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的锦绣良园-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们身上现在没有这么多的现银,我需要和村长谈一谈,不知道是否方便。”小小还得去镇上看看,将银票兑换成银子,还得买一些生活用品先,等年一过,到时候让人帮忙重新修建一座。这房子,太老旧了,雪再大些,没准就会垮了。
    春杏看看小小等人的穿着打扮,也不怕她会买不起。孩子他爹只是没收了她们身上的银子,那包袱里指不定还有多少呢。
    看看人家的穿着,再看看自己的。果然不能人比人,否则气死的是自己。“你随我来,我家就在这边看过去的第三个房子,看见了吗,很近的。”
    这是小小娘仨第一次踏进肖家村的村长家里,看着比自己想要买的房子,稍稍好点的房子,小小有些无语。
    这村长家也真是穷的响叮当,难怪他媳妇穿的衣服,都不知道打了多少个补丁,衣服都褪色了。
    “村长,我想和你商量个事。你家的那个房子,我看中了。那房子包括周围的二亩地,我都要买下来。春杏嫂子说,要七两银子,我们身上没有这么多,可否通融一下?”
    小小就事论事,在客厅里,让李氏坐下后,自己和小小站在一旁,开门见山的说道。李氏则是在一旁点点头,而二丫一路上始终沉默不语,显得心事重重。
    “没有银子,那不行。我们家的房子,要不你就先住着,一个月给多少文的租金,那地契断然是不会交给你的。”
    肖秋华一听,连忙摇摇头,否定了。不是他小心眼,她们这是外来户,多多少少得防备一下才是。
    “村长,我们不是不给银子,只要去了镇上,回来一定给你。这样,我和你打个商量,你看这样成吗?我和我娘还有妹妹,我们想将户籍换到这里来,另外再改个名字,这个需要你的帮忙。如果你可以帮这个忙,加上地契加起来,我可以一共给你十两的银子。
    除了这个之外,想必你也清楚,那个房子根本不能住人,到时候盖房子,肯定是找村民的。而且我之前说的话,算话,只要我能够在这村里富裕,我会带着村民们一起的。”
    小小说的话,加上表情以及散发出的气势,让人不得不相信。肖秋华虽然心里还是有些防备,可一听她的保证,又不得不放手一搏。
    村民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苦,如果只是帮一个忙,就能让大伙儿的日子都好过,何乐而不为?给村民重新做一个户籍,对他一介村长来说,是多简单的事情。
    “成,那这样,明天我正好要去镇上一趟,卯时的时候,我去叫你。到时候你随我一起去镇上吧。”肖秋华最后做了决定,还是试一试再说。肯试还有希望,不试的话,村民们只能继续这样受苦下去。
    这个肖家村的希望,都要寄托在这姑娘身上了。
    “村长,我想让你帮我找人,砍两棵大树,先帮我顶着屋顶先,我怕晚上一下雪,就塌下来了。另外,现在那个家什么都没有,不知道你们家有没有炭火什么的,先让我们娘仨过一夜再说?”
    今天只要先收拾好一个房间,娘仨凑合的过一夜就好。现在是下午快三点的样子,只要村民合力去砍两棵树回来,应该还是来得及的。等明天去了镇上,将必备的生活用品买回来就好了。
    “砍树是可以,只是让他们去给你们这个外来户做白活,恐怕是有些……”肖秋华的意思很简单,可以帮忙做事,但不可能做白活。
    现在他明白,这姑娘有的是钱,虽然给自己打劫了十多两的银子,可看着也不差那点钱的样子。只要她手指头露个缝,也够他们吃喝一阵子了。
    小小也无奈,她也不想财露白的,可不这样的话,也许娘仨就会没命。她现在希望的事,这些村民有恶心,没恶胆。都想着帮她做点事,赚些银子这样的,而不是起了其他的坏心思。

第一百八十二章 安定下来
    “这是当然,我没道理会让他们做白活的。只要是给我做事的人,我绝对不会亏待他们的。村长,这是你家的孩子吧?看起来挺聪明的,这个时候也该开蒙了吧?”
    小小知道,这乡下人家,读书的很少。读书太贵了,不是家里稍有余钱的,都读不起。如果自己愿意教点,那就不一样了。只要有空余的时间,自己偶尔教几个字的话,那么这些人,是不是会顾忌一些呢?
    “饭都吃不饱,哪还有余钱送去开蒙!”肖秋华想到这,忍不住皱着眉头,叹气一声。乡下的孩子,想要有好的前途,读书走仕途,无非是最好的出路。哪怕是中了一个秀才,都比现在好。
    只要有了功名,现在家里的那些田地改到他的名下,到时候就不用缴纳税收了。可这毕竟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这样吧,等我过几天有时间,你让你家的孩子过来,我教他一些基础的字。就是最简单的那些,其他的,可能要送学堂去开蒙,但保证不会让他目不识丁就是。”
    小小这么说的目的,就是想让肖秋华感激,也顺便告诉肖家村的村民,不要轻易的欺负她们娘仨,也别排挤她们,而且也不要起什么坏心眼。
    当然了,她真正的目的,其实是想让肖秋华这个村民作为自己的后盾,让她们娘仨能够安然的在这个村里住下去。
    “那就太感谢了,那我现在就叫人去给你砍树。”肖秋华也不推迟,有人愿意给自己的孩子开蒙,教他识字,他怎么会去那么笨的推掉?
    小小和李氏回到那个家,让二丫将包袱放在一旁,看了看格局,先选了一张大床:“娘,先将这个屋子收拾出来。咱们今天就先住在这吧,对了那馒头咱们先拿出来热一热,吃饱了有力气干活。”
    这里不知道有多少年没人住了,连屋顶都快要被风刮没了。看到这,小小心里忍不住叹息一声。可都已经下定了决心了,也没什么好后悔的。
    看到娘拿着自己路上带的那个锅,在那蒸馒头,小小拉着二丫说道:“明天你随姐一起去镇上,姐给你找个大夫看看嗓子。别多想,只要你能好,就是姐姐和娘最大的幸福。从今以后,咱们娘仨好好过日子。
    如果你和杜云轩真的有缘,连上天都要让你们在一起的话,总会遇到的。你现在还小,到你及笄还有几年的时间。乖,不要让娘担心,额?”
    小小知道,因为自己的事情,让李氏操心了很久。如果现在二丫在让她担心受怕什么的,她真的不知道娘会不会因此倒下。
    如今只有她们都坚强起来,才是解决事情的王道,特别是在这样的一个陌生环境下。
    二丫点点头,她今天确实有些情绪化。一是发现自己能说话了,二是笑自己因为不能说话而对轩哥哥不辞而别。也许这就是老天给她的最大的讽刺吧。
    可是姐姐说的对,不能再让娘担心了。她都已经长大了,也该懂事帮姐姐分忧了。可想到小梅,她忍不住想要流泪。除了姐姐和娘,就小梅和自己最好了。小梅是随着她们出来了,可路上却走散了,如今不知道在哪。
    但愿她能够一路平安的回到杏花村,至少那有房子,还有大牛哥他们在。不知道她能不能吃得饱,她的身上才放了三两的银子,不知道够不够路费。
    在二丫担心的同时,这厢黎莫恒和杜云轩已经到了渡口小镇。此时一个逢头垢面的乞丐,让杜云轩觉得眼熟,好像在哪看过一样。那乞丐看到杜云轩缺激动了:“杜少爷!”
    “小梅?”听到声音,黎莫恒疑惑的问了一句。这声音很像,可这人到底怎么回事,完全都看不见脸。
    身上衣衫单薄不说,还破破烂烂的,浑身散发出恶臭。
    “杜少爷,黎大人,见到你们真是太好了。呜呜呜……小梅把小姐和夫人给丢了,小梅只好来这里等夫人小姐。可是等了好多天,都没有看到。”
    小梅痛哭流涕,她不过是在第一次住客栈的时候,出来帮小姐买路上的干粮。那还是在年前的事了,可哪知道被贼人盯上,给迷晕了。再次醒来时,发现身处破庙,浑身衣衫早已被撕烂,身上还有被人侵犯过的痕迹。本来她想一死了之,可想到夫人和小姐,愣是咬牙苟活了下来。
    身上的银子早已没了,她又冷又饿,想要回客栈,却不知道自己具体在哪。只能一路乞讨到这里,她知道,这里是小姐必经的地方,可现在都已经过了年了,每天她都在城门口处守着,依然没见到小姐。
    在黎莫恒和杜云轩了解情况后,心里不禁感到后怕。小小她们这一路到底经历了什么,如今人又在哪?看着小梅的样子,心里越发的担心起来。
    “小梅,我让人先送你回京城吧。现在南方寒潮不说,到处都是难民。等我找到小小她们,再告知你的消息,带她们回京城和你团聚。”
    黎莫恒决定还是先送小梅回京城,现在这外面有些乱,而且带着小梅,他们也不好找小小,路上只会耽搁。
    小梅点点头,黎莫恒等人却在渡口小镇停留了下来。
    肖家村今日村民干活很是卖力,有银子赚啊,虽然是大过年的,但大伙儿都拿出十万分的精神出来。
    “乡亲们,这人也太多了,只要砍两棵树罢了。我只出十文钱,所以只需要几个就够了。等过完年,开了春,我还需要盖房子,到时候请大家多多前来帮忙,小小在此感激不尽。”这么多的人,就算一人给一文钱也得要十几文,多不合算。而且给一文钱,他们估计还不乐意呢。
    肖家村的村民听到小小这么一说,人人都想赚那几文钱,顿时场面热闹起来了。小小将场面交给肖秋华,让他们自行商量去。
    “这样,你们五个人和我一起来,其他人都先回去吧。小小姑娘说话算话,等开了春,请大伙儿干活。”肖秋华很快都指了五个人,拿着刀一起上山去了。
    一个人就算是两文钱,他们都愿意去。只是砍树罢了,能赚两文是两文,总比在家,没银子赚的好。
    而肖秋华则是不打算赚这个银子。小小都说要教孩子念书了,他岂好意思要?
    这一天,小小娘仨在肖家村安定下来了。那两棵大树此刻正支撑着快要塌的屋子。而几个人在拿到银子后,怀里又揣着小小给的白面馒头,心里一热,又自动的找了些茅草,帮忙把屋顶简单的扑了扑。
    【作者题外话】:妞们,还有一更哦,稍等片刻

第一百八十三章 改名
    白面馒头,这可是好东西,快要带回家给孩子们尝尝,他们长这么大,可是从来没吃过。这天晚上,拿到白面馒头的家人,心里很是热乎。男人叮嘱女人道:“孩儿娘,我看那刚来的那家人不错。虽然有钱了点,但不会狗眼看人低。以后人家要是有些事,你过去搭一把手。”
    “恩,他爹我知道了。今天才初二就赚了二文钱和一个白面馒头,你说,等下年过年了,咱们是不是会比现在的日子好过一点?”
    想到接下来的日子,肖苏氏的心里暖暖的。这日子好像有盼头了,好像也不会那么难过了。那白面馒头,真的好香,她也从来没吃过。
    “嗯,肯定会的。村长去山里的时候,村长和我们说,咱们村要好好留住那个姑娘。她是咱们肖家村的希望,等开了春,她还要请我们盖房子。村长说,盖房子,去的人,只要勤劳的,一天少说也有八文钱,还会管吃的。
    我算了算,盖个房子,就算咱们村里的人,都去帮忙了,少说也要十天的时间。这样咱们就能攒个八十文。他娘,你说这日子是不是会越过越好?要是有了这八十文,那你就回娘家,抓些鸡回来养。多了咱们也养不起,就养个三四只吧。
    至于那吃的,要是还有馒头之类的,回头我把自己的留下来,给孩子们吃。这样家里的粮食还能剩下十多天的来。”
    肖苏氏听着孩子他爹的算账,双眸里发出了希望的光芒。这日子看来真的是越来越有盼头了呢,但愿这一切都是真的,醒来不是梦一场。
    显然小小还不知道,现在她在肖家村的村民眼中,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她还在愁着,这剩下的五十两银子,该怎么办。
    她算了算,除去买房子和给村长帮忙改名的十两银子,还剩下四十两。而这银子要在平时,那也是够花好多年的。可是要盖个房子,是屋瓦房,加个围墙的话,也得要十来两吧。
    可这样下来也就剩下可能不到三十两,再买些生活用品,加上二丫看病。估计最后剩下二十两。
    这还得拿出十两放着不能动,应急用。那剩下十两的银子,到底要做些什么呢?家里周围有两亩的地,除了盖房子,还得留出菜地来。除此之外,对了还得挖一口井,这里不靠山,也没有什么从山上引水的说法。
    这一口进,少说了,也得要二三两的银子。又要买一些种子,鸡鸭和猪。还得日常的吃食,一直到粮食到时候收割。
    这么一想,小小瞬间就脸黑了。这样下来哪里还有什么银子啊,根本就不够。看来得想法子赚钱了,要不到时候自己也得苦哈哈的。
    翌日卯时不到,小小便拉着二丫起来了。昨晚那些村民送过来的炭火是足了,可没有被子的她们,依旧觉得很冷。
    小小等人身上的大麾和棉袄,最终村民没要去。至于银子,是已经被拿走了,就不说了。母女仨人,两件大麾披着,穿着棉袄,挤在一起,还是冷的颤抖。尽管屋内炭火充足,可根本抵抗不了,这外边灌进来的冷风。
    “小妹,起来了。咱们该准备一下一会儿去镇上看看去,娘今天就在家里打扫下,咱们今天还得买很多的东西。”小小说着,推了推二丫。
    此时,屋外伴随着冷风,还有肖秋华的声音传来:“小小姑娘,醒来没有?”
    小小将昨晚从肖秋华家里,借来的木桶和洗脸盆。此时里头装好的水,早已结冰。紧了紧身上的衣服,小小对着屋外低声说道:“起来了,稍等一下,洗个脸。”
    她端着木桶出来,烧了火,将结冰的水倒进自己带来的锅里。烧热了水,将水舀回木盆,趁着锅还热着,便拿出三个馒头,放在里头温热着。
    一刻钟后,小小和二丫洗漱完毕,又从厨房里拿出了刚好是温的馒头,一边走一边吃。而此时,天还黑着。这一些,都是抹黑进行的。
    肖家村很穷,穷到整个村里,一只牛都没有。去镇上,完全是靠走路来回。小小将大麾给二丫披好,自己紧着紧身上的衣衫。
    不知道走了多久,小小开始感觉身上渐渐的暖和了,而天也大亮了。辰时末,几人才走到镇上。
    小小一看,居然不是那渡口小镇,而是原来的祁连镇。微微叹息一声,有些失望。不过很快就被她跑到脑后了,走到钱庄,对着肖秋华道:“村长在这稍等我一下,我去去就来。”
    名字,她已经想好了。如今这个李小小和李苏苏是断然不能用了,以后把自己的名字改成小巧,和苏苏改成素素。娘的名字就算了,反正户籍还在那渣爹那,不和离就这么耗着,也不痛不痒。
    “这三十两放在你那,藏好了,这街上小偷多。这十两给村长,另外剩余的十两,一会儿带你去看看嗓子另外今天得购买很多东西。”
    二丫点点头,将家里仅有的财产都放在身上,小心的藏好。原本她身上还有三两多的银子,但根本就不够用。
    “村长,这十两银子给你,我随你一起去衙门吧,顺便把地契都改了吧。对了,我就叫李小巧,我家妹妹就叫李素素,至于娘,就不用改了。”
    肖秋华手心里握着的一锭十两的银子,感觉手心还发烫,有些不敢置信。看来自己留下她,是真的留对了。有了这些银子,明年开春了,一定送阿旺去念书。
    “好,好,咱们先去衙门,在去买些米面回去。”肖秋华怔了怔,很快就回过神来了。
    衙门小小改名很是顺利,肖秋华拿着家里仅有的二十文银子,都塞到那师爷的手里,很快地契连带着新的一本叫小巧和素素的户籍也下来了。所属地是祁连镇肖家村,看到这,小小松了一口气。
    “走吧,咱们去买些东西!”时间很是宝贵,现在去买东西,早点买了,早点回去。这是一起前来镇上肖家村人的心声。当然,他们是不知道小小给了肖秋华多少的银子,否则一定会眼红。
    【作者题外话】:第三更送上!妞们,迷花每日都会有三更哦

第一百八十四章 心痛
    “村长,我妹妹的嗓子刚能说话,我想带着她去看看。”小小一脸歉意的看着肖秋华,当务之急是先去看嗓子,等看完了再去买东西。
    “可今日大夫不出诊。这才初三,大夫要到初六以后出诊。不过米面等生活用品的店,今日倒是开业了,你要不要买些回去?”
    肖秋华听到小小的话,只好开口解释了。这是祁连镇多年来的规矩,从大年初三开始,会陆续的有些店面开业。并不是正式的开业,只是选个相对好的日子,开下店门,意思意思的做半天的生意。
    如若这一年当中头一次开业,且一开业就有客人前来购买,不管是多少的价格,只要不赔,就一定会卖出去,就为了讨个吉利,所谓的开业大吉的意思。
    因而尽管知道今天开的店面不多,但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有生活用品店开业的。其中以米粮和买些生活上的杂用品为最,因而他特意选的今天前来,就是为了能省些银子多买一些就一些。
    小小一听有些莫名,看了一眼二丫,眼里剩下的只是疼痛。她的妹妹,真的很令人心疼。好不容易会说话了,可不知为何会喉咙痛,不敢轻易的开口,看来只能再拖上几天了。
    “姐姐,我不碍事的。既然大夫没开门,我们晚几天再来也没关系。姐姐,我们和村长一起去买些米粮回家吧。我们走了两个时辰了,回去还得走两个时辰。这天黑的快,要是磨蹭下去,等天黑了,咱们还没到家。”
    二丫看着姐姐的眼神,知道她在想什么,连忙比划着。这喉咙痛也没关系,至少能说话了,再也不会有人叫自己哑巴了,不是吗?
    从小她就祈祷,希望老天爷能听到她的心声,能让她开口说话。如今愿望就快要实现了,多久几天又怎样?这十几年都过来了,现在也不差这几天的功夫。
    肖家村的村民尽管早已知道二丫是个哑巴,但看着她打手势,每遇到一次,就忍不住用异样的眼神在看一次。
    对于这种目光,二丫早已麻木了。可是小小很不喜欢,明明已经会说话了,为何他们还要这样看异类的眼神来看待二丫?越是这么想,她的心里就越发的不痛苦。
    二丫拉着小小的手,轻轻的摇晃,小小在回过神来。
    “村长,咱们回去的时候,能租个牛车吗?我今天可能要买的东西比较多,那个家里,现在什么都没有,一切都得采购。”
    小小想到要买被子是首当其冲的,其次米面,油盐,水桶,木盆,油灯等等。这些东西,要拿回去,估计得够呛的。
    肖家村跟着出来的人,基本上都是要扛着米面回去的,想来也没法子帮自己拿。而她和二丫都是弱女子,又怎么拿得动?
    “这,不太好吧。这牛车回去虽说是一个时辰够了,可是这去的话,还得给人家包括回去的车程费,这样着实不合算。一趟下来,怎么算都要个四五十文呢。”
    这四五十文,都够他们买多少的米面了,这样可以做多少的馒头和粥,能够让他们的村民一起吃多久。简直太奢侈太浪费了,哪能花那么多的银子,干这样的事情。
    “可我要买的东西,想必都拿不回去怎么办?算了先去买些东西看看吧!”小小有想过,要不趁着这段时间,干脆买一辆牛车算了,这样以后来回镇上也方便。
    但有一个问题,家里现在这个情况,买了牛放在哪?要是村里人眼红呢。如果没问题的话,她也是愿意的。以后谁家要犁田,可以租给他们一天,但一天得给她几文钱的租金才行。
    另外,寻常时间,还可以驾着牛车,送他们去镇上,这样回来一个人收二文钱就好了。其实这样算下来也是一种变相的投资。可现在关键是,她不会驾牛车啊,买了给谁用啊?
    肖家村的人,溜达了一圈,很快就找好了目标,便由肖秋华上前去问了:“掌柜的,开业大吉。不知道这米面现在是什么价格呢?就普通的白面和普通的米的价格,还有这些碎米又是什么价格呢?”
    这才放完鞭炮,就有客人上门,掌柜乐呵呵的。虽然肖秋华等人身着破烂,可看着人群中的小小和二丫,便满意的点点头。
    看来这些和这个浑身散发出的贵气的女子是一起的,这样也不怕这些穷酸人是来闹场子的,看来是有大客户上门了。
    “客官快快请进,随便看。现在想必你们也知道的,这米面的价格着实不便宜,南方寒潮,整个蓝月国粮食短缺。现在这米的价格,上好的米,一斤要十文钱,普通的米,也要八文,就连那碎米,也得五文钱呢。
    另外那些面,也差不多,只是好点的白面,一斤要八文钱就是。普通的白面粉,一斤还得要五六文,不过这玉米面相对便宜一些,不过那也要四文钱。”
    肖秋华听着这话,又听到这价格,皱了皱眉头。自己从小小那边抢了十多两银子,当然不可能全部买碎米,只能参杂的买,还得买些面粉。当然了,白面吃不起,只能买玉米面。
    玉米面的价格,应该能谈到三文钱,可这买个一千斤就要三两的银子。至于那米,价格应该能谈下来一二文,参杂各一半的话,也得要五文钱。这样就算卖一千斤,也得要五两的银子。
    可关键是,村里人口多。家家户户的人加起来也得有个二百多人口,如果分下去的话,一人也就只能拿到十来斤的粮食,这样也撑不了几天。把那些银子全都买了,这么多人一家也只能够多个一两斤罢了。
    他们这里不像南方,春天一到,到处都是野菜。这些等开了村,也有野菜不错,但少的可怜。而且,要用这些粮食撑到收割,真的是不够吃。
    另外村里,还不能将银子一下子花光了,还得留一些万一谁家有个啥事的,应急用。
    “老板,能不能再便宜点,我管你多买。”肖秋华作为一个村长,想想,自己真的不容易。自家媳妇孩子还吃不饱,还得管着整个村。
    【作者题外话】:妞们,还有两章,稍等片刻,迷花会很快的

第一百八十五章 忌妒
    “我看你也是个有诚心来买的人,这样吧。每个价格都给你便宜一文钱,就算是图个吉利吧。这大过年的,大家都涂个好心情便是。”
    掌柜一脸的笑容,看着这些村民就知道是好宰的人。寻常这些人,都只有来卖粮食的,要不是过不下去了,也不会来买。而这个一身贵气的姑娘,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的,想来也是不知道行情,这这个定多少,还不是自己说了算。
    小小一看这肖秋华就是一个不会讨价还价的人,心想既然自己也要在这买,那就一起买了便是。想到这,眸光一转,对着掌柜道:“是啊,老板也说了,图个吉利。那这样吧,也别什么减少个一文了,我知道你做生意不容易,可我没小老百姓生日子也不容易。
    那上好的米,我们肯定是买不起的,至于那普通米的话,如果我没记错,这放在寻常,也就二文钱一斤的。如今却要八文钱,老板,这大过年的,哪怕是南方现在寒潮,也不是这么涨价的吧。
    这样你看成吗,那普通的米,咱们就五文钱,至于那些碎米,就三文钱吧。这样老板你也不至于亏本,我们也不会因为价格太贵而买不起。至于白面粉,普通的放在往日,也就一文五,现在我看这样,七文钱两斤,至于那玉米面,就三文钱一斤,你看如何?
    当然了,我们也不会让老板你百忙一趟了,这其中你或多或少的,还是有赚的一些。这大过年的,我们开心了,老板你也开了业不是?再说了,我们买的多,老板你这也算是薄利多销了。”
    肖家村的村民看着小小一开口就是一堆大道理,还将价格一下子压下来这么多,有些害怕展柜的不开心,转而一脸的担忧着。
    展柜确实不高兴,这大过年一下子价格被压的这么低,想着这是不是预示着今年一整年下来,都会是这样?
    可他心里明白,这还不是之前自己想着要宰人一刀的,现在自己才会被价格压得这么低。然而一想,这姑娘说的确实不错,这价格自己还是能够赚那么一点的。比起平价卖出去,还是要来的划算一些。就不知道,这姑娘说的薄利多销的意思是指什么了?
    “姑娘说的意思,老夫都懂,只是不知道,姑娘说的薄利多销,是指要买多少呢?”看着来了这么多的人,想来顶多也就几百斤吧。不过这才第一天,能卖这么多出去的话,也算是相当不错了。
    小小看着肖秋华,他瞬间明白了过来,便道:“掌柜的,我要六百斤的普通大米,七百斤的碎米,还要一千三百斤的玉米面。”
    这样算下来,村里的那二百多人口,可以多分一些。剩余的银子,还得留一部分出来,等下去买种子,回头开了年种植用。
    掌柜的一听,这合起来就是两千四百斤,这样哪怕一斤自己赚个半文钱,那算下来也是不少的。果然如姑娘所说的,开业大吉啊。更何况,他根本就赚得不止这些呢。
    “老板,普通的大米先给我来二百斤,普通白面给我来一百斤。还有老板,我们和你买了这么多的东西,能不能派辆车帮我们运回去呢?当然了,这银子,我们会在这全部付款完毕的。”
    如果这些都要他们拿回去的话,那就不知道要何年何月何日,才能回去了。何况还得买很多东西呢。
    “当然,当然。一下子买这么多,是我们的大顾客了。这总共三千斤,我们一定会运送的。”
    小小想着,自己买的这些,一下子就要去一两七百文了。不过还好在,这些应该够娘仨吃一两个月不是问题。她现在买这些,主要是考虑到了,到时候盖房子,大伙儿得在她的家里食用。虽然可能一天包一顿中餐,只是还没清楚,到底是怎么算的便是。
    肖秋华想着买了这么多,才去九两银子,还有人给送回去,顿时心里就乐呵了。那么剩下三两多的银子,应该够买种子了。
    几人付了银子,留下两个村民,随着运送粮食的车子回去,小小和肖秋华等人便去卖种子的地方了。
    这种子就是比粮食还要贵,只是没关系,贵也有贵的好处,那便是卖得不用太多,只是种植用便是。小小买了水稻和土豆,白菜之类的种子,前前后后,一共花了一两的银子。
    而肖秋华则是全部买了水稻和小麦的种子,将剩余的三两多的银子全部花光了。不过从村民的表情上看,这些人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