等等,大大减少了科学家们探索的时间和步骤。
    这就是钱雪森说郭拙诚是这个导弹最大功臣的原因。就如人在一个漆黑的房子里,在弯弯曲曲、岔道众多的走道寻找出口,如果仅凭人们摸索,即使很有耐心、信心和体力,也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但是,如果有一个人知道方向,站在出口处大喊,那摸索的时间就少了很多。
    让郭拙诚庆幸的是,钱雪森向竟然见过这种法**方于1973年6月试射过的导弹的图片。凭钱雪森这种导弹专家的目光,结合郭拙诚的图纸,更是事半功倍。
    实际上,郭拙诚当时提出研制这个导弹一个最主要原因就是消把钱老从人体特异功能、气功的歧路上拉回来,不让他在那个方向上浪费极其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想不到,他一个小小的动作,不但防止了钱老犯糊涂,竟然还产生了如此丰硕的成果。
    真是太妙了!
    郭拙诚相信凭这个yj801反舰导弹,绝对可以在国际武器市场上大展神威,至少可以和法国的飞鱼导弹一试高低。法国的飞鱼导弹前世销售极其广泛,直到21世纪还有包括了法国、德国、巴基斯坦、阿联酋、阿根廷、新加坡、南非、巴西、阿曼、埃及、伊拉克、科威特、利比亚、卡塔尔、秘鲁等等国家装备它,就是武器生产大国——英国——也曾经装备过一段时间。
    到1992年世界各国到法国订购的飞鱼导弹数目就高达1350枚,价格在1982年由开始的20万美元涨到28万美元,到1983年甚至涨到为60。5万美元。
    正因为法国飞鱼导弹价格猛涨供不应求,当时中国的蚕式导弹才有了出口的机会,卖出不少到了伊朗和伊拉克。





第613章 可喜的蝴蝶效应
    。。郭拙诚就算不是军迷也知道法国的飞鱼导弹的销售之所以如此之好,就是因为它在1982年的英阿马岛之战中一战成名:阿根廷的两架“级军旗式”飞机在躲过了英国“谢菲尔德号”驱逐舰的雷达观测后,在距离目标45公里时投下了飞鱼导弹
    初试身手的飞鱼导弹严格按照运载飞机的指挥飞行,在距离目标大约10公里的时候,自动由十五米高度降到一米左右掠海面飞行,并开始由导弹自身的雷达装置导航而接近目标,一举击沉了被称之为“皇家的骄傲”的英国现代化驱逐舰“谢菲尔德号”和大型运输船“大西洋运输者号”,击伤了“格拉摩根号”驱逐舰
    
    要知道英国当时是世界第三大军事强国,防空能力、保护自己舰艇的能力极强,但结果确实阴沟里翻船,被小小的阿根廷凭借四枚飞鱼导弹打得一时找不到北
    售价只有二十万美元的飞鱼导弹,击沉的是价值上亿的大型舰艇,它立即引起了各方的高度注意,一下成了各国空军、海军争购的对象
    郭拙诚现在想的就是利用这么一个机会,让中国的yj801导弹也能有一个出彩的机会,甚至把前世法国飞鱼导弹的华丽表演让给中国导弹毕竟现在中国的yj801跟法国的导弹不相上下,而且郭拙诚还有很长的时间好好运作
    
    落后的防空导弹能在伊拉克发生神威将世界最先进的f15、f6战斗机击落,那么,性能优异的yj801应该能在阿根廷发一次威
    郭拙诚现在不的这种由钱老亲自设计、开发的导弹性能,最操心的就是能不能找到这个机会,能不能将法国的飞鱼导弹挤出表演舞台,让位于中国的鹰击反舰导弹
    对此,郭拙诚充满了信心
    因为郭拙诚知道前世阿根廷的军队高官很容易用钱收买在英阿马岛战争之后不久,阿根廷总统就被民众赶下台,随之而下的有好几位军队的高官他们之所以落马,固然有需要承担英阿马岛战争失败的责任这个原因但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受贿,因为在购买军火的时候收取了大笔佣金,最后被政敌们关进了监狱
    郭拙诚心里道:“只要他们敢收钱就好,搞定他们绝对比搞定乌代容易大不了我这次再去说服中央大佬,这次不赚钱,把卖导弹获得的利润送给那几个贪财的家伙,搞定了他们,这笔钱就等于给我们中工做一次活广告嘿嘿想从我郭拙诚手里白舀钱是不可能的,等你们战斗最紧张的时候,老子涨价把你们吃进去的全给我吐出来”
    相对来说,搞定乌代的难度是很大的,因为这个萨达姆的儿子是著名的性格暴戾着,是著名的奢华者他崇拜美国,又是伊拉克的储君,仅仅用一笔金钱是无法打动他的,他根本不差钱
    郭拙诚最后之所以搞定了他,就是针对这个家伙的特点投其所好加上正好碰到了有人暗杀他,这才侥幸成功
    钱雪森看到郭拙诚神游天外的样子,没有急于打断他,而是让他继续遐思
    直到郭拙诚自己“回心转意”,谈话才在郭拙诚道歉后继续进行两人谈的是基本都是科研方面的事,谈的都是如何提高科研效率
    谈话快要结束的时候郭拙诚提出送一辆防弹奔驰车给钱雪森
    钱雪森坚决不受,虽然他知道这车是伊拉克的乌代送的,就是接受了也没什么,但他认为郭拙诚有资格乘坐它…;
    但是,郭拙诚还是坚决将车交给了他,并让他的司机直接将车开走
    这次伊拉克一共送了三辆防弹奔驰车给他,他将另外的两辆送给了中央领导,这一辆本来是上级配备他的但郭拙诚还是不想用,因为他认为自己仅仅是一个带括号的副部级干部,那么多正部级、副国级领导都没有,他哪里好意思坐?再说,这玩意的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意义,因为就算配给他,一年也坐不了几次,纯粹是摆看、纯粹是为他拉嫉妒,与其放在这里锈蚀,放在这里让别人说闲话,还不如送人
    他送给钱雪森除了表示对他的尊重外,有一点就是他郭拙诚有的是机会再得到
    想到中国有了与法国飞鱼导弹相媲美的鹰击801,想到前世这个时候钱雪森教授花了不少精力用在气功和人体特异功能上,郭拙诚很自豪自己重生以来所做的努力:钱教授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导弹研制上,既是他个人的幸事,是国家的幸事
    有了他这只扭转历史的手,能够凭着先知先觉将这些著名的科学家往正确的道路引,他相信这世的国家将比历史上那个中国强大,崛起的时间肯定会短
    “中国将会变成怎么样呢?”郭拙诚喃喃自语道,心里激动莫名
    7月15日,郭拙诚和三机部的其他高层领导一起到中央召开全国经济会议并传达十一届六中全会精神,在这次大会上郭拙诚听到了最高首长的《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的报告
    最高首长指出: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这不仅对我们个人的一次革命,是对我们体制的一次革命我们必须尽快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这是革命和建设的战略需要,是时代的需要,我们不进行这次动作,我们就会落后,就会被时代所抛弃
    除了这个报告,与会者还听取了刚刚当选中央委员会主席的胡振邦同志的讲话: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利用两种资源――国内资源和国外资源;要打开两个市场――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要学会两套本领――组织国内建设的本领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本领
    在这次会议上,中央第一次明确肯定了我国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要求进一步消除对知识分子的偏见,真正做到政治上一视同仁,工作上放手使用,生活上关心照顾
    ……
    其他人没有重生,自然不知道这次会议有什么不同寻常,而郭拙诚却清楚地记得这些要点竟然比原来的历史已经大大提前了,这次会议的精神本来都是在明年的时候才开始出现的,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是到后年甚至长的时间才实施,但现在却提前出现了
    不过,他想想也就明白了:前世的时候中央领导早就注意到了中国政府机关的机构臃肿,也知道打开市场、强调市场经济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明白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重要性,但是,当时国家经济特别困难,各方面都要钱,各方面都紧张,根本腾不出手来进行这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当时工作的重心就是保证社会稳定,保证改革一步步朝前迈进,把那些蠢蠢欲动的必派逐步转化甚至驱除
    可是,这世可比前世情况好多了:前世的1981年国内gdp生产总值只有区区4892亿元,折合成美元为2869亿美元,外汇储备不足二十亿美元这一年的gdp为多少,郭拙诚暂时还不知道,但他却知道因为他的重生至少给国家凭空增加了二百六十美元…;
    仅仅在保卫伊拉克原子能反应堆这一场防空导弹埋伏战之后,中国从伊拉克方面接到的武器装备订单就有近一百五十亿美元之前的两个导弹营、防空火炮、中方技术员等人员工资一共六点五亿美元,其他各国购买中国的红旗61防空导弹有近三十亿美元,此外还有中央原油价格高时的大量抛售原油赚得的收入
    至于星火计算机的出口,硅晶圆的出口都为国家赚回了不少美元况且这些美元回来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大大增加了gdp的数量在中国目前几乎是一穷二白的情况下,每投入一美元所产生的效益至少是五美元甚至十美元,现在的投资对gdp的拉动作用远远比前世显著得多
    郭拙诚不知道前世中央领导的境况如何,但他知道现在的中央一个个笑逐颜开,一个个喜形于色,一个个自信而坚决
    确实,前世的时候,国家领导人面对无钱的庞大军队而一筹莫展,很多军事科研项目可是砍了又砍,实在无钱啊,舍不得也要砍
    但是,无论怎么砍,都还是被军队这个吞金兽搞得焦头烂额国家财政不但要维持这支庞大的军队,要应付中越边境的战事,还要用大笔的钱来进行裁军安置军官军人需要一笔巨款
    可现在因为有了郭拙诚赚的钱,军队不但没有成为国家的负担,反而有钱反哺其他行业,而且也因为有了郭拙诚的作用,国外那些以前只敢想的高端设备、尖端设备开始源源不断地进入国内,有的是用国内的技术跟人家兑换的,有的是以产品和产品交换的,就是用钱买的,也都是国际市场价,基本都是公平交易,没有因为社会制度不同而多出很多冤枉钱(未完待续,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


第614章 最高首长的高招(上)
    正因为口袋里有了钱,中央大佬的底气就足了很多,真所谓“家里有粮,心中不慌”他们也就能够进行早就想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也敢进行机构裁减,也敢推行受必派指责的政策措施
    能够担任中央大佬的人都不是傻子,都是人精,他们都知道现在的经济情况之所以这么好,郭拙诚在其中所起的作用非常大,完全可以说是无可替代的
    这就是郭拙诚这个带括号的副部级干部能够参加这次部级以上会议的原因,要知道,有很多带括号的部级领导都无权参加这个会议
    开会的时候郭拙诚心里也沾沾自喜:我可是改变历史的人哦,呵呵
    在这次会议行将结束的时候,会议的工作人员微笑着下发了一份文件《关于鼓励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发展的讨论稿》
    看了这个讨论稿,特别是里面有关企业雇工问题,让郭拙诚是惊讶得说不出话来:如果说机构精简、提出市场经济、改善僵化老龄的干部队伍比原来的历史提前了半年到一年,那么这份文件的出台至少将时间提前了三年
    他清楚的记得前世在雇工问题,特别是私人企业雇工数量上的争论,改革派和必派对抗非常激烈因为有人说按照马克思的理论,私人雇工的人数过七人就是资本家,就是搞资本主义当时有部门领导同志在布置工作时强调雇工数量不得过这个莫名其妙的数字虽然后来又容许技术性较强的私人企业的主人可以带最多不过五个学徒,多个主人可以多带几个学徒来默默地打破这个规矩,但私营企业雇工数量还是卡得死死的
    一直到1984年最高首长借“傻子瓜子”的创始人雇佣一百多工人而被判刑的事情说他无罪,这才慢慢地解决了私人雇工数量的限制
    虽然在1991年有一定的反复,有人重提限制雇工数量,但在1992年最高首长南巡之后就没有任何限制了,国家反过来鼓励企业多雇佣工人
    这种事在后来的人心里感到很好笑,感觉当时的人真是可怜,真是无事找事,多雇几个人少雇几个人有什么关系至于这么郑重其事吗?但在当时这个数字“七”可是与旧的碰撞,甚至可以说是两条线的斗争,失败了很可能身败名裂
    就算郭拙诚是重生的,他也不敢在这个时候触及这条红线,也一再要求牟小牛忍耐又忍耐,不要过于出风头
    讨论稿一发下来,果然如平静的湖面扔下了一块巨大的石头
    几个老同志立即要求发言,坚决反对中国朝资本主义的邪路滑下去与必派同志旗帜鲜明的行为相反那些改革派反而有点畏首畏脚,看到这些老同志大义凛然,他们一时不知道如何是好,感觉自己理亏,自己有点见不得人,有人甚至把目光看向了坐在后排的郭拙诚虽然郭拙诚已经尽量低调但在人们心里,郭拙诚还是一个十足十的改革派、激进者
    最高首长显然预计到了这种情况,他先请军队的领导离开会场面对有人质疑,最高首长掷地有声地说道古往今来军队就是管军队的事情,不参与政务上的纠缠不参与地方上的事务
    最高首长的话犹如滚热的油锅里倒进了一瓢水,水珠、油珠立即飞溅刚才正在反对扩大雇工人数的必派立即将枪口对准了军队不参与政务纠纷这个问题上对于最高首长所说的“军队不许参与地方上的事务”,这些必派同志甚至认为这个议题才是最高首长今天会议的最主要目的,其用意就是要把军队**出来,采取各个击破的办法来实现政治改革
    刚才之所以抛出《关于鼓励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发展的讨论稿》,其实是为了转移大家的注意力让大家分心
    自以为识破了最高首长计谋的老同志们一下将火力转移了,纷纷要求发言,反对将军队从政务和地方事务中排挤出去
    这个时候,特别是在前几年那个特殊事期,军队深深搅进到了地方政务中,甚至取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很多时候军队不但担负起了社会治安和厂矿企业保卫的责任,军队领导有的干脆担负起了行政领导工作,很多地方、企业经常执行军管很多军队领导很乐于在地方上指点江山、挥斥方遒
    现在最高首长突然这么宣布,把军队从地方上赶走,让那些必的老头的自己的权力进一步削弱,急了,争先恐后地说什么现在的军队不是古代封建社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就应该参与社会各方面的工作,就应该与所有的人打交道,就应该帮助、监督地方政府
    这些话或多或少引起了地方领导干部的反感,于是他们也一反刚才不敢说话的样子,开始与对方辩论起来辩论的双方首先辩论的军队职能问题,在最高首长等人的引导下,大家慢慢地开始辩论雇工数量的问题
    通过一段时间的辩论后,本来有点缩手缩脚的改革派再也没有刚才的胆怯,越辩底气越足,到后来是全面出击,一下子变被动为主动,整个会场成了战火纷飞的战场
    直到这个时候,郭拙诚也开始了发言,为改革派摇旗呐喊
    随着风向的转变,必派人一下子丢盔卸甲,守住了这边失去了那边,守了那边又丢了这边他们越辩越觉得底气不足,越辩他们这边改变阵容的人就越多
    这不能说他们辩论能力不强,是因为他们本来就没有可靠的基础: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军队都是不参与地方政务的,必派人根本拿不出令人信服的论点论据
    雇工人数问题也一样,他们根本说不出六个雇工、七个雇工、八个雇工是如何来区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无论怎么引经据典,无论翻出那个先哲的文稿,都抵不过一句真理:“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即使马克思真的说过过七个雇工就是走资本主义,但中国具体实际不同,这个数字就有商榷的必要
    等到谁也说服不了谁、谁也不能用大帽子压人的时候,最高首长一锤定音:放开私人企业雇工人数的限制
    当然,为了照顾那些必派的面子,最高首长还是留了一线“机会”给他们:先尝试,看看社会上老百姓的反应,如果遭遇激烈的反对,我们再修改
    这句话也仅仅是安慰而已,所有人包括必派的人都知道下面的老百姓是决不可能反对的,别说激烈了只要老板发工资,私人企业雇佣的人数越多才越好呢,这样大家才容易找到工作,这样才能生活得好
    川昌省、鲁河省、滇南省等几个省份的省委书记旗帜鲜明地支持这个讨论稿里有关经济改革的论点,其中鲁河省的姚致雍书记是指出这个政策如果出台,我们的知工作安排问题才能顺利解决,如果大家有顾虑,鲁河省可以作为全国的试验省率先执行
    他的发言引起了众官员的一致叫好
    看到姚致雍的表现,郭拙诚真是感慨良多他可是知道姚致雍在前世的时候是典型的必派,一直很努力地维持过去那一套,不到撞墙不不回头,想不到这世他从楚南省调到鲁河省后就一下变成了走在前列的改革派
    郭拙诚为他的改变而高兴,也再次为自己改变了历史而自豪姚致雍的改变既是他个人的幸运,也是国家的幸运
    刚刚被任命为楚南省省委书记的高国辉也站在了改革派一边
    这位从川昌省出来的省长,看到郭拙诚竟然出席这等高级别的会议大吃一惊,虽然郭拙诚坐在最后排如果说看到郭拙诚的父亲郭知言在这里开会,他也许只是稍微惊讶一下,会马上认可这件事,毕竟郭知言从县委副书记做起一步步晋升的,现在主管全国第一家高科技开发区,成为副部级干部、部级干部都有可能
    可这个小子怎么也能坐这里?他不是读大学吗?不是读大学的时候参军了一段时间,不过在战场立了战功吗?怎么就成为了部级干部?
    这怪不得他,因为郭拙诚的事是保密的,而且他做的事情与高国辉的工作实在没有太多的交集郭拙诚不是在军队、军工企业那种高度保密的地方,就是在长河县那种小地方,根本不可能入高国辉的法眼,他不清楚郭拙诚的仕途升迁是肯定的
    在开始的时候,高国辉还真不想当出头鸟,只想坐在这里看着改革派和必派争论,可是看到了郭拙诚后,他观望的心理一下就改变了:这小子能如坐火箭般地蹿升,不就是因为粘了改革的光吗?如果不是领导赏识,就算他的技术最好、军功最多,也不可能坐在这里
    而领导之所以扯他,肯定是因为他积极改革中央领导让他坐这里,还不就是给其他人一个样板,给大家树立一根标杆?谁支持改革,谁就能上升
    感谢江湖第一刀、杨明1971、书友************411的月票未完待续
    少年高官的第614章
    最高首长的高招上


第615章 最高首长的高招(下)
    不得不说高国辉误解了,他完全是以他自己惯有的逻辑思维来揣测郭拙诚
    实际上郭拙诚之所以坐在这里,根本不是他所想的或者说郭拙诚支持改革只是其快蹿升的一个小小的原因,他上升快的最大原因反而是高国辉认为无所谓的功劳
    无论高国辉是否想对了还是想错了,反正他不再当缩头乌龟,也急于亮明了自己的态:全力支持改革
    高国辉如此,其他思想活跃的人又何尝不是一样的心思?虽然他们不认识郭拙诚,但这么一个年轻的孩子坐在这里,无数双眼睛不断看向他,谁会愚蠢到想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于是,又有几个省委书记站到了改革派的一边
    最高首长见此情况,心里感到好笑:我可没有这个意思啊这小子本来就是经济方面的高手,他来参加这个会是名正言顺的不过,你们真要这么想,我也不反对,本来改革就是好事嘛看来把这小子喊过来是喊对头了
    等省委书记表态之后,国家计委、国家科工委、石油部、财政部等等部门的领导也纷纷表态支持放宽雇工数量的限制,都一致认为雇工数量的多少不能成为是否是资本家、是否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准
    郭拙诚可不知道人家是这么看待他的,他现在只很佩服最高首长驾驭会场气氛的高手段区区几句话就把对方的阵营打乱了让对方防不胜防,一下就把主要阵地让了出来直到现在,所有人包括郭拙诚在内都没弄明白最高首长那几句话到底是虚晃一枪还是声东击西或者是两个信息一起展露出来,让改革齐头并进
    郭拙诚心里不得不感叹道:“高真是高”
    开完会出来,郭拙诚让司机将车开到了西直门外大街的一栋大楼前,打发司机走后,郭拙诚信步走了进去
    门卫正拦着郭拙诚询问,大楼里突然暴出一声惊叫,接着一个女人以飞快地冲了出来,但冲到离郭拙诚还有几步远的时候却突然汀了惊喜地问道:“你来了?”
    郭拙诚将正要签字的钢笔放下,对守门的传达打了一声招呼,然后上前,说道:“来看看你们怎么样?”
    袁莉连忙说道:“好,好,好啊我们的营业执照什么的都办下来了我们的专利也申请了,都已经找了好几家机械厂你今天怎么有空?”
    郭拙诚却认真说道:“找普通工厂肯定不行还是要找石油机械厂,专门生产抽油机的厂家”
    袁莉委屈地说道:“人家根本不搭理我们他们要么不看专利申请书就把我们赶走,要么看了我们的专利申请书还要先看图纸,然后说最多一千元就买走我们的技术……,不,人家根本不是买的技术,只是买我们的图纸他们说从来没听说过国内的技术还要花钱买的,他们愿意学习我们的技术是看得起我们有人还问我们是不是特务,说只有电影里才有人给钱给特务,让特务到其他企业去偷图纸什么的真是气死人,我们几个人怎么可能是特务呢拙诚你说好笑不?”
    “呵呵,确实没有这么漂亮的女特务,太招摇了”郭拙诚笑了,问道,“舒巧呢?”
    袁莉脸上浮现一丝羞涩的红晕,右……说道:“她啊,就是一个书呆子,现在正在画图呢,说是要画什么工艺流程图,等我们把工厂租好了,拿了她的图纸就可以直接进行生产天天累得很,眼框都黑了,看着就心痛可是她就是不愿意休息”
    走进她的办公室,袁莉上前桥他的手,说道:“拙诚,你看怎么办?”
    郭拙诚说道:“既然这样,那你们就先让其他厂生产,我们收购,等产品出来了,我们再向油田推销我相信到时候那些油田机械厂会找你们的”
    袁莉说道:“我的我们的钱不够啊,……,我也的那些油田机械厂看到了我们的样品就会自己生产,根本不和我们商量”
    郭拙诚笑道:“呵呵,还有我啊没关系,到时候我出面摆平这事但你们必须确保你们曾经找过这些厂家,最好是让他们书面签字拒绝,到时候我好说话……,哼,我倒要看看这些厂家里到底有没有一个有眼光的人如果他们依然没有动静,那我们就自己建厂,自己生产,干脆把企业做到一步到位”
    袁莉高兴地说道:“那就太好了我就是大厂长了……,可是,可是,你有这么多钱吗?我稍微算了一下,建设一个厂至少需要几百万而且将来的原材料哪里来?”
    郭拙诚说道:“几百万只是一般的小厂……几百万就几百万,只要我们工厂建起来了,原材料自然就有”
    消除了雇工的人数限制,郭拙诚知道各种企业会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虽然多的企业会需要材料,各种原材料会越来越紧张,但相应的也会产生多生产材料的企业
    市场经济能够自动、自主地解决这些问题,因为利润在其中起着引导作用
    其实,他知道只要让虞罡秋等人看到了型的双驴头抽油机,知道了这种抽油机相比老式磕头机有了明显的改善,有了无可比拟的好处,他们一定会以行政命令要求下面的油田采购它们,会命令油田机械厂从袁莉她们的公司转让技术,按照他和郭拙诚以前商定的口头协议运作
    郭拙诚也自信提前几年出现的双驴头抽油机一定会受到国际市场的亲睐,到时候转让技术的、订购产品的、要求做下游企业的将会有很多很多,袁莉等人根本忙不过来
    不但能节省电力,而且抽油效率大大提高,竞争力绝对是杠杠的
    至于舒巧自己设计工艺流程,郭拙诚认为根本没有必要,人家工厂都有自己的工艺员,他们能根据自己厂家的设备、技术水平设计出适合他们自己用的工艺流程
    舒巧的工艺流程设计得再好,在她们租赁的工厂里使用时,一样还是需要这个工厂的工艺员进行修改、改进
    只不过郭拙诚不愿意现在就过多的插手,他消袁莉、舒巧她们能在创办企业、创办工厂的过程中成熟起来,让她们吃一吃苦头,体会一下创业的艰辛,将来才能得到大的发展,将来才能走出去,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去拼搏
    如果自己现在就一切包办,反而对她们有害暂时他能保证让她们一切都顺利,避开一切风险,但将来就难说了
    不说这一世因为自己的到来而发生巨大改变,世界将变得面目全非就算世界不改变,二十多年后他一样不知道社会将如何发展,跟她们一样要进行摸索、一样要进行闯荡
    她们现在摸索的好处就是风险小,出现大的失误时自己能够及时提醒她们,让她们改正如果等待二十多年之后,或者等待社会完全变化,变化到他自己都不认识的时候再去摸索,那么他和她们都没有这个幸运了,因为他自己也是迷惘的一旦失误,付出的代价一定比现在大得多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他不想因为自己的事去麻烦领导,虽然现在中央还没有出台《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这个文件,还没有明确的政策禁止领导干部的家属、亲友等人经商,但领导干部插手经商办企业的行为还是有很多忌讳,很容易引起别人诟病
    郭拙诚可不想因小失大,内心还想进一步、二步甚至三步、四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