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执掌好莱坞-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制片人和导演的讨论,别的演员没有必要上去插嘴。
“克里斯托弗,剧本我已经看过了,电影已经拍摄的部分,我也已经都看了。你做的非常出色,超乎我想象的出色。真的没有想到,你第一次执导就能够把这么一部大片拍摄的游刃有余,真了不起。”
利维的夸奖,为诺兰找回来了一些信心:自己在挖掘演员演技上不如别人,可是自己也有擅长的。电影拍摄中的悬念设置,情节转折,剪辑技巧,这些方面,他对自己有自信。
他的偶像一向都是希区柯克,这些自然也都是他擅长的。把一个故事描绘的跌宕起伏,这是一个商业片导演的基本素质。尤其是在有着自己的弟弟帮忙的情况下,他更加有这个自信。他能够写出来合适自己的剧本,只要有了好的剧本,有了足够的权力,自己哪里用得着发愁拍不好电影?
当然,着也得感谢制片人放权——利维这样的制片人,也是难找的。
“你做得很好,在剪辑的时候,我想我也可以给你更大的权力,让你放手去做——毕竟没有好的剪辑,电影的剧情类的设置就要弱了很多。只是,剧本的张力上,你需要再做作设计。那个议员的演讲稿,你改过了吗?”
利维给予的权力,让诺兰更加开心了,但是表扬过后,利维也免不了说几句问题:对于电影中的人物台词设计,他不是特别注重,大段的演讲,他设计的也没有什么特点,这个确实是鲍勃给改的。
“是的,已经改了。鲍勃找到了麦卡锡的一段演讲,不过讲的不是关于变种人,而是关于驱逐国会中的红色势力的……稍微改改就能用,麦卡锡的政策和反对变种人的政策可以说是绝配。”
麦卡锡主义当年在美国盛行一时,好莱坞饱受其苦。作为英国人的诺兰不太在意这些,没有第一时间想到去参考麦卡锡主义塑造双方冲突,可是,在鲍勃提醒之后,他立即就意识到了,这个主意有多么巧妙——文学作品应该是取材于现实的,还有什么比这样的现实更真实?
自己和自己的弟弟擅长描写跌宕的故事,利维和鲍勃则擅长刻画细节,这是他们的不同之处。
“那就好,电影的其他部分,我都很满意,我也没有什么要多做补充的,你做得很好。我只有一句话要说,x战警可以算作软科幻作品,不要单纯的把它看作是一个漫画作品。把它拍摄的好一些,它可以更具意义。”
利维的话让诺兰点了点头:电影拍成什么样子取决于导演,诺兰作为这部电影的导演,确实可以把电影拍得更好。
现在不是库布里克的那个年代了,比起来过去的时候,科幻的黄金时期,可以说已经过去了。阿西莫夫、克拉克、海因莱因等三巨头当道的时候,正是美苏两国疯狂太空竞赛的40年代末至60年代,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渴望达到了巅峰,科幻黄金时代的氛围是在这个大环境下催生出来的。
正是那个黄金时代,诞生了无数的科幻小说,但是那段日子过去之后,科幻小说也就进入了衰退期。小说开始向销量妥协,越来越多的作品都成了披着科幻外衣的歌剧,乃至于,连歌剧都算不上,根本就是写一个故事,然后披上一个科幻外衣,卖点特效就算是科幻电影了。
那些电影,都是些渣渣!诺兰从来都不认为,那些水平的电影算是科幻作品。真正能够被他认为不错的科幻作品,可以说寥寥无几。他相信,自己拍摄的电影,完全可以超过他们去!
这个x战警,在自己手上会变得很不一样的,有着自己的拍摄水准,再加上利维的鼎力相助,自己没有理由不成功。自己负责掌控节奏,拍摄故事,利维负责补完细节,精雕细琢——这部电影没有不成功的理由。
也许,还有一个问题可以阻止电影的成功?
“放心吧,这些我全都清楚。”对利维的嘱咐,他也做出了保证,“而且,我还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你还记得你找来的迪斯尼的工作团队吗?他们成功了。面部表情捕捉技术,我们已经获得突破,在这部电影里面,它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竟然这么快,技术上取得了突破?这个消息,可是再好没有的。挂了电话之后,利维也是惊讶不已,在他的记忆中,这种技术最早使用应该是在拍摄指环王中,演咕噜的时候才出现的,可谁知道,这个技术竟然提前一年就出来了!
“现在的问题就是,这种技术,是否投入使用?你知道的,这会造成成本的上升……”
“那不是问题,立即使用!现在就跟我去技术部门,我们一起问问!”
利维的话,让诺兰再次笑了:果然,只要电影能够拍好,看样子自己也不是问题呢。
那么,就真的没有问题了!
第一七二节技术人员
说做就做,利维在听说了面部表情捕捉技术已经被研发出来之后,他也立即就来了兴致,想要过去看看了。
其实,利维也知道,这里面的原理没有多难。既然已经有了动作捕捉技术,那么想要研发出来与之类似的面部表情捕捉技术,技术上已经成熟了。只不过,利维对于科技研发的事情一窍不通,他自己的团队也没有能够研发出来相应的技术,而现在,在迪斯尼的帮助下这个技术获得了突破,让他既是惊喜,也是感慨。
惊喜的是,他这一下更加可以肯定,很多技术只要他肯努力就能够出现,并不是非得等到别人研发出来之后再去捡现成的。而感慨的则是大公司不愧是大公司,他们的团队的水平确实更高。迪斯尼只不过借给了自己一个团队就能够让自己的技术获得突破,可是他们的计算小组可是有六个之多呢——这些大公司能够成为顶级的业界企业,靠的可不全是耍手段。
“我听说技术获得了突破,所以就过来看看。哪位是迪斯尼派来的负责人?可以给我看看我们的新技术么?”
“我就是。”
从一走入技术部门,利维马上就开口发问了。他很想知道,一方面,他很有兴趣知道这里的技术做到了那些方面,另外一方面,他也很想知道,这样的技术突破,是谁主导完成的——迪斯尼那边,应该不介意他下手挖墙角吧?
利维的问题,很快就获得了回答。人群中,一个看上去年纪不算很大的亚裔女孩回答了他的话——这让利维颇为惊讶。技术部门一共也没有几个女人,这里的人大部分都是些理科的人才,可是这里的负责人,竟然是个女孩?
利维倒是知道,亚裔人口在学习方面一直都是有着很突出的水准的。像是这样的物理运算的学科,有亚裔参加,利维并不感到奇怪。不过,这个女孩竟然已经是负责人之一,这还是让利维很惊讶。
“刘璐璐,”对面的亚裔女孩。伸出手和利维轻轻握了握手,然后马上就迅速的把手抽了回去,“我是迪斯尼派来的工作人员,负责人是我的教授,他不在这里。”
原来是这样。利维点了点头。他也知道,好莱坞大部分的科学计算团队都是从大学聘请的物理学教授来负责,有些时候,自然也难免会有教授带着学生一起做事。只是,就算是这样,能够出色到让导师带着来参加特效制作的人,也算是人才了。
“想不到,技术部门里面。竟然有你这样的女孩呢。”利维也忍不住赞叹了一声。
“这是种族歧视还是性别歧视?”利维的一句话,却立即引起了刘璐璐的反击,虽然她的语气很平淡。可是话语中的含义,却让利维招架不住。
“当然不是,我只是觉得你太年轻了,也太美丽了,你这样的人做明星都可以,为什么非得学技术……”既然失言了。利维马上就想要弥补回来。虽然眼前的女孩并不算是非常特别美丽,可是哪个女孩不喜欢别人夸自己?
“好莱坞的电影中华裔地位是什么样子。你我都很清楚,我有足够的脑子。不需要扮演丑角和低贱赚钱——关于我的话题可以停止了么?你来这里不是为了讨论这些的吧?”
刘璐璐的话语轻易地把利维的恭维打碎了,她在话语中淡淡的骄傲,也让利维无语的摇摇头:这个女孩说的话确实是一点错都没有,可是她的脾气可真是够冲的。而且,听到夸奖首先想到的是这些……就算你是技术人员,有必要面对这种话语都要理性思考吗?
“你说的没错,我确实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给我说说你的技术的突破吧。”
利维没有和她计较下去,他来这里确实不是为了和她犟嘴。其实,利维已经看到了他们的新设备了:这种在脸上贴感应点的做法,别人没有见过,利维却已经时间了很多遍的了。
那个像个头盔一样的拍摄工具,再结合脸上贴着的铁片,就可以很好的捕捉面部表情,而如果再结合身上的贴片,那么就算是出演一些皮肤,容貌完全不像人类的东西也可以。在利维的记忆中,这东西是詹姆斯。卡梅隆的团队研究出来的,指环王里的咕噜,金刚里的大猩猩,星球崛起里面的凯撒,都是这种技术——甚至利维记得暴雪号称要用这种技术拍魔兽,让吴彦祖演古尔丹……
这个技术的突破,作用是非常多的——虽然这个刘璐璐脾气是冲了点,不过话语中听得出来,那只是因为她对好莱坞没有什么好印象——其实利维本人对于华裔在好莱坞电影中扮演的角色也一样不是很满意,对这话他可以算是深有同感,因此,如果刘璐璐真有本事,那么她有脾气也是可以原谅的,说些不中听的话也没什么。
“技术并没有太大的突破,要我说的话你来早了,这个东西,还不能够立即投入使用。”
可是,刘璐璐的话语,让利维再一次愣住了。
“不是说已经可以投入使用了么?”利维不解道。
“这个面部表情捕捉用的机器,工作的原理和动作捕捉技术一致,拍摄的时候,他们通过感应片感应面部表情的任何细微变化,传递到电脑上。但是我不知道是谁跟你说这个东西已经可以用了的,我们的技术现在依然只是初步的成功,还没有达到可以正常应用的范畴——面部捕捉和动作捕捉现在还无法同时进行,也就是说拍摄的时候不能够靠着一次拍摄把这两项都完成……”
刘璐璐马上开始讲起了技术的不成熟之处,谈到这些,她的兴致一下子就上来了。利维也听明白了她的意思,只是和女孩认为无法拍摄不同,他却有着其他的看法。
“也就是说,现在拍摄的时候,得是先让贝金赛尔和对面的人说一遍话,把这个场景演一遍,然后再让她自己对着空气演一遍,演同样的场景,才能够把电影演好?”
所谓的不能一次性拍摄,也就是说,同样的一场戏,得过两遍才能够完成了——显然,作为一个科技人员,刘璐璐更加希望一次性就把戏拍成了,这样才算是技术达到了成功。可是对于利维来说,多拍一遍有什么难的?
刘璐璐停住了嘴,她皱起了眉头,想了想之后才开口,“理论上可行。不过,对着空气表演?这能做到吗?”
显然,她是个技术方面的高手,却不是一个演戏的人才。
“相信我,可以的。”
对这个结果,利维微微有些叹息:看样子,所谓的突破,也只是突破了一部分,想要达到日后那种水准,还是有着很长的路要走的。虽然说利维本来也没有寄希望于一步到位的科技大爆发,不过,看到这样的情况,他还是稍稍有些失望的。这个进步并不算大,这条路还得继续努力。
而且这也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因为电影的技术不合格,所以,这对演员的演技有了更大的考验:需要对着空气演的声情并茂,可不算是什么简单的活儿。
不过,对自己挑选的演员,利维有足够的信心。
“你有问题吗?”利维回过了头,看着身后的贝金赛尔。
“表演上的问题?”贝金赛尔反问了一句才摇摇头,“难度确实增大了,不过还不至于不能表演。”
“如果你没有问题的话,那我可就要要求很多地方都重新拍摄了。”利维提醒道,“有了新技术,你所有的特效部分都得返工一遍。”
“如果你不在乎花钱,我为什么要在意劳累?”贝金赛尔反问道。
“那么很好,关于魔型女的特效部分重做。”利维打了个响指,给周围的人下达了命令,“用新的技术来重做这些东西。”
“可是如果做不到的话,我们可以立即叫停。”在利维的背后,刘璐璐再次开口补充了一句,“如果演员的演技不合格的话,那么我不能够听从你的吩咐。”
对于这个负责特效制作的女孩的倔强,利维更加惊讶了:特效制作人员在好莱坞并没有多大的地位,他们是新兴产业,可影视业是固有的巨头。敢于这样和一个制片人顶撞,这可不是什么明智的选择。
不过,利维对于这个女孩倒是颇为欣赏:敢于坚持自己的认识,在自己的专业事务上不轻易妥协,这就是很了不起的人了。
利维再次打量了一下这个年轻的女孩:这种执着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可不是人人都有的。就凭这些,她的成功就绝非偶然。
“没问题,你是专业人士,有什么事情,你和导演商量就可以了。”利维回答了她的话,他回过头看看诺兰,诺兰也点了点头:他也很清楚,有些东西听专业人士的意见比较好。
“可是,如果我和导演有分歧呢?”女孩是不依不饶的追问道,“我可以直接找你去商量吗?”
真够固执……这个问题,让利维耸了耸肩,“我相信诺兰导演会为电影做出充分的考虑的,你们得学会了商量着办事。至于找我,那不太可能,因为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要出趟远门,不在北美。”
“远门?”身后的诺兰,这一次有些惊讶的开口了,这话他都没有听说。
“是的,远门。我要去一趟亚洲——在那边,我有些事情要办。”
第一七三节亚洲
利维说的出远门,并不是一句谎话。从很早以前,他就一直都在计划着想要去一趟亚洲了——说是去亚洲,最主要要去的地方,其实也就是三个国家——东亚的中日韩三国,就是他想要拜访的地方。
这段时间,利维在迈阿密可以说是已经休息了很久了,而在休息之余,他也得去做些事情,发展自己的公司。
而比起来现在再去拍摄一部电影,利维现在倒是也有些别的事情要做。反正这段时间是休息时间,他也打算把自己以前一直想着要办的一些事情抽空办一下。
而这些事件,就是拜访亚洲的三个国家——这件事情,对自己的公司很有好处。
东亚三国一直都是世界电影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这三个国家,在利维眼里,也都有着不同的作用和地位。中国是未来世界第二大票仓,日本是现在的第二大票仓,而且还有着大量的资源以待开发,而韩国虽然没有这些东西,可是却有着人力资源以供使用……这些东西都是利维需要的。
因此,利维在休息之余,自然也是想要去那里逛逛。
现在的好莱坞,很多人还都没有意识到亚洲在未来会给好莱坞带来怎么样的影响,而利维认为这是个机会,可以让自己的公司比别人的公司提前发展起来:亚洲有着很多的机会,利用好了,自己就可以获得很多东西。
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需要抢占先机的,能够先人一步抢占先机至关重要。
比如说,就在99年。韩国的电影行业,刚刚进行了重大改革:这几年以来,韩国的电影发展非常迅速,自从96年以来他们的连续不断地改革措施,使得他们的电影开始了发展。而在新世纪之后,可以说是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高潮——这些东西,现在的美国人看不到,利维却能够看得到。他很清楚韩国在未来可以为他的企业带来很多东西。
当然,利维还不至于想要去购买韩国电影的版权,或者是想要把哪部记忆中的韩国电影改成美国版——韩国电影绝大多数都有个共同特点。就是乍一看看似很深刻,可实际上故事根本连编圆了都做不到,故事中有着一些非常大的漏洞根本补不上不说,为了刻意的追求深刻,不管什么故事都往伦理上扯。不是兄妹就是父女,反正得乱来一下,仿佛伦理学的混乱在韩国已经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第一大问题了,不提及一下就不足以表现韩国导演的思想之深邃。
对这样的电影,利维没有兴趣。不过,对于这部电影背后的东西,他很有兴趣:利维很清楚,美国的人工费用太高了。自己的特效公司,后期制作这些事情,如果以后还用美国人的话。那么无疑是一笔不小的负担。相比之下,韩国这边正好可以接手这些工作。
特效制作这种事情,在美国做花费太大了。而韩国电影没有足够大的票房,可以说是先天不足,因此在后天上,他们比中日更愿意付出努力。在特效,制作方面。他们在今后的几年里面,也愿意花费大量的心思。把电影的后勤部门交给他们。可以说是再好不过。
当然,这不是一个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工作,需要花费很长一段时间来做了,不过利维也不着急,这些事情可以慢慢来。技术上的事情,本来也不能一口吃胖了。
不过,技术不能一夜千里的进步,但是电影剧本,却可以有这种事情:如果自己能够收购一两个好剧本,那么可以说比自己写剧本省钱多了。
而收购剧本的这个工作,利维则是打算在日本进行——日本那里,可是有着大量的可以改编成电影的东西存在着。
这一次拍摄x战警,让利维看到了很多商业大片的东西:明星,故事,特效,场面,这些东西可以说是决定了一部电影的票房的重要因素。
当时间进入到了21世纪之后,电影明星的费用越来越高,电影的新鲜创意也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电影不再是靠着创意,明星和好的故事来取胜,而越来越多的仗着良好的特效,在人群中影响力比较大的现有故事的改编来获得人们的青睐——这样的方式省力气多了。
比起来自己写剧本,明星参与,用赌博似的方式来拍摄大片,这样的模式更加稳定,也更加容易赚钱。现在美国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不过,在新世纪到来之后,他们赔上几次,他们就都会学乖了的。
而如果说到人们已经有了很深的影响,可以改编成电影的故事,那么可以说最常见的幻想故事,就是人们童年时代所杰出的那些动画片和游戏——其他的影响力大的作品,大部分还是贴近现实,而非幻想题材的。而无论是动画片还是游戏,日本都可以说是少数的足以与美国相提并论的地区。
如果说游戏化的,这里有着全世界影响力最大的末世类游戏生化危机。有着蒸汽朋克类为人所熟知的最终幻想,有着吸血鬼类的经典之作的游戏恶魔城,还有这其他的幻想类游戏也有着现在还没有诞生,但是日后会出现的,鬼泣,鬼武者,战神一类的不乏死忠的作品。
这些游戏只要把版权买下来,那么日后想要改编成电影,都可以赚来很大的收益——这个利益,利维当然看得到。
而且,日本所拥有的不只是游戏,还有漫画。
当然,利维很清楚,像是龙珠这样的电影,估计是很难改编成电影的——全程飞天打斗的画面,足以让技术部门望而生畏。可是日本漫画相当发达,有些漫画还是比较适合改编成电影的:比如说卡梅隆非常喜爱,一心想要拍成电影的铳梦,比如科幻类的作品高达,再比如说在利维记忆中,真正被改了的忍者神龟,或者是其他的比较好的一些作品——比如被美国大导演们反复‘借鉴’了很多遍的金敏的动画,或者是普泽直树创作的,后来被hbo想要排成电视剧的《怪物》,这些作品的改编权,利维都很有兴趣。
而且,这些东西之外,日本还有着诸如哥斯拉,奥特曼等特摄片……虽然利维对这些东西不是特别感兴趣,不过,他也知道这些东西的影响力。
为了这些东西,去一趟日本就很应该。这些作品也许不比美国的更好,可是,日本人在游戏市场,在漫画市场上的份额,让他们有这足够的底气。
现在美国那边还没有人意识到这些,最近的几年时间里,漫威的电影是他们先要开发的,漫威过后,孩之宝那里还有变形金刚……这些东西,大概能够支撑美国市场多达十年,可十年之后,当人们看腻了这些呢?他们的眼光,总有转到日本的一天。
利维知道,自己争到手一个x战警,基本上已经是最大的收获了,变形金刚什么的,他本来也很难争得过斯皮尔伯格——那个东西是值得别人打破头的,当初变形金刚可是占据了美国动画片市场40%的市场份额,盯着它的人不少数。比起来那些,他还是先看着日本的东西,掠夺一下日本的财富比较好。
当然,他来日本,肯定是不能够明目张胆的说自己就是来筹划这些的,他来这里,倒是也打了另外一个旗帜:他号称是来这里参加日本的东京电影节的,这个理由,非常拿得出手。
虽然说,这一次利维并没有什么可以参评的电影:楚门的世界早就在东亚地区放映过了,不符合参评的要求,不过他既然肯来,还是让日本人全都非常高兴的。
东京电影节号称是是日本最大的电影节,理论上说,也是全世界九大a级电影节之一。只是,a级之间也有不同,欧洲三大电影节是a级电影节,虽然利维可以不在意,可是也承认这些电影节确实有些分量。可是东京电影节虽然号称是全东亚最大的电影节,可是分量却着实没有多重。
这样的电影节,利维肯来,而且提前来到了日本筹备,也让日本电影方面极为兴奋:这些年来,愿意来参加日本东京电影节的可是越来越少了,去年德普来了日本,让他们很是兴奋了一阵子,而今年利维来了更是让他们极为开心。
当然,他们也很清楚,利维到底是来干什么的,对利维的目的,他们也是颇为有兴趣的,日本人有的是游戏和漫画的版权和题材,可是,他们自己已经逐渐落后了的电影体系,支撑不起来一个把二次元世界三次元化的平台——他们自己改变的那些真人版的漫画电影,实在只能用惨不忍睹形容。电影公司负责制扼杀了电影工作人员的创意,阶级分明的社会制度让导演们上位困难,而过低的收入让演员们还不如去演电视剧,可以说,日本的电影业已经逐渐没落了。而没有了电影产业,漫画和游戏产业想要拼过美国太难了。
他们的好创意,迟早都是要卖给好莱坞的。而现在,利维来这里探路,他们自然也是相当欢迎的。
这笔生意,可以实现双赢的。
第一七四节文化发展
“利维先生,你所下榻的酒店,已经按照你所习惯的美国式的住所风格准备好了,仓促之间,准备不周,还请见谅。如果你还有什么特别的要求的话,可以跟酒店的工作人员联系,也可以直接告诉我。”
坐在酒店里面,看看自己室内的装潢,利维微微点了点头,他扭过身,看着一直追在他身后说话的日本人,温和的开了口,“山田先生,你不必那么客气,我是成年人了,而且我还带着翻译,真的需要什么,我自己可以办到的。”
“对不起,我没有任何瞧不起您的意思,如果我的行为有什么不妥,还请见谅……”
“山田先生,不必那么客气。我不是一个很难相处的人,在美国的时候,我和哥伦比亚公司的不少人都打过交道,你们都是一个公司,他们应该告诉过你这些吧?”
山田的脸上,露出了有些尴尬的笑意,“你的随和不应该使我们随便的理由……”
“我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应该的。”利维伸手示意山田坐下,“山田先生请坐,我还有事情想要请教您。”
既然来到了日本,那么利维自然也想要找个熟悉当地的人帮助自己引荐一下日本的电影界,游戏界,漫画界的人物。他自己不熟悉这里,必须得通过本地人才可以完成这些工作。利维在日本没有什么熟人,不过,美国的哥伦比亚公司,是索尼名下的公司,通过哥伦比亚联系日本这方面的人,是再好不过的了。
而来到日本之后。哥伦比亚公司对一切的安排也可以说是很好的——饮食,住宿,游玩,这些东西,他们都安排的很好。可是。唯独是在工作上面,他们一直拖拖拉拉,没有表现出来足够的帮助,也让利维有些不满。
“利维先生如果有什么想问的,尽管问好了。无论是饮食还是旅游,我们都做了充足的安排。”
“那些可以暂时先放一下……我来日本。最主要的还是看重日本的文化和电影产业,我是个导演,还是关注一下自己的本职比较好,不是吗?”
利维摇了摇头,他关注的。还是正事。
他的话语,让山田浑身僵硬了一下,然后,才再次笑着开了口,“利维先生似乎对日本的文化和电影都很有兴趣,对日本的电影,您有什么自己的看法吗?如果您想要见哪位电影界的人物,我也可以去安排一下。我们和日本的几家映画公司还是有来往的。和北野武这样的导演,也能够说上话。当然,如果你欣赏哪位演员的话。我们也可以请来。”
对这样的问题,利维只是摇摇头:他是来这里办正事,没心情胡来。而且,比起来那些导演们和演员们,他关注的是别的——哥伦比亚公司不可能不知道这些,他们在和自己胡扯。
“日本电影界的人物。就没有必要见了。这几年日本比起黑泽明的时代可是大有所不如。有人说这是日本人的思维枯竭了,我不这么认为。日本的漫画产业和游戏产业依然发达,这是公认的。至于说电影业。我想,现代电影中,需要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了。就算好莱坞,拍摄一些电影的时候,也都会有些力不从心了。出了好莱坞别的地方不愿意大力发展电影科技,自然无法拍出来好的电影,这是技术上的差距导致的——在其他国家的科技发展到一定水平前,这些东西,只有好莱坞可以拍摄。”
山田沉默了,他本来不是很想谈及这个问题的,可是,利维却一直都在把话题往这方面引导。他发现不管怎么接口都很难引开话题,所以也只能够闭嘴了。
“我来到日本,为的主要就是想要收购一些好的剧本。我希望贵公司能够帮助我一下,联系游戏公司和漫画家,考虑一下收购他们的作品的美国电影的改编权。我想,这件事情,对于索尼公司来说,不是很难吧?”
看到他不开口,利维也挑明了话题:日本人表面上无比恭敬,可是想要让他们合作,不把话说白了可不行。
“利维先生,你说你对日本出品的一些游戏,漫画很感兴趣,认为他们能够改编成为出色的电影,这一点其实索尼公司也早就意识到了。只是,一直以来,索尼公司担心的事情无非就是两个,一个是技术不成熟,这些故事无法得到充分的展现,反而失去了他们的精髓,而再有,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