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清帝女-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绣衾眼底一转,她敛袖突然“哟”了一声,“明儿?那可不成!公子爷明日天不亮便要进宫读书去了,这一去就等十日后才有休沐。如此一来,难道要让公子爷等上十天?到时候还不晓得热成什么样呢!”说罢,绣衾又吩咐道:“绮罗,还不快去,叫针线房快着些,今晚一定要裁制好,哪怕先做好两身,也好给公子爷拿进宫里换着穿。”
锦屏听了这话,立刻露出温和之色:“绣娘也不容易,何苦叫她们晚上赶工呢?咱们公主素来厚待奴才们,你这么做,可不大好。”
绣衾哼了一声,道:“做奴才的,为主子出点力有什么不应该的?本就是她们拖沓,没有及时做好夏衣!难不成还要叫公子爷继续穿着春日那些厚厚的衣裳?热坏了公子爷,谁担得起责任?!”
锦屏微笑道:“这点我自然早就想到了,今年暖和得快,生怕针线房来不及做好夏衣,所以提前把去年的夏衣都翻出来,都洗去了霉气。”
绣衾柳眉倒竖道:“叫公子爷穿去年的旧衣?亏你想得出来!公子爷可是住在宫里阿哥所读书的人,不是寻常人家的爷,可不能将就!!”
锦屏挑了挑眉梢,“你既然如此,那我去请示一下公子爷就是了,你们在这儿等着。”说吧,锦屏也不给绣衾再说话的机会,飞快便回了屋内。
可这一切,都被从长乐殿过来看儿子的宜萱看在了眼里,她忍不住暗叹,这都是才十五六岁的小姑娘啊!居然都这么顺溜得玩起了宅斗!真是不可小觑啊!
玉簪却低声道:“公主,不过是底下几个奴才斗气罢了,没什么大不了的!你若是真生气了,我回头叫人把那个绣衾调走,省得她整日挑刺。”
宜萱抬了抬眼皮,丹凤眸的余光瞥向玉簪,“你怎么不说把锦屏调走?”
玉簪讪讪笑了笑,“锦屏固然是奴才大嫂的长女,可当初不也是您亲自过了眼,赐给小公子的人吗?”
宜萱咀嚼着玉簪话里的意思,突然黑线滚滚。的确,两年前,盛熙身边的保姆嬷嬷也都年岁不小了,几个大丫头也该配人了,宜萱便琢磨着从打理昌平鸣鹤园的十几户包衣里也挑几个年岁合适的姑娘。
这个锦屏,从前叫招娣——这个名儿,叫不喜欢给人改名的宜萱也忍不住了,顺手就给改了锦屏,后头的绣衾、浣纱、绮罗、绛绡等人则是玉簪顺着她的取名方式给定了名儿。
而玉簪,无疑是误会了宜萱的意思,她只怕以为这是在给盛熙挑选将来的通房丫头呢!
宜萱只得郁闷地道:“我可没那个意思!”
玉簪忙道:“奴才明白,当初安排伺候小公子的,还有个模样拔尖的绣衾等人,搁在小公子身边,便是让小公子自己看着选一个。如今看来,的确是锦屏更好些,也服侍更细心妥帖。这可不是奴才偏心!”
宜萱头顶上一群乌鸦嘎嘎飞过,尼玛,怎么跟古人这么说不通道理呢?!玉簪素来不是很明白她的心意吗?怎么在这种事情上,居然跟个拉皮条的媒婆似的?!
退一万步说,就算你要拉皮条,能不能等我儿子长大点再说?!盛熙他才十二岁啊啊啊!
宜萱从前没注意这种事,如今看来,尼玛她儿子身边净是些有心思的漂亮小丫鬟!尼玛,混得珠环翠绕,跟贾宝玉似的!
这可不行!这种情况必须要做出快刀斩乱麻的解决方案!
宜萱心里下定了主意,这里是内院,自然伺候的不是丫头就是姑姑嬷嬷,还有几个太监,小厮、仆役和侍卫们都是不许轻易入内的,这样清一色全都是女人和非男人的环境之下,宜萱还真怕把自己儿子养得跟闺女似的了!
盛熙都十二岁了,不是小孩子了,也的确不该继续住在垂花门以内的内院了。像他这样的勋贵子弟,七岁就该搬出去独住了,让熙儿一直住在她寝殿的抱厦,是她的失策!
宜萱对玉簪吩咐道:“去把无忧殿后头的四禧堂书屋收拾出来,东梢间改成卧室,下次熙儿从宫里回来就让他直接住进去。”
玉簪点头道:“小公子也的确该住前院了。”
这时候,只见锦屏那丫头再度从愉心斋抱厦里走了出来,她举止含笑中带着几分自得之色,“公子爷说了,不必催促。宫里头的皇贵妃娘娘已经叫内廷绣院给他绣制好了夏衣。”
绣衾脸上滑过几丝不愉之色,却也无话可说了。(未完待续。。)
二百八十、进击的丫鬟(下)
宜萱立在一株高大的西府海棠树旁,忍不住摇头,“这些丫头都不许再伺候熙儿了,全都撵走!”——如今熙儿才十二岁,这些个小妮子就勾心斗角到这个程度,日后熙儿通了人事,还指不定闹出什么事儿来呢!如今只是几个丫头斗气,可宜萱也得防微杜渐,不能给她们深化矛盾和斗争的可能性!
而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这些漂亮丫头和盛熙阻隔开来!
玉簪一愣,“可是——那谁来伺候小公子呀?”
宜萱淡淡道:“挑两个稳重细心的嬷嬷既可,再叫底下甄选两三个比熙儿略大些小厮也就是了。”——那些年老的嬷嬷比年轻的丫头经验丰富、也不乏细心,没道理会不如这些十几岁的小丫头片子伺候得好。
“这……”玉簪不由踟蹰了,“那锦屏……”
宜萱淡淡道:“叫她回昌平吧,反正也到了该说媒的年纪了。”
“可是——”玉簪眼中露出了遗憾之色,她大嫂所求,只怕是不能如愿了。
“没什么可是的!就这么办!另外从府中侍卫里,挑选十个伸手最好的,给熙儿做随从。”宜萱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说出了自己的命令。
玉簪低头道了一声“是”,“奴才明白了。”
第二日,盛熙前脚才离开公主府,进宫去读书,宜萱便叫玉簪快刀斩麻地解决了愉心斋里的一干大小丫头,几个粗使的三等丫头都还安分。便留在长乐殿里继续伺候,一等的锦屏和绣衾则赏赐银子,令她们回昌平父母身边。各自说媒,二等的几个,瞧着心思还不是很重,便安排到了公主府内其他院落做差使。
一时间少不得都哭天抢地,好几个跪在长乐殿外苦求。
宜萱不为所动,只吩咐玉簪去解决,她自己在躺在美人榻上。心中甚是不悦。虽然是遣出愉心斋,可却也没有亏待了这些丫头,顶多叫她们日后没有觊觎自己儿子的机会罢了!
也就是说这些来哭求的。无不是存了往上爬的心!而目标正是她那才十二岁的正太儿子!
你们够了吧?!小小年纪,一个个不学好!好好嫁人,不管是还嫁给包衣,还是嫁去外头。好好做正头娘子难道不比做通房、做妾强?!
宜萱心中很是窝火。都瞅准了她公主府里这么一个带把的小主子。所以一个个都恨不得扑上去吗?都才多大点孩子,搁在后世,也不过才是初中生而已啊!你妹的,一个个那么早熟,那么多心眼,真是不消停。
宜萱沉着脸吩咐道:“这些奴才,莫本宫竟命令不得了?!告诉她们,若还敢哭闹。便全家都遣送回内务府!叫她们改换主子好了!”
宜萱不打也不骂,直接祭出遣回内务府这样杀招。
她公主府和鸣鹤园里用的都是正黄旗的包衣。从最初的四十户陪嫁,到后来零零散散有赏赐的人小选包衣宫女,如今也有好几百号奴才了。
他们虽是包衣奴才,但和旁人家的奴才不同。包衣,虽然要伺候皇家主子们,但却是良籍,不是奴籍。也就是说他们都是平民百姓。所以,包衣人家的子弟可以读书科举,也可以在外头经商开铺子赚钱。依靠着公主府,这些包衣都品尝到了依靠大树好乘凉的好处,如何肯走?
况且被遣回内务府的,都是犯了错的奴才,便不可能寻到好主子伺候了,日后自然也就没好日子过了,连带着子孙后代也是如此。
所以宜萱此话一出,立刻没有人敢哭闹了,连锦屏、绣衾二人也都拾掇好东西,当天就离开京中,回了昌平父母身边。
公主府内,也是可以用太监的,只是宜萱不喜欢这种不男不女的生物,所以公主府里统共也没几个太监。不过盛熙既然要进宫读书,身边自是不能带小厮进去,所以宜萱便安排了伶俐的小太监小舟伺候盛熙,另外额娘也赐了太监、宫女服侍,宜萱自是不担心儿子在宫里会少了伺候的人。
只不过他处理了愉心斋问题,便想着好歹该知会儿子一声才是,于是才处理了那些丫头之后,便进宫请安去了。
宜萱去永寿宫的时候,额娘贤皇贵妃并不在,殿内的大宫女拜月低声禀报道:“一个时辰前,御前的苏公公便亲自来请了娘娘去养心殿。”
宜萱便问:“所为何事?”——想到汗阿玛已经命内务府预备中宫皇后的册封朝服,宜萱便思忖着许是为了册封吉日和典仪?
拜月声音柔软沁人,她吟吟道:“娘娘建议皇上趁此机会,大封六宫,皇上已经准了,只是具体晋封谁似乎还没完全定下,故而娘娘拟定了名单,特意去养心殿请皇上过目。”
宜萱轻轻点了点头,她有七八日未曾进宫了,倒是没听额娘之前说过,想必是刚刚才有的事儿,宜萱便问:“那这次有谁晋封呀?”——宜萱思忖着,四妃之位自打汗阿玛登基,便一直空悬,如今怕是要补上了,还有幽居礼佛多年的惠贵妃年氏,不晓得会不会被晋封为皇贵妃。
拜月道:“娘娘拟定了惠贵妃晋皇贵妃,裕嫔、熹嫔、懋嫔、宁嫔四位嫔主俱封为妃,春贵人晋嫔,还有已故的贵人钱氏也追封为嫔。”
这样的拟定倒还算公允,宜萱暗自想着,就是不知道汗阿玛会不会答允,四嫔应该都差不离,裕嫔资历深、儿子都娶妻了,她做妃主自是当得起,而熹嫔虽然出身、资历都不深,但好歹是九阿哥弘晁的生母,汗阿玛也一直颇为中意,想来也没什么问题,懋嫔、宁嫔虽然都无子,可资历上都是可堪与额娘相较的,汗阿玛应该也不会反对。就是春贵人和钱贵人两人,怕是说不准了。汗阿玛不喜春贵人,所以她生了八阿哥弘晥之后,也没有获得晋封,这次怕是也悬!最后的钱氏……怕额娘拟了她,也不是出自本愿的吧?
“钱氏……?”宜萱喃喃念叨着。
拜月忙道:“皇贵妃娘娘说,分府后没多久,四贝勒就大病了一场,以至于如今都没好利索,说是全当是叫他高兴一下。”
换了以前,额娘不会这么做,但是接下来额娘很快就要被立为继后了,若要做皇后,那所有皇子都是她的儿子,她身为中宫,便有责任和义务照顾庶子。哪怕这不是她心甘情愿的,也必须拿出应有的贤德来。
说话间,盛熙也从南薰殿读书下课回来了。
宜萱这才想起正事儿来,便将打发了愉心斋一干侍女的事儿告诉了熙儿。
盛熙抬头看着宜萱,他点头道:“她们叽叽喳喳,的确挺烦的。”
见儿子如此说,宜萱也算是放心了,毕竟这事儿没预先跟熙儿说,她便直接干错利落地全都撵走了。
盛熙顿了顿,露出几分撒娇的神情,“可是——额娘,旁的也就罢了,锦屏真的挺好的,您把她给儿子留下吧。”
宜萱微微蹙了蹙眉,“为何独独舍不得她?”
盛熙道:“锦屏伺候儿子最细心妥帖,性子也好,虽与人有争执,但儿子明白,回回都是旁人挑刺,她不是无事生非的人。所以,额娘就不要撵走她了。”
宜萱叹了口气,“熙儿,可是你知道她留在你身边,图的是什么吗?”——这个小姑娘,图的是你的被窝啊!
盛熙认真地点头道:“额娘,我不是小孩子!我怎么会不懂呢?!锦屏,不过是给我做妾罢了!”
宜萱瞬间黑线,“你不是不想娶媳妇吗?!”
盛熙撇嘴道:“媳妇是妻子,妾是奴才,这是两回事!”
两回事你妹的!不都是找女人么?!
盛熙只得解释道:“额娘,我只是不想娶个妻子,被约束着!可纳妾就不会了!我就没听说过哪家的小妾能约束得了自己男人!”
这话……说得很有道理,倒是从一个十二岁的小屁孩嘴巴里说出来,这特么算怎么回事?!
宜萱这个当娘的无语凝噎了,她这个儿子到底是太成熟、还是太小孩子气了?!
盛熙抓了一把五彩攒盒中的蜜饯海棠来吃,边咀嚼边道:“反正我将来肯定是要置通房、纳姬妾的,如今有个合儿子心意的,又有什么不好?”
宜萱抬头看着那红木挂落上垂下来的一行鹅黄流苏,才十二岁的小屁孩啊,居然就想着置通房、纳姬妾的事儿了!!是熙儿融入了这个时代的男权法则,还是这小子天生就是个色痞子?!
她是不是她管束一下自己儿子呢?
想了半天,宜萱还是觉得不必多此一举了,让盛熙不纳妾?她儿子的外祖父、外祖母第一个就不同意!
“行!你要留下锦屏也可以!但是独独有一条,在你娶妻之前,不许碰她!”宜萱给自己儿子划了一道警戒线,等将来儿媳妇入门,便看她有没有本事打发走锦屏,若是有那个本事,宜萱乐得成见,要是个贤惠容人的,她也懒得多事了。
盛熙身子没长全,自然不晓得浴火焚心的滋味,竟毫不犹豫点头答应了。反正他只是想留这个对自己心思的锦屏伺候自己罢了。(未完待续。。)
ps: 第一更
二百八十一、贝勒弘历(上)
“大姐姐!”伴着一声带着撒娇意味的唤声,穿着一身石青色团龙织锦缎服的弘晋进了殿中。
宜萱这个弟弟,比自己儿子都小一岁。如今十一岁的孩子,面庞还是胖嘟嘟的,稚气未脱,不过个子倒是长高了不少,不过比盛熙这个外甥要矮个两三寸的样子。
“不是一块下学的吗?怎么你回来的这么晚?”宜萱含笑问道,眼角不经意间便瞥见了随从伺候在侧的不是弘晋用了多年的太监小荀子,而是个十三四岁的小宫女,这个宫女长得白皙玉嫩,很是娇俏可人。
宜萱一时间倒是没多想,弘晋快步走到宜萱跟前道:“今儿四哥进宫请安了,顺道去南薰殿看了我们几个弟弟,独盛熙先走了。”
“弘历最近倒是请安很勤。”宜萱似是自语地道了一句。
话刚落音,外头跑进来一个太监禀报说,贤皇贵妃回来了。
宜萱忙起身,带着弟弟儿子出正殿外迎接,却见穿着一身缂丝双鸾缎服、仪容华贵的的额娘神色并不怎么开心的样子。
宜萱施了一礼,疑惑地问:“额娘这是怎么了?”
贤皇贵妃张了张嘴巴,欲言又止,她看到了站在一旁满是好奇之色的小儿子弘晋和外孙盛熙,便不打算再说下去,她脱了身上的斗篷,便吩咐道:“时辰也不早了,先用午膳吧。”
宜萱点头,女人见的事儿的确不易说给小孩子听。
盛熙和弘晋如今正是抽条长身高的时候。胃口格外大,也不知道是不是两个小崽子再拼饭量,都足足干掉了两大碗碧粳米饭。荤菜也都动了不少。
用过了午膳,贤皇贵妃亲自吩咐宫女伺候弘晋和盛熙去偏殿小睡一会儿午觉,省得下午的骑射课程没有精气神。
安排了这些之后,贤皇贵妃才忍不住开口道:“这个弘历,如今才真真是不简单了!”
贤皇贵妃想着在御前发生的事儿,就忍不住心底沁出冷意来!弘历才多大年岁?蛰伏两年,竟然蜕变到了如此地步。
今日一早贤皇贵妃斟酌好了大封六宫的名单。除了年氏晋皇贵妃、四嫔封妃,并给春贵人和已故钱贵人封嫔,又点了两个皇上喜欢的年轻嫔妃。封贵人、常在的七八个。
养心殿中,雍正第一眼便看到了给年氏的拟封,当即便犹豫上了,“年氏……毕竟是汉军旗。”
贤皇贵妃温敦一笑。道:“臣妾也是汉军旗。”
雍正顺手拿起一本奏折。笑道:“前儿你弟弟李景行,拿了族谱,殿上请奏,言祖上为满军旗李佳氏,明嘉靖年间才迁居中原,方才改姓李,请求朕许李氏一族回归满军旗。”
贤皇贵妃脸上有些尴尬,其实祖上在崇祯年间便已不可考。她弟弟的行为着实可以算是胡乱认祖宗了,便道:“皇上心里门儿清着呢。臣妾就不多说什么了。”
雍正笑了笑,“他倒是聪明得紧,些许暗示,便直接炮制了当年佟家回归佟佳氏本家的路子!这不李景行刚上奏请归,正白旗这一支的李佳氏族长光禄寺卿柏绶也当即上折子承认,说祖上的确在太祖时,为某生计离开祖地。”
太祖,便是努尔哈赤,正对应明朝嘉靖晚期,时间上的确对得上来。可实际上是怎么回事,其实所有人心里都清楚。
当年佟国维也说,臣本满人,请求康熙皇帝允许全家回归满军旗,而同样满洲八大世家之一的佟佳氏也立刻接纳和承认了。
李景行的法子,的确是看上去没什么问题,起码表面功夫做得很完美,没有人能够挑剔出毛病来。
雍正饮了茶水,道:“朕的意思,是先抬了旗,你成了满洲上三旗李佳氏出身,自然也就能少许多异议了。”
贤皇贵妃心中感动,其实直接抬为李佳氏也不无不可,可若是以本来就是满人的名义回归,的确叫外人看着血统上更尊贵一筹。贤皇贵妃心里明白,这么好的主意,必然是皇上暗示她弟弟的,否则以她那个庸碌的兄弟,如何能想出这么好的法子。
贤皇贵妃温声道:“皇上的心意,妾身都明白。”——连宗并入正白旗李佳氏,可比直接抬旗要尊贵得多了。满洲李佳氏一族,尤以正白旗的这一支最显赫,虽然比不得八大世家,却也是资历深厚的大家族了。从此以后,弘时背后又多了李佳氏一族,地位无疑是更加稳固了。
贤皇贵妃暗想着,只可惜他大儿子府上已经没有侧福晋的位置,看样子只能等日后让小儿子娶李佳氏的格格了。
“那惠贵妃晋皇贵妃的事儿……”——贤皇贵妃看着年氏这些年一日日活得跟姑子似的,忍不住心生怜悯。当初她们同进同退,可年家出了事儿,她选择置身事外,着实觉得有些亏欠她。所以贤皇贵妃便想着,若她为中宫,便把皇贵妃的殊荣给了年氏也无妨!
雍正沉默了一会儿,终于点头道:“你若是执意,就封她皇贵妃吧。”
贤皇贵妃露出了笑容,她明白,皇上何尝不是对年氏心有愧疚?虽然年氏这两年吃斋念佛,把自己当姑子一般的举动,叫皇上很是不快。可晋封之事,若她请求,皇上果然还是答允了。
雍正有低头看了看晋封名单,“四嫔晋四妃,倒无妨,左右都是侍奉朕这么多年了,没有功劳总还有苦劳。”
贤皇贵妃含笑点头:“臣妾也是这么觉得,宁嫔、懋嫔资历深厚不下臣妾,裕嫔和熹嫔都是皇子生母,的确不宜位份太低。除此之外,就是春氏和钱氏了……”贤皇贵妃观察到雍正脸上的不喜之色,便忙道:“臣妾知道,春氏和钱氏都各有过错,只是好歹要看在八阿哥和四阿哥的份儿上啊,若皇子的生母只是小小贵人,也着实失了体面。”
雍正沉思了一会儿,便道:“春氏病恹恹的,便给她嫔位吧!至于钱氏——不必再提!”
看到雍正深为厌恶的样子,贤皇贵妃倒是心头一舒,她给钱氏也请封,也不过是图个贤惠之名罢了!
雍正又瞥了最好几个晋为贵人和常在的,都是自己这几年宠的,心中甚是满意,脸上却表情淡淡地道:“剩下这些便无关紧要了,就按拟定的晋封即可。”
贤皇贵妃轻轻道了一声“是”,又道:“距离上次选秀,已经过了三年,不知皇上可有意定下选秀的日子了?”
雍正摆手道:“缓两年吧,弘晋、弘旸都还小,现在指婚还早了点。”——宫里几个年轻嫔妃已经够他用的了,着实没必要再添新人了,所以雍正选秀的主要目的便是为了自己儿子了。
贤皇贵妃也不希望这么快就进新人,所以听雍正如此说,脸上不禁露出了笑容。
这时候,苏培盛上前来,打千儿禀报道:“皇上、皇贵妃娘娘,四贝勒进宫来请安了!”
贤皇贵妃眼底滑过一丝不快之色,四贝勒没有被皇上授予差使,倒是闲得很,比起忙碌而能时常进宫请安的弘时,倒是叫他这般勤勉孝顺的请安举动,一点点改变了皇上对他的成见。
所以贤皇贵妃忍不住开始警惕这个病了之后,便变得孝顺懂事的四贝勒。
雍正点头道:“弘历若能矫枉过正,倒也是好事。”
贤皇贵妃微笑道:“如今五贝勒都在礼部跟着恒亲王学差使,倒是更聪慧的四贝勒一直赋闲。”
雍正微微露出一丝笑容,“弘历身子不是还没好利索呢!等再叫他养养吧!左右还年轻,不急。”
贤皇贵妃抿唇道:“可见皇上的儿子都是好的,若非早年被人教坏了,四贝勒也不至于到现在才想明白。”——她这话是提醒雍正,当初教坏了弘历的,便是钱氏。贤皇贵妃可不希望钱氏因为弘历,获得追封。
片刻后,四贝勒穿一身深蓝色四团如意云纹吉服褂进了殿中,这吉服似乎略大了些,格外显得弘历体型瘦弱,他脸上有着不自然的苍白之色,眉眼也透着虚弱之气,看上去就像一个大病初愈的体弱之人。
“儿子给汗阿玛请安!汗阿玛万福!给皇贵妃娘娘请安!娘娘金安!”弘历走上前,见了恭恭敬敬的请安礼。
雍正道了平身后,贤皇贵妃温和地吩咐旁边小太监道:“四阿哥体弱,给她搬个椅子来。”
弘历脸上露出受宠若惊之色,他赶忙躬身道:“多谢娘娘怜爱!只是弘历身子已经好多了,不妨事的。”
雍正面带满意之色,果然以淑质的贤惠当得起皇后之位,便道:“你坐吧!”
弘历见雍正发话,这才道了一声“是”,便侧身只搬个屁股坐在那张刚刚搬来的紫檀木圈椅上。弘历轻轻挽起放才请安甩下来的马蹄袖,皇子的吉服褂,都是下裾四开,露出里头的杏黄色吉服袍,袍底绣着的八宝立水格外衬了五爪团龙的尊贵。
弘历足蹬石青色缎皂靴,头戴红绒结红宝石顶吉冠,腰系黄带子,一身标准的皇子吉服穿着,倒是衬得他那张愈发肖父的面庞透着几许贵气。(未完待续。。)
二百八十二、贝勒弘历(中)
贤皇贵妃仔细端量了弘历,却察觉他出了一身九成新的吉服,以及腰间代表皇子身份的金黄色黄带子之外,竟然便没有别的配饰了,腰间没有悬挂玉佩、坠子、香囊等物,手上也没有戴扳指、戒子。
似乎,这段日子,弘历进宫请安都是这样的穿着,今日她仔细端量才发现这一点。贤皇贵妃突然觉得不太对,弘历虽然只是个多罗贝勒,可难道竟然连个玉佩、玉扳指都没有?
贤皇贵妃没有点破这一点,反而含笑道:“四阿哥虽然气色不是很好,但瞧着精气神倒是比上回进宫好了几分的样子。”
弘历忙道:“许是天气暖和了的缘故,身上也轻快了不少。”
贤皇贵妃盈盈颔首:“这是好事儿,等你身子好利索了,也该替你汗阿玛分忧了。”
这话一出,雍正眼底看着这个病弱的儿子,多了几分审视观察之色。
弘历沉默着,沉默了十几息,脸上的神色却愈发黯淡下去,他低头道:“儿子德行欠缺,不孝不悌,早已不配为皇父分忧,只愿日后安稳度日,能常常进宫来看到汗阿玛便心满意足。”
看到这个早年伶俐聪慧的儿子,如今竟成了这般模样,雍正眼底滑过一丝不忍之色。弘历出生的时候,正是他子嗣最稀薄的时候,这个孩子自幼便表现出了不亚于弘时的聪慧,可惜后来被养母、生母轮番给教坏了。
如今看来,终究父子血缘。不可抹杀。
贤皇贵妃察觉到雍正那有些不忍和慈祥的神色,也急忙温和地道:“从前的事儿都过去了,只要知错改错。你就还是皇上的好儿子!天底下,哪有不原谅儿子的父亲呢?以后,切莫再这种想法了,好好养好自己身子才是最要紧的。”
弘历听了这话,鼻子一酸,眼圈都红了,“儿子之前。做了太多混账事儿!如今回想,竟是不明白,当初怎么就那般不像样地蒙了心智!”说着。他眼里渐渐湿润开来。
男儿有泪不轻弹,雍正看着这个儿子,感喟颇多,他一度以为这个儿子无药可救。可没想到分府出去。竟然自己想通了。
雍正便想到了自己的儿媳妇西鲁特氏,赐婚的时候,便听说在家时是个孝女,很是端庄懂事,看样子弘历的改变,只怕有这个贤内助开导的缘故。雍正微微点头道:“你这个福晋,是极好的。”
弘历不禁一愣,他一时间有些没揣摩出雍正突然的这句话到底何故而发。但是却也明白该顺着皇父的意思,便道:“汗阿玛给儿子选的嫡福晋。很是贤惠。”——同时心中想着,看样子给高氏请封的事儿得搁浅了,他现在需要一个嫡子。
一切酝酿,算是达到预期的效果,弘历沉吟一会儿,说出了自己的目的,他问:“儿子来的时候,听宫人嘀咕说,汗阿玛要大封六宫?”
瞬间,雍正的脸色冷了下去。
贤皇贵妃忙微笑道:“确有此事,我原拟定了你的生母钱贵人追封为嫔,正和你汗阿玛商量着呢。”
弘历听了这话,急忙占了起来,他低头弯身道:“汗阿玛,儿子此刻清楚地明白,额娘在世的时候犯错实在太多太大,所以儿子不敢奢求额娘能有追封。汗阿玛,也不必因为儿子给额娘哀荣。”
雍正的脸变得讳莫如深,“哦?”他审视地看着弘历,眼睛微微眯了几分,“钱氏好歹是你的生母,就算有错,但子不言母过,而你——”
弘历神色一紧,但眼中却保持着清明,他忙跪了下来,“汗阿玛,儿子心底里自然是希望额娘能有追封的。但儿子也知道,汗阿玛厌恶极了额娘,所以此事,儿子明白不可奢求!但是身为人子,儿子恳求汗阿玛,允许儿子在府中为额娘供奉一份香火!”
说道最后,弘历的声音已然哽咽,他额头磕在方砖满地上,满是哀求之色。
贤皇贵妃仔细看着皇帝的神色,但她此刻也看不出龙颜如何了,便小心翼翼地道:“皇上,逝者已矣,四阿哥是个失了母亲的孩子,也着实可怜。”——皇子为是去的生母供奉香火,的确合乎孝道。但钱氏只是贵人,自然是不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