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清帝女-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做浣衣宫女。”

    听了这番话,灵贵人脸上白得没有一丝血色,她既抱住弘时大腿,泪花滚滚哀求道:“皇上救救婢妾!婢妾的宫女真的不是故意的呀!!婢妾不想去浣衣局啊!!”

    此刻的哭嚎,才真真是出自灵贵人心声了。祝氏是打浣衣局里出来了,受了那么多年的苦,好不容易“偶遇”了皇上,用自己一手弹箜篌、唱曲子的好本事,得了皇上宠爱,从官女子、到答应、常在,再到贵人位份,她如何愿意再回去吃苦受罪呢?!

    “好了!!”弘时重重呵斥一声,虽然他也觉得皇额娘罚得也未免太重了些,可祝氏的哭嚎也平白叫他觉得有些厌烦。

    灵贵人身子一颤,再也不敢大吼大叫了,她抽噎着,嘴唇颤颤巍巍,当真叫一个可怜。

    弘时深吸一口气,便对徐一忠道:“惩处之事不急,朕先去慈宁宫一趟!”

    灵贵人顿时松了一口气,她大约觉得,有皇上出面,太后固然生气,也不至于再把她褫夺位份发落浣衣局了。可心中又不免暗叹自己倒霉,那个被泼了一身水的,到底是什么人物?竟叫太后为她出面?!灵贵人扭头狠狠瞪了一眼跪在自己身后的云雀,都怪这个狗奴才,平白给她招来如此祸患!!只怕就算皇上出面,太后也得降一下她的位份!她好不容易才坐到贵人之位,心里自然满腹不甘。

    徐一忠笑着道了一声“嗻”,又道:“太后也想见皇上呢。”

    弘时想了一路,难道真的是弘晋福晋?她怀着身子,又是弘晋第一个孩子,皇额娘委实看重得很。若因为那一泼冷水,动了胎气。也难怪皇额娘如此震怒了。

    灵贵人看着皇帝的背影,柔柔道了一声:“恭送皇上。”这才颤颤巍巍起身,原来是跪得久了。自然膝盖酸疼得紧!

    宫女云雀上来搀扶,却被灵贵人狠狠一个耳刮子摔了过去,“混账东西,你到底得罪了谁了!!!”

    云雀的脸颊登时便肿胀了起来,她疼得泪眼汪汪,哀切切道:“表姐……”对上灵贵人的怒目,云雀急忙改嘴:“贵人。奴才实在不知那位到底是何方神圣啊!”

    灵贵人转头看着御前的副总管太监周公公,忙扬着笑脸道:“周公公,您可知那位到底是谁呀!”

    这位周公公年岁有快五十了。也早先雍正朝的御前太监,他问道:“小主可听得真真,纯妃娘娘唤那位‘姐姐’?”

    灵贵人忙点头。

    周公公忽的脸色一冷,“莫非……”

    “莫非什么?!”灵贵人急忙追问。

    周公公呵呵笑了。“贵人小主好自为之吧!”周太监一甩拂尘。扭头进了养心殿中。

    “周公公!!”灵贵人忙快步要追进去,却被周太监回头伸出胳膊拦住了,他笑着道:“罢了,告诉贵人也无妨。只怕纯妃娘娘唤那位‘姐姐’,呵呵,只怕是因为她是皇上的亲姐姐!”

    灵贵人脸上血色全无,竟然是……长公主?!!灵贵人身子一个踉跄,却没注意养心殿的门槛。身子一个不稳,便碰的一声摔在了硬邦邦的地上。

    云雀急忙上前来扶。“贵人、贵人!您没事儿吧?”

    灵贵人回过神来,竟也顾不得先站起来,扭头便狠狠甩云雀的耳光,“贱婢!!你吃雄心豹子胆了?!连长公主也该得罪!!”说着,又是啪啪两个大耳光甩过去,灵贵人手上还带着尖锐的金灿灿护甲呢!那护甲的尖儿狠狠划在了云雀娇嫩的脸蛋上,登时好几条血痕纵横,一张俏脸已然面目全非,血淋淋的骇人!

    灵贵人却犹嫌不足,她拔下护甲,狠狠便朝云雀的脖子上、肩膀上、后背上狠狠刺去,一刺便带出一片血渍,可见那护甲应该是铜鎏金的,所以才如此坚硬、尖锐。

    云雀嚎哭着,在地上打着滚,口里大叫着“贵人饶命”,可却没有换来灵贵人的停手。她翻转着身子躲避着,灵贵人一刺扑了空,倒是弄掉了手上鲜血淋漓的护甲。

    灵贵人爬起身来,看着跪在地上磕头不止的云雀,面孔却愈发狰狞可怖,她抬起脚来,用白瓷底儿的花盆底鞋一脚狠狠朝着云雀额头上踹下去。

    云雀被这一踹,整张脸都扣在地上,鼻孔鲜血横流,约莫是鼻梁断了,人也趴在地上,再也没有力气爬起来。

    周太监看在眼里,不禁皱了皱眉头,他板着脸道:“贵人要教训奴才,也请别脏了养心殿地儿!!否则皇上怪罪下来,可不是贵人能吃嘴得起的!”

    灵贵人怒火还未全消,但见周太监如此言语,也只得停手,她冷斥道:“该死的贱婢!!还不快起来,随本贵人去慈宁宫请罪!!”

    慈宁宫。

    弘时看着慈宁宫暖阁罗汉榻上的二人,有些狐疑,怎的弘晋福晋不在?是已经出宫了吗?他忙上前给皇太后请了安。

    宜萱也忙下榻来,见了个万福礼。

    弘时疑惑地问:“怎么只有皇额娘和姐姐?”

    皇太后本来憋着一口怒火呢,听自己儿子这样问,神色有些古怪,“要不然还得有谁?!”

    弘时看了看额娘,又看了看姐姐,目光突然停住了,他打量着宜萱这一身黛紫色的老气旗服,面色也甚是古怪:“怎么姐姐穿着皇额娘的衣裳?”

    宜萱听了这话,也觉得古怪,但下一刻便恍然大悟了!

    她呵呵笑了,“我进宫穿的那身衣裳都湿透了,自然不能再穿了。”——也对,灵贵人不晓得她是谁,故而就算去养心殿告状,自然也告不得明白,也自然弘时听得也就不明白。看样子,弘时只怕还以为被泼了一身水的是旁人呢!!

    弘时果然瞪大了眼睛,“是姐姐被祝氏的宫女泼了一身凉水?!”(未完待续。。)

三百五十一、百灵鸟(上)

    弘时果然瞪大了眼睛,“是姐姐被祝氏的宫女泼了一身凉水?!”

    宜萱笑着打趣道:“要不然你以为是谁?”——她倒是好奇,弘时把她想成谁了!

    弘时尴尬地笑了笑,他望着皇太后道:“儿子还以为倒霉的是弘晋福晋呢!原想着姐姐的性子,最是不肯吃亏的,怎么跑皇额娘宫里来了?”

    宜萱道:“我去过养心殿,可皇上出宫了,又起了风,我觉得冷,所以就先来皇额娘这里讨身干净衣裳穿了!”

    皇太后端坐榻上,淡淡道:“既然皇帝已然明了,那就按哀家之前懿旨处置祝氏吧!”

    弘时忙上前两步,笑着道:“皇额娘,这又是何必呢!到底泼了姐姐一身水的,也不是祝氏,她也不过是御下不严罢了!”

    宜萱面色一沉,弘时宠着这个灵贵人,莫不是真的上心了?!

    皇太后的脸色也沉了下来,“皇帝的意思,难不成是想随便那一个宫女出做替罪羔羊?!萱儿可是你亲姐姐!!”

    弘时急忙道:“皇额娘,儿子不是这个意思!祝氏的确御下不严,不如褫夺封号,降为官女子如何?至于那个宫女,随皇额娘处置就是。”

    太后听了这样的回答,仍旧很是不满:“怎么?皇帝还要留那辛者库贱婢侍奉?!”

    弘时面有为难之色,“儿子政务烦累,也着实没个解乏的地儿。祝氏弹地一手箜篌。歌喉也上佳……”

    太后只冷了一声,脸又撂下了。

    宜萱倒是神色松缓了下来,瞧这样子。时儿没有对那祝氏真的动心,不过当她是个解闷的玩意儿罢了!既然如此,宜萱便笑着道:“也好,就按皇上说的办吧!”

    “萱儿!!”太后狠狠剜了她一眼,那意思分明再说,我在这是再替你出气呢!你倒是撤了梯子了!!

    弘时笑眯眯了脸,“多谢姐姐!回头朕叫百灵给姐姐磕头赔罪!”

    “百灵??”宜萱眨了眨眼睛。

    “就是祝氏的名儿。叫百灵。”弘时忙解释道,又补充道:“她歌喉清澈婉转,如百灵鸟一般好听。所以朕给她起了这么个名儿。”

    宜萱挑了挑美貌,祝百灵……呵呵,看样子弘时真把他当个有趣玩物了!!

    果然是做了皇帝的人了,愈发德性欠奉了。也愈发节操放低了!!

    便摆手道:“罢了。我可不想见她!”

    “启禀太后、皇上、长公主,灵贵人在慈宁宫外带着侍女跪地请罪。”徐一忠如是禀报说。

    太后冷脸道:“请罪?!如今才知道请罪,未免也太晚了些!!方才敢去养心殿告状,如今来请罪,哀家倒是不信她是真的认错了!!”

    弘时摸了摸鼻子,神情有些尴尬,他吩咐道:“林德瑞,传朕的口谕。褫夺祝氏封号,贬为官女子。”

    “嗻!”

    太后的脸色依旧不见和缓。“留这个辛者库贱婢侍奉,皇帝不怕脏了自己的龙榻吗?!”

    “皇额娘……”弘时见这话说得露骨,神色有些抱怨。

    宜萱忙笑着上前道:“皇额娘息怒。”

    太后言语冷刻地道:“总之有一点,哀家的孙子,不能从辛者库贱婢的肚子里爬出来!!”

    宜萱听在耳中,暗想,皇额娘这番话,分明是不给祝氏再有丝毫晋身的机会了。先帝的良妃就是辛者库出身,却因生了个能干的儿子,所以从贵人到嫔再封妃,皇太后如今自然不容许有人重现良妃卫氏的风光。

    弘时忙道:“儿子明白!祝氏一直都是‘不留’的,您放心就是了。”

    宜萱竖着耳朵,听了个分明,“不留”便是皇帝宠幸了嫔妃或者宫女之后,敬事房太监都会问一句“留”还是“不留”,若是“留”,便是允许嫔妃怀上龙胎,若是“不留”,便会奉上一碗避子的汤药。

    如此看来,弘时还是有分寸的,就是德性越来越不济了!

    太后听了皇帝这番话,脸上怒色减了大半,其实她儿子宠着哪个嫔妃,她这个做太后的也根本无需过问和在意。若非这祝氏出身着实太过低贱,又做出那等羞辱自己女儿的举动,太后也懒得管。

    太后长长舒了一口气,声音渐趋慈祥:“如今宫里一下子有了两个有孕的嫔妃,原本哀家是极高兴的,却没想出了这档子恶心事儿!不过皇帝既然心里有数,哀家也不多说什么了。唯独有一点,永寿宫的那个,皇帝答允了哀家和礼妃的事儿,可别忘了。”

    弘时笑呵呵道:“儿子如今已是天子,自然一言九鼎。何况姚氏出身不显,性情也温顺怯懦,自然不敢有什么异议。”

    听着皇额娘最后那句话,宜萱还一下子没想明白呢,可听到弘时这番话,宜萱便恍然大悟了。原来他们说的是常在姚氏肚子里的孩子啊!那孩子还没出生的呢,就已经被盖上礼妃李佳咏絮所有的戳了!!

    皇额娘之举无非是想给不能生养的礼妃一个儿子,也是给她一个依靠。宫里嫔妃,没有儿子终究是无依无靠不稳当的。

    隔天,宜萱在公主府里正斟酌自己儿子给和鸾的聘礼名单,一遍翻看着自己库房清单本子上的好东西,看到那个合意的,便吩咐玉簪记在大红泥金鸳鸯纹的折子上。

    “梳子意喻白头偕老,自然少不了,记上一对象牙梳子!再叫能工巧匠在上头雕琢白头富贵图纹!记得要装在剔红龙凤呈祥的圆形捧盒里!”

    “还有,鸾儿喜欢缂丝绸缎,从库房里选上十匹花色最好的,十全十美嘛!”

    “对了,我记得库房里还有一套和田白玉的茶具,也添上吧!”宜萱笑着道。

    玉簪手里写字的狼毫笔一顿,她忙道:“公主,那和田玉茶具,尤其那茶壶可是一整块和田白玉雕琢出来的,极为罕有,那还是先帝爷雍正六年的时候赏赐给您的呢,您自己也一直没舍得用呢!”

    宜萱笑着道:“鸾儿也不算外人,给了她也没什么。”——那茶具观赏价值远大于使用价值,若在冬天,滚热的水倒进去,一个不小心和田玉茶壶就会炸裂了,因此即使使用也必得先用少许热水烫一烫。宜萱是嫌麻烦,又怕万一弄碎太可惜了,所以一直束之高阁呢!更何况喝茶用紫砂壶就最好,旁的倒是没必要了。

    如今是长公主的儿子、勇冠公娶固伦公主,聘礼自然也要格外隆重几分才是!

    送聘礼是六礼中第四序列的“纳征”,送了聘礼,便可请了婚期——虽然婚期根本就是早定下了的,可这个流程还少不了。请期之后,也便是亲迎——即大婚了。

    不过在“纳征”的前两日,宜萱才得知了宫里消息。那个据说是灵贵人……哦不,祝官女子表妹的宫女云雀,被皇额娘杖毙了,而且下了懿旨叫那祝官女子亲自去瞧这她是如何死的。

    忽的宜萱突然想到,弘时褫夺了祝氏“灵”字的封号——可祝氏叫祝百灵,这个字分明是她的名字,如此一来,倒是算不上是封号了!

    摇了摇头,反正祝氏的事儿已经过去了。他那个喜新厌旧的弟弟还能宠爱一个犯了错的官女子几日呢?只怕是一有了更好的替代品,她也就被束之高阁了。

    宜萱没反对弘时,是因为她觉得从贵人发落道官女子,如此从跌落下来,祝氏的日子必然过得艰难。这样的话,也算是出了这口恶气了。所以,她才觉得没必要为了一个区区祝氏,反驳自己亲弟弟。

    左右她是不觉得那个祝百灵会有什么好下场。

    乾隆元年九月初二,宜萱亲自带着厚重的聘礼进宫去了,她原是该去长春宫才合适,不过皇额娘知晓她与董鄂氏不对付,担心坏了如此吉日,便安排在了慈宁宫,还叫董鄂氏歇息着,不必操劳了。

    宜萱知晓此事后,呵呵贼笑了一通。不过又有些忧心,董鄂氏只怕气恨之心要更深一层了。

    养心殿。

    “径曲梦回人杳,闺深佩冷魂销。”——婉转甜腻的曲音在殿中回响,宛如绕梁之音,缕缕不绝。

    “似雾濛花,如云漏月, 一点幽情动早——”

    “怕待寻芳迷翠蝶,倦起临妆听伯劳……春归红袖招——”

    殿外的汉白玉月台上,丹桂开得正浓,一小太监躬身上来相迎,打千见礼,满脸和乐讨喜的笑容,“纯妃娘娘金安!”

    那含情带怯的昆曲嗓音依旧绵绵如丝,愈发如水磨般细腻柔软,“不经人事意相关,牡丹亭梦残……断肠春色在眉弯,倩谁临远山?排恨叠,怯衣单,花枝红泪弹。”

    纯妃纳喇星移面色清淡如洗,嘴上徐徐道:“好一曲《牡丹亭》!祝官女子的嗓音比起从前更加精妙动人了!”

    那小太监笑着道:“大约是官女子近来日夜苦练歌喉的缘故吧。”

    星移笑了,“烦请公公进去禀报,本宫是特来请安的。”

    “嗻!”

    弘时正坐在养心殿暖阁罗汉榻的明黄织锦缎条褥上,手里微微瞧着扇子,脸带微笑,瞧着心情甚是不错。

    弘时朝着星移招手道:“你来得正好!百灵唱得昆曲,可比畅音阁太监的嗓子好听十倍!”——宫中的畅音阁,是专门供皇帝、嫔妃们看戏的地方,但台上唱戏的是宫中培训的太监。太监声音本就尖细,唱戏倒是十分合适。(未完待续。。)

三百五十二、百灵鸟(下)

    星移依依见了礼,眼角睨过那举止乖顺恭谨的祝氏,脸上带了轻缓的笑意,于是徐徐走上前,柔声道:“的确好听得紧,这几日来,皇上也是大饱耳福了!”

    弘时指了指榻上,星移笑着上榻与皇帝对坐了。

    祝氏含笑见了万福:“纯妃娘娘金安!”

    星移点头,语气和顺地道:“祝妹妹安好。”

    弘时捧着珐琅茶盏抿了一口,清声道:“既然小移也来了,便与朕一块听听这牡丹亭,也能松快几分。”

    祝氏低头暗咬了咬嘴唇,再抬起头来却是笑脸迎人,“那奴才接着再唱下一折子。”说吧祝氏略作酝酿,婉转的嗓音再度响起:“春归恁寒悄,都来几日意懒心乔,竟妆成熏香独坐无聊……”

    “轻绡,把镜儿擘掠。笔花尖淡扫轻描。影儿呵,和你细评度:

    你腮斗儿恁喜谑,则待注樱桃,染柳条,渲云鬟烟霭飘萧;眉梢青未 了,个中人全在秋波妙,可可的淡春山钿翠小。 ”

    一折唱罢,祝氏掩唇低低咳嗽了两声。

    星移暗想,既然要日夜苦练嗓音,如今又是秋天物燥,自然一个不慎,便伤了嗓子。从前祝氏是贵人,自然少不了燕窝吃着,滋阴润肺,如今是官女子,又如何有燕窝吃?

    星移笑着道:“天干物燥的,祝妹妹也该好好呵护自己的嗓子,若是伤了喉咙。皇上便没有如此妙音佳曲可以聆听了。”

    祝氏低头,柔柔怯怯道:“多谢娘娘关怀,奴才没事儿。回去多喝些水也就是了。”——想到自己从前喝的都是上好的官燕,最不济也日日都能吃两盅川贝冰糖雪梨或者冰糖银耳羹。如今竟是只有白开水可喝了。

    星移又道:“光喝水怕是不够,还是去太医院去讨些胖大海冲了喝吧。”——胖大海清肺化痰,利咽开音,的确很适合秋日里饮用。不过星移说这话也不是关心祝氏,胖大海虽然有效,却是十分廉价的药材。说着话不过是告诉祝氏她亦不过是廉价之辈罢了!

    祝氏做了个万福,道:“奴才哪里还有些皇上早先赏赐的燕窝,自己回去熬了吃就是了。”——祝氏这话根本就是打肿脸充胖子。从前弘时的确赏赐过燕窝,可早被她吃完了。

    弘时抬了抬眼皮,“既然嗓子不舒服,你便回去歇着吧。好好将养几日再说。”

    祝氏听了皇帝这话。急忙张口想说自己没事儿,却看到了皇帝一脸的冷淡之色,便只得咬牙熄了心,忙跪安道:“多谢皇上挂心,奴才告退了。”

    又对星移做万福道:“也愿纯妃娘娘玉体康健,早日为皇上诞下一位小阿哥。”

    星移略做颔首,一手落在自己尚且平坦的小腹上,面上满是母性的慈爱。她淡笑道:“承妹妹吉言了。”

    祝氏退出养心殿后,星移一手轻轻搭在身旁的明黄织锦缎引枕上。略侧身望着弘时道:“今日是长公主进宫送聘礼的大喜日子,臣妾还以为皇上早去了太后娘娘宫里呢。”

    弘时面色随和,轻声道:“有皇额娘费心操持,朕就不必多管了。”说着,他也侧脸看着纳喇星移,忽的唇角含了笑意,“只是小移你……方才浑身都酸里酸气的呢?”——方才星移与祝氏互相客气,看着是嫔妃之间和睦之谈,不过弘时何等了解星移,又怎么会闻不到那酸气呢?

    星移面含微笑,掩唇道:“臣妾不过是和祝官女子随便说两句话罢了!她如今如此温顺知礼,臣妾自然是乐意关心她几句的。”

    弘时挑了挑剑眉,“你这话,似乎是再说祝氏从前不温顺不知礼了?”

    星移指尖抚摸着如雪皓腕上那只成色极佳的和田白玉贵妃手镯,那色泽更衬得素手细腻,她凝眸望着已经是九五之尊的自己的丈夫,正色道:“莫非皇上不晓得那日祝官女子在大姐姐面前的举止姿态吗?那些诋毁谩骂之词,臣妾都是一字一句听在耳朵里的!”

    这一问,让弘时脸色冷了下来。那日养心殿前,祝氏跪地哀求,屡次言说,曾多次赔礼道歉,又是无心之失,所以他才宁可惹皇额娘几分不快,也留了祝氏继续侍奉。可星移如今的这番话,却是截然相反的。

    如此可见,星移与祝氏,必然有一人欺君!!

    星移见状,忙起身从榻上下来,她肃身屈膝道:“臣妾虽不喜祝氏出身,却也不会胡乱诋毁她。皇上若信不过臣妾,大可亲自再去详细问问大姐姐,或者问问那日为大姐姐抬肩舆的太监,也可明了。”

    泼冷水之事,已经过去多日了。星移没有立刻来养心殿说这番话,也是因为皇帝早已晓得事情细节。几日下来,她才晓得是祝氏蒙蔽,故而才有今日之言。星移也是内宫嫔妃,怎么可能不拈酸吃醋呢?何况那祝氏举止骄狂,也曾对她有数次不敬之举,如今能有将她打落尘埃的机会,星移自然不会放过。如今的她,早不是勇毅公府里那个不谙世事的单纯小丫头了。

    弘时脸色和缓了许多,“朕……信你。”他伸手将星移扶了起来,“月份还浅,别拘着礼,快坐下吧!”

    星移松了一口气,她也晓得自己的丈夫不是从前的端亲王了,自然不得不事事都小心谨慎一些,平日的相处自然也不敢有所放纵,她笑着坐回了榻上,眉宇间含了三分风情,“臣妾哪儿有那么娇贵?何况太医也说,胎相稳固着呢。”

    弘时执着星移的手,却严肃地道:“就算胎相稳固,也得细细保养才是!”

    星移柔声道了一声“是”,眸子依依望着弘时,声音柔软地道:“这是臣妾的孩子,臣妾自然会竭尽全力,保他平安。”

    弘时伸手抚摸着星移的腰腹间,轻声道:“这也是朕的孩儿,朕自然也会护着他一世。”

    星移鼻子一酸,哽咽道:“有皇上这句话,臣妾就心满意足了。”就算时移世易,身份不同了,眼前的男人,始终是那个爱护她的丈夫,即使如今她容颜不及从前,这份爱护之情也不曾削减半分。作为帝王的嫔妃,能得如此,已经是世间罕有了。她应该懂得知足。

    拢了星移在怀中,弘时低声道:“朕不会留祝氏在身边了……她举止放肆,朕早有耳闻,只是没想到如今竟敢欺君!!”弘时的眼底有一抹冷森之意滑过,旋即他敛了神色道:“不过她好歹悉心侍奉过朕一场,就饶她性命,让她去冷宫了此残生吧!”

    星移暗暗道,如今他是天子了,“欺君”之事自然是不能容忍的,这事儿要搁在寻常人身上,少不得便是一个“死”字。是祝氏自己咎由自取,她以为凭着几分宠爱,便能在皇上面前颠倒黑白了吗?皇上从前做亲王的时候,就最恨被人蒙骗利用,更何况如今他是天子。

    慈宁宫中。

    皇太后李佳氏一一审验这珠翠满箱的聘礼,忍不住连连道:“这可比往常固伦公主出嫁前的聘礼厚重多了!”她拿起那泥金鸾凤如意锦盒,瞧着里头的和田玉茶具,忽的道:“哀家记得这套茶具,可是当年先帝爷赏赐给你的。”

    宜萱笑着道:“如今又回到宫里了,可不是缘分吗?”

    皇太后笑了笑,没再多说什么,既然已经添在了聘礼里头,自然是不能反悔收回去的。皇太后转身吩咐徐一忠:“把这套茶具送去长春宫,让皇后瞧瞧这份心意!别总是拘着鸾儿在她宫里,教那些不该教的东西。”

    听着这话,宜萱忽然想到之前礼妃曾跟她说过,皇后私底下在教导和鸾“御夫之术”,听着皇额娘的口气,怕是不差了。

    宜萱倒是不介意,和鸾要是能学会了御“盛熙”之术,也不见得是坏事。只是她忍不住想,董鄂氏自己都没能御住丈夫,哪什么经验去教导和鸾?倒是平白叫人觉得有些好笑了!

    “的确有些日子没见鸾儿了。”宜萱掩唇笑道。

    皇太后冷淡地道:“既然赐了婚,和鸾自然要待字闺中,不易四处走动的。”

    皇太后又把聘礼的礼单丢到徐一忠身上,轻哼道:“叫皇后好生瞧瞧这礼单,她也是魔障了,竟连好赖都不分了!”

    宜萱和董鄂氏的关系的确颇有龃龉,宜萱倒是不介意,反正也没有长公主必须去给中宫皇后请安的规矩,而董鄂氏又病弱成那个样子,管理后宫的大权如今都是交给礼妃,由仪嫔(乌拉那拉氏)等人协理。倒是衬得她这个皇后有几分名不副实了。

    徐一忠躬身道:“奴才正有一事禀报太后娘娘和长公主——御前的祝官女子被皇上发落去冷宫了。”

    太后听了,突然心情好了几分,“哦?是真的吗?皇帝怎么突然将她打入冷宫了?”

    宜萱也忙问:“可是这个祝氏言行无状,惹恼了皇上?”

    徐一忠笑着摇头,“并非如此,祝官女子进来举止很是温顺。至于适合缘故被发落冷宫,奴才也不晓得,只知道方才纯妃娘娘去过养心殿,紧接着祝官女子便被押去冷宫了。”

    宜萱眼梢一挑,是星移对弘时进言了吗?

    太后面露满意之色,“纯妃倒是个懂事的。”(未完待续。。)

三百五十三、茶壶茶杯

    太后面露满意之色,“纯妃倒是个懂事的。”

    宜萱呵呵笑了,之前嚣张的灵贵人、御前能唱善曲的祝官女子终于退出了后宫这个热闹的大舞台。罢了,原就是个无关紧要的小角色,也是祝氏自己太过嚣张,一招得志便张狂,这样的人升得快,跌落得也快,就如同盛夏夜空里的烟火,虽然耀眼,却是转瞬即逝的。

    太后笑着对自己女儿道:“宫里少了这个玩意儿,想必也能清净不少!”

    宜萱轻轻道了一声“是”,祝氏这样性格的人的确不适合在后宫生存,后宫里的女人最少不得的便是眼力劲,若是看不清什么人能得罪、什么人吃嘴不起,自然是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

    星移进言,可见是祝氏也得罪过星移,否则以她的性子,只怕不见得有那个闲工夫去踩已经跌落成官女子的祝氏一脚。

    长春宫中,皇后董鄂氏今日穿上了盛装,纵然晓得有太后哪里接手聘礼,她心有愤懑,又想着,太后起码也会叫人把礼单送来,给她瞧瞧的。可她等了一上午,却先等来了御前官女子祝氏被发落去冷宫的消息。

    董鄂氏鄙夷地道:“一个跳梁小丑罢了,无需在意!”——之前她也听闻过异军突起的灵贵人,但是贵人的身份,还不够资格来长春宫给她磕头请安呢!!故而董鄂氏只见过这个灵贵人一次,就是再皇上临幸祝氏、并赏了答应位份的次日。祝氏来长春宫叩拜中宫。

    当时董鄂氏就不假辞色,随便赏赐了匹绸缎便个打发了。却是没想到后来这个祝氏一路高升,不过半年就成了贵人。可愈是如此,愈叫董鄂氏厌恶。又耳闻起张狂之名,董鄂氏便更加不屑了,一个辛者库出来的贱种,有幸能爬上龙床已经是三生有幸了,竟也不学学圣祖康熙爷良妃的恭顺之态,才稍稍得宠几分。就如斯姿态,简直是不知死活!

    如今也真真是验证了董鄂氏的话,祝氏已经冷宫祝氏了。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

    董鄂氏歪在秋香色蟒缎靠背上,眼色冷幽,“倒是纯妃愈发有本事了!原本皇上已经在太后面前保了祝氏,连本宫都以为祝氏逃过一劫。没想到转眼几日功夫。纯妃进去养心殿不过小半个时辰,祝氏便一败涂地了!”

    和鸾坐在董鄂氏身旁的小绣墩上,“额娘别管这些了,您已经坐着等了一上午了,还是先去里头躺会儿吧。”

    董鄂氏抬手道:“今日是纳征之日,额娘一定要亲眼看到聘礼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