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岐黄大宋-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范三听了范正平的这番话,心下也觉得似乎是这么回事。但是,他却依然没有让开去路,而是转移了劝说的角度,说道:“老爷,我劝你还是冷静一些吧。小姐纵使入你所说的那样。那她也一定是一时之间被人甜言蜜语所蒙蔽的啊!我们现在非但不能恶语相向,把她推向那个坏人,反而应该温言开导,让她认识到那个人的真面目。小姐是个聪明人,总有一天,她会明白,谁才是真正关心她,爱护她的人。”

范正平有些恼羞成怒了:“你的意思是,我还要细声细气地向那小贱人赔小心?你给我让开,我今天不教训教训那小贱人,难消心头这一口恶气!”

范三本被范正平说得有些动摇了,一听这话,那收回了一半的双手立即又张了起来:“不行!老爷,您还是回屋好好冷静一下吧,您身上还有伤,不宜动怒!小姐那里,还是让老奴代您过去问一下!”

范正平大怒:“大胆奴才,你以为你是谁人!你有什么资格代替我?你给我让开,否则休怪我不留情面!”

范三闻言,不再答话,仍是伸着手拦住,像是在讽刺范正平并不能把他怎么样一般!

范正平点了点头,道:“很好!”忽然回头来到门边喝道:“来人呐!快来人!有人造反了,快来给我拿下!”

几名耳尖的家丁听到家主的喊话,心下大喜,立功的机会谁不喜欢!他们连忙飞也似的跑了过来。

范正平指了指范三,道:“范三目无长上,以下犯上,立即给我拿下去,家法伺候。我知道他平日里对你们都十分优渥,所以我特别警告你们,谁也不许给我敷衍。不打断三根板子,你们就替他挨!”

那几名家丁立即产生了一种想哭的冲动。谁不知道范三在范家的地位。就连老太爷临走的时候,还特意把老爷和几位少爷小姐托付给他。所以,老爷虽然可以打他,但他的总管地位却并不会因为老爷的怒火而丢失。

打总管?这样的事情平日里大家瞎YY的时候都已经不知道打了多少次了,但想一下没有什么不可的,真正做起来,谁又愿意?虽说三爷平日里是一个和气人,但你若是真下狠心打了他,他能不记恨?他是府里的总管,就连主子们见了都要客客气气的,捏死他们这些小蝼蚁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

几名家丁还在犹豫之际。范三冷哼一声,狠狠地瞪了范正平一眼,走上前去,道:“不必你们动手了,我自己会走!你们打我的时候,可以把我的眼睛蒙上,我就无从知道是谁下的手了!”

第118章 父女

范晓璐莫名其妙地送走了王婆。。虽然她并不明白为什么检查身体还要脱光衣服,让王婆看那全身最羞人的位置。不过,她还是全盘照办了。因为这人既然是阿爹领来的,不论如何,总不会对自己有所不利的。

王婆走后,院子里再次变得寂静起来,除了院子里树上小鸟儿的轻啭低吟之声,再也听不见第二种声音。平日里,小鸟儿在树尖发出的这些声音很能给这屋子带来一种异样的生气,而这时候却只能凸显出物屋里的沉寂。虽然这些天以来,她已经开始习惯了这种气氛,但她还是难以抑制地感觉到了一种可怕的孤独。

而这时候,她又开始想起了李唐。一种温馨的感觉和一种凄凉的感觉同时流入了她的心房之中,她想掩口偷笑一声,又想低头痛哭一场。这是一种多么矛盾而又多么真实的感觉啊!

如今的她,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做“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相思的滋味,果然是又苦又甜,难以言喻。

就在此时,忽听一阵脚步声起,范晓璐抬头一看,却见范正平一脸怒色地走了进来。范晓璐连忙迎上前去,唤道:“阿爹!”

范正平脸上露出沉痛之色,看了一眼一脸天真的女儿,那双大眼睛还是一如平日地望着自己,射出无辜的光芒。他忽然心下一阵烦躁,骂道:“不要叫我阿爹,我没有那个福气当你的阿爹!我范正平养不起你这样的女儿。”

范晓璐眼圈立即就红了,怔怔地望着范正平。但她却强忍着没有让眼泪流下来。

范正平看着范晓璐可怜兮兮的样子,往事一幕幕地浮上心头:每次回家,女儿总是第一个迎出门来,甜甜地缓上一声:“阿爹!”。每当这个时候,就是在衙门里遇见再多不顺心的事情,他都会舒开眉头;每次李家侄女有了新作,女儿总是第一时间拿到他面前,又是邀功又是求赏,活像一个守财奴一般。其实他心下明白,女儿只是想哄自己开心而已,他“赏”的那些小小的物事,根本不会在她的法眼之内;每次衙门里有事脱不开身,导致误了吃饭时辰的时候,女儿总是让人送去一份精美的食物。虽然这只是小事,却足以让衙门里的同仁们羡慕不已……

一桩桩,一件件齐齐涌上这位硬汉的心头,他顿时也感觉到了一阵心酸。他忽然又想起了范三,刚才自己是亲自监视那些家丁们施刑的,结结实实地打断了三根板子,打完之后,他已经连动都不能动一下了,但他却没有哼一声。这一切,不都是因为对眼前这个人的疼爱吗?自己若是过于苛责她了,范三想必也会心生怨怼吧!

想到这里,他不由暗暗对自己说:“罢了,罢了,再给她一次机会吧!”

当下,范正平平声静气地说道:“小璐,我来问你,你不是说是有人把你抓走的吗?是谁?”

范晓璐摇了摇头,说道:“我不知道,我当时是被迷晕了抓走的,等我醒来的时候,就已经在那个静室里面了,我自始至终,都没有看见过抓我的人。”

范正平略一沉吟,这也说得过去,便点了点头,道:“那你就说说,那天和你——那天我看见的那个人是谁!他那么护着你,你总不会说不认识他吧!”他现在最后悔的事情,就是明明看见了那个男子,却偏偏因为光线的原因,没有看清他的真面目。

范晓璐一惊,道:“阿爹问他做什么?”

范正平愣了一下,他显然没有想到范晓璐竟然会问出在他看来有些愚蠢的问题,不过他还是很耐心地给出了回答:“这等禽兽,自然是要将之绳之以法,难道还留在这世上祸害人间吗?”

范晓璐花容失色,倒退两步,颤声说道:“你要,要杀了他?”

范正平看见范晓璐为那个“凶徒”担心的样子,心下又开始不悦了:“晓璐,他是不是对你说过什么山盟海誓之类的话?我告诉你,这些都是骗人的把戏,像他这种人,天生就是以欺骗女人为乐的,今天可以对你做出这种事情来,你敢说他明天就不能对别人做出这种事情来?女人对于他来说,只不过是玩偶而已,你千万不可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啊!”

范晓璐一阵苦笑,范正平这话其实说对了一半。李唐确实是对她说过了海誓山盟的话的,他也确实对其他女子做出了同样的事情,而且还不只一个。但她却还是义无反顾地深陷其中,真的早已不能自拔了。

看见女儿“哑口无言”的样子,范正平心下升起一丝希望,只要女儿还能回头,还愿意回头,他还可以把她当成最宠爱的女儿。于是,他有些热切地催促道:“你倒是说话啊,他到底是谁?”

范晓璐咬咬牙,道:“阿爹,你就别问了,我相信他不是这样的人。总之——总是——若他真是这样的,就是女儿命苦,对不起您老人家的养育之恩。”说着,眼泪便从她那双明亮的大眼睛里流了出来。

她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自己和一个男子相好,那个男子就是“禽兽”,就要被“绳之以法”呢?被范正平这么一说,她一心只想着保护李唐,根本没有想过其他的。

而她所不知道的是,范正平的愤怒其实并不缘起于她和李唐相好这件事。而是因为那薷母的判断,说范晓璐已经**了。范正平愤怒的是以他范家的家教,女儿被人糟蹋了之后,竟然维护那个贼子,这实在是让他太难以接受了。

范正平的耐心终于被耗尽,他怒极反笑:“好,好,不愧是我范正平的女儿,还真是够强项的。你既然不愿说,我也不勉强你,从今天开始,你就在这屋子里好好反省,直到你哪天想清楚了,再来告诉我吧!”

他转过身去,大声喝道:“来人呐!”

(文、)今天范正平大发神威,连范三都狠狠地教训了一顿,其他人自然都是噤若寒蝉,听到他的叫声,立即便有几名家丁和丫鬟奔了过来。

(人、)“给我把她关起来,就关在这院子里,没有我的吩咐,谁也不许进出,等到她亲口说要找我认错了,再来告诉我!知道吗?”

(书、)那几人虽然对这样的命令有些不以为然,但还是忙不迭地点了点头。

(屋、)范正平又怒哼一声:“要是让她给跑了,你们总该知道后果的,范三就是例子!”

那几人心下更惊。想想也是啊,连三爷这样的人,都是说打救打,咱们这些小虾米,打死了最多也就赔上几十两安葬费,浪花都掀不起一个。

也不等这些下人从震惊中回复过来,范正平早已带着一腔怒火出门而去。

※※※※※※※※※※※※※※※※※※※※※※※※※※※※※※※※※※※※※※※

重考的消息传来,整个东京城为之沸腾,不少的学子身子奔出大街相互拥抱庆祝,而有些甚至跪倒在地上,大呼“万岁”不已,还有一些,则是留在自己的房间里面痛哭流涕,狂嘶狂叫,激动不已。

不少已经准备动身离京的学子立即都把行礼往地上一抛,随地就开始起舞,而有些热心一些的京城学子身子骑上快马,往城外奔去,一边狂奔,一边喊道:“圣谕下:后日重开科考!”沿途果然有不少学子听到这喊话,纷纷转了回来。

而有一些客栈也被学子们调动起了心中的那股子善良之心,纷纷宣布降低住店钱,甚至,对于个别困难的,还给予了免费的特殊照顾。

总而言之,京城就呈现在一种极度的狂喜之中。

早有奉命查探的内侍把这些情形禀报给了赵煦。这些中官其他本事没有,说到溜须拍马,那是再精熟也没有了。他们对于学子们感念皇恩的描述,那简直是精彩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仿佛赵煦在这些学子们的眼里,比起唐宗宋祖来,还远远过之,就是尧舜禹汤也颇有不及。

赵煦听了这样的结果,心下也是暗暗庆幸,也有一丝后怕。不过,好在自己这次的抉择总算是没有错,他心中对章惇的敬意不由又加深了几分。谁都知道章惇作为“熙宁党”的忠实拥趸,和李格非这个“元佑党人”乃是天生的死对头。但是章惇却不因此而对李格非的所有意见进行全盘否定,关键时刻还是力促自己做出了一个正确的选择。

“唉,这一次重考,但愿不要再起风潮为好!”

赵煦心中虽然欢喜,但却还有一丝不安——尽管,为了这次科考,他又和章惇想出了一些特别的招数。

不过,不满至于,他又有另外一层期待,那就是本次科考中,能够涌现出几名能和苏大胡子叫板的才子。

心中兴起这个念头的时候,他不由想起了一个人,不由就打开了手上的那把扇子。这就是赵婧从宫外带回来的那把,扇面上的题诗虽然字迹算不得潇洒,但才气却是颇足。

第119章 真是可悲

两日来,李唐一直呆在自己的房间里温书。。而且,在胡清儿的一再坚持下,就吃的都是胡清儿从外面买回来,和他一起吃。真正做到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凡事都不必操心一下。

其实,临时抱佛脚意义也许并不大,但他也是寻求一个心理安慰。说实在的,他的经义方面还算过得去,但诗赋方面天赋是没有的,就只能全看运气了。若是主考官出到的题目他背得有名句,自然是珠玉一篇,若是反之,则恐怕就是败絮一篇了。这一点,他很无奈。

※※※※※※※※※※※※※※※※※※※※※※※※※※※※※※※※※※※※※

万众期待之中,科考终于开始了。考试之前,宫中圣谕迭发,宣布了好几项关于这次科考的新措施,让考生们颇为注目。

首先是,这次考试,除了知贡举和同知贡举以外,赵煦还专门任命了两名知出题,专门负责出题事宜。当然,这并不是剥夺了知贡举和同知贡举的出题权力,而是就同样一场考试,知贡举和同知贡举出题,而知出题事也要出题,大家所出的题目全部编号起来,暂时封存。

其次,就是要等考生全部进场落座之后,才由皇帝御笔亲书本场的考题号码。比如说,这场考大经,三道题,皇帝亲书:张三甲、李四乙、王五丙。立即就由内侍把这个*飞速传往贡院,然后再打开封存的题目,抽出张三所出的大经题中的甲题,李四所出的乙字题,王五的丙字题,凑成一场考试的所有考题,立即便在考生面前打开。

还有就是考试的全程,都派有监察官自始至终地督察,这些监察官都是由言官组成的。如果出现问题,这些人都要受到牵连。

这样一来,除非有人能真的预先猜中赵煦的心事,否则要把全部猜中是不可能的。再退一步来说,即使这次所有考官的题目都泄漏了,对于考生来说,帮助也不大,因为所有考题考中的机会是平等的,在这两天的时间之内,他们根本不可能把所有题目都做一遍。

毕竟,科举考试考的都是论述题,并没有客观题。每一道题都要写出几百上千字的论述作为解答,而且还未必能入了主考官的法眼。两天之内要完成这么多的论述题,答案还要揣测着主考官的风格来写,并将之全部背下,这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一次,即使是再次泄题了,对拿到考题的考生帮助也影响不大。

可以说,这一次,赵煦和章惇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把科考的公平性已经做到了人力所能为的极致。剩下的,就只是天意了。

李唐天刚蒙蒙亮的便起了床,但胡清儿比他起得更早,早已无声无息地帮他收拾好了一切。书本、笔墨,还有热腾腾的早餐。就连盥洗用具和水都已经准备妥帖,就等他盥洗完了吃早餐。

这次考试由于必须考生就坐之后再决定试题,所以开考的时间也很早。李唐见到一切都已经安排得如此精细了,心中洋溢起一种被人照顾的幸福,整个心都是暖洋洋的。同时,他心下暗暗生出一种奇妙的感觉,发现今天的状态是很好,而且心下对此次科考也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乐观之情。

来到贡院的时候,感觉这边的守卫十分森严,很有些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感觉。这些养尊处优的殿前司侍卫亲军今天的工作热情是前所未有的高,几乎每个考生都被翻查了一个底朝天,从头到脚没有一处放过的,就差命大家全部脱光了赤条条地走进去。

而考生们经过泄题之事,也很能理解朝廷的举动,加上这次重考的机会来之不易,大家都十分配合,排队的时候,都是静悄悄的,而检查的时候,也是很顺从地配合着军士们的行动,所以这一切都算是波澜不惊。

李唐顺利地通过了检查之后,经过一番周折之后,总算是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令他颇为意外的是,此时他的位置上居然已经有一个人在等着了。那是一个面皮颇为白净的男子,白净得连一根胡子都看不见。

李唐走过去,说道:“兄台,你是不是坐错位置了?这里应该是我的位置才是!”

那人站起身来,细细打量着李唐,脸上露出讨好的笑意,道:“你便是歙州生员李唐李慕武?”他的声音很是阴柔,令人听了就像有什么东西在胃里挠动一样,很不舒服。

李唐有些莫名其妙,还是很认真地点了点头,应道:“在下正是,请问兄台有何指教?”

那人笑得更加谄媚了,简直就有点妩媚,让不由得向后退了一步。那人倒是一点也没看出李唐的异样,神采飞扬地说道:“能看见李解元真是太好了,我是谁,日后你一定会知道的,告辞!”

告辞?一句话也没说,这就告辞?好在李唐对这个人并没有什么好感,便点了点头,目送着他姗姗而去。

李唐心下不由产生了一种奇怪的感觉:“难道他只是为了确认我参考了而已吗?我好像并没有那么大面子吧?再说,贡院如今封锁这么严密,如果他并不是考生,又是如何进来的呢?”

想了一阵子,还是不得而知,他干脆就停下来,不再去想。现在他开始想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许将。自从上次遭受了那一次耻辱的闭门羹之后,他就一直很想见一见许将,看看这位著名的美男子状元到底美成什么样子。

随着考生陆陆续续的到来,贡院里开始嘈杂起来。不过,由于各考生之间是由考棚隔开的,而且前后一般都不认识,所以大家几乎没有什么言语交流。这些声音都是考生慌慌忙忙进来的时候发出的脚步声。

而慢慢的,这声音也开始沉寂下去。渐渐的,贡院里就变得越来越安静了,只有一些身子有恙的考生不时发出一两声咳嗽声。

这时候,外面传来一阵钟声,大家精神一振,知道这是锁院的钟声,从这一刻开始,考生即使赶到了,至少也要等三年以后才能进入这贡院了。

而同一时间,一匹快马从禁中飞速驰出,在各部官员关注的目光中飞也似的冲出宣德门,沿着御街向贡院而去。

不一时,那高头大马便来到了贡院前,马上之人一边跳下马来,一边将一片明黄色的锦帕高高举起,大声喝道:“陛下选题旨意到!”

早已侯在那里的韩忠彦和许将连忙跪下来迎接了赵煦的选题旨意,然后又带着这名宣谕官一同走进封存试题的房间里面,命令那守卫之人打开一重又一重的锁,这才进入期间,选出题目来。

韩忠彦和许将立即捧着试题,在以御史中丞安惇为首的监察官的护送和监视之下,走进了考场。而那宣谕官则是马不停蹄,立即重新跳上马去,向赵煦汇报最新的进展。

许将一出现,李唐便认出了他。尽管他前面还有一个比他官更加大,家世各方面都比他优越,也比他更引人注目的韩忠彦,但李唐的注意力只停留在许将身上。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李唐其实并不是一个心胸特别宽广的人,对于带给他屈辱的人,他是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记住的。

不过,即使以李唐这样并不友善的眼光看来,许将确实是一个很具有美男子风度的人。虽然他如今六十岁出头了,但保养得相当的好,看起来像是五十许人。从他脸型的轮廓中,还是依稀能看见当年掷果盈车的风姿。

虽然宣布考试纪律什么的都是韩忠彦在进行,他只是在旁边静静地笑着,但每个人都似乎能感觉到他的眼光从自己身上流过,从而越发挺直了腰杆,怕在这位名臣面前丢了印象。

李唐也产生了这种感觉,虽然许将的目光只是从他身上一扫而过,但他几乎可以肯定许将注意到了自己,而且望着别人的时候,还在注意自己。这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但李唐却对此深信不疑。

这时候,韩忠彦已经宣布完了考场纪律,便宣布考试开始。

禁宫内,赵煦有些焦急地坐在那里,今天对许多人来说都是个大日子,对他赵煦来说,何尝又不是一个大日子呢!他在等,等两个消息。

这时候,一名内侍忽然走了进来,远远地就跪倒磕头。赵煦抬起头来,慢条斯理地问道:“怎么样?”虽然他心中焦急不已,但在奴才面前,他一向不会失了皇家的威仪。

“那人已经到了考场!”

“哦!你退下吧!”赵煦脸色一松,却不肯叫出一个“好”字来。

那内侍退下之后,不多久又有一名内侍闯了进来,劈头就禀报道:“官家,一切无恙!”

这一回,赵煦再也无法掩住激动,“腾”的一声站了起来。迅疾,他又自嘲地笑了起来:“我大宋朝的皇帝居然沦落到科举没出事就欢欣若狂的地步,真是可悲!”

第120章 兄妹情深

省试考完,李唐心里松了一口气。!正如考试之前预料的那样,这次状态不错,而且运气也十分好,大经里面的两道题,考试前的最后两天居然正好看过。

至于诗赋,考到的两道都是描写诗,这一类的诗名篇固然很多,次一等但也足够令人眼前一亮的也颇为不少。为了以后不形成太大反差,李唐倒也没有弄出什么惊世骇俗的绝世之作。不过,只是两篇小有名气的诗作在这种临场的考试里,应该就足够了。

接下来,他只想轻松几天,等着发榜。因为考虑到很多考生已经川资匮乏,赵煦不但调集了不少官员临时协助两位主考的知贡举阅卷,还下了特旨,三日之内就发榜。

这可是罕有的效率了。不要说在素以拖沓闻名的大宋官场,就是在历朝历代,都是罕有的。三天之内,阅卷、甄录、核对,实在不是一项轻松的工作。好在大宋别的没有,官员特别多,赋闲的更是不少。在其中找一些德高望重的出来帮忙,并不是难事。

胡清儿看着李唐轻松兴奋的样子,心情也跟着快活了起来:“这几日咱们就出去耍玩一番吧,前些日子你一直闷在屋里温书,也算是辛苦了。”

李唐长揖一礼,道:“夫人更辛苦!”

胡清儿脸上绽出笑意,嘴上却笑骂:“贫嘴!”

忽然,她想起一事,道:“要不,咱们把晓璐妹妹叫出来,一起出去爬山如何?都好几天没看见晓璐妹妹,我也怪想她的!”

李唐脸上微微一红,其实,他更加想范晓璐,只是在胡清儿面前,他不愿也不舍得表现出来。因为在胡清儿这样的女子面前,想着其他女子,对她实在有些不公平。

略一思忖,李唐还是说道:“算了,刚刚经历了这么大的事情,还是让她在家先安静一下吧。以她的性子,自己想要出来早就出来了,根本无需我们去唤她,还是随她去吧!”

胡清儿张开嘴来,想要说什么,但终究没有出口。其实,对于范晓璐的现状,她还是有些担心的。那天送范晓璐回去的时候,她就已经感觉到了大家表情的怪异,她觉得范晓璐在家中一定不会好过。

只不过,这些都只是她的揣测,没有真凭实据的,她也不好随意对李唐说,因为她不希望李唐增加了心理负担。

※※※※※※※※※※※※※※※※※※※※※※※※※※※※※※※※※※※※※※※

范家。

一个家丁匆匆来到范正平的书房里,禀报道:“老爷,小姐又把饭菜原封不动地推了出来!”

范正平脸色抽搐了一下。三天了,每一次把饭菜送进去,都被原封不动地推了出来,也就是说,范晓璐已经三天粒米未进了。而且,院子里面也从来没有什么哭闹、打砸的声音传出来。

若是里面的人哭闹、打砸,至少还说明她还有力气,但一点声音都没有,就只有两个可能:第一,就是死扛下去,绝不会轻易屈服;第二,已经饿得连哭闹的力气都没有了。

这两种中的任何一种,都不是范正平愿意看见的。那日气盛之下,他确实连不认这个女儿的心都有了。但经过几天之后,他的心气也就渐渐地平了下去,虽然对女儿仍是一力维护那个“贼子”,他心下还是十分不满,但不管如何,女儿就是女儿,不论做错了什么,总抹不开血浓于水的事实。

而且,这几天,他忽然收到了老父亲范纯仁的家书,不但对孙子宏德的学业和科考的情况十分关心,对孙女晓璐的情况也十分关心,仔细询问了晓璐的情况。这样一来,他就有些为难了,范家的人从来都是不会说谎的,他范正平自幼受着这样的庭训,几十年来也一直遵守着这条规矩。但是,如今把这样的一个小消息告诉老父亲,以他七十多岁的多病之躯,受得了吗?

想到这些,范正平心下一阵烦乱,便不耐烦地说道:“随她去吧,你们还是每日该送的照常给她送去便是。”

那家丁加老爷落寞的样子,不敢多言,便答应一声,退了出来。

随着夜幕的降临,这些日子以来,一直难以安生的范家终于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当月亮升到树梢的时候,大部分人已经进入梦乡,这时代的人讲求的本就是个早睡早起,而这一点在范家这样规矩很严的大家庭里,被执行得尤为彻底。

范晓璐所住的那个庭院外面,此时已经搭起了一个小小的睡蓬,就安在大门旁边,几名负责看守的家丁轮流在这里过夜。其实,在一点必要性并不大,因为这扇大门半身就被锁得颇为严实,没有钥匙的话,又有谁能轻易进出?

但是,却真的有人进去了,而且进去得十分轻松。

范宏德从枯井里走出来,脸上现出一丝贼贼的笑意,对着当头的月亮做了一个鬼脸,才拍了拍身上的灰尘走进了范晓璐的房间。

他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爬墙爬树这样的功夫是不行的,而大门又被看得死死的,自然是更无法从那里进去。

好在他有密道——只有他和范晓璐兄妹两人知道的密道。

原来,范家这宅子是买的别人家的,范晓璐所住的这个庭院里的那个枯井,其实是一个通往其他地方的密道。这密道既然不是通往外面,而是通往本宅的其他房间,不用说,肯定是专门偷情用的。

范家兄妹小的时候,都是十分顽劣,好奇心又足,有一次便爬进了这枯井,就这么机缘巧合地发现了这密道。当时,出于小孩子保护自己的玩物的心理,他们订立下了“攻守同盟”,谁也不把这密道泄露出去。长大之后,他们当然不可能再去爬这个密道,时间一长,他们也就不再想起这密道了。

这一次范晓璐被关,范宏德心忧之下,第一时间就想起了这密道,当天夜里就爬了进来。这兄妹两个关系自非常人能比,自幼就两无猜嫌,虽然范晓璐出了这件事情,但范宏德却对范晓璐没有什么怀疑。而且,在他看来,即使真的事实如外面的人传说的那样,小妹也未必就有什么错。

这样一来,两人就定下了这计策,吃的喝的每天晚上由范宏德送过来,而对于外面送进来的吃食,范晓璐一概原封不动地推回去。

应该说,这兄妹俩这一招还真够阴险的,就连铁了心要给范晓璐一个教训的范正平如今都开始动摇了,不再象前几天一样,提起女儿就大发雷霆。而尚趴在床上难以动弹的范三听到这个消息,更是毫不客气地大骂范正平,那口气已经没有一点象下人,倒像是尊长。

范晓璐的房间门此时只是虚掩着的,范宏德很熟练地轻轻一推,就开了,施施然地走了进去。

而我们的被认为已经饿得没力气哭闹的范大小姐,此时正以一个很舒服的姿势趴在床上,以手托腮,不知道在想写什么。看见范宏德进来,范晓璐脸上露出喜色,倏忽爬起身来,迎了上去,一把抢过范宏德手上的食盒,道:“让我来看看今日又有什么好吃的!”

一边打开食盒,他一边抱怨道:“大哥,你怎么这样惫懒,今日竟等到这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