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龙的力量-南海扬-第1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星的火力点、拖着长长的白色烟雾划过天际的火箭弹,在爆炸声中卧倒、向对面胡乱扫射、快速的移动阵地、继续射击、投弹、再一次的转移阵地。战争的画面似乎看多了也有些乏味的说。
不时有战友在激烈的战斗中负伤甚至倒下,但是一切进行的却还算顺利。在这个黎明前的时间内大多数的士兵都仍在最为疲惫的半梦半醒之间。而在抽调了众多主力野战军投入南线决战的“越人阵”显然也没有足够的精锐部队可以部署在海防的滩头阵地之上。所以中国海军陆战队第1旅对海防的突袭非常的成功,仅仅用了不到8个小时,中国海军陆战队的士兵们便迅速击溃了驻守海防的越南人民军第3步兵师以及“越人阵”在战前大量动员起来的那被称为“越南民兵自卫队”的预备役武装力量。
中国海军陆战队第1旅不仅成功的攻占了位于距离海防市区东南约26公里的涂山半岛地区,不仅从涂山半岛的尽头坐落的那座独立的法式建筑—著名的“涂山赌场”之中生擒了被称为“军中太子”的文少永少将,还意外的在越南末代君主—保大皇帝修建的避暑行宫—“万花宾馆”中揪出“越人阵”的精神领袖—越共总书记桑德孔。
中国海军陆战队迅速的海防建立了牢固的登陆场,不仅夺取了百分之八十海防市区,还将防区直接向海防城区的外延扩展,将更多的空间留给即将抵达的后续部队。一切都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中国海军陆战队第1旅的另2个陆战营和炮兵营的战友迅速抵达了战场。但是在此之后等来的却不是更多的战友,却是随之而来的
“越人阵”最后的、也是最为疯狂的反扑。
海防市西距河内仅有104公里,中国军队一旦在这座城市站稳了脚跟。通过中国南部各港口源源不断运送来的地面部队,将以此为依托展开向河内的向心突击。越南人民军虽然同样以地面战见长,但是从1979年的战争中来看在宽正面、浅纵深的地方打正规的防御战,无论兵力如何雄厚,工事如何坚固也往往不是老师“中国陆军”,而打硬碰硬的遭遇战,那更将是头破血流占不到半点便宜。
而经过了近30年的此消彼长的军队建设之后,越南陆军在正规战和运动战能力上提升更是极其有限,甚至出现了不进反退的局面。倒是经过长期总体战、游击战争的锻炼,越南的预备役部队之中仍然保留着擅长小分队分散游击作战土壤,无论是正规军和后备军各部队连以下指挥和战术较为熟练。所以“越人阵”一直以来都将希望寄托利用中越北部边境复杂的地形,展开全民游戏战争消耗中国陆军,在主力在作战中失利后,能够迅速化整为零,在地方后备力量的支援之下转入游击作战牵制和消耗对手。
但是从海防到河内全是一马平川,根本无险可守,中国陆军一旦在海防集结完毕便将毫不费力的凭借兵力和火力上的优势打跨越南人民军在河内外围最后的防线。所以“越人阵”必须不惜一切的代价夺回海防。直接投入海防反攻战的是自越南内战以来便一直驻守在河内担负战略预备队任务的越南人民军陆军第1集团军。这支号称“决胜兵团”的部队,下辖第303、第308、第312和第390共4个步兵师的兵力。不仅是越南共产党起家之时首批组建的老部队,更是1974年攻占西贡的“胡志明战役”中的绝对主力、功臣部队。
沿着从河内到海防的公路,几乎倾巢出动的越南人民军以数以百计的坦克和装甲车辆组成的洪流,冲破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凶猛的火力阻隔直扑海防。担任着前锋部队的依旧是越南人民军别称“先锋军师”—第308机械化步兵师。
“坚决执行命令,完成所有任务,克服一切困难;各方面争上游,勇于接受困难任务;行军神速,进攻勇猛,连续战斗,全歼敌人”在正面的决战还没开始之前监听越南陆军几乎所有的无线电信号几乎都只能听到有如梦呓般的口号声。猛烈的压制火力在几乎无间歇的中国空军对地压制之中全面展开,虽然越南人民军的炮兵所每打出的一发炮弹都可能是最后一发。但是他们却依旧义无返顾的向着海防猛烈的开火着。
海防外围松散而脆弱的防线在强大的机械化冲击面前仅仅支撑了不到半小时。虽然空中打击的力度在继续加强,甚至连南京军区的轰…6型战斗轰炸机都冒着被击落的危险对河内到海防的地区展开了地毯式的轰炸。但是位于“香港”号航母之上的战区指挥中心却没有向海防提供更多的地面增援,战区副司令员任令羽少将明确拒绝了中国海军陆战队第1旅提出的放弃城区的请求。向涂山半岛和吉婆岛一线撤退,脱离与越南陆军主力的接触,拉开距离以远程火力杀伤来势汹汹的敌军的战术被彻底的弃用了。任令羽少将在电令中明确要求各部队发挥海军陆战队近战的优势与越南陆军展开巷战,在城市内摧毁越南陆军的重兵集团。
满是硝烟的战场上,架设在制高点上的1营所属高射机枪连以猛烈的火力扫射着不顾伤亡向前突进的越南人民军第308机械化步兵师的步兵。死神挥舞着曳光弹所构成的巨镰毫无怜悯的收割着眼前的每一个生命。被压制在街角的越南陆军数名士兵正紧张的等待着下一个可以冒险的机会,却忽略了从背后的窗户内伸出来的一支88式狙击步枪。
十字准线在康伟的眼前缓慢的移动着,套住了一个已经满身是泥土和血迹的越南人民军少尉。虽然这个干瘦的男子已经多数负伤但却依旧没有削弱他的斗志,他依旧对着从自己身边通讯兵手中接过的电台话机高声吼叫着。康伟静静注视着这个自己生命中的第一个即将猎杀的目标,将手指轻轻的贴在了扳机之上。“为什么要成为一个狙击手?”在分到连队的第一天,连长询问自己的志向时,康伟清楚记得自己是这样回答的—“因为狙击手是最有效率的步兵,除了一枪一命的绝杀之外还可以最有效的打击敌人的士气。”但是这样的豪言壮语可以欺骗别人,却骗不了自己。康伟知道自己真实的目的—那就是狙击手也可以是最为安全的兵种,他可以冠冕堂皇的远离战场和冲锋陷阵。
“轰……”不等康伟扣动扳机,一发125毫米的高爆榴弹便呼啸着划过他眼前的天空,飞过狭窄的街巷,正面击中了高射机枪连布置的射击口。飞舞的砖石中康伟可以清楚的看到那被炸碎的12。7毫米高射机枪以及那战友们被无情撕裂的身体。隆隆驶来的俄制T…72M1型主战坦克撞烂了不够宽敞的街巷两侧的墙壁,慢慢的移动到了康伟的眼前。遮挡住了康伟那迟疑的瞄准镜。
“是我!是我害死了他们!”
康伟可以清晰的看到俄制T…72M1型主战坦克缓慢的在街角停下,炮塔上的舱盖打开一个同样瘦削的越南坦克兵车长钻了出来接受着那个召唤他的越南人民军少尉高挑大拇指的夸奖。在敞开的炮塔之上越南坦克兵车长用手中无线电指挥着T…72M1型主战坦克用高爆榴弹一发一发的敲击着对面每一个可能的火力点。“妈的!我让你炸!”虽然一向胆小冷静的康伟清楚的知道此刻再进行狙杀所要对抗的就不只是几个只有轻武器的步兵而是一辆批着坚固装甲的坦克了。但一个士兵的责任依旧让他毫不犹豫的扣响了指间的杀机。一颗子弹准确的穿透了那个坦克车长的后脑,白色的脑浆和红色血液在浑圆的T…72M1型主战坦克炮塔之上飞散成一幅美丽而诡异的图案。
不等越南人民军的士兵完成转身,又一发子弹击穿了那名越南人民军少尉的前胸。但是这却可能已经是康伟的最后一击了,因为T…72M1型主战坦克的炮塔已经迅速的转向了他藏身的方向。他甚至已经可以听到了那炮弹入膛的声音。而比坦克炮弹更早找到他的是越南人民军士兵手中的步枪。密集的子弹让他不得不本能的放弃射击蜷缩起身体,而没有机会去逞最后的英雄。
“轰……。”那熟悉的真空感觉,康伟猛的感觉到自己的世界一下子陷入了一片空白。不知道是有心还是无意,那辆T…72M1型主战坦克在这一刻打出的竟是一发对付装甲目标的穿甲弹,巨大的冲击力掀掉了康伟藏身的房间的一角,但是却没有散布出致命的破片。但是如此近距离的冲击也足以让康伟被振到几乎失去了知觉。
但是在这一片清净的真空之中却突然冲出了一个迷彩色的斑驳豹子,不!那不是一只豹子,而是一个人,准确的说是一个男人。他高速的越过了全身颤抖的康伟越过被轰烂的窗台,高高跃起准确的跳到了就在楼下的这辆T…72M1型主战坦克的炮塔之上,不等敌人作出反应他手中的95式班用机枪已经平均将弹鼓里的子弹分配给坦克周遍所有的越南士兵。而更令人惊讶的是,他在更短的时间内从坦克的舱盖里拖出了那名车长的尸体,投入塞入了2颗已经拉去了保险的手雷。在重新盖上的舱盖里,一阵沉闷的爆炸声响了起来。
“那是……旅教导队的队长旭思齐上尉!”在干掉了又一辆坦克之后,这个全旅有名的训练尖子,曾在以色列的反恐学校学习过,又留学于土耳其海军特种学校的尖兵注意到了重新恢复了元气的康伟,向他挥了挥他肩膀经历了魔鬼般训练,从80%的高淘汰率中拼出来的那枚北约特种兵证章。再一次重复了他的那句至理名言—“你们都是最合格的战士,只要大家发挥出训练时的水平。我可以保证每个人都能安全的归来。”
“他不是和旅教导队一起留在了白龙尾岛了吗?”不等康伟说出了他的疑问,一排12。7毫米的子弹突然从后方密集的射来;打穿了旭思齐上尉那雄壮的身躯。又一辆T…72M1型主战坦克驶出了街道尽头的拐角。“妈的!老子跟你拼了……。”
康伟摸索着掏出身边最后的一颗手雷,但就在此刻一个亮丽的女声从空中传来:“为了祖国前进!”4架Z…11H轻型武装直升机从大楼间低空掠过,他们机翼下的火箭发射巢闪烁着希望。康伟可以清晰的听到那个熟悉的声音,他甚至可以在隔着驾驶舱看到悬停他面前的武装直升机里一见便终身难忘的女孩……
“康伟!醒过来!”熟悉的声音又一次的响起,是那么熟悉那么的真实,康伟挣扎的睁开双眼,在满眼的灰土和残破的钢筋面前,那可爱的Z…11H轻型武装直升机却变成了狰狞的米—35M型武装直升机,以色列改装的四联装12。7毫米机枪正在落日下闪发着墨色的寒光。康伟可以感觉到自己身体每个关节此刻断裂般的痛苦,却也能感觉到紧紧抱住自己的温暖。
一滴温暖的冷水落在了康伟满是血污的脸上。“冷队!你怎么来了……。”
康伟仰起脸看着紧紧抱住自己的女子。用自己最大的气力说出了这句满是怨气的话语。“这一切本就应该是我来承受的!”冷紫翎已经泣不成声。“不!这是我的战斗!康伟不知道从何处来的气力,他用力推开冷紫翎的双臂,抄起手边那和自己一样伤痕累累的AN…94型冲向悬停在自己和冷紫翎面前的米—35M型武装直升机冲去,虽然刚才被火箭弹近距离击中的伤势已经让他步履蹒跚,但是他却依旧咆哮着冲向前方。“军中之军,钢中之钢,我们是祖国地热血儿郎,尖刀拔出削,炮弹压上膛,只等着冲锋号角吹响,涌浪中我们特别能吃苦,岸滩上我们特别能打仗,背水攻坚,势不可挡,海军陆战队的战旗唯有向前方。”这熟悉的歌谣又一次在战场上空回荡。
但是好象在嘲笑这个可怜的对手,米—35M型武装直升机的驾驶员并没有急于开火。他任由着子弹打在他坚固的座舱周围。镇定的用自己的头盔式瞄准将这个勇敢的男人推入死亡……。
第六十一章:战略转折
又是一个夕阳如血的黄昏,一只独行的斑头雁张开它灰褐色的双翅迎着饱含着水汽的东风飞翔在孟加拉湾的上空。在这个季节大多数的斑头雁都会选择在位于亚洲中部海拔4800米左右的青藏高原之上,寻找水草茂盛、人迹罕至的湖湾交尾筑巢。但是这一切的美好显然与这只孤雁无关。斑头雁或许是最为忠于爱情的禽类,不仅出入成双成对,而且一旦丧偶,便不再“婚嫁”。这只孤雁已经飞越了重重的关山,此刻它最终的目标已经就在眼前,碧蓝的孟加拉湾—多么适合永别这个世界的地方啊!
这只一心追寻死亡的孤雁显然已经无心顾及在它双翅之下一片混乱的人间。在它的眼中曾经多次飞跃的孟加拉首都达卡,此刻却正在一阵阵难以理解刺耳的爆炸声中振颤着。一朵又一朵火红色的花朵正不停的在这座古老的人类城市内上演着那短暂的开谢盛衰。众多依靠着头顶那旋转的翅膀飞行的钢铁怪鸟在这座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的森林里穿梭着。它们虽然庞大而敏捷,但却也往往难逃猎人的枪口。不过这一切同样与这支孤独的飞禽无关,它依旧执着的飞向它的目标,那个曾与自己心爱的它比翼起飞的海洋。
它已经很疲惫了,翅膀根部传来的阵阵痉挛感觉让他难以再保持如此的高度。但它却依旧还在坚持,在已经模糊的双眼之中,它似乎又看到了,看到那组成“人”字队型北返的雁阵,而自己和她也就在其中。越来越近了、越来越近了,如此的真实,难道这就是传说中另一个世界的入口吗?她亲自和已经过去的伙伴们来迎接自己吗?
随着一阵刺耳的咆哮声中,那“人”字队型的雁阵越来越大,最终成为了那巨大无比的银色大鹏呼啸着从它的头顶掠过,它清楚看到那银色大鹏骄傲上翘的尾部那红色的烙印—那是一个红色的五星标志,在其正中的位置是一个来自遥远东方的古老的符号—“八一”。
“中国海军航空兵歼…11H型舰载战斗机6架、歼…10H型舰载战斗机12架、歼轰…7E型电子战机2架……。”在孟加拉湾的东部,印度海军的常规动力航空母舰“尼赫鲁”号的指挥中心内,对空搜索雷达正将一个又一个新出现在战区上空的威胁向战斗群指挥官塔布拉斯中将报告道。在“尼赫鲁”号航母的岛式上层建筑的前、后、左、右四壁之上都安装有5米见方的相控阵天线,这种名为“舵板”的俄制对空搜索雷达在性能上可以与美国海军的“宙斯盾”系统相媲美,能够实现360全空域监视,并同时跟踪数十个甚至上百个目标,在目前缺乏舰载预警机的情况,可以说是整个航母战斗群的眼睛。依靠它印度海军才能组织起有效的防空作战。
“是否要出动战斗机进行拦截,我舰的舰载航空兵虽然损失较大,但是并非不能一战啊!”舰载战斗机中队的指挥官们此刻依旧热情的请战着,显然连日来毫无挑战的对地支援任务已经令他们无比的厌倦了。“尼赫鲁”号常规动力航空母舰最高载机数量为34架,包括28架米格…29K舰载战斗机和5架卡…28反潜直升机。在目前的条件下,“尼赫鲁”号航母的舰载战斗机中队的确仍保留着一战之力。但是塔布拉斯中将却微笑着对自己的飞行员们摇了摇头,经过了马六甲海峡的激战,他已经清楚的认识到了中印两国海军的差距。此刻的他不能拿印度海军航空兵最后的骨血去赌。
“我们目前的任务已经不再是确保孟加拉湾的制海权了。新德里要求我们尽可能多的保留印度海军的有生力量,撤出战场。”虽然充满了无奈,但是塔布拉斯中将却清楚的知道这是乔京德尔上将在目标条件向印度海军下达的唯一可能完成的任务了。虽然印度海军和空军在几乎拼尽了全力的情况下最终重创了中国海军的核动力航空母舰—“江苏”号。但是却并没有真正根除中国海军对孟加拉湾的威胁。在“江苏”号受创之后,中国海军的“直辖市”级核动力航空母舰—“上海”号立即中止了海上维修和保养的状态。掩护着跛行的“江苏”号撤往刚刚易手的安达曼群岛。
虽然暂时将中国海军的长臂—“上海…江苏”双航母战斗群逐出了战场,但是塔布拉斯中将却从未真正的认为他已经获得了完全的胜利,相反他几乎每天都在焦急的等待着中国海军重返孟加拉湾,而随着每一个昼夜的度过,他的忧虑都会成倍的增长。因为他清楚的知道,距离下一次攻击的间歇越长往往便意味着下一次的攻击将更为的猛烈。“江苏”号虽然失去了战斗力,但“上海”号却毫发无伤,他随时可能重返战场。
“或许新德里统治之下的印度已经是一艘千创百孔的破船了,他再也无法在汹涌的惊涛骇浪之中前行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每一个船上的乘客都必须与它一起沉默。至少我不希望印度共和国花费了无数的心血和财富的海军舰队最终毁灭在我的手中。”很多人都会认为乔京德尔的坚持来源于他依旧有着充满乐观的信心。但他们显然都错了,如果有一群人早已预言了印度的毁灭,那乔京德尔绝对是其中之一,唯一的不同是在其他人利用了这份先知先觉捞取自身的最大利益之时,乔京德尔却选择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印度海军必须撤离战场,无论遭遇到中国人如何的尾追堵劫,您都要把‘尼赫鲁’号带到终点。我相信您的能力—印度海军最具智慧的老象。您和我一样清楚这艘战舰的能来到印度的不容易。”要让一个人去奋勇杀敌或许并不容易,但是要让一个以荣誉为生的海军将领选择阵前逃亡却更为艰难。在电话中乔京德尔的语气可能只能用苦苦哀求来形容了。
“尼赫鲁”号航母的前身—前苏联的“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号表面上是莫斯科白送给新德里的。俄罗斯政府所收取的只是航母改装费用,再加上一同出售的米格…29K舰载机,合同总金额为20亿…25亿美元。新德里一度认为这笔交易不仅对双方都有利,甚至是自己难得从北极熊手里赚到的便宜。但是等合同一签署,俄罗斯政府便立即翻脸,以北德文斯克船厂的意义继续伸手向印度政府要钱,而理由从预算失误到美元贬值无一不足。而新德里只要一有收手的意思,莫斯科立即表示—俄罗斯海军司令部随时可以“戈尔什科夫元帅”号航空母舰改造成直升机航空母舰。让这艘直升机航空母舰与“彼得大帝”号导弹巡洋舰、“库兹涅佐夫元帅”号航空母舰一起,组成俄罗斯北方舰队在大西洋的突击集群。面对这样的卖主,新德里只有吃憋掏钱的份。
“为了印度的明天,我们一定要逃出去!”在印度海军最后1艘“拉吉普特”级导弹驱逐舰的护卫之下,“尼赫鲁”号航母蹒跚着向东航向。它将最后一次在加尔各答接受海上补给,随后再向南沿着印度曲折的海岸线航行,沿途将会有更多的印度海军和政府的船只加入它的队列,开始漫漫的海上流亡之路。而在这个航母战斗群渐渐远去的背影之上,更多的中国海军航空兵的战机呼啸着飞向他们的目标。
“军队的力量与力学中的动量相似,是质量与速度的乘积。快速的行军,能够提高军队的士气,足以增加取胜的机会。”面对着眼前几乎囊括了整个南亚次大陆东部地区的巨大电子沙盘,一向喜欢引经据典的中国人民国防军副总参谋长胡维风中将不由得的低声念出了一代“军事艺术巨匠”—拿破仑的至理名言。
此刻在位于北京中国人民国防军总参谋部的电子兵棋推演中心内,以胡维风中将为首的蓝军虚拟指挥小组正面临着一个各自军事生涯以来最为严峻的考验。原先蓝两军之间一边倒的搏杀正随着中国陆军地面部队翻越喜马拉雅山脉突然出现在印度东部军区的侧背而发生着颠覆性的转变。
此刻的战场之上格局不仅演变成红、蓝、绿三方的大混战,而且一度以来占据着绝对优势的蓝军在目前的态势之下,也正由原先对绿军的海、陆、空三维压制、四面合围的战略优势陷入了与红、绿两军两线作战、腹背受敌的尴尬局面之中。“红方虽然突袭西里古里得手,但是由于我军东部和东北部两大战略集团已经打通了孟加拉北部的交通线。所以西里古里走廊的易手对战局的影响并不预想中那么巨大。以蓝军现有的兵力稳定北部的战线并没有太大的问题。”负责指挥蓝军第1集团军的北京军区第38集团军军长黄玉成少将虽然对战场之上蓝方糟糕的表现倍感气愤,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味。但是这并不相信他对目前战局依旧乐观的判断。
虽然蓝军第1集团军第922步兵师搭乘火车驰援西里古里的行动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蓝军2个机械化步兵营和1个师部被判定为重创后撤。但是按照从第一线传回的火力侦察的情况来看,红军方面参与此次西里古里奇袭的兵力并不多,红军第53山地步兵旅之中真正投入一线的也不过2个营左右的兵力。而蓝军第1集团军的编制内除了需要重新组建指挥系统的第922步兵师之外,还有1个机械化步兵师、1个山地步兵师和3个独立旅的庞大兵力,所以黄玉成少将已经拟定好了在6个小时之内集结12个营正面强攻,夺回西里古里的计划。
和平年代的西里古里走廊的确是连接印度本土和其东北部的战略枢纽,但是随着印度陆军对孟加拉的入侵,这一战略地位已经大大削弱了。假道孟加拉国的领土,印度军队目前仍可以在东部和东北部之间自由的调动。但是对于蓝军来说夺回西里古里,封闭红方地面部队从喜马拉雅山脉各山口进入恒河平原的入口却是目前最为至关紧要的任务。如果不能在红方远征军立足未稳之际,摧毁他们的桥头堡。在大吉岭一线重新构筑起防线的话。那么整个恒河平原都将处于对手的兵峰之下。
“没错,立即投入战略预备队—第1集团军的全部兵力封闭西里古里的缺口。同时集中目前在达卡外围的所有兵力发起最后的总攻。真正结束孟加拉战役,蓝军只需要留下2个师肃清地方。其余部队可以悉数调往北方前线与红方进行最终的主力决战。”负责指挥蓝方第4集团军的中国人民国防军济南军区第54集团军军长宋仕波少将也立即附和道。的确在目前的战局之下,蓝军并非全无机会。达卡的保卫者们虽然勇猛顽强,但是在一波接一波的猛攻之下,他们的堡垒已经摇摇欲坠。最终攻陷这座孟加拉国抵抗意志的核心可能就是下一个小时甚至下1分钟的事情。而一旦达卡被攻陷,蓝军目前的这盘死棋便仍有翻盘的可能。
“绝不要做敌人希望你做的事—这是一条无可怀疑的战争格言。理由很简单,因为敌人希望你做。”在过去的几个小时里一直保持着沉默寡言状态的胡维风中将突然站起声来,用自信的语气向自己面前各位可以说是共和国最为优秀的军级指挥官念出了了这一句同样是出自于拿破仑之口的战争格言。
“在拟订下一个阶段的作战计划之前,我必须向各位申请一点:那就是你们都是优秀的战术指挥官。如果此刻沙盘上的那些军团可以替换成为各位麾下的军团的话,我想战局本不至于如此的糟糕。但是各位的努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胜利与我们失之交臂。这并不是你们中任何一位的过失,而是由于我—身为蓝军最高指挥官的我,在一开始便误判了局面。在战略展开阶段便犯了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胡维风中将走到了整个虚拟指挥中心的中央,面对着巨大的电子沙盘继续着他的检讨。
“我们从一开始便被兵力、武器和所谓的战略优势蒙蔽的双眼,我从来没有想过以强大的印度陆军东部军区在绝对优势的情况会无法扑灭弱小的孟加拉军队。即便在达卡城内有一位来自中国的常胜将军。但是真是由于这种自信、这种优越感将我们全都锁进了醉心于胜利的狭隘桎梏之中,我们就象被红色斗篷牵引着的斗牛一样一味的向着达卡的方向挺进,总是幻想着在下一分钟结束战斗。而真是这一分急噪最终不仅断送了我们看似近在咫尺的胜利,而且将我们赶进了随时可能全军覆灭的危险境地。”在位于达卡城外的印度陆军前线指挥中心内,已经连续2天没有粘过床沿的印度军队最高领导人—乔京德尔。贾斯万特。辛格上将也同样正面对着眼前一双双依旧充满战意和血丝的眼睛,说出了自己此刻的无奈决定。
乔京德尔真的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如此的愚蠢,竟然会忽略了北部强大中国的威胁,一心只想着如何灭亡孟加拉。印度陆军数十年来早已达成共识—中印边境东段是印度最易遭受攻击的方向,因为“这里不仅有双方争议的麦克马洪线,还有连接具有战略意义的东北特区与印度内地的西里古里走廊”。因此中印边境东段一直印军兵力部署的重要方向。在该方向,印军靠前部署了1个陆军集团军和5
个空军飞行联队,还在纵深部署了另三个集团军,以作为该方向的预备队。为了扼守具有战略意的西里古里走廊,印军仅在的达旺方向就展开了2
个山地师,作为该方向中的重点。同时,还在认为中国人可能进入的鲁希特河和卡门县方向部署了约四个师的兵力。
中锡边境更是印度陆军一直以来重点关注的地区,历任印度陆军总参谋长都认定该方向是“印度防卫最敏感的部位”,因为“锡金这个战术上十分敏感的地区,像一个十字路口,一方面切断了尼泊尔和不丹,另一方面又切断了中国和孟加拉”。况且印度于1974年吞并锡金之后,便认为“由于这里距平原的铁路终点较近,印度虽然占有一定优势但却是敌人最易于突破的缺口”,因此,印军在锡金部署了约2
个山地师的兵力,并在西里古里走廊口附近再部署了1个山地师,使该方向成了重兵集中部署的地方。
但是乔京德尔却几乎无视了这一切,几乎是一根筋的将自己所有的赌注压在达卡这个死亡的轮盘之上。现在他就要面临的是血本无归。
当弹鼓之中最后一发子弹通过康伟手中的AN—94型自动步枪滚烫的枪管,徒劳打在了眼前这架硕大而狰狞的米—35M型武装直升机机身之上后。驾驶舱内的印度陆军航空兵飞行员以老猫戏鼠的心理注视着眼前这个已经浑身是血的中国士兵。他显然已经没有子弹了,几乎已经被撕成破布的军服之下几乎可以看见他的遍体鳞伤。但是就在他微笑着按下攻击按钮的刹那。“卧倒……”在一声动听的女声之中,那个魁梧的中国士兵突然猛的扑到在地,出现在米—35M型武装直升机驾驶舱前的是一个手持着1支6H…30型30毫米轻型榴弹发射器的中国女兵,一个又一个火球已经逐渐清晰的迎面射来……。
第六十一章:战略转折上
30毫米榴弹可以有效的杀伤1500米距离之内的有生目标,同样可用于摧毁这一距离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