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小说巨匠-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这里我要郑重地给年纪小的读者们说一句:这部小说中的韦小宝重视义气,那是好的品德,可以学习,至于其余的各种行为,千万不要照学。切记!
最后跟大家做个通知,对我个人来说,武侠小说写到这里,后面可写的也不多了,因此我想大家知道,只武侠小说而言,《鹿鼎记》将是我推出的倒数第二部武侠作品,等下本书完结之后,‘古庸生’将正式从武侠界封笔!”
这个消息一出,立即在整个文坛掀起骇天巨浪。(未完待续……)
。。。
第四百八十二章 笑傲江湖(上)
从《龙虎斗京华》开始,古庸生一路走到现在,不论名声还是地位,不论在对手还是朋友的眼里,他都是当之无愧的武侠界小说巨匠,他对这个世界武侠小说的贡献无法估量。
所以,当他说出“还有一部武侠小说就要封笔”这种话后,不啻于在文坛扔出一颗核武级别的炸弹。
似乎大家已经习惯古庸生隔一段时间就为大家提供一部精彩纷呈、可供吐槽点评的武侠故事,不论是赞美还是攻击,“读古庸生”都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生活习惯,即便是没有读过古庸生任何一部作品的人,对古庸生武侠也一定不陌生。
因为古庸生武侠的电视剧早已经成为一种“类型剧集”,被调侃为“四大俗”之一。
不夸张地说,纵观横看整个华人世界,基本没有人不知道古庸生武侠,再次证实了“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古庸生武侠’”这个论点的正确性。
然而,这位蜚声大中华地区的武侠小说巨匠突然发出这种宣告,震撼力之强,影响之巨,是前所未有的,好像当年迈克尔乔丹第一次宣布退役一样,震动了行业内外,波及面之广令人惊叹。
基本不用去看,也大致能猜测出论坛和微型博客上面的情况,刷新的频率不亚于一个超级偶像明星在做网页访谈。
“我宁愿相信这是古庸生在为《鹿鼎记》炒作,也不能接受古庸生真的不写武侠这件事。”
“如果累了的话。哪怕休息两年也好,我们愿意等,可是封笔……千万不要。”
“我读古庸生已经有十年历史了。可以说,古庸生武侠贯穿了我整个青春期,好像我个人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今虽然不再有当初那种热情,但是闲暇下来还是会习惯性地扫古庸生的最新作品,那种感觉就好像古庸生是我的老朋友一样,就我个人而言。无法接受古庸生封笔这件事。”
……
《鹿鼎记》的讨论还没完全形成现象云,“古庸生封笔”的话题就病毒式地在整个网络世界扩展开,侵占了每一个角落。随着越来越多的读者讲述自己和古庸生武侠的故事,话题风向随即调转为“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古庸生”以及“我和古庸生武侠的往事”。
抒情和悲伤的氛围随之弥漫开来。
“至今无法忘记在国外留学时,那个男孩在wc上给我写《射雕英雄传》的故事,虽然我们最终没能走到一起。但是那段记忆却成为我最宝贵的回忆之一。”
“我至今记得《射雕英雄传》上市的时间9月5日!因为那是我上大学之后买的第一本小说。后来我把这本小说送给了我同寝室的一个哥们,也不知道他现在是不是还保存着。”
“因为博主名字里面有个‘敬’,所以那时候我女朋友看完《射雕》之后就给我取了个外号‘敬哥哥’,一直叫到现在,我女儿已经上幼儿园了。”
“我是个女读者,而且我年龄可能也比古庸生本人要大,但是我今天在这里还是要跟古庸生说声感谢,因为他是我跟我先生的媒人。
大家不要觉得奇怪。我们夫妻二人没有一个认识古庸生本人的,我说的媒人指的是他的武侠小说。因为我们两就是因为古庸生武侠小说结识的,而我也是被他一句‘古庸生武侠分两类,一类教我做人,一类教我交朋友’打动的。”
“至今忘不了大学闺蜜抱着《白马啸西风》躺在床上大哭的场景,那时候她暗恋的男孩刚跟另外一个女生确定关系。也是从那时候,我也成了‘古饭’。”
“说起来你们可能都不会相信,我曾经手抄整本《神雕侠侣》送给我喜欢的女孩,而现在她已经是我的老婆大人。”
“读高三的时候,晚自习偷看《碧血剑》,小说被老师没收,高考之后才还我。”
“我们高三数学老师能通背《倚天屠龙记》全部章节名,我至今猜不透为什么。”
“老白,你送我的《射雕英雄传》,我保存完好!”
……
网络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么大规模大面积的网友集体回忆青春的情况,古庸生一句“封笔”炸出了无数潜水党,那种庞大的号召力深深震撼着一些网络分析员和数据员。
然而,这还只是开始,随着明星大v门的加入,这场感伤“回忆活动”头也不回地冲向另外一个顶峰。
几乎所有的门户网站都意识到了一个潜力巨大的商机:联系古庸生本人,办封笔仪式。
古庸生本人这时候正目瞪口呆地坐在办公室电脑旁,对面站着所有的同事。
“感觉像一场网络暴动,太惊人了。”
似乎是有意不想触及这个话题,所以苏瑾只轻轻地评论了一句。
“我明白了。”柳敬亭点了点头,恍然大悟,大家都看向他,想从他这里得到第一手“这只是我开得一个玩笑”的真相。
“只有我自己做好了封笔的心理准备,大家还没有这个准备。”
听了这句话,所有人的心都是一沉,看来这真的不是玩笑了。
“你真的准备封笔?”徐晴问。
“嗯。”
徐晴没有接话,常有道想了想说道:“武侠写到《天龙八部》、《鹿鼎记》这个地步,后面也确实没什么好写的了,哎,还是觉得哪里不对劲,心里莫名难过。”
“不还有一本武侠小树吗,怎么大家都是一副现在已经封笔的感觉呢?”康令月道。
“是啊。”青椒同意。
柳敬亭笑了笑,他现在才反应过来,在他的概念里,《鹿鼎记》之后金庸先生封笔,对他来说这已经是约定俗称的事情,所以他随口说出来,以为大家也能顺理成章地接受,此时才恍然意识到,对这个世界的读者来说,“古庸生”的封笔意义远不是那么简单。一个时代的结束。
“新书是不是准备写一个彻底的反派?”沉默了一会的徐晴问。
“新书书名在《西游记》第九回,今天先卖个关子。”
众人:“……”
……
“要不要打个电话确认一下?”
千红总部,总编魏无知问总裁陆艺筹,像他这个层次的业内人士都被这个消息震得不轻,一天下来尽在关注网上的相关消息了。
陆艺筹摇头道:“等他真正宣布封笔的时候再说吧,万一这句话只是他为新书布的一个局,我们这么积极的过问不会受欢迎的。”
“如果是真的呢?”
“那将是武侠小说界有史以来最大的损失。”陆艺筹直言不讳。
“古庸生的对手未必这么想。”
陆艺筹微笑摇头,道:“如果有人觉得古庸生的封笔是其他武侠写手的大机遇,就大错特错了,我敢断言,一旦古庸生当真封笔,武侠小说的市场会急剧缩小,而且这种缩水是不可逆转的,除非哪天古庸生再宣布复出。”
魏无知点了点头,认可了这种说法:“就好像我当初因为大姚关注nba一样,现在怎么都没那个兴致了。”
“这个例子中了七成,古庸生在武侠小说界的地位是乔丹在篮球界的地位,一举一动,关乎行业兴衰。”
魏无知点头道:“是啊,记得乔丹第一次退役宣布回归时,美国给了他红色警戒的待遇。”
“古庸生也担得起。”
魏无知耸耸肩,接着想到什么,问:“只是不知道他最后一本书会写什么,我是真的好奇。”
……
“能在有生之年看到他从武侠界封笔不知应不应该高兴,”淡出行业圈许久的莫之余喝了一口咖啡,淡淡地跟崔嵩说道,然后摇了摇头:“不是值得庆贺的事情。”
崔嵩苦笑:“作者群里倒有人在欢呼自己的时代终于要来到了,我也不知道怎么跟他们说,哎!”
莫之余摇头笑了笑,说:“所以我现在心情也很复杂,不过我觉得根据他以往的行事作风,他那最后一本武侠作品绝对会有相关信息透露出来。”
崔嵩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未完待续……)
。。。
第四百八十三章 笑傲江湖(中)
宣称“这是我最后一部某某类型的作品”是娱乐圈常用的宣传新作的噱头,因为所有的“最后一部”都会在粉丝们殷殷的期盼和呼唤下变成“倒数第n部”,所谓“唯有粉丝不可辜负”,直白一点来说就是“看到没,不是我想违背曾经的诺言,是粉丝呼声太过强烈,是大势所趋。”
古庸生的封笔言论会不会也是同样如此呢?
《鹿鼎记》上市的时间已经定下来,但是众所周知,小说在连载期间遭遇大批读者抨击,柳敬亭会不会为了公关这些负面评价,所以才抛出封笔言论?
因为这样做既能转移视线、引发关注,又能激发粉丝对他的维护之情。
“都被逼得封笔了,你们还要怎样吧?”是为偶像们常用且屡试不爽的“绑架粉丝情绪法”。
到时候古庸生想要复出,只要打着“为了读者”的旗号即可,这种理由可谓无懈可击,只要渲染得当,完全可以冠冕堂皇地上演一出“王者归来”的戏码,充满传奇性和戏剧性。
这也是陆艺筹反对魏无知打电话确认的原因,万一真是古庸生有意布局,那么积极打电话过去确认,就会显得别有用心,不论是直接询问还是假装规劝,都难免着痕迹,默契地保持观望是最好的做法。
虽然许多业内人士和网友对此表示质疑,但是柳敬亭之前的老对手崔嵩和莫之余却没有对封笔说法表示质疑,一方面崔嵩本人对《鹿鼎记》推崇备至。他坚信柳敬亭没必要为这本小说公关,时间很快就能这本小说的价值;
另一方面,跟他和柳敬亭的交手经验来看。柳敬亭绝对不是那种动则拿“封笔”、“退出江湖”来忽悠大家的人;
莫之余持类似观点:“当初就对这些方法不屑一顾,如今到了这个位子,更加不可能做这些无聊的事情。”
“而且,大家忽略了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武侠小说从《射雕英雄传》到《天龙八部》然后再到这本《鹿鼎记》,恰好完成了三级跳,我相信不只是其他武侠作家再难有创新。就是古庸生本人也写不出更有突破性的作品,对他这种人来说,是不可能、也没必要为了利益不停地自我重复的。这是我相信他真的会封笔的根本原因。”
所以。真正了解你的人是你的对手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
不管怎样,《鹿鼎记》还是如期上市,可能真是受封笔言论影响,小说首印的销售速度超过《天龙八部》。书商们趁热打铁。雇佣网络推手在网上制造“我们欠古庸生一本书钱”的话题,将“古庸生武侠买一本少一本”的气氛演绎得感人至深。
作为《鹿鼎记》的忠实粉丝,黄河文艺社长崔嵩在小说出货后第一时间购买了此书。
对他们这种真正的老书虫来说,能碰到一本自己有种喜爱的作品太难。以武侠小说为例,尽管故事改头换面,但是归根结底还是主角奇遇升级,力挽狂澜,如今好不容易遇到一本不以武功论英雄的奇书。崔嵩当然格外欣喜,在读者恨屋及乌。把对韦小宝的怨念转移到柳敬亭身上时,崔嵩甚至动了鼓励古庸生坚持自己的念头,不过随即想到古庸生他压根也不是能被轻易左右的人啊。
崔嵩买了《鹿鼎记》之后,大致扫了一眼杂志连载过的内容,发现一如既往地没有多少改动,于是放心地接着之前的故事继续阅读。
如果说之前内容写一个青楼少年闯荡皇宫并跟皇帝交了朋友是匪夷所思的话,那么接下来神龙岛卧底冒充假太后更加令人嗔目结舌,写小说将想象力发挥到这种地步,简直就是登峰造极了。
崔嵩边看边赞边叹,而且欣慰的是随着剧情的深入以及情节氛围的铺垫渲染,韦小宝成武林高手基本不可能,古庸生不愧是古庸生。
接着,韦小宝奉旨上五台山寻访顺治,遇到史上最贤惠的红颜知己双儿;
接着,韦小宝双儿在回京途中被方怡骗到东蛇岛,成为神龙教的俘虏,不过随后韦小宝见机行事,利用神龙教内讧的机会,施展察言观色、溜须拍马以及见缝插针的手段竟然混成了神龙教的白龙使。
这段剧情写得一波三折,精彩纷呈,算是全书的一个大亮点,读到这里拍案叫绝的读者不止崔嵩一个。
在这之后,韦小宝黑白两道通吃的身份就更加名副其实,随后再次奉旨出家,成为“晦明禅师”。
按正常的武侠逻辑,男主角韦小宝身处天下武学正宗的少林,地位又尊崇,怎么着也要学几套惊天动地的武功,实际上小说也写到韦小宝内心暗暗决定要偷学一身上乘武学,不过偷学了一个月之后,“武功一点没学到”。
到这里,自然又会有大批读者摇头感叹,对韦小宝这种“入宝山空手还”的败家行为感到十分惋惜,只有崔嵩这种老读者暗暗松了一口气。
此外,韦小宝担任少林高僧的这段时间,因为太过无聊,居然干起纵酒狎妓的荒唐事,“一代禅师”在这座千年古刹里搅风搅雨,把佛门净地闹得是乌烟瘴气。
《鹿鼎记》整体风格本就是走得轻松幽的路子,小说不仅通过主人公调侃那些正儿八经的道德君子,连历史的玩笑也大开特开,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剧情就是韦小宝误入罗刹国,跟罗刹公主苏菲亚上演了一出另类的“罗马假日”,并最终指导公主夺权成功。
不过,苏菲亚的出场或多或少地破坏了小说的历史真实感,在其后的章节中。苏菲亚再没有正面出场。
这段剧情虽然写得香艳搞笑,但是一些精通历史的读者却看出了一份沉重,故事中韦小宝浑水摸鱼。指导苏菲亚策反火枪营副队长造反,用“进城抢金银、抢女人”的借口煽动大家,成功之后,苏菲亚问韦小宝为什么知道这样一定成功,韦小宝回答说:“中国人,向来这样。”
这七个字落在历史学家们的眼里,可谓字字锥心。中国封建社会,几乎每一次皇权之争都是血流成河,其状况之惨烈、经验之丰富。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与之比拟。
接下来的故事,韦小宝脚踏几只船的身份被康熙识破,被迫亡命天涯,困居通吃岛。后来雅克萨之战爆发。康熙调回和苏菲亚有过露水姻缘的韦小宝率军与罗刹军作战,韦小宝在关键一战中施展了可与“诸葛亮火烧蛇盘谷”媲美的妙计“尿射鹿鼎山”,一举打败罗刹军。
这段剧情是书中另外一个大亮点,喜剧和戏剧效果都发挥得淋漓尽致,其后韦小宝在签订《尼布楚条约》时,将“小”画成了生殖器更是让人印象深刻,以至于宝岛曾有一个小学生在做历史试卷的时候如此写到:“自从韦小宝和俄罗斯签订《尼布楚条约》之后……”
史实耶,小说耶?
虚构的艺术到了这个境界。已然出神入化。
……
一周后,崔嵩赫然发了一篇《鹿鼎记》的长书评《人生或如一场赌局评鹿鼎记》。这是他首次公开写对手甚至敌人古庸生的小说书评,钟爱程度可见一斑。
“《鹿鼎记》整个故事其实是写了一场人生豪赌,因为男主角韦小宝是个彻头彻尾的赌徒,他一生辉煌际遇,正是因为他押对了康熙这一宝。
就是在康熙和鳌拜对峙的时候,韦小宝认出了小玄子竟然是皇帝,惊慌失措之下押了那通杀通赔的一宝。
可以说,那一把骰子是韦小宝一生掷得最灿烂的一把,尽管他之后只是做了副庄,但也已是人生大赢家。
当然,康熙也在赌,而且他就是这场赌局的正庄,他的筹码是大清江山,他和鳌拜赌,和天地会赌,和吴三桂赌,和罗刹国赌,甚至和韦小宝赌,好在最后完成‘通吃’,未负千古一帝的威名……”
崔嵩以“赌”为着眼点,对书中出场的所有重点角色进行阐释,既别出心裁也颇为符合原文旨趣,兼之他身份特殊,跟柳敬亭的恩怨至今在坊间流传,所以崔嵩书评一出,随即在网络上掀起一场不小的波澜,有人甚至开始猜测崔嵩的这篇书评是不是意味着柳敬亭和黄河文艺冰释前嫌,准备合作。
“我是从一个纯粹的读者角度来评《鹿鼎记》,因为在我看来,《鹿鼎记》不只是一本伟大的武侠小说,还是一部杰出的小说作品,“武侠”两个字可以省略了。另,这个id账号的所有言论只代表我个人立场,大家不要乱猜了。”
崔嵩的书评为引,随后越来越多的专业、非专业书评出现,角度也各自不同,有人探讨韦小宝和七个老婆之间的感情,有人分析韦小宝对康熙的义气,有人叹息那几位劝韦小宝造反做皇帝的大儒们的迂腐,有人赞康熙皇帝的英明。
也有另辟奇径者,关注了百胜刀王胡逸之对陈圆圆的“柏拉图之恋”,更有人从韦小宝最终都“来历不明”的设定上找到本书倡导“名族大融合”的真谛。
纵向比较古庸生所有武侠,可以总结武侠小说的变迁史;
横向比较市面正流行的武侠作品,可以判断当前武侠市场的总体格局。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也是到了这个时候,读者们才恍然大悟,原来《鹿鼎记》也有那么多值得讨论的剧情,也有那么多令人念念难忘的桥段,原来韦小宝也不是那么讨厌,仔细回忆一下,他甚至还非常可爱。
此外,小说对官场猫腻的描述和揭露简直入木三分,韦小宝的为官之道的确有太多借鉴之处,其中第三十七回“辕门谁上平蛮策,朝议先颁谕蜀文”写康熙和众大臣商量削藩一事,众大臣尤以明珠为代表,将官场三昧展现得惟妙惟肖、生动形象,一目了然。
“他自由自在,至情至性,尽管他的性情本身未必高尚,但是难得的是不虚伪,他看上阿珂,就立即发毒誓要追到手,虽然根本目的未必是“真爱”这一类,但是至少比表面上的谦谦君子郑克爽要纯粹;
他不答应陈近南去害好兄弟康熙,他也不答应能给他荣华富贵的康熙皇帝去害天地会的兄弟。
韦小宝从某种程度上破坏了假道学,撕破了假面具,揭露了假仁假义,也许这才是古庸生执意要塑造这么一个人物的用意。”
如崔嵩所料,《鹿鼎记》完本上市之后,负面评论很快被正面分析压过,小说展现出来的强大艺术魅力再次征服了真正的读者。
同时,大家也隐隐意识到《鹿鼎记》作为一本武侠小说的意义古庸生是想用这本型武侠向大家宣告,他真的准备退出武侠小说这个领域了。
问题是,《鹿鼎记》之后,还能有什么更奇葩的武侠小说呢?
……
《匠录》编辑们这时正在寻找古庸生下本书的线索。
《西游记》第九回“袁守诚妙算无私曲,老龙王拙计犯天条”,柳敬亭说下本小说的书名就在这一回,可是这一回那么多字,那么多线索,到底是哪一个呢?
“我把能做书名的词语做了一个统计,发出来大家共同参详一下。”
最擅长做数据统计的苏瑾在工作群里说道。
“《蝶恋花》、《西江月》、《临江仙》、《磨斧》、《缥缈白云飞》、《潜踪》、《弃宝剑》,其中我个人认为《潜踪》嫌疑最大,因为这个书名正好应老板封笔的景,潜藏踪迹。”
“我选《缥缈白云飞》吧,这个既有诗意,又符合武侠氛围,你们还记得《云海玉弓缘》吗?”常有道道。
“《弃宝剑》更贴切。”王见山道。
大家正讨论的热烈,柳敬亭也回道:“从词中选书名的思路是对的,但是米苏没有找到正确答案。”
“啊?”
“我再给大家一个提示,最后这部小说和之前的一些武侠小说正好能组成一幅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好了,大家再去找找看。”
柳敬亭输入那副对联之后,不由得回忆起初来这个世界第一次在笔记本上写这幅对联的情景。转眼十几年过去了。
“最后一部书名开头是‘笑’字。”常有道迅速做了一个排除法。
苏瑾:“笑傲江湖打哄?”
康令月:“笑傲江湖!?”
徐晴:“应该是笑傲江湖了。”
柳敬亭:“对了。新书名就是出自《西江月》那句‘得来烹煮味偏浓,笑傲江湖打哄。’”
……
(本来可以按计划在“二月某一天”完本,但是火车上耽误两天,过年几天尽最大努力也只是保持没断更,所以完本可能稍微推辞两三天,您就当我记错了二月也有三十一天吧。惭愧……)(未完待续……)
。。。
第四百八十四章 笑傲江湖(下)
《笑傲江湖》是金庸先生倒数第二部武侠小说,和《天龙八部》、《鹿鼎记》并称金庸武侠“三座奇峰”,评论界认为本书在叙事状物上已经达到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界。
《射雕英雄传》铺陈了磅礴壮阔、史诗级的武侠背景,《天龙八部》奉献了浩瀚恢弘、奇诡波谲的武侠场面,而《笑傲江湖》则栩栩如生地描绘了一幅曲折婉转、令人身临其境的武侠生活图。
同时,《笑傲江湖》还将“想了解一个人的本质,给他权利”这句话的内核入木三分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这也是作者没有给本书界定具体历史背景的原因,“因为同样的事情,可以在任何朝代发生。”
《鹿鼎记》的争议结束之后,韦小宝这个角色渐渐为大家认可和接受,而且评论界和一般读者都普遍认为,算上韦小宝,武侠小说主角的人物画廊终于添完了最后一块拼图,总算完整。
人格完美无缺的郭巨侠、个性激烈的神雕侠、脾气温和中庸的张公子,助人为乐的三好青年雪山飞狐,文质彬彬的陈家洛,呆萌且略显乏味的袁承志,天真烂漫的石破天……
如果硬要做个归类,郭靖仁义无双,当之无愧是儒家代表;杨过进可入世做大侠,退可避世做隐士,是道家;石破天无作、无著、无作、无愿,属于佛家;胡斐扶危济困,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属于墨家;韦小宝纵横官场,自然是纵横家。
只是这一类的武侠小说就几乎囊括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再加上李寻欢、楚留香、萧十一郎这些剑走偏锋的角色,武侠小说再塑造新角色当真是愈发地困难了,这些思路理清之后,再去看古庸生封笔的说法,陡然豁然开朗,现在大家最好奇的是,古庸生最后一部武侠到底会写成什么样子。又会塑造出一个怎样的角色。
“不会真的写一个反派做主角吧,像血刀老祖那种?”
常有道从书名“笑傲江湖”四个字做推测,以为古庸生准备写一个冷酷无情的武林霸主角色。
“如果已经定义为反派。怎么可能还是主角,不管怎么样,武侠小说始终要遵守邪不胜正的宗旨。”
“噢,我想说的是恶人。以一个纯粹的恶人做主角。”
“每部小说都会塑造恶人。单独拎出来做主角就太刻意了。我知道老常你的意思了,《笑傲江湖》的主角是这样,介于杨过和韦小宝之间,再详细一点来说,比杨过随意洒脱一点,比韦小宝体面气派一点。”
“明白了!我还以为你要写一个枭雄式的人物,称霸江湖嘛。”
“嗯,思路没错。新书的主旨就是围绕这个点展开。”
“啊?”
青椒接话道:“那是哪个朝代呢,历史背景……”
“没有确切的背景。一时半会解释不清楚,等写完你们就明白了。呃……我在想,这本书要不要连载?”
众人:“要!”
想看全书是一方面,但是保证杂志的销量始终是他们念念不敢忘的重点。
……
五月《笑傲江湖》正式连载,林平之毫无疑问地再次被误会为男主角。
不过对《匠录》来说,五月最重要事情的并非古庸生“最后一部武侠”开始连载,而是副主编王见山做了爸爸、青椒怀孕以及康令月辞职。
好像某种定理,很多重要的事情常常选择在相近的时间段密集连续地爆发。
“我知道以后不可能再找到这么满意、温馨、美好的工作了,但是人生总需要更多的尝试啊。”
康令月泪眼婆娑地跟大家道别时候,青椒、苏瑾和杨丽璐也都个个哭得梨花带雨,几个男生不停地摇头叹气,柳敬亭侧身坐着,静静地听着,脸上微笑着,表示充分的理解。
徐晴坐在窗台,望着外面一语不发。
“你有什么打算吗?”苏瑾问。
“当然先去旅行。在这个土豪公司存了不少钱。”康令月强行缓和气:“别的事情,回来再说。”
青椒道:“那你可以请个长假啊。”
康令月摇摇头。
柳敬亭这时接道:“你想回万象吗?”
康令月转头看向柳敬亭,眼神掠过一抹复杂难明的神采,点点头说:“有可能,毕竟以后要接我爸的班。”
“那你要先考博士。”
“嗯,是这么打算的。”
“做女博士挺好的。”
“是啊。”
“以后有空可以随时回来客串编辑。”
“嗯。”
柳敬亭站起来,说:“所以大家不用难过了,是好事情,以后我们就有个女博士朋友了。”
气氛稍微缓和了一点,常有道欲言又止,柳敬亭看了他一眼,说:“招聘的事情先不急,我仔细想了一下,现在见山刚有了孩子,青椒怀孕,老常你要准备结婚,令月离职,杂志要不要休刊一年?”
“不要!”所有人,包括康令月在内异口同声答道。
柳敬亭点头,说:“我也觉得没必要。”
众人冷汗。
“那米苏继续把招聘启事挂出去,这次招五个吧,两个有工作经验的,一个应届生,两个实习生。”
“好的。”
“今晚请大家去北城吃饭,给令月送行。”
徐晴从窗台跳下来,说:“干嘛要去北城,自己做。”
“同意晴姨。”康令月道。
“同意晴姨加一。”
“加2。”
柳敬亭看了一眼大家,点头说:“可以。不过我提前说好。今晚除了青椒,其他人不醉不归啊。”
肖庆宇忙道:“我我要照顾……”青椒瞪了他一眼。
“好,不醉不归!”肖庆宇改口。
为了准备一顿丰盛的晚宴。大家从下午五点就开始行动,女生买菜,男生买酒;女生掌勺,男生淘米洗菜。
大家忙了两个多小时到七点多才正式开餐,不过,今晚大家果真都放开了怀抱,个个摆出决战到天亮的架势。柳敬亭做酒司令,倒到哪里哪里就是一句豪迈的“倒满”。
像苏瑾、康令月、杨丽璐这种平时看上去娇弱温柔的女孩子,突然挥着小手。做“梁山英雄状”让你替她们倒满酒,还是非常让人印象深刻。
酒令人醉,气氛比酒更醉人。
柳敬亭笑吟吟地坐在那里,看着大家互相敬酒、拼酒。意识逐渐模糊起来。感觉大家说的话也只是在耳边飘忽不定,大概都是一些肝胆相照、姐妹情深的话。
再然后,似乎听到晴姨在说什么“我本来也准备离开去做点别的事情,结果却被令月你抢先了”。
柳敬亭拍着桌子大声接道:“还有机会。”
然后其他人也跟着劝徐晴“还有机会”。
再然后,柳敬亭看到康令月、苏瑾相继俯在桌子上睡觉,杨丽璐站起来趴在他肩膀上,不停地笑着说:“亭哥背我去睡觉……”
徐晴指着柳敬亭大着舌头说:“柳敬亭你,你没听到璐璐叫你背她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