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华妻-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嫂都这么说了,范氏也只好回去等消息了。

    …………

    华枚这么一闹,华杋心里反倒是踏实了,在房里做做女红,练练画,过得倒也惬意。

    外头枚姐儿的传言越来越多,她觉得是时候去看看枚姐儿了,就让香芹去库房拿了些人参、枸杞一类的补品,去了华枚的绿荇院。

    绿荇院和郭姨娘的青梨院相邻,她恰好路过郭姨娘的院子,看到两个留了头的小丫鬟院内晾衣服,两个臂膀腰粗的婆子就守在正房门口,刚好是晚膳时分,小丫鬟端了吃食过去,两个婆子就把房门打了开来。

    她看到郭姨娘衣衫不整,如同疯了一般,一把将托盘扫到地上,瞅着空隙就往房门外钻,看得出极想出门。

    两个婆子满身肥膘,手脚却十分灵活,三两下就把郭姨娘给抓回去了,砰地一声就把房门给关上,还特地上了锁。

    算起来郭姨娘也被关了四五天了……恐怕早就坐不住了。

    华杋笑了一下,转过头问香芹:“郭姨娘每天都这样吗?”

    香芹说:“倒也不是,开头那两日很安分,婆子给什么她就吃什么,也不闹腾。后来听到婆子们讨论,五小姐伤得很重,哭着喊着要找姨娘,她才这样闹的……特别是这几日外头流言传得这么疯,郭姨娘更是坐不住了。”

    华杋听了便有些疑惑,问她:“那两个婆子我瞅着也不像是青梨院的,怎么会特地在郭姨娘面前说这些?”

    明显是不想让郭姨娘好过……香芹笑着说:“说来也怪,这两个婆子都是禧宁堂的人,照理说不该和郭姨娘有什么过节才是,可偏就天天在郭姨娘面前说这些,搞得郭姨娘心急如焚,整个人都疯了一般。”

    祖母身边的嬷嬷管教下人,可是出了名的严厉,怎会无缘无故在郭姨娘面前说这些?

    华杋百思不得其解……索性郭姨娘的事也与她无关,就不再理会了,带着香芹去了绿荇院。

    华枚趴在床上,披头散发的,脸色看起来十分苍白,看到华杋来看,就虚手指了指一旁的锦杌,道:“三姐姐过来了,我还以为您永远都不会过来看我了呢。”

    华杋感觉她似乎憔悴了不少,又是趴着,神色也不对劲,不由得小声问香芹:“她怎么了?”

    香芹悄声在华杋耳边说:“听说五小姐不愿用刘大夫开的药,四小姐让人去外头给她请了大夫,也被她赶走了……身上的伤拖了好些日子了。奴婢估摸着是要化脓了。”(未完待续。。)

第207章 嫉妒

    刘伯这些年在府里尽心尽力,早就把她们当做自己亲生儿女来对待了,枚姐儿竟然还怀疑他,不肯用他的药!

    她会有这个下场,也是她咎由自取!

    华杋在锦杌上坐了下来,枚姐儿以前最喜欢穿金戴银,把自己打扮得明晃晃的,十分惹眼……如今身上倒是只着中衣,发髻未绾,一双凤眸看起来楚楚可怜。

    华杋来的时候原本打算好好嘲讽她一番,以报她在李秋湛面前诋毁自己的仇,现在看到她这病怏怏的模样,却没了这样的心思,她看了华枚一眼,低声说:“我给你带了些补品来。”让香芹把手里的东西给她身边的菊青。

    华枚想笑,却笑不出来了……她竟落魄到要华杋用这种怜悯的眼神来看她了,父亲去外地办案还没回来,三哥想尽法子替她去祖母面前求了多次,祖母都无动于衷。

    她听菊青说,因为李夫人的缘故,她不堪的名声早在北直隶贵妇圈子里传得沸沸扬扬,她以后想嫁个好人家怕是很难了……不知为何,她心底竟升起悲凉来。

    她自幼出身就比府里的几位姐姐差,若不是娘出身官宦,又生了三哥这么个儿子,祖母定然是不会将她放在眼里的……如今她不过是想给华杋一点儿教训,就落了个臭名昭著的下场,当真是自讨苦吃。

    “三姐,你恨我吗?”她抬起头,微微笑着问华杋。

    华杋笑了一下。说:“你既然能在李公子面前搬弄是非,就该对我了如指掌,你怎么会不知道我恨不恨你呢?”

    是啊,华杋从来就不是什么宽宏大度之人,更容不得别人欺她一分……她这么费尽心思地毁了她在李公子面前端庄娴雅的形象,无端坏了她的姻缘,华杋又怎么可能不恨她呢。

    华枚苦笑说:“三姐如今就算是恨我,也没什么用了。这些年做过的事,我几乎都和李公子说完了……但凡李公子有一点自尊心,他都不可能上门来求娶你了。”

    她换了个趴的姿势和华杋说话。然刚一动弹。身上就火辣辣的疼,她只能把两只手肘撑在引枕上,稍微抬起头,与华杋说:“虽然我被祖母打得半死不活。但我却一点也不后悔。”

    华杋沉默地看着她。华枚说:“您知道这些年我有多讨厌你吗?你不但出身高贵。琴棋书画,针织女红样样都比我们强,还得都督府的老夫人看重。有事没事就把你叫去都督府,跟北直隶数一数二的贵家名媛结交……当我还在苦恼着如何才能挤进勋贵世家圈子的时候,你已经在那儿混得风生水起了。”

    “明明伯父的官阶也不比我父亲高多少,凭什么你就能和那些勋贵小姐结交……如今你要议亲了,来求娶的也是全京都最显赫的家族。”她看着华杋,眼里隐隐有了涩意,“三姐,我是嫉妒你啊……我费尽心思想要得到的东西,你却不费吹灰之力就有人送到了你面前,你让我怎么不嫉妒你?”

    “我娘是庶女,此生注定了只能嫁给父亲做妾……你别看她表面上在母亲面前这么嚣张,其实心底里一点也不好受。老夫人不喜欢她,就连你母亲也看不起我娘……母亲虽是处处忍让,半点不和我娘争斗,可真当闹出什么事来,受责骂的还是我娘。你们这些什么都不做却能得到一切的人,大抵是不会明白我们这些出身卑微的人的感受的。”

    她泪眼朦胧地看着华杋:“三姐,我这么做,也只是想替自己争取一下而已……姨娘一辈子只能这样了,可我还没及笄,我不想再步了姨娘的后尘。”

    这些话华杋从来没听人说过,更不知道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惹人这么嫉妒了……她也只是尽心尽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从未刻意显摆。

    华杋忽然就想到了华槿,连二房的枚姐儿都这么想她,那与她一母同胞,却从未有过这些待遇的华槿,又会如何想呢?

    她忽然就明白这些年华槿为何处处与她作对了……她总说华槿仗着祖母和父亲的宠爱,刻意与她为难,其实她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不过华枚与华槿不同,她自认为没有半点对不起华枚的地方,她十分平静地与华枚说:“即便如此,你也不该这样对我。我可是你亲堂姐……你这么做,非但是毁了我的名声,还置华家的声誉于不顾,这哪是身为华家女儿会做出来的事。”

    “你可曾想过,你的名声毁了,铨叔父会如何?”华杋看着她,轻声说:“他才刚刚调到都察院任经历,本该前程似锦,官运亨通……可被你这么一闹,都察院的几位大人会怎么想他?连女儿都管教不好的人,又如何奢望他在仕途有所作为?”

    华枚脸色一白,父亲常年不在家,她从来就没想过这个问题!

    话点到为止就好,华杋也不想与她说太多,站起身道:“反正我来这也不是听你道歉的,你心里如何想我也不关心。祖母读的佛经里常说,一切皆有定数,我将来能不能嫁出去,会嫁给什么样的人,能不能好过,那都不是凭你三言两语就能改变的。”

    她转身往房门外走,背对着华枚说:“如今看你也受了不少苦,我也懒得和你计较了。如果你实在觉得这辈子没有盼头了,那大可以三尺白绫吊死,你若这样不吃药不看病死了,世人只会说你不孝,要以这种方式跟自己的亲祖母对抗。”

    说完这些,华杋就带着香芹离开了……枚姐儿是聪明人,不会听不懂她在说什么。

    回到厢房,丫鬟就端了午膳上来,她看着满桌子的菜肴,愣是半点胃口都没有,强迫自己喝了一碗汤,就让丫鬟把午膳撤了下去。

    躺在架子床上刚想休息,香莲就进来跟她回禀:“小姐,回事处送了封信过来,说是给您,也没说是谁写的。”(未完待续。。)

第208章 商量

    华杋展开来看了,字迹十分工整,用得上读书做官之人常用的馆阁体。

    才不过几行字,却让华杋顿时没了睡意,合上书信,久久都回不过神来。

    落款处有个李字,看了内容,她便知道是李秋湛派人送过来的。

    大体内容是问她考虑好了没有,他母亲那儿已经在催了,态度十分婉转,却带着几分求娶的迫切。

    “小姐,是谁写给您的信?”香芹看到小姐神色不对,便开口问道。

    她不认识字,也看不出信上写了些什么,但看小姐这凝重的神色,料想也是挺为难的事。

    华杋把信收到袖中,跟香芹说:“没什么,替我更衣,我去一趟母亲那儿。”

    母亲比她见识广,或许能帮她拿个主意。

    香芹虽然疑惑,但小姐都这么说了,她也不好再问,低声应了是,就转身寻了件素色的褙子与华杋穿上,香莲帮着华杋重新把发髻绾好,这才往碧霄院去。

    范氏素来有午歇的习惯,不过这会儿儿媳江氏正带了笙哥儿过来给她请安,她便陪着说了一会儿话。

    过了新年,笙哥儿也六岁了,该是时候要找个启蒙的夫子了,江氏跟她说:“笙哥儿还小,性子又好动,这启蒙的夫子恐怕是不好找……在找到合适的夫子以前,儿媳想让二弟先教他识点子,索性这阵子二弟也在府里……”

    以前华栩没去翰林院,闲赋在家读书。倒也常常教笙哥儿读书。

    笙哥儿年龄虽小,但贵在聪明,已经能认不少字了……

    只是华栩去了翰林院以后,江氏也忙着打点府里的事,笙哥儿学业倒是荒废了好一阵子。

    他们教得不过也是皮毛,要想学好,还是得夫子来。

    范氏觉得江氏的主意不错,一来可以以此束缚霖哥儿,别让他再到处跑了;二来,笙哥儿和霖哥儿玩得来。真能学些东西也说不定。

    她招手让笙哥儿到她膝上坐。笑着问他:“哥儿可想霖二叔教你识字?”

    笙哥儿有模有样地点头,范氏又说:“若是学不好,祖母可要打你板子的,你可怕?”

    笙哥儿睁着一双黑葡萄似得眼睛看着范氏。摇头说:“笙哥儿不怕。”眸子里满是坚定。

    范氏觉得有趣。就问他:“为什么不怕?祖母可没有和你说笑……”

    笙哥儿振振有词地说:“祖母打我手板。是要我长记性,别再犯同样的错……若是笙哥儿学得好,那祖母不就不会打我手板了?”他看着范氏。认真而又小声地说:“跟霖二叔学,笙哥儿肯定能学好……”

    范氏看到他小眼睛里闪着狡黠,不由得沉思起来。

    霖哥儿自幼就比府里任何一个哥儿都野,三天爬强两天上树,但凡市井公子哥会做的事他都做过,别说是惹他祖母生气了,就是她,有时候也被他气得心肝儿疼。

    舞勺以来,更是在府里的时间都少了,成日里往外头跑,学什么有识之士玩游历……一年到头连见他一次都难。

    笙哥儿不过才六岁,见过霖哥儿的次数并不多,但他们叔侄之间的感情却比府里任何一个人都好……

    如果再让霖哥儿教他识字,也不知道他会不会学了霖哥儿那样的性子。

    她叹了口气,让嬷嬷先带笙哥儿去外头玩,自己和江氏说:“让霖儿教他固然好,我就怕笙哥儿以后学了跟霖儿一样的性子……以后你少不得要替他操心。”

    江氏却不这么认为,她柔声说:“儿媳倒觉得母亲这个顾虑是多余的……且不说二弟学问是府里几个哥儿中拔尖的,教笙哥儿绰绰有余。单说笙哥儿这自小好动的性子,儿媳觉着,他就算不和二弟学,他以后恐怕也不是个能让人省心的。”

    既然如此,那再把笙哥儿放霖哥儿身边,以后岂不是要闹翻天了?

    范氏很不解地看着她,江氏笑了一下说:“儿媳其实也没指望他真能跟二弟学些什么东西……只是想着二弟见多识广,笙哥儿跟着他能多长长见识。”

    她苦笑了一下道:“笙哥儿比不得二弟,他是府里的长孙,身上肩负着家族的重任,他性子就算再顽皮,恐怕以后还是会身不由己……”

    同为母亲,范氏听懂了江氏的意思……她是想趁着笙哥儿年龄小,让他随性几年。

    等到了以后,作为长孙的笙哥儿,可能处处都受到家族的牵绊,很多事情都由不得自己了。

    她能理解儿媳的意思,不过自古就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说法,这会儿若随着孩子的性子来,以后想要管束,恐怕就难了。

    她斟酌了一下,才和江氏说:“你的心情我也能理解……我只是怕笙哥儿跟着霖哥儿会学了他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到时候可不是你说管就能管的。”

    说着范氏的脸色就黯淡了下去,江氏知道她指的是二弟常年不在家的事,轻轻握住了她的手,低声说:“母亲您放心,儿媳会有分寸的……其实二弟也不像您想得这样不顾家,他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派人送几车的典仪回来。”她顿了一下,看着范氏:“二弟这样,其实也是怕您逼着他去科考……二弟向来随性洒脱惯了,恐怕是受不住官场上那种尔虞我诈的事。”

    范氏撇过了头去,看着窗外渐开的盆栽良久,才把眼里的涩意给憋了回去,她轻声与儿媳说:“既然你心意已决,我也不好再说什么……赶明儿我把霖哥儿叫来,好好嘱咐他几句就是了。”

    江氏点了点头,不一会儿彩珠就回禀说华杋过来了,范氏请了她到房里。

    华杋屈身给母亲和长嫂行礼,范氏招她过去坐:“我和你大嫂正在商量给笙哥儿找启蒙夫子的事,你来的正好给我们出出主意……”

    这些都不是华杋该管的事,就笑着说:“我也不认识什么夫子……倒是祖母最近在给杰哥儿选西席,笙哥儿和杰哥儿年龄不相上下,或许可以和他一起听课。”

    范氏和江氏眼睛俱都一亮,却听到华杋低声说:“母亲,我过来其实是有别的事想请教。”(未完待续。。)

    ps:  谢谢a_cat9的月票,么么哒~下一章码出来可能很晚了,大家明天起来再看吧~~

第209章 回信

    华杋这时候过来,范氏也猜到她有正事要说了,就问她:“看你神色凝重,可是出了什么事?”

    华杋侧过头看了边上的大嫂一眼,江氏正想站起来说先回院子了,华杋就轻声开口:“大嫂也一并帮我拿个主意……”

    她把藏在袖子里的信拿出来,递给母亲和大嫂,一边说:“那日李公子过来,与我说了一些话……原本我以为出了枚姐儿那档子事,李家是不可能再派人上门了,也就一直没把他的话放在心上。没想到今日他却送了信过来……”

    范氏看了信上的内容,便知道华杋说的一些话是指什么了,面上也不免露出惊讶来。

    不单是杋姐儿这么想,就连她也觉得,枚姐儿的事闹得沸沸扬扬,李家定然是不会上门求亲了,还特地跑了趟良乡,试探靳家的意思,没想到李家公子又派人送了信上来。

    难道真的是应了大嫂那句,杋姐儿的福气在后头?

    范氏的脸色不由得变得严肃了,她问华杋:“你老实和我说,那日李秋湛都与你说了些什么?”

    他怎么会对华家这门婚事这么执着!凭他首辅长子的身份,要什么样的人家,什么样的女子没有,怎么偏就在杋姐儿身上费了这番功夫?

    范氏觉得不同寻常,“还是说,你原本就和他认识?”

    华杋感觉到母亲神色十分慎重,也不敢有所隐瞒。就说:“倒也算不得认识,只是外祖母寿宴上见过一面……我当时其实都没注意到他,也不知他怎么就看到我了。”

    她低着头,小声说:“那日他过来与我说,娶我是想护我周全……”她抬头看着母亲,“他好像知道我曾经被周大人的人掳走过……还说只要我嫁入了李家,就能借着李首辅之势,让那些有意说我闲话的人,不敢开口。”

    当时她听到这些话,只觉得太荒谬了……他们不过才见过几面。连好好说句话的机会都没有。怎么就对她说了这样的话,做出了那样的承诺。她实在是难以相信……

    范氏听后却蹙眉细思起来,“他当真是这么和你说的?”

    华杋点了点头,脸颊微红说:“那时候华槿和父亲也在门外。母亲若不相信。倒可以去问问她们……”

    她当时站在正对大门的方向。看到了槅窗下有一高一矮两个影子……凭着自己对家人的熟悉,很容易就认出了那两人正是父亲和华槿。

    不过那时候她的心思不在他们身上,也知道他们并无恶意。便也没管……

    范氏想了想,当真去让丫鬟把华槿叫到了跟前,很认真地问她华杋说的是不是真的。

    华槿疑惑地看着华杋,不知为何,竟看到华杋把头瞥了开去,若是以前,华杋肯定会瞪了她一眼,以眼神威胁她别乱说话的,如今却是有意避开她的眼光了……今日的华杋确实反常。

    但她说的是事实,华槿也没什么好隐瞒的,就点了点头,问母亲:“是李家那边有消息了吗?”

    范氏让她坐了下来,神色看起来十分复杂,江氏趁机在华槿耳边说:“是李公子派人给你三姐送了信,问她的意愿。”

    这就是还有意与华家结亲,把枚姐儿的话当耳旁风的意思了。

    这种容人的肚量,着实令人佩服……华槿也开始犹豫起来。

    若非知道李辅矩将来会叛变,而父亲则是李辅矩要铲除的“旧党”,到时候华杋的立场会很艰难……其实华杋嫁过去也没什么不好的。

    至少身份高贵,锦衣玉食……李秋湛还对她许有承诺,将来肯定会对华杋好。

    听了杋姐儿这些话,范氏也开始有些动摇了。

    能说出这样一番话,还做出这样的承诺的人,料想也不是庸俗之辈!

    李夫人带了李公子过来相看的那天晚上,老爷回来就在她面前说了李秋湛不少好话,明里暗里都透着对李秋湛的欣赏。

    枚姐儿都这样诋毁杋姐儿了,他非但不计较,还想方设法地替杋姐儿讨回了公道……言语间无不是对杋姐儿的维护。

    这样对杋姐儿好的人,只怕全北直隶也找不着第二个了,她又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范氏喝了口茶,十分慎重地与华杋说:“我知道你此刻来母亲这里,其实是心里拿不定主意……”

    她顿了一下,放下茶盏:“不过,母亲觉得李公子能对你做到如此,也算是尽心竭力了。本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大事,他却因为对你的一句承诺,拖之如今……枚姐儿对他说的那些话,他恐怕也没告诉李夫人,如若不然,李夫人也不可能会同意他这么做。”

    她轻轻握住了华杋的手,“如此真心待你的男子,世上恐怕找不到几个了……”

    华杋心里很乱,听母亲这意思,明显是同意了……可是她……

    范氏看到女儿神色略带犹豫,便知道她心里还是有所抵触的,女儿的心思,她又怎会不明白,就握着她的手,轻声说:“母亲言尽于此,要如何回,全由你做主。等你想好了,来和母亲说一声,母亲也好早做准备。”

    这句早做准备,既包含了好的一方面,也包含了坏的一方面……华杋这么聪明,自然是听出来了。

    说完这些,范氏就说想午歇了,让她们先离开了。

    华杋一路上都心绪不宁,江氏牵着笙哥儿,朝她走了过去,笑着说:“我曾听父亲提过这个李公子,说他小小年纪气度不凡。最为难得的是,他心思纯正,不像李首辅那般玩弄权术,待人难得的真诚,料想也是个不错的人。”

    华杋听了心里就更乱了,手里捏着那封信,在房里转了好几个圈,才喊了香芹拿了笔墨进来。

    她执笔俯身在书案前,却半天都写不出一个字来,任由墨迹一点点将纸晕了开来。

    她苦笑了一下,其实嫁到李家是多少女子梦寐以求的事,她如今却在这犹豫不决。

    李秋湛都说会对她好了,也不知道她有什么好犹豫的!

    她重新换了张白纸,出奇冷静地落了笔。(未完待续。。)

第210章 提亲

    信送到李家没两日,李夫人就请了安平长公主夫家的婆婆,如今镇国将军的母亲韩老夫人上华家去提亲。

    李家和韩家素来交情不错,况且凭李辅矩在朝堂上的势力,能找上韩家,也算是韩家的荣幸了,韩老夫人自然没有不应的道理。

    不过韩老夫人听到是大理寺少卿华家,还是小小地惊讶了一把……

    大理寺掌管朝中刑狱,专查名门望族甚至是皇族涉及刑案,听起来十分威风,可说到底少卿也不过是个正四品的官,还未位列九卿。

    李家堂堂相国府,怎么会选了这么个不高不低的人家,这可不大符合李首辅的作风。

    李夫人与她说完这事,她就以自己耳力不好为缘由,再三询问李夫人。

    李夫人出身再怎么不好,也混了几十年的贵族圈子了,哪里会听不懂韩老夫人这是不信呢,苦笑了一下说:“老夫人没听岔,确实是大理寺少卿华钊家的三闺女……我们家的门第老夫人也是知道的,不是我夸海口,全北直隶恐怕没人及得上我们。秋儿又是李家的长子,将来势必要继承李家前人遗志的,我们也不想太委屈了他,就让他自己做主自己的婚姻大事。也不知怎得,我找得几个家世秉性都好的姑娘,他都看不上,偏就选了华少卿的闺女。”

    她叹了一声,与韩老夫人说:“我原本也不大同意这门婚事,是秋儿极力劝说与我……我亲自去瞧了那华家的闺女。觉得人确实过得去,这才勉强应下。老爷面上虽不大欢喜,但我知道他是言出必行之人,说好让秋儿做主,必定不会与他为难,这才敢来请老夫人上门替秋儿求亲。”

    不愧是首辅家,连对这自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大事的见解都不同……韩老夫人心底生出几分赞赏来,这才应了李夫人。

    韩老夫人年事已高,在京中十分有威望,她去到华家的时候。就连华老夫人也亲自出来迎了。

    韩老夫人穿了件绛紫色五福捧寿褙子。戴着皂色祥云纹抹额,银发梳得一丝不苟,由两个婆子搀着,眉目含笑地朝华老夫人走了过去。

    华老夫人的地位可比不得这位韩老夫人。领着众人微微福了福。还没福到底。韩老夫人就过去虚搀了她一下,笑着说:“华老夫人这样可就折煞老身了。”

    她虽是这么说,华老夫人也不敢怠慢。请了她到里间坐,把范氏和宋氏都叫到房里,帮着伺候。

    早得了李家的信,华老夫人也知道她的来意,言语上就更加亲和了。

    她早前听闻李家和靳家都有意和她们华家结亲的时候,就盼望过能当首辅亲家……不过碍于长房的华钊不是她亲生,这事又明里暗里涉及到了朝堂,她也不好过多干预。

    这会儿婚事定下来了,她也松了口气,可以把欢喜表现在脸上了。

    华老夫人表现得既和善又不显迫切,她不提正事,华老夫人也就这么陪着她拉家常……韩老夫人心里暗暗赞赏她沉得住气。

    若是换做别的人家,早怕乐开了花,急着要在她面前示好了……这华老夫人神色倒是格外平静,就和平常的待客没什么两样。

    韩老夫人不由地打量起屋里的陈设来,多是些简单素雅之物,连屏风上绣的也是很平常的山水,不过她在屋里看到有几尊玉石佛像,老夫人手腕上也戴着一串佛珠。

    她猜测这位华老夫人怕是念佛之人,也难怪心气这么平和!

    再观她座下的两位儿媳,皆低眉恭顺,面上瞧不出半点虚假,可见是真心侍奉。

    她听闻华家大夫人是当朝正一品五军都督的嫡妹,出身比华老夫人高了不知道多少……她在华老夫人面前,就跟寻常儿媳似得,可见这位华老夫人也不是泛泛之辈。

    果然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更不能以门第来论人。

    韩老夫人将茶杯放下了,笑着说:“也不瞒老姐儿,我今天上门,是来给府上的三小姐提亲的。”

    别看华老夫人面上表现得这么云淡风轻,其实心底里早就打起了鼓,这韩老夫人从进门以来,一句话也没提杋姐儿,她都快要怀疑,李家的人是不是送错信了。

    幸好这会儿韩老夫人终于说到正题上了,她一颗心这才放了下来,笑着与韩老夫人说:“老夫人客气了,我们活了这么大把年纪,可不就是替儿女操心的。老夫人有什么话请说,我都听着呢。”

    韩老夫人慈和地笑了笑,轻声说:“我是受了李夫人的嘱托,特地过来给你家三闺女提亲……首辅的公子你怕也见过,为人秉性都很不错,还常被国子监的夫子称赞,料想以后也是能做进士的。你家的闺女嫁过去用不了几年就能有诰命,这诰命恐怕还不会低……就是不知老夫人您意下如何?”

    华老夫人也是嫁过几个孙女的人了,该有的礼数还是不会忘的,她笑了一下说:“能得韩老夫人亲自上门提亲,也算是杋姐儿的福气了……只是这毕竟是杋姐儿的终身大事,我也不好马虎应下,恐怕还要容我思量几日才能给老夫人答复。”

    嫁娶嫁娶,有嫁才有娶……往往嫁女儿的人家都要斟酌再三,以示对女儿婚事的慎重。

    韩老夫人自然懂得这个道理,她站起身说:“这是自然,老夫人慢慢考虑便是,等有了答复再派人送个信给我就好。首辅家里恐怕还在等我给她回信,我就不在这多待了。”

    华老夫人起身送她出门,回来的时候连手心都冒了汗,与两个儿媳说:“李家的面子也确实大,连德高望重的韩老夫人都请动了,也算是给足了我们诚意。”

    范氏把华老夫人搀到罗汉床上坐,笑着说:“就算我们门第不如李家,可到底是嫁女儿的人家,母亲该端的架子还是要端。”

    华老夫人点头,喝了一口茶说:“韩老夫人足足年长我一轮,在她面前端架子也真是不容易。”(未完待续。。)

    ps:  抱歉,码着码着就过点了……明天我尽量早点~~爱你们,么么哒~

第211章 谢过

    华钊下朝回来就听到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