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道之步步高升-第2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般来说,领导的爱好常常被放大成为大多数干部的爱好。
例如,如果领导喜欢下围棋,手底下干部的办公室里保管都会有几副高档的云子,以便随时有机会可以向领导讨教几招;如果领导喜欢打乒乓球,各地市的干部随身都会带一块球拍,遇上和领导出差,可以陪领导热身。
如果某位有爱好的领导十几年不挪位置,没准本地干部中会出业余围棋大师或者乒乓高手。
具体到东南官场,也是如此。
省委书记南延平爱吃西北的羊肉泡馍,临江市原本不多见的羊肉汤馆就多了起来;省长乔明松喜欢理论研究,各地领导干部就以能在《理论与实践》等杂志上发表文章为荣;省委组织部长林国栋喜好书法,全省组织系统的干部几乎都能提笔挥毫。
伊海涛提出回去要练字,这也是与领导保持一致的一种姿态和方式。
在叶庆平的指点之下,楚天舒将车开往省委家属大院。
路上,楚天舒很好奇,边开车边向叶庆平打听省委家属大院的情况。
叶庆平怕伊海涛又谈敏感话题,便接了楚天舒的话头,滔滔不绝地介绍了起来。
省委家属大院解放前是座公园,再往明清时期推,则是当地著名的富豪商贾私人花园。有人工山,人工湖,树木清幽,颇有些历史底蕴。
唯独不协调的是,东南省第一任省委书记是个从东北一路打过来的抗联干部,他看不惯南方资本家的木梁大宅,下令拆平了二十余栋老宅,统一盖起了七套俄罗斯风格的二层小洋楼,专门作为当时省委七名高级领导的住所。
当初规定,只有省级领导,才有资格住进小洋楼。直到七十年代末期,这项规定都执行得很好,丝毫没有突破或变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省级领导几十年间,换来换去,也就那么几个人,这个走了那个来了,七套小洋楼基本够用。
改革开放以后,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是一批老干部退下来,进了顾问委员会。人不在位了,级别却在,待遇不能变。因此,新上来的省级领导,就住不上小洋楼了。
为了解决这一难点问题,省委便又修了一个别墅群,让退下来的老干部们来住。
可没过几年,这个别墅群又是人满为患,关键在于有些领导人员虽然下来了,还享受省级领导的待遇,甚至有些人,退位之前是副省级,退位时还往上升了半级,享受正省级待遇。
这个待遇,其中极其重要一项,就是住别墅。
还有就是,领导去世了,遗孀还在,总不能人走茶凉把老太婆往外赶吧,因此,别墅不够住成了常态,不得不修了第二个别墅群。
为了区分,第一个别墅群叫甲区,第二个别墅群叫乙区。
如此一来,退位领导和在位领导,待遇上便没有了太大的区别。
不过,在位的省级领导加上排名靠前的常委才有资格住小洋楼,这个规矩没有变。
排名靠后的常委们只能在甲区和乙区见缝插针,和退下来的政协**的老领导做邻居,而老领导们对新领导的待遇越来越好心存不爽,便会自觉不自觉地要起到监督的作用,这么一来,新常委们有时候便会感觉到诸多不便,甚至有点别扭。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省委办公厅又想了个办法,在位的常委,除了在甲区火乙区有一套别墅之外,还在莲花宾馆有一套单独的错层式楼房,面积比别墅小一点,名义上为了方便现任领导在晚上处理一些公务而不会受到家属的影响。
莲花宾馆是早先的省委招待所,有后门和省委家属大院相通,另有侧门与莲花湖公园相连。除了几幢大楼,还有一组独门独院的错层楼房,并没有延续下去叫丙区,而是叫贵宾楼,以示与领导们居住的别墅有所区别。
中央首长来东南省,一般安排住在贵宾楼。
省委在位的几位常委领导,在小洋楼、甲区、乙区的别墅是和家属一起居住的生活用房,而在贵宾楼还分配有一套错层式楼房,用于晚上办公或接待。
林国栋是从中央组织部下来的,办公厅原本在乙区分配了一栋别墅,他却没同意住进去,理由是他没带家属来,只一个人却占了两套起居用房,还要安排至少两个内勤人员,所有生活和办公设施都得准备两套,太lang费了。
他说,住在贵宾楼的错层式楼房里,他这个单身汉的生活办公都可以解决。
不过,叶庆平却说,林国栋嫌麻烦不假,但更是为了图个清静。
按他的级别,也有资格住进乙区的独栋别墅。但住进去之后,就要和其他的省委常委以及老领导们做邻居,每天进进出出彼此都不方便,不如独自住在贵宾楼里自在。
这也是为什么省委书记和省长的小洋楼分隔在大院的东西尽头,彼此不打照面的原因。
车到到省委家属大院的门口,楚天舒自动下车,走向警卫室。
这种警卫森严的**住所,别说出租车,就是一辆没有通行证和预约的宝马路虎都得老老实实停在侧门,乖乖下车登记。
楚天舒出示了身份证件,说:“我们是来见林国栋部长的,有预约。”
警卫室的警卫冷冷翻开预约记录本,脸色稍缓,查验了楚天舒的身份证件,又将登记薄递给他,指了指签字处。
楚天舒笑了笑,签字完毕,开车朝大院内而去。
灯光下,院子里花团锦簇,道路两旁是精致的澳大利亚草坪,不远处有两个足球场大小的人工湖,清澈的湖水泛着微波,湖中央有一道凉亭,凉亭东面正对着几栋俄罗斯式样的小洋楼。
楚天舒看见了,不由得肃然起敬,因为住在这九套小洋楼里的少数几个人却掌握着东南省数千万人的命运。
车穿过大院往后面的贵宾楼而去,楚天舒突然冒出来一个匪夷所思的念头:我什么时候能带着晚晴和孩子住进这几栋小洋楼呢?
这个念头虽然只是一闪而过,但着实把他自己也吓了一跳,恍然有一种大逆不道意欲篡权夺位的感觉。
不过,就是这么一个闪念,却让楚天舒埋在心里的追求具体化了,那就是努力奋斗,争取早日带着老婆孩子住进小洋楼!
第640章 敢说实话
车子穿过大院的后门,直接开到了莲花宾馆的贵宾楼。
林国栋所住的错层式楼房背山临湖,是贵宾楼的标准户型,外墙上有一个05的标识。
叶庆平下车摁响了楼门前的门铃。
林国栋的秘书许文俊很快出现在门口。
叶庆平简单的介绍了一下。
许文俊与伊海涛和楚天舒握了握手,就把他们让进了房间里。
楼房的布局宽敞,比一般商品房的错层式结构的空间要高不少,装饰十分简约却十分精致。建筑石料采用的是花岗岩,木材使用的是橡木。
楼下是客厅、餐厅、卫生间和两间客房。
许文俊把三个人带到二楼的楼梯口,指了指上面,自己则悄然侧身,退到了一旁,又暗中给楚天舒递了个眼色。
楚天舒懂得进退,知道自己还没有资格去见林国栋这么高级的领导,所以,即使没有许文俊的这个眼色,他也不会莽撞地跟随伊海涛和叶庆平进去。
楚天舒停住了脚步,把手里的宣纸递给了伊海涛,然后跟着许文俊来到了楼下的客厅里。
许文俊让楚天舒在沙发上坐下,抢着给他倒了杯茶,递茶杯的时候,有意无意地说了句:“今天林部长心情不错。”
楚天舒一愣,但马上明白了,这是许文俊在向自己示好。
可别小看了刚才许文俊看似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这句话有时候千金难买。
与高层的领导见面,谁不想谈谈自己的事,但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领导的心情。
领导高兴,就能听得进去你要谈的事,也许大手一挥,你谈的事情就圆满解决了,至少会有一个比较满意的答复。如果领导心情不好,你还不知死活地请领导帮你操心办事,十有八*九会失望而归。
楚天舒起身接过了茶杯,笑了笑,轻声说了句:“谢谢许秘书。”
许文俊说:“小楚,又不是正式场合,别搞得还想是在机关里似的,你还是喊我小许或者文俊吧。”
楚天舒说:“那不合适。你年长我几岁,至少我该喊一声许哥吧。”
许文俊没再做声,算是默许了。
在所有的官员眼里,省委组织部长是个无比重要的角色。
按规定,省委组织部长在省委常委的排名中低于副书记和常务副省长,有的还排在了省会城市市委书记或者市委秘书长的后面,但是,其重要程度与他们相比一点儿也不逊色。
因为他手里掌控着全省各级官员的生杀大权,嘴巴一张,有可能就决定了一名官员的一辈子的进退。
论起来,许文俊比楚天舒年长几岁,级别也是副处。
但是,一名官员的重要性并不完全取决于他职务级别的高低,秘书更是如此。
省委组织部长的秘书成天跟在部长的身边,虽不能直接决定一个官员的进步,但他是官员们与部长沟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省管干部们都愿意巴结并希望成为他的朋友。所以,许文俊主动向自己示好,当然要让楚天舒觉得意外和感激。
坐下来聊了一会儿,楚天舒感觉许文俊并没有表现出某些领导的身边人常见的那种拒人以千里之外的傲气,倒是显得同龄人之间的那种亲近。
楚天舒试探着提出要和许文俊交换通讯方式,他也很爽快地掏出了一张名片,上面没有单位和职务,只有一个座机号和一个手机号。
这种名片,一般只会在朋友之间互相传递。
初次见面,就获得了如此的礼遇,楚天舒顿时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心里还在疑惑:如此说来,伊海涛在林国栋心目中果真有着比较重要的位置,许文俊爱屋及乌,才会对自己这般的客气。
聊了一会儿,许文俊说:“小楚,我们也上去吧。”
“这……合适吗?”楚天舒站了起来,迟疑着说:“许哥,领导们谈话,我一个无名小辈……”
许文俊笑了:“呵呵,没事的,林部长交代过,一起见见。”
哦!楚天舒松了口气。不过,他还是佩服许文俊的机敏,陪着自己坐了一会儿,让领导们把该说的话说完,然后再带自己上去,分寸把握得恰到好处。
上了楼,许文俊轻轻推开了书房的门,楚天舒紧跟着蹑手蹑脚地走了进去。
里间靠墙有两个书架,当中是一张大大的条桌,上面铺了毛毡和宣纸,一名中年人正俯身挥毫书写。
叶庆平在一旁双手并用,扶纸端墨,伊海涛在凝神观看,还不时点头,表示很敬仰的样子。
不用说,这名中年人就是省委组织部的部长林国栋。
林国栋上穿一件黑色的长袖t恤,下穿灰色高级毛料的休闲长裤,他神情十分的专注,似乎根本没有在意楚天舒是否进来。
头一次这么近距离地接触这么高级别的领导,楚天舒的心里不由得一阵狂跳,他不敢打扰,只在稍远的地方站住,屏住呼吸,怀着崇敬的心情打量起林国栋来。
作为副省级干部,林国栋可以说是很年轻的,今年才四十八岁,已经略胖的方脸泛着红光,头发浓密,往后梳得很齐整,眼睛炯炯有神,透出一股发自内心的自信和霸气,未曾近身,却能感受到他周身散发出来的强大气场。
看完了人,楚天舒伸长脖子朝宣纸上看去。
林国栋写的是行草,笔力劲健,颇有气势,在布局和章法上,有着行草不拘一格的豪放,但在笔法上,又兼具颜体和魏碑的功底,显得很有特点。
楚天舒虽不通书法,但在龙门客栈里龙若尘还是向他推介过怀素等狂草书法大家的作品,也跟他谈到过书法鉴赏中的一些要点,所以,楚天舒多少也能看出点门道。
写完了,林国栋轻声念道:“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然后直起腰,抬头看见了楚天舒,问道:“哎,你是海涛同志的秘书,叫……那个楚……?”
楚天舒大声地说:“报告林部长,我叫楚天舒。”
“对,对,到了嘴边我就说不上来了。”林国栋放下笔,笑着说:“毛主*席有过一句诗词,叫极目楚天舒,你的名字是这么个来历吧?”
事实当然不是如此,但大领导已经说了,再去辩解就很无趣了,楚天舒点头称是。
实际上,楚天舒假冒卫世杰和向晚晴相亲的时候,向晚晴听到他的名字,也是这么问的,当时,楚天舒的回答是:我姓楚,辈分正好是天字辈,爷爷取名字的时候,挑了一个舒字,楚天舒由此而来,爷爷的用意也没什么讲究,就是盼望着孙子天天舒服。
林国栋笑了笑,突然用手点了点楚天舒,说:“小楚,你过来,看看我的字写得怎么样?”
楚天舒愕然。
伊海涛和叶庆平都向他使眼色,让他赶紧过去。
楚天舒走过去,装模作样偏着脑袋,睁大眼睛,很认真地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却想着一味的夸奖林国栋听得多了,说了也没意思,可又不敢把自己刚才的看法说出来,担心说错了更显得卖弄,犹豫再三,没有做声。
伊海涛和叶庆平暗暗替他着急,心想,楚天舒平时挺机灵的,怎么这会儿连好话都不会说了呢?难道是见了大领导,胆子就小了?
倒是林国栋不急不躁,背着手,不动声色地看着他。
最后还是伊海涛按耐不住,催问道:“怎么样啊,小楚,你倒是说话呀。”
林国栋笑道:“哈哈,海涛,不急,让他想好了再说。”
楚天舒沉思片刻,还是决定实话实说:“报告林部长,小楚不懂书法,不敢妄加评论。”
“嗨,你这小子。”伊海涛真急了,指着楚天舒,无奈地苦笑。
林国栋哈哈大笑,伸手指着楚天舒,说:“好!果然有胆量,敢说实话。”
然后,他收敛了笑容,缓声道:“自从我到东南省以来,几乎人人都夸我写的字力透纸背,气势非凡,反正什么好听说什么,还有人不断地来求字,搞得我真像个大书法家似的。只有你一个人直言不讳,不敢妄加评论。很明显嘛,我这字就是一般,刚刚入门而已,就因为我是领导,所以你不敢说。”
楚天舒心里一慌,傻乎乎地又补了一句:“林部长,我不是那个意思,您的书法水平比我高多了。”
林国栋再次哈哈大笑了起来。
伊海涛表情僵硬,跟着嘿嘿地干笑。
叶庆平和许文俊捂着嘴,没敢笑出声来。
楚天舒双手交叉,勉强挤出了一个尴尬的笑。
“林部长,我……”楚天舒四下看看,局促不安地说。
“小伙子,没关系。”林国栋笑着打断他,指着条桌上的书法作品,说:“我当年的大学老师才是真正的书法高手,我跟着他学了几年,只不过学了点皮毛。不过,可别小看了这一点皮毛,搁到现在提笔忘字的年代,也还是拿得出手的。”
楚天舒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胆子,趁机就说:“林部长,您赠我一幅字吧。”
连伊海涛都觉得楚天舒这个要求提的太过唐突,刚才还在说“不敢妄加评论”,一眨眼又来求字,林国栋能高兴吗?
要知道,平时很多地市的领导来求字,都是被林国栋拒之门外的。
第641章 部长题字
“好啊。”林国栋微微一笑,问道:“你想要我写什么?”
叶庆平和许文俊暗暗松了口气,心说:林部长今天真是高兴,居然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楚天舒说:“林部长,我是晚辈,您鼓励鼓励我吧。”
林国栋说:“你要我这个长辈怎么鼓励?未必写一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见林国栋开心,叶庆平也没了拘束,他乐道:“林部长,这句话好,小楚这么年轻,就是要有上进心,您给他题词鼓励他‘天天向上’,他就可以天天进步,这不是坏事,是好事。”
一句话说得几个人都笑了。
伊海涛放心了,平素看上去特别严肃的林国栋,私底下还是非常的平易近人,很有幽默感,尤其在楚天舒这个年轻人面前,还真有那么点长辈的慈祥与宽厚。
“嗯,我想想,”林国栋提起笔来,开始酝酿起来,略略打量了楚天舒两眼,饱蘸浓墨,运笔于纸上:人到万难须放胆,事当两可要平心。
几个人鼓掌叫好,说这词境界高远,寓意深刻,意味无穷。
林国栋搁笔说:“你们几个啊,就是没有小楚实在,尽是些溢美之词。”
楚天舒说:“林部长,既然您看得起小楚,那小楚还有一个不情之请,不知道您能不能答应?”
林国栋板着脸看着楚天舒,说:“哎,你倒会顺杆爬,说吧,我今天总是做了好人的,干脆做到底吧。”
楚天舒指着条幅说:“林部长,既然给我题了词,那还请你顺便点拨一下,行不?”
“哈哈,你小子,还挺贪心啊。”林国栋又笑了,他说:“词也不是我杜撰的,是张大千大师的早年的一副对联。头一句,人到万难须放胆,这个不用我多说,你是做得到的。我要提醒你的是,事当两可要平心,要学会拿得起放得下,三思而后行。”说完,换了小狼毫笔,落上了款,盖上了鲜红印章。
“我懂了,谢谢林部长教诲。”楚天舒心诚悦服,忙着把字幅拿到了一边的书桌上。
叶庆平说:“小楚,别急,墨汁还没干透呢。”
楚天舒说:“呵呵,我得赶紧收起来,万一林部长后悔了,我岂不是亏大了。”
林国栋开玩笑说:“小楚,你也把我这个长辈看得太小气了。”
看气氛好,伊海涛大着胆子说:“林部长,小楚是跟着我来的,您给他题了词,也送我一幅吧。”
林国栋说:“海涛,看来不是我小气,而是你小气啊。”
伊海涛吓了一跳:“林部长,这……?”
林国栋说:“你看,你送了我几张宣纸,当天就要回去了,这可不是小气么?”
伊海涛听林国栋是开玩笑,这才松了口气,笑道:“呵呵,下回来我多带些,能把林部长的墨宝要回去,这个便宜是占大了。”
林国栋撸了一下袖子,又把笔提了起来。
叶庆平忙着要铺纸,却被许文俊抢了先,再要去磨墨,又被伊海涛抢了先。
林国栋似乎早有准备,他略一沉吟,运笔如飞: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
写完了,换了小狼毫落款,盖上印章,林国栋说:“这是弘一大师的话,我们共勉吧。”
读着字幅,伊海涛就意识到林国栋是有用意的,他对青原的事肯定已了然于胸,要伊海涛拨得开,立得定,别在紧要关头乱了阵脚。
果然林国栋收了印章,举重若轻道:“世事总是如此,从来都没有一帆风顺的,关键要处变不惊,别自己乱了方寸。应对复杂多变的局面,要有手段拔得开,只要行得正,立得定,又何惧风狂雨骤?”
具体什么手段,如何去拨得开,林国栋不会说,也不可能说,伊海涛更不可能追问,只得点头称是,盯着长条桌上的题字,念念有词,作思考状。
林国栋去洗了手,转回来对伊海涛,说:“海涛,小楚,我有言在先,我这些字你们不喜欢,可以出门就扔进垃圾箱,我绝对没意见。真要是想留存,不许张挂在公众场合,拉虎皮做大旗,我是最反感的,你们明白我的意思吧。”
“明白,明白。”伊海涛和楚天舒异口同声地回答。
时候不早了,该谈的也谈到了位。
伊海涛与叶庆平交换个眼色,让楚天舒把林国栋的两幅题词捧着,告辞出来。
许文俊代表林国栋将他们送到了门外,握手话别之后,立即返回去收拾书房里的残局。
开车出来,叶庆平感叹说:“小楚,你胆子着实不小,刚才你向林部长求题字,我可是替你捏了把汗啊。”
“庆平,当初我把他调到身边来给我当秘书,就是看中了他这么一股子敢说敢闯的劲儿。”伊海涛喜出望外,今晚上的收获可谓是不小,不仅得到了林国栋的接见,还通过题字得到了他的点拨,仔细想来,这都要归功于楚天舒误打误撞调动了林国栋的好兴致。
这会儿,楚天舒才觉出后背已经汗湿了,他不好意思地说:“老师,哪里呀,头一次见到这么大的领导,我也是心慌得很,都不知道该怎么说话了。”
“呵呵,小楚,我看未必啊。”叶庆平说:“林部长刚才对你有过评价,说人到万难须放胆,这个你是做得到的,说明他很欣赏你的胆识。”
楚天舒谦虚道:“庆平兄,你这有点夸张了吧,林部长第一次接见我,这是他作为长辈对我的鼓励,哪里有你说得那么玄乎。”
叶庆平说:“小楚,你可别忘了,林部长从事干部选拨任用工作几十年,他看人,只需要一眼就足够了。”
楚天舒手握着方向盘,心里美滋滋的,嘴上却说:“庆平兄,别总拿我开玩笑,还是向我传达传达,在我进书房之前,林部长对青原的事都作了哪些指示啊?”
伊海涛说:“我们进去之后,只打了个招呼,林部长就张罗着铺纸研墨,然后一直在练字,到你上来,什么话都没说。”
“哦,是这样啊。”楚天舒若有所思的说:“老师,庆平兄,你们都说我胆子大,那我就胡乱理解一下,是不是可以说,林部长这两幅题字就是最重要的指示呢?”
“有道理!”伊海涛立即表示了赞同:“赶紧回宾馆,我们再好好领会领会。”
临分别的时候,楚天舒已经让万国良去名流大酒店订了房间。
路上,三个人再没有说话。
几分钟之后,车就抵达了名流大酒店,万国良等在了大堂。
直接进了大套房,楚天舒准备去泡茶,被伊海涛拦住了,吩咐他赶紧把林国栋的题字摊开。
楚天舒捧着两幅题字四下看看,在茶几上比划了一下,觉得地方太小,就要两幅题字摊开在地毯上,又被伊海涛拦住了,说:“小楚,说你胆大,你还真是胆子不小,林部长的墨宝也是能随便乱放的。”
说着,伊海涛拉着楚天舒进了卧室,指着大床说:“来,就在这里。”
楚天舒就小心翼翼地把两幅题字摊开在大床上。
伊海涛把叶庆平喊过来,两个人抱着膀子,摸着下巴,盯着床上的两幅字在苦苦思考,楚天舒腾出手来,拿了电水壶去烧水泡茶。
猜度领导的指示精神,也是一项有讲究的技术活。
一个是身处“官商勾结”是非漩涡的当事人伊海涛,一个是天天和领导接近的身边人叶庆平,还有一个是毫无顾忌的胆大之人楚天舒,这三个臭皮匠,当然顶得起一个诸葛亮。
沉默了一会儿,叶庆平突然说:“老师,你今天去见何书记,是监察室的蓝光耀出面接待的,他有没有提到省里要组织一次全省范围的建筑市场执法大检查?”
“没有哇。”伊海涛说:“何书记和蓝主任都没有提到过。”
叶庆平说:“我听说,派往青原的检查组将由蓝光耀带队,他一点信息都没有透露,那是想来一个突然袭击了。”
楚天舒给他们端来了泡好的茶水,试探着问道:“照这么说,这次执法大检查还是和举报信有关了。”
在伊海涛面前,叶庆平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执法大检查隔几年会组织一次,倒也不一定和举报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青原这一组由蓝光耀带队,我看像是冲着伊老师去的。”
伊海涛沉思了一下,说:“庆平这么一提醒,我倒是想起来了,何书记跟我提起过,青原市建筑领域可能存在的问题,不管涉及到谁,都要坚决地一查到底。”
“这个情况,林部长一定是知晓的。”楚天舒眼睛又回到了床上的两幅字上,他自言自语道:“林部长的题字里,应该会有所警示吧。”
楚天舒的话,又将三个人的目光吸引到了题字上来。
伊海涛无比坚定的说:“有一点应该非常明确,林部长告诫我们,只要行得正,立得定,就不用惧怕任何的狂风骤雨。”
叶庆平迟疑了一下,说:“老师,恕我直言,林部长给小楚的题字中这一句,人到万难须放胆,也许是对你说的。”
“有道理!”伊海涛击掌赞同:“既然退无可退,也就无须再退,应该放胆一搏了。”
第642章 最佳礼物
回到青原,楚天舒立即找人将两幅题字装裱好。
伊海涛的那幅被挂在了他家二楼书房的墙上,那里是伊海涛和彭慧颖看书备课的地方,从来不接待客人。
这两天只要有空,伊海涛便会背着手站在这幅题字前,盯着那龙飞凤舞的每一个字出神,彭慧颖好几次都笑话他,从省城见了大领导是不是受了刺激,人也变得神经兮兮的了。
楚天舒的那幅他没有挂起来,因为丹桂飘香的2号楼属于租借性质,装修也很精致完美,他没好意思再在墙上打孔钉钉子,毕竟这房子总归有一天要还给吴梦蝶,这幅题字自己肯定要带走,所以,楚天舒把题字镶了一个镜框,摆放在一楼的客厅里,每天出门的时候都默念一遍。
青原市的各项工作表面上还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行,风平lang静,波澜不惊,轰动一时的“民工讨薪”事件的善后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时间往往是消除一切负面影响最好的清洗剂。
只有唐逸夫像一条蛰伏的毒蛇,在静候着省里执法大检查组的到来,伺机向伊海涛发起突然的袭击。
这一天下午,楚天舒忙完了手头上的事情,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向晚晴送给他的手表,发现今天是农历的七月初七,牛郎和织女银河相会的日子,更凑巧的是,阳历还正好是向晚晴的生日。
太巧了!
楚天舒给向晚晴发了一条短信,问她晚上有没有空。
过了一会儿,向晚晴回复说,晚上要录制节目,估计要忙到九点以后,有事吗?
楚天舒回复说,没事,就是想你了。
向晚晴立即回复,没事瞎闹啥,我忙着呢。
楚天舒感觉向晚晴完全投入到了节目当中,并没有意识到今天是个七巧的日子,于是,他决定要给向晚晴一个惊喜。
下班之后,楚天舒开车去了中央商厦,一个人做贼般游逛了整个淑女馆,最后看中了一件“戴安娜”牌睡衣。
上好的真丝面料,细吊带背后交叉,下摆开叉,腰身处打着扇形褶,底边镶着花边,是“戴安娜”刚推出的最新款式,当然价格也是不菲。
售货员并不是商厦的服务员,而是“戴安娜”品牌专门高价聘请的推销模特儿,楚天舒经过一番目测,感觉她的身材与向晚晴差不太多。
推销模特儿听说楚天舒对这款睡衣有兴趣,显得非常的热情,她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