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执掌好莱坞-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表示失望,用?s来表示高兴,用夸张的肢体语言来表现惊喜和恐惧的人来说,这个家族,绝对都是好演员。
而一部电视剧,能够凑齐了这么多的好演员,这么好的剧本,再加上很出色的拍摄手法已经看似简陋,却几乎什么都不缺的拍摄条件,这样的制作人,自己兼任导演,这个导演又能够差到哪里去?这些日子里,他一直都在指挥调度着整个剧组,他的水平,也确实是让人惊喜的。
只是,要是他对剧组里面的演员稍微再宽松一些就好了。
“我们的剧组,没有特别多的要求。我对你们的希望只有三点:别用药,少喝酒,有事的时候记得向我请假,能够做到吧?”
他还记得,第一天来的时候,利维就说了他的要求。而显然,利维对他的要求非常严苛,他不肯接受醉醺醺的演员,同样,别说是溜冰或者玩兴奋剂什么的,就算是软性的**,他都是严格禁止的,这样的要求,让剧组里面不无埋怨,但是,倒是也让剧组的拍摄进程,确实是快了很多。
不过,休劳瑞对此也仔细想过,他自己不怎么喝酒,也不喜欢碰各种药物,因此,客观的来说,他倒是不反感这个禁令。相反,他倒是认为,这么做加快了拍摄进度,是个相当不错的事情。
一个很有能力,很有眼光,而且很有野心的导演。当然,还得加上他有着相当的艺术品鉴能力,以及相当出色的人脉背景……
也许,自己来这里的最大收入,不是那一集6000美金的收入,而是更多的东西。认识一个好莱坞的大导演,对自己的未来,绝对有着极大的好处。
相比,自己的同剧组的人这么想的也不在少数吧?而且,导演肯提拔自己和这些演员,也是为了搭建属于他自己的人脉关系网络吧。只是不知道,他到底能够走到哪一步呢?这一部作为他的起步的电视剧,能够帮助他,飞得多高?
第二十七节701
在自己手下的演员们,对于自己的导演猜测不已的时候,作为导演的利维,在这个时候,则是相当享受得来不易的拍摄机会。
利维前世也是一个导演,但是在国内做广告导演,他可从来没有体验过现在这样的快感。
拍摄电视剧这种事情,在不同的国家,也有着不同的要求。如果是在国内,一个剧组只要配备一个导演,一个摄影,一个美术,这就是可以拍摄电视剧了——其实大部分的电视剧,也都是这么拍的。但是在美国,一部电视剧,至少也得有四部摄像机,同时拍摄一个场景,场景需要外景就要去实地拍摄,需要材料就得立即制作,服装,道具,布景,一切都非常先进,这些地方,让人瞠目结舌。
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美国的电视剧质量高。其实这很好理解,美国电视剧拍摄成本更高,投入的人力物力都是别的国家难以比拟的,这也是他们的电视剧水平最高的原因之一。
有人说美剧一周一集,其他国家也可以效仿,可其实效仿不来的:财力物力上的投入,决定了电视剧拍摄的进度的快慢。电视剧拍摄不要求演技多么精湛,所以成功率相对比较高,多出来几台摄像机,可以大大的提升拍摄速度的,一个镜头演一遍就可以过,和一个镜头需要反复过上几遍多角度拍摄,速度肯定不一样。美国人拍电视剧,一周就可以一集了,而中国的制作条件差的时候,西游记只有一台摄像机,为了拍摄外景,拍摄了足足17年——有这个时间,取一次经都回来了。
在中国,拍摄一部电视剧需要好几个月,甚至一年,乃至于更长时间。而在美国,一集电视剧一周就可以拍出来。而且,这一周还不是天天都在拍摄。周一到周三,演员们不用来拍摄,他们只需要拿着自己的剧本,在家里读剧本,背台词,准备自己的那一部分就可以了。而到了周四,一般是排练,周五则是正式拍摄。对于一般的电视剧来说,这样的节奏,完全可以跟得上。
csi也是一样:这部戏里面几乎是没有大场面的,这部电视剧里,连个开枪的机会都很少,拍摄起来也相当快速,利维又熟悉怎么干活,这当然也可以加快速度。
有着顶级的道具组,有着一集300万的投资,拍摄电视剧的时候还可以使用四台摄像机,这样的拍摄情况,在利维前世在国内的时候,就算是最顶级的剧组都不一定有这样的条件,这一集的投资可是国内的70倍,有这么大额的投资,利维拍摄的东西,自然也让他自己很满意。
“cult!好的,这一幕拍摄的可以,过。”
坐在导演椅子上,利维带着满意的神色点了点头,示意进入下一幕的拍摄。他得承认,电视剧的拍摄比他想象中的简单:在花了足够的心思后,他的剧组在拍摄电视剧的时候麻烦就少多了。
电视剧的拍摄,周期长,人物多,很多时候**烦不是电视剧的拍摄过程,而是人员准备的过程出现问题。一部电视剧重要的演员就不下十个人,很难确保这些人全都记住了自己的台词,分析了自己的人物表演方式,甚至很难保证他们全都没有事,能够全部准时到场。而一旦这些人里面有一个人耽误,那么受影响的,就是整部电视剧。
利维前世也是娱乐圈的人,无论是接触过的,还是听说过的,都见过不少类似的问题。以前在国内拍戏,可是没有这样的便利条件的。
国内喜欢用大牌,所以也得屈服于大牌。大牌演员对台词有要求,对机位有要求,对拍摄的角度方式,半景全景都有要求。台词过于难记或者不够抑扬顿挫,不行,拍摄的时候光线不好把大牌脸上的坑坑洼洼显现出来了,不行,拍摄用全景,把大牌演员的真实身高暴露在人们面前了,也不行。
现在,他却可以完全说了算了。
在这里,自己是制作人,是导演,是原创,是编剧,这部电视剧是自己一手搞出来的,不同的制作理念,决定了自己有着足够的权力决定怎么做事,而自己足够先进的眼光,也决定了自己拍摄电影的时候,选用了足够好的演员,这让电视剧的拍摄工作,可以说是一日千里的进行着的。
在国内,因为市场广大,拍摄电视剧很少赔钱,因此,电视剧说了算的,往往是掏钱的人,掏钱的人之下,也往往是谁名气大谁说了算。一个剧本出来,导演可以改,演员可以改,制片可以改,结果闹得什么都不是。同样,作为导演,上面也压着两座大山,再算上总局,根本就是三座大山,想要创作作品,可以说是难上加难。
而在美国,因为市场上竞争更激烈,更自由,所以造成了纷纷提高投资额度,高投资的电视剧,不考虑回报就不可能了。既然投资是国产剧的70倍,那么赔钱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强了。美国的电视网永远是很实际的,既然需要靠这些电视剧赚钱,那么,说话算话的,就只会是那些能够创造财富的人,而不是出资的人。
资本运营的规则不同,造成了差距。而对于自己没钱的利维来说,现在的模式显然比以前更好。这个模式让利维指挥起来,如臂使指,轻松了很多。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条件,是得成为制片人,有着足够的话语权。如果变化一下位置,变成了自己是演员的话,说不定,利维就更加喜欢国内了——在国内的话,大牌明星演电视剧,话语权可是很大的。
当然在美国拍摄电视剧,也是有些问题会遇到的。有的时候,演员喝醉了,停拍。演员有病了,停拍。演员状态不佳,对台词没有太好的理解,那就得反复的讲解演练,更别提演员要是被辞退了,得想办法在剧里让他去死,女演员要是怀孕了,得想办法找个理由让她4-6周有理由不出场。而甚至更有甚者,演员们在剧组里面相处的很融洽,临时决定去自己的车上打个快炮,那么,也许就会是全剧组都准备好了,等待着他们两个人或者更多人快点完事好拍摄……
不过好在,现在利维的剧组,没有这类事情。演员们足够出色,让利维的电视剧拍摄的水平一直都很顺利。
“我们的进度很快。”趁着拍摄的间隙时间,翻看了一会儿剧本,迈克尔坐在旁边的导演椅上,轻声开口说了话,“拍摄的进程比我们想象中的好,演员们的表现比我们想象的好了太多了,我以前参与电视剧拍摄的时候,很少见到这么出色的,真的很令人震惊。我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你有了这种本事了。”
这样的电视剧,有着多达十几个主要演员,在拍摄的时候需要每个演员都发挥不俗,这是相当困难的。这部电视剧的演员不少,人人都表现得相当可以,这也就足以让人觉得惊奇了。而对于迈克尔来说,最让他惊奇的,显然还是利维的表现。他认识利维很久了,也了解利维,他们一起拍摄过电影,在那部电影里面,利维就算是指挥两三个演员,都很难做到如臂使指,而这一部电视剧,演员数量大增,再加上道具组,摄影组,整个拍摄现场,至少有30个人,而现在利维竟然可以指挥的非常轻松,他不停的下达着命令,让每个人就位,让人人各司其职,这样的指挥能力,才是让迈克尔吃惊的。
这家伙作为导演的进步太快了。
“其实也就是认真不认真的问题。指挥两三个人的小剧组,很难让人乐于全力以赴,自然也就胡来了。现在这种局面,不全力以赴行吗?”利维对此,只是轻描淡写的掩饰过去。
玩玩而已把自己玩到自杀?迈克尔不无吐槽,不过再怎么说,自己的朋友在导演位置上表现得越来越好,他还是蛮高兴的。以前的利维做事情确实不够认真,也许真的是自杀了一次之后,看透了很多事情,变得喜欢认真做事了?自己的朋友变得比以前更出色了,这是好事情,为他高兴也就是了。
利维自己也没有太把自己的表现当回事。看起来他的表现不错,可也仅仅是不错。前世他参加过电视剧制作,很多东西都知道该怎么做,自然可以轻松上手。可是现在拍摄电视剧的时候,条件比以前好了太多,道具的使用,拍摄的手法,演员的表演,这些东西他也得一点点掌握,只是这种程度的变化,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有钱,有人,有技术,这样的情况要是再拍不好一部戏,那么,他未免也太丢人了。
迈克尔不理解利维的心情,是因为他以前没有受到过类似的压抑。因此,他也不理解,利维为什么现在有着如此高的工作积极性。
利维也没有理会他的想法,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作品,他现在也是满心欢喜的进行着制作,其他的事情,他是一律都想考虑的。
“我们的电视剧第一集已经拍摄出来了,送到abc去了,希望他们能够满意。不过他们也应该能够满意,我们的演员水平这么高,他们还指望什么?”
这件事情,也是迈克尔现在为止最高兴的事情之一:电视剧的拍摄相当顺利不说,剧组的演员们,水平也都很高。
“我们的演员水平当然高……克拉克的工作,做的很不错呢。”
第二十八节演员
这部电视剧的拍摄,最让利维高兴地,也许就是演员了。
在拒绝了克拉克的胡来要求之后,利维还是把选角的事情交给了他。他手下一共只有这几个人能用,时间又紧迫,他总不能事事自己来。克拉克去负责找演员,鲍勃则是带着编剧开始筹划剧本,而他和迈克尔一起,赶到了他们租下来的摄影棚,在这里进行着各种规划,因此,大量的演员的选角工作,还是得交给有这方面的才能,只是不那么让人放心的克拉克的。
不过,克拉克找的演员倒是足够好,虽然以前说话的时候多次表达过自己对搞沙发试镜的向往,可是真正干活的时候,克拉克还是一丝不苟的。
“首先,我们需要一个作为核心人物的人,也就是一个夜班主管。”对于选角,在此前,他也和利维好好商量过,“这个人的剧情设定,是需要有很强的专业知识,业务达人,独特的个人魅力但是不是帅哥,作为主角需要有着一些气场,同时人到中年,而且还得有一定的交往障碍……我的建议是,我们应该找一个真正演过戏,有着丰富的表演经验的人来演这个角色。也许花费会稍微高一些,但是这个人物作为第一主角,意义很大,他需要有个人魅力才可以,毕竟我们不能够保证每一个案子都是吸引所有人的案件,有时候我们得靠着演员的魅力来维持剧本的继续。”
对克拉克的话,利维没有意见。他耸耸肩,示意利维自己看着办。
利维其实在脑子里面,是有着自己的人选的,只是比较让他觉得棘手的是,他是希望自己记忆中的威廉·彼得森来演这部电视剧的,反正本来也就差了四年,他来演的话,年龄和剧本都没有问题。只是一来,李伟担心他有了名气之后,就会跳离这个剧组:前世记忆中他就是这么干的,二来他现在也是正在搞电影制片,四月份就有他的新片上映,他也不想去管电视剧拍摄。
如果真的想找他的话,怎么也得四月份以后,他的两部电影扑街了,他才有可能回过头开考虑接受电视剧……不过,时间不等人,四月份过后可就是展映会了,自己怎么也不能把拍摄拖到那个时候。
因此,在选角的时候,也只能够跳过他去选择别人了。利维心里稍稍有些遗憾,不过他也知道,出演电视剧对于电影演员来说是一种事业的倒退,没有下坠到一定地步,谁也不肯接受这样安排的。
因此,他也就只能够选择另外一个人来演这个角色了。
好在,他对此也不是没有准备,“其实,前几天的时候,我倒是看到一个演员,也许很合适这个角色。”
“名字?”
“休·劳瑞。是个英国演员,前一段时间我刚刚认识的,演技如何我也不太清楚,不过人是很有气质的。你给他发个信件,邀请他参与一下试镜吧,至于能够演成什么样子,我可就不知道了。”
这个演员,就是日后拍摄医疗剧豪斯医生出名的演员。前几天在理智与情感的剧组里面,利维发现了这个演员在片中担任角色,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攀谈后,他也了解到了,对方现在的处境不是很好,他没有出演什么太多的戏,作为英国人,在好莱坞混的有些艰难。
因此,在利维需要用演员的时候,首先就想到了他。这个演员是个极富个人魅力的人,比起来威廉·彼得森,可以说各有千秋,作为电视剧的主角再好不过。而且,英国的演员培训有其特色,就如同中国人非常喜欢拍摄古装戏一样,英国人也特别喜欢拍摄莎士比亚剧——有文化背景作为积淀的国家,都不是那么热衷现代剧的——英国的演员一般都接受过莎士比亚剧的洗礼和培训,常演这些戏,使得他们在保持仪态,维持风度上都要比美国演员屡胜一筹。美国推崇的甜心大傻妞和肌肉型硬汉,而英国那边则强调风度,这也就造成了差别,这样的风度,用来演比较有知识的科学家形象,还是有好处的。
而且,演技上,他也完全没有问题。日后六次获得艾美奖提名,怎么说也是好演员——虽然比较悲剧的是一次都没有拿到奖,不过那是豪斯医生本身质量不行。明明是x光片就可以解决的病症,非得装模作样20分钟搞定,也就难怪艾美奖一次提名都不给,拖累了演员的获奖。
“好的,既然你看好他,我会去面试他的。”对这个人选,克拉克没有太多的迟疑,既然自己记得这个名字,那就是说他未来也应该是个不错的演员的,“然后,就是团队的二号人物,女性,离异的单亲母亲……”
“这个角色,我希望给玛格·海格博格试镜的机会。这是一个不错的演员,而且也演过不少电视剧,事业重心也是在电视剧上,你看看能不能把她找来。”
这个演员还是原剧中的演员,她也已经小有名气了,在92年就已经获得了艾美奖最佳女配角的提名了,所以,请她来也是需要看她的兴趣的。好在,她对这部剧也有兴趣,所以还是加入了剧组。
而除了他们之外,剩下的队员是四个人,这些人也都需要有各自的人物特征,但是因为他们的戏份都不算很重,商讨起来也比较方便了。
这些人的面试工作,利维都交给了克拉克。而几天之后,克拉克就带着他的面试结果,给了利维让克拉克挑选了。
而他的挑选结果,倒是还算不错。
华瑞克的演员,剧本要求是黑人,年纪30岁左右,克拉克给了利维的名单中,利维一眼就看到了原本剧本中演华瑞克的杜尔丹。虽然利维对他的名字已经记不住了,不过长相还是记得的,因此也就决定用他了。黑人演员虽然多,不过老实听话的没几个,利维可没有兴趣,找个隔几天就热出点事端的人来。
而后面的几个人,莎拉这个角色,他倒是没有找到原本的演员。这并不奇怪,好莱坞对女人要比对男人严苛得多,年纪差了几岁,只怕就很难来面试了。只不过,在来面试的演员中,利维也看到了一个有些脸熟的演员:这个名字叫做艾米·亚当斯的演员,利维马上就看中了,虽然她以前只有过在明尼苏达的晚餐剧场表演的经理,不过利维还是选择了她。
而剩下的人中,尼克的角色,利维在面试的人中,没有找到了乔治·艾德斯——不过这个角色要求的本来就是中年帅哥,并不难找,他甚至还在面试者中,看到了乔恩·哈姆的名字,这也让他没有什么迟疑。
而在剩下的名字中,小g的候选人中,利维找到的,则是一个肥皂剧演员内森·菲利安,这个演员现在算是小有名气,不过肥皂剧的演员毕竟不如电视剧更让人满意,他也决定参演这部电视剧了。
90年代这个时候,还没有成名的人,实在太多了,随便找找,都足以让人收获颇丰的。利维挑中了他们,虽然这些人和记忆中不符,不过却也各有特点,这样搭建起来的演员阵容班底,虽然和记忆中有了很大的出入,可是一点都不比记忆中差了。
“这样都使用未成名演员的话,倒是可以节省不少的钱……只是不知道,拍摄的效果会怎么样。”
看着利维的选择,克拉克有些担心皱眉。利维只是笑笑,他挑选这些人,哪里是为了省钱?
演员们的收入,并不是一个电视剧花费最大的东西,尤其是一部新开始的电视剧,演员们的收入都是非常低的。至于日后能不能提升,那全看收视率。
举个例子来说,老友记是一部非常著名的电视剧,可是,在94年刚开始拍摄的时候,老友记的六个主演,是每人每集6500美元。而随后,在收视率很好的情况下,nbc的办法,也是给安妮斯顿和大卫·休曼两个人涨薪水到4万一集,其他人2万一集——在老友记原本的剧本中,瑞秋和罗斯的故事是主线,所以两个人片酬就高。不过老友记剧组的六个主演决心同进同退,而且安妮斯顿和大卫·休曼都主动提出了降薪,最终使得他们六个人的工资一同长高——不过在96年,他们的工资,也就是都是一集7万5千,一直需要等到最后一季,他们的收入才能够达到100万每集。
美国电视剧的演员收入,完全按照收视率走,收视率高了,就算演员本身再混蛋,也是可以收入很高,比如查理辛,臭名昭著的大混蛋,照样是电视剧第一高薪。收视率低了,再怎么有名的演员,都休想赚到钱——绯闻女孩的剧组,最高的收入才一集六万美金,就是因为收视率太次。
美国人很现实,收视人数多的电视剧,能够带来更多的广告收益,那就是要给钱多的。而收视人数少的,怎么也不可能给钱。
电视剧给的工资低,也就决定了电视剧不太可能找来大排明星参演。在美国演电视剧的,一般来说都是小演员,出了名之后,怎么也不肯再演电视剧的。但是即使如此,电视剧开拍的时候依然会有数不清的人愿意投身其间——虽然电视剧的机会不如电影好,可是总比没有工作强。
现在利维挑选的这些人,虽然都名不见经传,不过在未来,他们都是很好的演员。作为一个穿越者,除了可以构思剧本之外,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对于演员足够了解。身为穿越者,寻找演员的时候,要是找来的人来个差劲的,岂非是相当丢人?利维在心里的想法,可是龙套也要有顶级水准的。
而现在,自己挑选的这些人,绝对不会给自己丢人的。有了顶级的好演员,有了顶级的好剧组,剩下的事情,就是把电视剧拍摄出来了。
可惜得很,就在利维想着,自己的电视剧可以迅速征服好莱坞的时候,abc电视台那边,对于csi第一集的内部展映结果,也已经出来了。
“他们拒绝了播放我们的电视剧?”听到这个结果的时候,利维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那帮白痴,到底在想什么?”
第二十九节艾斯纳
abc拒绝了播放犯罪现场调查?
这个答案,有些出乎预料了。当亚历山大的消息告诉了利维的时候,利维震惊的简直说不出来话:五月份的展映会还没有到,怎么电视剧就被否了?
“我们的电视剧,质量不行?”当听到这句话,利维的脸色,马上就阴郁了很多,自己努力了这么久,怎么可能到最后就成了不能播放的东西了?
“电视剧质量没有丝毫问题。”亚历山大马上做了回答。
“那么,是评论不好,还是广告市场反应不够热烈?”马上,利维就想到了接下来的两个可能性。
“不,评论很好,而广告商们,还没有阅片。我们的电视剧是被内部否决的——abc的人,没有考虑市场,就直接否决了我们的电视剧了。”
这个答案,让利维骇然:这算什么?电视剧还没有到展映就已经被否决了?内部否决算是什么意思?总得给个理由吧。
“abc方面认为,这部戏实在是有些……过于成人化了。从色调到剧情,都是过于成人化的,其中需要动脑子的地方太多,他们认为不适合播放。”看到了利维的不满,亚历山大马上就做了解释。
“就因为这个,他们不肯播放?我们拍摄的是罪案剧,罪案剧难道还要清新亮丽不成?而且,罪案剧要是都是蠢货充斥其中,还能看吗?”
“就因为这个,他们就是不想再继续投资拍摄下去了。尼克,你别着急,其实,我已经打听过了,这件事情,挽回的余地很小,否定了我们的电视剧的人,是迈克尔·艾斯纳。”
这个名字,让利维瞬间想到了什么:迈克尔·艾斯纳,现任迪斯尼的ceo,也是迪斯尼现在最富有权势的实权掌握者。去年的时候,就是他做主买下来了abc电视台,想要把abc电视台发展起来的,也就是他。
“我又没有招惹他,他为什么要否决我的电视剧?”利维有些不解的问道。
“你是没有招惹他,可是csi这部电视剧,招惹到了他。那不是别人,是迈克尔·艾斯纳啊。”
亚历山大的话,让利维突然想明白了什么:他意识到了,艾斯纳为什么会否决自己的电视剧了。
自己的电视剧太过于与众不同了。
90年代的美剧,都有个极为特殊的风格:他们都喜欢用金橙色的滤镜,使得整体的效果,看起来带着一股暖洋洋的色彩。这和80年代美剧的自然光效果差别很大,和新世纪之后越来越重的冷色调风格,有着相当大的不同的。
而利维这部戏拍摄的时候,在色调的使用上,更是偏向于冷色调的使用,这使得整个电视剧的风格都偏于阴暗,和90年代的整体风格差异很大。而且,利维的这部电视剧的剪辑相当的凌厉,音乐风格,整体的剧情也是相当的阴沉的。和大部分的电视剧破案如神不同,这电视剧,第一集上来的案子中,几个主角有的判断失误放跑了犯人,有的因为赌博耽误了破案,有的因为犯罪者长得漂亮干脆放走了她,还有最后一个本来人们以为是主角的,直接被枪杀……这样的风格,和以前的电视剧,实在是风格差异太大了。
利维创作电视剧的时候,想要做的是对电视剧风格做出翻天覆地的改变,可是他忽略了,审片的是abc,是迪斯尼公司,是迈克尔·艾斯纳。
作为迪斯尼公司这十年来的ceo,艾斯纳显然是相当成功的。迪斯尼交到他的手上之后,收益翻滚着前进,是任何一个大电影公司都不能比拟的。但是,艾斯纳这个人虽然为迪斯尼立下了不少功劳,不过却也有些很大的问题:在制作作品的时候,他一直都非常坚持他的三大原则。
迪斯尼这些年以来,一直都秉承着艾斯纳三个理念:全年龄战略,复制成功战略,以及布鲁斯海默模式。利维本来以为,这三个理念,只是迪斯尼在电影界才会执行的理念,可是他却没有想到,迪斯尼把这个理念扩展到了电视行业。
这三个理念,其实说白了也都很好理解:所谓全年龄阶段,就是不拍摄那些重口味,有观看年龄限制的电影,所有的电影分级,都不能够超过pg13——其实,迪斯尼第一部pg13的电影也是日后的加勒比海盗——他们喜欢能够对所有人播放的作品,而不喜欢那些播放起来有限制的作品。
而复制成功,就是说他们拍摄电影电视剧的时候,更喜欢复制那些已经成功了的作品的老模式。迪斯尼的战略,是宁可保守不去捞那一笔令人羡慕的创新收益,也要保证自己不赔钱。如果作品中创新成分太大,那么他们也就不会再考虑使用了。
而最后一个,所谓的布鲁斯海默模式,就是**英雄式的主角的故事。有些痞气,带着些坏水的主角,比起来一般的英雄更具吸引力,这也是迪斯尼比较喜欢的类型。一直到了加勒比海盗,他们也还在用这一套。
这些理念,倒是没有什么错误,至少艾斯纳靠着他们,发展了自己的迪斯尼公司。只是,艾斯纳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三大理论,最适合用的范围,其实就是迪斯尼的动画片市场。
只有在动画片市场,全年龄,复制经典,颠覆性的英雄,才会让人觉得新鲜。而一旦到了真人电影中,这种思路,未必就是那么好。影视作品的全年龄段,意味着必须是能够满足儿童观看的,这样的作品,很难有成年人喜欢。而影视作品产量比动画片大得多,**英雄已经被用烂了,他的理念,至少有两条不太适合这个市场。
这个理念已经过时了,利维在心里吐槽着:甚至于,就连动画片市场,这个理论现在是否能够站住脚也很难说:为了执行艾斯纳的复制经典的理论,迪斯尼自己放弃了3d动画市场这一块,结果被皮克斯抢在了前面,现在他们的局势已经是非常被动的了。
可现在,艾斯纳依然是掌握着abc乃至于迪斯尼的大权的,给一群保守的家伙看激进的改革方案电视剧,他们当然不会接受。尤其是一群制作动画片多年的家伙,让他们审核解剖尸体的电视剧,他们能喜欢才怪。
“本来迪斯尼认为,你想要拍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