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执掌好莱坞-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演又找到了利维。
对此,利维立即表示了支援。他立即让人开始核算费用,并且表示愿意给张导演以拨款,帮助他迈出这至关重要的一步——别人对中国的票房不相信,利维可是有着足够的信心的。而电影制作方面,利维也表示愿意帮助张导演,把电影更好的拍摄出来。
虽然在利维看来《拉贝日记》这个故事拍好了很难,张导演也不一定能够做好,不过,他也认为,如果张导演做不好,别人更是难以做好。而这样的题材,交给中国人拍摄远比交给别的国家的人拍摄意义要大,因此,给张导演拍摄也是最好的选择。
自从拯救大兵瑞恩之后,美国人对于战争片的拍摄水准,也算是达到了新的层次。现在的战争片,大部分都是在吃着那一部电影的遗产,甚至不止电影,就是电视剧方面,美国人也制作出来了兄弟连这样的电视剧,这些技术,都是很发达了。
可惜,美国的特点,决定了再怎么拍摄战争,也只能是兄弟连,而不能上升到连级之上——人数不够,是最大的麻烦。
而中国拍摄这种电影,就没有这个问题了。利维给了投资,给了技术,他也相当期待着,看到张导演把这部电影拍出来水平。
为此,他还特地找了凯文史派西,帮助张导演请他出演这部电影。而凯文史派西也对这个原本是纳粹党,却因为看到了屠杀而转变成战争时期的难民保护者的角色相当有兴趣,也同意了出演。
能够策动中美合作拍摄这样的电影,利维还是对自己的作为相当满意的。这就是人脉的作用,策划这样的电影,可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唯一让人遗憾的是,在联系发行商的时候,哥伦比亚公司对出品这部电影表示了拒绝——他们毕竟是有日本背景的,很难接受这样的题材。不过,这也没有什么,利维投资的电影。总是有人愿意发行的,哥伦比亚不肯,但是fox却马上就接过去了利维的电影发行权。
最近利维和fox的合作也不算少,一部反恐24小时,使得谜团公司和fox有了些合作的基础。而且。fox此时希望的,可不只是发行一部战争片,他们也同样期待的,是希望x战警制作第二部。
x战警这部电影,制作权在利维手里,发行权却在fox手里。看到现在各种特效电影如同雨后春笋一样往外冒,而且几乎每一部都赚到了不少的钱,fox自然也很难耐得住寂寞。
x战警的第一部,拍的是非常成功的,诺兰在那部电影中展现出来了非常出色的拍摄水准。比起来其他的英雄片来,可以说是更加悬念突出,故事跌宕的。利维当时没有选择趁热打铁,已经让fox很是遗憾了,而现在,看着那些电影都在赚钱,他们也在不断地催促着利维。
“不管怎么说,需要等到其他的演员和导演们全都有时间。电影才好拍摄吧。”
对此,利维也没有再坚持。
只是,需要把人数凑齐。可不容易。
休杰克曼倒是还算好说,他最近虽然很忙,不过新的片子还没有定下来。而诺兰在离开了利维之后,拍摄了一部白日追凶,但是因为收到了制片人太多的掣肘,也没有能够拍好。现在倒是也很希望靠着x战警翻身,这两个人没有任何问题。可是哈利贝瑞正在竞争奥斯卡。斯嘉丽约翰逊也正在抓紧时间宣传,她们有空闲。怎么也得奥斯卡之后再说了。
而且,还有一个重要的演员,凯特贝金赛尔,现在也没有时间来拍摄这部电影。
贝金赛尔去年的一年,可以说是极为忙碌的。上半年的时候,她接受利维的邀请,拍摄了球状闪电。这部电视剧播出之后,可以说是非常受到欢迎。这部电视剧里面对科学家生活的反映和对科学的重视态度,让很多科幻迷都很满意。比起来太空题材,这样的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却又充满了奇思妙想的电视剧,更加能够让科幻迷喜爱。
而且这部电视剧就是在科幻迷之外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电视剧的结尾部分,成功预言了美国在战争中遭到了突然打击失败,因此,在911之后,这部电视剧也一下子火了起来。
因此,虽然在利维的强行要求下,这部电视剧没有任何拖延的做法,只拍了一季就算是结束,但是很多科幻迷却都感到意犹未尽。而贝金赛尔的名字也被很多人记住了。她的名声大振,也让谜团公司在下半年拍摄的生化危机,一下子得到了不少人的瞩目——本来就是科幻故事,再有一个拍科幻电视剧成名的女演员来主演,这让很多人都拭目以待。
因此,就算是现在想要让她回来演x战警2,也得先等着她把这部电影拍摄完了再说了。那部电影的特技,化妆部分相当多,拍摄起来也不是可以仓促间一蹴而就的。一直到现在,它也没有拍摄完成。
不过,不管这些人有多少事情,他们倒是对于拍摄x战警2全都没有太多的反对意见。在接到了利维的电话后,他们也都纷纷表示,在自己闲下来之后,自己就会立即投入这部电影的拍摄。
他们全都答应的很干脆,甚至于片酬的事情都没有太多的问题。显然他们很清楚,利维不是一个吝啬的人,既然他们的名气涨了,那么利维肯定也是乐于给他们提升片酬的。
人脉是需要靠着自己的努力建立的,慷慨的名声,出色的眼光,投资的能力,拍摄电影的水准,这些东西,构筑成了现在利维的事业高塔,而在这座高塔左右,自然会有蔓藤攀附其上。
就算是拿不到奖项又如何?对利维来说,就算是王冠上没有明珠,他也已经有了王冠。
第二五四节
令人多少有些烦闷的金球奖,就这样的过去了。而在金球奖过后,利维的电影也算是下画了。
电影的北美票房,一共是七千万——作为一部爱情电影,这个票房数字算是不错了,可是依然不算是很好。
爱情电影的票房,一般起伏很大。有些票房不算好的,一般也就是四五千万左右,利维去年的迷失东京,票房甚至没有达到这个水平。而一些大牌明星参演的爱情电影,就可以有着很高的票房,就算是一亿出头,也是有可能的——但是这也就是爱情电影的极限了,也就是基本不可能的了。
而七千万的北美票房,算上了海外票房的话,大概能够达到将近一亿。这样的数字,对于并不算是特别出名的两个主演来说,已经可以说是相当大的成就了。
这部电影的主演,毕竟是克雷格和娜奥米,而不是茱莉亚。罗伯茨,或者汤姆汉克斯这样的拉票房的高手。
不过,虽然票房出来了,关于这部电影的另外一些争论,却没有就此打住。尤其是在金球奖过后,编剧工会奖颁发给了这部电影,可是导演工会奖也没有给利维一个提名的时候,这也引起了人们不少的争论。
对于利维的电影拿到编剧工会奖,人们并不觉得意外——从这部电影出来的时候,人们就一直都在说这是近年来最为出色的一个剧本。这样智性的电影,近年来在美国是十分少见的。
今年的电影中,真正称得上是好剧本的,也就是这一个和高斯福庄园了——本来在利维的记忆中。这一年的好剧本还有记忆碎片和天使爱美丽,但是现在,天使爱美丽早就演出了,而诺兰起点更高了,也不需要拍摄记忆碎片了。这两部电影也就没有了。而高斯福庄园有些繁复复杂,缺乏故事性的问题,在比较看重国际作品的金球奖上可以被忽略,可是,到了工会奖的时候,就成了它的弱点了。
这也使得利维第三次的。捧走了最佳原创剧本的奖项。
这已经是利维的剧本,第三次成为最佳剧本的有利竞争者了,对此,人们已经是见怪不怪了。而相比之下,利维的电影在各个评奖上面。都没有最佳导演的提名,这就让人觉得颇为有些奇怪了。
利维的水平,怎么也是配得上一个提名的。可是,无论是金球奖,还是工会奖,都刻意的忽略他,这到底是为什么?
而且,不只是美国导演工会。就是在随后的奥斯卡名单上,利维已然没有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的提名,也让人们再一次哗然了。
一方面。人们感叹着利维终究是没有能够突破连续四年提名的记录,而另外一方面,人们在奇怪,奥斯卡的标准到底是怎么了,为什么今年他拿不到提名。
按理说,这一次利维也不是一无所获——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剪辑,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等几个提名,他的电影也都是拿到了手里的。可是。这是利维的电影,利维的电影没有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的提名,这些年来还是第一次。
虽然说现在几乎所有人都认定了,美丽心灵会是这一次的最佳电影,但是,连提名都不给利维一个也实在说不过去。
对此,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利维拿过两次奥斯卡了,既然已经拿过了两次了,那么,这一次他也应该把机会让给别人了。而也有人认为,利维这一次拍摄电影时在力捧娜奥米,他也有可能,是希望捧红演员,而做出了一些牺牲——人们从电影上,实在很难找出来电影的不足,因此,也只能够在这些方面找理由。
一时之间,各种各样的讨论,也可以说是不绝于耳。而在这些讨论中,一种声音,开始逐渐占据了上风。
这些评论认为,认为利维之所以拿不到奖项,不是因为这些原因,而是因为他的电影虽然好,可是说起来,他的电影的突破,并不足以给他打来一个奥斯卡。
这样的有些官方式的评价,其实从一出现,人们就已经都很了解这是学院做出来的解释了。
“这一次的奥斯卡的提名中,最让人惊讶的,就是利维导演的电影,并没有获得太多的青睐。虽然它取得了不错的票房,而且,在剧本,剪辑,演员等各个方面,也都被人认为是非常出色的作品,可是,这部电影在最为重要的奥斯卡最佳电影,和奥斯卡最佳导演上,却全都没有能够获得提名。这让人很惊讶,因为电影的水平不差。同时,也让人很遗憾,因为这使得利维导演连续几年获得奥斯卡提名的脚步,不得不中断了。”
“奥斯卡会做出这个判断,是让人有些不解的。不过如果仔细了解一下学院往年的评价的理由,就会发现这并不奇怪。对于学员来说,他们看重的,是两种东西。一个是电影的艺术性,集中反映在电影是不是能够深刻的挖掘人性,能够通过电影这种艺术形式,真实的去反映人生。另外一个,则是电影技术上的突破,是否能够在电影拍摄上,令人耳目一新。有这两点中的一个,就可以获得学院的青睐,反之,就很难成功。”
“利维的电影,一向都是以人性取胜的。他的电影确实可以触及到人类的灵魂,这也是他被认为是好导演的原因。不过,因为这些成就,他也得到了足够多的荣誉。可是,如果希望能够拿到更多的荣誉,那么利维也应该拍摄出来更加深刻的电影才可以。他的新电影,虽然可以说是涉及到了哲学领域,拍摄的道理更加系统化了,可是,在人性的深度上,并没有突破,这也是为什么不得青睐的最大理由。”
“简单的来说,利维的电影很好,可是,他的电影还没有足以突破拿到过两次奥斯卡的大师的级别的。对于别人来说,这样的电影或许可以算是令人满意的,可是对利维来说,是不够的。”
“如果利维导演想要再次获得奥斯卡,那么,他必须向人类的灵魂更深处挖掘,或者是用更加震撼人心的手法来拍摄。在那之前,他并不算是对自己的做出了突破,也不值得再次拿到奖项。”
这个评论,也在第一时间,被送到了利维手里。而看着媒体的这种评论,利维也对着自己的朋友们,露出了无奈的笑容。
“这话说得,倒是很有道理。学院的要求是什么,他们分析的倒是也真的很准确呢。”
其实要说为什么没有获得奖项,利维比别人谁都要清楚。奥斯卡的平衡措施,和提拔新人的措施,总得不停地进行才可以,要是年年都围绕着一个利维玩上二十年,那奥斯卡还怎么办下去?光凭着一点,利维就敢肯定,他很难再获得青睐——毕竟,好莱坞需要新血,去年的时候,茱莉亚。罗伯茨,汤姆汉克斯,再加上自己,这些人都获得了奥斯卡奖,其实就已经是一个更新换代的象征了,利维现在还要拍摄电影去竞争,自然不会被人看好,拿不到奖,也很正常。
只是,就算不给奖,也总该给个理由才好。利维没有想到,学院给出的答案,竟然如此直接了当:就算是他们给利维挑一些毛病,利维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可是,他们竟然直截了当的就承认:你的电影很好,可是我们就是觉得还不够好,就是不选你。
这样的做法,让利维也感到无奈了。
“这本来就是学院方面给出来的答案吧,现在讨论这个的人太多,他们也顶不住。可是,就凭这些,就连个提名也不给,还是说不过去吧。”鲍勃对此依然是有着一些不满的。
他们可以接受失败,但是说利维的水平,连全年前五都算不上,他们也替利维鸣不平。
“没有必要和学院生气。”利维摇了摇头,“其实他们肯给我们一个解释,已经算是很不粗了。”
“有什么不错的?难道他们对待我们不好,只是给了一个解释,你就觉得可以接受了?”鲍勃反问道。
“不,我不是说这个可以接受。我指的是:既然说,他们总得是有个标准的。既然已经告诉了我们该怎么拍摄电影才能够拍摄好了,那么,只要按照他们说的,下一次,他们还怎么阻止我?”
奥斯卡希望好莱坞换上新血,这个道理,利维自然是明白的。但是,他可从来不认为,自己已经算是陈旧的老导演了。既然他们想要新的血液,那么自己可以给他们注入新的血液。其实,利维在此时,已经开始提拔斯嘉丽等演员了,他不是老古董,非得使用老演员,或者是非得使用一些已经落后的技术的事情,他都是不会去做的,甚至于,在技术革新方面,他一直都走在前面。
可是,他没有想到,这些方面他做了这么多,却还是被学院这么评价。
不过,也好,他们总算是明确提出来了更深刻的人性和更好的技术这样的要求,难道自己做不到么?
“也许,我们也该考虑一下,该如何运用更好的技术了。”利维想了想,还是对鲍勃开了口,“最近一段时间,大片不少。看着现在谁都想要拍摄大片,我也觉得有些想法了——也许,我们也该拍大片了。”
第二五五节新时代
“尼克,祝贺你,这是连续第几年了?连续每年都在奥斯卡上有所斩获,你可真不简单呢。”
走在奥斯卡颁奖晚会过后的大厅里面,利维对着向他致敬的人微微笑笑,带着些许笑容,接受了他的祝贺。
奥斯卡已经过去了,而奥斯卡的颁奖,和人们预测的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
今年的电影里面,有几部电影是特别成功的,这些电影从他们问世的时候,就已经基本上确定了没有人可以与这些电影相抗争。
比如动画长片,怪兽电力公司就很难和史瑞克竞争,这基本上就是史瑞克的舞台。而最佳摄影,最佳化妆,最佳音乐,最佳视觉效果,这些奖项都被指环王拿走了——作为大片,指环王的视觉效果方面自然不可能输给任何人,这本来就是彼得杰克逊擅长的方向。虽然他的电影很难突出演员的演技,可是在大场面特效制作方面,他是绝对的强者。
而最佳剪辑,最佳音效制作,都被雷德利。斯科特的黑鹰坠落拿到了手里,最佳音响编辑也被珍珠港拿到。战争片在这方面有着优势,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可以说,这一次的奥斯卡,各种特效类奖项全都被各种大片拿走了。这也意味着,好莱坞的电影,也终于正式进入了大片时代。
而以往在奥斯卡上能够大放异彩的电影类型,这一次却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太多的收获。美丽心灵拿到了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影片,最佳女配角和最佳导演。这已经是收获最多的电影了。而原本的大热门高斯福庄园,什么都没有得到,可以说也是尴尬之至。
当然,这里面也有着一些比较特殊的理由:比如说这一次的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就都颁发给了黑人演员丹泽尔。华盛顿和哈利贝瑞——这种颁奖。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一种政治需要。好莱坞这个地方,对种族问题还是相当敏感的,他们两个人拿到奖项,是一种政治需要,相比于这个。演员们的诉求,就要差一些了。
这毕竟是黑人演员们,第一次成功的为自己争取权力,和这个比起来,演员们的要求不算什么。
其实。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面,黑人一直都是在好莱坞没有什么地位的群体。而这个原因其实很好理解:在编剧,导演,制片人这些在好莱坞有着很大的权势的人群中,并没有黑人存在,因此,有再多的演员,他们也很难获得什么尊重——同理。这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其他有色人种,亚裔,拉丁人。这些人群在好莱坞一样不受重视,也是因为他们在好莱坞上层的圈子里面,没有立足之地的问题。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黑人倒是正在改善着自己的地位。他们当中,也开始有了一些不错的上层人物。而且,黑人们也通过有色人种保护协会等部门。争取着自己的权益,这些努力。也为他们带来了不少的好处。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现在的黑人在电影里面,一般很少扮演仆人了,甚至于,他们在电影里面也不怎么扮演反派角色了。
这一次的奥斯卡,就是一个初步的体现。而在利维的记忆中,在这一次奥斯卡过去之后,他们的权力也会逐步上涨。甚至于在未来,闹的几乎每两年就有一部反映黑人悲惨生活的电影上映,那个时候,才是黑人的权力大显的时候。
比起来以前,好莱坞的势力分割也越来越明显了。
相比于以后,现在不过是两个人拿到演员奖,很好接受。利维看到这个场景的时候,也没有什么过多的惊讶,相反,他一直都在带头鼓掌祝贺着两个演员。
利维在这一次奥斯卡中,处在一个较为尴尬的位置上面,他只拿到了一个最佳原创剧本——这个奖项,让利维颇为有些无奈,在编剧的奖项上,他得到的荣誉远比导演更多。
而其他的奖项,基本上全都落空了。剪辑没有拿到,而两个女演员的提名,也全都只是走了个过场,虽然说这对她们的扬名已经很有好处了,但是,没有拿到奖项,却毕竟是个遗憾。
只不过,在别人看来,利维现在可没有什么好遗憾的。他又拿到了一个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项,这使得他手里有了三个最佳剧本奖了,这样的获奖数量,让谁看了都觉得惊讶。
可是好剧本再好有什么用处?这是新的时代了。新的演员群体,新的电影模式,新的权力划分,这是真正的新时代。
不过其他人对此似乎还没有意识到,在晚宴上,也不止一次的有人问起了利维新剧本的问题。
“你有什么新打算?有什么新的剧本在筹备中么?”
在人们看来,这应该是理所当然的,利维这些年来,就是最懒的时候,也保持了一年一部电影的速度在制作着电影。既然今年的奥斯卡已经过去了,那么,他的新电影也就应该准备好了,可以上映了,在人们看来,应该是最为正常的事情。
只是,对这些问题,利维的回答却全都是一样的,“没有剧本,实际上,最近我在考虑的是改编一部小说。”
利维的回答,并不出人意料。就算是最为出色的编剧又如何?再好的编剧,也不可能天天往外蹦剧本,他们怎么也得构思,思索。利维最近写的两个剧本,都是爱情片,显然不算什么太大的突破,他说自己没有好的创意,倒也不算奇怪。
而且,在过去的日子里也不是没有用过别人的剧本,他说他会改编剧本,这也很正常。只是,人们也很好奇的是,利维的新电影,是不是会做出来什么新的突破?
这一次的奥斯卡。他不受待见已经非常明显了,难道,他还想再做出来什么事情?
对此,和利维关系比较好的一些电影人,诸如凯文史派西。在听到了利维的计划后,就直接发问了。
“我拍电影不全是为了奥斯卡,而且,就算是奥斯卡,不是也说了,我拿不到奥斯卡。是有这里有的吗?”
利维对这个只是耸耸肩就做了回答。
奥斯卡的说法,是说有更深刻的人性挖掘层面,或者是更为先进的技术应用。这个说法相当的官方,因为与其说这是奥斯卡的评奖标准,不如说。这是奥斯卡必须给奖,不能够再拖欠的标准。
能够做到这些,就是奥斯卡也得承认导演的伟大。
可惜的是,做到这些并不容易,这些年来,描写人性的电影很多,但是,真正有所突破。深入灵魂的却没有几个,也就是沉默的羔羊,在这方面做得算是不错。因为它是真正的去刻画变态了。而要说技术突破,泰坦尼克也就是这方面的翘楚,这部电影的大投资和精良制作,为大片时代拉开了序幕。
而想要达到这样的水准,并不容易。
可是,利维却很想试试。而这个尝试的方向。正如他自己曾经说过的,拍摄科幻片。
科幻片是以人类为背景的。自然会有更加深刻的人性,而且。要说技术突破,又有什么东西,比科幻片更加精彩?
这些东西,利维早就在心里想好了,只是,在外人面前,他不是非常愿意提及。毕竟,斯皮尔伯格刚刚拍砸了一部人工智能,这个时候利维再说拍摄科幻片,也显得有些不自量力。
因此,利维的计划,是先准备好了一切,然后再把这件事情公开。
而这一切的准备工作,最为重要的第一步就是剧本。
而这个剧本,现在利维手里,也已经有了东西——三体的小说版,大刘已经写了出来。
比起利维记忆中的三体,这一版三体在大体上没有什么改变。只不过,因为和好莱坞的编剧们接触的多了一些,大刘在科技性方面,更加增强了一些。而这个故事,被送到利维手里的时候,利维也就做了决定,要把这个电影投拍。
当然,他写的中国版的故事,很难投入拍摄:其中涉及到的政治问题比较多,这些问题投拍的话,很有可能就成为巨大的麻烦。不只是在中国如此,在美国也是如此。利维并不想要招惹这些麻烦,所以,真的想要投拍这部电影的话,那么,首要的问题,就得是把原本的故事进行改编,否则的话,这个故事根本没法使用。
对此,利维也早就有了认识,而且他也觉得这不算太难。
三体毕竟和拉贝日记不同。拉贝日记是涉及到中华民族一段最为痛苦的回忆的,在利维看来,那个故事如果由外国人来拍摄,对整个中国都是一种不够尊重的体现——自己的过去应该自己铭记,让别人去记忆总是不好的。
而三体毕竟只是一个幻想中的科幻故事,这种故事,就算是改成了外国人来拍摄,把发生的地点从中国挪移到美国,也是不成什么问题的。拍摄电影的时候,只要把其中想要表现得那些深刻的东西表现出来就好,故事本身,是可以做出改变的。
因此,利维也准备动手改变一下三体这个剧本,把它拍摄出来。
把小说改编成剧本,这个工作其实并不算是特别难。但是,利维对于这一部小说,有着很大的期望值,因此,在他看来,这部小说从叙事结构,到电影的人物和叙事内容,甚至包括一些对特殊场面的描述和规划,都是需要改编的。
而这一切如果想要都做到,显然是非常困难的。不过利维对此也很有信心:新的时代既然到来了,那么,他自然要拍摄新时代的电影。
第二五六节改编剧本
其实,就在来参加奥斯卡之前,利维对于三体这部小说的改编,就已经开始了。
三体这部小说,在利维看来,在内涵深度上,故事情节上,都算是不错的科幻故事,可是这部电影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大刘并不是很擅长人物刻画,而且,他擅长写大故事,不擅长刻画小细节,这些问题,也是当利维手里拿到了三体的小说版后,想要改编成剧本时,首先考虑到的。
比起来别的电影,这部电影的改编,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从小说变成剧本,这可不是容易事。
关键就在于,如何保留原有的思想,而换掉外层的皮囊。
好在,大刘对自己的作品,并不是特别在意别人的改动,这也使得利维,可以从容下手了。
首先,这部小说需要改编的,就是它的结构问题。这部小说本身的模式,其实不算特别适合拍摄电影,它的第一部以汪淼为主线,而到了第二部,换上了罗辑,第三部里面,就变成了程心——几个主角的优劣暂时不提,这样主角变换的模式写小说,作为小说变换视角固然是很好,可是,如果拍成电影,第一部里面的主角到了第二部里就是酱油,这样的电影非得让观众郁闷死不可。
如果利维把它拍摄成三部曲,每一部换一个主角的话,观众们怎么可能轻易接受?
这个问题,现在所有人都没有意识到——因为大刘还没有开写第二部,他们也无从知道。可是,利维对此却很清楚。因此,如果把小说改编成剧本,他首先要考虑的,也是回避这个问题。
而如何能够让电影剧本改编的恰到好处,既不影响原作的改变主角问题。又能够让让作者接受呢?
利维想来想去,想到的办法也只有一个。
既然说,不想让观众们对主角产生太多的代入感,那么,最好的办法,自然就是把戏份变成群戏。如果第一部的主角不再是汪淼。而是把汪淼,大史,叶文洁一起塑造为主角就可以了。
这样改变之后,第二部里面大史再继续串下去故事,也就比较容易了。而且,利维既然是想要拍摄科幻片,那么,真正的主角,自然是全人类,而全人类的故事,也没有必要太过于突出一个主角。
而如何做才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利维也在脑子里面,想到了另外一部作品:2006年上映的电影。撞车。
撞车这部电影,最为出色的地方,就是他的多线性结构。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通过各种拐弯抹角的关系,最终得以粘合在一起,这种剧本,用来表现群戏,是非常出色的。这也是为什么。当年撞车这个剧本,能够爆冷干掉断背山获胜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是。这种方式本身,只是有新鲜感。而不是有什么难以效仿的地方。实际上,这部电影在20年来的奥斯卡获奖影片中,也是被媒体评价最低的一部——比起来其他的电影,它只有叙事方面的创新。
撞车拍完了之后,第二年的电影中,巴别塔就是几乎完全一样的风格的电影。可是,因为这种模式已经不再新鲜了,虽然巴别塔的质量还要胜过撞车一些,可是还是没有能够获得什么好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