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水乡人家-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初哪里肯信她,对她说了一堆下棋要遵守的规矩,希望将她调教成跟她织锦一样出息的人才。
清哑一概点头依允,十分肯“纳谏”。
可是,每当方初指出她的错误时,她必定要悔棋。
方初不依,反复捉她的手、捏她的鼻子,对她谆谆教导;每当这时候,她也不说话,就那么静静地看着他。
在她清澈的目光下,他溃不成军,乖乖让步。
不过,他也发现一个现象:清哑很聪慧,进步神速,凡是他指点过的错,她从未再犯。但是,她因下的少,缺少灵机应变的能力,更多时候是凭借良好的记忆在记棋路。
他哭笑不得,道:“不能这么下!”
细腰和细妹坐在另一边树下,细妹在打络子;细腰什么也没干,闲着,实际上是守着清哑。
她看着那两个人厮闹,微微笑。
不经意间,她脑子里会浮现另一张面孔,代替了方初。而将清哑换成自己,不由心一颤,忙闭一下眼。将这念头赶出去。
细妹站起来,看看那边,道:“我去拿些果子来。”
她便放下没打完的络子,顺着碎石小径走了出去。
少时,她又端了两盘果子转来:一盘葡萄,一盘水梨;两个小丫头跟在她身后,端着铜盆。拿着手巾。
将果子送去清哑那边,放在桌上,道:“姑娘。洗手吃果子吧。”
清哑忙站起来,叫方初洗手,吃果子。
小丫头不敢抬眼看方初,一怕他人。二怕他手。
方初哪里会留意她们。自洗了手,和清哑吃果子。
小丫头将剩水泼在树下,拿着盆走了。
细妹还不走,手执一柄檀香扇,站在清哑身边为她扇风。
清哑忙道:“你帮他扇去。”
说着,左手拿起方初的扇子,自己扇起来。
方初没有左手,所以她让细妹帮他扇。
方初道:“不用。又不热。”
因瞅着细妹道:“你自去忙。我有话问你姑娘。”
细妹撅着嘴,不满地看着他。心想:哪里有话问姑娘,明明就是把她指使走了,好占姑娘便宜。先前又是捏姑娘鼻子,又是抓姑娘手,她都看见了。姑娘也怪,被欺负了也不知道生气。
清哑以为方初有什么重要事,道:“细妹你去吧。”
细妹只好道:“我和师傅就在那边看着。姑娘有事叫我们。”
说完警告地看了一眼方初:你小心些,不然师傅不饶你!
方初瞅着细妹子有趣地笑了,还对她点点头。
他指使走细妹,是想起一件重要的事:清哑说要告诉他她的来历,总也没机会说。眼下就是好机会:他实在不想看她悔棋了,所以想听仙女下凡的故事。
细妹一走,清哑抓起一串葡萄,先摘了一颗送到他嘴边,问:“什么话?”忽闪忽闪黑眼睛,一副等待倾听的模样。
方初张嘴吃了葡萄,看着她慢慢嚼。
吃完,又看向她手上。
她很乖巧,不等他开口,立即又摘了一颗送来。
一连吃了四五颗,清哑又削梨。
削好了,递到他右手上。
她没有再追问,因为他在吃东西。
他吃的时候,她不时用帕子帮他擦指缝里留下来的梨汁。
方初看着她照顾自己,心里十分柔软。
这样的清哑,安静,柔顺,又天真纯洁,铁汉也能化为绕指柔,他为之迷醉,有她,一切都满足了。
等两人都吃完,他才握住她手,问:“你是从哪来的?”
清哑一惊,这才想起前事。
她瞄了一眼细腰细妹那边,悄声问:“你猜呢?”
她很好奇他是怎样看待她的。
方初伸出一根手指,朝头顶上指了指,“从那来的?”
清哑眨眨眼,困惑地想:“那儿?从树上来的?”
看方初笑吟吟的模样,她忽然醒悟:他以为她从天上来的。
天哪,他不会当她是织女或者七仙女下凡吧?
怪不得他一点不在乎她的神秘,原来将她想得这样美好!
若发现想错了,他会怎么样?
若发现她真是幽魂附体,他又会怎么样?
会像那些人一样把她当妖孽看吗?
会抛弃她、从此对她退避三舍吗?
她一颗心沉入谷底,惶恐地看着方初。
没有爱,就没有伤害。
深爱方初的她不敢想那后果!
方初笑问:“怎么不说话?”
问完忽然觉得她有些不对:那眼神怯生生的,好像受惊的小鹿,可怜兮兮地看着他,犹豫不决又惶恐不安。
他慢慢敛去笑容,尽力柔声问:“怎么了?”
清哑不能不说,因为她答应过他要说的。
她道:“我不是从天上来的。不是仙女下凡。”
她像交代罪行的犯人一样,坦白从宽。
方初瞅了那边梅树下细腰和细妹一眼,站起来,对清哑伸手道:“来,坐了半天了,去走走。”
清哑便站起来,把手递给他,由他握住了。
方初牵着她,顺着碎石小径走去。
走了好一段距离,才站住,低头看着她眼睛,轻声却坚定道:“不管你是妖魔,还是鬼怪,我都能接受!”
清哑急道:“不是!我是人!是人!”
他脑子里想的都什么跟什么呀,一会是天仙,一会是鬼怪,就不能把她想正常一点吗?
她忘了一点:若来历正常又怎能附在郭家女儿身上呢?
方初见她急了,忙安慰道:“我知道你是人。你当然是人!你别急,慢慢说,你从哪来的?要是不想说,不说也行。我不是非知道不可的。”
清哑仰面望着他,红了眼睛。
他抬手,轻轻抚摸她的脸,道:“乖,别哭!”
他这样大度包容她,她忍不住就想哭。
但是,不是因为伤心,是开心!
所以,她眼含着泪又笑了。
一笑,眼泪就滚了下来。
方初忙为她擦拭,轻轻的,很温柔。
********
谢谢朋友们支持!下午有加更,再求订阅、月票和推荐!(未完待续。)
第579章 穿越(三更求月票)
她也开口说起来:“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来的。我那天……等醒来,就在清哑身上了。”
方初困惑道:“那原来那个清哑呢?”
清哑摇头,低声道:“不知道。恐怕已经……”
她没说下去,但他明白她的意思。
方初安慰她道:“你别想太多了。你想,你都能来这,那她怎么不能去你那里呢?说不定,她这会子正在你家和你爹娘吃饭呢。”
清哑眼睛一亮——
是哦,她怎么就没想到这点上去呢?
就说嘛,失恋就气死了,不可能!
她为原主还活着高兴起来。
方初见她释怀了,放心了,又问道:“你可能说出,你原来的家在什么方向?北方?南方?海外?”
清哑摇头道:“不在这里。是另一个世界。你们这里同我们那里不太一样,所以我应该不是从七八百年后来的。我以前学的历史,一直到唐朝都和你们一样,唐朝以后就变了,不是大靖,是宋朝……”
她努力向他描绘她所知的中国历史,还有地理。
她没有上过学,没有系统地学过地理历史,所掌握的不过是一些常识罢了。但是,历史朝代更迭她还是了解的,地理方位也大概了解,详细的就不清楚了。
方初听后眼中爆出异样神采,反欢喜起来。
他道:“那你跟我好好说说,你们那个世界都有什么?风俗是怎么样的?你以前也会织锦吗?你跟谁学的琴……”
面对他源源不断的问题。清哑有些招架不住。
头两个问题太泛,一言难尽。
她便回答第三个问题,道:“我以前不会织锦。”
方初惊道:“不会?”
清哑道:“不会。清哑会。”
方初便知她说原主了。
因道:“她很聪明。”
清哑点头道:“是。我把我前世学的知识。和她会的融合在一起,我又肯下功夫钻研,就能突破了。”
方初道:“你也很聪明。”
清哑又道:“我跟我妈妈学的琴。妈妈就是我前世的娘。”
方初问道:“你前世也是大家闺秀?”
清哑道:“不是。”
她告诉他前世的家庭构造,和这里不同,很少有这里的大家族。
方初听说她那里儿女成亲后都分出去单过,而且后来都是独生子女,吃惊的很。
两个不同世界。有太多不同,问题是问不完的。
两人站在梅林中,一个问。一个答,十分投入。
方初见她平静下来,微笑道:“怪不得你这样害怕。你跟我们是一样的人,自己都不知怎么来的。又怎么会是妖孽呢!”
清哑道:“是。我也好奇怪呢。”
看着她刚被泪洗过的清澈眼眸,他柔声道:“我知道:你是为我来的。你来这,因为我们前世有缘。雅儿,你是为我来的!”
清哑被他低沉温柔的嗓音蛊惑了。
她喃喃道:“是吗?”
方初道:“是的,雅儿!”
声音越低沉,头也往下低,要去亲近那红唇。
忽然一声“清哑”传来,他一哆嗦。猛抬头,正看见一片树叶晃悠悠落到她头上。忙伸手捡起,捏在手中不舍得扔,一面转过身去,对来人做出笑脸,装作刚才帮清哑捡树叶的样子。
来人是吴氏。
准女婿来了,她总放不下,总想来看看。
看见并肩站在树下的一对人,她情不自禁就笑开了花。
“快要吃晚饭了。我来喊你们。”她道。
“娘!”清哑放开方初,迎了上去。
方初还不曾恢复过来,维持笑容不变。
偷香差点被捉个现行,亏他遇事沉着,才没失态。
可呆呆的也不行,总要说点什么才好。
“这么早就吃饭了?”他问道。
“不早了。郭勤都放学了呢。”吴氏瞅着他笑。
刚才,她看见方初帮清哑捡树叶了——没看见他要偷香——觉得这孩子心细,如今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哪都好!
说着话,几人便出了梅林,往前面来了。
到前面,等摆饭的工夫,方初陪郭守业说话。
郭守业说,郭大全命人回来送信,说晚上要应付客人,不回来吃了;沈寒冰和他在一起,也不过来了,就他们几个吃饭。
方初顿时身心舒泰,不用为沈寒冰悬心了。
因郭守业问起他父亲态度和用心,他正色回道:“郭伯伯,我父亲确难为我出头。这件事我不敢隐瞒,不然就是骗郭家,骗郭妹妹。但是有一点我能保证:将来我定要把我这一房经营得红红火火,不靠方氏一族名声撑脸面,还要为他们增脸面,也让外面所有人不敢小瞧我。唯有这样,郭妹妹嫁了我,才有出头之日,才有脸面。”
郭守业听后道:“这话实在。伯伯爱听。”
一面欣慰地和吴氏对视一眼,觉得这女婿靠得住。
若方初花言巧语说些好听的,他反不喜欢了。
吴氏道:“你能这样想我们就放心了。这也不是做不到,郭家几年前还在绿湾村种地呢,现在不也进城来了!”
方初道:“伯母说的是。”
清哑见他们终于能和睦相处了,高兴不已。
她歪在吴氏怀里,吴氏抱着她,笑着和方初说话;巧儿也跑来,三人挤在一处;郭俭见了,忙跑去郭守业跟前,挤在爷爷怀里靠着。
方初见这情景,只觉得好温馨。
郭守业问道:“你家里准备怎样了?”
方初忙问:“郭伯伯指什么事?”
同时,心里升起不妙的感觉:郭守业绝不是问他织锦签单或者织锦生产的事,恐怕是问亲事。可是他一直求亲不成功,也没准备。不是不重视,而是想着等亲事定了,各样事同郭家商量着来,要看郭家有什么特别的要求,才好着手置办。
他原想,从定亲到成亲,怎么也要几个月,应该来得及。
谁知清哑昨日在织锦大会上宣布八月十八成亲,他当时就急了。这两天正想要打发人回去清园安排呢,又抽不出人来。主要是这件事不交给贴心的人办他不放心,最好是他亲自回去。
果然,郭守业诧异道:“亲事啊!你都没准备?”
方初忙道:“晚辈是这样想的:这事还得和郭家商议来办。就说那清园,是一定要问问郭妹妹的意思,怎样布局、怎样建造,晚辈不能只顾自己。刚才正想问郭妹妹呢。”
——没问是因为光顾着和清哑甜蜜去了,没来得及问。(未完待续。)
第580章 差距(求月票)
郭守业方明白,觉得他这样考虑也对。
吴氏又道:“他一个人,哪里顾得过来!又要忙买卖,又要忙亲事,方家又不肯帮他。可怜,把他劈成两半也不够用。”
口气既同情又埋怨,觉得方瀚海夫妇太狠心了。
清哑忙坐正了,对方初道:“方伯伯不是说帮了么。”
方初道:“是。我只要把清园弄好就成了。”
清哑道:“我帮你设计布局。”
方初宠溺地笑道:“好!”
很显然,这一建议获得她芳心认可。
两人有情有义的模样落在二老眼中,他们更笑得合不拢嘴。
郭守业想,方瀚海不管儿子,他不能不管女婿。
于是端起架子教训道:“你才起家,别弄得像你们这些世家造园子似的,中看不中用。过日子,就要有个过日子的样子。不管什么造出来,都要合用,不然就别花那个冤枉钱。”
方初心思一转,诚恳请教:如何才能合用。
郭守业就道:“家门口一定要有个菜园子。这方便!甭管下雨下雪,说声想吃,走几步就能摘回来,不费事;你把家里弄得再好看,这些吃喝拉撒不在跟前,就不方便!你们这些人家的园子,好看是好看,一点不合用。我们这园子是老三媳妇陪嫁的,我看不过去,我叫她弄个菜园子出来,省得去街上买菜了。田地又隔的远,摘了送来。时候一长就焉头巴脑的不鲜活。”
方初沉吟点头,觉得这条可以考虑。
清哑忙告诉他道:“有个菜园子在家门口是方便。刚从地里摘的菜,味道都鲜一些;要是放的时间长了。就没那么鲜美。”
这个她体会最深刻了。
方初立即决定,菜园子就放在后院。
郭守业又道:“也喂些牲口。像鸡,一定要喂!”
方初傻眼!
身为世家公子,他只会吃鸡,不知喂鸡。
再说,养鸡弄得满院子鸡粪怎么办?
郭守业一见他神情,便知他不以为然。
他便教导他:“小门子小户还喂鸡呢。大家子连主子带奴才,上上下下少说也有几十口,不喂鸡哪成!那一天一天的剩饭剩菜。小孩子吃东西漏在地上的,不喂鸡不都糟蹋了?糟蹋粮食雷要打头的!你们家每天灶上的潲水都去哪儿了?”
方初疑惑道:“什么潲水?”
清哑为他解惑,道:“就是洗碗水。要喂猪的。”
她原也长在城里,来郭家后才知道这些。
方初虽是古人。但从小锦衣玉食。哪里知道这些!
他为自己“见识”浅薄汗颜,惭愧道:“这个,晚辈以往从未留意过。想必被下人拿去家里了吧?再不然,给穷苦人家挑走了?”
他口气有些不确定,没敢说是不是倒了。
郭守业跌足叹息,掰着手指头为他算账:“这要是喂几头猪,到年底,一头就是好几百斤肉。就算你们有钱。不稀罕那点银子,把猪肉赏分给织工和下人们。他们也欢喜;再不然杀了给坊子的织工添碗荤菜,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地忙,逢年过节伙食总要丰盛些,他们才喜欢。我家里就是这样,猪也有,羊也有,鸡鸭也有……”
随着他的述说,方初瞪大了眼睛。
他操作规划方家买卖,涉及大靖各地作坊和商铺;也计算过小到一匹锦的成本和利润,还真没算过这鸡猪的家常账务。
不过,种地出身的郭守业也把这笔账算得有理有据,不容小觑。
方初到底非寻常之辈,迅速做出回应:“郭伯伯说的晚辈都记住了。只是我向来不管那些事——不是嫌利小不管,是顾不过来。回头晚辈叫个人来,专门跟郭伯伯讨教这方面问题,回去再好好安排。”
郭守业这才想起:准女婿从小就被当做少东培养的,管的都是大买卖,从不管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他忙道:“你叫个人来,我跟他说。”
方初暗想,叫圆儿来,那小子机灵,定能哄岳父高兴。
吴氏笑起来,嗔着老爷子道:“他哪知道这个!他从小都是被一堆丫鬟伺候长大的,怕是都没见过鸡——”说着又转向方初——“要说过日子人家,有的畜生是要喂。每日里早上,听见大公鸡叫,爬起来也快;天黑了有狗守在家门口,睡觉都踏实。”
方初回想郭家大院,虽少了精致和富贵,但田园风味浓郁,确实和大户人家的园子感觉不一样。因瞄了一眼清哑,想:清园将是他们生活的地方,既要造得精致,也要有过日子的乡野风味。将来他们的孩子都要在那里长大,岳父岳母的话也在理。
他便道:“郭伯伯和伯母说的晚辈记住了。回头就这么安排。虽说是过日子的话,也是风雅事。那陶渊明诗里都说,‘方宅十余亩,草屋**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可是流传极广的佳句。”
清哑被他打动,对未来家园十分期待。
郭守业则听得一愣一愣的:和准女婿说盖房子院子,怎么背起诗来了?“十余亩”“草屋”“狗”“鸡”他都听懂了,合起来却不懂了。
方初见岳父岳母接不上话,有些尴尬。
他原是奉承岳父岳母,把他们说的过日子的话和文人的诗作联系起来,鸡零狗碎的事便上升到文学艺术的高度,就没想到他们听不懂。在他们面前卖弄文辞,这不是嘲笑他们没学问么!
巧儿大声道:“方宅十余亩,草屋**间。……”
一口气把方初刚念的都背了出来。
方初趁机赞道:“巧姐儿真聪明!听一遍就记住了。”
郭守业和吴氏才都笑起来,十分自豪。
郭俭忙也背,就没巧儿记得多,忘了两句。
清哑又教巧儿和郭俭背全部的《归园田居》。
这时,沈寒梅来请,说饭摆好了。
众人便起身去吃饭。
厅内只有郭守业、吴氏、清哑和方初几个人,沈寒梅带着郭勤等小辈去另外屋里吃。原本她是要在这张罗的,因她是年轻新媳妇,方初又是未来姑爷,她便不好来了;蔡氏是大嫂,年纪大些,留下了。
方初一见这情形,忙道:“勤儿就跟我们一起吧。”
郭勤不小了,又是男孩子,该多些人情历练。
********
早上好!谢谢大家支持,早起求订阅、求月票和推荐票!(未完待续。)
第581章 错觉(二更求月票)
郭守业明白他意思,很高兴道:“勤儿你就留下。”
于是郭勤也留下,就坐在方初身边。
蔡氏见儿子这样受重视,顿时满面荣光。
吴氏觉得方初大家子出身,今儿又是作为准女婿上门,大意不得;她又看不上蔡氏,哪里是会张罗的人,便叫她自去吃饭,自己亲自起身张罗,盯着人准备茶水手巾等用具,生恐有一点疏漏。
清哑坐在郭守业旁边,帮爹倒酒。
斟满了,又给方初斟。
接着是她自己和吴氏,连郭勤都斟了。
“娘,过来坐。”她招呼吴氏。
“你们先吃。”吴氏飞快地扫了方初一眼,笑道。
方初那是人精,忙站起来道:“伯母不必这样客气,当晚辈是子侄一样待就好了。太客气了晚辈心里还不安呢。”
郭守业就道:“你就来吧。一家子要亲亲热热的,摆那些排场是做给外人看的,是不拿他当自家人待。”
方初讪笑着,只好说“是”。
郭守业这话暗示:昨日方家接待清哑虽然隆重,并非看重她,恰恰是因为不肯承认她做方家儿媳,不当她是自家人。
这岳父没学问,所有心机都是从人情历练出来的。
吴氏就来了,和郭守业把清哑夹在中间。
郭守业便对方初举杯,道:“来,就当家里一样。”
方初忙道:“是。郭伯伯请!”
吴氏举杯,一面对郭勤道:“勤儿。你陪你方叔叔。”
郭勤忙道:“嗳!”
举杯站起来,对方初道:“方叔叔请!”
于是大家一齐喝了。
郭勤便劝方初吃菜,又指哪些菜是他小姑弄出来的。是吃了外面什么菜发灵感改进的,如何改进的,说得头头是道;郭守业笑着补充,又道:“你方叔叔什么没吃过。要你卖弄!”
方初道:“不能这么说。早听说郭妹妹善烹饪,我今儿可有口福了。”眼望着她,心里想“将来一辈子都有口福了”。
清哑正为郭守业吴氏斟酒,闻言对他许诺说“下回你来我亲自做给你吃。”一点没有因为爹娘在旁不好意思。
方初道:“好!”
满眼都是欢喜。
郭守业和吴氏也满脸欢笑。
方初终明白清哑昨日在方家为何那般表现。
她坐在二老中间。不声不响帮他们斟酒、搛菜,不声不响和郭守业碰杯,父女对饮。郭守业一脸都是幸福,看得方初都嫉妒死了。
不过,清哑和吴氏只喝了三杯。
三杯过后,便叫人收走了酒杯。就吃饭了。
吴氏怜爱闺女。不住帮清哑搛菜。
帮清哑搛了,又帮方初搛,一副慈母心肠。
倒是对郭勤,她道:“勤娃子,你是大人了,凡事都要有个样子,自己要吃什么别缩手缩脚的,自己就搛。也别光顾自己。也让你方叔叔吃。你方叔叔大家公子,你要跟他多学些礼数。”
郭勤忙道:“嗳。奶奶,我记得了。”
清哑端着碗,很安静地吃着,眼睛却不时看向方初,见他和家人相处愉快,并无拘谨或者应付不耐,心里喜欢,吃的比往常都香。
方初一面和郭守业夫妇说话,一面不时也看一眼清哑。
她笑眯眯的模样落在他眼中,成了最好的下酒菜。
这样和她一桌坐着吃饭,被当做新女婿的感觉很新奇。
以前他去谢家的感觉,跟这完全不一样。
他暗自想:庄户人家,人情味道的确浓些。
他觉得郭守业两口子对他是真心疼爱,与他前几次来郭家表现截然不同。也许是爱屋及乌,他们疼爱清哑,所以连带地认可了他。
他也摸到些窍门,知道如何与他们相处。
饭罢,他站起离席,道:“吃太饱了,我得站站。”
果然,这话引得郭守业和吴氏一齐笑起来,十分高兴。
吴氏急忙吩咐丫鬟上茶,又叫人收拾残席。
郭勤道:“方叔叔,你多走两圈,肚子就下去了。”
吴氏听了拍了他一巴掌,嗔道:“你以为都跟你一样!”
清哑走过来,关切地问:“要不出去走走吧。”
方初很想去,但他看了郭守业一眼,道:“不用。我还有事同郭伯伯商议。”
按说吃了饭,天也不早了,他该告辞的。
可是,他舍不得离开清哑。
不走,总要找个理由吧。
他便重新提起之前的话题,和郭守业商议亲事筹办,以及清园的改造建设。
涉及闺女的终身大事,郭守业立即重视起来。
清哑也关注地看着他,要参与商议。
连吴氏也把事情交代给杨安平家的,也走来听他们说。
方初见吸引了他们,很满意。
他一面让郭勤去取纸笔来,好画图纸解说的,一面先和郭守业商议筹办婚事,问他有何特别要求。
清哑道:“这先不急。看你爹那怎么弄。”
郭守业才想起,清哑已经把此事压给方瀚海了。
他忙道:“就是。你先别管,看那边都弄些什么东西,你再看情形安排。别重了样,白费银子事小,东西还没处搁。”
方初一想也是,因道:“正该如此。”
郭守业又道:“不是我说,你到底是他亲儿子,又为方家累死累活做了这些年,他为你置办些家当都是应该的。要是他置办得还像样,你就不要在另外费事了,也省些银子。你那坊子才开张,哪处不要用钱!将来要花费的地方多着呢。横竖我们也不为难你。总要为将来留些余地,不能光图亲事好看、死要面子活受罪。”
他精明算计的本性流露无疑,这次是帮女婿算计方瀚海。
方初看着未来岳父,不知该说什么。
他有种错觉:他是郭家儿子,不是方家儿子。
一时郭勤拿了纸笔来,铺在当中圆桌上。
方初便去桌边坐下,将清园的图样画了出来。
清哑、郭守业夫妇都围过来看。
方初对着图讲解给他们听,特别是清哑:“这山上都是竹林。这山半环绕过来,围着一个湖。湖心有座岛,岛上目前就建了烟雨阁。烟雨阁另一边就是景江支流,我们那叫小景河……”
********
下午有加更。(未完待续。)
第582章 筹备(三更求月票)
弄明白清园的地形,大家便七嘴八舌议论起来。
“这岛大不大?要是不大就别造院墙了,反正外边都是水。”
“不造院墙好,敞亮!”
“外面可以不要院墙,里面内宅没院墙不成。”
“对。根据地形盖几个独立的院子。”
“到山上怎么去?”
“划船过去。”
“不如在这地方建一座石拱桥,又好看又方便。”
“好!我正有此意。也不造石拱桥,那个太寻常了。我有次去到一个地方,看见一座廊桥,全是木头搭建成的,他们把这结构叫‘鹊架’,意思就像喜鹊搭窝,极有特色。回头我就请他们来造一座。”
“好,就照你说的。这水边上建一圈水上游廊。”
“此意甚好!夏日凉快。”
“把菜地就搁在这,浇水方便。”
“菜地我想等房子盖好了,就在后院开出一片地种菜,养鸡养猪也都放在后面。”
“鸡搁那不成。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