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深闺-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不是这些天,她和柳老太太缓和了关系,又正赶着柳老太太高兴,就算常嬷嬷伤好了,又哪里能回的来。只怕那边就有人容不得。

常嬷嬷这么一个人,对柳若姒的影响自不必说,在柳二老爷和柳二太太跟前也是说的上话的。而常嬷嬷历来就对柳大奶奶那些人有些微词。

柳若姒明白,因为忠心,因为见惯世故,常嬷嬷对那些人,是个威胁,却是她柳若姒的一大助力。

“老太太,嬷嬷现在腿脚虽不大利落,手却是好的。赶着给老太太祝寿,我这有好些个针线。外头不干净,又吵闹,能不能让嬷嬷在府里头,帮着我做些针线。”

“随你们吧,这个事,也不用来问我。”柳老太太就道。

若现在不来问你,怕过后有数不清的麻烦,柳若姒不禁腹诽道。

听得柳老太太同意常嬷嬷留下来,柳若姒、柳二太太和常嬷嬷都是大喜,又给柳老太太行礼,这才都出来。

柳若姒带着常嬷嬷回到自己的绣楼,就将常嬷嬷安排在自己旁边的屋子里居住,暂时由初五照料起居。柳若姒在柳老太太跟前说要常嬷嬷给做针线,其实并没有这个打算。

“嬷嬷好生养着,要吃用什么,就告诉丫头们。这里,总比外头要好。”柳若姒告诉常嬷嬷道。

“是那。”常嬷嬷笑,又拿出个小包袱来打开,里面竟全是给柳若姒做的针线,从平常用的帕子,到贴身的小衣,还有袜子。

“成天在炕上闲的发慌,就想着给姑娘多预备下几件来。”常嬷嬷就道。

柳若姒摸着那些绣工精致的小物件,心中不能不感动。她知道,常嬷嬷是本以为再不能来府里伺候她了,所以先做下了这些东西给她。

这一包袱里面,显然还有不是给柳若姒做的物件。

柳若姒拿起一条石青色绣福寿字的抹额来,疑问地看着常嬷嬷。这抹额的针线,和她的竟有八九分相似。

“还能是什么,是给老太太做的。”常嬷嬷就道。

柳若姒的针线虽也学的极好,却不大爱动手。再加上有跟柳老太太赌气的事情,常嬷嬷就担心她做不出给柳老太太的寿礼,因此早就帮她准备下了。这样的事,这些年来,常嬷嬷就没少做。

“嬷嬷回来了,我也心安了许多。”柳若姒道。

“今天的事,没想到的顺利。”常嬷嬷感叹道。她本想着,今天要拼着再伤一次的。

“是很顺利。”柳若姒也道,“嬷嬷进府,那边必定知道。咱们去老太太那里,别人还罢了,大姐姐竟也不在。”

柳若媛、柳大奶奶这些人,莫非有更重要的事情?竟然来给她添点儿堵,下点儿绊子的时间都没有啦?

第二十四章密谋

常嬷嬷进府,并到柳老太太处去请了安,被留了下来。这件事,柳若媛并不是不知道,她也不是并不想来阻拦,只是这个时候,她是真抽不出空子。

此刻,有对她,对整个长房来说,更加重要的事情。

“……怎么就提前到了?前些日子送来的信,不是说还得有几天的工夫?这么急着赶路,可不像三太太。原先我还想,他们还得比原定的日子晚上一两天。”柳大太太坐在炕上,皱着眉,絮絮地道。

柳若媛和柳若娟都坐在柳大太太身边,柳大奶奶坐在炕下的椅子上。不知什么时候回来的柳玉江,也在椅子上坐着。原来,收到柳三老爷的来信,柳大太太就打发了人将柳玉江给找了回来,说是接柳三老爷的事情,要交给柳玉江安排。

话是这么说,实际上,柳大太太是急着找柳玉江回来商量别的事情。这事情,自然也与柳三老爷的回来有关。

“谁知道那。”柳大奶奶就道,语气也有几分抱怨,“多亏那院子是早就开始收拾了,不然刚才老太太要看,可是来不及。老太太也是,那么大的年纪了,这些事从来不管的,今天不知道怎么了。”

知道柳三老爷一家要回来,柳老太太早就吩咐了下来,要给柳三老爷收拾院子。这件事,柳大太太就安排给了柳大奶奶。柳大奶奶原想着日子还早,就先忙别的事情了。结果,今天差点就要在柳老太太跟前没了体面。

“你呀,怎么就忘了。三老爷,那是老太太心尖儿上的人。……还有很多你不知道的事那。”柳大太太就冷哼了一声道,随即看向柳玉江,“大爷应该都是知道的,有空说给大奶奶听听。往后三老爷一家回来了,事情还多的很。也让你媳妇心里有个数。”

柳玉江脸上并没有什么表情,只略一点头,没有说话。

“那只整块玛瑙雕的荷叶盘子,还有那两只白玉双耳美人瓶,一直在老太太屋子里摆着,我喜欢的不得了。跟老太太要了几次,老太太都没松口。这人还没回来,老太太就让人把这几样东西送过去摆上了。说是三叔以前特别喜欢的。”柳若媛脸上愤愤的,“老太太偏心,也不能偏成这样。我们就不是柳家的骨肉,就三叔那么金贵?”

“真是让人不能心服。”柳若媛生气,一时又没处撒气,只将手中的帕子几乎要撕扯碎了。

“这才哪儿到哪儿啊,”柳大太太叹气道,随即想起什么来,又忙嘱咐柳若媛,“大丫头,你不要将什么都摆在脸上。刚才老太太让人去送那几样东西,你看你是什么脸色。你还当老太太没看见?等那一家子回来了,你仔细些,……不同以往。”

“三老爷那里还罢了。三太太可和二太太不是一样的。还有那个四丫头,跟三太太一样的性子。”柳大太太这话主要是嘱咐柳若媛,也是要告诉柳大奶奶和柳若娟。

“但凭是谁,这孙女里头,谁也越不过姐姐去。”柳若娟一直闷声不吭,这个时候突然道。

“她谁也休想越过我。还怕她不成。那个丫头,我都记着的。真是一个比一个讨人嫌。”柳若娟又恨声道。这是将柳若姒也骂在里头了,就不知道是否也包括柳若娟。

“这些,还是小事。”柳大太太就道,“大爷,我这么急着叫你回来,你该知道是为什么?”

“还请太太明示。”柳玉江忙就道。

“三老爷一家要回来了,你的那件事,可该抓紧。不然,到时候怕有变化。”柳大太太一字一句地道。

“太太提醒的是,我这么一想,也是这样。”柳玉江似乎是打了个愣怔,随即明白过来,立刻站起身,恭恭敬敬地向柳大太太行了一礼。

柳大太太点点头,对柳玉江的反应很是满意。

“都是自家人,不用这些虚礼,你明白厉害就好。坐下说话。”柳大太太就对柳玉江道。

柳玉江这才又在椅子上坐了,面上露出一丝焦急来,一双眼睛明明暗暗。他岂不知道柳大太太叫他回来是为什么,这个想法,还是他灌输给柳大太太的。首先想到,并且最担心柳三老爷的归来,会影响他承嗣二房的人,就是他。

“三老爷是最精明不过的人,三太太更是从不肯让人。见到好处,不关她的事,她也要分一杯羹。这件事若是做成了,将来如何,他们两个怎么会不知道。那是一定要眼红的。……三老爷在老太太跟前,说话是有分量的。三太太是个很有手段的人,惹了她,那是什么脸面、人情都不顾。”柳大太太就道,“三房那里,有两个儿子那。”

柳大太太伸出手,比了个二字。

这意味着什么,柳玉江和柳大奶奶心里都清楚,两人不由得交换了一个眼色。

“那依着太太的意思,该怎么办?”这个时候,柳玉江还是很沉得住气。因为他很确定,柳大太太会照着他心里的筹划说出来。

本来,也没有第二条更好的路可以选择。

“事不宜迟,”柳大太太目光一闪,“他们路上还有几天,就在这几天,把你承嗣的事情定下来。等他们到了,就算眼红,有别的想法,一切也都晚了。”

“正该这样。”柳玉江立刻就道,显然这正是他的打算。

然而,要在仓促之间办成这件事,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毕竟,虽然他们早就在筹划,拉近了与二房的关系,也促使柳二老爷在柳老太太跟前明确表了态,要过继嗣子。甚至在府里头,从上到下的人都认定了,柳玉江就是那个嗣子。

但是,这件事毕竟没有真正确定,柳二老爷虽对柳玉江极好,但却从来没有说过这样的话。

而且,柳二老爷也还不到四十岁,按照常理来说,要过继,也太早了些。

“早什么,”柳大奶奶就道,“三丫头要出阁,也就是这一两年。要等到那之后再做这件事,还有什么想头。那好东西,还不都给了三丫头做嫁妆!”

谁说不是那,这屋子里的人都正是因为明白这一点,才会这样的着急。

柳家的家资并不丰厚,柳二老爷的那一份,自然也不会多。之所以二房的嗣子位置这样让人眼热,都在柳二太太的嫁妆上头。

“二太太有金山银山,会给嗣子媳妇,给过继来的孙子孙女,却不会给侄媳妇,侄孙侄孙女。”柳大奶奶喃喃地道。

所以,一定要在柳若姒定亲、出阁前,将承嗣的事情办好。那样,她们才能控制柳二太太手里资财,控制柳若姒的婚事和嫁妆。也才能够保证她们得到的更多。

“可正是这个理。”柳若媛的目光也沉了下来,她将撕扯的不成样子的帕子随手扔进旁边柳若娟的怀里,“咱们这么多年筹划,大哥哥巴巴地过去给他们做儿子,难道就是为了捡些三丫头吃不了的点心渣子?可没有这个道理。”

柳玉江沉默,这个时候也不用他说什么,因为屋里众人都和他是一心的。她们所说的,正是他心中所想。

“太太为我们这般筹划,我们还有什么说,以后只看我们如何报答吧。这件事,还请太太快拿个主意,我们都听太太的调派。”等众人都说完了,柳玉江才道。

“还有什么好调派的。咱们以前都思虑过了。这件事要做成,头一个是老太太那里。”柳大太太就道,“只要老太太肯发话,还怕你二叔不应承?”

“就是急了些,怕老太太那边起疑。”柳玉江道。

“那也讲不了的。老太太这两天正高兴,要赶紧跟老太太说。”柳大太太道,“我跟你大妹妹,我们自会去说。你也不要再避什么嫌疑了,老太太疼你总不是假的。你去跟老太太说说,没有不成的。”

“老爷的话,你二叔也是听的。”柳大太太思忖了一会,又道,“要老爷去跟你二叔说,你这么大的儿子,往后艰难,要你二叔帮扶一把,你二叔难道就能打驳回?”

说到底,就是要打动柳老太太和柳大老爷,让这两个人说出柳玉江承嗣的事情来,柳二老爷不同意也得同意。

“二叔、二婶那里,也不能马虎了。”柳玉江点头,随后又道,“不能让人猜疑咱们有别的意图。”

“这个有我。”柳大奶奶对于这件事,似乎很有把握,“三丫头前两天生了多大的气,还不是让我哄好了。哄好了她,也就是哄好了二婶。”

“我们为你敲边鼓,老太太、老爷,你二叔那边,还得是你。”柳大太太就道,“这几年,你就做的很好。这个关口,就看你了。可有什么豁不出去的,你们往后怎么样,就看这个了。”

柳玉江垂下头,没有说话,两只手却在袖中紧紧地握成了拳头。

他比谁都明白,柳大太太说的话是多么的真实。这关系他一辈子的大事,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他从来就没什么豁不出去的,只是还没到正确的时候。现在,是时候了。

柳玉江垂着头,因此柳大太太、柳大奶奶和柳若媛都没看到他的脸色。柳若娟不知怎地弄掉了帕子,屋里没有丫头伺候,她悄没声地自己溜下炕,拾起手帕。不经意间一抬头,她忙又低了头,坐回到炕上。

这个时候,若是有人关注柳若娟,就可以看到,她那发白的唇,和颤抖的手。

第二十五章好意

柳若姒屋内烧着地龙,比别处都暖和。即便是这样,柳二太太还生怕她冻着,又让人在屋里燃了一个炭盆,再加上那熏笼,可说得上是温暖如春。

炕上铺着厚厚的大红色羊毛毡,毡子上面还铺了锦褥。柳若姒穿着家常的鹅黄遍地金窄袖银鼠袄,跟柳二太太、还有常嬷嬷两个都在炕上坐着,一边低声说话,一边做针线。地下,六月、腊月带着初五也忙着分线、描花样子。

只听得门帘子一声轻响,一个长相颇为机灵,穿着葱绿袄的小丫头从门外探进头。大丫头六月忙起身走过去,两人嘀咕了两句,六月就带了那小丫头进来。

“太太、姑娘,初七回来了。”六月上前禀报“打听得了?”柳若姒抬起头,问初七道。

“打听得了,”小丫头初七向柳若姒行礼,禀报道,“大太太、大奶奶、大姑娘和二姑娘都在大太太屋里。院子门口和屋门口都有人守着,看着婢子走近,就赶,连院子都没让婢子进去。二门上的人说,大爷也回来了,往大太太院子里去了,应该也在大太太屋里了。”

“大爷是什么时候回来了?”柳若姒听了,微微皱了皱眉,就问初七道,“可知道,是因为什么事回来的。”

据她所知,柳玉江今天当值,现在时辰尚早,他应该还在衙门里,除非是家里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回来好半天了。”初七就道,“并不知道是因为什么。”

“初五,你出去找找,看十二跑哪里去了。顺便到门上那再看看,瞅空子问问十二他爹,看见、听见了什么没有?”柳若姒想了想,就吩咐初五道。

十二是个小童,内宅外院他都去的。他刚进府,常嬷嬷嘱咐了规矩,柳若姒却并没拘束他,只让人带着他各处去走走,认认门路。十二的爹,也就是常嬷嬷的二儿子平安,就在柳府的门上当差。

初五答应了一声,就出去了。常嬷嬷见柳若姒如此安排,暗暗点头。

“能有什么事,左不过是迎三老爷一家子回来的事。”柳二太太道。

“大奶奶那边今天忙的不行,老太太要看三老爷的院子,大奶奶现安排人收拾打扫的。”腊月笑着说道。

“她也有难处,这一大家子,再加上要给老太太办寿,事情千头万绪的。”柳二太太就道,她凡事都爱体谅他人,将事情往和处里说。

很快,初五就带了十二回来。

“……说是要大爷回来商量接三老爷的事。”

“我说的是吧。”柳二太太就道。

“大爷回来的时候,说是脸色不大好,进门的时候还绊了一跤。”十二就道。

“可摔着了?”柳二太太就问。

“并没摔着,就是生气了,……给了板凳儿他爹一鞭子。”十二就又道,“随后,就给了板凳儿他爹一块银子,还吩咐,说是都管好嘴。……板凳儿跟我说的。”十二一个小童子,长相乖巧,又会说话,既不引人注目,却可以打探到许多别人或许不知道的事情。柳若姒并没安排活计给他,却早就暗暗嘱咐了他,让他尽管去玩,只是听到什么,都要来告诉她。

而现在,十二打听来的这个消息,似乎也没什么要紧,然而,柳若姒却不这么想。

“大爷脾气历来温和,咱们家没有拿下人打骂、撒气的规矩……”柳二太太几乎是自言自语地说道。

“或许,大哥哥本来脾气并不温和,只是家里规矩大,他不得已。这心里一有事,一着急,就把本性露出来了。”柳若姒缓缓地道。

“大爷是个有城府的人,什么样的心事,能慌成这个样子。”常嬷嬷在旁,也说道。

柳二太太沉思不语。

柳若姒夸了十二几句,就让六月拿了些点心,并一把铜钱,赏给了十二。十二高高兴兴地接了,出去跟找他新结交的小伙伴们去了。

“娘,老太太最疼的,是不是三叔?”柳若姒接过腊月分好的丝线,开始绣帕子上的牡丹花瓣,一边嘴里问柳二太太道。看今天柳老太太的诸多表现,这几乎是肯定的。

“这个是当然的。”柳二太太就道,柳三老爷是柳老太太最小的儿子,比别的儿女都要多疼上几分。“说三老爷长的最像老太太早夭的小兄弟。”

柳二太太就讲起柳老太太如何疼爱柳三老爷的事情来,常嬷嬷也在府里久了,附和着柳二太太的话,细细地将柳三老爷屋子里的事说了给柳若姒听。

“三老爷的话,老太太就没驳回过。……又是久不在身边了,老人家的心思,这次回来,那更亲香了。”常嬷嬷道。

柳若姒听的有些入神。

柳三老爷已经有两个儿子,都是嫡出,小儿子今年才七岁。柳老太太不仅偏疼柳三老爷超过别人,对柳三老爷的话也很是信服。而柳三太太,与柳大太太自来有些不睦,是个凡事都要占强的女人。

她似乎有些猜到,为什么柳大太太、柳大奶奶还有柳玉江知道柳三老爷一家提前归来,都那么焦急的缘故了。

“……只叫了大哥哥回家,没捎信儿给大伯父?”柳若姒道。

“回姑娘,并没有。”初五就忙答话道。

柳若姒点了点头,心中思忖。她记得,前生,差不多就是这个时候,柳老太太和柳大老爷先后向柳二老爷提了过继柳玉江的事情。柳二老爷和柳二太太本心有些不大愿意,觉得就算要过继柳玉江,也嫌早了些。然而,他们最终却还是碍于情面和压力,就在柳三老爷一家到京之前,吐口答应了这件事。

而等柳三老爷到京之后,就在柳老太太的寿宴上,更是将这件事情公诸于众,并在八月柳老太爷的忌日,正式将柳玉江记在了柳二老爷和柳二太太的名下,完成了过继的仪式。

那时候,她的心里已经有了更关切的事情,对这件事并没怎么在意。现在重新回想起来,柳二老爷和柳二太太没有在柳老太太的寿辰期间办柳玉江过继的事情,还是心中迟疑。而且,似乎柳三老爷和柳三太太对柳玉江过继这件事,也是曾有过微词的。

她这里,因为柳三老爷一家要回来,柳老太太特别高兴,因而办成了常嬷嬷的事情。柳三老爷一家回来,对她是好事。而长房那一边,因为柳三老爷回来,却格外紧张起来。柳三老爷回家,带来的改变,是那边并不想见到的。那边马上就会提过继的事情了,而她,却决不能让他们如愿。

“娘,”柳若姒心中想好了,就开口对柳二太太道。

还没等柳若姒接着说话,外面小丫头就进来禀报,说是柳大奶奶来了。

柳大奶奶走的飞快。面颊因此微微有些发红,她一坐下,并不像以往那样多做闲话,而是很快就进入了正题。

“是前两天在老太太那,跟婶子提起过的采买的事儿。实在是忙的分不开身,也买不到那上好的。因此,想托给婶子。婶子手下那些管事,眼界宽,人脉广。这事,非婶子不可。婶子不看老太太,就当是疼侄儿媳妇吧。”

柳大奶奶说着,就从袖中取出一个帖子来,柳若姒接了,见上面是开出的账目,写着某某样尺头多少多少数目。

“……批了一千五百两银子,怕是不够,婶子先发付下去,随时再打发人开了账目过去领银子。”柳大奶奶又小心地取了柳府的对牌出来,也递给了柳若姒。

柳若姒接了对牌,柳大奶奶的目光依旧黏在对牌上。拿着这对牌,是可以去柳府账房支领各项银钱和物件的。

“再有席面上要采买海鲜干货,上次也托了婶子。前头账房里正计算数目,算好了,也是这样,再来交付给婶子。婶子千万别嫌劳烦……有什么事情,尽管打发人来吩咐。”

是为了给柳老太太办寿,让柳二太太分担些家事,于情于理,柳二太太都推辞不得。再说这件事情,她心里已经有了准备,也就点头答应了。

“没办过这样的事,若有什么不清楚的,可还得去问你和大太太。”柳二太太就道。

“这个当然的。”柳大奶奶又千恩万谢地,然后就说柳老太太那里有事吩咐她,告辞走了。

等柳大奶奶走了,柳二太太看了看那对牌,又看了看那帖子上的账目,有些疑惑起来。

“以前这样的事情,什么时候提前给支过银钱!”常嬷嬷笑着叹道。

别说提前支领银钱,东西买来了,也没人会提银钱的事,最后花的都是柳二太太自己的私房。

“照着这个单子,这银钱,大奶奶方才还说怕不够,其实已经多了许多。”柳二太太就道。她虽不管柳家的家事,但平常自己爱买东西,手下又有许多的铺面,因此对于很多东西的价格,她都是了解的。“这回是怎么了?”

“大嫂刚才还说,席面上要用的那些上等干货,也照着这个来。”柳若姒就笑道,“娘,我看大嫂这是送好处给咱们。”

常嬷嬷在一边就笑了。

柳大太太和柳大奶奶执掌家事多年,尤其是那些有油水的差事,更是全部把持在自己人手里,中饱私囊的事情不知做了多少。柳二太太虽不管事,家里下人的抱怨也不是没听过的。

以往,这种采买的事情交给柳二太太,柳二太太这边花自己的钱,柳大太太和柳大奶奶那边,却照样从账房里支领相应的银钱。而那些银钱,自然全部落入了婆媳二人的口袋里。

而现在,她们不仅舍了这大笔的银钱,似乎还打算让柳二太太也沾些好处。

柳若姒才不会相信,那边会白给她们好处。以为这样就可以讨好了她们,并借此表白,那边并不是冲着她们的钱财?

柳若姒拿了账目单子,思忖着,突然眉头一皱。

“这账目,不对劲儿。”

第二十六章好事

“哦,这账目,有不对劲儿的地方?”柳二太太听柳若姒这样说,立刻问道。

柳若姒那句话是冲口而出的,现在听见柳二太太问起,她有一些迟疑。现在的她,本不该懂这些家务事。但是,毕竟她前世曾经嫁做人妇,虽也没掌管家务,但好歹有些事情还是了解了一些。

柳若姒有点怕柳二太太起疑,不过这也就是一瞬间的事,转念之间,她就释然了。

她能看出这账目有问题来,也并没什么大不了。

“娘,你看这开出来的数目。”柳若姒就往柳二太太身边挪了挪,指着单子,“这种肯定是给老太太的,数目没什么不对,可别的就不大对劲儿了。娘,你算算咱们家多少人,这些尺头,一人够做两套衣裳了吗?”

柳二太太毕竟比柳若姒有经验些,经柳若姒这一提醒,她再看这单子,就也看出不对劲儿来。

“要还是咱们现在这两房人口,一人两套,这尺头还有富余……”柳二太太就道,“可三叔一家就要到了,这里头,没有算进给他们一家做衣裳的。”柳若姒就道。

“对,是没算三老爷那一房的。”柳二太太点头道。

“哎呦,这里头可有些……”常嬷嬷做了个手势。

这件事,确实是有些文章,按说好像是在两可之间。现在要做衣裳,可柳三老爷一家又没到,所以没有他们的份。可是,一样是柳老太太寿辰,大家做的衣裳,一样的儿孙,怎么就能没有柳三老爷那一屋子人的事那。

这件事,偏又交给平常不管事的柳二太太来办了。

“若是按着这个买了,回头三老爷、三太太他们回来,说是太太做的采买。怕三太太那边不说大太太、大奶奶算的不仔细,却说是太太忘了她们。”常嬷嬷就道。

正是这个道理,柳若姒点头。

“老奴没什么大见识,大太太、大奶奶管家这些年,断不会这样粗糙。大太太和三太太不和,这是要太太在中间做恶人。”常嬷嬷就道。

“娘,你看,该怎么办?”柳若姒就问柳二太太道。

“能怎么办,把这帖子送回给大奶奶,让她重新写了来。”柳二太太就道。

“这个却不必,”柳若姒想了想,就道,“娘,咱们也不用跟大嫂她们去说,只把该买的都买齐全了。今天三叔那边来送信的人还没走,娘再打发个人过去,如此这般……要悄悄儿的。”

柳若姒在柳二太太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娘也送个人情,以后大家好相处。”柳若姒笑着道。有时候,只要肯用心,坏事也能够转化成好事。

这个大家,自然指的是她们和三房一家人。至于大房那边,她们既然留下这个绊子,想要一箭双雕,那也该有绊人不成,反吃瘪的心理准备。

“就听你的铺排吧。”柳二太太想了想,就点了头。

“姑娘的铺排极妥当,”常嬷嬷就道,“太太,老奴时常就说,这府里头,和原先太太的娘家是不一样的。”

祁大学士家里只祁氏一个独女,可说是万事顺意。而柳家这几房人口,人多事杂,各有各的心思。

“所以我也懒得去管事……”柳二太太就叹道。

但是,她们不去管事,并不代表事情就不会找到她们的头上。何况,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就这样吧,我也不稀罕赚这几两银子,没得打嘴的。”柳二太太又道,“这尺头的事,咱们接了也就接了,那另外一件采买,就回了大奶奶吧。想来她也不是真买不着。”

柳若姒就笑,柳二太太这是想明白了。

“行啊,咱们正好省些事。”柳若姒就道。

打发了这两件事情,柳二太太又高兴起来,她就问柳若姒,要不要另外再买些尺头。

“铺子里头应该上了新货,我让他们各样都送来,你捡喜欢的挑。也该再给你做几件春天的裙衫了。”柳二太太笑着道。

“娘,不必了。”柳若姒摇头拒绝,“往后,除了公中的,娘别再给我另添置显眼的东西了。”

柳二太太就不说话了,常嬷嬷摸了摸自己的腿,轻声叹息。

柳若姒能看的出来,柳二太太的心情很不好。而这,正是她所希望的。她不想那件事情,就这么过去了。前世的时候,她经历了这件事,做出了截然相反的应对。柳若媛越是嫉妒,越是看不得她有好东西,她就越要柳二太太买给她,然后穿戴了去气柳若媛。

不过,那之后,柳若媛虽然依旧会泛酸,却再没因为这样的事情对她动手。她的这种做派,在柳二太太看来,想必是幼稚的。可正因为这样,柳二太太也就认为那件事是过去了。

现在,那件事分明是在柳若姒的心里留下了阴影。

作为母亲,柳二太太不能不往心里去。

这就是柳若姒想要的结果。

看着时辰不早,柳若姒放下了针线,跟柳二太太吃了一回点心,外面就有丫头进来禀报,说是柳二老爷回来了。柳二太太忙就起身往前面去了,柳若姒没有立刻跟去,而是坐着想了一会,才换了衣裳,往前面柳二老爷和柳二太太的屋子里来。

有些事情,她要提前跟柳二老爷商量商量。

“爹,娘,我刚才过来的时候,听到点儿事。”给柳二老爷和柳二太太行了礼,柳若姒将屋里伺候的丫头打发出去,就跟两人说道。

“听到了什么?”柳二老爷就问,笑呵呵的,显然情绪不错。

“说……爹娘马上就要过继大哥哥做儿子。”柳若姒就道。

“姒儿,你这是听谁说的?”柳二太太就问。

“娘别问我是听谁说的,只告诉我,这话是不是真的?”柳若姒就道。

柳二太太跟柳二老爷交换了一个眼色,柳二老爷叹了口气,招手叫柳若姒到跟前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