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战之魔幻手机-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位士兵没有费话,直接把多门二郎一扣,然后在他全身摸索起来,你还别说,还真找了一些东西出来,其中最重要的是一把枪,一把袖珍形手枪,里面还有五发子弹,而且已经上膛,看来这老家伙还真是图谋不轨啊。
几位士兵冷笑一声,就准备直接把这奸诈的老货给处理了。
“住手”,魏晨东阻止了几位士兵的举动,冷然的看着阴谋被戳穿的多门二郎。
多门二郎一脸漠然,最后的一点小心思也被揭穿了,他很想杀了魏晨东,因为感觉这家伙太过聪明,关东军有如此下场,纯粹是这个家伙一手导演而成的,所以才没有自裁等待这个机会,却也是没有逃过这个精明家伙的眼睛。
“兄弟们,把枪都放下,别让多门先生吓着了发挥不出实力,说我魏晨东胜之不武”,魏晨东淡笑着行上前。
“多门二郎,现在,我们可以放心、公平的决战了,一般人我可不会给他这个机会,你可要珍惜哦,说不定可以杀了我,为你们关东军的失败留下一分脸面”。
多门二郎心情极为复杂,感觉自己的一点心思都快被这家伙看穿了,此人必除,否则,将是大日本帝国的心腹大患,今天拼了这条命,看能不能将其斩杀,他也知道魏晨东之所以愿意给他决斗的机会,也是想借助这个机会打压日军,并进一步增强炎黄军,甚至整个中**队的士气,提高中国人民的抗日决心。
多门二郎深吸一口气,缓缓向魏晨东走来,双手紧握军刀柄部,目光死死的凝视住魏晨东,他听说过魏晨东身手不错,所以也不敢大意。
魏晨东嘿嘿一笑,大刀在手掌旋舞了几下,然后刀尖对多门二郎一指,振声道:“准备好了吗?我很想亲手卸下你的脑袋,能死在我的手中,你也算是幸会了”。
说完,魏晨东目光盯着多门二郎,脚步飞快奔行起来。
“当……”两人硬碰硬的交了一下手,魏晨东退了两步,多门二郎退了三步,而且,魏晨东用的是一只手,高下立分。
“哈哈……日军拼刺技术不过如此,把你首级送上来”,魏晨东长笑一声,继续冲上。
多门二郎先一步狂劈而下,魏晨东冷笑一声,大刀侧向一挥,拍开对方的刀,然后右腿飞快的抬起,狠狠的一脚踢中多门二郎的腹部,在后者一个踉跄下,魏晨东迅速欺上,多门二郎立即被压制住。
魏晨东大刀一侧再一撩,在多门二郎的手臂上划了一刀,后者惨叫一声,魏晨东又迅速把刀一收,迅而迅速向前一刺,刀尖直入多门二郎腹部。
“噗……”多门二郎一手抓着魏晨东的刀背,一手用刺刀顶住地面支撑着身体,不让其倒下,嘴里大喷几口鲜血,他知道自己败了,连可怜的最后一丝斩杀魏晨东的机会都没有。
魏晨东冷笑一声,眼中射出一丝嗜血之色,把刀一收,随即一个狠狠的横扫,大刀自多门二郎勃颈间划过,后者的脑袋像皮球一般,直接飞射而去。
“魏将军威武……”
“魏将军威武……”
看着魏晨东亲自将敌方高官斩杀,顿时,不管是炎黄军,还是东北军,立即高声欢呼起来,对魏晨东更加信服起来,哪一个将士不想跟一个威武的将军,谁愿意去跟随一个窝囊废?魏晨东在他们心目中,无疑是一个文武全才,既有韬略,又有身手,炎黄军在这种人的领导下,想不成为勇武之师都难。
第一五一章 歼敌十万
斩杀多门二郎之后,当将士们冲进日军指挥部时,里面的情景让他们一脸骇然,只见里面是成片的日军军官的尸体,皆是切腹自杀。
虽然很多日军军官知道败亡而选择自杀,但还是有一部分没有这个勇气,毕竟日军虽然号称悍不畏死,但并不表明他们都不想活,以前中**队之所以难以抓到日军俘虏,是因为中**队难以抓到大批量的,只抓到几个的话,这些人可没那个勇气活下去,就算中**队不杀他们,回去之后他们也没脸做人,还会受到军事制裁。
可现在不一样,炎黄军大军一围,很多日军都知道跑不了,干脆随大流,有一人投降了,就会有第二人,接下来,就多了,他们也知道责不罚众的道理,就算以后日本高层追究起来,难道还会把这么多人一起送到军事法庭,或者直接处决了?
1945年七十多万关东军遇到一百五十万苏联红军就是这个情景,虽然日本国内命令这些部队战斗到最后一人,但最后,还不是大部分人都投降了,伤亡不过十万不到,投降者高达六十万,看来说抓不到日军俘虏的情况并不尽然。
魏晨东这边的战斗基本结束,陈炳南那边的剿杀也进入了尾声,若山善太郎在下令部队分散突围后,也是选择了自裁。
江湾乡那边,坂本政右卫门在接到建川美次的电报后,整个人都漠然了,根本不相信这就是事实,四个师团的日军就这样完了。但现实就是这样,由不得他不信,坂本政右卫门也得知炎黄军来了增援,立即不假思索的留下一部分部队断后,其他的快速退出战场,离开这个让日军断魂的地方,不然的话,恐怕想走都走不了。
当张启龙带领部队赶到38师阵地时,整个人都顿住了,这里的战斗规模明显比不上泰来县那边,当惨烈程度,甚至过之而无不及,他实在想不到38师是用什么力量顶住日军四万多人的,他自认若是自己来打这场仗,也不敢说就能做得到,心中对女兵的敬意由然而生。
当初魏晨东组建女兵部队,他是不大赞同的,现在想来,女兵的战力,一点都不比男兵差,毕竟战场认的是视死如归的精神,而不是性别。
“铁师长,我们来晚了”,看到躺上单架上,脸色惨白的铁梨花,张启龙这个七尺男儿,也是流下了热泪。
“不……晚,张军……长,你们……还可以帮……我们杀……鬼子啊,赶快去……增援六连阵……地,她们……快……快守不住了”,铁梨花艰难的说完这一句,脸色更加惨白起来。
“铁师长赶快去养伤,剩下的交给我们吧,姐妹们的仇,我们来报”,张启龙抹了一下眼泪,振声道。
吴振道是张启龙带来这个军其中一个师的一名团长,当他赶到六连阵地时,入目的场景,让他一辈子都忘不了,只见广阔的阵地上,仅仅只有四名士兵,其中一个完好的战士架着一挺重机枪疯狂的射击着,另一名只剩下一只手臂的战士不停的给她填着弹匣,剩下的两名战士也是伤员,头上,手上,腿上,被包扎了一层层绷带,其中一人只用一只手架着步枪在不停的射击着,另一人,双腿几乎不能动,所以她就不动,干脆趴在冰冷的地上,眼睛死死的盯着冲上前的日军,不停的抠动着扳机。
四人加起来三支枪,单薄的枪声让人听起来都心酸,但她们却无一人后退,凭着四人,仍依旧的在坚守着阵地。
“操,操,**他祖宗的……”吴振道摘下军帽,不停的撕扯着自己的头发,声音哽咽得不知道说什么好。
见到这一幕,不但吴振道,他所有带来的将士都震惊了,很多人受不了,也没等吴振道下令,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带枪向日军冲杀过去,他们怕自己再在这里呆上一会儿,就会被自己的眼泪给淹死。
“操他娘的,杀他狗日的,杀呀……”
“杀呀……”
六连战士的精神,比冲锋号还管用,将士们个个怒声而起,双眼血红,疯狂的向日军冲杀而去。
吴振道踉跄的来到几名六连战士的身边,亲自一一将她们扶起来,或者直接把她们抱到单架上。
“报告首长,六连二排三班副班长王云梦向你移交阵地”,那名完好的战士立即给吴振道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道。
吴振道拍拍她的肩膀,郑重的点点头。
“剩下的人呢?”虽然想到结果,但吴振道还是忍不住的问了一句。
听到这个问题,王云梦眼睛一红,哽咽的道:“全连一百四十三人,就剩下我们四个了,连长,排长,班长,还有所有姐妹们,全部牺牲了,全部牺牲了,都牺牲了……呜……”
几位女兵再也忍不住,皆抱头痛哭。
吴振道尽量把头仰起来,不想让眼泪再流下,可那里阻止得住,他身边的几十名警卫员,有的把低下来,偷偷的抹眼泪,有的把身子转过去,假装看别的地方,其实是不想让男人的眼泪被别人看见。
“好样的……都是好样的……”吴振道已经不能用其他语言来形容这些战士,她们是真正的猛士,是真正的英雄。
张启龙带来的一个军的战士,全部陷入疯狂之中,若山善太郎留下来断后的日军被迅速消灭,但依旧消不了火的将士们,随即朝日军逃蹿之路掩杀而去。
若山善太郎也没想到炎黄军的追杀会来得这么快,他哪里知道,这头猛虎已经完全被日军的残忍给激怒了,遇神杀神,遇佛杀佛,他们现在是一群狂战士,永不知道疲倦,只有杀无可杀时,他们才有可能停顿。
若山善太郎已经无心恋战,他知道,如果被张启龙拖住,那么等待他们的,也只会是灭亡,随即不假思索的丢弃辎重,轻装上阵的快速逃蹿,希望快点和来接头的部队会师,这样才会安全。
往长春的一路之上,到处都可以看到日军丢弃的物资和尸体,枪声稀稀巯巯,不绝入耳,前面是穿着黄色军装的士兵边打边退,后面是悍不畏死的穿着绿色军装的士兵在猛打猛冲。
张启龙不知道带领部队追杀了多少里,直到陈炳南打了第五个电话把他臭骂一顿:“张启龙,你个狗日的,仗是这样打的吗?还不给老子把部队拉回来,你想让炎黄军的一个军给鬼子填肚皮吗?”
在得知逃蹿的日军快要与增援部队接头时,张启龙这才强令部队停止追击。一些战士在停下之后,身子在地上一躺,却是再也没有爬起来,他们完全是凭着一股气在不知疲倦的撕杀着,现在停顿下来,整个人却是虚脱了。
嫩江桥之战结束了,本来只是一场小战斗,最后,却演变成了一场大会战,双方投入的总兵力达三十多万人,战场由原来的一桥,演变成了后来的一地,一县,再加一乡,阵地纵横交错,达几千平方公里。
最后的结果,日军由建川美次和若山善太郎率领的四个师团,近九万人,几乎全军覆没,最后逃走的,只有几千残兵败将,最惨的第二师团,逃走的只有三百多人,番号几乎被打没了,而坂本政右卫门带来的两个师团,在江湾乡的攻坚战中,就伤亡万余,后来在张启龙的追杀下,也是遗尸几千,两个师团快要去了一半,最后加起来,日军总共被歼近十万,其中俘虏就有近万。
而中**队这边,东北军伤亡达三万,炎黄军也有三万余,特别是铁梨花的38师,几乎被打残了,全师近万人,最后,包括伤员在内,只有两千多一点,部队整营的牺牲,别说连排了,团长牺牲一名,副团长牺牲两名,铁梨花自身也是身负重伤,差点儿牺牲。
嫩江桥会战大胜的消息,像秋风扫落叶般,迅速传遍全中国,顿时席卷全世界,最后的结果,几乎全部出于世人的预料之外,谁也没有料到,这最后的胜利者,居然是中**队,而且还是大胜。
日本人发动“九一八事变”时,西方列强也都冷眼旁观,顶多在形式上表示一下不支持日本人的举动,却是根本没有任何作用,他们也不想为了中国而得罪日本这个充满野心的家伙。
当全国人民得知这个胜利的消息时,大家都奔走呼号,整个中国仿佛都沸腾了起来,这可是一场了不得的胜利了,中国人民太需要了,从鸭片战争以来,中**队都没有取得过这样的胜利,这是多么渴望翻身作主的人们所希望看到的啊,这一仗,让人们知道,中**队一样是可以打大胜仗的,中国人民是不那么好欺负的。
曾几何时,英国人敲开中国的大门,开始了西方列强在中国的疯狂掠夺,日本这个后起之秀,借助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一战中对德宣战时对青岛的占领等等,在中国的图谋越来越大,终于忍不住野心的极度膨胀,在去年九月十八日,对中国东北悍然发动了侵略,在政府宣布放弃抵抗,在西方列强冷漠的眼神中,在人们以为东北保不住下,马部东北军,西北炎黄军,一个宁死不降,一个先是忍辱负重,后是奋起还击,最后双方紧密配合下,居然生生将野蛮,凶狠,狂妄的侵略者的美梦彻底粉碎,并给其惨痛终生的一击。
中**队胜了,中国人民有理由欢呼,在海外的华人华侨,很多也是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他们感觉自己的身板也直了,外国人看中国人的眼神也变了,变成了敬畏,国强则人敬,国弱则人欺,他们这些海外华人华侨更是深受体会,此时,他们恨不得让自己所见到的所有外国人都知道,中**队在中国东北,在一个叫做泰来县的地方,剿灭了整整十万日军,而这些中**队中,还有女兵,她们也以她们的勇敢和悍不畏死,保证了胜利果实的成熟,这是在外国历史当中,也鲜有先例的,难道中国人民还不值得骄傲吗?难道中国人民还不值得你们这些眼高的外国佬敬佩吗?我们的军队一样可以打倒列强,先是英国,后是现下的日本,一切看不起中国人的家伙都将付出他们应有的代价。
第一五二章 嫩江桥英雄纪念碑
上海,北平,天津,大庆,长春,沈阳……整个中国仿佛一下子精神了起来,人们感叹这是东北军和炎黄军送给全国人民和海外华人华侨最好的新年礼物,再不到一个月,就是农历春节了,还有什么礼物比这个礼物更有意义吗?这个礼物是属于所有中国人的,是属于所有炎黄子孙的。
“炎黄军万岁,东北军万岁……”
“38师万岁……”
人们毫不吝啬他们的赞美之词,农民,工人,学生,老师等等,全部组织起来,他们贴标语,他们举旗竿,他们发传单,他们高呼,严冬的寒冷冰冻不了他们的热血,租界地外**队的驱逐也阻止不了他们的欢呼,愤怒日军的抓捕也吓不倒他们的豪情。
拿着手上的战损报告,魏晨东感慨万千,为了这一战,他可谓精心准备了好多年,从到西北掌控炎黄军开始,他就开始想这个问题了,然后就开始精心布署起来。
假意和彭虎搞翻是第一步,此为苦肉计;与马占山结为生死兄弟为第二步,主要是为了以后行动打基础、找借口,此为借尸还魂计;从蒙古借道到黑龙江,打着剿灭彭虎的借口,此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到达东北,借口防御彭虎反攻,大修防御工事,掩日本人耳目,此为瞒天过海之计;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按兵不动,嫩江桥抗战爆发后,忍辱负重,假意和日本人媾合,真心和马占山联合,此又为苦肉计和笑里藏刀之计;而在嫩江桥抗战时,临阵反袭日军的刘传德等,正是彭虎早就派到张海鹏手下的,整整潜伏了几年时间,就为等那一刻,此为反间计;当日军一时拿不下嫩江桥而增援部队时,却是迅而找借口,然后出其不意的迂回包抄将日军围住,此又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将两个师团的日军围住后,而没有以雷霆之势立即剿灭,却是yin*日军前来增援,此为诱敌深入;当日军继续增援,十万炎黄军又瞒天过海,绕到敌人后方,兵从天降,将日本团团围住,此又为瞒天过海,围点打援之计;而日军去攻击大庆时,发现居然只是个空架子,那些留下的部队,都是炎黄军招募的新兵,日军还没到达,都已经全部撤走,是为空城计……
这场嫩江桥会战,魏晨东所用的计谋数不胜数,恐怕除了他自己,谁也看不完全,因为,谁也不知道他居然准备了那么久,除了他这个料事如神的未来人能做到之外,还有谁会计划得这么周细。
此上说的所有计策,只不过是引日军上当,但仗还是要人来打的,再看两军的配备,当下炎黄军的武器配备已经不怎么比日军弱多少了,空军,装甲部队,炮兵部队,几乎都可以和日军直接对抗,这也是保证胜利的一个关键因素,再加上炎黄军也是训练有素,并且在人多的情况下,能取得这般的胜利,也不稀奇,这是魏晨东预料之中的,所以,他也没有太大的兴奋,反而对伤亡那么多将士而无比伤感。
战斗结束了,接下来是收尾阶段,首先是要打扫战场,烈士的遗体需要收敛,泰来县,江湾乡,甚至大庆,哈尔宾,齐齐哈尔等远处的人民,也是冒着严寒,拖家带口的,不畏艰险,主动的来到战场,收敛一具具烈土的遗体。
人们一边收敛着烈士的遗体,一边抹着眼泪,可在这严寒的冬天,抹下来的是一块块冰渣,可眼泪却是怎么也流不尽。
天气寒冷,人已逝去,遗体早被冻僵,很难再将四肢收拢起来,有的烈士在牺牲前还是和敌人死掐在一起的,却是怎么也掰不开,如果用大力的话,就有可能损伤烈土的遗体,无奈的人们只得向敌人下手了,把他们的尸体切碎,再把烈土的遗体解脱出来。
而在江湾乡,人们更是泣不成声,此处的战斗更加惨烈,很多女兵都是在最后无奈的选择和敌人同归于尽的,遗体破碎了,找都找不到,有的战士嘴里还含着敌人的一只耳朵或者半个鼻子,甚至有的直接把两指插入了敌人的眼中,却是怎么也拔不出来。
“姐,姐呀……”一位炎黄军男兵伏在一具遗体上面,放声大哭起来,那凄厉的哭声,飘荡在这寒风中,传入人们的耳内,是那么的心酸。
“弟弟,弟弟……是哥没保护好你,你放心去吧,哥一定会为你报仇,一……定……”,一青年眼神惨淡的背着一具年轻的遗体,深一脚浅一脚的行走上破败的战场上。
在清理战场时,魏晨东和一些炎黄军的高官也身在其中,看着眼前一幕幕凄惨场景,较似以魏晨东的铁石心肠,也不禁潸然泪下,魏晨东自认自己不是什么老好人,别人的死活,能管则管,不能管就让他去吧,但这些兄弟姐妹,是他魏晨东带到这里来的,而且,是牺牲在日本人的手中,在他的浅意识里,中国人的事情,中国人自己处理,那怕是自相残杀到灭国,也用不着外国人来插手。
中国人死在中国人自己的手里,他魏晨东远不会像现在这么心痛,他甚至可以做到一脸漠然,什么忠良岳飞,国贼秦桧,满清走狗之类的,现在都是中国人,算来算去,只是中国人的内斗,他魏晨东根本不在乎,毕竟一代天子一朝臣,历史的变迁是必然的。但他唯独不能忍受的是外国人在中国的张狂,视中国人命如草芥,所以他才会放着大好日子不过,才要组建炎黄军,才会把自己放在抗日第一线,并亲自督导,带军冲杀,而这一切,就只为心中那颗永不磨灭的中国心。
魏晨东缓缓脱下自己的军帽,目光扫视着战场,郑重的敬了一礼,然后大步向一被抬着的单架走去。
四个战士看到魏晨东行来,立即定下身,其中一人颤抖着声音道:“将军,这是我兄……弟……”
魏晨东看着那不能伸直的遗体,头微微仰了起来,想把眼泪再倒入眼框中,可眼框仿佛被盛满,眼泪不停的溢了出来。
“也是我……兄……弟……”魏晨东颤抖着声音。
“送……兄……弟……一……程……”魏晨东大声嘶吼一声,随即从一士兵手中接过单架的一角。
陈炳南等几位将军立即踏步上前,从几位士兵手中接过单架。
“送……兄……弟”,悲壮的声音划过辽阔的战场,传入许多人的耳中。
“送兄弟,送姐妹,一路走好……来生,我们还是兄弟姐妹……”
顿时,大片的人员奋身战起,或背起一具具遗体,或抬上一具具遗体,去往他们该去的地方,英雄冢。
三天时间,仅仅花了三天时间,无数的石匠,铁匠,木工等等,和炎黄军将士一起,在泰来县和江湾乡交界处,修筑了一座高达三十三米的纪念碑,上书:嫩江桥抗战英雄纪念碑。
在纪念碑下,立着几面高大的汉白玉墙面,墙面上密密麻麻的雕刻着一个个名字,正是这次战役所阵亡的烈士,同一时刻,魏晨东专门命人造了《烈土传志》,将每位烈土的生平事迹和阵亡时间,贡献等等记录下来,遗传后世,而且,炎黄日报等等炎黄军创办或者合作的报纸,天天都会登十名烈士的功迹,将他们的贡献和事迹在神州大地,甚至是整个世界进行传播,让人们知道这些烈士的姓名、英容相貌,关明霞,王玉容,小琴等等等等一些熟记的姓名和英容,一一展现在世人面前,让人们在缅怀烈士的同时,也把他们的英容和功迹一一传遍下去,不让烈土默默无闻的离开,魏晨东要为他的兄弟姐妹歌功颂德,要让他们流芳百世,这是他目前唯一能做的。
烈士的遗体收敛完了,魏晨东想了想,通知日本人来收尸,接下来,人们不时的看到,安奉铁路,南满铁路等等日军控制的主要铁路沿线,每天都不知有几趟系着白布的列车呼啸而过,那里面都是尸体,此次战役阵亡日军的尸体,幸好这里是东北,而且还是冬天,所以尸体还没有腐烂。
面对着如此多的尸体,关东军司令部一筹莫展,东北远离日本,如果运回去太难,而且尸体也不可能保存得了那么久,成本也太高,所以,最后一致决定,集体焚烧。
据说,日军整整花费了半个月的时间来焚烧这些尸体,整个吉林,辽宁仿佛都充满着一股阴魂不散的死气,人们说这是死去的日本人找不到回家的路,而中国的阎罗又不收他们,所以才聚在这里,成了孤魂野鬼。
1月12日,以魏晨东为首的炎黄军领导人,在嫩江桥抗战英雄纪念碑前,公开祭奠烈土。当天,大雪纷飞,北风呼啸,零下几十度的低温,人们冒着严寒,不远千里的赶到了这里,他们自主的系着白巾,面露哀思之色,就是为了表达对烈土的敬意,送烈土最后一程,让他们一路不孤单。
上午十时许,还有人群在不断的抵达,人山人海中,人头攒头,个个脸色哀伤,沉默不言,有的手上拿着采摘的花,有的是拿着自己制作的花圈,到达指定的位置站定,遥看着高大的英雄纪念碑。
炎黄军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百姓前来悼念,所以维护次序的兵力增加了一次又一次,最后达到了五六万人。庞大的人海中间被分开一条大道,直通向纪念碑。
正当人们翘首以待时,突然,从不远处,行来一群脸色肃穆之人,他们都一袭白衣,而那白衣,在中国,一般是至亲之人在家属去世时穿着的。
“魏将军,魏夫人,陈将军,张将军……”看着这一个个在这段时间异常熟悉的人,人们在心里不禁念叨出声,他们居然公开为烈土们披麻戴孝。
第一五三章 祭奠大会
魏晨东走在最前面,后面是苗香玉,陈炳南,张启龙等等,大家面容肃穆,脚步沉重,缓缓的向着纪念碑的台阶迈去,整整三十三层台阶,他们整整花了十分钟不止,每踏一步,仿佛都要用上万钧之力。
“祭奠仪式正式开始”,等到魏晨东等人全部踏上最高台阶,主持人的声音通过扩音器郑重响起。
“第一项,鸣炮”。
随着话音一落。
“轰……”二十门加农炮一齐开火,整整发****一百发炮弹,震颤的声音,带给人们的是沉重的心情,这本来是要留给敌人的炮火,却是要送给自己的烈士。
“第二项,凑炎黄军军歌,升炎黄军军旗……”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随着悲壮的音乐起响起,升旗手缓缓的升起了五星红旗。
“第三项,降半旗致哀”。
军歌再次凑响,刚升起的五星红旗再降下一半,在寒风中呼呼刮响,仿佛在召唤着英雄一般。
……
接着,主持人开始着一项项的程序。
“第十项,献礼”。
随着话音一落,魏晨东首先从侧面踏步而出,一身白衣的他,是多么引人入目,亲自摆着个大花圈,缓步行到纪念碑下,抬头凝视良久,才郑重的把花圈放下,缓步退后几步。
苗香玉和陈炳南等人准备按次序来献礼了,可正当他们踏出第一步时。“咚”的一声,在他们的不可思议下,只见魏晨东双腿一弯,郑重的跪下,然后在人们的愣神下,狠狠的在地上,对着纪念碑,砰砰砰的磕了几个响头。
见到此情此景,苗香玉,陈炳南,张启龙,铁梨花等等将领和无数观望的人们,都默默的低下头,缓缓的擦掉不小心滴下的泪水。
“兄弟姐妹们,我魏晨东对不起你们,将你们从遥远的家乡带过来,却不能把你们安然带回去,客死异乡,是我魏晨东无能”,仰望着纪念碑,魏晨东跪在地上并没有起来。
苗香玉等将领立即上前准备去拉魏晨东。魏晨东却是奋身而起,身子猛力一转,面目刚毅的扫视着下方,吼道:“兄弟姐妹们,乡亲们,同胞们,炎黄军三万多英豪,东北军三万多壮士,中华六万多忠魂,面对凶残的敌人,他们没有退缩,面对欺压我们的敌人,他们敢于反抗,面对死亡的威胁,他们冷然笑之,慷慨赴义,面对如此中华好儿女,难道他们不值得我们一跪吗?”
魏晨东嘶吼一声,愤而转身,又面对着纪念碑。
“跪……”拖着一个长长的音节,魏晨东首先跪下。
“跪……”苗香玉,陈炳南等大吼一声,膝盖砰的一声砸在坚硬的大理石板上。
“跪……”无论是战士还是来追悼的人们,大家异口同声的大吼一声。
顿时,哗啦啦的,一片一片,仿佛狂风扫过稻田一般,人们身子一矮,跪伏在冰冷的地面上。
给烈士们行了大礼之后,人们随着魏晨东一起站了起来,目光炯炯的看着站在最前面的年轻身影。
魏晨东目光扫视着下方,振声吼道:“东北军,炎黄军这次损失惨重,但吓不倒我们,日寇不灭,炎黄不死。同胞们,在这里,我魏晨东代表炎黄军几十万将士承诺,在国内,炎黄军的存在只为抗日,不为争权夺利,不为争强好胜,任何抗日组织和军队,都是炎黄军的朋友,投日者,就是敌人。今天在这里歃血起誓,有违此誓,天诛地灭……”
说完,魏晨东在腰间抽出一柄锋利的匕首,狠狠的在手掌处一划,顿时,鲜血流淌下来。魏晨东的此举,顿时引起一片哗然,他今天的种种举动可谓大出人们意料,包括苗香玉,陈炳南这些亲近之人事先都不知晓,此时甚至有些措手不及的感觉,下面的人们在愣神过后,顿时有人高呼起来。
“魏将军,魏将军……”
“炎黄军万岁,我们永远支持……”
高呼声一浪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