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土佐之梦-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能得到的泥菩萨才是好菩萨,能够派上用场的泥菩萨才是好菩萨——更重要的是,这尊泥菩萨是我找来的。

这样来考虑问题,对我正殷勤接待的那位大师实在很不敬,可是,这就是乱世啊。而且从周嵩的角度考虑,能够成为幕府将军,绝对是乐意的事情……

次日回到领地,我恭敬的让出了三重城的主天守,将周嵩迎了进去,随行的诸人,除了石谷赖辰一家和服部家的十余人外,也都安置在主天守下层。然后,我吩咐担任城代的秀景好好招待诸人,自己前去找石谷赖辰商量通报信长的事。

“好不容易才来到我这,又要前往小牧山,实在是麻烦义兄了。但是这件事,只有以义兄的立场才能解释清楚,周嵩大师和诸位,虽然是我接来的,却也不方便住在我这。”见过了石谷赖辰的正室、菜菜同父异母的姐姐,以及他的长子石谷加兵卫,我稍带歉意的说。

“没关系。但是,私下和你说一句,我是希望能留在你这里的。一来可以和你夫妇俩长久相处,二来嘛,我和织田弹正不太合得来。”石谷赖辰道。

“这个应该没问题。”我想了想。

“那我再私下问一句,”虽然并没有外人在场,石谷赖辰仍然放低了声音,“你是不是早预料到了今天?”

“没有了威望昭著的三好修理大夫镇压形势,又有野心勃勃的松永从中搅和,公方殿和三好家的冲突,几乎是免不了的,”我不无真意的叹道,“之前只是猜到可能会有一番争斗,想保护你一家,却没想到会这么激烈,公方殿、庆寿院和那么多奉公众都遇难了……还有,你带出来这些人,尤其是周嵩大师,实在是令我惊讶啊!”

“周嵩大师的事,算是一个意外。其余几位大人愿意随侍,自然不能拒绝。同僚一场,能够关照到的,就尽量关照下才好……没给你带来麻烦吧?”他问道。

“麻烦倒算不上,可能还是一番机缘……但是,在弹正殿下面前,千万要把我和营救周嵩大师这事撇开,我只是听到了你的消息,所以才特地前去迎接,仅此而已!”我郑重的拜托道。

“既然这样,那你还这么大张旗鼓做什么?”石谷赖辰不理解。

“这位很可能是未来的公方殿啊,总该隆重些才是。而见到这番军容,想必会对我织田家更有信心,同时对我吉良家留下深刻印象吧……”

第六十三章:伊势新番(上)

“……事情大致就是这样。”在小牧山城的会见室,石谷赖辰将义辉被弑、周嵩投靠的事告诉了信长。所述大体和事实相若,只是淡化了我的作用,连我特地派出保护他的贴身侍卫都说成是临时赶到的澳屋护卫。

即便是向来行事少有顾忌的信长,也对三好家的肆意妄为大感惊讶。室町幕府的十三位将军中,有被架空的,有被逼让位的,有被赶出京都的,特别是最近五位,都有过亡命在外的日子。但是,即使是再跋扈不过的人,除非是不想要自己的家族和性命了,否则都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作为天下武家的栋梁,从古到今的众位将军中,此前被臣下杀伤的,只有室町幕府的六代将军足利义教。当初六代将军义教,厉行专制苛政,大肆介入斯波氏、畠山氏、京極氏、山名氏等有力守护的家政,还杀害了一色家家督一色义贯和土岐持赖,才招来赤松家的谋逆。即使是这样“顺应民意”,贵为四职之一的赤松氏仍然受到各家的一致讨伐,宗家迅速被消灭掉,直到应仁之乱时才趁机恢复了播磨的旧领。

再往上追溯,镰仓幕府三代将军源实朝被杀,凶手是二代将军之子、自己的侄子兼养子源公晓,这算是家事,是将军家内部的权利之争。即使是这样,源公晓随后也不得不自杀了。此事直接导致了镰仓幕府的政权更替以及源氏嫡系的灭亡。

这是实实在在的大逆。

沉默了好一会,信长才点了点头:“辛苦石谷大人了……既然石谷大人救出了周嵩大师,想必会继续效忠吧?我信长将会妥善的安排各位。”

“织田弹正的好意,在下心领了,”作为幕府申次众,在礼仪上石谷赖辰不用和信长客气,“然而在下才疏学浅,原不足以奉事。此次机缘巧合,得以略尽忠诚,此后就能安心悠游了……义弟宣景颇有资财,向来重情重义,在下倒无生计之虞。”

“是这样吗?”信长转头望向我。

“臣下亲戚很少,难得义兄有意,自当竭诚供应。”我欠身回答道。

“那么就这样吧,”信长没有强求,“石谷大人请便。景次郎,你留一下。”

等到石谷赖辰出去,信长拿扇子敲了敲地板:“景次郎,我记得当初你和这位义兄见面,并不是很愉快啊?怎么现在似乎很亲密了?”

“时间长了,交往多了,自然能更加了解。既然义兄一向以诚待我,我亦当以诚报之。”

“哦,是这样么……我还以为,你和这位义兄有什么默契呢,”信长忽然紧紧的盯着我,“你是不是预先在京都作了什么安排?当初你前去京都觐见公方殿,是不是就在为今日做准备?”

不是吧,信长居然这样认为?如果这是他的本意,那他的联想力未免太丰富了!

我只是想关照一下石谷赖辰,根本没想到周嵩的事。在我的认知中,觉庆才是给予织田家大义名分的人——不过,既然成了之前的局面,我也很乐意好好利用一番。相反,如果周嵩送到门前,而我却视若无睹,甚至拒之门外,被信长知道了,那才没有好果子吃。

他这么问,大概也就是敲打敲打而已吧……

“主公实在太高看臣下了!”我连忙叫屈,“京都动乱,义兄前来投奔,这在情理之中。周嵩大师前来,却是臣下深感意外的事情。只是素知主公志向,遇到这样的天赐良机,自然要为本家把握住。”

信长是聪明人,我所说的天赐良机,他完全能够明白。

“可知觉庆的下落?”他进一步问道。

“义兄走的是南近江,没有经过大和国,所以没有消息。但是大和目前还算平静,觉庆大师想必仍然留在一乘院,由筒井家保护吧!”我斟酌着回答。

“也就是说,三好家在击败筒井家之前,是无法控制觉庆的,”信长沉吟着,“但是,本家也要加快攻略行动了。”

“是。应该尽快平定美浓。”我附和着。

“伊势也是一样!……你上次的提议,我答应了,稍后会作出安排,派人前往伊势协助。”信长说。他指的是我提请转封几家小豪族的建议。

“臣下感激不尽!”我欠身施礼,“那么什么时候送周嵩大师前来小牧山呢?”

“先让那位大师在你处休息几天吧!”信长皱了皱眉头。周嵩作为幕府将军的有力后继者,织田信长以大名身份迎接的话,礼仪规章不是一般的繁琐。而且,他不能像我那样让出主天守,还必须为周嵩准备合适的下榻地点。

次日上午,信长在评定室召见我,传达了他的决定。中川重政、生驹家长两人将和佐胁良之一起成为我的与力,并于近期率领两千人的援军,和我一起平定春日部一族。事成之后,三人转封朝明郡,视战功给予三千到五千石领地,原领向主家奉公。

同时,按照丹羽长秀的提议,信长决定了周嵩的下榻之处。

在小牧山城北部山中的洞云山大山峰,有一座正福寺,创建于七世纪后半期,曾经与比睿山延历寺其名,号称“西有比睿延历寺,东有大山正福寺”,是全日本有名的天台宗寺庙。后来在1152年,延历寺和三井寺论法时,三井寺僧徒袭击了正福寺,几乎将全寺烧毁。到了十四世纪中叶,寺庙彻底废绝,留到现在,就是日本著名的国家级史迹——大山廃寺跡。

信长决定在洞云山重建一所寺庙,供周嵩下榻驻足。考虑到周嵩所担任住持的鹿苑寺信奉临济宗,新寺庙也将同样宗奉临济宗,名字定为江岩寺(此寺实际由十洲宗哲于1571年创建,名字取自于二代住持秋岩悾9们牍壑鹕罹恳玻6谒旅砜⒐ぶ埃茚越菔弊≡谛∧辽礁浇牧偌米谡娓K轮小

三天之后,信长亲自带领三千人,由佐治家及我家的水军联合运送至三重郡。在我的陪同下,信长前往三重城主天守拜见了周嵩,然后以千人护送至真福寺,送上肩舆一乘、十德服五件、空白佛经百部、沉香百斤、缩布百匹、永乐钱两千贯等礼物。应酬之间,自然有一番礼仪。之后周嵩便在真福寺暂时住下,而信长则在江岩寺附近划出五千石土地的寺领,作为足利义周的食邑,由松井友闲管理。

另外留下的两千人留在三重郡,由中川重政、生驹家长暂时率领,协助我攻略春日部一族。

东昇之章  第六十三章:伊势新番(下)

春日部一族分为春日部、伊坂和星川三家,宗家春日部氏居于朝明郡萱生城,也称萱生氏。这一族向来效忠于北畠家及其分家神户家,和已经灭亡的赤崛一族敌对。由于我向来和北畠家对着干,所以这一族也和我对上了。前次神户家、楠家率河曲、奄芸两郡五千人进犯,春日部一族就负责在北方牵制,并伺机攻占尚在建筑之中的三重城。可惜他们动作慢了点,等到集合军势进入我方领地,南方已经传来了神户联军被井伊直虎击败的消息。

事后,趁着今年的新年,春日部一族曾经向我进献礼物,可惜我早有既定方针,就没有和他们虚与委蛇。知道了我的意思,春日部一族在今年上半年大肆扩展军备,加固了萱生城,为此甚至还耽误了领地的农事。

等到信长留下两千军势,他们立刻知道我要有所动作了,于是拼命凑集了两千军势,准备死守萱生城。另外,他们还试图拉拢附近的阿下喜、白瀬、高松等小豪族和我敌对。可是,我上个月才率四千多军势招摇进入关家领地,连关胜信都不得不屈服,这件事让周围的小豪族们都看清了形势,别说是帮忙牵制,顾念着唇亡齿寒、没有对春日部家落井下石就算厚道了。

于是,当我率领常备一千两百、预备一千五百、以及主家援军两千人围住萱生城时,各家都谨守领地,表明了观战的态度。

萱生城并不大,但是经过修缮后,防卫还算是可以了。周遭的城垣高有两米左右,皆以石块垒起,在城垣之外,还有一圈宽达三米的护城河,水源引自附近的朝明川。

考虑到可能的伤亡,我只进行了一轮试探性的攻击,之后就再没动作。几天时间过去,我这个主将极为淡定,倒是中川重政和生驹家长坐不住了。

中川重政和生驹家长,都是信长的亲戚兼母衣众亲信,中川重政是出自胜幡织田家的准一门众,和木下雅乐助、津田盛月是亲兄弟,因为家道中落,三人分别继承了别家小豪族,守着千石左右的领地过日子;生驹家长是吉乃的弟弟,但是信长向来任人唯贤,对亲戚并不怎么照顾,最多就是亲信一些;生驹家的生驹屋敷扩展为小折城,工程到现在还没能完工……眼看着参与修建小牧山城、同为小舅子的塙直政渐渐抬头,他免不了眼红:他的姐姐生驹吉乃,比塙直政的妹妹塙直子可受宠多了啊!

这次协助攻略春日部,对于他们来说不啻是一大良机。之前信长就交代他们了,如果此战能有所表现,将会赐予朝明郡的三千到五千石领地。可是,作为主将的我一直按兵不动,他们想出力拼命也没处使劲儿。

在两人的强烈要求下,我只好召开了军议。

“大将!城内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请迅速下令攻城,我家长一定努力死战,绝不辜负主公的期许!”众人才在主帐坐定,生驹家长就迫不及待的请战了。

“我重政愿为先手,还请大将务必允许!”中川重政也说道。他是最早加入赤母衣众的一个,相对于后来补充的生驹家长,和我的交往要密切很多。

“拿下萱生城不成问题,”我笑着制止了好战的两人,“之所以没有强攻,主要是出于减少伤亡的考虑。两位率领主公的援军,如果能够毫无损失的不战而胜,肯定会得到主公的赞许吧!”

“那么,如何不战而胜呢?”中川重政很有兴趣的问。

我向竹中重治点了点头:“重治,你就为中川殿下解释一下如何?”

“是。”竹中重治在马扎上欠了欠身,“今年以来,春日部家大力的扩展军备和修缮城池,家中的储备已经花掉了很多;现在已经是六月份了,城中想必剩不下多少粮食,供养着两千军势,肯定支持不了多长时间。按照本家所雇忍者的调查,我们只需要围上二十来天,他们就不得不降伏。”

“我就说了,大将肯定有自己的考虑,你们还偏要拉着我来!”佐胁良之笑着对中川、生驹两人说了一句,然后转向竹中重治,“只是,春日部家为什么会选择守城呢?他们也会考虑到这种情况吧!”

“他们在期望北畠、神户两家的支援,也等着其余小豪族拉我方的后腿,甚至还向关家、鹿伏兔家派出了使番。可惜北畠家被长野、九鬼家牵制,神户家去年年末大败亏输,都无法提供支援;关氏一族和我方已经有了默契,周边小豪族早已慑于本家的军势,都不会出兵。更何况,本家的三千水军还没有出动。”竹中重治解释道。

“原来大将早有妙算,看来我重政是太急切了,”中川重政欠了欠身,“就这样等待萱生城开城降伏吧。”

“其实我召集这次军议,是想将春日部家的领地作出分配。可能的话,也讨论一下咱几个之间的配合方式,”我将这几天的考虑说了出来,“三位的领地范围,分配权在主公,在下会尽力把各位的功劳上禀。其余剩下的部分,主公已经有过承诺,允许我分配给自家中的几位。”

“那就拜托宣景殿下了,并且致上我的祝贺之意。”中川重政笑着说。现在不是军议,他说话就随便了一些。

“只是我有一个想法,还需要各位的支持。”

“吉良殿下请说。”生驹家长说道。

“是这样的,我吉良家的收入主要依靠的是商业,领地的粮食,基本上全部用作了军粮,所以才能够维持一支成规模的水军……这一点,藤八是很清楚的,是吧?”

“的确是这样。”佐胁良之表示赞同。

“最近主公命我向濑户内海发展,先控制熊野地方的海域,我必须继续扩大水军的规模,对粮食需求比较大,所以希望三位转封过来后,领内的粮食能够全部交给我,价格方面一定让各位满意。”

“但是,各家都要留下一些,作为家中足轻的粮食吧?”中川重政道。

“这就要说到配合方面了,”我笑了笑,“各位的封地,如果是五千石的话,按照家中的标准,大概需要提供一百五十人左右。这个人数并不能单独组成一支备队,所以我建议编入我的预备之中,军粮方面自然全部由我负责提供。”

“吉良殿下的预备,不是有一千五百人么?”生驹家长十分疑惑。按照一般编制,每支备队的人数是在三百到一千五百左右,再多了的话,肯定会分成两支备队。

“自然会分成两支备队了。其中的一支,会交给三位。”我说。

这样看上去,等于是我既提供粮食,又给他们提供兵员,似乎是吃了大亏。但我更希望能够统一编制和训练,这样调控起来更加顺手。而且只要他们在我的编制之中,就可以统一进行指挥。

“呵呵,这样便宜的事,我自然没意见。”佐胁良之笑道。

生驹家长和中川重政想了想,也表示了同意。

“那么就这样说定了……”我点了点头,“至于本家的各位,由于主家的支持,伊势的攻略将会加快,我希望各位能够将领地的农事和水利交由一丰统一筹划,然后专心于领内的军务和治安,收入由本家换算为金钱和俸禄一起发给。待到攻略完成后,再恢复原状如何?”

“臣下作为常备的副将,军务已经够忙的了。领内的农事一向组织得不怎么样,主公愿意帮忙,那是最好不过。”蜂须贺正胜回答得很干脆。

“臣下负责预备,也是无暇分身。手下也没有什么善于内政的人。”前野长康跟着说道。

“喜太郎,你呢?”我问评内利定。

“主公,臣下没有领地啊?”评内利定怀疑的问。他原先在松仓城的一千石,是前野长康给的。川并众美浓领地奉公之后就没有了。

“很快就有了。春日部家旧领,至少有五千石留下供我封赏,其中的三千石赐予岩松经定,一千五百石给你,正次五百石……这几年来,真是多亏了你啊!”

“臣下感激不尽!”评内利定躬身致谢,“就委托给一丰殿下吧。”

“宣景,我家的领地,也请一丰帮忙照管怎么样?”佐胁良之忽然说道。

“这样不太好吧?”我沉吟着。之所以要将家中诸人的领地全部由一丰代管,是为了统筹规划水利和开垦新田,提高领内的石高;另外,掌握了户籍,也方便领地的管理。但是,佐胁良之是信长的直臣,如果我插手他的领地,不仅于理不合,信长大概也会有意见。

“以咱俩的交情,有什么关系,”佐胁良之大大咧咧的说着,“我家中没什么内政人才,交给一丰那帮人的话,肯定比我自己照管的好。”

“这样好了,到时你派一个人负责,然后在一丰手下接受指导,怎么样?”我想出了这种间接介入的方式。

第六十四章:如何抉择(上)

信长派来佐胁良之、中川重政及生驹家长作为我的与力,也就定下了织田家在北伊势方面的势力架构。不出意外的话,他们三人会控制朝明郡,辅助三重郡的我掌握北伊势的地盘。而我在那场军议上定下的配合方式,就会成为具体的治理方针。

自从听过了竹中重治的分析,他们三人全部放下心来,就等着萱生城内断粮之后主动降伏了。

然而,到了六月下旬时,安浓郡津町的津屋分号忽然传来紧急情报:北畠家放弃了与长野家表面上的友好关系,和神户家同时出兵,从两边夹攻长野一族!

听到这个消息,我稍稍有些意外。目前长野家名义上的家督长野具藤,是北畠具敎的次子,实际上不过是长野藤敦掌握的人质,迟早会被废黜。按照武家的习惯,到那个时候,虽然成为了敌人,长野具藤也不会受到伤害,只是要被送回北畠家。但现在北畠具敎先行破盟,就等于是放弃了这个儿子,让长野家有充足的理由杀掉长野具藤。

也许北畠家是厌烦了那种投鼠忌器的日子吧!或者,北畠具敎发现我正被萱生城牵制着,机会难得,所以就拼着赔上自己次子的性命,想趁机消灭我在伊势最有力的盟友。北畠具敎大概以为,我作为织田家的北伊势但当,一定不会放弃即将到手的半个朝明郡,所以不会给予长野家什么支援。

如果北畠具敎是这样认为,那就实在是小看我的眼光了。长野家的重要性,我非常清楚。无论是在宫川逼迫北畠家退出志摩国,还是在大和国击败十市、古市及北畠联军,我能占据着上风,其原因都是有长野家协助我牵制北畠家。而一旦长野家重新被北畠家控制,南伊势和中伊势就会连为一体,到时候我的处境就会非常艰难。

虽然只是北伊势但当,我的目标却是整个伊势国,自然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何况,我和长野藤敦交情不错,即使是基于友谊,我也会给予支援。北畠具敎放弃亲生儿子的那种狠绝,我是学不来的。

现在的问题,就是说服佐胁良之三人,并且还要说服信长。

这几个人中,信长应该最容易说服,他的目光很长远,能明白长野家这个盟友对伊势攻略的重要性,我的信使禀明了情况,他会有正确的判断;只是佐胁良之的话,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他和我关系极好,对我非常信任,不会反对我的意见,而且他是重情之人,之前曾经和长野藤敦并肩战斗过,两人可谓是惺惺相惜。

所以,我要仔细考虑的,就是中川重政和生驹家长两人,他俩很可能不愿意放弃到手的功劳和随后的封赏,执意要求先攻下萱生城。如果是那样的情形,我虽然可以通过信长让两人屈服,却会破坏彼此之间的感情。可以的话,我还是想尽量说服他们。

果然,在我请来他们三人,提出立刻救援长野家时,佐胁良之没有什么意见,另两人却是面有难色。

“救援倒是不妨,但能不能等到萱生城降伏之后呢?我们围城有十四天了,守城的足轻中已经出现了一些骚动,这样下去,没几天就能落城了吧!”中川重政劝道。

“但是,北畠家此次几乎是倾巢而出,整整有七千人,再加上神户家,军势能达到一万,并且对长野家形成包围之势……长野家中,长野藤敦殿下的地位并不很稳固,有不少倾向于北畠家的人,所以当初才会迎进长野具藤作为家督;另外,云林院佑基自恃是前代家督的嫡亲弟弟,对于出身分家的长野藤敦殿下也不太服气。如果我们不尽快支援,长野家内部可能会生出变故,到时就来不及了!”我尽力的解释。

“……要不,吉良殿下先撤兵前去救援,由我等三人领两千援军继续围困?城内两千人战力不足,而且缺乏军粮,想必不会有什么问题。”生驹家长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生驹殿下,如果只是两千人,围城倒不成问题。可是,周边的小豪族怎么应付?”我暗地摇了摇头,这个生驹家长,似乎就被那三四千石的赏赐迷住了心窍,“听到我方主力离开,前去和北畠、神户家决战,难保不会有倾向于北畠、神户的豪族前来捣乱。两位人生地不熟的,有把握应付么?就是春日部家,在这附近也有些号召力啊。”

听到我这个解释,生驹家长没话说了。但是他也不表态,就这样沉默着。中川重政本来想开口说些什么,看见他这副模样,也同样闭上了嘴巴。

我叹了一口气。实在不行的话,只好等待信长的裁决了。

“这件事情,还是请主公做出决定吧。”佐胁良之说出了我不方便说的话。他和中川、生驹两人具有同样的立场,由他说出这番话比我合适。

“佐胁殿下是在希望主公怎么决定?继续围困萱生城不好吗?”生驹家长稍带怨气的提醒他道。

“那么,宣景殿下认为主公会如何裁度?”中川重政问我。

“是主公的话,肯定会从大局考虑……”我斟酌着回答,头脑中却忽然闪出一丝明悟,刹那之间,这个问题立刻迎刃而解了。

“其实两位不用担心主公那边。只要主公决定支援长野家,那么肯定就会和北畠、神户联军发生争斗。战事规模扩大了,立功的机会不就更多了么,到时候的封赏也会更加丰厚吧!”我笑着说出了这个关键。

既然先前的封赏是信长承诺的,那么他肯定不会出尔反尔。只要三人仍然立下功劳,哪里给不出这份封赏?为什么一定要执着于春日部一族呢!

“也就是说,很可能是本家和北畠、神户家决战、彻底平定伊势的时候了?”佐胁良之很快的反应过来。

“决战大概还不至于,”我思索着回答,“但是,击退北畠家、然后覆灭神户家,还是有可能的。”

“即使是那样,也有河曲、奄芸两郡啊!”中川重政也想通了,立刻就显得非常的乐观。

“两郡六万石,神户家控制的有四万石左右。”我补充说。

“那也比春日部家高出一倍了。”佐胁良之附和道。

一时之间,撤兵再不成问题。我和三人很快达成了共识。

至于击败北畠家,三人都很有信心。之前以我一家之力,尚且不落北畠家下风,这次有信长支援,还会有什么问题?

现在就只等信长的决断了。

信长没有让我失望。

次日傍晚,信使从小牧山城飞马赶回,给我带来了信长的回复。对于我放弃即将到手的萱生城,转而支援长野家,信长果然表示了同意,甚至还表露出一定程度的赞赏。派出的两千军势,依旧由三人指挥,在我的配下服役到秋收时节。

可是,信长却另外给我出了个难题:在出兵支援之前,让长野家交出人质,臣服于织田家!

第六十四章:如何抉择(下)

他的要求,我并非做不到。从利害关系也好,从个人情谊也好,我都有把握说服长野家,但是却不是现在。无论如何,长野藤敦现在向我求援,我却替主家向他索要人质,要求他臣服,这不啻于趁火打劫。

虽然能够达到目的,却会破坏我们两人之间的良好关系。

也许在信长看来,索要人质后再行援助,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是对织田家非常有利的事情。他并没有考虑当事人的想法,而且很可能是不屑于考虑。这也是他一贯的处事方式,从小即是如此。

在他手下揽工,就必须适应这件事情啊!

怀着这样的觉悟,我召来了佐胁良之、蜂须贺正胜和竹中重治三人,出示了信长的手令。

“既然这样,那就要为撤兵做准备了。就让臣下负责殿后吧!”蜂须贺正胜主动要求承担最繁重的任务。

“攻而不克,大概会损伤主公的名望……也许可以利用机会,诱使春日部家追击,至少可以给他们一下,让他们不敢轻易触犯本家。”竹中重治想了想说。

听到竹中重治的建议,我安心了不少:“我也有这样的考虑。所以,撤退的事情就拜托你了。”

“怎么,主公要先行前往说服长野家?”听到我的话,再想到信长的手令,竹中重治很快明白了过来。

“是啊,这是我的另外一个考虑,”我点了点头,“虽然派出援军后,无论是挟威还是挟恩,都能更容易说服长野家,但是却会让长野藤敦殿下对本家生出芥蒂。这是我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主公这样前去,差不多就等于是自为人质啊。”蜂须贺正胜说。

“正是。希望长野藤敦殿下能够充分了解我的诚意,以及我派出援军的决心。”我承认道。

“这样说未尝没有道理。但你是不是太多虑了?而且撤军设伏这样的大事……”佐胁良之摇了摇头。

“重治完全有这个能力,只是欠缺独当一面的经历和威望。而且,以重治为主将,更方便诱出春日部家,正胜曾经以千人击败过赤崛一族,如果由正胜领军,春日部家很可能会怯于追击的……中川和生驹两位也许会质疑,所以,藤八,我希望你能够提供协助和支持。”

“既然这样,我愿意相信重治。”佐胁良之点头。

“重治作为大将,臣下没有异议。”对于竹中重治的能力,蜂须贺正胜非常清楚。

“感谢主公如此信任,臣下必不会让主公失望!”竹中重治郑重的领受了任务,然后向另外两人欠身施礼,“谢谢佐胁殿下、正胜殿下两位的支持。”

……,……

次日,我带领井伊直虎及五十名骑马武士,越过铃鹿川直趋长野家。

之所以带这些人,是出于对长野藤敦还能否掌控长野家的担心。虽然我家军势很快就会到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