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江东突击营-第1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有了必死的决心,但林竣对于战事的准备丝毫也没有松懈。早在日军发起战事之前,他就已经对衡阳周围的工事进行了反复的加固。要说起来,这还与罗毅有关。罗毅曾经提醒过他,日军肯定还会在湖南发动大的战事,而且极有可能会一直波及到湘南,现在看来,罗毅的预言是完全得到印证了。
衡阳城的工事修筑,得到了中央大学土木工程专家闵教授的指导,他也是由罗毅推荐来的。不仅如此,罗毅还赞助了大批守城物资,弥补了林竣在物资上的短缺。
最早到达衡阳近郊的是日军第第11军的军长横山勇夸下海口,扬言只要三天时间就能够拿下衡阳。谁曾想到,战斗一打起来,堤三树男就感到不妙了,衡阳周围的工事修筑得十分科学,可谓滴水不漏,而守军的战斗意志也非常顽强,哪怕阵地上只剩下一个人,也会血战到底,让进攻的一方付出惨重的代价。
日军动用了飞机、坦克、重炮等装备,最后甚至不惜使用了毒气,但仅仅是衡阳外围的战斗,就打了十几天时间。68师团足足打残了两个联队,最后才在其他师团的配合下,逼到了衡阳城下。随后,其他几个师团全都赶到了,前后共有7万余日军合围一座由1。7万名**守卫的城池,一口气打了40天,日军伤亡已经超过了2万人,而城池仍然在中国守军的手里。
这算是日军发动侵华战争以来打得最憋屈的一仗了,以众欺寡,最终自身的伤亡甚至超过了守军的总人数,而城市居然还没有攻下来。日本军政两界的目光都被这座小小的城市牵动了,那些反对开展“一号作战”行动的人士,开始大力攻击日本军部和内阁,认为他们不应当盲目地发起这样一场战役,军部和内阁的高层都面临着下台的威胁。
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除了衡阳守军的顽强之外,还与日军自身战斗力的下降有关。抗战已经进行了七年,日本的国力已经耗尽,战前精心训练出来的精锐部队也折损殆尽。现在在战场上作战的士兵,基本上都是新兵,有些甚至是不满16岁的孩子以及50出头的老人,这样的部队哪里还有什么战斗力可言。
突击营在日军后方的活动,也间接地帮助了衡阳的战事。在日军准备一鼓作气拿下衡阳城的时候,后方的物资和增援的兵员都无法接济上来,这无异于釜底抽薪,让横山勇干着急而无可奈何。
日军在衡阳城下陷入了困境,但衡阳城里的**却更加困难。林竣在战前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囤积了一批物资,使他能够支撑得起战争初期的消耗。但经过40天的激战,囤积的物资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尤其是弹药和治伤用的药品,更是出现了严重的短缺。长时间的战斗,给第S军带来了重大的伤亡,4000余名将士付出了生命,伤员更是高达8000人之多,现在还能够拿枪守城的人,只剩下区区4000多人了,而即使是这4000多人,也是疲劳到了极点,完全是凭着最后的一点精神在支撑着。
林竣现在体会到了一年前蔡荣基的处境,一座孤城,周围是几倍于己的敌军,再外围则是遥不可及的援军,他向王中将和薛长官分别发去了无数封求援的电报,每一次得到的答复都是一样的,让他固守待援。
“军座,我们已经撑不下去了。”参谋长邱溥泉不止一次地提醒他。
“撑不住也得撑,什么时候把人拼光了,什么时候算完。”林竣无奈地回答道。
“可是,再这样撑下去,军心恐怕就不稳了。”
“什么意思?”林竣扭头看着邱溥泉。
邱溥泉道:“昨天我去A师的阵地看过了,伤员的情况非常糟糕,药品不足,有些伤员就因为缺药而死掉了。士兵们的情绪很低落,不知道这场守城战要打到什么时候。有些军官也放出话来,说不愿意再打了。”
“怎么会这样?”
“唉,军座,咱们能打成这样,已经不错了。你想想看,咱们军原来的老底子是莫汝群的那个暂D师,经过这两年的训练,好不容易才有了点样子。现在鬼子把我们围得像个铁桶似的,援军又迟迟不到,难免大家会有想法啊。”
“老邱,你把话说明白一点,我怎么觉得有点听不懂。”林竣说道。
邱溥泉咬咬牙,说道:“军座,我说了你可别冲动,我觉得,现在不少官兵都有想向鬼子投降的念头……”
“谁敢”林竣果然大怒了,“是谁在放这样的风,老子毙了他”
邱溥泉道:“有这种念头的人,只怕不在少数,而且还有一些高级军官也是这样想的。如果还有一线希望,大家也不怕继续打下去。但现在这个样子,我们打下去只有死路一条,这就难免有人会动歪心思了。”
“没有希望又怎么样?当年蔡荣基带着虎贲师死守常德城,全师战至只剩下几百人,人家也没想放下武器,我们连伤员算下来,还有上万人,而且城墙工事还在我们手里,难道就不能再守了?”
“不是所有的部队都能像虎贲那样的。”邱溥泉叹道,“别说虎贲,就是我们当年那个师,也比现在的S军要强得多。但好汉不提当年勇,咱们现在的这些部下,是那种能够慷慨赴死的人吗?”
林竣沉默了一会,问道:“老邱,你呢,你是怎么想的?”
邱溥泉道:“军座,我这条命,早就交给你了。当年在潘家桥前线,我就没打算活着下来,现在已经是又苟活了两年,还有什么可说的。”
“那就好。”林竣道,“我们还是继续撑下去吧,实在撑不住的时候,你我就像蔡师长那样,一死殉城就是了。至于剩下的弟兄,他们如何选择,的确不是你我能够替他们作主的。”
邱溥泉迟疑了一下,说道:“军座,事情恐怕没有那么简单。实不相瞒,我昨天去A师的时候,A师师长王淡跟我说,他们已经私下里和鬼子接触过了,和鬼子商谈投降的条件。鬼子开出来的条件之一,就是要由你带领全军投降。”
“放屁”林竣怒道,“王淡这个王八蛋,他想投降,自己去降就行了,要谈到我干什么?老子守不住衡阳城,那是老子学艺不精,我认了,但要老子投降鬼子,那是痴心妄想。”
“鬼子对这件事很重视。”邱溥泉道,“鬼子放出话来,如果不是由你亲自率军投降,鬼子将不会接受。”
林竣被气得呵呵地笑起来了:“这是什么条件?难道我林竣如此值钱,竟然会让鬼子专门点名要我投降?”
邱溥泉道:“咱们死守衡阳40天,鬼子损兵折将,已经丢尽了脸皮。现在即使他们倾尽全力把衡阳攻下来,也无法挽回面子了。我听收音机里说,衡阳的战事已经影响到了日本政局的稳定。想想看,当年日军攻打南京也不过就是打了十几天时间,现在打一个小小的衡阳居然打了40天,这对于日军的士气,以及日本国内的民意,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那又如何?”
“所以,日军点名要求你投降,如果你率部投降,日军就可以以这件事来大做文章,修复自己的形象,这对于日军是有极大好处的。为了这个好处,他们不惜答应一些条件。”
“既然如此,那我就更不能投降了。”林竣道,“即使是大家都不想打了,愿意投降,我也不会投降。我会在衡阳城头给自己一枪,自杀殉城。”
“这样也不是不可以。”邱溥泉道,“但王淡说了,日军的条件是,如果你率部投降,那么S军的全体官兵可以作为改编处理,日军将善待第S军的所有幸存官兵,包括为所有的伤员提供最好的医疗条件。但如果是其他人主持投降,则S军的官兵只能作为战败的俘虏,条件……”
“卑鄙”林竣一拍桌子,“鬼子想用我的官兵的生命来要挟我吗?”
“的确是如此,所以,请军座三思。”邱溥泉说道。
话说到这种程度,林竣有些难以抉择了。日军开出来的条件很明白,那就是逼迫他本人投降,理由也正如邱溥泉分析的那样,是为了给日本军部挽回面子。林竣其人对于日军来说,并没有什么价值,甚至于他手下残余的一万多名官兵,也并不在日军的关注范围之内。日军需要的,是一个说法,那就是守卫衡阳的中**队最终投降了,这样就可以在舆论上争取主动,同时还能打击中**民的信心。
林竣当然可以一死了之,甚至于,他还可以组织起一支敢死队,掩护他从衡阳突围出去。虽然日军几个师团已经把衡阳团团围定,但一支小部队要想突围出去,还是有可能的。但是,日军看准了衡阳城里还有8000名伤兵,这些人是不可能突围的。林竣如果自杀了,或者自己突围出去了,日军便要对这些伤兵下手。反过来,如果林竣接受了投降的条件,则日军也不妨作出一些姿态,给这些伤兵提供一定的医疗条件。简单地说,日军就是在用林竣的士兵作为人质,逼迫林竣屈服。
自杀殉城,林竣可以流芳千古,代价是手下的伤兵被日军虐杀。
率部投降,一世英明将毁于一旦,他的身上将永远背上汉奸的骂名,得到的是伤兵们的一线生机。
何去何从。
“眼下,要解开这个死结,只有一个希望,那就是援军马上到来。以衡阳城目前的状况,我们再撑上十天应该也是可以的。如果有得到增援的希望,官兵们也能够重新鼓起勇气,和鬼子再拼一拼。大家不怕死,只是怕没有希望。”邱溥泉看出了林竣的犹豫,在一旁提醒道。
“援军?谈何容易啊。”林竣苦笑道,“我已经催促了薛长官上百次了,哪一次他都是说援军即将到来,让我们继续坚守。现在,除非是鬼子自己放弃了,否则我们外围的援军一时半会还是赶不过来的。”
“唉,如果罗毅的部队能够过来就好了。”邱溥泉道,当年,他们在潘家桥阵地也是如现在一样面临山穷水尽的困境,结果突击营一路急行军赶来增援,现在,他希望能够再次出现这样的奇迹。
“罗毅?”林竣脸上掠过一丝痛苦的神色,如果最终他不得不被迫投降,他最无脸相见的人,就是罗毅了。想到自己当了汉奸之后,罗毅会以什么样的眼神看着自己,林竣恨不得现在就拔枪自尽。
“没有这个可能性了。”林竣低声地说,“突击营远在赣北,千里奔袭过来增援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我们外围是鬼子的四个师团,突击营虽然强悍,也不是鬼子的对手。罢了,老邱,你派个传令兵去把王淡给我找过来吧,既然他已经和鬼子接触过了,我就委派他去和鬼子商谈投降事宜吧。我林竣一个人的荣辱算得上什么,弟兄们流的血已经够多了,不能再流了。”
534 对策
534对策
“我们军统安插在第S军军部的情报人员,得到了这个情报,马上通过秘密电台通知了重庆。我们这一次过来,就是为了解决这件事情。考虑到你们突击营和林竣曾经有过一些交往,所以我们想听听你们对于这件事有没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案。”杜心雨向罗毅等人介绍道。
听完杜心雨介绍的情况,突击营的众人开始议论纷纷,有的替林竣觉得惋惜,有的叹林竣晚节不保,也有人觉得这件事与突击营距离太远,事不关己。
“罗营长,有句话我跟你说说。”纪英悄悄地拉了一下罗毅的衣襟,对他说道。纪英的情报工作做得不太好,不清楚杜心雨与罗毅之间的关系,误以为这件事只是普通的两军协调而已。他有些不适合让杜心雨听到的话,于是便让罗毅出来私聊。
罗毅皱了皱眉,对杜心雨使了个眼色,然后便随着纪英走出了房门。纪英一到屋外,便急切地问道:“罗营长,对于林竣准备降敌这件事情,你有什么办法没有?”
罗毅有些纳闷,心道,大家在屋里不正在讨论这件事情吗,你如果关心这件事,何苦要专门把我拉出来说呢。他微微点了点头,说道:“办法倒是有一些,不过目前还没有跟大家商量,不知道是否可行。”
纪英道:“罗营长,我的意见是,这件事我们不能插手。”
“为什么?”罗毅有些意外。
纪英道:“林竣降敌,对于我们新四军没有任何影响,而对于顽军却是一个大丑闻。这个丑闻能够很好地教育广大群众,让他们认清楚谁是真抗日,谁是假抗日,这对于提高我们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是有极大好处的,我们应当抓住这个机会。”
罗毅看着纪英,好半晌才问道:“你说完了?”
“说完了。”
“那你回去休息吧。”罗毅不客气地说道,“你的意见我会充分考虑的,你已经不需要再参加后面的讨论了。”
纪英可不傻,他能够听出罗毅话里的意思,便正色道:“罗营长,你是什么意思,你不想接受我的意见吗?”
罗毅也不想绕弯子,直接对纪英说道:“纪副政委,我可以告诉你,林竣是我的朋友,我不可能看着他一失足成千古恨。退一步说,即使我与林竣素不相识,至少他是一位中**人,林竣如果投降了,是给全体中国的抗日军民一记耳光,这一记耳光不仅打在**脸上,而且也是打在我们脸上。因为几十年以后,人们不会说这是哪个党派的将领,而会说,这是一名中**人。”
“罗毅同志”纪英厉声说道,“你这样想问题,是会犯路线错误的。说实话,我是看着突击营是一支优秀的部队,我不希望它走上歧路。”
罗毅道:“纪副政委,非常抱歉,现在是抗日时期,我的眼睛里只有三种人:日寇、友军和汉奸,林竣是我的友军,我不会抛弃他的。至于等到抗战结束,突击营该怎么做,我自有打算。”
“罗毅同志,你要注意你的立场”
罗毅心里惦记着林竣,懒得跟纪英扯皮。他转过头对站在营部门口的两名警卫喊道:“你们两个过来,纪副政委一路上辛苦了,你们护送他回房间休息。”
纪英有待再说点什么,两名警卫走了过来,半搀扶半胁持地把纪英带走了。虽然纪英挂着一个副政委的头衔,但罗毅手下的军官们早就给士兵们进行过洗脑了,大家都知道这个纪副政委与突击营不是一回事。营长的指示说得很明白,那就是让纪副政委回去睡觉,别再掺和营部里的事情,士兵们自然是会不折不扣地执行的。
打发走了纪英,罗毅重新回到营部,杜心雨朝罗毅身后看了看,没看到纪英的影子,便笑着问道:“罗子哥,怎么,刚才你们那位延安来的大员,找你说什么呢?”
杜心雨刚才一直装模作样地管罗毅叫罗营长,已经憋屈了好半天了,现在看到纪英走掉了,总算是觉得心里轻松了。
罗毅勉强一笑,道:“他从永修回来,带了几只屎克螂让我看,想让我恶心恶心。”
众人先是一愣,旋即便明白过来罗毅说的意思了。杜心雨呸了一声,道:“罗子哥,你不能换个比喻吗,非得说得这么恶心。”
“他说的话比这恶心多了。”罗毅道,他倒也不想过多地评价纪英,便说道:“算了,他的事就不说了,我已经让警卫送他回去休息了,咱们还是商量一下林竣的事情吧。心雨,你们军统目前对这件事有什么方案?”
杜心雨见罗毅不肯透露纪英说的话,知道其中必有什么隐情,索性也就不问了,反正未来小两口独处的时候,她还有机会再问。她把话题扯回到林竣的事情上,对众人介绍道:“这个情报,我们已经通报给薛长官了,薛长官非常愤怒,当即表示要枪毙林竣,不过他也只能是说说而已,林竣被围在衡阳城中,薛长官即使想枪毙他,也是鞭长莫及。现在大家也没什么好办法,军统准备的最后一套方案,是派人进入衡阳城,刺杀林竣,破坏第S军降敌的计划。”
许良清摇摇头道:“刺杀林竣,恐怕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照你刚才介绍的情况,现在S军的许多官兵都产生了厌战情绪,现在林竣还没有最终决定投降,他还能够暂时控制住部队。一旦林竣被刺杀,S军群龙无首,即使不投降,恐怕也很难守住阵地。届时日军同样可以攻进衡阳城,而且有可能会虐杀俘虏,这个结果也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杜心雨道:“刺杀林竣这个方案,只能算是下下策了。且不说林竣身边警卫众多,根本不会给军统留下机会,就算我们能够杀死林竣,传出去也仍然是一桩丑闻,这与林竣直接投降所造成的影响,差不了多少。”
罗毅扭头看看袁静,问道:“小静,你的想法呢?”
袁静道:“我还没想好,不过,我也觉得刺杀林竣是不对的。S军死守衡阳40天,打死打伤的鬼子比S军的总人数还多,功不可没。林军长动了投降的念头,主要也是因为援军迟迟不至,军心不稳,他想保全伤兵们的性命。从这个意义上说,林军长罪不当死,我们还是应当设法阻止他投降才对。”
罗毅大感欣慰,呵呵笑道:“小静,你可是咱们的政委,要有自己的立场哦。你不觉得林竣降敌对于提升我们新四军的形象大有好处吗?”
袁静瞪了罗毅一眼,说道:“罗子哥,你怎么能这样想?林竣如果降敌了,打击是整个中**民的斗志,丢脸的是全体中国人。”
杜心雨也瞪了罗毅一眼,帮腔道:“小静,别理罗子哥,这家伙不正经帮忙想主意,还在这里说风凉话。早知道如此,我就不来突击营了。”
许良清听出了罗毅话中有话,再联想到刚才纪英的表现,自然也就明白过来,原来纪英跟罗毅说的,居然是这样一件事情。纪英这番话,毕竟算是新四军内部的家丑,所以许良清也不便说破,他向袁静点了点头,说道:“小静说的是对的,鬼子是我们共同的敌人,第S军是我们的友军,我们应当倾注全力避免这件事情的发生。”
罗毅听大家的意见都是倾向于援助林竣,心里觉得很欣慰,刚才被纪英的话弄坏的心情也变得好了起来。他对许良清问道:“老许,你对这件事情是怎么分析的?”
许良清道:“林竣降敌,主要是因为看不到希望,如果**的增援部队能够迅速赶到,解衡阳之围,那么林竣也就没有投降的必要了。所以,林竣的事情,最终要归结到**内部来解决。”
杜心雨道:“这一点我们也分析到了,不过,据从薛长官那里得到的答复,**即使要进行反击,增援到衡阳城外也得一个星期之后了。更何况,目前日军四个师团云集衡阳,薛长官一时也不敢轻举妄动。我们担心,林竣降敌也就是这两三天的事情了,拖的时间长了,日军也不会答应的。我们现在就是时间太紧张了。”
罗毅沉思了一会,说道:“大家说的都有道理,我考虑了一下,觉得我们应当是三管齐下,其中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行。”
“哪三管?”众人一起问道。
“第一,要敦促薛长官尽快出兵解衡阳之围,需要对他晓以利害,促使他早下决心。这一点倒也不难,事实上,如果林竣真的降敌了,受到影响最大的,就是薛长官。只要向他说明这一点,他应当会上心的。蔡荣基的事情,已经给薛长官带来许多不利影响了,我想他不会愿意重蹈覆辙的。”
杜心雨道:“这一条我可以做到,长沙失守后,九战区的长官部撤到了邵阳,我可以直接赶过去,说服薛长官。”
“第二……”罗毅接着说道,“要削弱日军在衡阳周围的兵力,以便**反攻。”
许良清犹豫了一下,说道:“这一条,突击营可以承担一部分。日军长驱直入,深入湘南,它的补给线非常长。如果我们在它的后方做一些大的动作,威胁它的退路,我想横山勇肯定会从前线抽兵回来的。只是,我们恐怕也要付出一些代价。”
“代价如果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我觉得是值得的。”袁静说道,她现在也反应过来刚才罗毅说的话了,作为政委,她需要表明这样一个态度。突击营在此前的行动,虽然也是牵制日军的进攻,但更多的是有便宜就占,没便宜的事情不做。现在如果要逼迫日军从衡阳前线抽调兵力返回,就意味着要进行一些比较大的作战行动,这些行动会让突击营遭受一些损失,得益的却是**。袁静能够作出这样一个表示,比纪英的境界自然是完全不同的。
“第…是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那就是要制止林竣投降,至少是拖延这个过程,为**增援创造时间。”
“咱们给林竣发一份电报吧。”袁静建议道,“罗子哥,以你和林竣的交情,你的话他应当会考虑的。告诉他我们正在进行的努力,让他再坚持一星期时间。”
许良清道:“这个电报可以发,但效果不能过于乐观。正如心雨刚才说的,林竣现在也是身不由己。即使他自己不想投降,他的下属也会逼迫他。而且日本人也不会等着他拖延。拖的时间长了,日本人估计就要全力攻城了,到时候城里的守军心存退意,林竣想守也守不住了。”
罗毅道:“这就是我说比较麻烦的原因了,当然了,再麻烦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可能解决的。”
杜心雨推了他一把,说道:“罗子哥,你就别吊大家的胃口了,我看出来了,你肯定有好办法,说给大家听听吧。”
罗毅笑道:“好办法可没有,馊主意有几个,也只能是试一试才知道。我的想法是,现在衡阳城里城外两方都在准备林竣的投降的事情,如果林竣突然变卦,说不投降了,估计城内的守军本身就会哗变,日军也会恼羞成怒,加强攻势,到时候衡阳就很难保住了。我的想法是,顺水推舟,就让林竣按原计划投降,但我们要让这个投降的过程一波三折,最终拖上一个星期甚至十天半月。到那时候,薛长官的大部队逼上来了,里外夹攻,日军就只有撤退一条路了。”
许良清道:“你的意思,不就是要想办法让他们扯皮吗?可是,鬼子会乖乖地让林竣和他们扯皮吗?只要林竣流露出这样的意思,估计鬼子就要买通林竣的部下对林竣下手了。”
罗毅神秘地一笑,说道:“我刚才已经想到这一点了,大家想想看,如果不是林竣要扯皮,而是鬼子自己扯皮,会是什么结果?”
535 农业技师
535农业技师
衡阳城外,激烈的战事已经停歇下来,中日双方的军人都隐隐约约地知道了,中国守军正在与日军进行接触,商讨投降事宜。
衡阳城里的中国守军中,虽有一些人对于降敌一事很是不情愿,但当前这种弹尽援绝的状况,又的确让人觉得心灰意冷。士兵们都已经打疲了,枪声一停,他们便只顾找一个地方倒下睡觉,至于投降与否,这是当官的要考虑的事情,他们管不了,也不想管。至于军官们,当着大家的面不便于说投降的事情,但私底下也在给自己找着投降的借口:衡阳已经打了四十多天,我们已经对得起国家了。援军迟迟不来,这是国家对不起我们……
城外的日军也在盼着城里的中**队投降,这一座衡阳城,已经成为全体参战日军的梦魇了。在那些构造得神鬼莫测的防御工事前面,数以千计的日军士兵失去了生命,还有更多的日军士兵失去了一条胳膊或者一条腿。整整七万人,围着一座不到两万中**队据守的城市,居然足足打了四十多天还没有打下来,所有的日军官兵都觉得有些胆寒了。现在听说中国守军有意投降,大家都暗暗地松了一口气。
村伟太郎是日军116师团的一名军曹,今天轮到他带着几名士兵在阵地周围巡逻。其实,这种巡逻也就是一个形式而已,日军阵地往前是一片开阔地,再过去就是衡阳城,城里的守军已经不可能再有力量发起进攻了。在阵地的后面,几十公里范围内都是日军占领区,离得最近的中**队也在几十公里开外。至于老百姓,早在战前就已经逃之夭夭了,村伟太郎等人根本没什么可防备的东西。
“班长,你看,那边开来几辆卡车。”一名士兵碰了碰村伟太郎的手,对他说道。
村伟太郎顺势看去,只见在自己的阵地后方,远远地开来了三辆卡车,每辆卡车上都站着十几名日军士兵。卡车在被炮火破坏的道路上歪歪斜斜地开着,越来越近,看那阵势,似乎是要开向衡阳城的方向。
“站住,停车检查?”村伟太郎带着人迎上前去,对车队挥了挥手,他的职责就是巡逻,所有从他的阵地上通过的车辆他都有义务要盘问一下,虽然,这是第一次有车辆从他的阵地上通过。
车队停了下来,从第一辆车的驾驶室里,走下来一名日军军官,村伟太郎能够认出来,他肩上扛着一个中佐的军衔。
“中佐”村伟太郎赶紧敬礼,官大一级压死人,这个中佐比他的官可大出好几级了,即使是负责这个阵地的大队长出来,也不够人家的官大。
“你们是守卫这个阵地的?”日军中佐从鼻子里哼出一句话来。
“是的,我是班长村伟太郎。中佐阁下,是否需要我去向我们大队长通报?”
“不用了,我们还有任务在身。回头你去向你们大队长报告一声就行了,我是68师团师团部联络官浅末久之,有公务从你们阵地通过。”中佐傲漫地说道。
这位中佐,正是当年咸宁警备司令部里的参谋官浅末久之。罗毅突袭咸宁城时,浅末久之当了罗毅的俘虏。本来,依着罗毅的意思,日军的俘虏是没必要留下的,直接处决掉就成了,不过,浅末久之自称自己精通农艺,并且愿意替罗毅效劳,罗毅于是便留了他一条性命,让他在朱山镇当了个农业技师,一年多时间,他已经被提拔成为朱山镇农业科技推广站的站长了。
一年多以来,浅末久之已经习惯于这种远离战争的生活了,每天指导中国农民种田,成为他最喜欢的工作。两天前,罗毅紧急召唤他下山,交代他一个重要的任务。他在彭立虎和一个小队突击营士兵的护送下,乘着大卡车星夜兼程赶到了衡阳郊外。
“68师团?”村伟太郎有些懵,他只是一个大头兵,虽然听说过68师团也在参加围攻衡阳的战斗,但究竟是怎么回事,他是完全不知道的,“长官,您怎么跑到我们116师团的阵地上来了?”
“我们要去衡阳城,和中**队洽谈接纳他们投降的事宜。”浅末久之说道,“我们对道路不太熟悉,所以误入你们116师团的防区了。你们去把鹿砦挪开,让我们的汽车过去。”
“这……”村伟太郎看看衡阳城,又看看自己的阵地,不知道如何处理才好。浅末久之身上那种日军军官的气质,是村伟太郎非常熟悉的,他丝毫也不怀疑眼前这位中佐身份的真实性,但是,自己的职责好像是守卫阵地,不能让人随便通过。浅末久之要从自己的阵地上通过,前往衡阳城,到底自己该不该放行呢?
“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