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江东突击营-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二虎点点头:“你说得有理。看在他对咱团长还挺尊重的份上,他当个营长也就当了吧。不过,咱这一个营,我看可不比一个团的人少啊。光这就有上千人了,听说在后方还有好几百人在训练呢。”
二人说话间,杉木中队已经全部进入了四连的伏击圈。张二虎拔出手枪,对天放了一枪,所有的士兵得到信号,一齐开火,路上立刻变成了火海,日军士兵在弹雨中四散逃窜,尸体倒了满地。
杉木骏一心只想着去增援正在作战的友军,没有想到路上居然还有埋伏。按常理说,他是不该犯这样的错误的,围点打援并不是什么新鲜战术,离战场越近,越有可能遭遇对方的阻击部队。但这一段时间战事的顺利让他昏了头,觉得中国军队不可能摆出一个阵势来跟日军对垒,所以在行军中根本就没有派出尖兵去对道路两侧进行搜索。
“快隐蔽,重机枪手!掷弹筒!”杉木骏藏到一棵树的后面,拔出指挥刀高叫着。日军士兵在短暂的惊慌之后就迅速地构造起了防御体系,开始用各种武器进行还击。
从一般的伏击战要求来说,伏击者事先应当把伏击圈中间的各种障碍物清除掉,这称为清理射界。但四连这一次本来是打算打阻击的,临时改成了伏击,来不及做各种准备。此外,如果清理掉障碍物,也必然会引起敌人的注意,伏击的突然性就达不到了。正因为如此,在伏击圈中,留下了大量的树木和沟沟坎坎,杉木中队的日军便利用这些地形物作为掩护,形成了一个半圆形的阵地。
“快,夺取西边的阵地!”杉木骏迅速地判断了一下形势,然后对士兵们发出了命令。他已经看出来了,中国军队在道路两侧设置了阵地,自己处于腹背受敌的状态,这是非常被动的。要扭转形势,必须集中兵力突破一侧,这样就把可以背后的敌人摆脱掉。背后的敌人如果要追击,就必须离开坚固的工事,从而由强势转为弱势。
一个小队的日军从隐蔽处跃出来,在小队长的指挥下向着西边的阵地猛扑过来。杉木骏命令留下一挺重机枪封锁处东边,其余的火力全部倾泄到西边的突击营阵地上。西边阵地的突击营士兵们被日军的火力压得抬不起头来,眼看日军的小队就要冲到阵地上了。
兵法称:十则围之,五则分之。张二虎以一个连的兵力,试图围歼兵力相当的日军,恰恰是违背了兵法的规则。由于把兵力配置在道路的两侧,同时还要留出一部分兵力负责封锁口袋阵的两端,因此每一侧的兵力都很薄弱。当日军集中力量于一侧的时候,这一侧就暴露出敌众我寡的缺陷了。
“顶住!”守在西侧阵地上的张二虎脑门上沁出了汗水,他知道,一旦阵地被突破,这一仗的形势就完全逆转了。日军占领西侧阵地之后,就可以以逸待劳进行死守。届时,四连要进行强攻,势必遭遇极大的伤亡。如果要撤离,日军可以在身后骚扰,让你走得不干净。时间再拖长一点,其他的鬼子援军赶到,麻烦就大了。
两挺重机枪被张二虎安排在口袋阵的两端了,一时也来不及调回来。西侧阵地上的四挺轻机枪被鬼子阵地上的火力压制着,无法发挥作用。一名机枪手刚刚探出头来,就被日军击中。另一名突击营的士兵见日军冲到了跟前,抄起一把汤姆逊冲锋枪从战壕里跳出来,向领头的几名日军一通扫射。几名日军都是身中数弹,当即毙命,但这名突击营士兵也被后面的日军击中,倒在了地上。
“杀给给!”冲锋的日军小队一齐呐喊着,平端着上了刺刀的三八大盖冲上了突击营的阵地。
当明晃晃的刺刀出现在面前的时候,许多突击营的士兵都懵了。在平日的训练中,对于刺杀的要领讲得不少,但这种血淋淋的真实刺刀场面,是他们没有经历过的。尤其是日军士兵凶神恶煞的面孔,也让许多士兵真切地感觉到了恐惧。许多士兵端着装上了刺刀的步枪,却不知该如何向敌人下手。
“同志们,杀呀!”突击营里几名从红军游击队派来士兵率先站了出来,向日军扑去,嘴里喊着红军时代的口号。罗毅当初向吴剑飞要20名游击队战士的作用在这一刻体现了出来,见过血的老兵与没有见过血的新兵蛋子就是不一样,这中间差的就是一个勇字。
“弟兄们,拼啦!”原东北军的士兵们也醒悟过来了,跟着冲了上去。
随后,越来越多的士兵在战场上热乎乎的血浆刺激下,从战壕里冲了出来,你死我活的白刃战开始了。
张二虎拿着手枪,对着冲到跟前的日军连开几枪,打倒了两名鬼子。随后,他把没有子弹的手枪往旁边一扔,拣起地上的一杆三八枪,对着日军冲了过去。
119 罗家枪法
杉木骏见前面的小队已经冲上突击营的阵地,把指挥刀一挥,另一个小队跟着冲了上去。西侧阵地上突击营只有80人,在此前已经伤亡了20多,面对着两个小队日军的冲锋,明显地处于弱势。经常是一名突击营的士兵要同时面对两名日军,幸好,他们虽然实战经验不足,日常的训练还是非常严格的,在逆境下勉强能够自保。东侧阵地上的突击营士兵们想进行增援,但被中间的日军阵地所阻,难以前进。战场上一时顿时险象环生。
张二虎身陷两名日军的围攻之下,一杆三八大盖左磕右碰,形成一个密不透风的防守圈。两名日军也不是善茬,一个专攻上三路,一个专挑下三路,逼得张二虎连连后退。退了几步,张二虎的一只脚踩到了烂泥里,他知道身后必是一个水坑,如果退进去,脚下没了根,就十分危险了。他牙一咬,心一横,转守为攻,对准其中一名鬼子猛扎一枪。那名鬼子将身一侧,让开张二虎的枪刺,但自己的枪法也乱了。张二虎趁势用枪托一磕,正好磕开另一名鬼子刺到他肋侧的刺刀,然后往前一冲,跃到了一处干爽的地方。
两名日军转回身来,打算继续夹攻张二虎。就在这时,一名日军突然只觉得颈后一股劲风吹过,没等他回过头来,一把刺刀已经横着切向了他的脖子,把他的脑袋从身体上硬生生地切了下来,落在地上,滚出好几步远,一个无头的身躯扑通一声倒在了地上。
另一名日军听到声音,扭头一看,只见一名中国军人端着长枪又向他扎了过来,枪刺上血淋淋的,正是他刚才的伙伴的鲜血。
“啊!”日军士兵欲回枪封挡时,已经来不及了。那名中国军人拼刺的速度比常人快出一倍也不止,只是一眨眼的功夫,刺刀的刀尖已经穿过这名日军的胸膛,从另一侧露出来了。日军士兵用不敢相信的眼神瞪着杀死了自己的人,缓缓地倒了下去。
“……罗营长!”张二虎看着那名替他解围的军人,惊愕不已。此人正是突击营的年轻营长罗毅。
“逞什么能,还不快收拾局面!”罗毅对着张二虎喝道,然后,不等张二虎说什么,他已经端着枪冲向其他的日军了。
张二虎连忙端着枪跟上去,只见罗毅一条大枪舞得虎虎生风,与日军对拼时,他的枪尖往往能够从敌人想象不到的一个空隙扎进去,并且以令人难以想象的速度把对手挑翻在地。张二虎跟在他后面,每次想帮忙都帮不上,留在罗毅身后的日军死尸转眼就积下了七八个。
“营长,好枪法啊!”张二虎喝彩道。
“废话,古来第一枪神就是姓罗的,你不知道吗?这就是我家祖传的罗家枪。”罗毅忙里偷闲地吹嘘道,这两年,他请秦风专门指点了一下拼刺刀的方法,秦风结合古代的枪法研究出一套拼刺法,传给了罗毅。用步枪拼刺与古代的长枪还是有些区别的,长枪的枪杆更长一些,同时有一定的柔性,能够拌出枪花来,步枪是硬的,只能是刺和劈。秦风开发的这套拼刺法充分结合了罗毅的身体条件,强调出枪要快,普通人没有像罗毅那样练过武功,很难达到这样的速度。
张二虎一愣:“姓罗的,没听说过呀。”
“罗成也没听说过!你真没文化。”
张二虎细一想,还真是,罗成的确算是枪神了,那我们姓张的呢?
“营长,我也让你见识一下我们老张家的丈八蛇矛枪法!”张二虎灵机一动,终于想起自己也有一名用枪的祖先了,那就是张飞啊。他一个箭步抢到罗毅的前面,迎上一名日军,一边挺枪猛刺,一边大吼一声:“燕人张翼德在此啊!!!”
那名可怜的日军不知道是不是读过三国的,被张二虎一嗓子居然给吓懵了,手里端着枪也不知抵挡。张二虎一枪正扎在对方的心窝上,他丹田一较劲,像叉稻草似地把那名日军抡起来了,在空中一挥,甩出了好几步远。
“冲啊!”更多的突击营士兵从后面涌上来了,这是苏晓峰的一连和许良清带的特务连一部赶到了,300多人的生力军立即把两个小队的日军给淹没了。西侧阵地的局势发生了逆转,现在是每名日军要同时面对四五名突击营士兵了,其结果自然是这些日军士兵一个比一个死得更难看。
杉木骏眼睁睁地看着中国军队的阵地上涌出了大量穿着迷彩服的士兵,随后,他的士兵便一个接一个地被屠杀了。张二虎把一名日军挑在枪尖上扬起来的场景,让杉木骏和他周围的日军胆战心寒。
“中国军队的援军到了,快组织抵抗!”杉木骏喊叫起来。刚才派出两个小队冲锋,没一个活着回来的,现在他的身边只剩下30多人了,而周围的中国军队起码有500人之众。
日军士兵们也看出了这个形势,他们迅速地把被打死的同伴的尸体码起来,用以加固自己面前的掩体,然后架上机枪准备进行最后的顽抗。刚才冲锋的小队只带着轻武器,各种重武器都留在杉木骏的身边,这给了他困兽犹斗的资本。
“快结束战斗,罗子,不能再耽搁了,这里打了这么久,鬼子的大部队随时都可能赶到。”赶上来的许良清对罗毅说。在得知一个中队的日军赶来增援后,许良清先带着特务连抄到日军身后,留下100人进行警戒,防备后续的增援日军,随后才带着余下的100多人赶来助战,正好与苏晓峰的一连合兵一处。
“二虎啊,顶不住了吧?最后还得靠兄弟我来帮你了吧?”苏晓峰拍着张二虎的肩膀,笑话他说。
张二虎脸涨得通红,跑到许良清面前说:“团……啊,不,参谋长,你下命令吧,我带四连的冲上去。不就剩下几十个鬼子吗,我们一个冲锋就把他们干掉了。”
许良清用望远镜看了看战场,对罗毅说:“罗子,看来只能如此了。唉,悔不该没把炮带过来。鬼子缩在一起,如果有炮的话,两炮就解决问题了。”
罗毅说:“不行,我看鬼子的火力很强,如果硬冲,我们会有很大伤亡的。”
许良清说:“现在来不及想其他办法了。如果时间允许,本来可以靠土工作业接近他们,然后用手榴弹招呼。现在这个距离,手榴弹扔不过去啊。”
罗毅问:“掷弹筒怎么样?我没玩过这个,不知道怎么玩。”
“你带了掷弹筒,不是已经没有榴弹了吗?”许良清惊讶地问。掷弹筒是日式武器,突击营一向没有装备过。这次虽然在佘山缴获了一些,但掷榴弹都被蔡荣基的士兵打完了,所以也没法用。掷弹筒是日军专门开发出来填补步兵炮和手榴弹之间的空白的,射程最多可以达到近200米,而且可以发射各种不同的榴弹,如果此时能够投入战斗,那么解决敌人也就是片刻的事情了。
罗毅呵呵一笑:“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刚才晓峰收拾的那个车队上的鬼子,随身带着掷弹筒呢,而且车上还有几箱榴弹,我估计有用,就搬过来了。只是我们好像没人会用这个。”
许良清高兴道:“有掷弹筒就好办了。张二虎!”
“到!”张二虎应声而到。
“你的兵有没有人用过掷弹筒的?”
张二虎说:“有,我们专门练过这个,打得准着呢。”
罗毅后悔道:“过去忽略了,咱们怎么就没培养几个掷弹筒兵呢?这东西真的很好用啊。”
许良清对张二虎说:“快去,把苏连长他们带来的掷弹筒都支上,找几个炮打得准的兄弟,向鬼子的阵地密集轰炸,一个活鬼子我也不要。”
120 武穆重生
七八具掷弹筒架了起来,罗毅手一挥,士兵们便一枚接一枚地向着杉木骏中队所在的阵地倾泄着掷榴弹。杉木骏等人所据守的阵地不过是二十来米长,霎时间就被淹没在火光和烟雾之中了。阵地上弹片横飞,日军士兵无处躲藏,被炸得吱哇乱叫。杉木骏一开始就就被一枚落在身边的榴弹炸得粉身碎骨了,余下的十几名士兵没了指挥官,又自知抵抗无望,便端着三八枪从阵地里冲出来,向突击营的阵地发起了自杀性的冲锋。苏晓峰和张二虎抄起枪,准备带人上前迎击,被罗毅一把拽住了。
“干嘛去?”罗毅问。
“鬼子冲锋了。”张二虎答道。
“我问你们,没问鬼子干嘛。”罗毅心情大好,装傻道。
“去拼刺刀啊。”
罗毅说:“你是呆瓜啊,这种时候拼什么刺刀。来啊,重机枪准备,开火!”
两挺重机枪早已准备好了,机枪手们听到罗毅下令,欢喜地把枪口一抬,对着冲锋的日军扣动了扳机。哒哒哒一阵脆响过后,十几名日军全部倒在冲锋的路上了。
“多爽,拼什么刺刀啊。”罗毅鄙夷地对苏晓峰和张二虎说。
“这样好像有点不合适吧,人家是想跟咱拼刺刀的,透着咱不敢似的。”张二虎有些不服气地说。
罗毅道:“他们想拼刺刀,你就跟他们拼刺刀?他们让你交枪你是不是也听他们的?打仗唯一的目的就是消灭敌人,保存自己,能用枪解决问题的,绝对不要用刺刀,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牺牲。明白吗?”
许良清在一旁说:“营长说得对,大家都记住这点。打仗不是开玩笑,来不得半点英雄主义。现在大家赶紧打扫战场,准备撤退。刚才打了这么长时间,鬼子估计已经发现了。”
士兵们开始打扫战场,收集日军留下的武器。杉木骏呆的阵地已经被炸得一片狼籍了,所有的重武器都没有剩下,这让罗毅很是心疼。
这一仗,四连的损失很大,战死的士兵有40多人,重伤的也有20多。众人把伤亡者都抬上,开始撤离阵地。战死的士兵将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安葬,受伤者则需要转移到后方安全一些的地方去,请民间的医生协助救治。
日军的尸体也被收拢了,一具一具地摆放在道路旁边,等着日军过来收敛。罗毅本来还想写个条子,落上突击营的款,但被许良清拦住了。许良清的观点是,目前突击营还没有被日军关注,这种情况对于突击营是有利的,所以暂时不要主动地暴露自己的存在。罗毅有些悻悻然,对许良清说:“咱们打了这么大的仗,连个名都不留,多冤?”
许良清笑着安慰他说:“我们把这些战绩都写到营史里吧,有朝一日仗打完了,再公布出来也不迟嘛。”
罗毅说:“对呀,我怎么没想过要写营史呢?日后拿出来给人看,这是多拉风的事情啊。”
许良清说:“咱们士兵的文化水平都不高,如果要写营史,我看就请罗子你自己写吧。每天写一章,如何?”
罗毅连忙摆手道:“算了算了,咱还是当无名英雄吧。”
大家说说笑笑地离开了梅庄战场,王大成的南路阻击部队也跟上来了。突击营发挥了急行军的传统,迅速地撤回了无锡陶家镇的临时营地。
日军在突击营离开几个小时后才发现了运输队和杉木中队遇袭的情况,将近一个联队的日军分别从苏州和常熟两路对进,杀向梅庄。迎接他们的,只有200多具面目狰狞的日军尸体了,其中一些是被罗毅用汽油烧死的,形象更加难看。
“巴嘎!”日本的指挥官向负责情报工作的福田一男大发雷霆,“你的情报不是说周围已经没有中国军队了吗?帝国遭遇这样大的损失,起码有一个师以上的中国军队在作战。你的情报人员怎么会连一个师的军队都发现不了?”
福田一男只好鞠躬,再鞠躬,他也说不清楚到底是从什么地方闯来了这样一支中国军队。
突击营高唱着凯歌回到陶家镇,全镇的百姓都轰动了。突击营的士兵们枪尖上挑着日军的钢盔,身上背着从日军手里抢来的三八枪、子弹带、饭盒、水壶等战利品,显然是大获全胜的样子。最让百姓们感到震撼的,是突击营居然开回来三辆日本汽车,车上还插着千疮百孔的日本膏药旗。
“罗将军真是武穆重生啊!”几名镇上的元老跑来向罗毅祝贺战果,他们理着下巴上的山羊胡子连声地称赞着。
这话耳熟,你们就编不出点新词吗?罗毅在心里嘀咕着。不过,他还是知道群众工作的重要性的,连忙挨个地向元老们还着礼,同时把从日军那里缴获来的一些小玩艺当成战利品送给了各位元老。
苏晓峰和张二虎作为两名直接与日军作战的一线连长,一回到镇子就受到了一群姑娘、少妇的追捧。两个人身上都沾满了烟迹和血迹,脸上也脏兮兮的,那是故意不洗脸的结果。他们大大咧咧地享受着百姓们送来的鸡蛋和茶水,装作轻描淡写的样子向围在他们身边的粉丝们诉说着战斗的过程。听着身边的人不断地发出惊叹声,他俩都感到了无限的惬意。
许良清没有时间和心情去整这些虚头虚脑的东西。他一回来,先打发王大成继续加强情报工作,密切注意日军的动向。随后,他开始撰写战斗总结,分析整个战斗的过程,计算弹药的消耗情况,等等。他知道,自己虽然身份是参谋长,但实际上要承担着营长和参谋长的双重职责。罗毅在打仗方面有办法,见识也过人一头,但懒得处理军中的日常事务,所以所有的事情许良清都得替他做完。
“曹先晋!”许良清在营部里喊道。
“到!”负责值勤的警卫班士兵曹先晋答道。
“去,通知营长和各连正副连长到营部开会,总结这次战斗的得失。”
曹先晋跑出营部,先通知了罗毅,然后来到镇中心一大堆人围着的地方,张二虎正在那给百姓们说书呢。
“我对那名鬼子大喊一声:张翼德在此!你猜怎么着?”张二虎道。
“怎么着?”百姓们齐声问道。
张二虎说:“他一听就吓傻了,心说,我的妈呀,这张飞爷爷再世了,我的小命要玩完了。说时迟那时快,我趁着他发愣的功夫,一枪就把他扎了个透心凉,撩到半空中,就像拿鱼叉叉了一条大鱼似的。”
“好!”百姓们啪啪地鼓起掌来。
曹先晋挤进人群,对张二虎敬了个礼,说:“报告张连长,参谋长让我通知你去营部开会。”
张二虎听说是许良清发的通知,连忙站起身来,对着大家抱歉地说:“各位,各位,我有军务在身,今天就说这些了。改天,改天我再给大家讲……”
众人一起站起身来,如众星捧月一般把张二虎送出了好远。
121 亮剑精神
“张二虎!你脸上是怎么回事?”在营部,许良清黑着脸训斥着张二虎。
“这……”张二虎用手摸了摸脸,“这是鬼子的血溅上去的,还有土……”
“这我知道。”许良清说,“回到陶家镇已经两个小时了,你为什么还没洗脸?”
张二虎听出许良清的口气里包含着许多不满,不禁慌了神。他支支吾吾地说:“那个,老百姓太热情了,他们围着我,非让我讲战斗经过不可,所以我没来得及……”
“讲战斗经过?你以为你是抗日英雄了是不是?你觉得你打了几个鬼子就了不起了是不是?部队刚刚打完仗回来,你一个连队伤亡了三分之一,你不去了解士兵的情绪,不去总结战斗中的经验教训,连脸都不洗,就坐到那里跟大姑娘小媳妇逗闷子,你以为你是个庄稼汉吗?”许良清毫不留情地质问道。
众人见许良清发飚,都不敢吱声。张二虎低了头,也不敢接话了。苏晓峰知道自己的脸和张二虎一样,连忙偷偷地用袖子使劲擦着,生怕下一个挨骂的就是自己。
“张二虎,昨天的战斗,给你的任务是打阻击,你擅作主张改成打伏击。以你一个连200人的力量,就敢伏击鬼子近200人的一个中队。结果,由于你的兵力配置分散,鬼子一个冲锋就突破了你的阵地。如果不是营长带着人及时赶到,连你张二虎自己的狗命都已经送掉了,你还有脸在这里自称是抗日英雄!”
张二虎的脸变得煞白,一开始他还以为许良清冲他发火仅仅是因为他过于招摇,现在才知道,原来是老帐新帐一起算。昨天那一仗打得的确是凶险,在日军突破他的阵地里,他也曾醒悟到自己犯了战场上的大忌。但后来罗毅过来增援,并且全歼了日军,他就把自己的错误全忘到脑后了。在回来的路上,许良清也没有跟他讲起此事,现在看来,许良清并不是宽恕了他的错误,而只是不愿意在行军途中生出事端而已。
“参谋长,我……我知道我昨天犯错了。”
“犯什么错了?”
“轻敌,擅自主张,没有向你请示……”张二虎结结巴巴地给自己身上安着罪名。
“你既然知道,那就好。现在我建议,撤销张二虎四连连长的职务,降为排长,请营长考虑。”许良清对罗毅说。
大家都把脸转向罗毅,想看看他对此事如何表态。大家知道,张二虎是许良清过去的亲兵,许良清这样做,也是严以律己的表现。张二虎打仗勇敢,这是大家都看到的,作为在东北军里当过警卫连长的人,如果到突击营只当个排长,实在是太没面子了。
罗毅见许良清让他决策,微微一笑,站起身来,说:“各位,既然老许让我说,我就说几句。要说起来,昨天二虎擅自决定围歼日军一个中队,的确是过于莽撞了。战斗打起来以后,苏晓峰曾打电话问二虎需不需要增援,二虎坚持说自己就行,这就不仅是莽撞,而且还犯了个人英雄主义的错误了。二虎,你想想看,如果当时你不是拒绝晓峰的支援,你的阵地就不会被鬼子突破,你起码可以减少一半的伤亡,是不是这样?”
张二虎点点头,表示认同。
罗毅接着说:“从这点来看,老许建议处分张二虎,是有道理的。但我对此有一些不同的意见,也想说给大家听听。二虎虽然犯了各种错误,但有一点,我是非常欣赏的。那就是他敢于和敌人刺刀见红,虽然自己只有200人,但仍然敢于去吃掉敌人的200人。这叫什么,这就叫亮剑精神。”
“啥叫亮剑精神呀?”苏晓峰问,听到罗毅又冒出新词,最感兴趣的就是他了。
“所谓亮剑精神,就是古代的剑客与高手狭路相逢,你明知不敌,怎么办?难道就跪下求饶吗?不是,真正的剑客,应当明知不敌,仍然要宝剑出鞘,这就叫亮剑。倒在对手剑下并不丢脸,那叫虽败犹荣,要是不敢亮剑你以后就别在江湖上混啦。”罗毅侃侃而谈,当年看亮剑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这段,现在背起来依然十分顺溜。
“说得好,我喜欢!”苏晓峰喝彩道。
张二虎也想喊一嗓子,但又想到自己刚才还在挨批评,所以就不敢吱声了。他暗暗地在桌子底下把拳攥了一下,心想:营长看上去年龄不大,还真有点本事,拼刺刀拼得好,这番道理讲得也过瘾。
许良清听完罗毅的话,点了点头,说:“营长说得对,和鬼子打,我们应当有一种这样的亮剑精神,不能丢了中国军人的脸。张二虎昨天的安排,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可取之处。正因为他放开口子让鬼子进来,才给了突击营以全歼这股鬼子的机会。如果按原定的方案进行阻击,等我们大部队上来的时候,鬼子可能就全逃走了。”
罗毅补充说:“昨天这一仗,算是我们突击营独立与鬼子打的第一仗。此前,虽然有佘山解围之战,但那股鬼子是被蔡荣基打得半残的,咱只是拣了点便宜。而昨天在梅庄的两场战斗,是完整的。战斗中有些什么考虑不周的地方,也是情理之中的。所以,我想请老许收回刚才的提议,张二虎还是继续担任四连的连长,但对于这一次的错误,要做出深刻的检查。老许,你看如何?”
许良清说:“既然营长这样说,我就收回刚才的话吧。二虎,你有什么说的。”
张二虎站起来向罗毅和许良清各敬了一个礼,说:“我谢谢营长,谢谢参谋长。我一定吸取教训,好好总结。”
处理完张二虎的问题,许良清摊开地图,对大家说:“现在咱们来还原一下战斗的过程,看看这场仗怎么能够损失更小一些。”
大家都把头凑了过去,围着地图开始指指点点。在打仗方面,许良清无疑是最权威的,在讨论过程中,他便充当了点评者的角色。在此之前,突击营虽然进行过许多次战术演练,但毕竟不是真正的战斗,大家的体会不深。现在,活生生的战例就摆在面前,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进行讨论,所得到的启示是最深刻的。
罗毅对于作战的理论了解不多,但他的思路灵活,对于许多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大家讨论的过程中,罗毅的一两句话往往能够给大家开辟出一条新的思路,对此,连许良清都叹为观止。
这一场战斗总结,一直进行到深夜才结束。军官们走出营部时,黑暗中有一个人对着张二虎怯生生地喊道:“张连长……”
众人循声看去,只见不远处的树底下站着一位姑娘,嘴里咬着自己的大辫子,眼睛望着张二虎。张二虎认出来了,这是正是白天听他讲战斗故事时最关注的一个女孩子,名字叫李茜。
罗毅暗自好笑,对张二虎说:“二虎,有人喊你呢。”
张二虎似乎有些忸怩,他回头看了许良清一眼,不敢吱声。许良清也觉得好笑,但仍板着脸说:“看我干什么,有人喊你,你怎么不答应?群众纪律不记得了。”
张二虎这才向树下走了几步,问道:“是李茜姑娘吧,你……找我有什么事吗?”
“你知道我的名字呀?”李茜带着几分羞涩地问。
“这个嘛,我听别人是这样叫你的,没错吧?”
“当然没错。我想问问你,明天你还去给大家讲你打仗的故事吗?”
张二虎大窘道:“不讲了,不讲了。”
“为什么呀?”
“因为……因为我其实不是什么英雄,我是犯了错误的,莽撞,自负。”
“不是的,谁说你不是英雄,他肯定是个坏蛋。反正我觉得你是英雄。”李茜不忿地说。
俩人离着有几步远,所以谈话的声音大家都能听见。听到李茜说“他肯定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