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土佐之梦-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错,”我点了点头,“等到安排好德川家,我也该真正退隐了吧!”
“这……是不是太早了呢?”秀景惊讶的望着我道。
“没关系的。日野阁下向我承诺说,等到本家进入京都,他就会联络关白一条内基等有力公卿,向朝廷推荐我担任征夷大将军之职。有他们的这番支持,开幕之事自然顺理成章。到时候,本家就完全拥有了统领天下的实力和名份,而等到畿内的局势稳定下来,我很快就会辞去大将军的职务,由信景继任此职,并主持北陆、关东和东北地区的平定,然后在关东建立幕府。”
“在关东建立幕府?”秀景更加惊讶,“可是,本家的根基,是在西国啊!”
“正因为如此,所以才在关东立下幕府啊!否则就和足利家一样,顶多是个偏安的格局,”我说出了早已考虑好的想法,“我准备将本家的统治中枢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在畿内,由我掌控朝廷,主持国政和勘合贸易——当然,我只准备担当一个名义,具体的事情将由你负责;另一个是在关东,由信景领衔掌握幕政,统率天下武家……等到他年岁大了,就将位置让给嗣子,然后迁来畿内,以大御所和太政大臣的身份接替我掌握国政,从此永为定制。若是哪一边出了问题,则由另一边聚集力量来帮扶,当可维持天下的长久稳定。”
“原来如此!”秀景连连点头。想到本家的如此盛况,他的脸上忍不住露出无比激动的神色。
不过,他并没有失去冷静,想了片刻之后,他有些犹豫着问道,“只是,这样分别掌握朝政和幕政,是否有什么不妥呢……万一两方之间发生矛盾,岂不就是一个分裂之局?当年足利幕府和关东公方之间,可是时常发生对立的啊!”
“这个问题,恐怕只有你能够问了,”我微微一笑,“但这并不用担忧。退任大将军和现任大将军乃是一体,自然比足利将军家和关东公方家的关系亲密得多,不太可能发生这种事情;而且,两方之间万一真的发生了矛盾,现任大将军只需要将职务让给嗣子,然后进京担任太政大臣,就可以取代对方,接手朝廷的控制权……我想,有我和信景退任的先例在前,后世不可能无视这一名分和规制,更不可能绕过或者推翻。”
“可是,如果畿内方面想干预关东呢?”秀景继续问道,“如果退任将军发现关东出了问题,该当如何控制?”
“没有控制方法,也没有必要控制,”我摇了摇头,“关东作为武家领袖,有大量的谱代辅佐,本身不太可能出什么问题;而作为隐退的前任将军,已经是上了年纪,很难说会不会出现昏庸的迹象,因此只需要联合西国的御门家,大致控制住朝廷即可……至少,我是不愿再干预信景的,而且以他的性格,再配合景政及其余谱代家老众,守成的话已经是绰绰有余。”
“兄长说得是,”秀景释然了,脸上却微微露出一丝感慨,叹息着对我说道,“只不过,以兄长的年龄,现在就说要退隐,还真是让人唏嘘啊!”
“身处最高位,就意味着要对所有的家人、家臣和领民负责,实在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有时候,还必须忽略很多宝贵的东西,甚至无可奈何的失去,那就更加沉重了,”我苦笑了一声,“你以为我喜欢这些吗?只不过是没有选择而已。自从来到这个世界,我就必须为我的生命负责;和你、小夏一起离开土佐国时,身上背负着你俩的期望;而现在呢,则是这二十余国的大量家臣和武士,以及数百万的各国领民……如果能够放下这些责任,和小夏终老吉良城馆,轻松的走完最后一段,于我乃是莫大的幸事啊!”
“兄长的想法,倒是很有特色……只能说,兄长毕竟从小在佛寺长大的吧,”秀景微微了摇了摇头,“难怪天海大师说,兄长有一颗出世的佛心呢!”
“或许吧!”我随意的应付道,微不可见的摇了摇头。
他自然不会明白,我是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度过少年时光的。虽然时间已经很久远,宛如上辈子的事情,可是午夜梦回的时候,我依然能够清晰的回忆到那些,而且近来回忆的时刻越来越多。
也许,从一个普通的学生成长为天下人,经历了这么多事情和内心的考验,我是真的老了吧!而我最近的那些回忆,不知是因为之前太过难忘,还是因为失去了最宝贵的某些东西,如今开始觉得遗憾和寂寞了呢?
我叹息了一声,极为惋惜的说道:“如果菜菜还活着,那该有多好。”
“是啊!”秀景点了点头,“忘忧院殿的事情,真的是非常可惜。”
然后,两个位高权重、才安排了天下局势的人,都不约而同的陷入了沉默。
第一百五十章:云随风动(上)
五月中旬,我再次将宫田光次、城户一辉和三重备派往备前国,进驻位于国中西北端、曾经受到毛利家多次进攻的津高郡虎仓城。与此同时,宇喜多家召集领内所有军势,大举攻入美作国,声言要取回被侵占的领地。吉川元春自然不甘示弱,一面在领内大肆动员,一面向秀吉派出使者,控诉宇喜多家擅开兵衅,要求他出面惩罚宇喜多家。
接到吉川元春的诉状,秀吉居然派人直接转给了我,另外还写了一封亲笔信,和诉状一起送达。他在信中说:“听闻宇喜多家曾经请宣景殿下(这个称呼或许只有他能够用了)主持公道,而且得到了接见,那么这件事情就委托宣景殿下调解了。好在你已经退出武田征伐联军,而且在备前国安排了一支备队,正可以便宜行事。”
要我主持公道?我才不会轻易介入呢。以我的立场来说,这两家闹得越凶越好,凶得能够将秀吉拖进纠纷之中,然后我才会顺势出面,支持秀吉打压的一方(自然是宇喜多家),并且分化秀吉的阵营(大和筒井家、河内生驹家、丹后细川家等),同他发起最后的对决。这样的话,秀吉将避无可避,不得不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和我决战,而结果也就毫无悬念了。
可是,秀吉看来是不愿被我牵着鼻子走,反而把这个地雷踢了过来。好在我事先考虑过这种情况,于是立刻回信秀吉,答复说已经将宣家收为养子,在两方之间有了亲疏,因此不方便进行裁决;至于派出备队,是由于福御前要去三浦家的菩提寺祈福,因而随同护卫,并没有别的用意云云,意思就是不想管这摊事。
结果秀吉和我都没有介入,任由这曾经联合出兵参与贱岳之战、名义上都从属于秀吉的两家在美作国大打出手。
宇喜多家的实力,比起毛利家要弱上不少,之前几次交锋,他们都是依仗着坚城甚至援军,才堪堪抵挡住毛利家的侵袭,若是正面对阵的话,肯定不是毛利家的的对手。可是,如今毛利家的内部并不统一,不仅是小早川隆景拒绝和宇喜多家作战,就是毛利辉元也倾向于放弃美作半国,从而掐掉这枚地雷的导火索,以免引爆更大的炸弹——反正,那半国是吉川元春私自侵吞的,利益也是归于吉川元春,于毛利宗家并无什么好处。
由于这个原因,宇喜多家需要面对的,只是吉川元春一家的力量而已。除此以外,由于和吉川家接壤的津高郡有一支吉良家的备队,吉川元春绝不敢侵入那边,因此他们不用担心领地的防御问题,可以将全力投入美作国战线。这样一长一消,再配合之前在美作国的人脉,他们居然在场面上占到了优势,慢慢的回收着原先的控制地盘,也让吉川元春更加的气急败坏,再一次向秀吉提出了申诉。
秀吉依然没有回应。他此刻正在攻略佐佐成政和武田家。
之前在贱岳之战前,为了获得上杉家的支持,秀吉曾经向上杉景胜许诺,任他自由切取越中一国。可是,上杉景胜实力不足,还面对着北越后新发田重家的反叛,因此迟迟没能够下刀,任由佐佐成政安居越中富山城,秀吉只好放弃等待,亲自下手对付佐佐成政,以免他继续牵制住羽良秀长的北陆方面军。
到了五月中旬,佐佐成政接受了富田知信的劝降,向秀吉交出妻子(村井贞胜之女)、女婿佐久间胜之(佐久间盛政、柴田胜政之弟,曾为胜家养子)和守寡的次女佐佐辉子(丈夫佐佐清藏死于本能寺,后嫁关白鹰司信房)为人质,得以继续保留越中一国。这件事情,让不少织田家的旧臣感到非常惊讶,因为佐佐成政向来和秀吉不睦,而且特别看不起农民出身的秀吉。不过,对于他们两方而言,这的确是一个最好的结局,佐佐成政固然保住了富山城领地和性命,羽良秀吉也得以大振声威,一扫宇喜多家转投后的颓势。
除此以外,他的武田家攻略也取得了很大进展。五月上旬末,南信浓的武田信廉见景秀势大,放弃大岛城退往甲斐,被先期绕城埋伏的森长可截住,结果全军覆没;到了中旬的时候,差不多在北陆佐佐成政降伏的同一天,武田信玄的表弟小山田信茂抵挡不住北条家的攻势,交出母亲(武田信玄的姑母)向北条家降伏,步了信玄两位女婿木曾义昌、穴山信君的后尘;景秀得知这个消息,立刻放弃向新府城进军,转而攻击新府以北的高远城,击杀守将仁科盛信,堵住了武田胜赖逃往北信浓的通道。再加上不久前病死的小幡昌盛,昔日大名鼎鼎的“武田二十四将”至此全部沦落,从实力和士气上都给予了武田家极大的打击。尤其是小山田信茂,不仅是二十四将中唯一的投降者,也是目前武田家实力最大的部将,几年前的长筱之战中,他提供的战力高达三千两百人(其中一千余人战死),之后北条家破盟,一直奉命主持南部战线,以岩殿城为据点防御北条家。他的投降,可以说基本上宣告了武田家的覆灭,因为这时候武田家的外围支点已经全部陷落了,除了居城新府城以外,只剩下一个出身外样的真田家,不仅兵力不多,还被景秀分割了开来,夹在景秀的高远城和上杉景胜的海津城之间,无法提供什么帮助。
得到这个消息,我当即立断,决定放弃观望,马上动员四国和九州的全部军势,对毛利家展开军事行动。首先接到命令的是长门国的岛津义久和山内康丰,他们正式打出大内景弘这张牌,对原属大内家世代惣领、目前被毛利宗家控制的周防国发动攻击。然后,我将四国和九州分为四国、南九州、中九州和北九州四部,分别发布了动员和进军命令,由我和信景率领着从两个方向往山阳进军。在我这边,由细川真之担任四国总大将,召集后立刻赶赴备前国,南九州的日向、大隅、萨摩三国由蒲生宣秀担任总大将,召集后前进至祝疃嘟蚋郏有慵亩魍度肷窖粽较呋蛘哏苣谡较撸恍啪澳潜撸尚啪扒茁时本胖莘崆啊⒅啊⒎是叭魄巴っ殴氲航蛞寰玫娜c城,对石见国形成威胁,中九州丰后、筑后、肥后三国由大友义统担任景七郎的阵代,岛津家久担任先阵,以大友家的名义支援大内家名义下的长门势,一同进攻毛利家的周防国。
拿出大内家的名义,不仅有些勉强,可能会降低小早川隆景对本家的认同,而且战事结束之后,我还必须按照这个名义,将周防国划给大内家。对于我而言,这很有些亏了,可是谁让毛利家一直没有动作呢?我原以为,得到我恢复大内家家名的消息,他们会愤而进攻大内景弘的,结果他们却如此的淡定。不知道是因为毛利辉元犹豫不决,缺少吉川元春那样的血性,还是小早川隆景为了保住毛利家,趁着吉川元春不在的机会控制住了势态?
——算了,反正只是不到二十万石的周防一国,就交给大内景弘那个娃娃吧!至于小早川隆景,战后好好安抚一番就是。
既然四国和九州动了,那么畿内、东海方面和水军也要行动起来。畿内方面,以秀景和周景为首,主要是守住泉州城,极大的牵制住秀吉;东海方面由景政负责,切实的把握秀吉和德川家康的动向,然后在合适的时机出阵大和国,接受筒井家和生驹家的投诚,在秀吉的背后捅上一刀。水军方面,可谓是最没有悬念的较量,以小西行长的个人能力和水军实力,绝对不可能对我方造成什么威胁,而他那艘改名为“濑户丸”的旗舰,因为缺少了舰炮和其余舰种的配合,不过是旧式武装的巨大游船而已。
封好几份命令,整理好桌上的地图,时间已经很晚了。透过景窗望向外面,天上已经挂上了一轮淡黄色的下弦残月。我忽然想起,今天是五月的二十日,在二十二年前的今天,我也和现在这样,在信长的寝居外间望着月色,然后到了下半夜的时候,信长听到前线的情报,跳起了闻名于世的“敦盛”幸若舞,随即出阵迎击今川义元……时至今日,当年主持战事的信长、柴田胜家、佐久间信盛都已经逝去,侍大将级别的将领中,似乎只剩下了我和池田恒兴两人,连那时才出生几个月的雨津,也在几个月前离开了人世。
这真是一段难以言喻的岁月。而信长的桶峡间,在我原先的时代中,一般被认为是日本战国统一局面的开端,那么,就让我来彻底结束这整个战国时代吧!
……,……
五月二十二日,土佐国的军势完成召集,我在吉良城馆为九岁的景六郎举行元服仪式,取名为上川景六郎景重,暂领东土佐幡多、高冈、吾川三郡十一万石领地。由于事情非常突然,到场的只有土佐国的各家谱代,包括津野定胜、佐竹义秀、敷地藤兴、长宗我部赖亲、池赖和、铃木重秀等人,宗家只来了一个藤堂高虎,他被我从泉州城召来,安排给景重担任后见家老,和幡多敷地藤兴、高冈津野定胜、佐竹义秀一同辅佐景重。
临出阵之前,小夏斥退近侍,亲自为我穿戴全身的铠具。她的动作很缓慢,显得非常的不舍,倒让我有点好笑起来。
“放心吧!我只是前往阿波,将土佐、伊予两势和景六郎交给真之殿下,又不会亲自率军去山阳!穿上具足,只是遵从军中惯例而已,”我指了指景重,“要说起来,景六郎才是要出阵的土佐国大将啊!”
“但还是要打仗啊……真是,看殿下难得的清闲了大半年,以为一直就这样了。可是,看到殿下又穿上这身铠具,才意识到,毕竟是身处乱世之中呢!”小夏看看我,又看看景重,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
倒是景重听了我的话,感觉非常的良好,抖着身上的铠具,满脸都是兴奋的表情。不过,他身上的那身铠甲,虽然非常精致华丽,却是临时赶制出来的,而且他正在长身体,估计也就穿这一次吧!
“这个乱世,很快就会结束了。如果景六郎不参加这次战事,说不定以后都没出阵的机会,”我笑着摸了摸景重的头,“即使是这一次,他也很难遇到真正的战斗,而且还有高虎他们和诸多近侍护着呢。”
“总之就是放不下心来。”小夏闷闷的说道,手里依依不舍的拿着景重的兜盔。
“好了,别磨蹭,诸位都在等着呢!”我接过兜盔,挂在景重的腰间,和插着的小号太刀和小号肋差凑到一起,“景重殿下,一起出发了啊!”
“是!”景重挺胸凸肚,像模像样的应道,把小夏逗得忍不住笑了起来。
“那么回头见啊!母亲大人!”景重笑着点了点头,跟我一同走出了房间。
吉良城馆的外面,整个土佐国的八千军势已经集合完毕,藤堂高虎和西土佐守护代长宗我部赖亲并排站在整个军势的最前面,看到我们父子出来,带领着所有近侍半跪在地上,大声吼道:“大将!军势已经集合完毕!请大将下令!”
我微微点了点头,同样大声吼道:“出发!”
“是!”所有人轰然领命,声音震彻整个吉良城馆。
我率先跃上白马,然后伸出手,准备扶景重骑上另外一匹,景重却摇了摇头,自己踩着马镫一跃而上。
“不错!”我笑着夸奖道,“我像你这么大时,可没有这个本事。”
“真的吗?连父亲大人也做不到?”景重显得非常的惊喜。一直以来,他都认为我是最厉害的、天下无双的杰出武将,把我当偶像看待着。
“当然是真的。”我哈哈一笑。九岁的时候,我还在干什么啊?上小学,逛公园,打游戏机……要说骑马的话,顶多就是旋转木马而已!
第一百五十章:云随风动(中)第一百五十
“也就是真的了!”景重乐得跟什么似的,“那么来,我长大了就能赶上父亲大人……,…不,就能和您一样厉害啦!”
“唔”,我故意皱起了眉头,“这恐怕是不成能的。”
“怎么不成能?”景重惊讶的问道。然后,他忽然想起了什么,连忙点了颔首:“对了,我不成能和您一样厉害。能够和您一样厉害的,只有信景兄长“……哎,算啦!那我就比您差一点点好子!”
他认真的点了颔首,脸上的脸色很是严肃,似乎是在向神佛明誓一样。
“这恐怕也不成能。”我依然泼他的冷水道。
“?父亲大人,这也不允许吗?”景重为难的看着我,脸色很是失望。
“不是不允许,而是没有条件!”我终于忍不住大笑起来,“要想像我这样,必须打上一二十年的仗才行。可是,天下很快就要平定了,哪来那么多仗让打呢?”
“原来是这么回事……”那就没体例了!”景重叹了口气,“真是,枉我还那么认真的练习骑马和剑术,想赶上父亲大人来着。”
“这不是很好吗?”我微微一笑,“不消兵戈,大家就能过上平安的日子,而也可以快快乐乐的和母亲一起生活,不消像的几位兄长那样处处征战!”
“欠好,并且很不公平”,景重认真的摇了摇头,“为什么我不克不及像周景兄长那样,早几年就降生呢?看他现在,都被大家成是平定北九州、在家中仅次于您和秀景叔父的名将了!”
完这句话,他开始同闷不了起来,连我几次叫他都没有回应。
“好了,景六郎”,我叫着他的名道,“我告诉一个秘密,整个家中只有信景兄长和秀景叔父知道哦!连周景都不知道的。”
“是吗!”这下景政终于感兴趣了,连忙驻着战马靠了过来,“是什么秘密?”
“想听吗?”我故意同道。
“想听!”景政连连颔首。
“那么就换过来吧!”我拍了拍马鞍的前部,“我悄悄的和。”
“那多难堪!”景政俯身抱紧自己的马鞍,生怕我像以前那样将他拎过去,“我已经元服了!是堂堂正正的半国守护武将了!”
“可是,这样一个秘密,是不便利公开的”,我往身后瞟了瞟”前田利长、藤堂高虎、长宗我部赖亲等人立刻配合我的话语,笑着和我父子俩拉开了距离”“所以呢,要听的话,就只能换过来,让我在的耳朵边。”
只,…那好吧。”景重犹豫了一会,终于决定舍弃守护武将的尊严,以换取这个连周景都不知道的绝大秘密。
他铺开抱着马鞍的双手,任由我把他拎到了身前。
“现在可以了吧!”他迫不及待的。
“恩,可以了”我点了颔首,凑到他的耳边声道,“其实除信景、周景、义景和景政以外”还有一位亲兄长“……”
“!”景重果然忍不住惊叫了起来。
“怎么样,这是个大秘密吧?”我笑着道。
“真的是大秘密!”他回头望了望我,乌黑的眼睛瞪得大大的。
“所以,要替我保密!特别是不要让母亲知道。”我故意用严肃而神秘的语气。
“恩”,景重连连颔首,忍不住也压低了声音”“我明白……”要是母亲大人知道,肯定又要和您赌气了。”
“真伶俐!”我半真半假的赞道。
其实,这件事情,夏肯定听到过一点风声。当初我接到细川真之的来信时,是住在淡路的养宜馆”而夏后来在养宜馆很住过一段时间,不定能够从馆中的侍女仆人口中听到什么:或者退一步,她现在就算真的不知道,过一阵恐怕还是会明白过来的。不过,经历了那么多事情”她现在倒不至于因为这件事情和我生气。
“您安心,我绝对不会的”,景重笑着,却转而问我道,“不过,为什么要和我这件事情呢?”
“因为这次出阵,也有他的份!”我微微一笑,“之前我已经给胜瑞殿下去信,让他将孩子带到宇多津港,我将在那儿替他元服,然后由他和一起担负胜瑞殿下的副将………,所以,像刚才那样没精打采、闷闷不乐是不可的,一定要打起精神来,否则就会输给那位大不了几个月的兄长!”
“明白了!”景重认真的点了颔首,“我一定振井精神,不会让父亲大人失望的!”
“唔,这样才对!”我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
自本家入主四国岛以来,整个岛上都繁华了很多,前几年的时候,我颁下“四国普请令”,让诸国在国中修建官道,将四国紧紧联接了起来。整条官道的主干部分,因为大致是沿着佛家“四国遍路”巡礼(日本佛家第一巡礼)的路线,在民间被称为“遍路道”或者“吉良道”,从发心道场阿波国到修行道场土佐国,然后再到菩提道场伊予国,最终达到涅巢道场瓒岐国,也就是日本佛家第一人、真言宗开祖弘法大师空海降生之地。
我想,有了这条“遍路道”,至少那些巡礼的僧人和信众是轻松多了。不知道那些巡礼的僧人信众们,会不会因为失去了原本的修行价值而介意呢?归正,四国之间的繁华离不开这条官道,我在领内的军事调动也变得极为快捷。
沿官道越过四国中央山脉,八千土佐军势很快达到宇多津港,和其余三国的军势汇钱在海港南面的宇多津城中,我依照约定为细川六郎元服,取名细川六郎景之。原本我曾经筹算为他冠上预定给他的通名“景五郎”,不过考虑到细川真之的感受,我抛却了这个筹算,依然让他连结着阿波细川家历代相传的“六郎”通名。至于赐赉他“景”字,倒没什么问题,归正依照我的赐名习惯,像细川家、大内家这样的非亲缘家族,和极为亲近的仁木、上川两连枝家及明日女女婿蜂须贺景胜一样,都是赐赉下字“景”为上字(固然意义有些不合,前者是作为我名字的下字,后者是作为吉良家的新通字),反却是像井伊宣直、石谷宣政、蒲生宣秀这样的养子、外甥或庶女女婿赐赉上字“宣”,以示和本家的亲缘。所以,在知情人看来,细川景之是和仁木、上川一样的连枝家:而在我正式宣布细川家的家格前,大部分人都只会以为他是像其余有力家臣一样拜领我的下字罢了。
趁着这个机会,我将瓒岐国封给了细川真之以奖励他这些年来的忠诚奉公。这样一来,细川家的领地就跨越了三十万石,也正好和我预定给连枝家的领地规模相蒂作为东土佐守护和土佐势的大将,景重也自然加入了仪式,并且理所固然的坐在了最前一排。当我拿起乌帽子,替细川景之戴道头上,并且出示写有“景之”,两汉字的判纸时,他神秘的偷笑着,不住的向我挤眉弄眼,让我差点也忍俊不由只好更加严肃的板起脸,完成了整个加冠和命名过程。
因为知道细川景之的真实血缘,景重和他特另外亲近,而景之也很快和这个“在仪式上向他挤眉弄眼”,的孩子混熟了。究竟结果,整个出征军势中,只有他们两个孩子并且都居于高位,也同样要进行初阵。
完成这件事情,我也差不多要返回土佐了。临行之前,我把细川真之请来,奉求他好好照顾两个孩子并且找牟合适的机会让两人亲自上阵体验一下,以完成各自的初阵。
“这是臣下的分内之事”细”真之许诺道。因为接受了我的赐封他正式威为本家的国稳重臣,也就改变了作为与力和附庸时的称号:“不过如果战事激烈,为了他俩的平安,只好就抛却让他们进行初阵的计划了。”
“决定就行。不过依我来看,们经历的战事不会很多,也不会很剧烈”我随意的道,无论是语气还是心情都很是的轻松,“究竟结果,无论是吉川家还是宇喜多家都知道,他们不过是我和筑前守在台前的代办署理罢了,真正的战事走向,要由我和筑前守来决定。如果我先压服了毛利家,吉川元春自然不克不及不先行退回,期待筑前守出阵:而如果筑前守出阵了,他们就会顺势归至麾下,美作国的争端,也将由幕后的吉良、羽良两方进行博弈来决定,或者就干脆各归其主,展开一场规模空前的大决战……宇喜多家的立场,也和吉川家差不多,而们更是站在宇喜多家身后,自然不会遇到什么大的战事。”
“殿下这么,自然是没什么问题。”细川真之颔首道。他跟随我近十年,历来都没见过错判过形势,对我的判断,他简直是达到了盲从的水平,比对他自己的判断还要信任很多。
“那么,就祝……一路顺风吧!”,我笑着对他。
既然不会产生什么战事,那么就没需要“武运久长”,只需要“一路顺风”,就可以了!
我心里这样想到。
差不多在我前来宇多津港的时候,长门国的岛津义弘、山内康丰接到了我的命令书。他们很快就集结好军势,奉命向周防国策动了攻势。毛利家守备周防国的吉川经家自然不甘示弱,立刻以山口高岭城为据点展开了还击。双方在边疆大打出手,吉川经家不敌岛津义弘,战线渐渐向周防国内部移去,而在两方的背后,是急速赶来的中九州三势和毛利家援军。
可是,早川隆景却没有像我预料的那样连结观望,而是率领借后、借中两国国众,跟着毛利辉元一同出阵了。另外,他还送来了一封措辞极为强烈的抗议信件,向我暗示毛利家以及他个人的强烈不满:“在下服家主作出让步,并且努力维持和吉良家之间的盟约,是因为信任太常公的品格。可是,太常公的部众却屡次挑衅,如今更是以这等牵强无赖的借口侵凌本家,即便能够统一天下,又何以令诸藩心悦诚服,并且垂范后世呢?希望太常公能够及时止步,结束对本家的进一步侵凌,否则的话,本家只好统一立场,以百万一心的无上决心和意志匹敌太常公,并且向筑前守殿下寻求公道…………将来的形势如何,就在太常公如今的一念之间。还请太常公务必三思,慎重考虑一下本家及在下的立场为要。”
放下书信,我忍不住皱起了眉头。或许,这一次真的有些过分了。毛利家和本家之间,究竟结果有一份和睦的盟约,并且一直很是克制,没有丝毫违背之处,就算是吉川元春支援秀吉,那也是在盟约的框架内,因为羽良家和本家还是同盟……而如今秀吉即将结束东线战事,两家决战的时刻很可能马上到来,如果他们真的完全投靠羽良家,死命的牵制本家军力,势必会打乱我的计划,给局势带来极大的变数。特别是和秀吉联姻的德川家康,不定也会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