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岐黄大宋-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下,李唐毫不迟疑地爬上了马车,钻进车厢之内。

这里面又是另外一番光景,车厢的内*壁绘着各种形态的花草树木,一个个栩栩如生,即使以李唐这样对于艺术缺乏欣赏细胞的人也不得不赞叹,用毛笔能画出这等画作出来的,绝不是凡人。

车厢两边的位置上重茵铺着几层锦布,颜色是淡绿色的,看起来颇为淡雅。事实上,这车厢内所有的一切都给人这种感觉。

李唐坐了下来,掀开车厢旁边的那块牖布一看,见马车果然是向着东水门那一带行去,心下最后一点疑虑也消失了,便坐下来专心欣赏起对面的画作来,越看他越是喜欢,不知不觉竟沉醉于其中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就听外面“吁”的一声,立即回过神来,知道目的地已经到了。果然,外面那个家丁的声音立即响起:“李贡元,东水门到了,请下车吧!”

李唐下得车来,往楚云亭那边望去,果见那亭里已经坐着一个人,另有几个人正站在那里。

那家丁连忙说道:“贡元您看,那亭里所座之人便是我们主人,请您径直过去便了,小人还要把这马车赶到路边不挡人去路的地方,就不相送了!”

李唐答道:“太保请自便!”便往楚云亭那边走了过去。

第138章 莼鲈之思

待得李唐走近,楚云亭里坐着的那个人便站起身,迎上前来。。

李唐一看这人,暗叫一声好相貌,此人看着比李唐还要小一点的样子,眉目清朗,看起来十分俊秀,而他的这种俊秀又不同于卢芳那种宛若女子的柔性俊秀,而是带着一点雍容的气度,令人可以近之耳难以亲之的刚性俊秀。他的笑容很灿烂,但又绝不显得有半点的谄媚,这一点倒是和他家的下人大为不同。这给人一种很自信,很从容的感觉。

总体上来说,他给人的印象,是一个从小在众人追捧中长大,受过良好的庭训的人。

“来者可是歙州李慕武?”他的声音隽永,柔和,虽然声音并不大,但中气却是十足。

李唐连忙拱手道:“正是小可,不知道这位官人如何称呼?”

那人却轻巧地躲过这个问题,道:“咱们今日只谈风月,不说其他。至于称呼,慕武兄不妨称我为‘九郎’或者‘九官人’,这些都无不可。”

李唐心下有些不悦,这人的话确实有点装13了,两下见面,问一个称呼,和风月不风月的又有什么鸟毛的关系呢?你把我的住处、姓名、籍贯、职业什么的都调查得清清楚楚的了,又来和我说什么不用互相通名,这世上还有比这更欠扁的吗?

不过,如今的他早非当初那个莽撞的少年,虽然心下不满,却也不会轻易表露出来。当下,他拱手道:“原来是九官人,幸会,幸会!”

那人笑道:“慕武兄客气了,今日天色清朗,春风和——睦,实在是对酒当歌的好时辰,能请到慕武兄这样的青年俊杰与会,实在是荣幸之至,请里面坐!”

李唐一听他本来都要说出“春风和煦”的“煦”字了,临时却还是住了嘴,改了口,心下不由暗暗凛然。大宋的风气开放,不比明清,对于皇帝的尊讳控制得十分严格。有很多人平日里就把皇帝的名讳挂在嘴边,也没有什么大事。有的甚至在科举的考题上不小心录下了含有皇帝名讳的文章,却依然中举。只有家教特别严格的人家或者是官宦之家才会对这方面尤其重视。

因此,这人口中既然如此谨慎,那个字都快要出口了还能临时刹住,说明他的很可能从小受到这方面的训练。

那么,这个“九官人”的身份如何呢?王公贵胄?不对啊,不说大宋朝一向以来就很忌讳皇亲国戚和外臣交往。就算是和外臣交往,沐云是刚刚从外地调进京的,应该没有理由这么快就和王公贵胄有交情才是!

带着满肚子的疑惑,李唐步入了亭子里。

原来,这人的排场倒是颇为不小,那几个站着的是几名侍从,亭子的外面还坐着几名歌妓,看样子应该是在等他发布吟唱哪一首曲子的命令。

那人自己先坐了下来,李唐见他伸手相邀,便不再客气,也跟着坐了下来。两人刚刚坐定,旁边的侍从立即便上前在二人面前的杯子上斟上酒。李唐一闻这酒香,顿时心下又是一动。

他平时并不贪杯,对于酒可以说没有什么研究。但这酒香不香,还是凭着鼻子就能随便闻出来的。这酒刚刚倒上,李唐便产生了一种食指大动的感觉,因为这种香味实在是太过浓郁,太过清醇了。这就好像一个并不十分喜好美色的人,偶然遇见一个貌若天仙的女子,也会不由自主地和一般人一样,产生强烈的倾慕之心。

如此好酒,以李唐这样富裕人家的少主人竟然连见都没有见过,更不要说喝了。可以想见这酒应当是如何珍惜了。而如此珍惜的酒,对方竟然用来招待自己这个第一次见面的人,真不知道是该荣幸还是惊诧了。

那人似乎很能理解李唐的心思,忙端起酒樽,道:“慕武兄,这酒——来历不说也罢,总之绝非凡品。平日里我也是舍不得喝,今日得逢知己,正是它有用之时,慕武兄但请开怀畅饮,咱们不醉不归!”

知己?不知道名字的知己?第一次见面的知己?李唐心下暗暗生出警惕之心。当然,他并不是觉得这酒里有问题,以这人的身份,若是要对付李唐的话,肯定是不必用下药这一招的,而且更不必花这么大气力。李唐所警惕的是,他到底想要从自己这里得到什么。

要知道,这世上固然是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是没有无缘无故的爱的。李唐自认为人品还不足以感化这个世界,也没有帅到掷果盈车,人见人爱的地步,更不是什么改变一个时代的伟大偶像,实在没有什么理由让这个看起来很有几分体面的人物这般看得起的。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世上很多事情都是一场交易,你付出感情,从别人那里获得实在利益,或者反一下,别人付出感情,从你这里获取实际利益。而这个人的作为,无疑就是一种感情投资了,如今就等着看他到底要从自己这里拿到什么了。

不过,这话李唐自然不能说出口,他只好点了点头,一脸很赞同的样子:“在下虽从来不喜觥筹,但既懵官人如此看得起,敢不从命!”说着,便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果然是他么的超级好酒啊,李唐这个酒盲一樽下肚,心下狂叫起来。这酒闻着本就香飘四溢,待得再喝入口中,更是芬芳满腹,好像整个人都要飘起来一般。那种舒爽的感觉,简直就比夜里一箭射出之后那种极度舒爽的感觉还要酣畅淋漓。

李唐心下不由生出一个荒诞的想法:“奶奶的,不会是用这种东西引诱我吧?就像用鸦片一般!”

那人见了李唐的表情,脸上笑得更为欢愉了。忽然又说道:“久闻慕武兄文采不凡,才思敏捷,今日这般良辰美景,不知道慕武兄可否为当前的风月赋词一首,我可命外面的妓人当场唱出来,以增益气氛。”

李唐一听这话,心下一阵恍然。原来这哥们只是仰慕自己的“文采”,才花这么大力气笼络我啊?嗨,早说嘛,吓得我这小心肝一直“扑通,扑通”的乱跳!

既然吃人家的嘴软,到了这个地步,人家的豪华接送车享用过了,人家的美酒享用过了,若是一毛不拔,未免有点太不仗义了。

不过,李唐心下也有难言的苦楚,他前世的时候,就不是什么文学爱好者,背的诗词倒是有不少,但大部分残缺不全,记忆完全的呢,又有一小半是唐诗、乐府之类的,如今根本用不上。

宋词他倒是背了不少,“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之类的倒是背全了,一则也是对景对题,二则实在是太过脍炙人口了,容易给他惹出麻烦来。若不是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是决不能用的。至于什么“东风夜放花千树”之类的,就更不要说了。

他好了好一阵子,还是不得要领。

对面那人却以为李唐是在苦思冥想对景的词作,不敢打扰,只是静静地看着他。

沉吟良久,李唐忽然心下一亮,想到了一首词,也是写亭子边上的风景的,和当前的景色颇有几分相类,不过语调却嫌太过悲切了一些。不过,这也顾不得了,错过了这首,就很难再去找合适的了。因为这一首至少他是可以肯定如今还绝对没有出世的。换句话说,他完全可以帮那作者当一当那个原创者。

当下,他便吟道:“裁翦冰绡,轻叠数重,淡着燕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乡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这一首是宋徽宗赵佶北上的时候所作的《燕山亭?裁翦冰绡》,词里反映了他被俘背上,心下的万分愁苦悔恨之情。但是,李唐把那“故宫”二字改成了“故乡”,就成了思乡之作。而且情真意切,令人听了不由动容。

不过,这首词若是流传出去,人们肯定就会问:“你思乡就思乡吧,人家思乡写的都是一种淡淡的愁绪,哪里有思乡思得如此撕心裂肺的?”

对此,李唐已经想好了理由:“一则,是第一次离乡,当然莼鲈之思更切一些;二则,刚刚的殿试,觉得考得不好,觉得愧对高堂的庭训,不免悲从中来,才有此感念!”

李唐今年殿试折桂的希望确实是很渺茫了,这个理由绝对是说得通的。

那人听了这一首词,久久无语,半晌才叹息一声:道:“先生此曲,让我想起了当年李后主作客东京的时候,那首《虞美人》。那是我这些年以来,第一喜欢的词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何等自然工整,又是何等的愁绪满纸!

不过,如今,我想我又重新找到了另一篇喜爱程度全然不下于那一篇的词作了。先生这一首词,虽然工整华丽处比起《虞美人》略有不如,但情感之凄切,却有过之而无不及。不知道怎么地,我听了之后,感觉比《虞美人》更能深入我心。先生,请受我一拜!”

所谓拜,其实并不是跪下来拜,而是长揖。李唐见他长揖下去,连忙还礼,暗道:“这一下我可受不起!”

那人“先生”这个称呼出口,已然是对李唐极为佩服,行礼完毕,这才坐下来,对着外面喊道:“把我近日的词作唱一曲来给李先生听听!他可真是我的知音哪!”

第139章 脱身不易啊!

外面那一群侍候在那里的一群人连忙应了一声。!那几个伴奏的琴瑟管弦首先活动开来,不一会,优雅的丝竹之声渐渐响起。

那歌妓欠身唱道:“雅怀素态,向闲中、天与风流标格。绿锁窗前湘簟展,终日风清人寂。玉子声乾,纹楸色净,星点连还直。跳丸日月,算应局上销得。全似落浦斜晖,寒鸦游鹭,乱点沙汀碛。妙算神机,须信道,国手都无勍敌。玳席欢馀,芸堂香暖,赢取专良夕。桃园归路,烂柯应笑凡客。”

那歌妓长相颇有几分丽色,但在李唐眼里,和自己房内的那两个比起来,还是颇有一点差距,所以对她也没有多少惊艳之感。如今的他,在女色方面也渐渐变得挑剔起来,再不是当初那个见到一个稍微过得去一点的女子九跟踪窥探的愣少年了。不过,这歌妓的声音婉转动人,确实很有韵味,但此时李唐却无心欣赏她的歌喉,因为这首词——

李唐虽然自己并不喜欢下围棋,可当初在卫校的时候,班上有个PLMM,看了一个叫《棋魂》的卡通片之后,疯狂喜欢上了围棋,最喜欢的就是谈论围棋有关的话题。作为暗恋者,李唐知道自己在围棋本身上是注定不会有什么作为的,便另辟蹊径,找了不少的围棋诗词名篇来背诵,想以此来打动美人芳心。而这一首恰恰是其中的经典之一。

虽然此事最终因为他的那场莫名其妙的穿越而告终,但这些诗词却成为了他脑海里的精神财富。

“赵,赵佶!”即使以李唐的镇定,还是不由得叫出声来。

对面那青年男子愣住了,那一众随侍也愣住了,那歌妓也停下了声音,怔怔地看着亭内,那几名伴奏的也都象是被点了穴道一般,一动不动,就连眼皮都不眨一下。

李唐“赵佶”二字出口,立时知道糟糕,这时代虽然对于避讳的事情不是太过严格,但当着面指名道姓本就十分失礼了,更何况眼前的可是名副其实的亲王,堂堂的端王殿下。而且未来还会登上皇位的!

他的冷汗立即出来了。他所怕的不是因为冒犯了赵佶。因为这种冒犯最多被训斥一番,从律法角度上来说,并没有什么。但问题是,自己一个贡生,岂能和亲王结交?这赵佶如此折节下交到底所图何物?若是自己和他相会的事情再传扬出去,那不要说这次科考了,以后的科考都要完蛋了。

不过,好像三年以后,就是眼前这位主儿执掌天下了。真他妈的太乱了,这位主也不是随便就能得罪的。

当下,他连忙摆出一副惶恐的样子,站起身来,口称“死罪”作势就要拜下去。

令他大大松了一口气的是,赵佶果然立即便上来把他扶住,说道:“李先生不必客气,还是坐下来说话吧!”若是他不上来扶,李唐还真的就要跪下去了。

对于赵佶,李唐是没有什么害怕的,即使是冒犯了他的名讳。只是他的身份特殊,李唐觉得必须要想办法离开这里了,不能再和他纠缠下去。

当下,他连忙做出一副站立不安的样子,有些惶恐急促地站在那里,就是不肯坐下去。

赵佶有些无奈,苦笑一声,道:“早说了今日只谈风月,不论其他,没有想到这点愿望终究还是落空了。李先生有所不知,我赵佶虽然生在帝王之家,对于权势、江山、朝政等事却是没有一丝兴趣的。我素来只想着能逍遥痛快地度过此生,与三五好友一边浅酌,一边吟唱相和。或是在月下置纹枰,闲来无事之时寻一棋力相当之人对弈一局。至于俗凡之事,能不理会,我便不愿去理会。李先生,你能体会我心中的这种感受吗?”

李唐心下想道:“理解才是怪事,你和沐云之间的关系,恐怕就不简单,沐云那厮怎么看,也不像是你的文友或者棋友之类的吧。还有我,我到底得罪了你什么啊,你这厮可是害了我一次了!”

他嘴上却一脸瑟瑟发抖的样子,嗫嚅道:“能,能!”但是,任谁看了他这形象,也很难想像他能体会什么。

赵佶脸上露出深深的失望之色,自己把眼前的杯子斟满,一个俯仰,“咕咚”一声,喝了个底朝天。一边放下那酒樽,他才一边转向李唐,道:“不能,不能的。李先生你虽然问思如泉涌,但也永远也无法理解孤心中的这种感觉。因为你有你的生活,而孤有孤的生活。这就像孤很难理解你为什么会发*颤一般,难道孤真就那么像洪水猛兽吗?”

李唐暗忖:“你果然难以理解我为什么会发*颤,我这是装的!”他脸上却是无辜至极,颤巍巍地说道:“大王误会了,大王和颜悦色,谦和礼人,自然不会象那个洪水猛兽。草民并没有发*颤,只是——只是今天这天气有点冷——而已!”

赵佶的脸上露出些许戏谑的笑意,道:“既然天气如此寒冷,孤就不勉强慕武你在此久坐了,免得美人怨艾!孤只是想知道,你是如何看出孤的真实身份的呢?”

对于这个问题,李唐还真有点头疼。他总不能说,你这首词,我背都背得下来了,作者又岂能不知道?

他沉吟了一阵子,才小心翼翼地说道:“首先是因为殿下的马车,殿下的马车装饰辉煌,不同凡响,尤其是内*壁的那幅花鸟画,非大手笔难以作出。所以,草民就在想,这作画之人定然不是籍籍无名之辈了。然后是大王您的举止气度,您的动作看似平常自然,但却自有一番大家风范,若非大富大贵之家,岂能有大王您这样的雍容气度?

当然,更重要的是您这首词。当今天下词家众多,才俊之士也是如星夜苍穹一般闪光处处。但自从大苏学士南游岭南之后,汴京城内能称作大家的,就屈指可数了。而大王您,无疑就是其中之一。

草民虽然驽钝,但结合了以上几点,岂能猜不出大王的身份?”

一番话出口,李唐都有些佩服自己了,看这马屁拍的,有理有据,虽然用词几近谄媚,但却并不给人一种特意讨好的感觉。老子真是马屁之宗师、吹捧之鼻祖啊!

赵佶到底是一个很有些文人气质的王爷,有着文人的一个通病,那就是经不起吹捧,容易飘飘然。被李唐这般一说,他的脸色立即就显得有些灿烂了。但是,他还是努力想作出淡定的样子:“李先生谬赞,佶实不敢当——”

李唐心下暗道不好,本来听赵佶的意思,似乎只要自己回答了这个问题,就有放自己走的意思。但这一个马屁下去,看他的神情,似乎颇为享受,要是他就此又将自己留住,再来一番长谈,那可就不好了。

要知道,如今的赵佶对于李唐来说,就是个祸害,和他在一起呆得越久,就越可能影响到自己的未来。虽然他的酒很香醇,他的谈吐也算风雅,还有美貌的歌妓在旁边伺候,但对于李唐来说,还是不如归去。毕竟,自己的前程才最重要啊!

想到这里,李唐当机立断,连忙截口说道:“大王不必过谦。以大王的诗才和画工,不说前不及古人,后不及来者。至少是前三百年,后三百年都无人可比的。那江南国主李煜虽然号称多才多艺,但和大王比起来,就如米粒于皓月争光,实在是不值一比。就是比起岭南那位大苏学士,您也是绰绰有余——”

“好了,好了!”赵佶终于有些不耐烦了,望向李唐的表情就有了那么点鄙夷的意思。要知道,他从小的偶像就是李煜,一直都在以他为目标。如今可好,李唐这厮为了溜须拍马,竟然把自己吹得比他还要高明太多,这简直是太着痕迹了。

无耻啊,无耻!

这就是如今赵佶对李唐的评价。

“你既然对这天气难以适应,就请自便吧,恕不远送了!”赵佶的语气有些淡。

李唐心下直骂“直娘贼”,这倒好,用豪华马车接过来,却又让老子开11路车回去,真是太岂有此理了。不过,他脸上的谄媚讨好之色却丝毫没有褪去,连连点头称好。

赵佶对李唐已经没有了兴趣,便转过头去,不再说话,李唐只好“讪讪”地转身而去。

李唐的身影刚刚消失,那边林子里立时走出一个人来。赵佶看见那个人,脸上露出不满之色,道:“沐推丞,你向孤王推荐的就是这种溜须拍马、无节软腰的势利小人吗?如这等人,再是才高八斗、出口成章,又岂能轻易用之?”

那来者正是沐云,他听见赵佶的训斥,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不慌不忙地说道:“大王真的以为此人就如此不堪?”

赵佶脸色一变,反问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沐云笑道:“我倒觉得,作为一名贡生,避开大王唯恐不及,如此拍马溜须,岂是正常?我倒是觉得,他单凭一词,就能猜出作者,就凭着这等聪慧,也万万不应该做出激起大王鄙夷之心的事情来!”

赵佶若有所思,没有回话。

第140章 偶遇熟人

李唐一边往回走,一边在心下暗暗腹诽起赵佶来:“这世上自恋的人很多,但象赵佶这般自恋的,却还是太少了。。我念的明明是他自己的词,他大赞绝妙也就罢了,居然还好意思拿出来和‘千古词帝’李煜做对比。这都不说了,更皮厚加一级的是,他还说和李煜的代表作《虞美人》各擅胜场,他个人甚至还更喜欢自己的词一些。这家伙脸皮到底怎么长的啊?”

随即,李唐又想起赵佶那前恭后倨的表情,心下就暗暗得意。这可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宋徽宗啊,竟然就这么被自己摆了一道。以后向自己的儿孙说起来,那也是很有面子的一件事情呢!

正在漫不经意地行走间,忽然前面闪过一个人影。李唐迟疑了一下,立即跟了上去。因为他一眼就认出了这人乃是和自己有过两面之缘,并且曾经为李清照的事情找过自己的章援。

本来,在李唐的心目中,章援这个人是很不错的,说话行事光明磊落,自有一种令人信服的气度。这也是当初李清照找他帮忙发放“楚云之会”请柬的原因所在。

但是,这时候,章援的动作却有点诡异,左顾右盼的,浑然没有一点往日的气度,倒很有那么一些鬼鬼祟祟的意思。本来,一般人做出他这样的动作也不至于如他这样引人注目,谁都有这么蹑手蹑脚的时候嘛。偏偏这章援平素走路都是大摇大摆、大开大合的,乍一摆出这番姿势,由于很不适应,简直就是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李唐本来也不是特别好管闲事之人,但他和章援毕竟相熟,加上上次跟踪他去过宝儿一家,知道他身上还是颇有一些秘密的。这样一来,他心下就难以抑制住好奇心了,内心深处痒痒的,更总想上去看看了。

只见章援避开人群,又往前走了几步,忽然像是感受到什么一般,回头向李唐这边看来。也不知是出于什么心理,李唐立即往旁边一闪,拐到一个墙角跟上,便正好躲过了章援的扫视。这样一来,他就有绝对的理由跟上去看看了,若是不上去看看,方才的躲避岂不是成了画蛇添足的动作了?

当下,李唐便从那墙根上伸出头来,仔细探看,此时章援已经回过头去了,不过仍是那样前瞻后顾地在路上走着,路上看见有和相熟的人长得相似的,还不时地闪身躲避。李唐看他的动作有些滑稽,虽然看不清他的表情,但兴味还是更加浓郁了。于是,他再不犹豫,偷偷地跟了上去。

本来嘛,一个人即使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走在大街之上,一样会装出坦然的样子。章援的这个形象,非但不能避开行人的目光,反而更能勾起大家的兴趣。

这时候,李唐的那点三脚猫功夫就显现出了作用。他那点本事根本就算不上武功,但章援显然就是个纯粹的读书人,比他更是不济得多,虽然一路上都十分谨慎,不时地回身探看,但却始终也没有发现李唐的存在。

别看章援是宰相公子,对东京城的大街小巷却还是十分熟悉,不时地穿街绕巷,丝毫没有一点犹豫,李唐在后面跟了许久,才终于发现,其实他根本就是在绕弯子,真正要去的地方,说不定就在左近,但是他却屡屡选择迂回的道路。

这个发现让李唐更感有趣。因为章援显然是在躲避跟踪。而他的手下的本事,李唐是见识过的,若只是要躲避追踪的话,根本不用他自己上阵,凭着他的那些手下,就可以轻松驱走跟踪者。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他躲避的,应该就是他自家人的追踪。

只不过,他毕竟没有反跟踪的经验,这样走路反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勾来了更多的追踪者,就比如说,李唐。

又走了一阵子,直到李唐都有些不耐烦了,就就此放弃算了,章援却停了下来。忽然得意地点了点头,这才整了整衣衫,转身走上一条小径。

李唐一看他的表情,顿时便明白他这次去的,定然是真正的目的地了。他想了想,今日的时间已经耗费了很多,到了最后的时刻放弃,未免太不值得了,便又摁下了放弃的念头,继续跟了下去。

章援来到的,是一个小湖。这汴京城内最多的便是这样的小湖,眼前的这个看起来和别的小湖也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李唐是湖面上的杨柳依依,湖里面则有不少的小型画舫在懒洋洋地游动着,似乎是被这春暖花开的天空熏得兀兀陶陶的,浑身都没有了力气一般。

湖面上的小径边,除了杨柳之外,还种了不少的花草,此时正值花开之季,路边那些花儿刚刚吐出些许新蕊,便把整条小径都妆扮成了一条名副其实的香路了。

可以看出,这小湖是专门游玩用的,和后世的公园比起来,唯一的差别就是不必收费。不过,这里的环境比起那些收费的公园来,只有更好,不会稍有不如,更妙的是,这路上颇为洁净,虽然没有人专门负责打扫,却还是象刚刚打扫过一般。

若是在这里约会情侣,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李唐心下想道。

额就在此时,忽见远处柳树之下,一个身着淡绿色衲袄的女子伸出手来,朝章援挥了挥。虽然从背后看不清章援的表情,但从章援有些颤抖的背上可以看出,他是十分的激动。

李唐心下不由暗笑,刚刚才在想,这里是约会的好去处,立马就发现章援果真是来约会的,这倒真是有趣。

跟着章援又向前行了一阵子,李唐立即瞅准机会,隐到了旁边的一丛花边上。他心下不由暗呼“天助我也!”,这里花草众多,正好合适隐藏。

“怎么现在才来,我都等了许久了!”一个女子的声音埋怨道。

李唐一听,这女子的声音似乎有些熟悉,便透过树叶之间的空隙往那边望去,顿时便恍然,原来这女子还真就是“鹿家包子”的那个掌厨的小娘子,当时李唐就觉得章援前去“鹿家包子”帮忙,纯属泡妞,没有想到还真是,而且如今这小娘子也还真的上钩了。

章援有些尴尬地赔笑道:“有——有点事,给耽搁了!”或许是出于紧张,他的声音很有些不自然。

李唐在旁边听得暗皱眉头。约会迟到并不可怕,可怕的就是不知道找理由,看章援找的这个理由就十分的蹩脚。被其他事耽搁了,意思岂不就是说,其他的事情比约会重要,比你对面的这个小娘子重要吗?

果然,鹿家小姐有些不悦地嘀咕一声,道:“你那么忙,便不要来好了,我这样无关紧要的人,你又哪里值得你元四官人垂怜的?”

章援顿时便急了,有些手足无措地说道:“不是,不是。我真的——我,我不知道怎么说,但是你在我心中是最重要的!”他的脸面涨得通红,舌头像是打了结一般,怎么也说不溜,更是急得团团乱转。

鹿家小姐见了章援这表情,顿时便给逗乐了,一脸的怨气立时烟消云散,别过脸去,轻轻地说了一声:“爪子!”

章援有些尴尬地点头道:“你说的是,我便是一个十足的爪子,这都是因为你,我在别人面前一向都是很伶俐的,但在你面前却总是变成爪子——”

李唐一听这话,顿时有种刮目相看的感觉。刚刚还在说这哥们是个情场的雏儿,不会哄人,他倒好,立即给咱露了一手。这句话若是刻意讨好的话也就罢了,偏偏它确实不像是刻意讨好,而更像是真心实意。这,才是最要命的。

果然,鹿家小姐一双眼睛立即变得水汪汪的,红了脸,轻声啐道:“就会甜言蜜语哄人,每一个字是真心实意的!”

章援又是一番赌咒发誓,这才博得美人嫣然一笑。

李唐一听章援的这番语言,心下不由得糊涂起来。因为章援这小子原先还表现得老老实实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