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土佐之梦-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外臣年事已高,少主又是第一次出远门,的确颇为艰难,”梨子羽宣平欠了欠身,“好在托太常公的福,有水军沿途护送,路上倒还顺利。”

“我是指元総殿下出质的事情,”望了望他身边的小早川元総,我叹了口气,“元総殿下虽然是小早川中务的养嗣子,但毕竟是主家的血脉,而且和毛利备中守、吉川治部、小早川中务、穗井田予州一样都是嫡系……小早川中务应该是冒着主家的反对,强行让元総殿下出质的吧?不然,就该是安国寺惠琼大师出使了,怎么会麻烦梨子羽大人呢?”

“这个……”梨子羽宣平踌躇了片刻,很快就低头承认了,“太常公明鉴!”

“既然这样,那么我就接受中务殿下的心意吧”我感叹的说道,“请回复中务殿下,我已经理解了他的处境。今后,无论毛利家中枢作何抉择,我都会记住今天这件事情。”

“是”梨子羽宣平感激的拜服下去,“感谢太常公高义。”

“不过,这样一来,中务殿下就可能要和吉川治部、甚至毛利宗家分道扬镳了。不知他是否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如果真的走到那一步的话……家主已经有了自己的觉悟。”梨子羽宣平郑重的回答。

“那样就好,”我又望了望一直保持沉默的小早川元総,问了另外一个问题,“据我所知,元総殿下似乎还未婚配?”

“正是。”梨子羽宣平答道。

他明白,这是要为小早川元総指婚了,而作为小早川家的嫡子,小早川元総的联姻对象,就可以显示出我对小早川家的重视态度,也决定着小早川家今后的地位。

饶是他如此年纪,脸上也忍不住露出了紧张的神情。

我微微思索了片刻,说出了一个名字:“丰后大友金吾殿下的七女桂姬,比元総殿下小三岁,年龄和家世都非常合适,而且容貌很好……就由我做主,结下这门亲缘如何?”

“这”梨子羽宣平张大了嘴巴。他怎么也没想到,我会让小早川元総和大友家联姻。当然,作为前九州探题、现两国守护家的女儿,桂姬绝对配得上小早川元総,能和她结缘,也说明了我对小早川家的青眼有加……,可是,那是作为毛利家死敌的大友家啊!当初在北九州,小早川隆景和大友家打得是那么的激烈!

我也忍不住有些好笑。但是,在原本的历史上,小早川元総改名叫秀包,娶的确实就是这个桂姬。或许,历史本来就是这么可笑吧……,我平静的看着梨子羽宣平,等待他的答复。

在我的目光下,梨子羽宣平终于平静了下来。他扶着小早川元総,一起伏下身子:“能够迎娶吉良家府内御台(简妮特)的妹妹,是本家和少主的荣幸……不过,虽然大友家已经臣服于太常公,以前的恩怨都成为了过去,然而本家目前的形势非常微妙,考虑到家中诸位的感受,外臣斗胆拜托太常公暂时保密,不要公开这件事情。”

“这个没有问题。”我夹快的同意了。

反正,就算他不说,我也不会立刻将这个消息公开。否则的话,等于是逼迫小早川隆景提前和吉川元春决裂,也让吉川元春无出阵支援秀吉,从而断掉了我消灭吉川元春、吞并山阴地区的名分。这样的结果,不是我所希望的,至少现阶段不希望。

梨子羽宣平也不希望两川现在决裂。以他的立场,大概是想辅佐隆景努力弥合分歧,让毛利家完整的渡过这次风波虽然这看上去很难,也非常的委曲,但是毛利家失去水军之后,实力已经萎缩了不少,无论是财务还是防务都面临着很大的问题,他们已经没有多少底气和选择,也难以看穿我的长远谋划。

听到我的保证,梨子羽宣平显然是放心了一些。

他再次伏下了身子:“感谢太常公的体谅!那么,敝少主就拜托太常公照顾吧”(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七章:贱岳之战(下)第一百四十

自从周景转封去了纪伊,土佐国和南伊予就成了宗家的直领。这片领地处于四国的西南部,远离山阳、畿内等近年的争端地带,又有东伊予、赞岐国和阿波国作为屏障,领内非常平和,已经有近十年没有经历任何战事,防御的方面,基本上只针对海上,主要依靠着浦户城的池家水军。其中,西土佐的幡多、高冈和吾川三郡十万石,显然是预备给景六郎的了,信景没有派任何家臣和奉行介入,暂时由津野定胜、佐竹义秀两人代为处理内政。而这两位,也就是景六郎今后的辅政家老。

换句话来说,除了处于半隐居状态的我、德姬和小夏外,宗家在这边并没有安排什么人。有鉴于此,我也没有把小早川元総留在这边,而是很快将他送去了北九州,交由天神山城那边看管和照顾。

不久,派去北九州的人池赖和回到了土佐,带来了信景的信使和亲笔信。信景在信中说,决定再次将井伊宣直和井伊赤备派去远江,和德川家一起攻略武田家,然后将领秀吉让与的南河内半国。

这个决定,让我很有些惊讶。攻略武田家,是德川家康的事情,和领秀吉的南河内有什么关系?

我把书信放在一旁,向作为信使的坪内景定问道:“家主做出这个决定,是什么原因呢?”

“回禀大殿,事情是这样的、”坪内景定恭敬的伏下身去,“家主接到羽良家大谷吉继的助势要求,很快就召开了评定。

在评定上,竹中大人建议说,可以谢绝这件事情。南河内半国十二万石,本家并不急着要纳入手中;反而走出兵助阵攻打柴田家颇为不妥。目前跟随筑前殿下的河尻殿下、森殿下、金森殿下等织田家旧臣,都是因为吉师少殿的缘故,他们都没有参与这次攻击柴田家的战事;而本家的立场向来十分超然,这时候如果参与进去,还分得南河内位酬劳,很可能会受到他们一定程度的反感,并且降低本家的名声……”

“竹中大人说得不错,”我点了点头。他的顾虑,大概就是秀吉邀请本家的用意了:“不过,为什么又扯到宣直了呢?”

“是因为上野殿下的一封信件,”坪内景定回答,“上野殿下也听说了这件事情,所以他联络了三河守殿下,让三河守殿下向筑前守殿下提议,合织田家的美浓、伊势、三河、远江四国之力,以北条家作为援军,一起覆灭武田家…………

“这是景政的提议?”我打断了他的话。

“是,确实是上野殿下在信中说的,家主也在评定上拿出来了……上野殿下说,反正美浓和伊势两国都不会参与战事,趁机和德川家一起覆灭太政公未能攻下的武田家,既可以将本家的影响力伸入东国,张扬本家的名声,不让筑前殿下专美于北陆;又能够以支持织田家的名义,光明正大的拿取南河内半国。”

“是么?”我沉吟着点了点头。

如果这真是景政的意见,那么我一方面要赞赏他的大局观,一方面又要批评他的战争观了。大局方面,他能够在此时跳开畿内和织田家,想到联合东国的北条家对付武田,这是应该赞赏的。事实上,几个月前北条氏政让位,就意味着他们要对武田家动手了,正如以前北条氏康让位给氏政,代表着和武田家缓和关系一样。

北条氏政的正室,是武田信玄的女儿黄梅院,夫妇两人感情极深,即使是后来武田家背盟,黄梅院被北条氏康强行送回武田家,北条氏政对武田家依然极为友好,等到氏康去世,立刻就同武田家订立了同盟。可是,前年武田胜赖接受上杉景胜的两万贯黄金,出动北信浓军势帮景胜消灭了景虎,这件事情彻底激怒了北条家,也让北条氏政无下台,不得不和我一样,以四十余岁的年龄隐居。因为上杉景虎是北条氏康的第七子,是当初武田信玄背盟、北条家和上杉家锋结盟约时送过去的,其中涉及到两家相争的上野国领地处分问题(这也是景虎和景胜对抗的主要根据地),甚至涉及到整个关东的安危。

正因为如此,德川家才会对北条氏直继承家督一事那么上心,并且寻求和氏直联姻,共同对付北条家。而现在联姻基本成,若要征伐武田,可谓正当其时。景政想到这一点,无疑是非常可贵的。

然而,战争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名声,是为了领地?不错,名声和领地确实很重要,但对于本家这样控制近二十国的大名而言,半国领地实在不算什么,最重要的是把握住天下大势。自我隐居以来,一直在幕后观察着诸大名的动向,也牢牢的把握着局面,例如武田家,在我的计划中能够牵制住武田和北条两方,等到畿内平定,还可以将消灭武田家作为我进入东国的契机和踏板,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可是景政这么一搅合,让武田家提前覆灭,德川家和北条家说不定就会抬头,让东国局势甚至畿内局面前发生变数。

就算不考虑大势,只考虑领地的得失,现在覆灭武田家,本家的利益也很有限。骏河一国甚至南信浓,自然是德川家的;河尻秀隆和森长可,一个是信忠的副将,一个是信长极为器重的森可成之子,既然出阵了,那自然是像历史上分别转封到甲斐国和北信浓,将东美浓半国让与秀吉;剩下的西上野半国,原本是山内上杉家的惣领,土地极为富饶,武田和北条两家都凯觎过,只是武田信玄抢了先手,以十年的时间攻下了上杉宪龘政配下长野业正、业盛父子守备的箕轮城,将之纳入配下,而武田家一旦覆灭,自然要归北条家所有;而本家呢,不过是获得了秀吉本来就想送出的南河内……

我忽然明白了,这根本不是景政的意见,而是德川家康的。首先,这场征伐战若能打起来,德川家康获利最厚,所以有最充足的动机来促成;其次,这场战事涉及到织田宗家和北条家,以景政目前的资格和人脉,不可能促成织田宗家和北条家一同参与。

可是,如果德川家康联络了景政(估计这就是事实),景政绝对会赞同。目前的北伊势,依然是宗家的直领,但一直由井伊直虎、宣直母子俩管理着,他们封到南河内以后,北伊势自然就是由他主政了,那座三重城,是他从小长大的地方,城下町又非常繁荣,我早知道他很是眼馋;而且,参与这件事的话,他也等于是在织田宗家、德川家和武田家三家之中都获得了人脉,以后的东国攻略,自然是要大大借重他才行

也就是说,如果战事顺利,虽然会给宗家的事业带来一定的困难,可是在个人收益和威望方面,景政将会赢得许许多多的东西。

我忽然感觉有点愤怒。不错,之前他惯用阴谋,被我教训之后,很快就学会了阳谋,而且还是私心大于公心的权谋。例如这次事件,即使我知道,却也毫无办,无论是德川家、羽良家还是北条家,都愿意参与这场战事,所缺的不过是一个契机和楔子而已。如今契机和楔子都有了,战事毫无疑问将会打起来,如果本家退出,就白白浪费了这个收获领地和名望的机会……可是,如果再等一阵,本家将会得到更多啊!

“你先下去吧。”我缓和了一下呼吸,平静的对坪内景定说道。

“是。”坪内景定连忙答应着,顺从的离开了会见室。他在我身边多年,知道我基本上不会发怒,这种压抑的语气,已经是非常不满的表现。

而我之所以让他离开,也就是避免在不满之中作出什么偏颇的决定。

等到他的身影消失,我也离开了房间,屏退所有近侍,信步来到了位于城馆山脚的兼秀园中。

这时候正是二月初的孟春至仲春交接时节,园中的各种花木都绽开着新绿,满眼的生机,让人心怀忍不住一畅。我在园中的长廊下站了一会,心情渐渐平静了下来,对景政的不满也开始慢慢的散去。

毕竟,我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大公无私,即使他是我自己的孩子。而一直以来,我之所以能够将一家家豪族和一个个分国纳入麾下,正是因为我考虑到了各人的私利和私欲,并且将他们的利益和本家的前途捆绑在了一起。正如我以前劝信长时所说的,作为天下人,就是要聚集那些各怀心思的武士们,并且将他们团结在身边。既然这样,我为什么不能考虑到孩子们的想呢?像周景那样恪守道义固然可贵,像信景那样恭谨奉从固然称心,可是像景政这样公私兼顾、甚至私心稍稍重过公心的孩子也该理解才是。

平心而论,景政要求北伊势,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他以前在纪伊主持过,知道纪伊实际上是一个非常肥沃的大国,而看见兄长获得这么一个大国为领地,他自然是非常眼馋。而且,作为仅次于御门家的连枝家,我在《吉良家永贞暂定诸度》中有过规定,领地至少是三十万石,而北伊势和伊贺加起来,也不过是三十万石的最低水平。

而他试图介入东国,这不也是我希望的吗?只不过是时机有点不对而已。不过,让德川家和北条家稍稍抬头,然后萌发一些野心,也许是一件好事。到时本家少了武田家这个进入东国的楔子,却又多了德川家和北条家这两个,从长远看来,能够借机打压甚至消灭他们,并不是没有益处。

看着花木中几条新发的枝叶,我忽然感到一些惆怅。又是一年的春天了,无论如何,我都是要老去的,而信景、周景、景政、义景他们终将取代我和秀景这一辈的位置,他们就代表着将来。让他们多经历一些事情,多一些锻炼的机会,这并不是坏事。我既然说把这件事交给信景,那么只要不影响本家的安危,就让他放手施为好了。

……,……

虽然决定接受这个事实,我还是写了三封信,分别送给信景、秀景和景政。信景那边,我肯定了他的做,鼓励他要有自己的主见,同时也揭穿了景政的小算盘,让他学着分析身边亲近之人的心思;秀景那边,我请他除了秀吉的动向以外,也多看着景政一点;景政那边,我鼓励他把目光放得更广阔些,并且告诉了他本家的整个大政,但同时也很不客气的骂了他一顿,而作为对他私心自用的惩罚,我正式将三重城送给直虎,今后城中的事务和城下町的收入,除一半上贡宗家外,另一半将归于直虎及和津母子俩支配,正如送给德姬的莲池城那样一一只不过,这笔钱实际上主要是用来支持井伊赤备。另外,上贡宗家的那一半收入,将立刻就地交给他,作为他编练上野备和组织北伊势、中伊势国人众的军资,以储备力量应付今后的战事。

于此同时,秀吉和柴田胜家之间的决战终于爆发了。秀吉方面,出动了播磨、丹波、山城、因幡、但马五国直属军势,包括播磨国姬路城主木下家定(宁宁的弟弟、弥夜的哥哥、小早川秀秋的父亲,赐姓木下)、丹波福知山城城主兼京都所司代杉原家次(宁宁、家定、弥夜的叔父)、丹波黑井城主掘尾吉晴(最早的家臣之一)、因幡鸟取城城主宫部继润(一度是秀次的养父)、但马有子山城城主小出秀政(秀吉本人的姨父,娶秀吉母亲之妹),以及秀吉直属的近侍众(包括加藤清正、福岛正则、仙石秀久、大谷吉继等人)、黄母衣众、户田胜隆备队、御子田正治备队、尾藤知宣备队等,另外还有秀长的南山城众和景秀的北近江众。这部分直属军势,会同尾张织田信雄、摄津池田恒兴、南河内畠山政尚的所有军势,以及南近江、大和、北河内的部分军势,从北近江直接往越前敦贺郡进军,总人数高达七万。除此以外,山阴的吉川元春出动一万五千人,备前的宇喜多忠家出动一万人,但后的细川忠兴出动五千人,共计三万人在丹波汇合,然后由若狭方面进攻越前,作为北近江主力方面的侧翼。

第一百四十八章:羽良景秀(上)

面对秀吉来势汹汹的进袭,柴田胜家显得很有些局促。他的勇武,在织田家中人尽皆知,但是政治和谋略方面就不怎么样了,手下的佐久间盛政、佐佐成政、中川重政也都是肌肉多过脑浆的类型。平日的时候,他们颇有些以此自傲的意思,觉得这样才是作为武士和臣下的本色。然而,到了独立主持大局的时候,各种复杂的情势和变化,很快就摧毁了他们的这种自傲。无论是上杉家背弃和约,还是金森长近投向秀吉,都让他们一筹莫展;而北陆地方的气候局限,又让他们无法及时支援麾下的柴田胜丰和同盟的织田信孝,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降伏和覆灭。作为胜家副将的泷川一益,算是十分擅长调略的人了,当初降服飞騨国姊小路家,为织田家打通从美浓到越中的通道,后来听说秀吉和毛利家和睦,又火速和上杉家达成和约,都是他的手笔,可是到了如今这个地步,他也不可能扭转这种恶劣的情势。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两方的决战早已开始,之前秀吉的种种布置,包括先期的调略战和外围战,以及对吉川元春和德川家康的进一步拉拢,都是决战的一部分。通过这些手段,双方的力量对比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战事的胜负天平也严重的向秀吉倾斜,而这次直接出阵,只不过是决战的**阶段而已。

结果,北陆军团能够抵御这十万军势的,只有越前、加贺和能登三国的三万余人,越中的佐佐成政,原本是北陆军团攻略上杉家的先锋,力量颇为强大,这时却不得不将大部分的力量都必须留在国中,以防备上杉家从后方策应秀吉,因此只能派出少部精锐参战。

三月十二日,柴田胜家越过木牙峠,进军至北近江境内,派人联络之前降伏于他的豪族,并且遣自己的养子、越前国胜山城主柴田胜政为先手,率五千军势前进至北近江祝山一带,在余吴湖西侧立下城呰,以警备余吴湖东部的羽良家先手池田恒兴。池田恒兴不甘示弱,仗着兵力占优,派中川清秀、高山重友率本部进军,分别进占余吴湖南部和北部,在北部的堂木山和南部的贱岳据守。双方对峙了两天,情势没有发生任何变化,秀吉依然很沉着的将本阵留在池田恒兴东南方的田神山上,似乎在等待吉川元春、宇喜多忠家、细川忠兴所部三万人到来,从西面和他的主力一起夹攻柴田胜家的军势。有鉴于此,柴田胜家决定先行进攻,奇袭池田恒兴的摄津军势。

他的这一动作,从战术上来看是毫无问题的。作为弱势的一方,奇袭乃是先声夺人、甚至扭转局面的不二法宝,正如当年信长奇袭今川义元、姊川之战中浅井长政奇袭信长那样。只可惜,在奇袭军势的主将上面,他犯下了一个错误,没有派出思维慎密、注重情报的副将泷川一益,而是考虑到各人的亲信程度(防备临阵投敌),以及和前线柴田胜政的配合,派出了胜政的亲兄长、北加贺守护佐久间盛政。

作为柴田家平定北加贺一向宗、占据金泽御坊的著名猛将,佐久间盛政确实表现出了他的勇武。他率万余军势和柴田胜政汇合,分别进击余吴湖北部的堂木山呰和南部的贱岳呰。堂木山呰的中川清秀只有三千余人,眼见敌军势大,而新筑的堂木山呰又不够坚固,于是后退至余吴湖西部,据守原先构筑的岩崎山呰。可是,两军先阵交战,首重气势,他这一退,气势一下子就泄了,尽管岩崎山呰比堂木山呰坚固得多,却没能挡住佐久间盛政,很快就丢失了城呰,本人也被佐久间盛政讨杀(送出了一血……)。

与此同时,柴田胜政的攻略却不怎么顺利。贱岳标高四百多米,地势十分险要,在山上可以监控西部琵琶湖、北面余吴湖、东北池田恒兴本阵、甚至东南秀吉本阵的所有动向。因此,得到柴田家进军的消息后,池田恒兴第一时间选择了支援这边,派遣长子池田元助率三千人和高山重友汇合,将柴田胜政挡在了贱岳以西。但在这个时候,两人忽然发现东面的岩崎山呰燃起了熊熊大火,大岩山本阵也开始了交战,于是当即撤退,将贱岳呰拱手让给柴田家。

柴田胜政也发现了池田恒兴大岩山本阵的动向,他留下五百余人进驻贱岳呰,率其余四千余人衔尾急追,虽然没能覆灭池田元助、高山重友的主力,却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战果。然后兄弟俩在大岩山下汇合,一同进攻池田恒兴。

战事一直持续了几个时辰,后面的柴田胜家已经接到战报,认为初步达到了奇袭的目标,于是派人命令佐久间盛政、柴田胜政兄弟后撤。然而,佐久间盛政认为池田恒兴部屡遭败绩,兵力方面也处于劣势,将他赶出大岩山呰将是迟早的事情,甚至有可能将其击溃。有鉴于此,他拒绝了柴田胜家的撤军要求,只是退回了贱岳休整,并且让弟弟柴田胜政回撤至祝山,守护自己的后路。

当晚亥时初刻,池田恒兴忽然大举出阵,向贱岳呰发动了攻击。考虑到地形不熟,佐久间盛政选择了据呰监守,一连打退了池田恒兴的好几次进攻,连后方前来支援的南近江桑山重晴部(丹羽长秀与力,紫川之战后转让给秀吉为与力),也在他手上吃了败战,同池田恒兴一同退回大岩山呰。而赢得这场夜战,并且给予池田恒兴所部极大打击,佐久间盛政显然时更加自负了。根据后来俘虏的交代,他当时一面诅咒着池田恒兴,一面发誓等天亮了要狠狠教训他,然后就留下哨探监视大岩山池田恒兴、田神山羽良秀吉两处的动静,吩咐激战了一天的部下们抓紧时间休息。

可惜,他再也没有这个机会了。天刚亮的时候,北近江的景秀率万余军势渡过琵琶湖,忽然出现在祝山呰下,包围了山上的柴田胜政,也截断了佐久间盛政和柴田胜家主力之间的通道。由于他来得那么隐秘和突然,柴田胜政觉察的时候,已经被牢牢包围,甚至都没能向前方和后方派出信使,结果还是佐久间盛政在贱岳呰上发现了后方的动静,于是倾巢而出,想和柴田胜政一同击败羽良景秀。然而,景秀久经战事,后方又有援军自琵琶湖上而来,自然不会输给佐久间盛政,他不仅牢牢的挡在了柴田胜家和柴田胜政之间,还击退了佐久间盛政的支援,而等到柴田胜家发现不妙,亲自率主力前来时,祝山呰已经被景秀攻克,柴田胜政被迫率残部和佐久间盛政汇合,退回贱岳呰据守,在他们东面,是闻讯赶来的四万五千秀吉主力。

到了这一步,柴田胜家方面都知道,北陆军团已经大势以去了。柴田胜政和佐久间盛政这一万五千人,是整个军团的一半军势,如今陷入重重包围,不仅让兵力的劣势更加严峻,而且也对士气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更何况,这时候吉川元春、宇喜多忠家等三万军势已经赶到若狭,即使他能够攻下祝山呰,前去救援贱岳方面,也将和佐久间盛政一样陷入包围之中。

十四日的中午,泷川一益首先率本部后撤,退回自己的南加贺大圣寺城据守;中川重政随后也跟着撤退,返回能登七尾城。柴田胜家独力难支,也只好率剩余的几千军势退回北之庄城,不久即被羽良秀吉的主力围住,在天守阁和阿市一同焚城自尽。

战后统计战功,率军由琵琶湖迂回、分割佐久间盛政的羽良景秀显然居功至大,其次则是担任先手、挡住并拖住佐久间盛政的池田恒兴。为了表彰他们的功劳,秀吉将池田恒兴由摄津转封到了美浓国,景秀也顺势领有了整个北近江,担任长浜城主;原长浜城主柴田胜丰,被秀吉转封到了越前敦贺郡,领地稍有增加;而其余的越前国大部,则被封给羽良秀长。然后,秀吉以秀长为总大将,以刚元服的养子、年仅十三岁的秀次为副将,以丹羽长秀的遗子、十一岁的丹羽长重为奉行,对加贺国泷川一益、能登国中川重政发起了进攻。经过贱岳之战,这两国的军势虽然损失不大,但毕竟是一同遭到惨败,而且还失去了柴田胜家这根主心骨,已经不可能有什么作为。而秀吉安排两个孩子为将领,显然是深知这一点,而且成竹在胸,一方面为秀次捞取资历,一方面为转封丹羽长重至加贺做准备。

……,……

秀吉在北陆大放光芒,我却依然隐居土佐,让池赖和等人帮我制造战船。这艘战船,属于海神级的第二代,规模比第一代的定海、伏波、安澜三舰更大,好在有现成的造船经验,又有出自土佐国深山的优质木材(历史上秀吉在京都造聚乐第,元亲曾经伐木赞助),造船的进度非常顺利,到秀吉降伏泷川一益、将之转封到若狭时,战船已经基本完工,只剩下安装舰炮的工作。

为了这件事,景政亲自从伊贺上野城赶了过来。我当时正在赖亲的浦户城内,他一到达浦户湾,很快就进城前来拜见,向我通报了泷川一益转封的消息。

对于泷川一益低头,我并不感到惊讶。虽然在秀吉刚刚出仕、我才担任足轻大将时,他已经是织田家的家老,可是在织田家,资历从来都不是问题,而如今的形式,已经不由他作出其余的选择。

倒是景政前来,让我稍稍有些吃惊:“只为了通报这个消息,不需要你亲自赶过来吧?”

“是……主要是为了见见父亲大人,”景政殷勤的从身边侍从手中接过茶盘,端到了我的面前,“上次父亲在信中教训了孩儿,所以孩儿就过来领受您的教导,并请示下一步的方略。”

“唔,”我点了点头。他的这个态度,让我十分满意,毕竟还是我寄予厚望、作为信景辅弼培养的孩子:“你说下一步方略,是指哪一方面呢?”

“当然是德川家和武田家的啊”景政连忙答道,“德川殿下对本家和您一直景仰非常,如今正处于攻略武田家的关键时刻,是否要加强对他们的支援力度呢?孩儿的上野备已经初见规模,如果这时候和细野家的安浓备一起用上去,肯定能够起到极大的作用,对河尻秀隆、森长可两位殿下和德川、北条两家而言,这是雪中送炭的义举啊”

“你是放不下攻克武田家的功劳和名声吧?”我笑着端起凉茶喝了一口,“而且,你的上野备草创,怎及得上久经战事的安浓备?说是安浓备和上野备一起,其实是安浓备作主力、而你拿大部分功劳和名声是吧?”

“这个……”景政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讪讪的笑了起来,“孩儿的名声,不就是父亲大人和吉良家的名声吗?”

“现在我还缺名声么?”我笑着摇了摇头,“而且,你这话应该反过来说……如果你不是我的孩子,不是吉良家的亲支一门,以你的年龄和资历,怎么可能介入秀隆、长可两位殿下和德川、北条两家之间?又怎么可能得到滨松殿下的另眼相看?”

“父亲大人教诲的是,”景政微微叹息了一声,低下了头去,“孩儿自知资历浅薄,之所以能够有现在的影响,全仗背后的您和宗家,因此才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名望,以便更好的为父亲大人和兄长效力,作为宗家平定东国的先驱。”

“恩,”我赞扬了他一句,“你的这份心情,我十分欣慰。”

“既然这样,就请您同意我支援德川家如何?”景政趁势请求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