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土佐之梦-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之后发给前田、佐胁、蜂屋、蒲生等家安堵状,下令调整和转封各家豪族,也同样是以他的名义。

到了十一月,信景更是介入南海道,宣布收回周景名下的土佐国和南伊予,将他转封到了新平定下来、还未完成检地的纪伊国,他麾下的中村吉良分家,本多、胜贺野、叶山、秋山四大谱代,也跟着被转封了过去。这个命令,让好些人浮想联翩,猜测是不是我出了什么问题,所以信景才把庶兄赶离作为吉良家惣领的土佐国,以削弱他的影响力和声望?九州某些尚未归心、不愿接受调整和转封的大豪族,例如丰前宇都宫家、肥后甲斐家、大隅伊地知家等,更是趁机在领内和国中散布谣言,试图挑起土一揆对抗信景。甚至连山阴的吉川元春,都开始蠢蠢欲动,想教训教训之前不断挑衅的长门岛津家,或者干脆将长门国拿回来。

听到这些坏消息,我却并不怎么在乎。九州方面,大友家我已经有了布置,萨摩岛津家尝到了甜头,也知道我有制衡的手段,都不会有什么动作;而只要他们不动,那些国人众豪族翻不起什么浪来,正好给信景练练手,将这些不稳定因素清理掉。至于毛利家,我相信小早川隆景会控制事态,避免破坏两家的合约。

我现在关心的,是周景的转封之事。

“纪伊国的地理,和伊势国差不多,我相信拔除根来寺之后,石高可以超过五十万。再加上熊野地方,那么石高就更多了……这在全日本的分国中,都是有数的大国啊!”我对周景感叹道。

“是。感谢父亲大人的厚爱。”周景回答道。他自然明白,信景转封他的命令,是出自于我的授意。

“所以,之后无论你再立什么功劳,都不可能再增加领地了,只会在官位上给予奖赏,而且不能和信景平齐,更不可能超过。之后的其余御门家,也都会遵从你的先例,给予一个五十万石以上的大国,替宗家镇守各个地域。”我郑重的告诉他说。

“我明白,”周景坦然的笑了起来,“室町幕府强枝弱干、中枢无力的覆辙,本家必须引以为戒。”

“你明白这一点,那就好了,”我感到非常欣慰,“那么,你准备如何治理纪伊国呢?”

“治理的话,我认为有两个重点。一个是势力过大的根来寺,一个是太过偏僻的熊野地方,”周景胸有成竹,显然是早有腹稿,“关于根来寺和残存的那些中小寺社,我和天海大师、玄以大人有一个方案,那就是仿造禅宗设置鹿苑僧録的做法,在各宗派内设置管理机构,严格规定各寺的寺格和寺领,并且将大部分中小寺社的管理权集中起来,然后由寺社奉行派人和总本山一同管理;总本山和中小寺社之间的大本山,则直接接受寺社奉行的监督……这个方案,甚至可以推广到其余分国,但是为了避免引起动荡,我决定暂时不公布这个方案,也不动根来寺,等到畿内平定了再说。”

“恩,你的考虑很有道理,”我点了点头,“那么熊野地方呢?”

“熊野地方的话,我准备将牟娄郡一分为四,然后将本多、胜贺野两家安置在下熊野,和上熊野的安宅、三鬼两家分领一部,以加强对那边的控制。”周景回答道。

他这个方案,正和后来德川幕府纪州藩的方案相同。原来的牟娄郡,被分成了四个新郡,下熊野的是西牟娄郡和东牟娄郡,设置了田边、新宫两个家老支藩;上熊野被分成北牟娄郡和南牟娄郡,废藩置县时,和伊贺国一同划到伊势国所在的三重县。

所以我对这个方案表示了认可,并且提出了进一步的建议:“两家不妨以现在的田边城和新宫城为居城,分领下熊野地方,领地大概会各有三万石左右……至于安宅家和三鬼家,那显然不是一个等级的。而且,安宅家或许要转封给义景,所以现在暂时不安排他们,先维持原状就好。”

“是。”周景回答道。

“还有一件事,希望你能够马上着手,”我继续吩咐道,“一旦本家介入畿内,你将是很重要的力量。除现有的莲池备外,我允许你在和歌山城建立一支新备队,宗家也会在财力和人力上给予支持。”

“明白了。”周景点了点头,“那么我就立刻安排下去,争取在年内迁移到和歌山城,好尽快完成父亲大人的重托。”

“让亲贞、正信和元信他们负责吧!”我稍稍想了想,“这段时间,你就多陪陪母亲。我已经问过她了,她说要跟我一同住在吉良城馆,以后想见面,就没现在这么方便了。”

“孩儿明白。”周景点了点头。他和小夏之间的感情很好,现在住得也近,仅仅只隔着一条仁淀川和不到十公里的路程,随时能够前来探望。但是,等到转封到纪伊,就即将隔山隔海了。或许是想到这一点,他脸上忍不住露出了些许惆怅。

“明子也是啊!之前冷落了她那么长时间,必须好好补偿才行,”见他有点落寞,我笑着开起了玩笑,“至少,要为家里添一个嫡子啊!”

“是。”周景连忙应道,态度却是非常的郑重。

……,……

周景有些舍不得小夏,小夏自然也不会没有感觉。然而,在这方面,她倒是比较看得开,更何况她还有景六郎,那是准备继承上川家家业的幼子,对他的钟爱比周景还要深厚;她还有养女千手姬,有明津和海津两个女儿,还有我陪在她的身边。

如果说这段时间,家中有谁最为高兴的话,那无疑就是吉良城馆的小夏。她见我慢慢把权力下放给信景,最近也一直陪在她的身边,以为我是准备兑现之前的承诺,就要和她一同隐居了。因此,这一段时间,可谓是她最快乐的时刻,在她的脸上,常常挂着心满意足的笑容,看得我也一同欣慰了起来。

“真是,都多少年的夫妻了啊,还这么缠人。”我有时故意这样取笑她说。

“那不一样,”小夏认真的反驳,“只有现在,殿下才是属于妾身的。”

我忍不住一笑。这样违背当前一般观念的话,大概也就小夏说得出来。

“对了,”小夏不放心的再次向我求证,“等到周景去了和歌山城,殿下马上就把莲池城送给德姬,并且让她住过去对吧?”

“都问了几遍了啊?”我有点无语的看着她,“你现在是满心希望周景快点迁走对不对?真是……枉他还那么惆怅,特意抽出时间来陪你。”

“这是两件事,”小夏微微涨红了脸,或许真有这样的想法也说不定,“妾身毕竟年纪大了,德姬才二十来岁,人也漂亮,殿下这阵常常去她房里,以后也说不定会更宠她……虽然殿下说会一直陪我,可是,只有等她去了莲池城,妾身才能放下心来。”

“你放心吧,我真要隐居,肯定不会丢下你,”我安慰她道,“说到年龄,你也才不满四十岁啊,而且看上去还要更加年轻……至于说容貌,我要是只看重那上面,也不会把简妮特送回大友家了。”

小夏并没有在意我第一句中的假设,她只注意到了我的保证和称赞,脸上又露出开心的笑容。

可是,我自然不会这么快就真正隐居的。来自信景的九州情报,来自秀景的畿内情报,来自景政的东海道情报,源源不断的送到我的案头。其中的绝大部分,我看过之后就丢在旁边,由着事态自己发展;有的时候,也作一两句批示,然后分别送还给他们。

九州方面,丰前、肥后和大隅三国中,先后爆发了由宇都宫镇房、甲斐宗运、伊地知重兴挑起的土一揆,但是规模都不大,没多长时间就被佐竹宣秀、前田利家和蒲生宣秀镇压下去,并且趁机改易(没收领地)了一批牵连其中的豪族,所得的领地,部分收归直领,部分赐给自家的家臣,从而大大的提高了对领内的控制力度。例如宇都宫镇房,原本信景还给了他一个台阶,想将他转封到南伊予,继承原伊予宇都宫家的部分领地,可是宇都宫镇房并不领情,又想像上次对我那样找个理由推托,可是世易时移,如今的情势,可不比以前了,信景很干脆的宣布改易他的宇都宫家,然后佐竹宣秀拉拢了他的两位家老,兵不血刃的攻下了坚固的城井谷城,宇都宫镇房和嫡子朝房愤而煽动领民挑起一揆,结果双双死于对阵之中,只余下五岁的女儿鹤姬,由蜂须贺景胜和秋津收为养女。

另外,年过四十的佐胁良之由于没有子嗣,将兄长前田利家两岁的嫡次子又若丸收为了养子。这件事情得到了信景的认可,只是如此一来,佐胁家在统领家席位的竞争中就落入了下风,毕竟养子不比亲子来得名正言顺,我也不可能允许家臣的两个孩子一同成为统领家家主,即使是前田利家也不可以。对比起历史上德川幕府的苛刻,这已经是非常厚道的决定。

畿内和东海方面,秀吉果然是拿吉法师做起了文章,他煞有介事的致信给丹羽长秀,确定安土城已经修缮完成,然后就令堀秀政带上当初信孝画押的誓书,请他把吉法师护送回安土,并且委托信雄负责这件事。信孝本来就不想放弃吉法师,更何况是由谋求取代他担任吉法师后见的信雄负责?他以吉法师刚感染风寒为借口,拒绝了信雄和堀秀政求见吉法师的要求。秀吉收到这一回复,看似通情达理的给了信孝半个月时间,实际上却开始暗地召集军势,同时也等待积雪更加厚重,彻底封锁北陆的柴田援军。

到了十二月初,北陆降下暴雪,秀吉立刻提前结束了等待,从伏见城大举出阵。他召集了麾下播磨、丹波、山城、南河内诸**势,汇合尾张织田信雄、摄津池田恒兴等织田亲族,以迎接吉法师为名进入美浓国,包围了信孝的岐阜城;余下的丹后细川忠兴、備前宇喜多忠家等外样大名,则奉景秀为总大将,包围了柴田胜丰所在的长浜城,一方面是攻略北近江,一方面也正式和柴田胜家敌对。我方的生驹家长和筒井顺庆同样收到了秀吉的出阵邀请,他俩按照我的吩咐,各派出部分军势前往北近江支援。生驹家长派出的,是他的族弟和家老生驹亲正;筒井顺庆派出的,是他的谱代家老松仓右近重信。

第一百四十六章:动静相宜(中)

我知道,除了我的吩咐以外,生驹和筒伸出兵支援,也有向景秀示好的原因在内。他们看得很清楚,秀吉的两个养子中,刚元服的孙七郎秀次是以岳父池田恒兴为后盾,景秀则有我吉良家的背景和羽良家中许多家臣的支持。如果两家最终和睦,继承羽良家家业的必定是景秀;就算秀吉失败,景秀也能回归吉良家,并且以秀吉养子的身份收拢秀吉名下的势力,从而在吉良家中获得不错的地位。

在确立家族继承人时,如果说亲子首先要比的是嫡庶名分,那么养子就是比背景和绩了。

景秀所要攻略的柴田胜丰,同样是柴田胜家养子。他的实父是柴田家重臣吉田次兵卫,母亲是柴田胜家的姐姐。胜家本人无子,也没有弟弟,只好收了五名外甥为养子,准备择其一人继承柴田家的家业。五名养子中,除了胜丰和柴田胜敏外,其余三人都是佐久间盛次的儿子,分别是统领北加贺半国的佐久间盛政,继承柴田家苗字和通字的柴田胜政,以及同样继承苗字和通字、后来迎娶佐佐成政之女为正室的柴田胜之。

从苗字和通字来看,目前有望继承家业的就是胜政、胜敏和胜丰三人。其中,胜敏深受胜家本人的喜爱,最近元服时,继承了胜家的通名权六郎;胜政年龄较大,早已在中枢站稳脚跟,而且还有两个亲兄弟、特别是佐久间盛政这个位居家中第一重臣的兄长在背后支持,因此希望也非常大。和他们比起来,柴田胜丰显然是处于下风,如果不是本能寺之变,他最终的地位大概就是一个亲族家老,而四年前接受的北之庄城支城丸冈城四万五千石领地,或许就是他所能获得的领地极限,也是对他地位的最好注释。

这一点,稍稍有点眼光的人都可以看出来,所以在柴田家家中,胜丰并不怎么受家臣们重视,和柴田胜政、佐久间盛政兄弟一派的关系也十分紧张。大概是看到了家臣们的这个态度,胜家才选择了他出镇长浜城,独自守卫北陆的门户,一方面是给他独当一面的机会,一方面是避免和胜政等人发生争端。

这次长浜城之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柴田胜家而言,长浜城是从北陆进军畿内的桥头堡,也是越前本部领地的缓冲区,首当其冲的承担看畿内的压力,同时还是他本人与信孝相互呼应、在畿内发挥影响力的关键。正因为如此,秀吉当初才能以渡让长浜城换得胜家的让步,而他现在攻略此城,则是代表着和柴田的彻底决裂,也是击败他的首要步骤。

如果拿当年信长与朝仓一浅井联军的形势对比,长浜城就相当于是浅井家的小谷城,是双方争夺的中心地带。当然,如今的柴田胜家,实力自然要远超当年的朝仓义景,另外还有美浓的信孝和他呼应,如果长浜城保住了,等到开春从北陆出阵决战,鹿龘死谁手尚未可知。

从这个意义上说,长浜城的战事,比岐阜城的战事更加关键。只不过,在岐阜方面,涉及到织田家家督吉师的归属,因此需要羽良秀吉亲自坐镇,并且拉上织田信雄和池田恒兴增添声势。但是,秀吉最精锐的直属黄母衣众,以及深为倚重的军师黑田孝高,却都放到了景秀那边。

统领着家中最精锐的军势,景秀肯定能够明白自己身上的担子有多重。而且,长浜城是秀吉的起家之地,对于羽良家意义极为特殊,一旦他拿下这座城,就能够顺理成章的担任城主,进一步巩固作为羽良家继承人的地位。

而对于守城的柴田胜丰来说,长浜城同样关系着他在柴田家的前途,如果挡住了秀吉方面的攻势,他说不定就能统领整个北近江国,在家中的地位肯定能够更进一步。

在原本的历史上,秀吉进攻长浜城时,柴田胜丰已经病得无出战,很快就选择了向秀吉降服。之后虽然早世,却深得秀吉厚遇,部下也都得到了秀吉的重用,是柴田家诸养子中唯一得到善终的人。因此时人对他的评价都不错,认为他懂得审时度势,也作出了明智的选择。然而,如今两家才刚刚决裂,正是建立业之时,他作为柴田家有希望继承家业的养子,又领受了家主的重托,自然是要努力奋战的。

由于这些原因,长浜城的攻防战打得非常激烈,双方从一开始就拿出了最认真的态度,并且动员了最大的力量。以福岛正则、加藤清正、仙石秀久、大谷吉继、加藤嘉明等人为首的近侍,分别带领小队黄母衣众精锐武士和数百名足轻,对长浜城各城门发动了猛烈的攻势。他们这些人,都是秀吉入主北近江时培养的亲信,很长时间内都住在长浜,包括景秀本人在内,对这座城都熟悉无比。由他们主导的攻击方式和节奏,可谓是把握得恰到好处,也给守军带来了极大的压力。然而,长浜城毕竟是整个畿内都屈指可数的坚城,柴田胜丰也是柴田家有数的武将,担任丸冈城主时,配合北之庄城抵挡住了上杉家的多次侵攻,于守城一道颇有经验。因此,尽管景秀兵力占优,熟知城内情势,一时间却也无取得太大的进展。

面对这样的僵局,景秀接受了黑田孝高的建议,放弃了直接攻城的做。他把兵力撤离长浜城下,然后分成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北河内与大和国的一万一千军势,他们前往当年秀吉作为据点的横山城,重新修缮城池,摆出准备长期坚守的姿态;另一部分是备前和丹后的一万五千军势,他们化整为零,由加藤、福岛等率部下为先导,仗着多年统治北近江、熟悉国中地形和领内情形的优势,对长浜城中本地豪族的领地发动进攻。几天下来,七八家中小豪族的城些相继被攻克,家属自然也就成了羽良家的俘虏,景秀从中间挑出了一些人,故意放他们去长浜向自家家主通报消息。

其实,就算他景秀不这样做,长浜城内也已经得知他的行动了。而随着一座座小城些陷落,参与守城的近江本地豪族也开始动摇,他们强烈要求胜丰出阵,并且自告奋勇担任向导将羽良家攻略各处的小股军势一一击破,可是,柴田胜丰从北陆带来的豪族武士,却只想守住长浜城,不愿贸然出阵和熟悉地形的羽良家军势作战,甚至不怎么信任这些近江豪族。双方各执一词,在军议上多次发生激烈的争端,也让柴田胜丰极为头疼。他不可能打压北陆派那是他镇守长浜的基础;但是对于那些本地豪族,他也要好好抚慰,先不说这些人将来很可能会成为他的直系部属就是现在,没有他们筹措军粮、协助守城并且承担劳役,仅凭北陆派的人,是绝对无挡住羽良家军势的。

等到景秀释放的那些豪族家眷到达长浜城,城内的争端也达到了顶峰。

北陆的武士们依然坚持守城,甚至还以那些家眷中可能混有细作为借口,试图阻止他们进入城中:那些近江的豪族对此极为不满,并强烈的请求柴田胜丰阻止羽良家的动作。而到了这个时候,柴田胜丰也必须做点什么了不然就很可能失去那些豪族的拥护,其中的有些人甚至会立刻投向羽良家。

十二月十七日,柴田胜丰得到确切情报,率五千军势从城中出阵,前往附近袭击一支两千余人的分队。双方交锋了小半个时辰作为分队先导的仙石秀久败下阵去,其余一千多备前足轻也纷纷跟着败逃,柴田军气势如虹,纷纷对逃亡足轻展开追击,以发泄这半个月来被压抑的怨气,柴田胜丰本想见好就收,却没能约束住他们,结果被赶来增援的福岛分队缠住了脚步。柴田方兵力占优,又挟着获胜之势,一时间倒是占据了上风;福岛分队紧守阵脚,努力的抵抗住对方的侵袭,并且坚持着缠住对方,终于等到了横山城来援的五千大和国众。这些大和国众,基本上都是兴福寺的忠实信徒,和僧兵有些相像,战斗力很是不弱,很快就和福岛分队一起击败了这支军势,将柴田胜丰赶回长浜城。

虽然击溃了仙石秀久,可是终究是被羽良方击败,还死伤了近千人。这对于孤悬北陆之外的柴田胜丰而言,无疑是非常不利的,而城中的士气也因此大受打击。出身近江的足轻们,一方面是看不到希望,一方面是想回家过年,纷纷开始逃离长浜,让城中的情形更加雪上加霜。

五天之后,当大谷吉继再次进入城中劝降时,柴田胜丰终于屈服了。他以继续留守长浜城为条件,将自己的正室和嫡子交给了景秀作为人质。另外,他还应黑田孝高的要求,写了一封信给西美浓稻叶一铁,通报了长浜城之战的情况和自己降伏的事情。

柴田胜丰的正室,乃是稻叶一铁最小的女儿。景秀将她纳为人质,对于柴田胜丰和稻叶一铁都是一个约束。而稻叶一铁接到柴田胜丰的亲自通报,明白长浜城和北近江已经投向秀吉,他又会如何抉择呢?

这真是一个完美的突破口啊……我接到筒井顺庆通过景政传来的消息,忍不住这样想到。

在信孝的美浓国,西美浓乃是精华,占据着整个美浓国一半以上的石高。当年大名鼎鼎的三人众中,氏家卜全早死,安藤守就被放逐,只有稻叶一铁依然用事,并且和中美浓斋藤利治共同掌握国政,目前驻守大垣城,替信孝稳定西美浓地方。如果他一旦动摇,那么信孝差不多就可以说是大势已去了。

和这个消息同时送来的,还有丹羽长秀病倒的消息,以及筒井顺庆转来的一封书信。这份书信,是丹羽长秀病中所写,目的是想劝阻筒井顺庆出兵附从羽良家。这是他最后的调解手段。起初的时候,他曾经派人前往岐阜城奉劝信孝,请他交出吉师,结果被信孝一口拒绝;秀吉召集军势,他曾经试图劝阻,可是当初在清州会议上,关于吉师的安排,他也签订和交换过誓书,因此当秀吉客气而坚决的据理力争时,他只好放弃了调解,对这件事保持了中立的态度;而调解的努力遭到失败后,他依然有些不甘心,于是分别写信给池田恒兴、细川藤孝、筒井顺庆、生驹家长等关系亲近的畿内大名,请求他们保持克制,不要推波助澜。然而,这时候正是各家站队的关键时刻,众人怎么会袖手旁观呢?

就连筒井顺庆和生驹家长,都遵照我的指示出兵了,织田家中枢的权威,至此几乎就完全消散在这十二月的寒风之中。尽管丹羽长秀有这个心理准备,但是看到这一点,恐怕还是会非常痛心吧?他给筒井顺庆的信中,好几处的口气都非常萧索,而且字迹还有些潦草,很不符合他一贯雍容平和的风格。

“让景政带上礼物和药垩品,亲自去一趟坂本城,以我的名义探望长秀殿下。”我吩咐本多正纯道。

“是。”本多正纯回答,然后又恭敬的请示我,“德川家的平岩亲吉太人,说是有事要求见主公,什么时候安排见面呢?”

“替我婉言谢绝,”我稍一思索,想出了一个合适的理由,“明天是忘忧院殿的周年祭,你就跟他说,我已经去了本家的菩提寺,替忘忧院殿慰灵,包括新年在内的两化天,都不会见任何的外客。”

“明白了。”本多正纯收好我给景政的命令书,恭敬的退出了正厅。

我也站了起来,信步走到厅外的宽檐下面。尽管土佐的冬天不算冷,可是身处吉良峰上,我依然从风中感受到了一些寒意。望向东边,那里原来是宝心院最早居住的荒川神社,如今被我扩建成了土佐吉良家的菩提寺,并且在寺中为菜菜修建了灵冢。

“时间过得真快呢”我有些萧索的摇了摇头,“都一年了啊”

(刚貌似很多读者误解了,以为我要TJ……,实际上,我说的是不能正常更新,也就是说无维持一天一章的进度,但是三天两章还是有的。总之呢,TJ不可能,如果要说谁最不希望本书半途而废,那肯定是我自己)

第一百四十六章:动静相宜(下)

既然菜菜的周年祭已到,我也说了要替菜菜慰灵,于是我决定晚些时候就迁过去。然而,接近中午的时候,义景忽然来到吉良城馆晋见。从他身边的随从人员来看,他走的是陆路,而且是先去过了今治城。

“我是受了家主委托,前来拜祭母亲大人的。”义景向我表明来意说。

“那么,这就是家事啊,……我笑着看了看义景,“家事的话,不用那么拘束,对信景直接称呼兄长就行。

“是。”信景回答道。

“你是从今治城那边过来的吧?”我问他说。

“是,因为要送重治大人回来,处理一些政务上的事情,”义景解释道,“听说父亲大人近来都在这边静养,所以今治城那边积了一些政务,需要尽快处置才行……毕竟是年终了嘛。”

“恩,这样安排就行,”我微微点了点头,“今治城那边还好吧?”

“是,一切都还好。於加母亲正在城内佛堂布置,为母亲大人的周年祭做准备”,义景回答道,“另外,我从九州过来时,兄长也在天神山城准备祭礼了,只是因为九州事务繁忙,无抽身前来这边。”

“这没什么关系,而且你也没必要为此专程前来土佐,”我笑了笑,“要想正式的话,应该去京都相国寺才行啊!”

“可是父亲大人在这边,世代的菩提寺也在这边,总还有些不同的……而且,我也想见见祖母。自从离开三重城后,就很少见到她老人家了。”义景坚持着说。

“这倒也是。上次探望,她也说有一段时间没有见到你了”,我点了点头,“那么,你就和我一同过去如何?”

“是。”义景回答。

毫无疑问,宝心院见到义景,的确是非常高兴的。她拉着义景的手,叫着他的小名,询问他这几年的近况,然后又一叠声的吩咐侍女去取饴糖、蜜栈等点心来。

“奶奶,我已经元服了。”义景有点尴尬的回答。

“哎呀,是啊,你已经长大了,而且还定亲了呢”宝心院醒悟过来,笑着点了点头,“这样也好,那么就换成奈良的清酒吧,我和你父亲都很喜欢,还有你母亲在世时也是……,真的,时间过得真快呢!记得你以前,最喜欢吃这些东西的啊,所以每次侍女们外出采买时,我都会让他们准备一些,好喂你这个小馋鬼。时间一长,倒成了习惯。”

“是,您费心了。一切都听您的安排。”听到宝心院这样殷切而真情流露的话语,义景非常感动。

在这位和蔼慈祥的祖母之前,他完全不需要费什么心思,也不需要计较任何事情,只要自在的接受她的爱心和体恤就可以了。

“那就拿清酒”,宝心院吩咐了下去,又笑着夸奖义景道,“果然是长大了呢……,刚才我又说了很多话吧?记得你以前老说我啰嗦的,每次和你母亲过来,拿了蜜钱就飞快的跑去外城玩……,这我知道。人老了嘛,都是喜欢和后辈说说话儿。以前的时候,常常有你母亲陪着,还不觉得什么。可是,等她一去,我倒是感到有些落寞了呢!”

“您这是在说我了”,我笑了起来,“如果您不嫌烦,我和小夏就多过来吧!”

“那怎么行,你有很多大事情要做的啊,怎么能够在我这个行将就木的老太婆这里浪费时间呢?”宝心院摇了摇头,“那么多家臣都跟随你,那么多领民都依赖着你,你可不能辜负他们啊!”

“是呀!还有於加姐姐,还有直虎,特别是还有德姬,你可不能辜负呀!”门外忽然传来了小夏的声音。她一边说着,一边走进门来,跪坐到我的身侧,笑着向宝心院躬身见礼:“见过母亲大人……,您今天的气色不错!”

“因为见到了景四郎,心里十分高兴”,宝心院笑了点了点头,“还有宣景也来了,这可真难得啊!甚至在赞岐宇多津修行的於福(与备前隔海相望),前几天也派人提前致上了新年问候,倒是周景、阿蔚和明子,最近反倒没了个人影……这可真奇怪!”

“您忘了?周景和阿蔚两家已经去了纪伊国,现在正忙着呢……,您前几天也向我问起过他们。”小夏连忙提醒道。

……,对,对!是去了纪伊,他们还向我辞行了的”,宝心院恍然大悟,自嘲的摇了摇头,“真是,人上了年纪,就越来越健忘啊”

宝心院今年已经年近六十,在这个时代来说完全算得上是高龄,而且接连失去两位丈夫,可谓是生平坎坷。虽然近十年得到了很好的照顾,但寿元估计是很有限的了。对于武家而言,这没什么可避讳的,得尽天年,甚至可以看作是一种幸事。不过,她提到了周景转封,当着我的面,义景和小夏实在不好说什么。他们和宝心院,都不知道纪伊国即将检出的石高,在他们看来,从本家发祥的土佐转封到情势复杂、位置偏僻的纪伊国,这无疑是退了一步,是我和信景对周景的压制。

“您要见他们,我让他们抽空过来就是”,我笑着说道,“也就几天的海路而已,对于本家而言,是非常便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