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腕官途-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母亲进来也说。三叔就不好意思马上走了,只能留下来。开饭了,兄弟三人却在喝闷酒,二叔想缓解气氛,说要跟三叔划拳,见三叔脸色不悦,只好作罢。
吃了饭,三叔还是匆匆走了。母亲埋怨父亲不该跟三叔那样说话。父亲也觉得有点伤兄弟的面子,毕竟人家现在是大老板,而且一心一意为孩子好,就叹了半天气,又好像发泄一样,狠狠地对陶如轩道:“以后我们老哥三个老了,走不动了,要一视同仁,床前伺候,端屎端尿。我们死了,你也要像亲儿子一样披麻戴孝地发送。明白了吗?!”
陶如轩怔了一下,不知道怎么接父亲的茬。
王显镇党委书记张桂树听说陶如轩要来自己的地盘当副镇长,脑袋就有点大了。要是在顾平时代,像陶如轩这样的人物是不会来王显镇当副镇长的,即便是来了,那肯定也是镇长。现在顾平失势,宁树斌当政,王显镇又是个又穷又远的地方,用古代话说,这个陶如轩就是被发配来的。
官场的关系看起来简单,其实很微妙,稍有不慎便会得罪人,或者被当成借题发挥的对象。陶如轩此来王显镇,想要翻身肯定是很难了,但是宁树斌那里却不一定愿意把陶如轩怎么样。宁树斌恐怕更多地希望让人看到的是他对政治敌人的宽容而不是戕害。但是他又绝不会希望看到陶如轩受到推崇。对陶如轩的推崇了,就等于给顾平面子,甚至可以说是怀念顾平时代。
宁树斌刚刚上任,人事变动是必然的,在这个时候把握不好,得罪了宁树斌,就等于给自己判了死刑。而且宁树斌的政治背景也已经明朗化了,要是能攀上这棵大树,今后也只会有好处不会有坏处。
所以张桂树认为,陶如轩的到来,对自己是一次考验,但同时也是一次机遇,把握好了,飞黄腾达指日可待,把握不好了恐怕就要丢官罢爵了。
不过张桂树显然并不想有任何闪失。因为县委组织部通知,陶如轩下周就要上任,所以周五下午,张桂树专门把镇长关秦明叫到自己办公室,为宁树斌把了一次脉。
张桂树跟关秦明的关系其实并不是很融洽。这些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调来调去,难免碰面。章、关二人的碰面已经是第二次了,关秦明先来,后来县委要调张桂树过来,关秦明就做过公开抵触,明确向县委表示,不愿意跟张桂树共事,原因是张桂树这个人太霸道。县委理解关秦明的想法,但不会按照关秦明的意图安排干部,让当时的组织部长刘齐家给关秦明做了一些思想工作,最后还是让两个人搭起了班子。
。。。
。。。
第八十六章 乡镇乡镇
第八十六章乡镇乡镇
不过关秦明这个人还有个优点,就是能忍能让,张桂树霸道些,他就时时处处让着张桂树、捧着张桂树,两个人倒也相安无事,表面上倒看不出什么来。只有了解内情的人才知道,章、关二人不和已久。
在陶如轩的事情上,两个人还是有共同利益的,都希望利用陶如轩这个倒霉蛋,尽快搭上宁树斌这趟星际快车。
只是有些话并不好挑明了说,关秦明坐在张桂树的办公室后,张桂树先说了一些工作上的事情,才渐渐把话题引到了陶如轩的身上道:“陶如轩马上要来咱们这儿任副镇长了,得让办公室准备准备。”
关秦明好像忽然反应过来一样,哦哦哦地应了几声才道:“我一会就给于主任说一声。我看就安排在二楼的右边第三间办公室吧。你觉得呢?”
张桂树却是一脸的疑惑问道:“那不是田桂民的办公室吗?这样安排合适吗?”
关秦明有些愤愤然道:“田桂民已经两三年没正常上过班了,还占着一间办公室,让我说,早就该让他腾出来了。”
张桂树心里琢磨着,喝了一口茶水,眼睛悄然在关秦明的脸上看了一眼。田桂民是乡镇上的一个副科级干部,年近五十,已经没有任何进步的机会了,早年就是副镇长,年限够了,也就下来了,却上不去。
乡镇干部就是这样,干到一定年龄,要是还上不去就疲沓了。能混到副科级,说明也有一定的能量,再上不去就不免有些怨愤,或者觉得屈才,总会说某某某还不如自己,却爬到子头上了。其实乡镇干部觉得屈才是个通病,在乡镇上摸爬滚打几十年,什么样的事情没经见过,不免常怀“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心态,实事上均是一般。这种人或者出工不出力,或者爱耍些手段,让书记、镇长难堪。要是书记、镇长经验不够丰富,就很容易被他们玩弄于股掌之间。他们又没什么想法,书记、镇长就拿他们没办法。所以,对待这类人用不起也惹不起,只好听之任之。
田桂民就属于这一类人。关秦明的做法就有些耐人寻味了。政令出于书记,乡镇上的事情都是书记一手总拿,田桂民要是知道了,必然要把这笔烂账算到张桂树的头上。
张桂树就想了想道:“这样吧,关于让田桂民腾办公室的事情,就由你出面说一下。田桂民是老乡镇了,相信这点风格还是有的。”等于又把皮球踢到了关秦明的脚下。
关秦明当然不能接着了,略作思索道:“我看不如借此机会让办公室行个文,让贾书记主抓一下,对机关办公室进行一次全面整顿,该腾的腾,该搬的搬,谁也不会有意见。”
关秦明不能把皮球再踢给张桂树了,只好找个下家,自然就是分管机关工作的副书记贾清水了。
张桂树表示认可道:“这样也好。完了,你就让贾书记主抓一下,最好今天下午就能行动起来。陶如轩来了没地方住,我们面子上也不好看。宁书记早上还专门给我打来电话,强调一定要妥善安排好陶如轩的生活。”
终于进入了今天的正题,关秦明的脸上就疑惑了起来,看着张桂树问道:“宁书记是这么说的?”明显是不相信。
张桂树不好妄加评论,就啊了一声,道:“宁书记一向很关心年轻干部,陶如轩过去又给顾书记当过秘书,宁书记能不关心?”
关秦明就知道张桂树这是在跟自己打官腔,自己也知道有些话不能说的太明,但张桂树这么说还是有点过了,该说透的话就得说透,要不然还怎么共事,又不能当面直言,要是把张桂树惹毛了,不免又是一顿劈头盖脸的训责,倒不是怕,而是没必要,就笑着迎合道:“是是是,宁书记非常关心年轻干部。那我们就好好准备吧。”说完也觉得没必要再跟张桂树说下去了,抬屁股要走。
张桂树却做了个按压的动作,示意关秦明坐下。
关秦明只好又坐了下来,知道张桂树这是心里没底,有些话拿捏不定该不该说,却故意问道:“章书记还有事吗?”
张桂树又笑笑道:“其实也没什么要紧的事,闲谝谝。”沉默了一会才道:“我有个想法,不知道合不合适,先给你说说:陶如轩刚来,又长期在县委部门工作,恐怕对乡镇环境不太适应,为了避免给他造成太大的工作压力,先不要让他进党委班子,让他先熟悉熟悉环境再说。你看呢?”
张桂树终于透了底话,关秦明其实也早有这个意思。要在这件事情上向宁树斌表忠心其实是个很难把握的事情。做的过了,别人会以为是宁树斌的授意,宁树斌这一关先不好过,不做点什么又不足以迎合宁树斌。
关秦明不想做这个恶人。官场从来都是其老不欺少,年轻人的潜力是不可限量的,谁知道哪一天就飞黄腾达了,骑在你的头上,让你难过半辈子。
“这样做合适吗?”关秦明似在征求张桂树的意见,实则是想推掉身上的责任,今后万一有一天陶如轩真的起来了,他完全可以把责任推到张桂树的头上,说这都是张桂树的意思,而且张桂树又是出了名的霸道,自己也是敢怒不敢言。
见张桂树的脸色冷了下来,关秦明就改口道:“那就这么定吧。”
从张桂树办公室出来,关秦明就给贾清水交代了一下机关办公室整顿的事情。贾清水也不傻,知道是这章、关二人拿自己当冤大头,却不好明说,只能先应了下来,以后再想办法找补回来。好歹不能给自己惹这样的麻烦。
关秦明又给办公室主任于定顺交代了一下下周一陶如轩要来的事情,让于定顺准备一些被褥、脸盆等生活用品。其实还是不想把陶如轩得罪狠了。
星期天,陶如轩照例在顾平家里坐坐,一是看看顾平,二是向二老辞别,手机却响了起来,拿出来看了一下,是个陌生号码,不知道这个时候竟还有人愿意给自己打电话,就皱了半天眉头。顾平瞟了一眼道:“接吧,是关秦明。”
陶如轩就佩服顾平遭受如此一劫,还能保持这么好的记忆力,顺手接了起来,热情道:“关镇长,你好,你好,该我给你打电话的,却让你给我打了过来,真是不好意思。是是是,根据县委组织部的安排,我下周一就过去。不用,不用,什么都不用,到时候县委组织部会派车的。谢谢你关镇长。”
陶如轩挂了手机,顾平就道:“这个关秦明是在我手里提起来的,现在看来还算有点良心的。不过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笑面虎,你要时时防着,不要让他钻了空子。”
大难不死,顾平的心态渐渐平和了下来,却时常有些不甘心,但轻易不会表露出来,更不会说宁树斌的不是。他知道说了也没用,正如他所言,宁家在丰源的势力非常庞大,并不是他一个被免职的县委书记能把人家怎么样的。
“既然决定去乡镇,就好好干出一番事业来。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出了政绩,任何人都无法抹杀。”顾平现在终于肯说这样的话了。过去,顾平是没心思说着这些的。老百姓再多,也左右不了政局,县里的干部摆不平,上面的领导不待见你,老百姓再说你好也没用。
也许人只有经过灾难的洗礼后,才会渐渐返璞归真,就像被自然界惩罚后,人类越来越尊重自然一样,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最普通的东西才是最珍贵的东西。
五月的风景很是不错,山花烂漫,就让人有种想要超俗的感觉,好像连心也空灵了起来,想要把这俗世也全都撇在一边。
送陶如轩去王显镇上任的是组织部副部长连晓明和干部管理科科长马红俊。陶如轩坐在前面,一路上三个人都不怎么说话,只是偶尔连金堂会和马红俊私语两句,只要陶如轩回身,就很快就止住了。陶如轩知道这些人已经给自己身上打上了标示,本不想多事,可又觉得连晓明未免有些过了。顾平在位的时候,每次见面,连晓明必成陶老弟,今天却是这样一幅嘴脸,好像自己已经成了灾星,唯恐跟自己有什么瓜葛一样。
心里不痛快,陶如轩就想整整他,故意提高了嗓门道:“连部长,我这一去算是被发配了,你老兄就是我的顶头上司了,今后有什么事,我可就直接找你了。”
陶如轩说的亲切,连晓明的脸上却有些不好过,就拿眼睛在身旁的马红俊脸上睃了一下,急忙道:“陶镇长真会开玩笑,我这个位置能自保就不错了,哪儿能给你帮上什么忙。”
连晓明故意要跟陶如轩拉开一段距离。他不想让任何人知道,他跟陶如轩有丝毫的瓜葛。
陶如轩故意做出夸张的表情,叹了口气道:“要是你连部长都不肯帮我了,那我恐怕就只有老死在王显镇咯。”
连晓明愈发不知该如何是好了,脸色窘的跟大红布似得,再说谦虚的话已经没意思了,可也不能说尽力之类的话,那样等于又跟陶如轩搅在一起了。跟陶如轩搅在一起就等于进了顾平的阵营,岂不是找死。
。。。
。。。
第八十七章 尴尬的上任
第八十七章尴尬的上任
王显镇在汾城的最南端,素有汾城南大门之称,其实是个比较穷苦的地方,除了乡镇所在地王显村附近的几个村庄地势平坦之外,其它二十几个村都在丘陵和山脉之间,一个个磨盘岭,星罗棋布,便构成了王显镇的地理特点。
因为穷便有了穷山恶水出刁民之说,老百姓常年上访告状,在县里颇有名气。于是,维稳就变成了王显镇历届党委、政府工作的重头戏,有因为维稳得力而升迁的,也有因为维稳不力而贬官的。
张桂树到了王显镇后就提出了一个稳定压倒一切的口号,同时也确实在维稳工作上下了一定的功夫,信访案件终于少了,张桂树也得到了县委领导的好评。加之张桂树是个善谋事,肯干事的干部,又修路、栽树,搞了几项民心工程,阵脚就渐渐压住了。
从汾城到王显镇四十多里地,不算远也不算近,因为路上并不好走,汽车在路上足足走了一个小时,到王显镇已经是日高三竿了。
星期一乡镇照例有个全体人员例会,今天因为知道组织部送陶如轩来上任,例会就一直推到现在还没有开。机关里乱哄哄的,也分不清谁是机关干部,谁是来办事的老百姓。
陶如轩从来没在乡镇待过,对农村的事情也是一知半解,只知道现在老百姓都富裕了,比以前的日子好过了,而且随着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展开,待遇还有超过市民的苗头。相反市民还是原来的老样子,反倒要羡慕农民了。农民只要好歹有几亩薄田,要是遇到拆迁、征地还能卖不少钱,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农民,运气好了就是一夜暴富。不过这样的好事,一般只能发生在城中村或者城郊村,王显镇的农民是赶不上的,他们恐怕除了希望老天眷顾,多下点雨,增加一些收成外,就只能以打工谋生了。
连晓明是有些干部派头的,起码走路时昂首阔步的姿态,会让人觉得像个干部。所以,连晓明和马红俊、陶如轩三个人走进办公楼大厅后,就吸引了大多数人的目光。无论是来镇政府办事的农民还是机关里的干部,都想知道眼前这些人到底是何种来路。
因为偏远,平时很少有县上的干部下来,所以对于王显镇的乡镇干部而言,县里的干部对他们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每次有县上的干部到来,他们总是习惯性地想第一时间打听到来自哪个部门。这些人或许会对他们的工作产生影响,或许会给他们带来什么福利,总之知道了总比不知道的好,最次也可作为一种谈资。
上二楼左转,张桂树和关秦明的办公室就并列在眼前了。陶如轩也跟顾平来过,却跟现在有着天壤之别。顾平下来,张桂树和关秦明会在大门口迎接,现在人都上二楼了,却还不见章、关二人的影子。
连晓明也懂规矩,同时正科级干部,章、关是不用出迎的,只要在办公室等着就可以了。所以上楼后,连晓明就直接往张桂树的办公室走去。
推门而进,张桂树就马上站了起来,伸手过来道:“连部长辛苦了。”又跟马红俊握握,到了陶如轩跟前却不伸手了,转身问连晓明道:“想必这位就是陶如轩吧?”
连晓明简单介绍了一下,张桂树才在陶如轩的肩膀上拍了拍道:“欢迎,欢迎,以后咱们就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了。”话虽热情却始终不同陶如轩握手。
陶如轩就觉得这个张桂树的眼睛是恐怕长在天灵盖上的。跟顾平下来时,也没见他这个样子,而且也不是不认识,现在却要摆谱。那意思好像是说,你今后不过是我手底下的一个兵,我没必要跟你握手。
说着话,关秦明也进来了,跟连晓明和马红俊热情握手,最后跟陶如轩握的时候,却暗暗捏了一下陶如轩的手。陶如轩感到意味深长,又在前天主动联系过,马上想起顾平说的话,就觉得亲近些。
张桂树好像早就成竹在胸,跟连晓明热乎了一会,就看着陶如轩道:“我可听说小陶以前在县委是出了名的笔杆子,镇上虽然也有几个能写的,却没一个像样的,陶镇长正好解了这个燃眉之急,以后这项重头戏可就全靠你了。”
陶如轩嘴里应着,心里却有些不高兴,也知道张桂树这是在给自己今后的工作定位,恐怕其中也有有意排挤的意思,就看了一眼一旁的关秦明,发现关秦明的脸色沉沉的,并没有迎合张桂树的意思,就知道关秦明未必会同意张桂树的意见,这才略微放心了一些。
几句话,连晓明已经看出有些不对了,也不想参与乡镇上的事情,就站起来道:“咱们还是先开会吧。我把人送到了,开完会,任务就全部完成了,也能回去交差了。”
张桂树也站起来道:“那就开会吧。”给关秦明示意了一下,关秦明就出去安排了。
会议室在三楼,进去后,陶如轩大致看了一下,约有四十个人左右,年龄大者居多,年轻人只是少数。会议很简单,关秦明主持,张桂树先将陶如轩介绍了一下,又说了一些大家互相帮助之类的话,就把话筒交给了连晓明。连晓明只是从干部任免的角度泛泛而谈,有意回避评价陶如轩,也很快也结束了。整个会程时间不超过半小时。
按照惯例,这种会议的参会者应该是镇村两级干部,张桂树却只安排了机关干部,甚至于代表全体机关干部对陶如轩的到来表示欢迎,以及简单的两句吹捧之词也都省了。当然,对于大多数乡镇机关干部并不会在意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只是浑浑噩噩的参会,然后一哄而散,各忙各的去了。
陶如轩感觉不对,却不能说出来,只好走一步看一步,心里也清楚,自己是被发配来的,这样的待遇其实很正常。
接待的时候,怎么也应该让陶如轩去的,张桂树却故意装糊涂,说让陶如轩找贾书记安排住宿的事情,只跟关秦明去了饭店。
贾清水有四十岁的样子,眼睛小小的,好像总糊着眼屎,看上去倒是很憨厚,说话也客客气气的,初次见面多少有些拘谨。不过乡镇干部一般熬到副科大多都这样,也有运气好的,早早就混了副科,却是凤毛麟角,要么运气极佳,要么是领导子女。像陶如轩这样从上面下来的并不多。
陶如轩进去的时候,贾清水正在跟几个村干部说话,见陶如轩进来,马上站了起来,其实他是不用站起来的,只是还不太熟悉,就礼节多一些。跟张桂树和关秦明相比,贾清水就要随和一些,急忙把陶如轩往里面让,却找不到坐的位置。
几个村干部也都知情识趣,并不认识陶如轩,以为是客人,就站起来说不打扰了,转身离开。
屋子里空了下来,只是满屋的烟味,把人熏的难受,陶如轩忍不住掩嘴咳了两声。贾清水就把窗户打开了道:“乡镇上就是这个样,你以后慢慢就习惯了。这些村干部没有几个不抽烟的。我刚来的时候不抽,慢慢觉得不抽不行,就学会了,现在想戒反倒戒不掉了。”说着便将一根烟递给了陶如轩。
这大概就是乡镇上的礼节吧。陶如轩本不想抽,还是接住点了,抽了一口,就觉得屋里的烟味也不是那么呛人了,迎合道:“烟这东西,其实是害人害己,还是少抽为好。”
因为彼此不熟,话就很少。陶如轩本来是问住宿安排情况的,进来的时候,见贾清水的办公室内还有个小套间,里面放着床,就知道乡镇上的办公室大概跟农村学校老师的办公室一样,是办住一体的,有了住宿的地方,也就有了办公室,就不着急了。
大多数情况都是贾清水在问,陶如轩在答。像贾清水这样的老乡镇,对县上的事情还是比较熟悉的,但也知道不能随便乱说,只是说些不咸不淡的话,某单位的某人喜欢打乒乓,某单位的某人打麻将总是赖账云云。
说了一会闲话就到吃饭时间了,贾清水道:“你刚来,恐怕还不习惯食堂的饭菜,咱们去外面的饭店吃吧。我请客。”
陶如轩本想说算了,想了想觉得人家一番好意,不应该拒绝,也正好让贾清水多叫几个人一块吃顿饭,也算是认识认识,就笑了笑道:“还是我请吧。我刚来对机关的人不熟悉,你再叫几个人,咱们热闹热闹,你看怎么样?”
贾清水想了一下道:“这样也好,我去叫孙镇长他们几个。”说着话出去了,不一会回来道:“咱们走吧。”可见人已经安排好了。
出去了,却不见贾清水叫的人,陶如轩不由问道:“他们还没到吗?”
贾清水哦了一声道:“他们大概已经过去了,咱们走咱们的,不用管他们。”
陶如轩疑惑为什么不一起去,又想到了自己的身份,心想这些人大概也不想跟自己有什么沾染吧。其实是陶如轩想错了,这几年已经不比前些年了,纪律作风抓的紧,老百姓动不动就上访告状,加上王显镇又是个刁民辈出的地方,吃顿饭本来不算什么事儿,一不小心让他们抓了把柄,告到县里,虽然不能怎么样也让人很难堪。所以乡镇干部就非常谨慎,不会三五成群地去饭店吃饭。即便是去,也是各走各的,到了地方聚齐也就是了。
镇政府左近便是一家饭店,只是乡镇上的饭店,主要功能是为村里老百姓办喜事摆酒席,场面很大却不上档次,平时也是冷冷清清的。
。。。
。。。
第八十八章 乡镇饭局
第八十八章乡镇饭局
老板娘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脸色煞白,一看就知道涂了太多的化妆品,见贾清水和陶如轩进来,马上给了一个微笑,也没多的话,伸手一指道:“八十八号。”
贾清水嗯了一声,便往里走去。陶如轩心里不禁感叹,这么一家饭店却有如此多的包间,跟着贾清水走进去才发现,根本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回事,包间其实很少,只有五个,分别挂着五十八、六十八、七十八、八十八和九十八。
撩帘进去,里面已经坐了一女四男五个人,见贾清水和陶如轩进来,嗤嗤啦啦地移椅子陆续站了起来。
贾清水就按大家站的顺序一一介绍道:“组织委员孙丽平,孙书记;副镇长刁青吟,刁镇长;纪检书记张谷,张书记;副镇长刘东岳,刘镇长;宣统委员李顺权,李部长。”又侧身将陶如轩让出来道:“新来的副镇长陶如轩,大家开会的时候都见过了。”
陶如轩就跟大家一一握手,坐下后才将每个人看了一遍,孙丽平虽叫了个女人一样的名字,却是个五大三粗的汉子,可能是鼻子大、肚子也大的原因,整个人看上去就像凸出来的一样,戴一副金边的眼镜,按照乡镇的名次排序应该不在前面,却有几分官相。而且贾清水刚才介绍的时候也有点意思,组织委员应该以部长相称,贾清水却叫他孙书记,可见其资格比较老。
刁青吟是几个人里面唯一的女性,看样子也是年龄最小的,三十岁上下的样子,陶如轩就猜她肯定是个官二代,却想不起县里哪位领导姓刁,样子蛮亲民,身材却是火辣辣的,特别是胸前,鼓鼓囊囊的气势,让人浮想联翩,鼻子有些特别,肥厚圆润,略有点红。陶如轩忽然想起命相上说,鼻子是一个人下面的表象,不知道是否属实。
从脸上拱出来的胡茬子能看出来,张谷是个络腮胡,本来应该有几分凶相,却因为是了个圆脸,就把凶相给淡化了,多少有点像经常在电视里教人做菜的那个姓刘的明星,大概是肩宽的原因,个子并不低,却有几分矬像,刘东岳绝对能算的上帅哥,只是年龄有点偏大,三十七八岁的样子,一颗发哥式的脑袋,戴一副无框的眼镜,大概自己也清楚自己这方面的优势,穿着打扮的很利落,举手投足间都在彰显自己作为一个帅哥的派头。只是这里除了刁青吟之外,便是门口那一个长得并不算标致的女服务员,便让他的这种表现无的放矢。
最后一个是宣统委员李顺权。宣统委员应该是宣传委员和统战委员集于一身的一个简称。乡镇干部少,这种一人兼两职的事情是常有的。刘顺权好像是在戒烟,嘴里叼着一个烟,却并不点燃,不时拿在鼻子下面闻闻。
落座时,大家把贾清水和孙丽平推在了上位。陶如轩就知道自己刚才猜的不错,孙丽平职位虽低,资格却老,全是副科,自然以资历排序。剩下四个人,张谷和刘东岳分别坐在了贾清水和孙丽平的旁边,李顺权坐在了张谷旁边,陶如轩就和刁青吟坐在了末席。只是一张圆桌,倒并不显得主次那么清楚。
服务员将菜单递上来,陶如轩就交给了贾清水,意思是让贾清水点菜。贾清水却让给了孙丽平道:“我不会点,还是让孙书记来吧。”
孙丽平也不谦虚,拿起菜单,却笑了笑问道:“看来又是我的帐了?”
其他人也跟着笑笑,张谷就说便宜话道:“能者多劳,关键是我们几个本事有限。要不然,还要跟你抢哩。”
陶如轩多少有点糊涂,但还是大概能听出来是要让孙丽平付账,这肯定不行,正准备说话,却被一旁的刁青吟拉了一把。
刁青吟低声道:“你刚来,就别管了,反正又不是他们自己掏钱。”
陶如轩就更糊涂了,不由皱了一下眉头,想要问个究竟,也不好开口。刁青吟大概看出了陶如轩的疑惑,接着低声道:“反正都是挂村里的帐,就是看挂在哪个片区村里,谁会自己花钱。”
原来如此,陶如轩终于明白了,贾清水把菜单交给孙丽平,一方面是表示对孙丽平的尊重,另一方面也是让孙丽平解决饭钱的问题,心里有些不大自在,但此举终究是替自己省钱,也不好说什么。
最终还是孙丽平点了,点完了又让大家也点点,却没有一个人再点。
不一会工夫菜上齐了,四凉四热,八个盘子,外加一个羊肉锅仔,虽说比不上大酒店和洪福楼的,却是分量十足,每个盘子里满满当当的。
孙丽平又让服务员上了两瓶五年陈酿,每人一个口杯将酒分了。陶如轩从未这么喝过酒,多少有点犯憷,但也只能入乡随俗。孙丽平举杯道:“先干一个吧,女士可以自便。”
大家就把酒杯端了起来,在桌子上顿放了一下,发出砰砰的一阵乱响后,便把一口杯酒喝了。陶如轩依葫芦画瓢,却有些难以下咽,中间停了几次,终究硬顶着压了下去,马上感到脑袋就晕晕乎乎的,再看其他人却跟没事人似得。刁青吟抿了一口,也下去了三分之一。
服务员又给每个人满了一杯,陶如轩不免有些头大,就知道今后在乡镇上,这喝酒恐怕会变成自己一个弱项,要是真喝起来,估计连刁青吟这个女人都喝不过。
吃着菜,说了会闲话,陶如轩感觉好点了,这才想起应该敬一敬大家,就端起酒杯,一时却不知道该如何称呼,因为都是平级,叫领导肯定不合适,叫兄弟又江湖气太浓,就干脆站起来简略道:“各位,小弟初来咱们王显镇,以后还请各位多多关照。我敬大家一杯。”
几个人虽然都端起了酒杯,却笑吟吟地看着陶如轩不喝,孙丽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