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东突击营-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地主让出一部分收益,就能够改善农民的生活,这样,农民就会站到突击营的一边来。
    “减租减息?”沈红英嘀咕道,“这多麻烦,直接打土豪分田地,不是更好吗?过去苏区的时候就是这样做的。”
    罗毅一推身边的袁静,说:“你是政委,你负责跟红英解释。”
    沈红英笑着说:“你们小两口,谁说还不一样?”
    “红英姐,你瞎说什么?”袁静红着脸抗议道,“咱们谈工作呢。”
    沈红英连忙正襟危坐,掏出小本子来记录:“小静,你说吧,我记着呢。”
    袁静看看罗毅,罗毅向她点了点头,袁静便侃侃而谈起来,其实她这个政委对于中央政策的把握远不如罗毅老道,她要说的这些话,都是罗毅一点一点教给她的。
    “减租减息,是我们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体现。去年8月,党中央在洛川召开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其中第七条‘改良人民生活’,就包含了减租减息的内容。减租减息与打土豪、分田地不同的是,它在改善农民生活的同时,也提出了要保护地主,当前是全民族抗战的时期,我们要团结一切力量,共同对敌。这其中,也包括了要团结地主的力量。”
    沈红英纳闷道:“地主有什么好团结的?”
    罗毅接过来说:“地主不全是土豪恶霸,大多数的地主本质上并不坏,尤其是在抗日这个问题上,大多数的地主还是爱国的。我们必须要承认,地主中间有很多人有能力,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如果他们倒向日寇和汉奸那边,对于抗日就是一个极大的损失。在农业生产方面,地主也不是毫无积极意义,因为地主家里有钱,所以他们能够改良土地、购买先进的农具,饲养耕牛,起到了发展生产力的作用。在当前,这种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抗战开始后,国内的生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我们必须利用地主来发展生产。”
    沈红英点点头:“罗营长说得在理,……啊,对了,小静说的也在理。我们地方上的同志,坚决按照党中央的指示办。”
    “那好,现在你就去发动群众,找地主讨论减租减息的事情。这件事,我们突击营不便直接出面,明白吗?”罗毅道。
    沈红英精神抖擞,答应了一声就跑去联络积极分子了,她自知自己的政治觉悟不够,什么事情有罗毅交代过了,自然就是正确的,她只要去执行就行了。
    浠春县的“减租减息恳谈会”在罗毅的幕后操纵下召开了。几名全县最大的地主在会上率先提出倡议,号召全县地主从抗日救国的高度认识民生问题,主动把地租从抗战前的水平下降25%。这几位地主中间,有出于抗日热情而真正自愿减租的,也有在突击营的士兵“循循善诱”下被自愿的,不管是哪种情况,在恳谈会上他们都做出了一个非常好的姿态。
    其余的小地主见此情景,自然知道自己应当如何做了。从镇上的保安队被民兵接管之后,他们就一直忐忑不安,不知道下一步会出什么事情。浠春是闹过红军的地方,再来一次打土豪,大家谁也受不了。听说需要自己接受的条件仅仅是下降二成五的地租,大家心里也就踏实了,一时间纷纷举手,表示赞同减租减息的倡议,漂亮话说得连罗毅都几乎要受感动了。
    沈红英代表农民发言,做了“同心协力、和谐发展”的主题报告,号召全县的农民与地主团结起来,建设“和谐浠春”,把浠春县打造成抗日的坚强堡垒。沈红英在浠春已经非常有名气了,大家都知道她与突击营关系暧mei,她的话自然就是突击营的想法。各镇的农民代表也先后发言,表示接受沈红英的号召,与地主和谐相处。在会场上,上演了一幕幕地主与佃户亲切握手的戏剧性画面,惹来一阵阵的掌声。
    会议的最后,袁静代表新四军发言,她首先表扬了浠春县大小地主们的觉悟,又对未来发展生产和支援抗战等工作提出了要求,她还做出了一个承诺,对于所有接受减租减息的地主,突击营将保障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这点承诺让地主们心里多少平衡了一些,因为当地主其实也是一个高危职业,不但经常有抗租的农民,周边的土匪偶尔也会来骚扰,让出25%的收益,换来突击营的安全承诺,倒也不算是太亏了。
    整个会议开成了一个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浠春县长宋明铨旁听了整个大会,多少松了一口气。突击营能够把这样一件事做得冠冕堂皇,未来上峰真的追究下来,他这个县长也不用承担什么责任了。罗毅本来想安排他做一个讲话,他以脚气复发为名坚决地回绝了。
    忙完这些事情,已经是初冬时分了,地里没有多少农活。罗毅没有闲着,安排各镇的保安队开始训练,征用民工修复浠春境内的道路、桥梁和其他设施,同时还在深山区里建了几个大型的军需仓库,囤积粮食和军火。日军占领武汉之后,跨江的交通已经不那么方便了,突击营需要在浠春建立起储备体系。
    竹园镇依然是突击营的大本营,不过突击营的各支队已经分散到其他各镇去驻扎了,1000多人的队伍,日常需要消耗的蔬菜等供应品数量不小,仅仅一个竹园镇难以长久地支撑。现在各镇都是民兵当家,突击营走到哪都是家。
231 高支队长
    “站住,路条!”
    在竹园镇的镇口,刘冬和田秋华正带着儿童团在盘查一路不速之客。这小哥俩现在天天吃一锅饭,睡一张床,心念相通,又仗着有沈红英和罗毅撑腰,俨然是竹园镇小孩里面的头领了。
    正要进入竹园镇的是两名穿着灰布军装的军人,他们的臂章上写着“抗敌”二字,身上斜挎着驳壳枪。在他们的身后,跟着约摸一个连的士兵,手上的武器杂乱无章,但一个个看起来有着一股凛凛的杀气。
    “小孩,你们是谁家的?”走在前面的一名军人笑着问道,“谁让你们检查路条的?”
    “你们是哪的,你们找谁?”刘冬仰着脖子问道。
    “我?呵呵,说了你也不知道,我找沈红英,你认识吗?”军人问道。
    “你找沈红英干什么?”刘冬警惕地问,“你有介绍信吗?”
    军人哈哈笑起来:“怎么,找沈红英也要介绍信,你认识沈红英吗?”
    刘冬道:“怎么不认识了,她是我妈妈。”
    “你妈妈?”军人猛地蹲下来,双手扶着刘冬的肩膀,看着他的脸,“你是冬仔子?天啊,你长这么大了?”
    “你怎么知道我叫冬仔子?”刘冬不满意军人的注视,扭动着身子说,“你到底是谁?”
    “你真是冬仔子!”军人激动地一把把刘冬抱了起来,不顾刘冬的反对,在他小脸上用胡子狠狠扎了一下:“快,叫爸爸!”
    “你是我爸爸?你叫什么名字?”刘冬在军人的怀里,瞪大眼睛问道。
    “我叫刘荣春,是不是你爸爸?”
    “刘荣春是我爸爸,可是,我怎么知道你是不是真的刘荣春?”
    “哈哈哈,这还有假?”刘荣春抱着刘冬又亲了一口,对身边的另一位军人说:“高支队长,这就是我儿子,大名叫刘冬。我离家的时候,他才6岁。一转眼,长这么大了。”
    “你爱人真是受苦了。”那个叫高支队长的军人感慨地说,“这么艰苦的条件下,能够把孩子拉扯大……而且,看起来这孩子没有缺吃喝的。”
    刘冬脑子里蒙蒙的,沈红英曾经无数次地告诉他,他爸爸是红军,有朝一日会骑着高头大马回来看他。现在,这个军人自称自己是他的爸爸,虽然没有高头大马,但看起来也还挺威风的,有这样一个爸爸,也挺不错的。
    “干妈,干妈,外面有个人说是刘冬的爸爸!”田秋华飞也似地跑回社区服务中心,把沈红英拉了出来。
    沈红英跌跌撞撞地跑了出来,远远地看到一个人抱着刘冬向自己走来,她的眼泪扑簌簌地就往下掉,站在原地连路也走不动了。
    “红英!”刘荣春放下刘冬,几个大步来到沈红英的面前,一把搂住了她。
    “荣春!你可回来了!”沈红英也顾不上周围众人的目光了,把头伏在刘荣春的怀里大哭起来。
    “红英,你受苦了。”好一会,刘荣春放开沈红英,连忙给她介绍自己身边的军人,“这是我们支队长高原,是我的领导。”
    “高支队长。”沈红英手忙脚乱地擦着眼泪,招呼着客人。
    跟在高原和刘荣春身后的一个连的士兵也进了镇子,排着队等待命令。
    “荣春,你们……是什么队伍啊?”沈红英小声地问刘荣春。
    “我们是新四军啊。”刘荣春答道,“你知道啥叫新四军吧,就是……”
    “我当然知道啥是新四军!”沈红英不满意丈夫对自己的轻视,她转过头对高原说:“高支队长,既然是新四军,那到了竹园镇就是到了自己家了,赶紧让同志们休息吧,我给你们安排。”
    不等刘荣春反应过来,沈红英已经恢复了以往的麻利劲,她叫来几名镇里的干部,让他们把新四军战士们带去休息,然后自己把高原和刘荣春带到了社区服务中心。高原一直是微微笑着,没有多说话,他知道这里是刘荣春的家乡,所以一切事情都放手让刘荣春去处理。刘荣春看着焕然一新的竹园镇,不禁满腹狐疑。
    “社区服务中心?这不是莫祖德家吗,你怎么会在这里?”
    沈红英得意地说:“你还不知道吧,这两年,咱们竹园镇变化可大了。莫祖德已经被我们逼跑了,现在这里跟过去的苏区一样。你不知道啥叫社区吧?告诉你,就是社会主义和苏区的意思,可不敢出去乱讲哦。”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刘荣春道,“这镇上现在谁说了算?你是红军的军属,没人欺负你?”
    “你还说呢,你们刚走的时候,我们差点让莫祖德欺负死了。后来突击营来了,把我们都救了。现在我是竹园镇的社区服务中心主任,就是相当于过去的苏维埃主席,谁还敢欺负我?”沈红英一边说着,一边从腰里拔出自己的手枪向刘荣春炫耀着,“你看,我现在手上有家伙,谁也欺负不了我。”
    “美式柯尔特手枪。”高原在一旁吃惊地说,“弟妹,你从哪弄来这么好的枪?”
    “突击营的罗营长给我的,对了,我忘了向你们介绍了,现在竹园镇驻的也是咱们新四军的队伍,叫作江东突击营,就是他们把土豪打跑了,现在整个浠春都是咱们新四军的地盘呢。”沈红英絮絮叨叨地说。
    “江东突击营?”高原念叨着,“这个名字挺熟悉啊。”
    刘荣春说:“我想起来了,这支队伍是江西的一支义勇军,去年这个时候在南京前线单独阻挡鬼子一个联队,救了几万百姓,我在报纸上看到过。他们的营长好像叫罗毅。”
    “对呀,就是罗营长的部队,在那场战斗中,罗营长的青梅竹马的未婚妻还牺牲了呢,多好的一个姑娘啊。”沈红英脑子里想的都是这些家长里短的事。
    “嗯,敢跟鬼子死拼,是一支不错的部队。只是,他们不是义勇军吗,怎么会变成新四军了?”高原问道。
    刘荣春摇摇头,当年的信息没有这样发达,新四军的生活和战斗条件恶劣,也没时间过多研究这些情况。新四军内部通报一些情报,也不会涉及到突击营这样一个营一级建制的单位。
    沈红英对此也不甚了然,所以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今天还很不凑巧,罗毅、袁静等人都不在竹园镇,所以她想找个突击营的人来介绍一下情况也做不到。
    大家又聊了一会,沈红英把突击营到竹园镇的前后经过向高原和刘荣春都介绍了一遍,围歼第6师团的事情也说了。高原点点头说:“嗯,看来这位罗毅营长觉悟还是挺高的,军事水平也不差,依我看,如果到咱们支队去,当个副团长也没有问题。”
    沈红英毕竟是个乡下妇女,对于军队里的事情了解得不多。听高原说罗毅能够当个副团长,她不禁有些高兴,觉得罗毅的价值得到承认了。副团长比营长的级别高,沈红英是知道的。不过,她丝毫也想不到,罗毅现在顶着一个少将军衔,高原自己也就是相当于上校而已。
    “荣春,你们高支队长,是不是官特别大呀?”沈红英趁高原去上厕所的时候,小声地问刘荣春道。
    “当然,大别山这一片,就是我们支队长说了算。新四军总共才四个支队,你说我们支队长有多大的官?”
    “那你呢,现在当了什么官?”
    “我现在是团长了。”刘荣春道。
    “那岂不是比罗营长官还大?”
    “那是当然。”刘荣春得意地说。
    正说着,担任了保安队长的原民兵队长赵进贤进来了,报告道:“红英姐,伙房把饭菜已经准备好了,请两位首长上席吧。”
    刘荣春走上前,拍着赵进贤的肩膀,亲热地喊道:“进贤,几年不见,你壮实多了。”
    “荣春哥,我听说你回来了,多住几天吧,你不在家,可苦了红英姐了。”
    “唉,我都听说了,多谢你们照顾红英他们,还有我爸爸。”刘荣春感激地对赵进贤说。
    赵进贤道:“荣春哥见外了,我们过去支红,现在支持抗日,都是该做的。对了,你回来就好了,抽时间指导一下我们保安队吧。”
    “保安队?”刘荣春诧异道,“你怎么当了保安队了?”
    赵进贤笑着说:“荣春哥,你可别误会了,现在的保安队,是咱们穷人的队伍,我呢,就是保安队长。欢迎你去给我们讲讲课。”
    “好,我抽时间一定去看看。”刘荣春答道。
232 缴枪
    沈红英和赵进贤带着高原、刘荣春和新四军的战士们来到大饭堂,热腾腾的炖肉、炒菜和米饭都已经准备好了。如果换了罗毅在镇上,今天的伙食标准肯定会提高一倍以上,他在招待贵客的时候一向是非常奢侈的。沈红英没有罗毅的大气,不过也足足准备了200斤肉,足够让高原带来的士兵们饱吃一顿了。
    “沈红英同志,这样是不是太破费了?咱们新四军可不能鱼肉百姓啊。”高原看着一桌子菜,对沈红英说。
    沈红英不以为然地说:“招待咱们自己的队伍,这些花费不算什么。上次那个姓白的反动派头子来,比这吃得还好,那我才心疼呢。”
    “姓白的?”高原愣了一下。
    “罗营长叫他做白长官,说是这个战区最大的官。”
    “是他!”高原和刘荣春都被震住了,两个人对视了一眼,都存了一个念头:这个小小的营长,怎么会跟这么高级别的国民党高官有染?而且听沈红英说的情况,并不是罗毅上门去拜访白长官,而是白长官亲自到竹园镇来看罗毅,这真是太邪门了。
    赵进贤端了酒过来,敬高原和刘荣春。若是放在平时,他这个级别是上不了台面的,但现在突击营的官兵都不在,沈红英又是个女性,陪客的事情自然就落在了赵进贤的身上。
    “高支队长,我敬您一杯。”赵进贤道。
    高原端起杯子和赵进贤碰了一下,喝了一口酒。刘荣春赶紧向高原介绍:“这是赵进贤,民兵队长,现在民兵队把保安队给替换了,他就是保安队长。过去搞苏区的时候,他就是积极分子。”
    高原点点头,随口问道:“怎么样,你们民兵现在有枪没有?”
    赵进贤一愣:“当然有枪。”
    高原说:“哦,那不错嘛,现在平均几个人能有一条枪?”
    赵进贤对高原的轻视颇有些不满,不过沈红英已经向他介绍过了,说高原是比罗营长还大得多的官,所以他也不敢造次,只能老老实实地回答说:“我们现在每人都有枪,干部除了长枪以外,还有一支短枪。”
    这回轮到高原发愣了:“你们有这么好的装备?你们的枪……能打吗?”这也难怪他会诧异,当时新四军的装备条件非常差,堂堂正规军都无法做到每人一支枪,而且很多枪都是破旧不堪的,听说一个地方上的民兵都能人手一枪甚至配双枪,乍能不让他惊呀。
    “我们的枪新着呢。”赵进贤吹牛道,“这次打第6师团,我们的长枪清一色地换成了三八大盖,都是刚从鬼子手里缴来的新枪。一个200发子弹,可不是当年苏区的样子了。”
    “哦。”高原点了点头,端起酒杯来,“来,赵队长,咱们干一个。”
    赵进贤连忙双手捧杯,和高原碰了一下,然后一饮而尽,心里好生觉得痛快。刚才他给高原敬酒,高原爱理不理的样子,待听完自己的装备情况,居然主动和自己碰杯了。看来,这有枪的底气就是足啊。
    吃过饭,刘荣春陪着高原,带着警卫战士出了镇子,到附近一座山上去呆了半天回来。沈红英想陪着他们,但被刘荣春拒绝了。高原回来的时候,脸上带着一些郁郁的表情,沈红英也没敢多问什么。
    晚饭后,沈红英给高原和警卫战士们都安排了住处,然后欢天喜地地带着刘荣春回家去了。回到家里,刘荣春先去给父亲磕了几个头,接受了父亲的一通数落,然后又和刘冬、田秋华一起玩了半天。刘冬听说自己的父亲是比罗营长的官还要大的一个团长,顿时觉得很有面子,把陌生感扔到九天云外去了。
    好不容易把刘冬和田秋华弄去睡觉,沈红英总算有时间和丈夫单独呆在一起了。
    “荣春,你们这次是干什么来了?”沈红英幸福地躺在丈夫的怀里,有一搭没一搭地和他聊着天。
    “这次,我主要是陪高支队长来祭奠过去的一位领导,他过去是高支队长的搭挡,反围剿的时候,就在这附近的山上牺牲了。高支队长知道我是本地人,特地让我带部队给他做警卫。”
    “哦,难怪高支队长那么难受。他们感情一定非常好吧?”
    刘荣春长叹了一口气:“有些事,我没法跟你解释。”
    “我明白,军事秘密吧?”沈红英懂事地说,“我好歹也是个军属,我知道不该问的不要问。你们能住几天?”
    “现在军情很紧,我们明天就要走。”
    “是吗?”沈红英怅然道,“你们走到哪去?”
    “其实也不远,我们现在正在皖中一带和鬼子打仗,我们的游击区现在有七八个县了,根据地也快连成片了。我们高支队长真的非常能干,虽然不能说是百战百胜,但确实是个常胜将军,死在我们手里的鬼子,已经上千了。”刘荣春兴奋地说。
    “天天打仗,你可要小心点。”沈红英说,“家里你不用担心,现在冬仔子大了,还有秋华给他做伴。竹园镇现在是咱们自己的天下,我们日子过得好着呢。去年我买了块皮子,给你做了一件皮背心,明天早上拿给你,可暖和了。”
    “红英,你受累了。”
    “我愿意。”沈红英陶醉地说。
    “红英,跟你商量件事,你可不许生气。”
    “你是不是在外面有人了?”沈红英警惕地问道,刘荣春的话实在太让人容易起疑心了,她可是见过这种情况的。
    刘荣春哭笑不得:“你往哪想呀,我们天天打仗,连洗脚的时间都没有,哪有时间动这种歪心思?”
    沈红英笑了:“如果不是这种事,那你就说吧,什么事我都依你。”
    “我们部队现在非常困难,前线的战斗十分残酷,我们的士兵平均两个人都没有一支枪。所以,高支队长跟我说,让我跟你商量一下,把你们的枪支援给我们吧。”
    沈红英从枕头下把自己的手枪拿过来,塞到刘荣春手上,说:“咱们夫妻之间,还说什么客气话,我早就想把这支枪送给你了,它的威力可大了,送给你防身用。我反正还有一支驳壳枪呢。”
    刘荣春说:“不是你的枪,而是你们的枪。”
    “什么意思?”
    “今天进贤不是说你们的民兵有40多条全新的三八大盖吗?还有短枪,高支队长说,你们民兵没必要用这么好的装备,留5支枪就够了,剩下的都交给部队了。你如果还有一支驳壳枪,也给我。”
    “不行!”沈红英腾地一下坐起来,眼睛瞪着刘荣春:“哪有你们这样的新四军,竟然想着打劫我们民兵的枪!”
    刘荣春说:“你不是说什么事都依我吗?”
    “你,你真是太没良心了!”沈红英急眼了,“当年你们说走就走了,留下我们孤儿寡母的这些军属让人欺负。好不容易突击营来了,人家花钱把我们赎出来,给我们吃的喝的,还给我们武器装备,什么东西都没要我们的。你们可好,回来了胡吃海喝不算,还要抢我们的武器,你们,你们简直是白匪。”
    “你……你真是头发长,见识短!”刘荣春也急了,不过想着沈红英含辛茹苦这么多年,他实在也不好意思打老婆,“这事就这样定了,高支队长已经发了话,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明天我们就把民兵的武器带走!”
233 坏蛋
    罗毅带着警卫排回到竹园镇,一进镇口就发现气氛不对,所有的人都脸色阴郁,全没有平日那种活跃的样子。在一个屋檐下,一群小孩正在围着两个孩子骂骂咧咧的,被围在中间的两个孩子中,一个低着头在哭,另一个在安慰他。
    “是冬伢子!”邵平认出那个哭泣的孩子了,边上的孩子正是田秋华。
    罗毅诧异地走过去,问道:“怎么了,出什么事了?”刘冬会被一群孩子围攻,这可是新鲜事,平时都是这位小祖宗围攻别人的。
    “都怪他爸,他爸是个坏蛋!”一个孩子对罗毅说。
    罗毅一瞪眼:“你们乱说什么,冬伢子的爸爸是红军,你们长能耐了,敢骂红军了?”
    那孩子道:“他爸原来是红军,现在变成坏蛋了,还带了好多坏蛋来干坏事。”
    罗毅一愣,连忙把刘冬拉起来,问道:“怎么,你爸爸回来了?出什么事了?”
    刘冬哭着扑到罗毅怀里,说:“我爸回来了,他说他当了新四军,还是个比你还大的官。可是,他一回来就把我妈的枪给抢走了,还把镇上民兵叔叔的枪也都抢走了。罗叔叔,你快带兵去打我爸那个大坏蛋吧。”
    “有这事?”罗毅惊道,“你妈妈呢?”
    “我妈气病了,在家里躺着呢。”
    罗毅招呼了一声,带着袁静、邵平直奔沈红英家,一进门,果然见沈红英的公公正坐在熬药,满脸气乎乎的样子。
    “红英,出什么事了?”罗毅和袁静进了沈红英的房间,沈红英躺在床上,额头上搁了一块毛巾,脸上通红,一看就是急火攻心,病得不轻了。
    沈红英见到罗毅等人进来,挣扎着想要爬起身,袁静连忙上前扶住她,让她又躺下了。
    “罗营长,我对不起你。”沈红英掉着眼泪说,“我男人回来了,跟着他们一个首长,叫什么高原的,是个支队长,还带了一个连的兵,把咱们镇民兵的枪给缴了。”
    “高原?”罗毅脑子里一个念头一闪,“是他!”
    袁静皱了皱眉,对罗毅小声说:“高原是原来鄂豫皖一带的红军游击队总指挥,新四军建立后,鄂豫皖游击队整编为一个支队,高原任支队长。他的支队战斗力很强,作战也十分勇敢,据我们掌握的情报,这一年来,他们对日军作战上百次,歼敌数量应当在千人以上,在新四军几个支队里算是比较突出的。”
    袁静这几年做情报工作,掌握信息的程度非常高,周边敌军、友军的情况都有所了解。
    “这些情况我有所耳闻。”罗毅答道。袁静所说的,只是高原过去的事情,罗毅知道的,可还包括了高原在未来的遭遇。高原此人参加革命很早,战功卓著,但同时刚愎自用,居功自傲,屡次违抗军令,最后竟被新四军军部下令逮捕,屈死于自己人的枪下。关于他的死,后世众说纷纭,虽然在将近40年之后,他得到了正式的平反昭雪,但评价结论也仅仅是认为他功大于过,并非毫无过错。从这次他带兵缴竹园镇民兵的枪来看,此人的作风的确过于强悍,落得一个如此下场也不算意外了。
    罗毅转身问沈红英道,“红英,他们为什么缴咱们的枪呢?”
    “听我男人说,是他们高支队长说的,说咱们民兵不需要这么好的装备,他们作战装备缺乏,让我们支援一下。”
    “支援没什么问题啊,可是怎么变成抢了?”
    沈红英说:“我不同意支援他们,我们民兵好不容易才有了枪,他们凭什么说要就要?结果他们就动手缴了民兵的械。他们人多,而且有作战经验,我们民兵不是对手。再说,我听说他们是新四军,也不能跟他们动手啊。”
    “胡闹!”罗毅勃然大怒。其实他倒不是心疼这40多条枪,他当年资助吴剑飞部,还有后来资助陈老总,送枪送钱都没什么问题,现在突击营也有大量闲置的枪支,送给高原几支也不算个事。他恼火的是高原的这种态度,且不说军民关系问题,好歹竹园镇也是有主的干粮,同是新四军的地盘,他居然能伸手过来抢。
    “他们往哪走了?”罗毅问。
    “他们往东去了,听我男人说,他们的根据地在皖中一带,应当是朝那个方向去了。”沈红英道,“怎么,罗营长,你打算去追他们吗?”
    袁静紧张地问:“罗子哥,你还打算去抢回来吗?他们可是新四军,咱们不能跟他们动手吧?”
    罗毅阴着脸道:“我不动手,最起码我不会先动手。走,我们回营部,给老许发报,让他带一支队把这帮强盗给我拦住,我跟他们讲理去!”
    “罗营长,我男人他们……他们是新四军啊,你们可千万别动手啊。”沈红英在后面喊着。
    袁静跟着罗毅匆匆地回到营部,支上电台,紧急呼通了正在东边带领一支队训练的许良清。罗毅把大致情况向许良清介绍了一下,许良清也觉得十分震惊,新四军的军纪是很严的,这种抢夺地方部队武器的事情,非常恶劣。罗毅让许良清马上带兵堵住高原,等他过去处理,许良清心领神会,马上回电表示照办。
    “告诉老许,我们不能先开枪。”罗毅对袁静说。
    袁静把这句话译成电文发了过去,少顷,许良清回电道:“放心,有我在这,谁都不会开枪的。”
    罗毅发完电报,出门召集警卫排:“集合出发,跟我去会会那位高大支队长。”
    安排了许良清在前面拦截后,罗毅的心里就轻松了。别人欺负了他,现在他得去把场子找回来。有许良清出马,他相信自己这个场子肯定是找回来了,高原只带了一个警卫连,也就是150人左右,许良清手上的一支队有300人之众,真要打起来,高原占不到任何便宜。想到能够报一箭之仇,罗毅不禁愉快起来。
    袁静担心罗毅与高原发生冲突,喊道:“罗子哥,我也去。”
    罗毅笑着说:“一块去吧,你是政委嘛,吵架的事情由你去办,打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