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浅论拾遗_yy论-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为什么没有写完的yy文学就被称为“yy”文学?
对此,有的人的解释就相当形象了,他说:“我们在看书,一个故事看到一半的时候,忽然,没有了!没有了?我们就不停地等呀,等呀。一天忽然被告知没有了!没有了是什么概念?就是下面断了。下面断了是什么意思?就是不全了,下面没了!于是太监就出现了!”
这是一种玩笑的解释,同时也是许多人在看书看到很爽最后却没有结果的恶毒咒骂。在这里我只能说:第一个得出“tj”这一称呼的人是一个天才!
那为什么小白们会用“tj”两个字母来代替“太监”两个字呢?
起初是因为小白们在看书评书的时候觉得打字太麻烦了,只用两个字母就可以代替的事情又何乐而不为呢?这恐怕也是网络文化的一种特有现象。
二,“tj”文学产生的原因
说起“tj”文学,我们就不得不说起yy文学的起源。yy文学是一种新的、区别与传统的通俗文学。这也就奠定了她的一却都是从零开始。所有对生活敏感的青年都可以凭着个人满腔热血投入到yy文学的创作中来。
起先的创作是感性的,没有理性的思维。等到一段感性的激情消失后,面对的就是无法写下去的“半成品”,有的人选择在骂声与心灵的折磨中创作,有的人选择了停止,也就是小白们口中的“tj”。随着网络的发展,2004年之后的yy文学的创作节奏越来越快,“tj”也越来越“流行”。
(关于太监文学是怎样产生的,半只青蛙有一篇很经典的文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本文的结束处看到。)
产生“tj”文学的原因很多,每一位大大选择“tj”的原因又带有很强的个性色彩。这里,我简单概括几个原因:
(一)感性与理性的不统一性
早期的太监作品有许多是因为这一个原因最后选择了太监。早期的作品带有很强的探索性,所以写了一半就因为文笔、构思、激情消退等缺陷停止的大大很多。这样的作品也不是没有一丝亮点。至少她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创意和思考。
(二)写作商业危机感越来越强烈
有的人用心构思了一部小说,但是因为错过了小说发表的时间段,弄得点击、推荐、收藏都不是很高。最后失去了商业价值,失去了写作的动力。这样的例子相当的多,尤其是在字数变成了最重要的今天。许多写手,尤其是想以写作为生的写手更是如此。
(三)数字化的写作
今天,许多写手在写着的时候已经不是在看自己写得怎么样了,而是写了几个小时之后,看一下自己写了多少字。够不够一个章节,如果字数太多了,可不可以拆成两个、三个、四个章节来更新。
数字在现在的写作中越来越重要。看一看绝大多数的写手与读者的留言就可知一二:
“今天一天三更,请大家点击,推荐和放心收藏!”——xx的《xx》公告
“才三万字呀,这这么看呀!快点更新呀!”——某某评论《xx》作品
(注:起点和17k等网站规定一个章节低于两千字不在首页更新中显示!)
后面的两种情形经常连在一起,形成多个复杂的原因。
(四)写手的外在问题
血红老大曾经说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他写东西没有任何的压力。因为家里可以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不需要自己为了生存而担忧。
这也形象的揭示了“tj”文学产生了又有一个原因是外部经济原因。喜欢足球类的人应该知道在2003年的时候出现过一本《足球怪史》的好书。但是作者幽遇后来就因为经济上的原因停止了写这本书,结果造成了这本有名的“tj”作品!
没有一个写手愿意选择太监,但是太监文学就这么出现了。这是一种悲哀,也是yy文学自身的净化。
三,“tj”文学的意义
任何一种存在都有它的意义,太监文学也是如此。我个人认为:第一,太监文学的产生是必然的。新的通俗文学是离不开尝试的,只要有尝试就会有失败。虽然现在,我们还不可以完全的定论,太监文学就是失败的作品。 第二,太监文学是yy文学的“百科全书”。可以这样说,太监文学包含了任何一本经典的yy文学作品的全部元素,甚至有些已经在yy文学中出现的元素,而“成功的作品”还不敢运用。这就好比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的区别与利用一样。第三,部分太监文学是反类型化的先锋。有的太监作品就是实验作品,它主要的功能就是实验和探索yy文学的出路。第四,通过太监文学,我们可以知道yy文学自身的不足和缺陷。
好了,几天的废话终于说完了。由于个人知识与认识的不全请各位看书的大大和小白多提批评意见!另:考试了,更新会更慢!最后说一句:本书写完后,准备写玄幻!
半只青蛙的《太监文学是怎么产生的!》一文,我没有找到原始出处,只好从血红那个“猪头”(呵呵)的《升龙道》中找到了这一篇经典的文章。
附录:太监文学是怎么产生的!
作者:半只青蛙
(此文献给所有无疾而终的作品和作者们)
太监文学,这四个字不知是谁取的,不过这个名字倒挺贴切。
何为太监文学?就是那种写了一半就再也不写,没有下文的小说。因为没有下文,没有下面的了,没有下面,自然就是太监了······
许多网友都对太监文学深恶痛绝,有人甚至为此破口大骂,为此也不知引发了多少的论战。
谁是谁非,不如先从太监文学产生的背景谈起。
网络写手这个名词是随着因特网的普及而产生的,大部分网络写手的产生,网络时代的到来,为网络作品的诞生创造了一个大空间。而大部分的写手的产生,都起缘于一时兴起,灵机一触,于是也就一时失足,落入网络苦海,开始了他们写作的生涯。
写作其实是很苦燥凡味的,坐在电脑前,对着屏幕敲击键盘一整天,对于初写者来说,最多也只不过能敲出数千字来。
但枯燥乏味并不是初写作者最大的问题,因为初次写作时,写手带着一股冲劲,在初写的一个月内,这股冲劲足以化解任何对初写者的负面影响。
这时候写手进入其写作生涯中最辉煌的黄金时代。每天,当他坐在电脑前苦敲n个小时,写完一篇文章之后,都会产生一份令其快乐不已的成就感。这时候,苦坐一天身体产生的各种不适,比如说腰酸,脚麻,腿抽筋,眼睛肿痛,手腕酸痛,也随着自己把文章贴在网上而化为乌有。
“我又写了一章!”看着自己文章的上多了几点的点击,快乐,幸福充满了写手的内心······虽然这时也会有读者催稿,但单调的“快更新”三个字可以令其产生继续写下的冲动。
此时是作者创作的颠峰期,虽然文笔还不够成熟,依然可见刀斧打磨的痕迹,但产量却是其写作生涯中最高的,一天四五千字不在话下。
随着时间的推移,写手敲出来的字数也逐渐地增多,其在网上的名气也随着文章和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渐渐地提升。当然了,大浪淘沙,也有一部分的写手因为水平不够无人问津而落马,但留下来的,基本上都是有其特色和可看之处的作品。
这时,写手在网上差不多已有了一定的名气和一部分的fans,而读者也开始对日渐出名的写手产生期待感,摧稿之声日渐上扬。
这时,写手进入了白银时代。
白银时代的特征就是写手对读者回复的要求提高了,简单的好,签到已不能令其产生快乐和写作的冲动。此时的写手,不仅是为了自己的喜爱和对自己作品的负责而写作,而且也是为了读者认真的回复而写作。
很遗憾的是,能真正地为写手认真地回复,提出良好的建议和评论的优秀读者实在是太少了。而简单的签到和好字的正面效果就太少了,越来越多的快更新,太慢了,却在慢慢地消磨着读者的写作**。
这时候,写手的更新速度虽不如黄金时代,但出文的质量却胜之不少。他们开始用心地钻研文笔,提高文章的质量,写作的文风也日渐成熟。
白银时代的时间不会太长,一般在一个月到二个月之间,这时候,初次写作的冲动正在慢慢地消耗。
白银时代和青铜时代的之间的界限是很模糊的,但过程却可以从更新速度上看出来。更新速度由二三日一贴慢慢地变为一星期一贴,甚至更长的时间。
其中的原因很多,归纳一下,共有几点。
1。写作是乏味的,也是非常占时间和精力的。初期的兴奋期过后,写作开始由快乐的事变成痛苦的事。初期写完时写手兴奋的心情,这时也变成了如释重负的解脱感:嗨,总算把今天这一章写完了。
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我是个生化危机迷,写龙战士前我买了一片正版的生化危机三代。可是因为写作,这个游戏,我花了整整半年的时间才把他玩过一遍,并不是我技术烂,相反系列化危机我可以说是一个大侠级的高手。整个游戏玩通关我只用了三个小时,真正的原因是我没有时间。
为了写作,写手们牺牲了几乎所有业余的时间,对于一个初写手来说,写一篇四千字的文章,需要花掉他们四个小时的时间,甚至更多。如果再加一其构思组织词语的时间,那就更长了。
试想一下,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时,扣除吃饭睡觉,又有几个四小时剩下来,他们还要不要上班,上学了?
为了写作,他们连玩的时间都没有了。。。。。。。所以我在网上看到有读者因为作者去玩传奇而不写作就破口大骂。
我真想对他们说:**的!
我绝对不会为这句话而后悔,作者也是人,难道就不能玩?为了写作,作者其实牺牲了很多,连玩和在生活中交友的时间都没有了。
他们写一篇四千字的文章需要花费差不多六个小时的时间和精力,(快的高手也许只要四个小时)而各位看一篇文章却只要五分钟······
扯到这个,就难免提到回复的问题了。缺少高质量的回复,甚至用心的回复,我想这几乎是所有网上写手都遇上的问题吧,这亦是令其心冷退出的重要因素。
敲击键盘,写上几十个字的回复,只需极少的一点时间。
不要用“写不出来”这四个字来回答,那等于是在承认自己是弱智。看了几十篇文章,心里没有半点想法看法和意见,那是不可思议的。大家不是不会回复,而是一个字:懒,懒得动脑,懒得动手。
白银时代的作者,往往都是为了这几句话用心的回复而写作的。至少我就是这样的,我当时就是为了元元几个固定给我写回复的读者而写作的。比如说咬桔子的猪,韩柏这几位朋友。
“可惜这世上只有一个从不乱······”这是某位朋友说过的话。
心中的不满,生活的压力,最终导致了作者写作速度下降。
这时侯,被黄金时代的快速更新抬高了味口的读者开始不满,叫骂了,如某个利嘴的朋友所云:一群流氓读者排着长队,杀到作者家门口,大呼快更新,否则就纵火烧屋,还美其名曰:爱之切而恨之深。
下面会发生什么事,大家自然也猜得出来。作者越写越慢,叫骂之声越来越多,作者情绪越来越坏,越来越不想写,而叫骂声也越来越响,恶性循环。最后,黑铁时代到来,太监文学诞生了······
我只是从回复和写手的心态来讨论太监文学产生的过程,我是作者,我自然是站在作者的立场说话。
或许有人会说作者自私,不为读者找想。那我反问一句:那你为作者做过什么?
这又是老话题了:你为我写过三十个字以上的,有内容,动过脑筋的回复了吗?你为了提过好的建议了吗?你为我指出过文章中的bug了吗?
如果有的话,我会向你道歉说对不起,因为你是我真正的读者,我有负你的期望。
如果没有,请闭嘴!(我这人嘴臭,会“嘴”字前加上一种抬起腿撒尿的动物的名字。另外再竖起一根中指,附上皇太极的四字真言)
以上的内容,完全真实,因为这是我写作时的心理变化历程。我想那些被人指责为太监文学的作者,也都有过和我类似的经历吧。
附:
请不要用“半只青蛙你本来也写过回复和评论吗”这个种问题来反驳我,因为我是常写回复的,由于我和作者大都相识,很多评论建议都是在qq上聊的,不信可以去问那些作者。
至于我个人的道德问题,我这个道德低下,目标是作个痞子作者。骂我的话就省了吧,说一个流氓是流氓实在很无聊。
我这人很势力,对认真回复的朋友用笑脸,对不回复只会催稿的板着脸,不说话不催稿的不变脸。
本想学某人一样穿上马甲,不过想想还是算了吧,大丈夫敢作敢当,又怕过谁来着。
第三章 数字化的vip
2004年六月,我在起点主要看两本书:天子的《再生传奇》和风再起时的《足球之谁是王者》。(这里所说的主要的意思是指vip订阅!)订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那就是两本书的最新vip章节都非常长,有的章节甚至达到了2万字!但是那么长的章节竟然什么都没有讲,或者说那么长的章节写的都是与故事没有关系的废话!
对于看书史较长的小白来说,一般都知道yy文学的章节更新通常有下面几种情形:
一,出版版本的章节通常是每个章节五千字左右。比如搞怪的《心灵黑客》、雪域倾情的《花开堪折》等。这样的章节是为了出书而做准备的;当然根据作者的写作习惯不同,也有人每个章节达到八千、一万字的。比如玄雨的《小兵传奇》和中华杨的《中华再起》等。这样的章节一般章节的字数相差不大。
二,新手写的实验性的书。字数波动比较大。一般情况下,这样的写手是想一章写一章,写一章上传一章。写出来的章节字数在一千到五千之间不等。后来各大网站平台推出“一个章节低于两千字将不会在首页显示”的制度后,最少一个章节的字数也在两千字上下波动了。不过,这样的书最后很少进入vip的!比如小弟的这本《浅论拾遗——yy论》就是这样的书,就是写一章,发一章。(这里厚着脸皮自己打个广告。呵呵!)
上面的两种情况,不管是哪一种情形,我们都应该支持。因为他们都是用脑子在写文章!
现在回到我开始提及的问题:2004年暑假开始在网络平台(尤其是起点中文网)上的vip章节出现了字数“批发”的现象。我称这一现象为“数字化的vip”。
看书的时候,我们是把思维“渗透”进文字中。遇到“知音”时,我们会热血沸腾,目光随着主角、故事情节而转移,我们的心会不停地自问:主角会怎么样了?故事会有转机吗?结果会同自己的想得一样吗?
在这个时候,我们是一座不设防的罗马。鼠标在这个时候随着手指不停地点击——订阅!然而,读着对我们来说毫无意义的数字,心情沮丧和失望,同时不死心地继续点击,然后继续失望!
电子版本每一个章节的字数变多,这本来是一个作者、读者都高兴的事情。说明作者的灵感来了,读者可以很快的看到新的内容了。但是,结果呢?字数是上去了,情节呢?故事呢?还在原地踏步。这是读者所不能忍受的!
2004年下半年一直到2006年的今天,这样的情形反而变成了一种“时尚”。比如林海听涛的《我们是冠军》,现在的最新的vip章节,哪一个不是七八千到一两万字的?喜欢看林大书的人都知道一点:林大早期的书和《冠军》早期的章节并不是很长。看来网络写手的打字速度进步了,与之相对的就是文字功底下降了,原本可以用一千字就可以形象的描绘出的场景现在却用了五千字,甚至更多。
读者在订阅书的时候就有了犹豫,一旦订阅了,看到的却是毫无内容的文字符号怎么办?思考的结果就是盗版帖越来越流行。
当然,vip章节数字化这一点还与2004年兴起的网游类小说有关。写网游的人九成九都玩过网络游戏,都经历过网络游戏中聊天打字的训练。所以在网游类作品的废话就显得特别的多。许多文章就是流水帐,与文学一点边都沾不上。但是它可以很好解决部分网络游戏读者的审美情趣,这种审美情趣通常都是一次性的。看第二遍的人很少,因为流水帐很难与我们产生共鸣。这也可以很好的解释为什么骷髅精灵的《猛龙过江》在网络上人气那么足,但是实体书却卖得很惨的事实。
章节字数变多,内容变的冗长了。这样的做法与行为带来了无数的影响。我暂时还没有办法确定这种影响是否有利于yy文学的发展。
首先,对于作者尤其是靠电子稿费生活的作者来说,这样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不过,它带来了两个方面的后果:一方面在短期内迅速地提高了作者的收入,改变了作者的生活;另一方面也影响了书的质量,给读者留下了恶劣的印象,后面的书能不能够写下去,变成了一个问题。2005到2006年各个网站都出现过部分vip作品tj了。
其次,对后来者的影响。
人的学习能力是惊人的!仿佛在一夜之间,许多写手都学会了在自己的书中加一些没有用的文字符号,解决字数不够问题。演变到今天的结果就是故事性、情节性甚至yy性都给我滚到一边去,字数才是一本书最重要的!2005年,雷云风暴的《从零开始》能够成功,很大一部分得益与它那惊人的字数和更新手段!
这种情形下,新进写手就只有两种选择:一就是不停地码字,不管这些字在故事中有多大用途,只要你能够码出来。另有一种就是选择太监!只要看到书的风头不对,立刻停止,重新挖个新坑继续!
这是一种不明智的行为,同时也听到过许多新进写手所说的无奈!
第三,对读者的影响。
读者在短期的不适应之后,很快就调整了自己的看书方式。你不是挺能码字的吗?那好,我就看快一点,反正也没有什么关系,一次跳过三、五十字并不影响看故事。是的,看故事!而不是欣赏文学作品。
读者的欣赏水平也就在这样怪异的阅读中降低了,最后的结果就是:需要思考的作品也就变成了垃圾——因为更新次数少,点击推荐低呀!
读者的反应很快就反馈给了敏感的写手,于是打字快的人就开始疯狂地打字和数(第三声)字,打字慢的写手开始慢慢地存稿,直到累积到一定量。文学性在这时候已经可以忽略不计!
第四,其他方面的影响。
这个时候,写作就有了很大的风险,可笑的是,这种风险竟然来自字数!对于重视文笔但没有名气的写手来说,他们就要考虑写作成本了。因为书写得再好,没有人看,没有人气,那都是扯谈!
所以,自认为写得不错的人选择了版权买断式的投稿。试想一下:没有名气的通俗小说与写手这样的投稿存活率有多高?
不过,版权买断到是一个好途径。无数的商家从中看到了商机。起点、清新、17k等一系列平台推出了买断计划。
当然,如果把yy文学的文学性降低完全归结为“数字的vip”也是不现实的和不符合现实的事情。但是“数字化的vip”确实给yy文学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数字化的vip的出现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除了社会经济节奏加快、写手危机感的加深外,还与yy文学本身固有的缺陷有关。
第四章 笑谈yy小说三要素
在yy文学中一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yy小说的三要素:第一是更新,第二是大胆的yy,第三是广告!”
在《梦回九七》第一卷,第十一章“小说要素”中,杨凡在他的语文课上告诉了他的老师刘倩,引起了一阵哄笑。杨凡也在尴尬中坐下。
这是一种善意的猜测,通灵者借用这种方式告诉我们:也许有那么一天,小说的三要素真的就变成了这样的形式。
当然对于完全肯定传统文学中的小说的朋友来说,这仅仅是一个玩笑,只是为了增加小说笑料的小插曲。不过,对于从事yy小说创作的人来说,就必须要考虑到这三个因素。这三个因素包含了太多的东西,不是三两句话就可以说明白的事情。下面我简单地分析一下:
“第一是更新!”
yy小说的平台是原创网站,yy小说的根本是网络。这是无庸质疑的。这一事实到现在明显化的表明了它给yy小说带来了两个方面的影响:一,作品完成过程的多动性,即小说在创作过程中会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使最后的小说偏离了绝大多数写手原意。二,小说的趣味性和可读性。这一点很好理解,yy小说与网络帖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网络帖子如果点击和跟帖不多的话,很快就会泯灭在众多的帖子中。yy小说也是如此,最新的一个章节如果没有可读性和趣味性的话,也就失去了网络传播的价值。
一旦作品的可读性很强,就会让读者产生期待。但是yy小说的多动性却表明这一类小说是不可能一次性写完的,同时读者的期待心理是有一定的时间和期限的。这也就要求yy小说在连载上保持一定的规律,毕竟,网络平台不是杂志!
这里的“yy小说的连载规律性”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更新”!
传统文学的首要定位是出版,用于交流。现在,随着网络的发展,只要在网络平台连载了,就算是一部作品了。但是,一本小说的构思再好,如果没有用于交流,不更新的话,就算前面的内容写得再好、再感人也是一部让人惋惜的半成品。
所以,新的话题:更新,出现了。
更新在yy文学的创作过程中,变成了一种可以见到的很重要、很特殊的环节。并且随着yy小说创作节奏的加快,更新在yy小说中的商业价值变越发重要了。
更新的学问是每一位yy写手必须学的第一课。优秀的写手都相当了解自己的写作思路、写作手法和写作速度(在yy中的表现就是自己面对电脑屏幕平均每小时能够打出多少字)。更新是与每个人的写作习惯相连的。
比如云天空的书更新必须要快,因为他的小说没有一点思想深度,只要看起来爽就可以了。这样的写作特点要求了书的更新速度的快节奏。与之相反的是阿三瘦马的书,尤其是《叛》,更新不能够刻意的追求快,因为主人公的心灵历程才是最主要的部分。喜欢看的读者们从中需要一定时间来消化和反思。这样的文章是不能够追求更新快的。
也可以反过来说,现在的写手太追求更新速度了,所以他们的文章也就变得形式化和类型化,思想表现的力度显得不强。当然这也与yy小说是否为消费商品的定位有关。
简言之,更新是yy小说的一大要素!
“第二是大胆的yy!”
这是yy小说最具特色的地方。yy小说的目的就是为了发泄年轻人的内心不满,为了满足年轻人的内心**。但是每一个统治阶级都不会允许出现直接攻击统治阶级和不利于统治的事情发生。所以年轻的不满就需要一个虚拟的空间,虚拟的环境来进行发泄。
大胆的想象,不仅仅是为了发泄和对现实的不满,还有一些平时想到但是不敢做的事情,另外还有学习到的令自己心情澎湃的却不存在的场景的重现。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就是,我在前面yy文学定义里面提到的创作者的年轻化问题。年轻化也就意味着经历的事情很少,所以在作品表现的时候就没有什么深层次的情感可以描述。这就奠定了写现实的道路是行不通的,也很好的说明了写都市类的作品那么多,但是也只有撒冷与阿三瘦马算得上的是名家是原因。
但是虚拟的空间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在这个空间里,什么都是作者说了算。比如玄幻,比如网游。
既然什么都是虚拟的,那么没有超强的想象力的不行的。所以大胆的yy显得很重要。
此外,绝大多数的人看这一类书就是为了缓解身心的,带有很强的消遣性。这就要求yy小说脱离现实,虚构现实。这样子才能够玄想和放松。
“第三是广告!”
提到这一点的时候,我无语。
2005年4月,《我们是冠军》的作者林海听涛推荐了另一本足球经典小说《求索》。我们没有什么感觉。2005年出现的无数的新书打上了这个盟,那个盟的时候。我发觉到广告的威力了。2006年6月,一个叫火苗的家伙遍地打广告的时候,我终于哭了。这还是文学性质的小说创作吗?
2002年的时候,广告是有的,但是没有多大必要。因为书就那么几本。我清楚地记得我第一次上幻剑看书时,把书库的22页翻了个遍。但是现在,广告变成了一种手段。并且是一种非常必要的手段。
现在的广告不仅仅表明你的作品宣传力度,还说明了你在一个yy平台的关系网的厚度。许多人都会鄙视那些新手,因为他们刚写了几个章节就开始到处的“贴”广告,影响了阅读的心情。但是,那些牛人呢?我看到赤虎的《秘界》刚出来无数的起点名家都在为他打广告。
为什么?因为这已经形成了一个***。后来者如果想进来就必须达到一定的高度。不然,还是选择tj吧。
客观地说,广告有两个影响:一,它告诉了我们书写完后要学会推销自己。二,创作平台的公信度下降了。
我们应该看到,yy小说中提到的三要素的包含很多方面的信息。这也说明了yy小说的创作已经不的单纯地作家用文字来反映社会那么简单了。yy小说的三要素点到了小说成功的前后所有因素。
****
第五章 类型化作品 (一)
类型化一词原本常见于影视作品中,后来随着畅销书的流行,类型化一词开始在西方商业图书中流行,类型化写作也开始在文学领域频繁出现。商业写作成了一种新的写作新式。
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之后,迅速地引进了写作商业化体系,在上个世纪末出现的美女作家、“身体写作”、少年作家,70后、80后等等。与其说是一个文学思潮还不如说是一种商业化运作。这些潮流的代表性作品中带有很浓的类型化倾向。当然,类型化还没有被完全地提出。
21世纪,yy文学兴起后,迅速地出现了分化,各大原创平台纷纷推出yy文学的分类。yy小说由早期的玄幻变成了玄幻、武侠和都市三类,随后进一步分化,变成了今天的14类。即玄幻魔法、武侠仙侠、现代都市、浪漫言情、历史、军事、竞技、游戏、科幻、灵异、美文、同人、剧本和图文。
这种分类是yy文学类型化的体现。我们看到的作品的类型就像商业电影一样,因为这样的分类可以进行“流水线作业”生产了。
类型化是yy文学商业化一面的体现,商人从人类的灵魂中看到了金钱,于是盛大进驻了起点,tom进入了幻剑。
类型化的出现加快了yy文学的发展,使得yy文学能够在短期类迅速地提高社会影响。类型化也就意味着,我看准了一种类型,抓住了这一类型的特性,我就可以不动感情地写出一本甚至多本这样的书。书的数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