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战之魔幻手机-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攻击的同时,铁梨花几乎将整个军的火力用上了,先是请求飞机支援,从牡丹江飞来的四十余架战机对敦化日军阵地进行了猛烈轰炸,而南次郎却是不敢随便抽出战机前来支援,因为长春打得更猛。
日军一般是属于那种攻击强大的部队,而其防御力可相比就要差上不少,一通轰炸下来,日军所剩的炮兵还有一些坚固的防御工事被轰日轰炸机轰了个稀巴烂,飞机轰炸完日阵地后并没有走,而是继续盘旋在空中为38军的炮兵指点轰炸方位,六十门80毫米的加农炮和榴弹炮对日军工事进行定点扫除,这次,小鬼子终于尝到了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的感觉了。
一轮轰炸下来,很多小鬼子的阵地就几乎裸奔了,一些无奈的日军干脆直接躲到弹坑里。
随着一阵隆隆声响,以二十辆龙王中型坦克为主,三十辆龙王轻型坦克为辅的装甲营向日军阵地急驰而去,一路横冲直撞。
该旅团的救援电报向西村百惠发了一封又一封,弄得西村百惠恼怒异常,立即加快行军进度,一狠心之下,把辎重部队放在后面,步兵在装甲大队的带领下快速突进。
第二四七章 魏晨东的治军之道
第二四七章魏晨东的治军之道
“嗡……”突然一阵轰鸣声在头顶上响起,西村百惠的38师团官兵一惊,立即把一些高射炮摆出来。
“不用管他们,是炎黄军的侦察飞机”,西村百惠恨意顿生,立即催促部队继续加快速度跟进。
侦察飞机的侦察报告迅速的发到了铁梨花的手上,她嘴角微翘,拿着一支铅笔在地图上不停勾勒着,不久之后,眉头一展。
西村百惠把辎重部队放在后面让观察团成员惊心异常,立即劝诫西村百惠不要做这种危险举动,如果炎黄军派部队突袭,那就危险了。经不起这些人的力谏,西村百惠又在半路上留下一个旅团保护辎重部队,又火急火燎的带着两万余人向敦化赶去。
截止第112师一举击溃防守敦化东部的三千多日军,夺得该处阵地。等西村百惠在下午赶到时,该旅团已经伤亡过半,所剩阵地也被炸得个稀巴烂,辎重也基本被毁殆尽,战力起码下降了七成,西村百惠来了也只能帮他们擦屁股。
铁梨花占领敦化东部后并没有再继续进攻,而是不停的加筑防御工事,将第113师置于敦化东北部,而114师则作为预备队。
10月5日,西村百惠的辎重部队终于赶到了距敦化百里左右的地方,而在下午,西村百惠便收到了辎重部队受到炎黄女兵进攻的消失,西村百惠一惊,经过查询这才得知,铁梨花在昨夜就把作为预备队的114师投入了出来,随同的还有五十余辆龙王型坦克,在上午的时候就占领了易守难攻的牙子山一带,这个时间点可谓算得极好,即不快,也不慢,如果快了,肯定会被日本人发现,如果慢了,就达不到突袭的效果,这就是一个将帅的指挥艺术,充分的了解自己部队的能力,也能充分的把这份能力发挥出来,在这点上,铁梨花可谓做得极为完美。
百里的距离,说远也远,说近也近,让西村百惠踌躇不定,到底还要不要派援兵过去,但那边的兵力也不比铁梨花的114师少,火力也不比她们差,除了地利优势丧失,在被突袭的时候负出了一些伤亡之外,好像也并没有落了下乘。
这回不但西村百惠不了解铁梨花的用意,就算是南次郎派来的观察团成员也是有些想不通,感觉这铁梨花是不是多此一举,因为她的这个举动并没有取得多少优势,她38军照样花费了不少代价把38师团的辎重拖在那里,而且实在不行,已方大不小绕个远道,她114师就算在后面追上来,也不一定能讨了什么好。
接下来,114师就占着有利位置,把西村百惠的辎重部队拖在那里,而敦化那边,铁梨花也没有再发起进攻,感觉手上没有重火力实在有些别扭,西村百惠于是下令让辎重部队绕道,从牙子山一带出来。可是没多久,炎黄军的几十架飞机就冲了过来,一通把她们又炸了回去,牙子山一带地型有些复杂,呆在这里安全系数还是要高一些,等西村百惠的辎重部队一回到牙子山,炎黄军的战机就撤回去了,这样几次过后,终于让西村百惠和观察团成员了解到了,这铁梨花是想以114师把已方的辎重部队拖在那里。
这也让西村百惠他们想不通了,这样,她铁梨花也没占什么便宜呀,她照样投入了那么多精力在那里,充其量也只是把战场分成两地而已,西村百惠干脆静观其变。
而目的达到之后,铁梨花却是没再主动攻击,等得有些不耐烦的西村百惠在主动进攻几次失败后,也是消停了不少,无奈的与铁梨花对峙起来。
敦化这边安定不少,可周边地区却是热闹异常,大战在四处进行着,张启龙的第八军在安图县与日军两个旅团打得火热异常,陈炳南也是命令其他部队猛力进攻延边东部和中部地区。
在长春,魏晨东也是带着主力渡过沐石河,向德惠猛冲而去,大军所向,百姓无不欢声鼓舞,虽说只有十万军,但跟在后面的同胞,就不下二十万,魏晨东曾不止一次说,炎黄军胜利的一半功劳要归于人民,这是一场真正的人民战争。
对炎黄军能产生如此大的威望,不但日本人震动,连蒋介石政府都是震动异常。南次郎更是有些茶不思,饭不香,暗算了一下战局,立即把吉林的日军抽调一部分增援而来,毕竟延边战事虽猛,但按目前陈炳南部的进度,一时半会儿,还是打不到吉林来的,那样,长春的东大门就是安全的。
10月中旬,魏晨东所领部队终于抵达德惠外围,而仅仅花了一下午时间,炎黄军的阵地就被构筑得非常坚固,并且,堆积如山的物资也全部被运抵上来,后方医院等等部门全部整理完备,随时可以为炎黄军战士服务。
这一切并不是说炎黄军的效率顶天,而是几十万百姓大军的功劳,他们就仿如把炎黄军的后勤给背着走了,炎黄军到那里,他们就能够把这一切送到那里,让将士们无任何后顾之忧,这种种,不知道挽救了多少将士的生命,受伤战士缺少血液的,立即会有几千几万人们排队等候抽血,没有吃的,人民会亲自提着香喷喷的饭菜上前线送到战士们手中,没有穿的,大家你捐一团棉,我捐一块布,自己再一针一线的缝起合身的衣服送到战士们手中,而魏晨东自己身上也是穿了一件一位老大妈送的棉衣,这并不是说炎黄军都穷得没衣服穿,而是魏晨东带头让炎黄军将士们知道,百姓的关心时时就在我们的身上,炎黄军每个人要对得起这一切,吃水不忘挖井人,对百姓的恩情,他魏晨东不敢忘,炎黄军中的每一个人都不准忘,否则,就不能称之为人,更不能称之为一名合格的战士。
可以说,这一招对提升士气非常有效,正是这种种,炎黄军从不缺少士气,日军是靠军国主义的宣传才让他们盲目的献身,当他们心中的观念被打破时,他们只会变成一帮没有信仰的家伙,甚至感觉到被人愚弄。
而炎黄军不一样,他们士气来源于最真挚的感情,是对炎黄军这个大家庭的热爱,是对祖国的热爱,是对人民的感激,那怕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也是含笑而眠,因为他们感觉自己所献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也正是由于有了这种信念,炎黄军才能成为一支打不垮的部队,即使他们打了败仗,但他们的信念仍在,他们的士气就不会泯灭,因此,他们就会迅速涅槃重生过来,又成为一支斗志昂扬的部队。
这就是魏晨东的治军之道,不是简单的通过军规来约束和强迫将士们献身,而是通过无尽的信念,让他们感觉,自己所付出的任何一切都是值得的。
第二四八章 日108师团的末日(一)
第二四八章日108师团的末日(一)
10月下旬,从呼伦贝尔增援而来的三个装甲精良的蒙古骑兵师,从大庆突入白城的大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该地。炎黄军的骑兵师不多,只有五个,但每个骑兵师的装甲绝对精良,每个骑兵师辖两个骑兵团,一个摩托化团,两个炮兵营,两个装甲营,装备约四百辆军用摩托,四十门80毫米加农炮和二十门120毫米榴弹炮,以及六十辆龙王C型轻型坦克和二十门龙王B型中型坦克。
骑兵师的作战特点就是快、猛,这是闪电战的最效保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攻击,再以强大的攻击力击溃敌人的信心和防御。一个骑兵师都有这般的火力,三个骑兵师联合起来,简直就是一股奔腾的洪流,一路之上,日军竟然发现,同等兵力下,根本不能敌。三个骑兵师以尖刀之势分三路向松原腹地穿插而来,直奔乾安而去。
那日松少将带领的是第2骑兵师,当初,他只是一名小小的草原猎人,是魏晨东慧眼识珠,让其在炎黄军这个大家庭中拙壮成长,终于成为一方领军万人的将军,这几年人,他是亲眼看见骑兵师在炎黄军领导下壮大起来,最开始人数不够,好马也不够,但魏晨东自己带头,通过培育或者进口等等方式,终于凑足了骑兵所有的马,后来没几年,魏晨东又要换装,最先换的就是马,用更精良的用魔幻手机催化培育的马种,这么多马匹说换就换,这可不是要下一般的决心,但魏晨东眼都没眨一下,一个字,换。而在七七事变爆发后,魏晨东再一次一声令下,再次换装,就换成现在这个样子了,在火力配备上,骑兵师可谓不输入炎黄军中的任何一个师,甚至连很多军级单位都比不上,可见魏晨东对骑兵部队的器重,那日松等几个师长都知道,魏晨东非常看重骑兵师,他在这上面的投入所有人都是看得到的,所以几位师长在感到骄傲的同时,更感责任的重大。
一路之上,骑兵师所过之地,百姓无不欢欣鼓舞,他们终于看到了自己国家强大的军队,这一股股钢铁洪流,就是实力的保证。
仅仅一天多时间,第2骑兵师就赶到了乾安,10月25日上午,那日松先以炮兵对乾安日军阵地进行了猛烈轰炸,四十分钟过后,二十辆龙王B型中型坦克为前锋,二十辆龙王C型轻型坦克紧随,对日军阵地进行疯狂突击。装甲最高厚度达110毫米的龙王B型坦克居然让一般的日军反坦克炮毫无建树,让他们轰几炮都没事,龙王坦克一路横冲直撞,直接野蛮的突入日军前沿阵地,联合轻型坦克迅速将所剩无几的日军89式中型坦克消灭,日军的89式号称中型坦克,其实按其吨位,也只能算是轻型坦克,火力和装甲厚度甚至连龙王式轻型坦克都比不上,自然不是数量更多的炎黄军的对手。
随即,那日松再令摩托团向敌人阵地发起了猛烈进攻,日军压力颇大,仅有一个多旅团的守军不得不把部队往这边调,以增援岌岌可危的防线,正当双方打得难舍难分的时候,那日松又急令两个骑兵团快速迂回,直冲到日军右翼,给其致命一击,仅有两个大队的日军迅速崩溃,炎黄军突入乾安城内,并快速攻击着,以对摩托团进攻的方向进行增援,腹背受敌,日军主力顿时又被拖住,最后在炎黄军两方的攻击下,八千多人的日守军被歼大部,余者慌乱向长春等地逃蹿,乾安被炎黄军占领。
虽然城被战争摧毁不少,但百姓们依旧夹道欢呼,他们跟在炎黄军部队行进的方向,一直送了很远,遥望着将士们收复一个个失地。几乎同一时间,扶余的三万炎黄军向松原市进击而去,这样,松原之敌就被扶余,大安,乾安三地的炎黄军成三角型威胁,三面受敌,向其进击的有炎黄军两个骑兵师,以及三万炎黄军步兵团,而守卫松原城的日军是在今年第108师团,师团长下元熊弥,是个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整天嚷嚷着效忠天皇,现在时刻到了,南次郎暗示其可以在不支的情况下撤退,可下元熊弥觉得,在中国人面前后退是一种耻辱,只有战死的大日本皇军,没有被吓退的大日本皇军,表示宁为玉碎,也要与松原城共存亡。
10月底,五万多炎黄军终于将松原围了起来,现在108师团想走也无退路了。
那日松被炎黄军参谋部任命为这次攻坚战的总指挥。可还没等炎黄军攻城,在城外的某一地方,一条长长的地道就从城里通了出来,从里面居然冲出了衣衫褴褛的几百人,他们精神虽然疲惫,但脸上却充满兴奋之意,抹了一下脏脏的脸,啃了几口干粮之后,他们就向炎黄军的驻地行去。这些人立即被炎黄军战士好好的安顿起来,那日松也是亲自接见了这群人的领头人张德标,是一位干练的中年人。
“张兄弟,谢谢了,真是无以回报”,那日松紧紧的握住他的手感激道。
“呵呵,那将军,自家兄弟那能说两家话,我是抗盟军松原地区的负责人,刚才的几百兄弟中,还有一部分是抗联的兄弟,他们都是主动加入进来的,这几个月来,兄弟们着实吃了不少苦,却是值得啊。从七七事变开始后,我们就知道我们的军队会打回来,所以从那时,我们就开始挖地道,我们这几百人就一直住在地道里,每天只派几个人出去打探一下消息,当探知将军要打到松原后,我们足足兴奋得一晚睡不着觉,干劲十足的终于把地道挖通了”,张德标一脸兴奋。
“兄弟们这次做得非常好,我一定要亲自上报参谋部,不能让大家忘记兄弟们的功劳,炎黄军之所以能取得现在的战果,是和百姓还有在敌后默默支持的兄弟们是分不开的”,那日松一脸郑重的。张德标听了心里一暖,感觉到这几个月的苦完全值得。
“那将军,我们这几百人就暂时编入将军部队了,我们毕竟对松原一带熟悉很多,将军攻城的时候完全可以带上我们”,张德标一脸郑重的的。那日松认真的点点头,现在不是客气的时候,有这些熟人带路,这仗就好打很多了,而且,付出的伤亡也定会小很多。
10月28日,那日松下达了攻城命令,首先,两个骑兵师的八十门80毫米加农炮和四十门120毫米重型榴弹炮对日军阵地进行了猛烈轰击,顿时,炮声如雷,响声震天,日军侵华这么久,陆军也从来没有一次性投入过这么多的炮,下元熊弥听到也是心凉了半截,一脸骇然,这与他了解到了中**队的信息完全两样,这还叫装备落后吗?比大日本皇军甲种师团的还好,确实是的,炎黄军骑兵师的装备在整个亚洲都是数一数二的,而现在,他下元熊弥居然还是面对两个这样的骑兵师,不倒霉才怪。
炮声过后,作为蒙古人的那日松,可是深知大规模骑兵冲锋的攻击力的,向装甲兵几乎与骑兵的性质相关不多,一个是骑兵,一个是开装甲,而且魏晨东也一直强调装甲集中打击的有效性,所以那日松毫不犹豫的把两个骑兵师的装甲集中到一起,然后选择地势平坦的一点进行猛烈冲击。
百余辆坦克组成的钢铁洪流如同奔雷兽一般,呼啸的冲击着日军阵地,108师团那可怜的几十辆89式坦克居然一时不敢应战,远远的冒出头,却又是欲进还退,可炎黄军的龙王坦克不管他们,全力冲上去定点清除。
既然屁话已经放了出去,下元熊弥自然不愿被动挨打,立即组织部队死死防守,几乎把一半的部队投入到了这正面防御。
借助这个机会,那日松成功的吸引了日军的注意力,于是,立即命令扶余方向的一个师先从地道进入一部分,等待攻击命令,争取一下子从敌人内部突入,站稳脚跟。
截止11月1日,那日松已经命令三面部队同时攻击日军三天了,让下元熊弥摸不清那里才是炎黄军的主攻方向,于是只能无奈的把部队分派于三方。
是夜,那日松终于下令那个占领地道炎黄军的一个师进入松原内部,在张德标他们的带领下,将士们如老马识途般的成功进入一个个有利位置。而伴随着这个师的全部进入,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也传入了炎黄军的耳中,城内的情报人员居然探知了日军指挥部的方向。
立即二话不说,分出两个团去攻击下元熊弥的指挥部,而另外几个团,则绕道向前线的日军腹背偷袭而去。
也不知道是那一边的战斗最先打响,顿时,安静的夜晚立即喧闹了起来,很多百姓躺在床上听到剧烈的枪声有些害怕,但他们更多的是兴奋,因为他们知道,这是自己的部队要打进来的。在指挥部睡不着觉的下元熊弥不停的研究着松原之战,突然的一阵密集枪声把他吓了一跳,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惊恐的警卫就冲进来告之指挥部遭到无数炎黄军的进攻。
第二四九章 日108师团的末日(二)
第二四九章日108师团的末日(二)
这真是他娘的扯蛋,这些炎黄军难道会遁地术?怎么说来就来,而且还是直冲自己指挥部而来,下元熊弥感觉恍如做梦一般,当他听清楚这些熟悉枪响时,确定这正是炎黄军的制式步枪发出的声音。
108师团有难了,下元熊弥这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果然不久,他就得知,在外攻城的炎黄军,从三面开始同时进攻了,现在就算调援兵过来,他也不知道调那一边,而随便调动的后果他可是知道,很有可能导致城破,外面那么多炎黄军冲进来,108师团可就真的一点希望都没有了。
这时,下元熊弥终于放下脸面向南次郎求援起来,可南次郎也只能撒了个善意的谎言,让其坚持住,援兵明天就到,其实有屁的援兵,长春都这么危急了,还有心思顾这个不知道在那里的松原,下元熊弥直接被关东军司令部放弃了,因为南次郎知道,就算是派援兵去救,最后的伤亡说不定会更大,这又有何意义呢?
残酷的战斗一直打到天亮,第第8师团丢脸,拼死的和炎黄军硬过硬的杀了一晚,最后,三面日方守军边打边撤,准备和炎黄军打巷战,而下元熊弥指挥部的警卫也早已拼光,带着自己的参谋从指挥部行将出来,目光所及,全部是炎黄军战士,这本来是他所想对中**队的,没想到,居然完全反了过来,大日本皇军一个师团的指挥部居然直接被人给端了。
“下元阁下,我们炎黄军尊重你的选择,如果你们能放下武器,我们保证你们的安全,如果下元君实在要对天皇效忠,我们也可以成全你,现在给阁下五分钟时间考虑”,翻译第一时间把意思传达下去了。
下元熊弥缓缓的扫视了一圈炎黄军的将士,用日语道:“真是一支不错的部队,皇军对炎黄军的了解太匮乏了,如果还不认清这个事实,大日本皇军还会吃更多的败仗……”
下元熊弥一脸悲意,有这样的结局,可谓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他缓缓的把军刀置于地面,双膝跪在地上,双手缓缓的解着上衣口子,洁白的衬衣露了出来,炎黄军将士们知道他的选择了。
不久之后,下元熊弥在炎黄军的注视下,把自己的军刀刺入了自己的腹部,倒地而亡,剩下的几个参谋,有几人陪着下元熊弥去了,但还是有几个人没有这个胆量,向炎黄军缴械投降了。
下元熊弥一死,日军的联系就乱了,也没有个统一规划,三面日军各自为战,这时,一些胆大的松原百姓也冲了出来,不时的为炎黄军战士指出日军躲藏的地方,更胆大的,干脆自己捡起一把武器,就和日军对干了起来,可见对敌人的恨意。
对这些顽抗之敌,那日松下令分割包围,然后就把他们围起来,断绝他们的物资供应。一段时间之后,物资的极度匮乏让一部分日军陷入疯狂,他们不要命的从据点之内冲出来,准备寻找物资,却是遭到早已严正待发的炎黄军的定点射击,全部葬身在半途中。
最后,一部分饿得腿脚发软的日军走出来向炎黄军投降了,剩下的日军,士气已经跌至冰点,在炎黄军重装甲的摧毁之下,毫无还手之力,全部被灭。
至此,与炎黄军作战达半个多月的108师团全军覆没,而它也才组建三个月时间而已,是最短命的日军师团,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全军覆没的师团,大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鬼话,恐怕就算是已死的下元熊弥也要把它反驳回去了。
108师团全军覆没的消息被《炎黄日报》第一时间报道了出去,顿时,全国,乃至全球都知道了这一伟大的战役,让国人为之欢呼,让世界为之震动,日本大本营知道108师团“伟大”的败亡后,也是大为震惊,不为不至于让侵华战争受到太大影响,他们迫切要求一场胜利来改变现在的局势,于是,他们把目光集中到了现在正打得火热的上海,久攻上海几个月,日军战绩有限,始终没有取得压倒性的优势,让他们头痛异常。
看来不得不改变策略了,急从国内、朝鲜抽调3个师团准备在杭州湾登陆,迂回上海,协同淞沪地区日军作战。第第第114师及国崎支队,突然在杭州湾的全公亭、金山卫间登陆,策应上海派遣军实施迂回包围。
当时杭州湾北岸的守军,大部已调去上海市区作战,蹙不及防下,被日军重兵突破防线,由于后方空虚,日军一路势如破竹,迅速占领金山,上海守军顿时腹背受敌,形势急转直下。
迫于无奈,中**队于11月中旬撤出上海,至此,淞沪会战结束,日军占领上海,让其掰回了一成,日本国内立即对此战大加宣传,以压倒炎黄军在前几天取得的大胜。
上海失守,南京近在咫尺,一些狂妄的日军不停叫嚣着拿下中国首都,以宣扬大日本皇军在亚洲的绝对实力,这一请求被立即得到批准,以松井石根为首的华中派遣军进而开始向南京进发。
魏晨东立即向全国通告,表示炎黄军愿意全力帮助**守卫南京,并愿意出兵十万。
对于魏晨东的这个要求,蒋介石斟酌再三,委婉拒绝了,他有几个想法,第一,自抗战全面爆发以来,炎黄军势头一直很盛,开始慢慢的压过**了,如果当下连首都都要交由炎黄军来守卫,那**还有何颜面;第二,炎黄军一直比较注重发动群众,一路作战,都有不少百姓拥护,这是**所不能比的,将介石担心,炎黄军从甘肃派兵到南京,这一路之下,不知道又要鼓动起多少百姓的拥护了,这可是大忌,这可是要动摇国民政府的根基啊;第三,蒋介石还担心万一炎黄军进入南京城不走了怎么办?
由于这种种的猜忌,让蒋介石政府不放心让炎黄军帮助守卫,魏晨东得知,脸色铁青异常,没想到在当下,他老蒋还是如此顽固,太过自私自利,他本以为可以通过种种让步来让中**队保住南京,却是没想到,这老蒋根本就不给他这个机会,最后只来一句,如果炎黄军诚心的话,来个几百架飞机,几百架坦克,几百门火炮等等,交于南京守军防守,保证守住南京城。
为了表示守卫南京城的决心,南京军事委员会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长官,率领10万守军镇守南京,唐生智也公开表示,要与南京城共存亡,绝不后退半步。
事已至此,除非与国民党起冲突,否则别无他法,魏晨东无奈之下,从各地抽调了三百架飞机,两百门野战炮和百余辆坦克增援南京而去。
第二五0章 南京之战
第二五0章南京之战
魏晨东的增援到了,老蒋自然全部笑纳,当然,魏晨东自然不甘心就把这些东西交由国民党,而且把这些重武器组成编制暂时加入到**中,三百架飞机,完全可以组成一个飞行中队,丝毫不比日军的空中力量差,两百门野战炮也是一股庞大的野战火力,足以配备成一个炮兵团,而百余辆坦克,也可以组成一个庞大的坦克营,从这些看来,守卫南京守军的重火力甚至比进攻的日军都要强上一筹,魏晨东算是尽力了,他唐生智再要是守不住,就不要怪他魏晨东翻脸了,是老蒋的亲信又怎么样。
第九师团,第十六师团,第十八师团,第114师团分几路向南京进发而去,此刻,就可以看出**的垃圾,在上海到南京的沿途之上,居然根本没有组织有效的抵抗,上海一败,败得极为混乱,撤退得极为无序,真是一泄千里,这让日军更加嚣张了,沿途之上,由于战线颇长,补给跟不上,得到日本大本营默许的情况下,三光政策就开始大规模实行了,江苏百姓遭受极大迫害。
得知这些消息,魏晨东脸色暴寒,脸色铁青,暗地里下了一条秘令,他要让这些家伙百倍的偿还回来,他多么期待报复的一天快些来临,看到敌人痛苦的表情,他才能让报复心里得到满足,得抽个时间和鬼狱的老鬼沟通一下,看怎样报复敌人,才能真正的让他们生不如死,这四个师团已经被他魏晨东盯上了,不管上下,只要他魏晨东活着,就不会放过,同时,他还暗令炎黄日报记者和一些炎黄情报局的人员潜入江苏一带,把日军所有暴行都记录下来,把所有犯罪名单和事迹都记录下来,不管是将军还是士兵。
12月4日,日军势如破竹的逼入南京外围,炎黄军派去的将军请求唐生智尽量把一些部队派出城外与日军决战,炎黄军重火力也愿意全力支持,以免日军将四处封锁以造成军心动摇。这个建议被唐生智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他表示**会与南京城共存亡,只有置之死地,才能后生,由于错过这个时机,在8日,日军占领南京外围阵地,已从北、东、南三面包围南京,此时南京守军只剩西面的长江一条退路,然而唐生智又做出“背水一战”的姿态,一方面下令集中力量固守复廓阵地,另一方面命令销毁长江上全部渡船,并令宋希濂三十六师看守城内通向下关的唯一通道挹江门,严禁部队从此处退出。自此,南京城内守军和平民的退路被全部切断。炎黄军将领把此地的情况报告给了魏晨东,魏晨东大骂唐生智白痴,但自己又鞭长莫及,只能望洋兴叹,心里有股不妙的预感。
10日,日军从三面一起发动全线进攻,唐生智令守军固守阵地,炎黄军装甲部队请求主动出击也被唐生智拒绝了,他怕日军会趁机从中攻进来。
无奈之下,炎黄军的一个坦克团只能当成活动范围小的野炮来实用,真是千古奇事,炎黄军也没办法。
炎黄军的三百架飞机不畏牺牲的来回在日军阵地轰炸着,几乎毫不停歇,弹药打光了,马上回返补充,燃料用完了,马上回来补充,然后又立即奔赴残酷的战场,此时的炎黄军战机还不俱备夜战能力,但一些飞行员不顾危险,趁着黑夜大肆攻击日军阵地,让松井石根大为震动,深深感到,这炎黄军才是心腹大患,他们比**更加卖命,还好守卫南京城的是**,如果是炎黄军十万人的话,他可不敢保证能拿下此地。
心中有如此想法,松井石根更加想快些拿下南京,以免夜长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