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浅论拾遗_yy论-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要说的也是如此,对于那些我评论过的或者即将评论的作品,我的心同大卫一样虔诚!
……(本卷结束) ……
第三卷 作者论 大大论
第一章 yy文学中的大大及其分
索引:大大的含义——YY文学中的说法——狭义、广义——词义定位——大大分类——集合法、树干法——常见的分类——本卷探讨的类别
(书终于写到第三卷了,感谢融雪、皮蛋(张家界)、融血、billy00401和李梦游等朋友的支持。本书因为个人现实中一些无法说清的缘由一直多天没有更新,在此向关注本书的小白和大大们道歉~)
********
什么是大大?
在前面的章节里面,我说过“大大实际上就是YY文学中小白(小白:读者的意思。)对原创作者的一种别称”。这带有很浓的“戏说”的味道。
当然,这种“戏说”没有一丝贬低作者的意思,它完全是现今的YY读者对YY作者的敬称。同时读者们也是通过这种“戏说”告诉别人(不如用“宣誓”一词):现在的YY作者还没有达到传统认知中的作者的地位。这实际上对YY文学创作人员来说,也是一种间接的激励。
这个说法是现在比较流行的大大的释义。下面我将详细地说一下大大是什么。
关于“大大”一词的说法很多。我主要将它们分为两类:一类是非YY类的说法;一类是YY类的说法。
其中非YY类的说法主要观点是:一种地区性的方言称谓(根据有关资料显示,这地区性似乎与南方、北方没有根本性的联系。),多用于对长辈的称呼。有的地方是称父亲为大大,有的地方是称呼伯父为大大,也有的地方大大是专指大伯父。
但是其音调多为阳平声(/)。但是,“大”的阳平声(即“/”)在《新华字典》是找不到的。《新华字典》是将其归为去声中,认为出现阳平声主要是因为方言的缘故。对此,我不太认同,我认为这是一个方言方面的学术问题。
关于这类称谓的起源到是有一个辛酸的传说。相传“大大”起源于元朝,元朝时期,汉族女子新婚的时候,她的“第一次”必须要献给管辖地的蒙古贵族。相信大家对此说法应该有所耳闻。
在这样的情况下,女子是很容易怀孕的,如果孩子出生了,那他应该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上?他又该如何称呼其“亲生父亲”?
问题出来了。
而且还是一个大问题。因为,在当时,这样的孩子是不可以直接称呼“亲生父亲”为“父亲”——就算孩子愿意,家中也是很尴尬的。后来,有人就提议称其为“大大”,意为“第一个父亲”。
由于这个民间传说的存在,所以有一些人现在还对蒙古族人还抱有成见。这是情有可原。但我还是要说一下个人的观点:这样的传说如果是真实的事件,它也只是一段中华民族交融的历史,我们可以在历史中发泄我们对暴力者的不满,但是确不可以将这一情绪带出历史。
这是题外话。现在,让我们把目光重新回到“大大”一词上。
“大大”一词在民间话语中的含义还有很多,在这里我主要认同了称谓的说法。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大大”在网络上与YY文学中的含义。
网络上,有人认为大大就是“资历比较深的大哥、大姐”的意思。
这一说法到是很漂亮,它没有把大大说得多么玄乎,也文字学中的常见的外延与内涵的动态,给人一种轻松的可以接受的解释。
这很符合网络消费文化的特点。
这一观点仔细想一想,还是有几分道理的。虽然我们口中的大大是作者和写手的别称,但是与这一说法也不是一点联系也没有的。甚至可以说,我们可以从这一说法中看到YY文学中的“大大”还有更多的东西。比如:在YY文学活动中,未知者对已知者就可以用“大大”来称呼。
既然已经连联系到了YY文学中的“大大”的含义了,那我就直接言叙吧。我个人认为,YY文学中的“大大”一词应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大大”就是以YY文学原创平台为主要阵地、以YY文学为创作对象的作者(或写手)。同时,这个称谓应该是单向传递的,只适用于小白对YY原创者的称呼。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大大的含义,也就是YY文学中最流行的“大大”的说法。这在通灵者的《梦回九七》中也曾提及。
而广义的“大大”则是指在YY文学欣赏中,可以给他人解惑或提供艺术精神享受的人。这主要包括原创写手和作者、资深读者、网络编辑等等。这里的“大大”是信息扇状发散传播。这也是大大广义与狭义在外延上最大的区别。
不过,在实际创作中,因为YY创作的文学素养要求比较低,所以在大大和小白之间的界限不是很明显。这就会出现小白比写手更像“大大”。部分写手也察觉到这一问题,在尴尬的同时,回称呼这样的小白为“大大”。这按照广义的“大大”含义来说,似乎也可以说得通。
但是,所以的YY小说创作中却存在“大大”一词的乱用现象。比如部分写手称呼自己作品的所有读者为“大大”。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当然,这里也不排除一些写手是从“意图论”的角度出发,追求商业价值。
在本卷中,主要论述从事YY文学原创的“大大”,既传统意义上的作者。也就是上面所说的狭义的大大。
此外,本书中除了特殊说明的地方以外,提及到的“大大”都是取其狭义的概念。
现在,将大大一词定位。
大大(da da),音调:去声(\);复合词;词义色彩:褒义词。适用范围:YY文学专用词汇。
虽然我在前面用了大量的文字在探讨方言中的“大大”一次。但是我们很容易就可以发现:方言中的“大大”与我们YY文学中的大大完全没有关联。甚至连借用都算不上,因为YY文学中的“大大”一词出现的时候,并没有任何借用的迹象。这也是我在词语归类的时候,将其归为复合词类的缘故。
当然,我也知道,我在仓促间思索出来的大大的含义肯定是不全面的,希望大家对鄙人的说法多加批评。
大大的含义终于搞清楚了,现在说一下大大的分类。
从传统的文艺学批评来看,一般是将作者按照作品的风格将其分类。比如人们口中常说的荒诞派戏剧作家贝克特、存在主义作家萨特等等人,他们名字前面的称谓都是按照作品来的。在现代武侠小说中,也出现过给作家进行归类,比如将古龙说成是“新派”,而将陈青云划为“喋血江湖派”。这一分类是从作家的武侠作品的风格来说的。
在YY文学中,我们似乎也可以这样按照作品风格来划分大大。
但是大大的年轻化让我们没有办法直接把握其风格。因为风格是相对静止的,它不是很适合运动发展中的大大。既然风格分类不适合,那我们又应该用什么标准来给大大分类?
当我们还没有办法找到共识之前,先将这个问题“冷冻”一下。我们先从已经存在的大大类别中寻找一丝灵感。
①“他是写竞技类小说的。”
②“《狼群》看过没有?那本书写得很好,作者好像是一个叫刺血的家伙。”
③“血红的作品中,我最喜欢的是《邪凤曲》。”
④“听说网游类作家云天空要改写都市类了。”
⑤“唐家三少是写作速度太变态了!”
⑥“喂,兄弟,我的书选择TJ了。不要问我为什么。”(一位写手告诉另一位写手)
⑦“这本书是我和他人合写的。”
⑧“各位朋友,我的书已经准备出版了,想订阅的朋友请汇款至******”
⑨“楠楠还写新书吗?《战魂——足球篇》早就结束了!~~”
……
也许我们可以从上面的九句言论中看出些什么。①和④两句可以看作是一类,我们看到这里的说法,实际上是从YY小说的类型的角度来说的。用作品表现的类型来看待大大,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就如同我们会称呼金庸先生为武侠小说作家一样。
句②、③和⑨告诉我们的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或许就是大大的最应该归类的地方。这YY小说创作中仅仅凭借一本作品的大大不在少数,甚至在早期,大大的笔名都是被忽视的。人们记住的只有那些经典的作品。比如:老猪的《紫川》等。作品的数量数也可以成为大大分类的一个标准。
句⑤表现出来的东西是比较复杂的,它最具有现今YY小说的特色。在这里,我主要想告诉大家:在大大分类的时候,我们也可以从作品创作的速度来划分。当然,这一点仅供参考。但是,我还是忍不住地想说一句:从形式上分析作品是中国文人比较忌讳的一点,可西方人在20世纪现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艺批评中却多次使用形式主义来分析作品。希望大家给它一点宽容。
句⑥的复杂程度一点也不逊于句⑤。这里,我是想说:在YY小说创作世界中,因为大大本身知识结构和读者人气等缘故。大大还可以从等级的角度来划分。(虽然我一直是不愿意承认这一点,但是现实存在让我无论为力!)
句⑦是比较有意思的。因为YY小说创作量是比较巨大的,所以存在多人合作写一本书的情况。我就有一位朋友正在于别人一起共同写一本小说。这给了我们一个启发:大大是不是可以从文本创作人数的角度来划分呢?
句⑧体现出来的还是一种不是很成熟的思想。就是大大可以从网络平台与传统出版的角度来划分。
通过,上面的分析,相信大家已经看到了一些大大的类别,都得到了一些自己关于大大分类的感性认识。现在,让我们再回到前面没有解决的问题——用什么标准来给大大分类?
从已经存在的YY认知中,我们可以知道“本体论”是不适合我们的YY文学的。所以,我们多从作品与大大的联系来看待大大的分类。
从YY文学自身发展历程和大大对YY小说创作素材的角度来看,我将大大划分为早期大大、中期大大和现存大大;从作品数量的角度来看,大大又可以分为“单一作品”大大和“多产大大”;从作品影响力的角度来看,大大可以分为名家和写手;从创作过程来看,大大有可以看成是“个人大大”和“组合大大”。这里所说的“组合大大”不是那些**盟这类的东西,而是我上面提及到的多人创作一本书的情况。
以上的类别也是我们常见到的大大的类别。在本卷中,我会详细地逐一阐述。此外,因为这样的分类并不是根据现在存在的影响最大的大大类型来归类的。所以,在本卷的论述中,我还会根据实际情形适当穿插一些这里分类的时候没有提到的一些大大类型。
下面的章节中将要出现的大大类别先告诉大家:
名家问题,小白大大,组合创作(即组合大大),写手联盟等。
**************
下一章:大大的人格论
谢谢6厘给我一下子找出了那么多毛病。具体的回言,我会在本卷书评回言中给你满意的答案。
第二章 大大的人格论
对于文学创作,我一直是怀着一种宗教的虔诚心态来进行“朝拜”。因为,在文学艺术的殿堂里,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所展示的伟大的人格精神和积极的人生意义,还有无数作者纯真的心的倾诉。也许,这样说,有点过于完美主义了。但,这不正是我们对美好事物的遐想吗?
“文品等于人品”。这是一句老话,我们国人在欣赏文学作品的时候一般都喜欢用这一准则,将它说成是中国文学欣赏的基本准则是一点也不为过的。虽然,现今无数的事实都告诉我们它只是一个片面的事实。但是我们还是固执地相信美丽的文字背后隐藏的同样是一个美的人格。
对于上面的两段话,也许有一些朋友已经开始不耐烦了,心中肯定在想:这个叫影影文的家伙到底在胡说些什么?他究竟想说什么?
如果觉得上面的话比较空洞的话,那我就说一些实际的东西吧!
在商业化的今天,文字变成了一种可以“卖钱”的商品了。根据国家经济与国情的需要,“盗”风流行了。在YY文学的“市场”中,出现了一个新的职业——文贼!
这可是一个新职业,《终身职业制》的作者游骑兵在《网络时代的文贼》一文中给我们列举了四种文贼,而其中最高明的一种就是原本从事YY文学创作的大大!
现在先请大家欣赏一下游骑兵的这篇警文。
附录:《网络时代的文贼》
作者:游骑兵
在外面闯荡了些年月,也就算是见了些世面吧?也就比较厚颜地自夸一句:还算是有那么几个强项的。其中一项,就是识别骗子。
骗吃骗喝骗财骗色的都见过了,也都没从我这里落了什么好处。最近,我再次长了一回见识。我见到了所谓的文骗。大抵的,就是这么几种方式。
首先是最下三滥的。
就是找到一些码字的作者,然后不管那作者写的什么类型的文章,首先就是在QQ上头一阵穷追猛打、死乞白赖。反正知道码字的作者多多少少有那么几分书生意气,面皮薄好说话,作为一个仰慕者来求您老的文稿了,你好意思不给?
这里忽悠个几万字,那里弄上个三五章节,然后不管不顾地凑合到一起扔给盗版书商,不管能卖几块酒钱醋钱,反正夹到了盘子里的都是菜。
这么一闹,正经写了几个字的作者就只能眼睁睁地废了自己的文章。人家比你先拿出稿子来,你要是还往网络上发,那怎么的也显得是你剽窃人家的吧?
得了,这就生生地毁了一堆的好构思好创意了。
然后就是一些个黑中介。
这种人吧,一般就是些和盗版书商勾结的家伙。主要目标就是那些文笔不错构思精巧的新作者,欺负的就是这些作者没经验。
怎么说呢?
儒家有立言的说法。
写书的人,看着自己的书成为铅字,本来就是个最美好的梦想。乍然看见一个慧眼识宝马的伯乐,心里已经是动了那文章传世的小念头了。也就顾不上许多,还没看清楚那黑中介是个什么操行呢,稿子已经给传了过去了。
接下来,您就苦苦地等,苦苦地期盼吧!反正不等到海枯石烂,您那稿费是铁定不会有着落的,就算是哪天云开雾散来了那么几块钱稿费,那也是和您实际应得的数字相差甚远。
我就见识过一个网名家邵霆的牛人。
他找到了个作者,张嘴那个吹啊!反正按照他那说法,明年中国大陆地区的简体出版那就是他们家后院的萝卜白菜,爱怎么吃就怎么吃,想怎么拨就怎么拨。您要是错过了他这一档子出版的机会,那您的书在简体出版行业里面可就是穷途末路、日月无光,那就铁定是惨淡收场死无全尸!
说来也巧了,就在这位邵霆满嘴跑火车的同时,还有他的一个同行也找到了那个作者。张嘴也是一趟欧洲特快跑过去,然后就是很牛叉地朝着那作者说:“相信我!除了我这个伯乐,世界上没人再认识你的文采了!”
也是那作者年纪小不懂事,就很冒失地问了一句说你认识那邵霆么?人家说他才是中国大陆简体出版的泰山北斗啊?
这位一听就火了!
“说什么呐?埋汰我是不是?那邵霆也就是给我倒夜壶的小厮一个,他是中国大陆简体出版行业的泰山北斗?那我还是他那什么呢!”
这话再落到了邵霆的耳朵里,邵霆就不乐意了!
就他?不过就是塔克拉马干沙漠的尘土一颗、黄河故道上的荒草一缕,他还好意思和我比较?
得了!
作者没忽悠着,这两位中国文坛巨匠、简体出版行业的泰山北斗自己先死掐上了!
这算是文骗中的二流角色,有个盗版书商撑腰,说话就不带指南针咯……
这文骗中间的顶尖角色,我真就佩服个叫贵竹的猛人。
说起来,这贵竹也算是写手出身,还真就写出过几本畅销书,也是在网络上狠狠地火了一把的人物。这也不知道这位贵竹是江郎才尽了?还是原始积累到达了一定程度之后自己想当老板了?
反正,这位就拿着自己的名气开始卖钱了。找到一些有文笔有才气的新进写手,居高临下地就是一句话——你给我写,用我的名字发表,然后我给你多少多少的提成!
写手是人,所以要吃饭!
尤其是新进写手,锦绣文章还需要众人的赏识,这是需要时间积累的。
可肚子等不了啊?
行!
您给钱,咱就写了!价钱低点就算了,反正能吃饱肚子就好。
老老实实地按照这位贵竹的题目写了过去,先期的稿子还真能收到一笔稿费的。虽说少了点,可吃饭还是够了。
然后,毛病就出来了。
这位贵竹首先就是拖,反正原因就是多种多样了。
说你稿子质量不行——拖!
说你交稿不及时——拖!
说你和他的创意不符——再拖!
就是拖得那新进写手可怜巴巴的实在是熬不住了,只能放弃了那该得的稿费另起炉灶,这位贵竹老大就跑出来了!
一脸的义愤填膺指着鼻子就骂:“我这是用我自己的名声做抵押来帮助你们这帮子新进写手呢?你们还不识抬举?这可是你们自己不对,这可是你们自己的原因!以后你们可别怨我!”
至于剩下的稿费,您还指望?做梦吧!
这边骂着,那边盗版书已经是漫天满地飞出去了。说来也奇怪,被贵竹老大挑了诸多毛病只配扔进垃圾堆的稿子,那盗版书上还就是一字不差地给印刷出来了!
难不成,这世道垃圾也成了抢手货?
我知道的几位被这贵竹老大忽悠了的写手,有那么一头白花花的小猪、有那么一个逍遥到了极点的老哥,还有……
归根结底,这文骗的诞生,就是因为盗版书的泛滥。盗版书泛滥了,这正经写书的写手,小日子可就难过、甚至是没法子过了。有句话叫:合流处,吃到饱咕咕;清打清,饿断喉咙筋。说的就是大家随大流,反正不关自己事情的,就少惹事上身。
要说来骗我的,我也见识过。比较自信地说一句:想骗倒我,那些个文骗还真需要再回锅熬个几年。
可我这个人就是这么个臭脾气,我看不得这骗子满世界地乱窜祸害人。
所以,我就把我看到的写出来了,也算是给那些新进写手们提个醒。更想让那些看见我这个几个字的读者帮个忙,您别买盗版书,成么?那就是给这些个码字为生的写手们留了条活路了。没准您还就真帮忙造就出下一个矛盾、鲁迅,古龙、金庸、梁羽生!
我也知道,我这篇东西写出来,铁定就能招来一批人的记恨,甚至是很具体的那种报复。我已经尝试过那报复的滋味了。还好,当兵几年,别的没练出来,一身骨头还是比较硬朗的。那些个看了我这文章浑身不对劲的,您要是想对我来点什么花样么……
您来,我接应着就是了!
(文章来自《盛大娱乐小说》2006。2期,有标点改动。)
**************
不知道大家看完了这篇文章是何感想。我的第一感觉是愤怒!
首先,现在的这些的无耻的盗版书商,他们把我们看作了什么?
我们都是热情的年轻人。但是现在我们青春时期的故事和情感竟然成了他们的“印钞机”!他们这是在强奸我们的思想!我们是在一些地方显得不成熟,但是还碍不到他们这些商人来拿我们的不成熟去赚那些肮脏的人民币!
但是,我们又能够如何呢?
唯有闭上眼睛,假寐一会,然后张眼,抽根烟!
盗版!这里面有无数的东西在滚动。我们除了短暂的愤怒以外毫无办法。而且,我们无法说得清楚其中的内幕——有的是无法说清楚;而有的,则是不敢说出去。因为,到今天,我还清楚的记得,我的剧本《关爱》由于“不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被直接PASS。
什么是可以说的话,什么是不可以说的话,现在已经无法说得清楚了。对于盗版更是如此——书号可是一直被国家控制在手中的!
这已经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其次,我们看到了我们的大大的人格的展示。
对于贵竹,我是知道的。曾经我也拜读过其的《纵意花丛》,对其自负的性子倒是知道一二。后来也曾听闻其与起点闹翻了,不在起点更新签约作品《纵意花丛》了。除此,对于贵竹我就没有任何关于作品的信息了,我一直都在纳闷:贵竹创作室(他自己起的名字)不是一直都存在吗?怎么没有作品?
万万没有想到,原来他跑去“整合”新进写手去了!
这也许是游骑兵的一面之词,但是***中的人——不管是小白,还是大大,最佩服游骑兵的地方就是其正直的性子。从这一点上来说,我比较相信游骑兵的话。但如果是真的话,那贵竹这个人就太可怕了!
人品等于文品,这是我们的老祖宗一直追求的文学境界,现今就被我们这些后进的狂妄之辈践踏了!
我知道,本文写得不伦不类,缺少逻辑性和严密性,更可以说是“没有一丝理性的分析”。我也曾想静心写文章,可是我做不到。每当我思索本文的命题时,我就被感性的情感所左右。这些情感是丰富的,同时也是杂乱的。我只好把这种杂乱无章的东西写了出来。请大家谅解我的肆无忌惮!
另外有一句要说明的就是:游骑兵的这一文章也是我当时写作本书的动机之一。
**************
下一章:邪神事件(一)
第三章 邪神事件(一)
——论大大的地位
2006年7月11日,YY文学原创门户网站——起点中文网突然做出了一个让众人难以理解的行为:将本网站上的主大作品之一、最受读者欢迎的签约作品《邪神传说》的近二百章(约一百万字)的VIP章节全部解禁!根据作者云天空的说法是:起点的这一行为直接造成其经济损失数十万元人民币。
随后,又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如:云天空的声明;血红等人的网络援助;起点的说法和搜狐文化请专家进行的讨论(讨论的焦点主要是起点与签约作家的经济关系问题、网站竞争问题、读者利益维护问题以及相关的法律责任问题)等等。有人将这些因《邪神传说》解禁引起的一系列相关的事情统称为“邪神事件”。
有人说,“邪神事件”只是一个导火线。它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当然,它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在本卷中,我主要谈“邪神事件”折射出来的利弊和对大大创作的影响。
关于“邪神事件”,我是知道的。最初是从云天空在17K的新书的公告中得知的。那天我清楚地记得是7月11日晚上,因为人在新疆的我第二天就要乘坐火车返回江苏老家。
对于起点的这一做法(不管它从何种角度考虑),我都是相当不认同的,甚至有点反感。也许这样说颇有点“偏”的感觉,带有的个人情感过于浓烈了。但,这却是我的真实感受。在第一时间里看到云天空的声明之后,我的情感里只剩下愤怒,单纯的愤怒!当时的我只想问一句:起点!你把我们这些写手当成了什么?
对于“邪神事件”,首先,我说一下对我——一个YY写手(不知名的那种的!)的影响。
我们从事件中看到的是:
一,现在的起点只是一个商业化程度较高的机构和工具。对于起点的商业化成功的一面,我是没有办法否认的,毕竟历史就发生在昨天。但是现在,这种商业化的程度已经超越了人性化管理的范畴,它已经主导了起点的一却,文学性已经堕落为附庸产品了。现在的起点已经失去了四年前刚刚建立起来的时候,那种网络人文精神的定位。
现在的起点已经不是在搞YY文学创作,而是在进行“YY文本”生产。起点,即使它的商业运行再好,再规范,流量再大,它也已经失去了人们的心中YY文学圣殿的位置。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说,起点啊,就是盛大下属的一个赚钱的工具吧。文学?它在搞文学原创?也许以前有过吧!
从2005年5月份盛大公司进入起点之后,我们看到的起点就不是原来的起点了。它的YY创作纯粹就是一种商业投机行为!商业投机的最终结果是看其商业价值来定位作品的质量的。这一点从起点的第二批职业作家名单和个人介绍中,我们可以了解一二。如:“单月订阅最高者”等。商业是无情的,但是文学创作却是情感的投入。这就产生了一种矛盾:是商业围绕文学还是文学围绕商业?
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关于商业与YY平台的问题,我将放在后面的平台论中详细阐述!)
二,云天空是起点第一批签约的职业作家,可以说与起点有着比较深的感情的人。但是,起点竟然可以这种“损人不利己的行径”对待自己的熟人。那么对于我们这些与起点打交道只停留在网络上的初级写手来说,我们的利益又该如何保障呢?
起点在“邪神事件”中的这一行为,让我们这些不知名的写手感到寒心!我和我的一些写手朋友在聊天的时候,我们都在担忧——我们可以说是在起点看书看出来的一批人,但是起点现在的一却让我们感到陌生与害怕!
我时常都在想:如果我们努力写作到最后,一旦某一天,我们也走到签约的那一步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会得到像云天空那样的结局?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除非我们放弃我们的理想,永远不再走YY文学创作这一条路。否则,迟早有那么一天的时候。
三,众所周知,起点能够发展起来主要靠的就是其人性化的管理和可以提供稳定的写作环境。对于写手来说,一个安定的写作环境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在“邪神事件”中,起点的行为明确地告诉我们:起点,只要符合网站思想的作品和作者,其他的都要为这一点服务。所以,在这里问起点能否给写手提供一个安定的写作环境,已经显得比较滑稽和可笑了。
四,YY写手一般都是年轻人,对法律都不是很在行。在一些人将YY写作定位为一种商业行为的今天,YY写手在YY创作中的权益能否得到保障成了一个大问题。这就好像我们都知道端午节是我们中国人的节日,但现在却变成了韩国人的文化遗产一样。
这样说,显得我们写手太功利了,但是属于我们写手的权利,我们为什么不能够去争取?多看看法律方面的书籍吧!——虽然枯燥,但是有用!
此外,我们写手在作品、网络平台、小白(读者)中间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我们该怎么样定位自己?是不是说在“读者至上”的今天,我们写手(也就是YY中常被称呼的“大大”)就是四者中最不被重视的一环?
五,04—05年是YY文学快速发展的两年,无数的圈内人士和业内人士都因此对YY文学的发展持一种乐观的态度。但是“邪神事件”却明白地告诉我们:早期YY创作的动荡因素依然存在!
可以这样说,起点的这一做法在短期内是起到了抑制竞争对手的作用,(还有一种观点是,起点的这一做法,并没有起到压制对手的作用。在第五卷的平台论中会再次说到!)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说,它寒了一部分读者和写手的心。一个没有人情味的管理层永远没有办法管理好文化行业。更何况,这是对自由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